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510B -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510B
CN101931510B CN200910139714.XA CN200910139714A CN101931510B CN 101931510 B CN101931510 B CN 101931510B CN 200910139714 A CN200910139714 A CN 200910139714A CN 101931510 B CN101931510 B CN 101931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pucch
dtx
n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7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510A (zh
Inventor
夏树强
米德忠
梁春丽
左志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97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1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本发明有效克服了不同载波上PUCCH信道负载不平衡问题。

Description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简称为IMT-Advanced)系统中,能够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并且具有较大的系统容量,在低速移动、热点覆盖的情况下,IMT-Advanced系统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Gbit/s;在高速移动、广域覆盖的情况下,IMT-Advanced系统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
为了满足高级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Advanced,简称为ITU-Advanced)的要求,作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的演进标准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简称为LTE-Advanced)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并需要后向兼容LTE现有的标准。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LTE系统的带宽进行合并来获得更大的带宽,这种技术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简称为CA)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IMT-Advance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缓解频谱资源紧缺,进而优化频谱资源的利用。
在采用了频谱聚合技术后的LTE-A系统中,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就分别包括多个分量载波,这时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就需要反馈多个下行分量载波的确认/非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简称ACK/NAK)信息。一种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各个上行分量载波上分别反馈多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K信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能够很好的保持与LTE的兼容性,但是由于上行有多个PUCCH信道同时传输,破坏了上行单载波特性,进而降低反馈性能。对此,不同公司提出了很多方法,例如,对多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K信息进行捆绑操作后在单个PUCCH信道上反馈。由于各个分量载波的信道条件相差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对多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K信息捆绑反馈的方法使得吞吐量下降问题比较严重。
此外,还有一种信道选择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不同的PUCCH信道和该信道上不同的调制符号来表示所有分量载波的不同反馈状态。该方法由于仅在一个PUCCH信道上反馈,因此不存在破坏单载波特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捆绑方法带来的吞吐量下降问题,因此该方法受到多个公司的支持。
上述基于信道选择的多载波ACK/NAK反馈方法,不同用户的反馈模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用户,如果其反馈状态相同,则会选择在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来反馈。然而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反馈ACK的概率要远大于NAK。这样,就会出现动态PUCCH的载波负载不平衡问题,即,大量用户选择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反馈,而其它载波上却少有反馈的问题。由于各PUCCH之间满足码分的关系,这样就会出现某个载波上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反馈性能下降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动态PUCCH的载波负载不平衡问题,给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信道选择的多载波ACK/NAK反馈方法,能够很好解决上述动态PUCCH的载波负载不平衡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大量用户选择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反馈而造成的某个载波上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反馈性能下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大量用户选择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反馈而造成的某个载波上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反馈性能下降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优选地,在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用户设备采用确定的调制符号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用户设备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基站根据参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和确定的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
优选地,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并且,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优选地,上述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用户设备标识、用户设备对应的PDCCH的CCE索引、用户设备对应的PUCCH的信道索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包括:设定模块,用于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模块,用于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发送模块包括: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发送子模块,用于采用确定子模块确定的调制符号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的来自发送子模块的反馈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和确定模块确定的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
