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9332A -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9332A
CN101919332A CN 201010242173 CN201010242173A CN101919332A CN 101919332 A CN101919332 A CN 101919332A CN 201010242173 CN201010242173 CN 201010242173 CN 201010242173 A CN201010242173 A CN 201010242173A CN 101919332 A CN101919332 A CN 10191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lic
tomato
leaf
control liquid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421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智慧
尉婷婷
孟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2421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9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9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将去皮的大蒜鳞茎捣碎研细后,按照60~200g加水1L的比例,加水配制成大蒜防治液,每7~10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80mg/mL时,已完全抑制了叶霉病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到100%。高浓度的大蒜防治液可以完全抑制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且不会对番茄的生长造成影响。该方法利用大蒜鳞茎水防治液喷洒发病植株,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并对番茄产品和植株生长安全无害,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病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总面积在839.51万公顷以上。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在保护地低温高湿条件下,番茄叶霉病发病从始期到盛期约需要10~15天,一般田块病叶率会达到30%~40%,重病田块病叶率高达90%以上,会造成植株褪绿、叶片干枯、果实瘦小等。该病流行速度快,短期内即可爆发成灾,产量损失一般在20%~3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
像一般病害防治一样,生产中番茄叶霉病防治也要求采取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流行和危害。
农业防治虽然无毒无害,但是往往涉及多项技术组合,而且对于高效利用设施的番茄生产来说,轮作等农业措施难以有效实施,大多数农业措施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效果常不理想。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温、光处理和环境调控措施实施,在害虫防治上黄板、篮板诱杀应用较多,黄瓜霜霉病采用高温闷棚效果显著。但是,番茄叶霉病的物理防治尚未建立起简便、有效和实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蔬菜产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引导了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潮流。但是,实践证明,绿色有机蔬菜生产中最大的技术难点是病虫害无害化控制。由于生物防治对蔬菜产品安全,所以成为目前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由于无害化的病害防治技术匮乏,化学防治依然是生产中菜农使用最普遍的防病技术。并且常因防治效果不佳而大量、过量地滥用化学农药,直接危害蔬菜产品安全,而且已经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污染,并进而又影响番茄正常生长。造成恶性循环,出现病越防越重,病菌越来越有抗性,产品和环境越来越不安全的问题,成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发高效、安全、便捷实用的番茄叶霉病生物防治技术依然是绿色、有机番茄生产的迫切需要。
利用具有生物活性植物的特定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等经粗加工后,用于防治病虫害,或提取其有效成份做成制剂来应用的农药都被称为植物源农药(张金林等1998)。公元前3000多年人们就在使用硫磺熏蒸来杀虫防病,我国植物源农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多本古籍中都有记载(张兴和马志卿2002)。我国约有1300余种有毒植物,其中许多已被作为植物源农药利用。
但目前对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较多,而对杀菌剂研究较少。Mangamma和Sreeramulu(1991)研究发现,大蒜提取物能够很好的抑制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病原菌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的活性。而对曲霉菌属的某些食物病原杂菌(Aspergillus niger,Aspergillus flaws和Aspergillus parasiticus)也具有很好的拮抗作用(Pai and Platt 1995;Kshemkalyani and Ragini 1990)。Singh和Prithiriraj(1995)也发现大蒜提取液中的阿霍烯可完全抑制豌豆白粉病原菌(Erysiph pisi conidia)在离体叶片上的孢子萌发。林辰壹(2000)的抑菌试验表明4种竞争性食用杂菌(青霉、曲霉、根霉、木霉)的生长均受到大蒜提取液抑制。Babu和Seetharaman(2000)试验表明大蒜提取液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丝核菌、类丝核菌和小核菌菌丝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uhsin等人(2001)通过试验看出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8种真菌的生长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大蒜提取液的抑制。Mazur和Wsksmundzka(2001)试验认为大蒜制剂对草莓3种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Cladosporium和Botrytis cinerea)和2种寄生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T.pseudokoningii)都具有抑制作用。
大蒜是我国普通家庭必备的重要调味品蔬菜,我国是世界上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世界大蒜年种植面积约120万公顷,我国约77万公顷,占世界大蒜面积的64%以上。大量研究表明,大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化学成分,在人类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大蒜的挥发油、蒜氨酸、大蒜辣素、阿霍烯等都具有广泛的杀菌和防病作用。
