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780A -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780A
CN101946780A CN2010102943153A CN201010294315A CN101946780A CN 101946780 A CN101946780 A CN 101946780A CN 2010102943153 A CN2010102943153 A CN 2010102943153A CN 201010294315 A CN201010294315 A CN 201010294315A CN 101946780 A CN101946780 A CN 10194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entinan
paddy
bacterial blight
pest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943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用于农业领域农作物病害防治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由叶枯唑1-40份和香菇多糖0.5-10份混合组成。本发明利用叶枯唑与香菇多糖配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苗期叶面喷施能够完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并且能够促进水稻植株的抗菌、抗病毒能力,起到提高质量和产量的作用。适宜用于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用于农业领域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农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背景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
现有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区留种,种子消毒,清除病稻草,合理施肥和浅水勤灌,增强水稻抗病力和秧田、大田喷代森铵、杀枯净等药剂。
水稻白叶枯病称水稻黄单胞菌,属细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菌体短杆状,大小1.0-2.7×0.5-1.0(μm),单生,单鞭毛,极生或亚极生,长约8.7μm,直径30n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具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好气性,呼吸型代谢,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不同。自然条件下,病菌可侵染栽培稻、野生稻、李氏禾、茭白等禾本科植物。病菌血清学鉴定分三个血清型:I型是优势型,分布全国。II、III型仅存在于南方个别稻区。病菌生长温限17-33℃,最适25-30℃,最低5℃,最高40℃,病菌最适宜pH6.5-7.0。
现有的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播前用50倍液的福尔马林浸种3小时,再闷种12小时,洗净后再催芽。也可选用浸种灵乳油2毫升,加水10-12升,充分搅匀后浸稻种6-8千克,浸种36小时后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如华安2号、中9A/838、皖稻44、金两优36、特优813、优优128等。清理病田稻草残渣,病稻草不直接还田,尽可能防止病稻草上的病原菌传入秧田和本田。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状秧。选好秧田位置,严防淹苗。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防止串灌、漫灌和长期深水灌溉。防止过多偏施氮肥,还要配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667平方米喷洒双可湿性粉剂100克,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代森铵100克,或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或15%消菌灵200克,以上药剂加水50升喷雾。
叶枯唑主要用来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叶枯唑为内吸杀菌剂,具有良好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细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效。抗雨水冲刷,喷药后4小时遇雨对药效无影响。
叶枯唑其他名称:叶青双、叶枯唑、噻枯唑。英文通用名称:Bismerthlazol。化学名称:N.N’-亚甲基-双(2-氨基-5-硫基-1,3,4-枯唑)。实验式:C5H6N6S4,分子量:278.34,农业部农药正式登记证号:PD86153-8,农药生产批准证书:HNP33036-D0173。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化合物,经过研究证实,对人体应用能够提高免疫力,且也有抗病毒作用。
由于叶枯唑为化学药剂,虽然能够起到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但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作用较差,而香菇多糖不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有营养水稻植株提高抵抗病毒侵袭和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危害的作用。
因此,将叶枯唑和香菇多糖配合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利用叶枯唑和香菇多糖协同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该组合农药通过叶枯唑与香菇多糖配合,解决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叶枯唑1-40份和香菇多糖0.5-10份混合组成。
积极效果,本发明利用叶枯唑和香菇多糖配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植株上进行叶面喷洒,能够完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并且能够促进水稻植株的抗菌、抗病毒能力,起到提高质量和产量的作用。适宜用于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组合农药组成:叶枯唑和香菇多糖。
配合比例:按质量比,叶枯唑1-40份和香菇多糖0.5-10份混合。
叶枯唑的药理作用:
叶枯唑,化学名称:N.N’-亚甲基-双(2-氨基-5-硫基-1,3,4-枯唑)。实验式:C5H6N6S4,分子量:278.34。主要用来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叶枯唑为内吸杀菌剂,具有良好治疗和预防作用。