通过本发明,采用设计多种信道选择模式,用户设备选择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来发送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大量用户选择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反馈而造成的某个载波上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反馈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使不同UE等概率地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反馈,有效克服了不同载波上PUCCH信道负载不平衡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下行载波ACK/NAK的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行载波个数为2时对应的两种不同信道选择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具体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大量用户选择同一载波上的PUCCH信道反馈而造成的某个载波上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反馈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是: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反馈信息的状态和上行载波的对应关系;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方法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假设下行载波个数均为M,各个下行载波共有A、N、和D三种反馈状态,其中,A表示接收数据检测正确,N表示接收数据检测错误或是没有检测到数据,D表示未检测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或是基站并未在该载波上配置数据。根据信道选择的思想,不同的反馈信息采用不同载波上的PUCCH信道以及调制符号来反馈。这种不同反馈信息和PUCCH信道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称为信道选择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104,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并且,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相同或不相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下行载波ACK/NAK的反馈方式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上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4进行详细的说明。
假设上行载波的数量为M(在图2中,有三个上行载波:载波1、载波2、载波3,则M=3),则建立M种不同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不同模式满足如下规则:
(1)不同模式中,各下行载波反馈状态全为ACK的状态分别采用不同载波上的PUCCH来反馈。
(2)不同模式中,各下行载波反馈状态均为NAK的状态分别采用不同载波上的PUCCH来反馈。
上述规则既可以同时满足,也可以仅满足其中部分。此外,不同模式中,如果某个下行载波的反馈状态为D,则只能选择在其它下行载波对应的PUCCH信道反馈。
在上述信道选择模式确定之后,用户设备选择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来发送反馈信息,该过程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201,用户设备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即,不同的UE根据UE特殊的(UE-specific)参数选择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该参数可以是UE_ID、不同UE对应PDCCH的CCE索引,或是其对应的PUCCH的信道索引等。
步骤S202,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即,根据所选信道选择模式中反馈状态与PUCCH信道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UE通过选择在不同载波上的PUCCH上的不同调制符号来反馈各下行载波的ACK/NAK信息。
下面对步骤S202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该步骤包括步骤S202a和步骤S202b:
步骤S202a,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
步骤S202b,用户设备采用确定的调制符号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在上述用户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之后,基站会根据用户设备使用信道选择模式和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来确定该反馈信息的状态,即,基站根据UE-specific参数确定UE选择的信道选择模式,进而根据检测到的反馈所在的PUCCH信道和对应调制符号以及对应信道选择模式中反馈状态与PUCCH信道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UE反馈的ACK/NAK信息。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301,基站根据参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
步骤S302,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和确定的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实例中,引入多种信道选择模式,通过不同UE等概率选择不同的模式,如图1所示。采用所给方法均衡了各载波上动态PUCCH的负载,避免了部分载波上反馈过大导致的反馈性能下降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例1
在该实例假设上行和下行分量载波个数M=2。
在以下两种不同信道选择模式中,不同下行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和表2所示,将表1和表2所给映射关系表示成图形,如图2所示。在两种模式中,部分状态对应的反馈方式不同,如在模式1中,状态(ACK,ACK)选择在载波2上的PUCCH信道nPUCCH,1 (1)来反馈,在模式2中,状态(ACK,ACK)选择在载波1上的PUCCH信道nPUCCH,0 (1)来反馈。不同的UE,根据其UE_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如果UE_ID的最后一比特为“0”则选择模式1,为“1”选择模式2。
假设UE1的UE_ID最后一比特为“0”,则UE1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1,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则在载波1上的nPUCCH,1 (1)来反馈,其它反馈状态根据表1中映射关系进行反馈。
假设UE2的UE_ID最后一比特为“1”,则UE2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2,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则在载波1上的nPUCCH,0 (1)来反馈,其它反馈状态根据表2中映射关系进行反馈。
这样不同UE分别按照上面所给方法选择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进行反馈。由于相同的反馈状态,不同UE等概率地选择在不同载波上的PUCCH信道来反馈,这样就克服了大部分状态在某个载波上反馈,而其它载波上反馈状态较少的问题。
表1M=2时,信道选择模式1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其中,HARQ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ACK(0),HARQ-ACK(1) nPUCCH (1)   b(0),b(1)
  ACK,ACK nPUCCH,1 (1)   1,1
  ACK,NACK/DTX nPUCCH,0 (1)   0,1
  NACK/DTX,ACK nPUCCH,1 (1)   0,1
  NACK/DTX,NACK nPUCCH,1 (1)   1,0
  NACK,DTX nPUCCH,0 (1)   1,0
  DTX,DTX N/A   N/A
表2M=2时,信道选择模式2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 nPUCCH (1)   b(0),b(1)
  ACK,ACK nPUCCH,0 (1)   1,1
  ACK,NACK/DTX nPUCCH,0 (1)   0,1
  NACK/DTX,ACK nPUCCH,1 (1)   0,1
  DTX,NACK nPUCCH,1 (1)   1,0
