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6849A -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 Google Patents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6849A
CN101956849A CN 201010167727 CN201010167727A CN101956849A CN 101956849 A CN101956849 A CN 101956849A CN 201010167727 CN201010167727 CN 201010167727 CN 201010167727 A CN201010167727 A CN 201010167727A CN 101956849 A CN101956849 A CN 101956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etration hole
water route
air
hol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677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6849B (zh
Inventor
江力
陈健民
曹斌
周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 Huasong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677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6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68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3803 priority patent/WO201114095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6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68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它包括主体和密封件。主体内具有一水路和至少一进气孔;水路具有一进水孔和一接通进水孔的突变腔,突变腔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的截面面积;进气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进气口位于主体之外,出气口位于突变腔。密封件活动装接在主体之内,并适配主体的进气孔。它具有如下优点: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产生负压并作用于密封件以使进气孔导通,以能吸气,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密封进气孔,以能够实现吸气止逆,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避免了在水流倒流时会通过吸气孔向外漏水的缺点。

Description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路领域中,经常会使用到吸气机构,例如水路领域中的起泡器。现有的吸气机构都只具有进气之功能,不具有堵水功能或者说吸气止逆功能,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在多功能花洒中,当花洒出水功能向非吸气状态功能切换时(如处于非起泡出水功能时),水路管阻变大,水流产生倒流,水流会通过吸气孔向外漏出,进而造成使用不便、浪费水资源、降低水压等之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水路领域中的吸气机构所存在的在水路水流倒流作用下水流会通过吸气孔向外漏出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它包括:
一主体,它内具有一水路和至少一进气孔;所述水路具有一进水孔和一接通进水孔的突变腔,所述突变腔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的截面面积;所述进气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主体之外,所述出气口位于突变腔;及
一密封件,它活动装接在主体之内,并适配主体的进气孔;
其中:
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产生负压并作用于密封件以使进气孔导通,以能吸气;
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密封进气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所述进气孔至少包括有一对应出气口的密封口和一位于密封口和出气口之间的活动腔;
所述密封件活动连接在活动腔之内,它在受负压时远离密封口,在受倒流水路水压作用时抵靠并密封密封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另设一顶抵弹簧装接在主体之内用于顶抵密封件,能够防止密封件脱离活动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件的截面面积大于密封口的截面面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腔包括一适配密封件的滑动槽及至少一由滑动槽内侧面凹设的通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它内开设有一贯穿的安装孔和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安装孔之内外;及
一内架,所述水路设在内架上,它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
所述内架装配在支座的安装孔之内,所述第二贯穿孔外端口和第一贯穿孔的内端口对接,其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端口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二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端口为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截面面积小于密封件的截面面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它内开设有一贯穿的安装孔和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安装孔之内外;及
一内架,所述水路设在内架上,它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所述第二贯穿孔之内设有缩口;
所述内架装配在支座的安装孔之内,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缩口接通第一贯穿孔,其中,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缩口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二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所述水路设在支座上,它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及
一气孔盖,它开设有一第四贯穿孔;
所述气孔盖装接在支座的第三贯穿孔的外端口,其中,所述第四贯穿孔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三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产生负压并作用于密封件以使进气孔导通,以能吸气,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密封进气孔,以能够实现吸气止逆,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避免了在水流倒流时会通过吸气孔向外漏水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为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较佳实施例一的内架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较佳实施例一的内架的中剖示意图。