宋莉等(2007)和程智慧等(2008)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Fusar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和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m f.niveum Snyder et Hwansen)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王刚等人(2006)曾报道,750mg/mL大蒜提取液能够抑制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的生长。王云帆等(2005)报道300mg/mL大蒜提取液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 erinum)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宋卫国(2004)等试验表明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的大蒜提取液对黄瓜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等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尹晓东等人(2008)证实100μl/mL乙酸乙酯萃取的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盆栽幼苗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10%和93.06%。宋兴舜等人(2004)认为大蒜素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和早疫病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效果随着大蒜素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谢成俊(2005)试验认为稀释2000倍的大蒜素和石香薷的挥发油对番茄灰霉病、枯萎病和早疫病抑制效果显著。
对于番茄叶霉病的植物生物防治研究也有一些尝试性的试验。如梁彩萍等人(2004)曾报道新疆紫草色素对叶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800μg/mL紫草色素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王麦玲(2006)曾报道1000μg/mL石油醚提取的白鲜皮能够有效抑制番茄叶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均在70%以上。李永刚(2003)试验认为中草药复合制剂LS-1(0.04g/mL)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为88.29%。孟昭礼等人(2002)证实从银杏中分离出的杀菌物质经人工模拟合成的杀菌剂“银泰”EC对番茄叶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些结果为番茄叶霉病的植物生物防治提供了技术选择,但大多需要复杂的分离、提取工艺获得有效成分,从应用的角度看,简便、实用性不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利用大蒜鳞茎水防治液喷洒发病植株,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并对番茄产品和植株生长安全无害,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将去皮的大蒜鳞茎捣碎研细后,按照60~480g加水1L的比例,加水配制成大蒜防治液,每7~10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
所述喷洒番茄植株的大蒜防治液现用现配。
所述喷洒番茄植株时包括叶背和叶面的喷洒。
所述喷洒番茄植株时,充分喷湿植株表面而不滴水滴为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定期的大蒜防治液的喷洒,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并对番茄产品和植株生长安全无害。大蒜防治液是将大蒜鳞茎捣碎研细后,加入充分搅拌配制而成分散均匀的混悬液,而大蒜水溶性成分溶解其中。
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0mg/mL;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60mg/mL时,对叶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69.59%,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80mg/mL时,已完全抑制了叶霉病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到100%。高浓度的大蒜防治液可以完全抑制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且不会对番茄的生长造成影响。
与现有番茄叶霉病生物防治方法相比,一是本发明采用的主要用料大蒜为普遍食用的调味品蔬菜,来源广泛,一般家庭就有储备;二是用于防病的大蒜水防治液制备十分简便,无需特殊化学试剂,无需特定设备,更无复杂的分离提取工艺,每个菜农都可以随时制备,还能够达到显著的效果;三是用于防病的大蒜水防治液现用现配,无需贮藏;四是该番茄叶霉病生物防治方法与普通药剂田间喷雾应用一样,无特殊要求,操作简单;五是该番茄叶霉病生物防治方法特别适用于绿色番茄和有机番茄生产,当然也可以用于无公害番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基中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预防效果的病斑直径的观察情况。
图2为培养基中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离体叶片叶霉病的治疗效果的病斑直径的观察情况。
图3为大蒜防治液对活体番茄叶霉病预防效果的柱状分析结果图。
图4为大蒜防治液对活体番茄叶霉病治疗效果的柱状分析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大蒜防治液喷洒来对番茄叶霉病的进行生物防治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其他的提取溶剂和提取过程,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能够达到显著的效果。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取市售供食用的大蒜鳞茎,去皮后捣碎研细至粒径大小不超过0.5mm,按照60g大蒜加水1L的比例,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现场配制成质量浓度为60g/L的大蒜防治液,将配制好的大蒜防治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发病植株,尤其是叶背和叶面;之后每7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
实施例2
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取市售供食用的大蒜鳞茎,去皮后捣碎研细至粒径大小不超过0.5mm,按照100g大蒜加水1L的比例,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现场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g/L的大蒜防治液,将配制好的大蒜防治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发病植株,尤其是叶背和叶面;之后每8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