  NACK,NACK/DTX nPUCCH,0 (1)   1,0
  DTX,DTX N/A   N/A
实例2
本实例中假设上行和下行分量载波个数M=3。
在以下三种不同信道选择模式中,不同下行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3、表4和表5所示。在三种模式中,部分状态对应的反馈方式不同,如在模式1中,状态(ACK,ACK,ACK)选择在载波3上的PUCCH信道nPUCCH,2 (1)来反馈,在模式2中,状态(ACK,ACK,ACK)选择在载波2上的PUCCH信道nPUCCH,1 (1)来反馈,在模式3中,状态(ACK,ACK,ACK)选择在载波1上的PUCCH信道nPUCCH,0 (1)来反馈。
不同的UE,根据其UE_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将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如果Mod(UE_ID,3)为0则选择模式1,为1则选择模式2,为2则选择模式3。
假设UE1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3)为0,则UE1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1,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1上的nPUCCH,0 (1)来反馈。
假设UE2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3)为1,则UE2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2,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2上的nPUCCH,1 (1)来反馈。
假设UE3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3)为2,则UE3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3,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3上的nPUCCH,2 (1)来反馈。
表3M=3,信道选择模式1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 (1)   b(0),b(1)
  ACK,ACK,ACK nPUCCH,2 (1)   1,1
  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1
  ACK,NACK/DTX,ACK nPUCCH,0 (1)   1,1
  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0,1
  NACK/DTX,ACK,ACK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 nPUCCH,1 (1)   0,0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2 (1)   0,0
  DTX,DTX,NACK nPUCCH,2 (1)   0,1
  DTX,N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0
  DTX,DTX,DTX N/A   N/A
表4M=3,信道选择模式2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 (1) b(0),b(1)
  ACK,ACK,ACK nPUCCH,1 (1)   0,1
  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1
  ACK,NACK/DTX,ACK nPUCCH,0 (1)   1,1
  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0,1
  NACK/DTX,ACK,ACK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 nPUCCH,1 (1)   0,0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2 (1)   0,0
  DTX,DTX,NACK nPUCCH,2 (1)   0,1
  DTX,N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0
  DTX,DTX,DTX N/A   N/A
表5M=3信道选择模式3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 (1)   b(0),b(1)
  ACK,ACK,ACK nPUCCH,0 (1)   0,0
  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1
  ACK,NACK/DTX,ACK nPUCCH,0 (1)   1,1
  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0,1
  NACK/DTX,ACK,ACK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 nPUCCH,1 (1)   0,0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2 (1)   0,0
  DTX,DTX,NACK nPUCCH,2 (1)   0,1
  DTX,N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0
  DTX,DTX,DTX N/A   N/A
实例3
本实例假设上行和下行分量载波个数M=4。
在以下四种不同信道选择模式中,不同下行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6、表7、表8和表9所示。在四种模式中,部分状态对应的反馈方式不同,如在模式1中,状态(ACK,ACK,ACK,ACK)选择在载波2上的PUCCH信道nPUCCH,1 (1)来反馈,在模式2中,状态(ACK,ACK,ACK,ACK)选择在载波1上的PUCCH信道nPUCCH,0 (1)来反馈,在模式3中,状态(ACK,ACK,ACK,ACK)选择在载波3上的PUCCH信道nPUCCH,2 (1)来反馈,在模式4中,状态(ACK,ACK,ACK,ACK)选择在载波4上的PUCCH信道nPUCCH,3 (1)来反馈。
不同的UE,根据其UE_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将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如果Mod(UE_ID,4)为0则选择模式1,为1则选择模式2,为2则选择模式3,为3则选择模式4。
假设UE1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4)为0,则UE1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1,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ACK),则在载波2上的nPUCCH,1 (1)来反馈。
假设UE2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4)为1,则UE2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2,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1上的nPUCCH,0 (1)来反馈。
假设UE3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4)为2,则UE3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3,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3上的nPUCCH,2 (1)来反馈。
假设UE3的UE_ID转化为10进制数后,Mod(UE_ID,4)为3,则UE3首先根据其ID确定信道选择模式4,此时如果其反馈状态为(ACK,ACK,ACK),则在载波4上的nPUCCH,3 (1)来反馈
这样不同UE分别按照上面所给方法选择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进行反馈。由于相同的反馈状态,不同UE等概率地选择在不同载波上的PUCCH信道来反馈,这样就克服了大部分状态在某个载波上反馈,而其它载波上反馈状态较少的问题。
表6M=4信道选择模式1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HARQ-ACK(3) nPUCCH (1)   b(0),b(1)
  ACK,ACK,ACK,ACK nPUCCH,1 (1)   1,1
  ACK,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2 (1)   1,1
  ACK,ACK,NACK/DTX,ACK nPUCCH,1 (1)   1,0
  NACK,DTX,DTX,DTX nPUCCH,0 (1)   1,0
  ACK,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1,0
  ACK,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3 (1)   1,1
  ACK,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1