图5为较佳实施例一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顺流状态。
图6为较佳实施例一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倒流状态。
图7为较佳实施例二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为较佳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较佳实施例二的内架的中剖示意图。
图10为较佳实施例二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顺流状态。
图11为较佳实施例二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倒流状态。
图12为较佳实施例三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3为较佳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较佳实施例三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顺流状态。
图15为较佳实施例三的中剖示意图,此时装置水路处于倒流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较佳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至图6,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它包括一主体和一密封件100。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件100为橡胶球。
所述主体包括一支座200和一内架300。
所述支座200内开设有一阶梯安装孔210和二第一贯穿孔220。所述阶梯安装孔具有一大孔和一小孔,所述大孔和小孔上下设置。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阶梯安装孔为回转面孔。所述大孔之上端口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二第一贯穿孔22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贯穿孔220贯穿大孔之内外,所述第一贯穿孔220的外端口位于支座200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位于大孔的内侧面。
所述内架300之内开设有一水路和一第二贯穿孔310。所述水路具有一进水孔510和一接通进水孔510并位于进水孔510之下的突变腔520,所述突变腔520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510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贯穿孔310贯穿突变腔520的内外。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贯穿孔310的轴线和水路平行,所述第二贯穿孔310的上端口设置成缩口311。其中,所述第二贯穿孔310包括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包括一适配密封件100的滑动槽及至少一由滑动槽内侧面凹设的第一通槽312,所述至少一第一通槽接通突变腔520,本实施例之中,该至少一第一通槽可认为是内端口。
所述内架300适配装配在支座200的阶梯安装孔210,而且,为了增加其之间的密封性,可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二O-ring320。所述第二贯穿孔310的缩口311接通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
所述密封件100活动装配在第二贯穿孔310之内,并能相对第二贯穿孔310的滑动槽上下活动;所述第一通槽312能够减少密封件100的摩擦接触面积,能够导通密封件100上下空间。所述密封件100的截面面积适配滑动槽的截面面积,大于缩口312的截面面积。
最好,所述第二贯穿孔310具有一朝下的开口,另设有一顶抵弹簧330,它装接在第二贯穿孔310之内,一端顶抵在阶梯安装孔的阶梯面,另一端顶抵在密封件100,用于避免密封件脱离出第二贯穿孔,用于保证水流倒流时受向外的作用力,用于便利装配。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220和第二贯穿孔310组成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为第一贯穿孔220的外端口,所述出气口为第二贯穿孔310的内端口,所述缩口为密封口。
请查阅图5,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520产生负压并吸附密封件100向下活动,以使密封件100离开第一贯穿孔220的缩口311,留有间隙,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贯穿孔220、缩口311、通槽312进入突变腔520之内,实现吸气功能。
请查阅图6,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100以使密封件100向上活动,密封抵靠在第二贯穿孔310的缩口312,密封进气孔。
较佳实施例二
请查阅图7至图11,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它包括一主体和一密封件100。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件100为橡胶球。
所述主体包括一支座200和一内架300。
所述支座200内开设有一阶梯安装孔210和二第一贯穿孔220。所述阶梯安装孔210具有一大孔和一小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支座200上端外回转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二第一贯穿孔22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贯穿孔220贯穿大孔之内外,所述第一贯穿孔220的外端口位于支座200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位于大孔的内侧面。
所述内架300之内开设有一水路和一第二贯穿孔310。所述水路具有一进水孔510和一接通进水孔510并位于进水孔510之下的突变腔520,所述突变腔520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510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贯穿孔310贯穿突变腔520的内外。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贯穿孔310的轴线和水路垂直。其中,所述第二贯穿孔310包括一活动腔和一第二贯穿孔310内端口;所述活动腔包括一适配密封件100的滑动槽及至少一由滑动槽内侧面凹设的第一通槽312;所述第二贯穿孔310内端口接通活动腔,其截面面积小于滑动槽截面面积。本实施例之中,节省弹簧,降低成本。
所述内架300适配装配在支座200的阶梯安装孔。所述第二贯穿孔310的外端口和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对齐接通。
所述密封件100活动装配在第二贯穿孔310之内,并能相对第二贯穿孔310的滑动槽前后活动;所述第一通槽312能够减少密封件100的摩擦接触面积,能够导通密封件100内外空间。所述密封件100的截面面积与滑动槽截面面积相适配,大于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贯穿孔220的内端口的截面面积,则能避免密封件100脱离第二贯穿孔220。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220和第二贯穿孔310组成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为第一贯穿孔220的外端口,所述出气口为第二贯穿孔310的内端口,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为密封口。