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
香菇多糖是从优质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香菇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其中有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B1、B2及矿物盐和粗纤维等。经热水提取的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快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促进人体对钙的利用;纠正人体酶缺乏症。
有些企业,根据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已经在植物病菌及病毒病害防治方面进行了药效实验,并获得了效果,下列企业进行了农药登记。
现已进行香菇多糖农药登记的企业有:
河南省安阳市振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黑龙江省大地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辽宁省大连广垠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河南省安阳市国丰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江苏省南通神雨绿色农药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2%香菇多糖;
黑龙江绥化农药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1%香菇多糖;
山东圣鹏农药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10%香菇多糖;
山西科星农药叶肥有限公司,注册使用浓度为0.5%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病影响的效果实验:
从秧苗期至收获期进行喷洒实验,以不喷香菇多糖为对照组,叶面喷洒香菇多糖作实验组。
喷洒浓度限定在0.5-10%之间。
实验室实验:
A、水稻白叶枯病的抑菌培养实验:从水稻病株上刮取病态组织,放入培养皿内,在模拟自然状态温度与湿度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当其增殖扩大后,在菌团上点入0.5%的香菇多糖水溶液,继续培养,通过观察,接触香菇多糖水溶液的菌团菌丝体停止生长,并且干枯消退,没有接触到香菇多糖水溶液的菌团继续生长繁殖。证明香菇多糖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B、水稻白叶枯病的生长期间抗菌盆栽实验:将接触到水稻白叶枯病病株的水稻种子种植到营养钵内,其中,三钵为对照组,三钵为受试组,对照组自然生长,受试组所种的水稻种子用1%的香菇多糖水溶液进行浸种,当出苗后进行叶面喷洒一次香菇多糖水溶液,而后,于分蘖期、拔节期及孕穗期各喷洒一次。通过观察,对照组的水稻分蘖期及拔节期以后就发生了病变组织,植株生长不健壮,并且没有抽穗,后期出现了死秧,而受试组未发生病态反应,直至能够正常抽穗结子。证明香菇多糖能够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大田实验:
在秧苗期开始至成熟期进行叶面喷洒实验,以不喷香菇多糖为对照组,叶面喷洒香菇多糖作实验组。
喷施浓度选取1%。
每组实验面积667平方米,每组30行,供试3组,3次重复。
实验方法:在相同水稻栽培地,15行为对照组,15行为实验组。
育苗期,当水稻苗床中的水稻种子发芽后,植株长离地面5毫米时,喷洒一次;当水稻稻苗插秧前喷洒一次,当水稻起秧并插秧后缓苗时,再喷洒一次。
效果观察:通过逐株观察记录,对照组白叶枯病发病株为3%,实验组发病0.01%,且病症较轻。说明香菇多糖不但能够抑制病菌及病毒的侵袭,而且还提高了水稻植株抗菌和病毒的能力。
证明香菇多糖对水稻白叶枯病能够起到防治的作用。
分析其原因,香菇多糖对人体能够产生抗菌及病毒、抗肿瘤、快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促进人体对钙的利用;纠正人体酶缺乏症。而对植物也同样具有抗菌及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促进对钙的利用;纠正酶缺乏症的作用。
本发明组合农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应用实验:
以质量比,取叶枯唑1公斤,香菇多糖0.5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1.5%的组合农药水溶液,作为水稻叶面喷洒药液。
按照香菇多糖的效果实验方法,在水稻秧苗期开始进行叶面喷洒。以不喷组合农药水溶液的受试组作为对照组,以喷洒组合农药水溶液的受试组作为实验组。
喷施浓度为1.5%。
每组实验面积667平方米,分为30行,其中对照组15行,实验组15行,供试3组,3次重复。
实验方法:分次进行水稻苗进行液体叶面喷洒。
对照组不进行叶面喷洒组合农药液体。
实验组叶面喷洒组合农药液体。
育苗期,当水稻苗床中的水稻种子发芽后,植株长离地面5毫米时,喷洒一次;当水稻稻苗插秧前喷洒一次,当水稻起秧并插秧后缓苗时,再喷洒一次,而后于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前期各喷洒一次。
效果观察:对照组白叶枯病发病率在5%,其中绝收的为3%。而实验组未发现病株。证明叶枯唑和香菇多糖组合农药对水稻白叶枯病产生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组合农药中,叶枯唑与香菇多糖配合比例实验:
通过叶枯唑和香菇多糖的配合比例实验,得出结论是:适宜配合比例为叶枯唑1-40份,香菇多糖0.5-10份。
由于叶枯唑已经进行了农药登记,证明对植物细菌和病毒有防治作用,所以,没有再重复进行应用实验。
效果统计:
通过单纯香菇多糖在水稻秧苗期的喷洒使用,证明能够减少发病率99.9%,而将叶枯唑与香菇多糖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减少发病率在100%的效果。
综合评价:
通过香菇多糖与叶枯唑和香菇多糖配合使用实验,证明该组合农药产生了协同作用,对水稻白叶枯病产生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水稻秧苗期而后分期使用可以完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

Claims (1)

1.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其特征是:
药物组成:叶枯唑和香菇多糖;
配合比例:按质量比,由叶枯唑1-40份和香菇多糖0.5-10份混合组成。
