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7492A - 摄影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影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7492A
CN101957492A CN 200910158554 CN200910158554A CN101957492A CN 101957492 A CN101957492 A CN 101957492A CN 200910158554 CN200910158554 CN 200910158554 CN 200910158554 A CN200910158554 A CN 200910158554A CN 101957492 A CN101957492 A CN 101957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htographic
thing side
curvature
phtographic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585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7492B (zh
Inventor
野田小百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5855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7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7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7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7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7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及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本发明借由上述镜组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缩小镜头的总长度,兼具广视场角的特性,并可提高摄影镜头的性能。

Description

摄影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镜头(Imaging Lens Assembly),适用于手机相机或数字相机等,特别是有关于搭载固态电子感光元件的小型化摄影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都朝着小型化及高像素在进步。因此,对摄影镜头的解像度要求也日益增加;加上要求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与光轴更趋近于平行的情况下,因而造成摄影镜头的透镜数目有增加的趋势,这类的专利文献例子,如日本特许公开第2007-264180号。
然而,随着透镜数目的增加,镜头的总长度会变得更长,要做到小型化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为了达到广视场角(wide field of view)的需求,且须使主光线与光轴能够趋近于平行,并同时兼具小型化与高性能的特性,就变得相当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镜头,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及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其中该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005<T12/f<0.25。
本发明借由上述镜组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缩短镜头的总长度,兼具广视场角的特性,并可提高摄影镜头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4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5为表一,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6为表二,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7为表三,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8为表四,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9为表五,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0为表六,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1为表七,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2为表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3为表九,为本发明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第一透镜  110、210、310、410
物侧表面  111、211、311、411
像侧表面  112、212、312、412
第二透镜  120、220、320、420
物侧表面  121、221、321、421
像侧表面  122、222、322、422
第三透镜  130、230、330、430
物侧表面  131、231、331、431
像侧表面  132、232、332、432
第四透镜  140、240、340、440
物侧表面  141、241、341、441
像侧表面  142、242、342、442
第五透镜  150、250、350、450
物侧表面  151、251、351、451
像侧表面  152、252、352、452
光圈  100、200、300、400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  160、260、360、460
成像面  170、270、370、470
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  f
第三透镜的焦距  f3
第五透镜的焦距  f5
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v d 1
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v d 2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1
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2
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3
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4
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5
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6
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9
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10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12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TL
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  ImgH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及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将光圈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有利于主光线与光轴更趋近于平行;另外,第一透镜拥有较强的正屈折力,可使镜头保有较短的光学总长度,而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可有利于系统色收差(Chromatic Aberration)获得补正;此外,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与第四透镜具负屈折力,也可提升周边影像的品质,而第五透镜具正屈折力,即使该摄影镜头在广视场角的情况下,也可有效缩小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
简言之,上述镜组的配置方式可以使镜头的广视场角化、小型化、高性能化变得可能。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以利于确保摄影镜头有足够的后焦距,使该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具有充足空间放置其它构件,并且使得主光线与光轴更趋近于平行。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的非球面形状,随着该摄影镜头的广视场角化,可以防止周边光量急速的降低。再者,该第五透镜使用塑胶材质,有利于制作具有反曲点的非球面表面。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以利于像面弯曲与歪曲(Distortion)的补正。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v d 1-v d 2>15;其中,v d 1是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Abbe Number),v d 2是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可有效修正系统色收差。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4<R1/R2<0;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对于球面收差(Spherical Aberration)的补正较有利,另外,因为第一透镜对镜头的总长度短缩有作用,所以对镜头的小型化也很有效。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1.4<f3/f<2.5;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是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倍率色收差(Chromatic Aberration of Magnification)与周边影像的轴外光线收差,皆可获得良好的补正。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1.2<f5/f<2.5;其中,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f是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对于会影响主光线与光轴更趋近于平行特性的第五透镜,其屈折力大小配置较为合适,以确保主光线与光轴趋近平行的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R3/R4<0.7;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有利于补正球面收差与彗差(ComaticAberration),使两者间有良好的平衡。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1.0<R5/R6<1.5;其中,R5是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佩兹伐总和(Petzval Sum)(表示像面倾斜的指标)不会变得过大,像面可以更平坦,再者,也可确保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有充足的空间可插入遮光元件。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05<T12/f<0.25;其中,T12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f是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防止像散(Astigmatism)的过度增大。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6<R9/R10<1.2;其中,R9是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防止第五透镜的周边部往像面端过度扩张,以确保摄影镜头有足够的后焦距,以利于插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Cut Filter)或感光元件保护玻璃(Sensor Cover Glass)等。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9。