请查阅图10,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520产生负压并吸附密封件100以使密封件100向内移动,离开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留有间隙,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贯穿孔220、通槽312进入突变腔520之内,实现吸气功能。
请查阅图11,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100以使密封件100向外移动,密封抵靠在第一贯穿孔220的内端口,密封进气孔。
较佳实施例三
请查阅图12至图15,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它包括一主体和一密封件100。
所述主体包括一支座200和一气孔盖400。
所述支座200内开设有一水路和二第三贯穿孔230。所述水路具有一进水孔510和一接通进水孔510并位于进水孔510之下的突变腔520,所述突变腔520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510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三贯穿孔230贯穿突变腔520的内外。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贯穿孔230轴线和水路垂直。所述第三贯穿孔230包括一活动腔和一内端口;所述活动腔包括一适配密封件100的滑动槽和至少一由滑动槽内侧面凹设的第二通槽231;所述内端口接通活动腔,其截面面积小于滑动槽截面面积。
所述气孔盖400之上开设有一贯穿的第四贯穿孔410,所述第四贯穿孔410截面面积小于第三贯穿孔230的滑动槽的截面面积。
所述气孔盖400装接在第三贯穿孔230的外端口。所述密封件100活动装配在第三贯穿孔230之内,并能相对第三贯穿孔230的滑动槽内外活动;所述第二通槽231用于减少密封件100的摩擦接触面积,用于导通密封件100内外空间。所述密封件100的截面面积与滑动槽截面面积相适配,大于第三贯穿孔230的内端口的截面面积,大于第四贯穿孔410的内端口的截面面积,则能避免密封件100脱离第三贯穿孔230。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贯穿孔230和第四贯穿孔410组成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为第四贯穿孔410的外端口,所述出气口为第三贯穿孔230的内端口,第四贯穿孔410的内端口为密封口。
请查阅图14,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520产生负压并吸附密封件100以使密封件100向内移动,离开第四贯穿孔410的内端口,留有间隙,外界空气通过第四贯穿孔410、通槽312进入突变腔520之内,实现吸气功能。
请查阅图15,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100以使密封件100向外移动,密封抵靠在第四贯穿孔410的内端口,密封进气孔。
其中,水路之水流顺流和倒流产生作用于密封件的作用力相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主体,它内具有一水路和至少一进气孔;所述水路具有一进水孔和一接通进水孔的突变腔,所述突变腔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孔的截面面积;所述进气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主体之外,所述出气口位于突变腔;及
一密封件,它活动装接在主体之内,并适配主体的进气孔;
其中:
水路之水流顺流,则所述突变腔产生负压并作用于密封件以使进气孔导通,以能吸气;
水路之水流倒流,则所述水路水压作用于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密封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至少包括有一对应出气口的密封口和一位于密封口和出气口之间的活动腔;
所述密封件活动连接在活动腔之内,它在受负压时远离密封口,在受倒流水路水压作用时抵靠并密封密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另设一顶抵弹簧装接在主体之内用于顶抵密封件,能够防止密封件脱离活动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截面面积大于密封口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包括一适配密封件的滑动槽及至少一由滑动槽内侧面凹设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它内开设有一贯穿的安装孔和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安装孔之内外;及
一内架,所述水路设在内架上,它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
所述内架装配在支座的安装孔之内,所述第二贯穿孔外端口和第一贯穿孔的内端口对接,其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端口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二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端口为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截面面积小于密封件的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它内开设有一贯穿的安装孔和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安装孔之内外;及
一内架,所述水路设在内架上,它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所述第二贯穿孔之内设有缩口;
所述内架装配在支座的安装孔之内,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缩口接通第一贯穿孔,其中,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缩口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二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一支座,所述水路设在支座上,它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贯穿水路的突变腔的内外;及
一气孔盖,它开设有一第四贯穿孔;
所述气孔盖装接在支座的第三贯穿孔的外端口,其中,所述第四贯穿孔为上述的密封口,所述第三贯穿孔包括上述的活动腔。
CN2010101677270A 2010-05-11 2010-05-11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6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77270A CN101956849B (zh) 2010-05-11 2010-05-11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PCT/CN2011/073803 WO2011140957A1 (zh) 2010-05-11 2011-05-09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77270A CN101956849B (zh) 2010-05-11 2010-05-11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6849A true CN101956849A (zh) 2011-01-26
CN101956849B CN101956849B (zh) 2012-08-08

