CN101964071B -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071B
CN101964071B CN 201010503861 CN201010503861A CN101964071B CN 101964071 B CN101964071 B CN 101964071B CN 201010503861 CN201010503861 CN 201010503861 CN 201010503861 A CN201010503861 A CN 201010503861A CN 101964071 B CN101964071 B CN 101964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apacitor
module
ground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038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071A (zh
Inventor
陈积明
江发昌
程鹏
贺诗波
孙优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 2010105038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该标签包括射频前端和MCU控制,射频前端主要由PCB天线、整流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组成;MCU控制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和加速度器模块;本发明不仅可以向读写器返回携带者的ID信息,还可通过采集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携带者的运动状况,以实现更好的病员监测。

Description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进行无接触识别的标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感知携带者运动情况的具有加速度器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专用集成芯片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具备无接触识别能力的RFID技术凭借其简单、便宜等特点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物流跟踪、医院病员监控等场合经常能看到RFID技术。然而目前RFID系统中的标签都由专门的集成芯片构成,储存的的信息都是简单的ID信息。对于一些需要同时监测携带者运动的情况,如病人运动,普通标签提供的ID信息显然远远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标签提供信息量简单的缺陷,尤其是不能监测携带者运动情况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该标签不仅可以向读写器返回携带者的ID信息,还可通过采集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携带者的运动状况,以实现更好的病员监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该标签主要包括两部分:射频前端和MCU控制。其中,所述射频前端主要由PCB天线、整流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组成;所述MCU控制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和加速度器模块。PCB天线和解调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相连,稳压模块与储能模块相连,PCB天线与调制模块相连;稳压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和加速度器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由微控制器U0、晶振Y1、接插件P1~P2组成;Vout监测模块由电压检测器U6和电平转换芯片U7组成;LED模块由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4~R6、场效应管Q2~Q4组成;EEPROM由存储器芯片U5、电容C21、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加速度器模块由加速度器U4和电容C17~C20组成。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加速度器的引入弥补了传统标签信息量单一的缺陷,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不仅可以提供标签携带者的ID信息,还能通过采集加速度器的数据来监测携带者的运动情况。
2)本发明综合了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通过把传感器技术加入到了RFID中,使得RFID技术更智能,也为RFID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3)本发明搭建的整流、解调、调制模块实现了传统标签中特定的RFID集成芯片的功能,并且这种新的实现方式比传统的集成芯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非常便于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程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模拟前端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MCU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描述了该新型标签的整体结构组成:上半部分的模拟前端和下半部分的MCU控制。模拟前端由PCB天线、整流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组成。该部分完成射频信号到电能的转换与存储、读写器命令的解码和标签应答数据的编码。MCU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微处理器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加速度器模块,该部分完成对整个标签的控制以及对加速度传感器参数的采集。整个标签的能量由射频前端模块中的储能电容提供。
如图2所示,描述了该标签的工作过程。标签响应Reader的查询命令,采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然后返回给Reader,通讯完成后标签进入低功耗模式以降低能量消耗。
如图3所示,是标签的模拟前端电路原理图。PCB天线主要由天线Antenna、可变电容CV、电感L1组成,其中天线Antenna的一端与可变电容CV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调制模块中场效应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可变电容CV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整流模块中电容C1、C3、C5、C7、C9、C11、C13的一端连接。整流模块主要由电容C1~C14和检波管D1~D7构成,其中检波管D1~D7可以选用Agilent公司的零偏置肖特基检波管HSMS-285,检波管D1、D2、D3、D4、D5、D6、D7的3脚分别与电容C1、C3、C5、C7、C9、C11、C13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1的1脚与地连接,检波管D1的2脚与检波管D2的1脚、电容C2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2的2脚与检波管D3的1脚、电容C4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3的2脚与检波管D4的1脚、电容C6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4的2脚与检波管D5的1脚、电容C8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5的2脚与检波管D6的1脚、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6的2脚与检波管D7的1脚、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7的2脚与电容C14的一端、储能模块中二极管D8的正端、解调模块中二极管D9的正端、解调模块中电压比较器U2的4脚连接,电容C2、C4、C6、C8、C10、C12、C14的另一端与地连接。储能模块主要由二极管D8、储能电容Cstore、稳压二极管ED组成,储能电容Cstore的端电压为Vout,二极管D8的负端与储能电容Cstore的一端、稳压二极管ED的1脚、稳压模块中稳压芯片U1的1脚和4脚连接,储能电容Cstore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稳压二极管ED的2脚与地连接。稳压模块主要由稳压芯片U1、电容C15组成,其中稳压芯片U1可以选用ON Semiconductor公司的稳压器NCP583SQ18,稳压芯片U1的3脚输出Vreg,稳压芯片U1的2脚与地连接,稳压芯片U1的3脚与电容C15的一端、解调模块中电平转换芯片U3的6脚、图4中微控制器U0的38和39脚、图4中电阻R0的一端、图4中接插件P1的1脚、图4中接插件P2的2脚、图4中电平转换芯片U7的6脚、图4中电阻R2的一端、图4中电阻R3的一端、图4中的电容C21的一端、图4中的存储器芯片U5的4脚,电容C15的另一端与地连接。解调模块主要由二极管D9、电容C16、电压比较器U2、场效应管Q2、电平转换芯片U3组成,其中二极管D9的负端与电容C16的一端、电压比较器U2的3脚、电压比较器U2的5脚、电平转换芯片U3的1脚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2脚与场效应管Q2的3脚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1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2脚连接,场效应管Q2的2脚与地连接,场效应管Q2的1脚与图4中微控制器U0的30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3脚与地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4脚与地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5脚与图4中微控制器U0的31脚连接。调制模块主要由场效应管Q1、电阻R1组成,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图4中微控制器U0的32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基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集电极与天线Antenna、可变电容CV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发射极与地连接。