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有利于维持摄影镜头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其中该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005<T12/f<0.25。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可将光圈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或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图未示出)。当将光圈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可使得主光线与光轴更趋近于平行。此外,在广角光学系统中,特别需要对歪曲以及倍率色收差做修正,其方法为将光圈置于系统光屈折力的平衡处,当将光圈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则较着重于广视场角的特性,并且如此的光圈位置的配置,也可有效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拥有较强的正屈折力,可使镜头保有较短的光学总长度,而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可有利于系统色收差获得补正,另外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可为凸面或凹面,当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时,更有利于修正系统的佩兹伐总和,可使像面更平坦;此外,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与第四透镜具负屈折力,也可提升周边影像的品质。而第五透镜可为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当第五透镜具正屈折力,即使该摄影镜头在广视场角情况下,也可有效缩小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角度,当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可使系统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远离成像面,对缩短光学总长度更有帮助。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T12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f是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满足下列关系式:0.005<T12/f<0.25,有利于防止像散的过度增大。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随着该摄影镜头广视场角化,可以防止周边光量急速的降低。再者,该第五透镜使用塑胶材质,有利于制作具有反曲点的非球面表面。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以利于像面弯曲与歪曲的补正。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30<R1/f<0.75;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f是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有效提升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进而降低摄影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同时也不至于产生过多的高阶像差。
进一步地,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1.0<R5/R6<1.5;其中,R5是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佩兹伐总和(表示像面倾斜的指标)不会变得过大,像面可以更平坦,再者,也可确保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有充足的空间可插入遮光元件。
本发明前述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9,当本发明满足上述关系式,有利于维持摄影镜头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本发明的摄影镜头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摄影镜头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本发明的摄影镜头将借由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A,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1B。第一实施例的摄影镜头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10,其物侧表面111及像侧表面11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20,其物侧表面1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2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30,其物侧表面1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像侧表面1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40,其物侧表面14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14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像侧表面1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50,其物侧表面1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1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像侧表面15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及
一光圈100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110之间;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160置于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与成像面1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不影响本发明摄影镜头的焦距。
上述的非球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X ( Y ) = ( Y 2 / R ) / ( 1 + sqrt ( 1 - ( 1 + k ) * ( Y / R ) 2 ) ) + Σ i ( Ai ) * ( Y i )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的相对高度;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k:锥面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3.63。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3.4。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半视角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40.6度。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为v d 1,该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 d 2,其关系式为:v d 1-v d 2=32.5。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110的像侧表面112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07。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3/f=2.35;
f5/f=1.50。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120的像侧表面122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130的像侧表面132曲率半径为R6,其关系式为:
R3/R4=0.16;
R5/R6=1.19。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其关系式为:T12/f=0.12。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81。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曲率半径为R1,其关系式为:R1/f=0.57。
第一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1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57。
第一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5表一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6表二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2A,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2B。第二实施例的摄影镜头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210,其物侧表面211及像侧表面21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像侧表面2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220,其物侧表面2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2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220的物侧表面221、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230,其物侧表面2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231、像侧表面2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240,其物侧表面24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4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241、像侧表面2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250,其物侧表面2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像侧表面25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及
一光圈200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210之间;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260置于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与成像面2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不影响本发明摄影镜头的焦距。
第二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3.63。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3.4。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半视角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9.7度。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210的色散系数为v d 1,该第二透镜220的色散系数为v d 2,其关系式为:v d 1-v d 2=32.5。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210的像侧表面212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06。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3/f=1.90;