Family

ID=4348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772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6849B (zh) 2010-05-11 2010-05-11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68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57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994A (en) * 1987-07-30 1992-05-12 Emhart Inc. Flow booster apparatus
WO2006077109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Neoperl Gmbh Sanitäre auslaufeinheit
US20070257136A1 (en) * 2003-12-02 2007-11-08 Siegfried Kogelbauer Through-Flow Volume Limiters
CN201420283Y (zh) * 2009-06-17 2010-03-10 邢海燕 多功能起泡器
CN201671145U (zh) * 2010-05-11 2010-12-15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994A (en) * 1987-07-30 1992-05-12 Emhart Inc. Flow booster apparatus
US20070257136A1 (en) * 2003-12-02 2007-11-08 Siegfried Kogelbauer Through-Flow Volume Limiters
WO2006077109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Neoperl Gmbh Sanitäre auslaufeinheit
CN201420283Y (zh) * 2009-06-17 2010-03-10 邢海燕 多功能起泡器
CN201671145U (zh) * 2010-05-11 2010-12-15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57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6849B (zh)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97352B2 (en) Relief valve for overload protection
CN201671145U (zh) 一种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CN102671791B (zh) 防爆球头
CN101956849B (zh) 水路中的吸气止逆机构
CA2568763A1 (en) Cell module having water permeable hollow body, and fuel cell comprising cell module
WO2022078135A1 (zh) 一种用于低压工况的单向阀
CN101956414B (zh) 用于水路领域中的吸气止逆装置
CN201401537Y (zh) 防自漏球芯止回阀
CN201723797U (zh) 一种用于水路领域中的吸气止逆装置
CN203202316U (zh) 旋启式止回阀
CN201862501U (zh) 一种用于花洒的吸气起泡机构
CN201647075U (zh) 一种甲板排水导流器
CN210859791U (zh) 一种真空焊接炉的密封结构
CN210600192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限位气阀
CN202638633U (zh) 一种防爆球头
CN205978616U (zh) 一种无压差换向阀芯
CN101363550B (zh) 一种止回阀结构
CN203620826U (zh) 一种空气增压结构及装有空气增压结构的花洒
CN204418292U (zh) 一种用在水路领域的带吸气防爆提醒机构
CN215635177U (zh) 一种快速排余水装置
CN204477358U (zh) 一种新型水龙头内本体
CN214795724U (zh) 一种天然气吸收塔用恒温装置
CN213913167U (zh) 一种中空纤维脱气膜组件
CN219827806U (zh) 一种带限流器的三通阀
CN213479306U (zh) 一种轴向减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1000, Fujian, Xiamen, China (Fujian) free trade test area, Xiamen area (bonded port), Seaview East Road, No. 4, building 18, A06

Co-patentee after: Zhou Huasong

Patentee after: XIAMEN SOLEX HIGH-TECH INDUSTR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sunshine West Road, Xinyang Industrial Zone, Haicang District, Fujian, Xiamen 298

Co-patentee before: Zhou Huasong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OLEX HIGH-TECH INDUSTR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8

Address after: 361000, Fujian, Xiamen, China (Fujian) free trade test area, Xiamen area (bonded port), Seaview East Road, No. 4, building 18, A06

Patentee after: XIAMEN SOLEX HIGH-TECH INDUSTR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Fujian, Xiamen, China (Fujian) free trade test area, Xiamen area (bonded port), Seaview East Road, No. 4, building 18, A06

Co-patentee before: Zhou Huasong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OLEX HIGH-TECH INDUSTR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