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1566A -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1566A
CN101951566A CN2010102869668A CN201010286966A CN101951566A CN 101951566 A CN101951566 A CN 101951566A CN 2010102869668 A CN2010102869668 A CN 2010102869668A CN 201010286966 A CN201010286966 A CN 201010286966A CN 101951566 A CN101951566 A CN 101951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ailbox
mobile terminal
synchronous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69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笑南
孟思明
林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869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1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1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包括:预先在3C网络平台上映射一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联的邮箱地址;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通过实施本发明,使得用户移动终端信息可以同步到关联邮箱中实现信息的备份,从而通过邮箱进行移动终端信息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C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相关信息涉及短信息以及彩信等信息,该信息方便人们日常沟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具有简单、便捷、直接和快速的特点。这种相关的信息能够将信息保留在手机之上,具有时效性,同时短信也能彰显文字的强大作用,在字里行间传递友情,亲情与爱情。该短信和彩信之类的已经成为人们习惯的一部分。然而,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也会不断堆积短彩信,也会带来一些麻烦:一方面使得大量信息会占用手机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巨量的手机信息也给手机用户对其进行管理提出了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移动终端上信息的管理问题,目的在于借助3C平台上的关联邮箱解决管理问题,提供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包括:
预先在3C网络平台上映射一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联的邮箱地址;
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
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同步发送到手机向邮箱,手机接收并存储信息,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收件箱;
用户通过手机阅读信息后,该信息标记为已读,同时同步将邮箱对应的邮件标记为已读;用户通过邮箱阅读信息后,该信息标记为已读,同时同步将手机收件箱对应的信息标记为已读。
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通过新建信息发送至目标用户,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已发件箱;
用户通过回复接收到的信息并发送至目标用户,建立回复关系并将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带有回复关系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建立回复关系并存储至指定已发件箱。
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对手机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可选同步邮箱操作,使得邮箱对应部分也被删除;
用户对邮箱对应部分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通过网络发送选择,使用户决定是否进行手机对应部分的同步删除,若同步则删除,否则对信息做邮箱已删除标记。
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选择同步邮箱的部分,收件箱或发件箱;
系统计算收件箱或发件箱规模,按条数为用户作出应同步的部分选择。
所述信息包括短信息、彩信、手机邮箱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通过3C平台上的关联邮箱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联,使得用户移动终端信息可以同步到关联邮箱中实现信息的备份,从而通过邮箱进行移动终端信息的管理,从而减少移动终端上信息容量,方便用户对移动终端信息的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收件箱与对应邮箱收件箱的共享与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机已发送箱与对应邮箱已发送箱的共享与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机向邮箱的共享与同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
S101:预先在3C网络平台上映射一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的邮箱地址;
在S101中一般是关联移动终端标识与邮箱地址一起的,比如一个移动终端号码为13519876528,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或者其他平台上设置一与相关联的邮箱地址,如可以根据13519876528号码注册163的邮箱地址为13519876528@163.com或者,专门设置一服务平台来关联移动终端号码来实现,比如13519876528@tel.com等等。
S102:通过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
这里所关联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发送的消息、移动终端接收的信息,删除信息,信息的类型为短信息、彩信等其他信息。
S103: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信息和标识。
这里标识的类型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来标识,比如短信息收件箱、短信息发送箱,对这些短信息收件箱中的信息标识为已读、未读、已读删除、未读删除等等。同样的,对于彩信或者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信息也实用。
根据上述总体描述,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收件箱与对应邮箱收件箱的共享与同步方法流程图,该流程主要是:用户通过新建信息发送至目标用户,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已发件箱;用户通过回复接收到的信息并发送至目标用户,建立回复关系并将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带有回复关系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建立回复关系并存储至指定已发件箱,具体步骤如下:
S201:如手机号为134XXXX3456的用户A向手机号为134XXXX4567的用户B发送短彩信,首先用户A的短彩信将发送到短彩信服务平台中;
S202:短彩信服务平台将短彩信发送到目标用户B和他设定好的关联邮箱;
S203:若用户B从手机端阅读接收的短彩信;
S204:用户B在手机端打开短彩信的同时向关联邮箱发送已读指令,指令格式为已读操作码+短彩信ID,如01+235652;
S205:手机将用户A发送的短彩信标记为已读,同时邮箱接收到手机发送的指令将对应的邮件标记为已读;
S206:若用户B从邮箱端阅读短彩信;
S207:用户B在邮箱端打开邮件的同时向手机发送已读指令,指令格式为已读操作码+短彩信ID,如如01+235652;
S208:邮箱将邮件标记为已读,同时手机接收到邮箱发生弄过的指令将对应的邮件标记为已读;
S209:若用户并未读短彩信,则在手机端的短彩信与邮箱端的短彩信保持为未读状态。
根据上述总体描述,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机已发送箱与对应邮箱已发送箱的共享与同步方法流程图,该流程主要是:用户通过新建信息发送至目标用户,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已发件箱;用户通过回复接收到的信息并发送至目标用户,建立回复关系并将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带有回复关系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建立回复关系并存储至指定已发件箱,具体步骤如下:
S301:如手机号为134XXXX3456的用户A发送短彩信,短彩信接收用户A发送的短彩信;
S302:短彩信服务平台向用户A的手机端发送已接收回执;
S303:短彩信服务平台将含有回复关系的短彩信发送到邮箱;
S304:若用户A的短信为新建短信,则收到已发送回执后,将短信直接移动到已发送箱,若用户A回复短彩信L,则收到已发送回执后,附加“回复L”标识并将其移动到已发送箱;
S305:若短信为新建短彩信,则将短彩信直接移动到已发送箱,若用户A回复短彩信L,对应为回复邮件M,则附加“回复M”标识并将其移动到已发送箱;
S306:短彩信服务平台将带有回复关系的短彩信发送到邮箱。
用户对手机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可选同步邮箱操作,使得邮箱对应部分也被删除;
根据上述总体描述中,若国用户对邮箱对应部分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通过网络发送选择,使用户决定是否进行手机对应部分的同步删除,若同步则删除,否则对信息做邮箱已删除标记。