实施例3
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取市售供食用的大蒜鳞茎,去皮后捣碎研细至粒径大小不超过0.5mm,按照150g大蒜加水1L的比例,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现场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0g/L的大蒜防治液,将配制好的大蒜防治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发病植株,尤其是叶背和叶面;之后每9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
实施例4
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取市售供食用的大蒜鳞茎,去皮后捣碎研细至粒径大小不超过0.5mm,按照200g大蒜加水1L的比例,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现场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00g/L的大蒜防治液,将配制好的大蒜防治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发病植株,尤其是叶背和叶面;之后每10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
实施例5
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取市售供食用的大蒜鳞茎,去皮后捣碎研细至粒径大小不超过0.5mm,按照180g大蒜加水1L的比例,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现场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80g/L的大蒜防治液,将配制好的大蒜防治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发病植株,尤其是叶背和叶面;之后每10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
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的验证:
(1)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将叶霉菌接种于含不同大蒜防治液浓度的培养基中,叶霉菌落培养48h后观察,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0mg/mL,20mg/mL和40mg/mL的含药培养基中均有叶霉菌落长出;培养96h后观察,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0、20、40和60mg/mL的含药培养基中均有叶霉菌落长出,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菌落数逐渐减少。因此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0mg/mL。
(2)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如表1所示的大蒜防治液对叶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皿内抑菌试验),可以看出,随着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的提高,抑菌效果也在不断增强。低质量浓度(20mg/mL)的大蒜防治液对叶霉病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可达33.64%;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60mg/mL时,对叶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69.59%,与空白对照间的差异显著;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80mg/mL时,已完全抑制了叶霉病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到100%。所有浓度与对照之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大蒜防治液对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抑菌浓度为80mg/mL。
表1大蒜防治液对叶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处理浓度(mg/mL)   菌落直径(mm)   抑菌率(%)
  0   66.71aA   0.00eE
  20   44.26bB   33.64dD
  40   34.75cC   47.88cC
  60   20.29dD   69.59bB
  80   0.00eE   100.00aA
注:1.菌落直径(mm)=测量直径(mm)-5(mm),下表同。
2.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而将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换算成抑制几率值,大蒜防治液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值,则得到毒力回归方程:y=3.9788x-1.4386,其中y表示抑制几率,x表示大蒜浓度对数;相关系数r=0.9520,抑制中浓度EC50为41.52mg/mL。
(3)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如表2所示的大蒜防治液对叶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孢子萌发抑制法),可以看出,随着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对番茄叶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也在增强。当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大蒜防治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52.39%,抑菌效果较显著;当质量浓度为40m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已高达96.08%,抑菌效果极其显著。所有质量浓度与空白对照之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大蒜防治液对叶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最佳抑菌浓度为40mg/mL。番茄叶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换算成抑制几率值,大蒜防治液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值,得到毒力回归方程:y=5.6476x-2.2877,其中y表示抑制几率,x表示大蒜浓度对数;相关系数r=0.9987,抑制中浓度EC50为19.52mg/mL。
表2大蒜防治液对叶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处理浓度(mg/mL)   萌发率(%)   萌发抑制率(%)
  0   92.67aA   0.00cC
  20   44.00bB   52.39bB
  40   3.67cC   96.08aA
(4)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幼苗离体叶片上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预防效果:将消过毒的番茄离体叶片(15mm)于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蒜防治液内浸透,将菌饼(5mm)反接到离体叶片上,以清水为对照。接种后置于22℃黑暗、95%~100%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至空白对照充分发病后测量病斑直径,其结果为大蒜对叶霉病的预防效果(见表3)。