CN2010102943153A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Pending CN101946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43153A CN101946780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43153A CN101946780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780A true CN101946780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0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3153A Pending CN101946780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67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954A (zh) * 2012-04-23 2012-09-19 赵国彬 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
CN105165880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24458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卞佳林 一种水稻白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6449A (zh) * 2007-10-26 2008-05-14 张少武 一种以叶枯唑为主要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486773A (zh) * 2009-03-10 2009-07-22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农药制剂的香菇多糖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7996A (zh) * 2009-12-18 2010-05-19 大连广垠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井冈霉素和香菇多糖复配新型生物农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6449A (zh) * 2007-10-26 2008-05-14 张少武 一种以叶枯唑为主要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486773A (zh) * 2009-03-10 2009-07-22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农药制剂的香菇多糖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7996A (zh) * 2009-12-18 2010-05-19 大连广垠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井冈霉素和香菇多糖复配新型生物农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光斌 等: "叶枯唑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作用方式研究", 《农药学学报》, vol. 3, no. 3, 30 September 2001 (2001-09-30), pages 35 - 39 *
马玉萍 等: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vol. 13, no. 9, 31 December 2007 (2007-12-31), pages 99 - 10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954A (zh) * 2012-04-23 2012-09-19 赵国彬 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
CN105165880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65880B (zh) * 2015-08-31 2017-11-10 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24458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卞佳林 一种水稻白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9751B (zh) 有机富硒稻的种植方法
CN104025868B (zh) 一种南瓜的种植方法
CN104381064A (zh)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3493677A (zh) 一种芍药嫩茎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4686265A (zh) 一种水稻的育苗方法
CN104920469B (zh) 一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在防治葡萄霜霉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
CN105340554A (zh) 一种枸杞的种植方法
CN102487621A (zh) 一种有效减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05130690A (zh) 一种辣椒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405B (zh) 一种玉米用生物可湿性粉剂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138A (zh) 一种淮山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3891A (zh) 一种抗病的花生种植方法
CN103380690A (zh) 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8633669A (zh) 一种华南地区中熟蔓生短豇豆品种夏季露地的栽培方法
CN101971815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组合农药
CN106258140A (zh) 一种百香果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CN101946772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组合农药
CN107750855A (zh) 一种草莓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法
CN102845205A (zh) 小麦与玉米高效栽培方法
CN105010016A (zh) 一种三七锈病防治方法
CN101946780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CN105309081B (zh) 药用植物栽培基地配套土壤消毒方法
CN108849985B (zh) 一种三元复配生物菌剂及其在姜瘟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7466656B (zh) 一种用于辣椒栽培的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2550590A (zh) 一种用于防治辣椒病毒病的组合农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