  ACK,NACK/DTX,NACK/DTX,ACK nPUCCH,0 (1)   0,1
  ACK,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1
  NACK/DTX,ACK,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1 (1)   0,0
  NACK/DTX,ACK,ACK,NACK/DTX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ACK nPUCCH,3 (1)   1,0
  NACK/DTX,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0,1
  NACK/DTX,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0
  NACK/DTX,NACK/DTX,NACK/DTX,ACK nPUCCH,3 (1)   0,0
  DTX,DTX,DTX,DTX N/A   N/A
表7M=4信道选择模式2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HARQ-ACK(3) nPUCCH (1)   b(0),b(1)
  ACK,ACK,ACK,ACK nPUCCH,0 (1)   0,0
  ACK,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2 (1)   1,1
  ACK,ACK,NACK/DTX,ACK nPUCCH,1 (1)   1,0
  NACK,DTX,DTX,DTX nPUCCH,0 (1)   1,0
  ACK,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1,0
  ACK,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3 (1)   1,1
  ACK,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1
  ACK,NACK/DTX,NACK/DTX,ACK nPUCCH,0 (1)   0,1
  ACK,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1
  NACK/DTX,ACK,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1 (1)   0,0
  NACK/DTX,ACK,ACK,NACK/DTX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ACK   nPUCCH,3 (1)   1,0
  NACK/DTX,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0,1
  NACK/DTX,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0
  NACK/DTX,NACK/DTX,NACK/DTX,ACK nPUCCH,3 (1)   0,0
  DTX,DTX,DTX,DTX   N/A   N/A
表8M=4信道选择模式3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HARQ-ACK(3) nPUCCH (1)   b(0),b(1)
  ACK,ACK,ACK,ACK nPUCCH,2 (1)   1,0
  ACK,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2 (1)   1,1
  ACK,ACK,NACK/DTX,ACK nPUCCH,1 (1)   1,0
  NACK,DTX,DTX,DTX nPUCCH,0 (1)   1,0
  ACK,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1,0
  ACK,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3 (1)   1,1
  ACK,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1
  ACK,NACK/DTX,NACK/DTX,ACK nPUCCH,0 (1)   0,1
  ACK,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1
  NACK/DTX,ACK,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1 (1)   0,0
  NACK/DTX,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1
  NACK/DTX,ACK,NACK/DTX,ACK nPUCCH,3 (1)   1,0
  NACK/DTX,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0,1
  NACK/DTX,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0
  NACK/DTX,NACK/DTX,NACK/DTX,ACK nPUCCH,3 (1)   0,0
  DTX,DTX,DTX,DTX N/A   N/A
表9M=4信道选择模式4中反馈状态与信道选择及调制符号的映射关系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HARQ-ACK(3) nPUCCH (1)   b(0),b(1)
  ACK,ACK,ACK,ACK nPUCCH,3 (1)   1,0
  ACK,ACK,ACK,NACK/DTX nPUCCH,1 (1)   1,0
  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2 (1)   1,1
  ACK,ACK,NACK/DTX,ACK nPUCCH,1 (1)   1,0
  NACK,DTX,DTX,DTX nPUCCH,0 (1)   1,0
  ACK,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1,0
  ACK,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3 (1)   1,1
  ACK,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1
  ACK,NACK/DTX,NACK/DTX,ACK nPUCCH,0 (1)   0,1
  ACK,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0 (1)   1,1
  NACK/DTX,ACK,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1 (1)   0,0
  NACK/DTX,ACK,ACK,NACK/DTX nPUCCH,2 (1)   1,0
  NACK/DTX,ACK,NACK/DTX,ACK nPUCCH,1 (1)   1,1
  NACK/DTX,ACK,NACK/DTX,NACK/DTX nPUCCH,1 (1)   0,1
  NACK/DTX,NACK/DTX,ACK,ACK nPUCCH,3 (1)   0,1
  NACK/DTX,NACK/DTX,ACK,NACK/DTX nPUCCH,2 (1)   0,0
  NACK/DTX,NACK/DTX,NACK/DTX,ACK nPUCCH,3 (1)   0,0
  DTX,DTX,DTX,DTX N/A   N/A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对下行分量载波数为2、3和4三种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所给方法进行多载波ACK/NAK反馈的方法。通过设计多种信道选择模式,并使不同UE等概率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反馈,从而有效克服了不同载波上PUCCH信道负载不平衡问题。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设定模块42、选择模块4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设定模块42,用于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模块44连接至设定模块42,用于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反馈信息。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具体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52、发送模块5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模块54连接至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模块52和发送模块54位于用户设备中,基站中也可以包括确定模块52。
如图5所示,发送模块54包括:确定子模块542、发送子模块544,下面对该子模块进行说明。