治疗效果:将番茄叶霉病菌饼反接到消过毒的番茄离体叶片上,1个离体叶上放置1枚菌饼。对照(以清水为对照)初见病斑时用大蒜防治液浸渍叶片,置于22℃黑暗、95%~100%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至空白对照充分发病后测量病斑直径。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的增高,番茄离体叶片上叶霉病菌丝的扩展直径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预防和治疗效果也在增高。当质量浓度为20mg/mL时,预防效果与治疗效果相当,分别为26.48%和26.82%;当质量浓度为40mg/mL时,预防效果(42.60%)稍好于治疗效果(39.73%);当质量浓度上升到60mg/mL时,大蒜处理的预防效果为60.14%,治疗效果为58.54%;当质量浓度达到80mg/mL时,97.60%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87.96%的治疗效果。所有质量浓度与空白对照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的效果。
表3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幼苗离体叶片上叶霉菌的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0023962310000091
(5)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采用与(4)中同样的方法进行大蒜防治液对番茄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叶霉病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治疗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越高,番茄离体叶片上菌丝的扩展直径越小,预防效果增高。大蒜防治液的处理浓度分别为20、40、60和80mg/mL,其中新叶离体叶片上的治疗效果依次为14.40%,30.31%,53.95%和85.32%;功能叶离体叶片的治疗效果依次为14.93%,33.14%,57.37%和76.50%;而老叶离体叶片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升高(14.66%,38.47%,53.16%到69.92%),且各浓度之间,以及各浓度与对照之间在P<0.05水平上的差异均呈显著性水平。从对照组中可以看出,新叶、功能叶和老叶离体叶片上菌丝的扩展直径分别为6.82mm,7.64mm和9.15mm,与不同浓度大蒜处理中的发病趋势相同。
表4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上叶霉菌的预防效果
Figure BDA0000023962310000101
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预防效果的具体培养基中病斑直径的观察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上排为新叶,中排为功能叶,下排为老叶;A、F、K为对照浓度(0mg/mL),B、G、L大蒜防治液浓度为20mg/mL;C、H、M大蒜防治液浓度为40mg/mL;D、I、N大蒜防治液浓度为60mg/mL;E、J、O大蒜防治液浓度为80mg/mL。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的升高,成株番茄离体叶片上菌丝的扩展直径也在减小,治疗效果增高。大蒜防治液的处理浓度依次上升为20、40、60和80mg/mL,新叶离体叶片上的治疗效果分别为13.91%,28.78%,46.65%和83.49%;功能叶离体叶片的治疗效果依次上升为16.78%,32.92%,46.68%和68.91%;老叶离体叶片的治疗效果也达到了10.89%,34.93%,47.81%和69.36%,且各浓度之间,以及各浓度与空白对照间在P=0.05水平上的差异均呈显著性水平。同成株番茄上的试验结果相同,在老叶叶片上菌丝生长最快,从对照组中可以看出,新叶、功能叶和老叶离体叶片上菌丝的扩展直径分别为7.33mm,7.98mm和9.49mm,与不同浓度大蒜防治液处理过的病原菌发病趋势相同。
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预防效果的具体培养基中病斑直径的观察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上排为新叶,中排为功能叶,下排为老叶;A、F、K为对照浓度(0mg/mL),B、G、L大蒜防治液浓度为20mg/mL;C、H、M大蒜防治液浓度为40mg/mL;D、I、N大蒜防治液浓度为60mg/mL;E、J、O大蒜防治液浓度为80mg/mL。
表5大蒜防治液对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上叶霉菌的治疗效果
Figure BDA0000023962310000111
(6)大蒜防治液对活体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采用叶面喷雾法(吴文君1988)将不同质量浓度(40,80,160mg/mL)的大蒜防治液喷于活体番茄叶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24h后,将浓度106个/mL的叶霉病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接种于叶背,置于保湿桶内22℃黑暗条件下保湿(湿度在95%以上)24h,然后正常管理。于接种15d后观察叶片发病级数,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预防试验结果的柱状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横坐标为喷洒大蒜防治液的质量浓度,纵坐标为病情指数/预防效果。
将浓度106个/mL的叶霉病菌孢子防治液均匀喷雾接种于活体番茄叶背,置于保湿桶内22℃黑暗条件下保湿(湿度在95%以上)24h,采用叶面喷雾法(吴文君1988)将不同质量浓度(40,80,160mg/mL)的大蒜防治液喷于活体番茄叶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于接种15d后观察叶片发病级数,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治疗试验结果的柱状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横坐标为喷洒大蒜防治液的质量浓度,纵坐标为病情指数/预防效果。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活体防治效果与离体叶片的防治效果相似,均是随着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都明显升高。当大蒜防治液质量浓度为40mg/mL时,预防效果为32.19%,病情指数降为42.23;治疗效果达20.69%,病情指数降至51.12。当大蒜的质量浓度增至80mg/mL时,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51.84%和46.59%,病情指数分别降至30.00和34.45。当大蒜防治液的质量浓度提高至160mg/mL时,预防效果达82.19%,病情指数降为11.12;治疗效果达79.37%,病情指数低至13.34。各浓度处理及其与对照之间防治效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7)大蒜鳞防治液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选取长势大小一致的成株期番茄,将不同质量浓度(120,240,480mg/mL)的大蒜防治液喷于活体番茄叶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选取植株中上部长约70mm的叶片,分别在喷洒大蒜防治液前和喷洒大蒜防治液后3天、10天和14天观测植株生长和叶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大蒜对番茄生长无不良影响,未见产生药害现象,240mg/mL浓度的大蒜防治液对番茄叶面积增长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laims (4)