如图4所示,描述了MCU控制电路原理图的连接情况。微处理器模块主要由微控制器U0、晶振Y1、电阻R0、接插件P1、接插件P2组成,其中微控制器可以选用TI公司的MSP430F2274,微控制器U0的1、4、13脚与地连接,微控制器U0的2脚与晶振Y1的1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3脚与晶振Y1的2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5脚与电阻R0的一端连接,电阻R0的另一端与图3中稳压芯片U1的3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6、7、8脚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12、10、8脚、接插件P2的5、6、7脚、电容C18、C19、C20的一端连接,微控制器U0的9脚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13~16引脚、电容C17的一端连接,微控制器U0的10脚与存储器芯片U5的3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微控制器U0的11脚与存储器芯片U5的1脚、电阻R3的一端连接,微控制器U0的20、21、22脚分别与场效应管Q4、Q3、Q2的1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29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7的5脚、接插件P2的4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33脚与接插件P2的8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37脚与接插件P1的2脚连接,接插件P1的4脚与地连接,接插件P2的3脚与地连接。LED模块主要由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4~R6、场效应管Q2~Q4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正端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负端分别与电阻R4、R5、R6的一端连接,电阻R4、R5、R6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Q3、Q4的3脚连接,场效应管Q2、Q3、Q4的2脚与地连接。EEPROM主要由存储器芯片U5、电阻R2、电阻R3、电容C21组成,其中存储器芯片U5的1脚与电阻R3的一端、微控制器U0的11脚连接,存储器芯片U5的2脚与地连接,存储器芯片U5的3脚与电阻R2、微控制器U0的10脚连接,存储器芯片U5的4脚与电容C21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Vreg连接,存储器芯片U5的5脚与电容C21的一端、地连接,电阻R2、R3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输出Vreg连接。Vout监测模块主要由电压检测器U6、电平转换芯片U7组成,其中电压检测器U6的2、3脚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电压检测器U6的4脚与地连接,电压检测器U6的1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7的2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7的1脚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7的3、4脚与地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7的5脚与微控制器U0的29脚、接插件P2的4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7的6脚与稳压芯片U1的输出Vreg连接。加速度器模块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U4、电容C17~C20组成,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选用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XL330,加速度传感器U4的1~7、11脚与地连接,加速度传感器U4的8、10、12脚与电容C20、C19、C18的一端、微控制器U0的8、7、6脚连接,加速度器U4的13~16脚与电容C17的一端、微控制器U0的9脚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电容C17~20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具有加速度器的无源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该标签主要包括两部分:射频前端和MCU控制;其中,所述射频前端主要由PCB天线、整流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解调模块和调制模块组成;所述MCU控制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和加速度器模块;PCB天线和解调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相连,稳压模块与储能模块相连,PCB天线与调制模块相连;稳压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LED模块、EEPROM、Vout监测模块和加速度器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
PCB天线主要由天线Antenna、可变电容CV、电感L1组成,整流模块主要由电容C1~C14和检波管D1~D7组成,储能模块主要由二极管D8、储能电容Cstore、稳压二极管ED组成,稳压模块主要由稳压芯片U1和电容C15组成,解调模块主要由二极管D9、电容C16、电压比较器U2、场效应管Q2、电平转换芯片U3组成,调制模块主要由场效应管Q1和电阻R1组成;其中,天线Antenna的一端与可变电容CV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可变电容CV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C3、C5、C7、C9、C11、C13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1、D2、D3、D4、D5、D6、D7的3脚分别与电容C1、C3、C5、C7、C9、C11、C13的一端连接;检波管D1的1脚与地连接,2脚与检波管D2的1脚、电容C2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2的2脚与检波管D3的1脚、电容C4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3的2脚与检波管D4的1脚、电容C6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4的2脚与检波管D5的1脚、电容C8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5的2脚与检波管D6的1脚、电容C10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6的2脚与检波管D7的1脚、电容C12的一端连接,3脚与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检波管D7的2脚与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8的正端、二极管D9的正端、电压比较器U2的4脚连接,电容C2、C4、C6、C8、C10、C12、C14的另一端均与地连接;二极管D8的负端与储能电容Cstore的一端、稳压二极管ED的1脚、稳压芯片U1的1脚和4脚连接,储能电容Cstore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稳压二极管ED的2脚与地连接;稳压芯片U1的2脚与地连接,3脚与电容C15的一端、解调模块中电平转换芯片U3的6脚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与地连接;二极管D9的负端与电容C16的一端、电压比较器U2的3脚和5脚、电平转换芯片U3的1脚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2脚与场效应管Q2的3脚