确定子模块542,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发送子模块544连接至确定子模块542,用于采用确定子模块542确定的调制符号发送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56、第二确定模块58,其中,接收模块56,用于接收到的来自发送子模块544的反馈信息;第二确定模块58连接至接收模块56和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的的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和确定模块确定的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
综上所述,基于信道选择的多载波ACK/NAK反馈方法,本发明通过引入多种信道选择模式,使不同的UE通过选择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从而解决了各载波上动态PUCCH的负载不平衡问题导致的反馈性能下降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所述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所述信道选择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所述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和所述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所述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确定的所述调制符号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所在的PUCCH上的所述调制符号和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并且,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用户设备标识、用户设备对应的PDCCH的CCE索引、用户设备对应的PUCCH的信道索引。
7.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预先设定与上行载波数量相同的信道选择模式,其中,所述信道选择模式用于指示不同状态的反馈信息和上行载波上的PUCCH以及调制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选择模块,用于对于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的状态都为确认ACK或非确认NAK,在不同的信道选择模式中,选择不同的上行载波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参数确定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和所述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状态从所述对应的信道选择模式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上行载波上的PUCCH上的调制符号;
发送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调制符号发送所述待发送的反馈信息。
CN200910139714.XA 2009-06-24 2009-06-24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9714.XA CN101931510B (zh) 2009-06-24 2009-06-24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9714.XA CN101931510B (zh) 2009-06-24 2009-06-24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510A CN101931510A (zh) 2010-12-29
CN101931510B true CN101931510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37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71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510B (zh) 2009-06-24 2009-06-24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1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4503B (zh) * 2012-03-07 2015-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确认信息或非确认信息的基站、系统以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52783A (zh) * 2008-03-27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N101378307A (zh) * 2008-09-26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52783A (zh) * 2008-03-27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N101378307A (zh) * 2008-09-26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510A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8832B (zh) 信道检测及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CN10310948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个接收应答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7147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0406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83391B (zh) 上行控制信令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119884B (zh) 用于多载波操作的ack/nack传输
CN101795492B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
CN101588224B (zh) 一种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13240B (zh) 使用正交频分多址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关于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上行链路确认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3465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1951684B (zh) 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014496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83211A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1841401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ack/nack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841398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801097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调度信息的指示方法
CN103326806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82643B (zh) 一种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989898A (zh) 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369276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免许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20120016057A (ko)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긍정/부정 수신 확인 메시지를 피드백하는 방법
CN104488334A (zh)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1821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25113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873644A (zh) 一种多小区间多点协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