f5/f=1.45。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二透镜220的物侧表面221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220的像侧表面222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231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230的像侧表面232曲率半径为R6,其关系式为:
R3/R4=0.53;
R5/R6=1.23。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210与第二透镜22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其关系式为:T12/f=0.16。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82。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曲率半径为R1,其关系式为:R1/f=0.69。
第二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2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68。
第二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7表三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8表四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3A,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3B。第三实施例的摄影镜头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310,其物侧表面311及像侧表面31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像侧表面3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320,其物侧表面3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2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320的物侧表面321、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330,其物侧表面3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331、像侧表面3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340,其物侧表面34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4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341、像侧表面3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350,其物侧表面3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像侧表面35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及
一光圈300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310之间;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360置于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与成像面3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不影响本发明摄影镜头的焦距。
第三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3.63。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8。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半视角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40.3度。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310的色散系数为v d 1,该第二透镜320的色散系数为v d 2,其关系式为:v d 1-v d 2=32.5。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310的像侧表面312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16。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三透镜330的焦距为f3,第五透镜3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3/f=1.98;
f5/f=1.62。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二透镜320的物侧表面321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320的像侧表面322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331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330的像侧表面332曲率半径为R6,其关系式为:
R3/R4=0.05;
R5/R6=1.26。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310与第二透镜32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其关系式为:T12/f=0.11。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83。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曲率半径为R1,其关系式为:R1/f=0.63。
第三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3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60。
第三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9表五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0表六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4A,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4B。第四实施例的摄影镜头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410,其物侧表面411及像侧表面41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像侧表面4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420,其物侧表面4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42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420的物侧表面421、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430,其物侧表面4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4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431、像侧表面4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440,其物侧表面44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4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441、像侧表面4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450,其物侧表面4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像侧表面45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及
一光圈400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410之间;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460置于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与成像面4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不影响本发明摄影镜头的焦距。
第四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3.58。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3.4。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整体摄影镜头的半视角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41.0度。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410的色散系数为v d 1,该第二透镜420的色散系数为v d 2,其关系式为:v d 1-v d 2=32.5。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410的像侧表面412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29。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三透镜430的焦距为f3,第五透镜4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3/f=1.65;
f5/f=2.23。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二透镜420的物侧表面421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420的像侧表面422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431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430的像侧表面432曲率半径为R6,其关系式为:
R3/R4=0.43;
R5/R6=1.29。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410与第二透镜42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其关系式为:T12/f=0.15。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93。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曲率半径为R1,其关系式为:R1/f=0.80。
第四实施例摄影镜头中,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4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1.64。
第四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1表七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2表八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表一至表八(分别对应图5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摄影镜头实施例的不同数值变化表,但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数值变化皆属实验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数值,相同结构的产品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故以上的说明所描述及图示中所说明仅做为示例性,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表九(对应图13)为各个实施例对应本发明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及