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1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2脚连接;场效应管Q2的2脚与地连接,场效应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连接,发射极与地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由微控制器U0、晶振Y1、接插件P1~P2组成;Vout监测模块由电压检测器U6和电平转换芯片U7组成;LED模块由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4~R6、场效应管Q2~Q4组成;EPROM由存储器芯片U5、电容C21、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加速度器模块由加速度器U4和电容C17~C20组成;微控制器U0的1、4、13脚与地连接,2脚与晶振Y1的1脚连接,3脚与晶振Y1的2脚连接,5脚与电阻R0的一端连接,电阻R0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3脚连接;微控制器U0的6脚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12脚、接插件P2的5脚、电容C18的一端连接,7脚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10脚、接插件P2的6脚、电容C19的一端连接,8脚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8脚、接插件P2的7脚、电容C20的一端连接,9脚与加速度传感器U4的13~16引脚、电容C17的一端连接,10脚与存储器芯片U5的3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11脚与存储器芯片U5的1脚、电阻R3的一端连接,20脚与场效应管Q4的1脚连接,21脚与场效应管Q3的1脚连接,22脚与场效应管Q2的1脚连接,29脚分别与电平转换芯片U7的5脚、接插件P2的4脚连接,33脚与接插件P2的8脚连接,37脚与接插件P1的2脚连接,接插件P1的4脚与地连接,接插件P2的3脚与地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正端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端通过电阻R4与场效应管Q2的3脚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端通过电阻R5与场效应管Q3的3脚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端通过电阻R6与场效应管Q4的3脚连接,场效应管Q2、Q3、Q4的2脚均与地连接;存储器芯片U5的1脚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0的11脚连接,2脚与地连接,3脚分别与电阻R2和微控制器U0的10脚连接,4脚分别与电容C21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Vreg连接,5脚与电容C21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2、R3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连接;电压检测器U6的2、3脚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4脚与地连接,1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7的2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7的1脚与储能电容的端电压Vout连接,3、4脚与地连接,5脚分别与微控制器U0的29脚和接插件P2的4脚连接,6脚与稳压芯片U1连接;加速度传感器U4的1~7、11脚与地连接。
CN 201010503861 2010-10-12 2010-10-12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Active CN101964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3861 CN101964071B (zh) 2010-10-12 2010-10-12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3861 CN101964071B (zh) 2010-10-12 2010-10-12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071A CN101964071A (zh) 2011-02-02
CN101964071B true CN101964071B (zh) 2012-12-19

Family

ID=4351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03861 Active CN101964071B (zh) 2010-10-12 2010-10-12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091B (zh) * 2011-12-02 2014-09-24 浙江大学 基于无线供电传感器的智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5476194B (zh) * 2016-01-18 2017-03-29 杭州寒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并具有计步功能的电子校徽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59523A (zh) * 2018-12-11 2019-04-02 麦格星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车位监测终端、停车场辅助管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3826A1 (en) * 2008-06-13 2009-12-16 Fujitsu Ltd. RFID tag with improved reading range
WO2010095774A1 (ko) * 2009-02-19 2010-08-26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Usim 카드모듈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3826A1 (en) * 2008-06-13 2009-12-16 Fujitsu Ltd. RFID tag with improved reading range
WO2010095774A1 (ko) * 2009-02-19 2010-08-26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Usim 카드모듈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071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3737B (zh)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107623389A (zh) 一种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系统
CN106503773A (zh) 一种自取能的rfid传感标签
CN104935477B (zh) 可充电无线传感网络的能量采集与消耗性能测试系统
CN101964071B (zh)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CN202331539U (zh) 一种高频无源rfid模拟前端电路
CN202077045U (zh) 一种用于信息采集的低功耗物联网终端
CN110598497A (zh) 远距离无源无线磁场量感测标签
CN104269039A (zh) 一种无线湿度传感器
CN211293697U (zh) 一种基于NB-IOT芯片OpenCPU方案的定位信息采集系统
CN204990364U (zh) 一种无源rfid温度标签
CN107798367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RFID读写设备
CN201828950U (zh) 一种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射频标签
CN102916497B (zh) 一种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
CN201830036U (zh) 一种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206331457U (zh) 一种基于低压弱电电源线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网络
CN102364493B (zh) 新型高频通信协议侦听电路
CN208806787U (zh) 一种遥测终端机供电电路
CN204808376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养殖场电子标签识别系统
CN207319244U (zh) 低功耗射频探卡电路
CN205003519U (zh) 基于Zigbee无线智能门锁的控制电路
CN109039352A (zh) 一种遥测终端机供电电路
CN203012802U (zh)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护士终端打卡机
CN203798379U (zh) 基于zigbee和3g通信功能的无线温湿度电子标签
CN204143620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厂设备远程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