1.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去皮的大蒜鳞茎捣碎研细后,按照60~480g加水1L的比例,加水配制成大蒜防治液,每7~10天用大蒜防治液均匀喷洒番茄植株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番茄植株的大蒜防治液现用现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番茄植株时包括叶背和叶面的喷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番茄植株时,充分喷湿植株表面而不滴水滴为至。
CN 201010242173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1919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2173 CN101919332A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2173 CN101919332A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9332A true CN101919332A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3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42173 Pending CN101919332A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93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69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苏州科大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叶霉病的钛铜硫防治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4815A (zh) * 2016-08-02 2017-05-10 安树义 一种果蔬杀菌剂及生产工艺
CN108076990A (zh) * 2017-12-30 2018-05-29 义红秀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831 宋兴舜等 大蒜素对番茄三种真菌病害的影响 第395-398页 1-4 第35卷, 第4期 2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1231 尹晓东等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第89-91页 1-4 , 第2期 2 *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630 尉婷婷等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和防治效果 第176-180页 1-4 第19卷, 第6期 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69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苏州科大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叶霉病的钛铜硫防治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4815A (zh) * 2016-08-02 2017-05-10 安树义 一种果蔬杀菌剂及生产工艺
CN108076990A (zh) * 2017-12-30 2018-05-29 义红秀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3604C (zh) 紫茎泽兰汁液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方法
CN101697736B (zh) 枯草芽孢杆菌丙环唑复配可湿性杀菌粉剂及其应用
CN1736207A (zh) 中药植物杀菌制剂
CN104782686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
CN102217661B (zh) 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99802A (zh) 一种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
KR20090027515A (ko) 해충 기피 활성을 갖는 한방 추출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066831A (zh) 一种中草药源农药
Ngegba et al. Fungicidal effect of three plants extracts in control of four phytopathogenic fungi of tomato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L.) fruit rot
CN104920514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
CN102150687A (zh) 多菌灵与碱式硫酸铜混用防治人参病害的方法
CN109042778A (zh) 一种作物治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19332A (zh)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2204575B (zh) 基于合欢提取物的控制朱砂叶螨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Baka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predominant seed-borne fungi of tomato by using plant extracts
CN108142447B (zh) 一种铁苋菜提取物及其作为植物抗菌物的应用
CN1390462A (zh) 生物无公害农药杀虫灭菌剂
CN105766906A (zh) 姜黄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CN102626091B (zh)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在黄瓜灰霉病及菌核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13767901A (zh) 百里酚在防治花生白绢病方面的应用
CN102415378A (zh) 一种可促进作物生长并防治辣椒疫病的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1226965A (zh) 一种高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75527C (zh) 植物源农药及其生产方法
US20170258096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treat plant pathogens
CN108576064B (zh) 一种菠萝蜜提取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