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为塑胶材质,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 d 1,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 d 2,满足下列关系式:
v d 1-v d 2>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
-0.4<R1/R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1.4<f3/f<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1.2<f5/f<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
0<R3/R4<0.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1.0<R5/R6<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0.05<T12/f<0.2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
0.6<R9/R10<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1.9。
14.一种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
一第五透镜;
其中该摄影镜头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2,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0.005<T12/f<0.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为塑胶材质,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整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0.30<R1/f<0.75。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1.0<R5/R6<1.5。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影镜头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1.9。
CN 200910158554 2009-07-14 2009-07-14 摄影镜头 Active CN101957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8554 CN101957492B (zh) 2009-07-14 2009-07-14 摄影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8554 CN101957492B (zh) 2009-07-14 2009-07-14 摄影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7492A true CN101957492A (zh) 2011-01-26
CN101957492B CN101957492B (zh) 2013-03-13

Family

ID=4348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58554 Active CN101957492B (zh) 2009-07-14 2009-07-14 摄影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7492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950A (zh) * 2011-03-30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模块
CN102890331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光学镜片组
CN102890332A (zh) * 2011-07-19 2013-0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
CN103076666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镜片系统
CN103502868A (zh) * 2011-07-25 2014-01-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设置有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35134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焦点光学取像系统
TWI475246B (zh) * 2011-04-15 2015-03-01 Largan Precision Co 具濾光元件之光學取像鏡頭
TWI475247B (zh) * 2013-07-10 2015-03-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which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pplied
CN105372792A (zh) * 2014-08-26 2016-03-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5759398A (zh) * 2015-01-06 2016-07-13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681039A (zh) * 2018-08-01 2018-10-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3625421A (zh) * 2020-05-06 2021-11-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3741013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成像光谱仪望远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1524B2 (ja) * 1991-02-15 1999-12-20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4847172B2 (ja) * 2006-03-28 2011-1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950A (zh) * 2011-03-30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模块
CN102739950B (zh) * 2011-03-30 2015-06-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模块
TWI475246B (zh) * 2011-04-15 2015-03-01 Largan Precision Co 具濾光元件之光學取像鏡頭
CN102890332A (zh) * 2011-07-19 2013-0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
CN102890332B (zh) * 2011-07-19 2014-11-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
CN102890331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光学镜片组
CN102890331B (zh) * 2011-07-22 2014-11-2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光学镜片组
CN103502868A (zh) * 2011-07-25 2014-01-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设置有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3502868B (zh) * 2011-07-25 2016-01-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设置有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3076666B (zh) * 2011-10-25 2015-08-1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镜片系统
CN103076666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镜片系统
CN103513405B (zh) * 2012-06-26 2016-01-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焦点光学取像系统
CN1035134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焦点光学取像系统
TWI475247B (zh) * 2013-07-10 2015-03-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which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pplied
CN110531499A (zh) * 2014-08-26 2019-12-0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5372792A (zh) * 2014-08-26 2016-03-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7526153A (zh) * 2014-08-26 2017-12-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7526153B (zh) * 2014-08-26 2020-01-3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5759398A (zh) * 2015-01-06 2016-07-13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681039A (zh) * 2018-08-01 2018-10-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8681039B (zh) * 2018-08-01 2023-06-0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3625421A (zh) * 2020-05-06 2021-11-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US11796760B2 (en) 2020-05-06 2023-10-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3741013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成像光谱仪望远镜头
CN113741013B (zh) * 2021-09-17 2022-07-0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成像光谱仪望远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7492B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7492B (zh) 摄影镜头
CN102621664B (zh) 影像撷取镜头组
CN101995641B (zh) 摄像透镜系统
CN102023370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102213816B (zh) 光学摄影镜头
CN102236153B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
CN102313970B (zh) 成像光学镜片组
CN102466854B (zh) 光学透镜系统
CN102401982B (zh) 光学取像镜头
CN102269861B (zh) 摄像光学镜片组
CN102466864B (zh) 光学摄像系统
CN102375213A (zh) 摄影光学镜片组
CN102122056B (zh) 成像光学镜头
CN102879889B (zh) 成像光学镜片组
CN102213819A (zh) 影像撷取透镜系统
CN102073126B (zh) 取像光学镜头
CN102221739A (zh) 摄像光学系统
CN101833160B (zh) 摄像光学透镜组
CN102081220B (zh) 取像光学镜组
CN102269860B (zh) 摄像用光学镜头
CN102466851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245548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2298199B (zh) 摄影用光学镜头
CN102213817B (zh) 薄型化成像镜头
CN102207605B (zh) 薄型化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