如图4所示,由于邮箱的存储固定,而手机存储则可能会随时由用户改变,因而选用邮箱的存储作为标准存储。同时在手机向邮箱的共享与同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同步的内容的大小和手机的存储及耗费的时间,用户选择同步邮箱的部分,收件箱或发件箱;系统计算收件箱或发件箱规模,按条数为用户作出应同步的部分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S401:用户选择需要同步的部分,收件箱或发件箱;
S402:在用户选定同步的部分后,计算对应部分的短彩信条数及估计同步需要耗费的时间;
S403:发送同步短彩信条数的提示至手机,包括最近短彩信的条数及同步耗费的时间,供有用户选择;
S404:开始同步,并根据手机存储情况以及网络情况传输短彩信。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通过3C平台上的关联邮箱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联,使得用户移动终端信息可以同步到关联邮箱中实现信息的备份,从而通过邮箱进行移动终端信息的管理,从而减少移动终端上信息容量,方便用户对移动终端信息的存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在3C网络平台上映射一与移动终端信息相关联的邮箱地址;
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同步发送到手机向邮箱,手机接收并存储信息,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收件箱;
用户通过手机阅读信息后,该信息标记为已读,同时同步将邮箱对应的邮件标记为已读;用户通过邮箱阅读信息后,该信息标记为已读,同时同步将手机收件箱对应的信息标记为已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通过新建信息发送至目标用户,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并以既定格式存储信息至指定已发件箱;
用户通过回复接收到的信息并发送至目标用户,建立回复关系并将该信息存入已发送箱,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发送的带有回复关系的信息同步发送到邮箱,邮箱接收,建立回复关系并存储至指定已发件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对手机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可选同步邮箱操作,使得邮箱对应部分也被删除;
用户对邮箱对应部分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时,通过网络发送选择,使用户决定是否进行手机对应部分的同步删除,若同步则删除,否则对信息做邮箱已删除标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关联的邮箱地址同步接收移动终端所关联的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状态对所述信息进行标识,并保存所述信息和所述标识,包括:
用户选择同步邮箱的部分,收件箱或发件箱;
系统计算收件箱或发件箱规模,按条数为用户作出应同步的部分选择。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短信息、彩信、手机邮箱信息。
CN2010102869668A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Pending CN101951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69668A CN101951566A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69668A CN101951566A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1566A true CN101951566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69668A Pending CN101951566A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1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876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标记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79A (zh) * 2005-01-11 2006-07-19 张逶 一种即发即建手机号短信邮件系统
CN1812603A (zh) * 2006-03-08 2006-08-02 侯万春 把到移动电话的短消息自动进行网络存储的装置和方法
CN1905698A (zh) * 2006-08-02 2007-01-31 侯万春 实现短消息补充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74541A (zh) * 2009-08-25 2010-03-17 联信摩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把手机信息备份到个人邮箱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65068A (zh) * 2009-12-02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短信息的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1784023A (zh) * 2009-01-20 201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保管业务系统及其短信业务保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79A (zh) * 2005-01-11 2006-07-19 张逶 一种即发即建手机号短信邮件系统
CN1812603A (zh) * 2006-03-08 2006-08-02 侯万春 把到移动电话的短消息自动进行网络存储的装置和方法
CN1905698A (zh) * 2006-08-02 2007-01-31 侯万春 实现短消息补充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84023A (zh) * 2009-01-20 201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保管业务系统及其短信业务保管的方法
CN101674541A (zh) * 2009-08-25 2010-03-17 联信摩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把手机信息备份到个人邮箱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65068A (zh) * 2009-12-02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短信息的备份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876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标记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1963B2 (en) Utilizing mobile device functionality from remote computers
CN101951424A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098503B (zh) 一种消息昵称个性化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87159B (zh) 一种信息群发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958955A (zh) 一种电话号码信息的显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970667A (zh) 来电显示好友动态信息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1924810A (zh) 通信记录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82855A (zh) 一种在电子终端上实现闹钟提醒的方法以及电子终端
CN102404435A (zh) 一种通信终端通话界面的显示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3916541A (zh) 一种自动清除记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719954A (zh) 一种实现短信置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83866B (zh) 一种信息内容动态改变方法、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980552A (zh) 一种快速添加收件人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938805A (zh) 一种以联系人为核心的通信记录处理方法
CN103051792B (zh) 变更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3002126B (zh) 移动终端及其信息接收的处理方法
CN102833408B (zh)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2592214A (zh) 一种方便查看电子邮件的方法及邮件管理系统
CN101282509A (zh) 一种信息群聊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951575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自动发送生日祝福的方法及手机
CN101951566A (zh) 一种面向3c融合的移动终端信息同步的方法
CN104468976A (zh) 智能提醒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55690B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387484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2546449A (zh) 一种自动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