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767B -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7767B
CN101917767B CN201010262022.7A CN201010262022A CN101917767B CN 101917767 B CN101917767 B CN 101917767B CN 201010262022 A CN201010262022 A CN 201010262022A CN 101917767 B CN101917767 B CN 101917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time
resource
time business
busines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0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7767A (zh
Inventor
王亚峰
于明亮
杨大成
沈晓冬
李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20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7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7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7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7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并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所述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以及基于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采用本发明方案,使得能给信道条件较好的实时业务以更大的传输机会。

Description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对申请日为2008年4月18日、申请号为200810104445.9、申请名称为“接纳控制及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相关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子系统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模块,而呼叫接纳控制(CAC,Call Admission Control)是RRM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叫接纳控制模块(CACM)可以根据小区当前的无线资源和负荷情况以及呼叫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新的呼叫请求可能产生的负荷增加量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一定的接入准则,决定新的呼叫是被允许接入还是被拒绝。接纳控制的目的是在防止系统出现负荷过载和保证呼叫QoS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并提高系统的容量。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对现有的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项技术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由于基于OFDM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支持移动用户的高速移动、需要满足多种业务的QoS要求,而且需要实现用户在各种网络间的无缝切换等,因此,相应的对接纳控制技术也提出许多全新的要求。
现有基于2G/3G无线通信系统的接纳控制方案,及将其运用到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方案1、基于信道保留的接纳控制方案,即预先给切换用户保留一部分资源,这种方案考虑了呼叫级别的性能,但是没有考虑下一代无线系统中多种业务的不同QoS要求以及包级别的QoS要求;
方案2、基于部分信道保留的接纳控制方案,即根据无线资源使用情况,以某种概率决定呼叫请求用户是否被接入,该方案不能准确判断系统的过载情况,也不能保证包级别的QoS性能;
方案3、基于估计的协作式接纳控制方案,即利用相邻小区资源使用的情况信息,保留部分无线资源给切换用户,缺点与方案1相同,且系统开销较大;
方案4、基于用户移动信息的接纳控制方案,即利用用户的移动信息,为切换用户保留无线资源,但是该方案为了得到用户的移动信息,造成了较大的系统资源开销,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很难使用该方案;
综上所述,现有的接纳控制方案统无法满足基于OFDM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对接纳控制提出的各项全新的要求,例如,无法区别垂直切换用户(即从本小区以外的相邻小区切换过来的用户)与发起新接入请求的用户(即本小区新发起接入请求的用户);无法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及满足不同业务类型的QoS要求;不能在切换和多种业务类型带来临时过载时,继续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包级别及呼叫级别的QoS要求等,从而无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并提高系统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其装置,以使能给信道条件较好的实时业务以更大的传输机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包括: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所述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基于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获取单元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调整单元,用于基于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在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大于目标传输时延值时,确定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并基于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使得能给信道条件较好的实时业务以更大的传输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两级接纳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获取目标传输时延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案是:当有非实时业务到达时,无条件接纳该业务;当有实时业务到达时,判断是否有资源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在判断结果为有时,接纳该实时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方案是:从系统总资源中按照一定比值,分出部分可分配给实时业务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案是:根据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与目标传输时延值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基于该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两级接纳控制系统的示意图,所谓两级接纳控制是指接纳控制器11及资源分配器12协同工作,考虑呼叫级别以及包级别的QoS,而进行接纳控制及资源分配处理的方案。基本的工作流程为:当接收到用户k发送的请求接纳业务的请求消息时,接纳控制器11判断其是否允许被接纳,资源分配器12为允许被接纳的用户(例如图中的用户1、用户2......用户N已被接纳)分配资源,并将在终端测量的QoS信息反馈给接纳控制器11和资源分配器12,从而实现了全新的两级接纳控制。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案,如图2a所示,具体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201:在当前的接纳控制时段,接收用于请求接纳业务的请求消息;
步骤202:判断所述请求消息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
步骤203:若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为非实时业务,则接纳该请求的非实时业务;即当有非实时业务到达时,由于该种业务对时延不敏感,故无条件接纳该非实时业务;
步骤204:若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为实时业务,则确定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
确定接纳优先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典型的确定方案:
方案一:不将实时业务按照是本小区新发起的实时业务,或是从本小区以外的其它小区切换来的实时业务,进行区分的方案;
按照接收各请求消息的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确定出所述各请求消息请求接纳的各实时业务由高到低的接纳优先级;
方案二:将实时业务按照是本小区新发起的实时业务,或是从本小区以外的其它小区切换来的实时业务,进行区分的方案;
确定出从本小区以外的小区切换来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均高于本小区新发起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
按照接收各请求消息的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确定出所述各请求消息请求接纳的从本小区以外的小区切换来的各实时业务由高到低的接纳优先级;
按照接收各请求消息的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确定出所述各请求消息请求接纳的本小区新发起的各实时业务由高到低的接纳优先级。
步骤205:基于所述确定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步骤206:在判断结果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时,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
步骤207:在判断结果为没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时,缓存请求接纳该实时业务的请求消息;
步骤208:在后续规定的时间内,基于确定的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步骤209:在判断结果为有时,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并删除所述缓存的请求消息;
步骤210:在判断结果为没有时,删除所述缓存的请求消息。
在上述步骤205及步骤208中进行的基于确定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的过程,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
在确定出的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高于所有未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时,判断已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所占用的资源值,加上该请求的实时业务所需占用的资源值之和,是否不大于所述获取的资源总值;
若是,则判断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若否,则判断出没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下面着重介绍所述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的过程,即介绍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过程,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21: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所述获取的过程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下述流程:
判断在当前接纳控制时段的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
若是,则基于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利用第一关系式,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所述第一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λ(k)=max(λ,λ(k-1)-γ);其中λ与γ为常数,λ(k)表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k-1)表示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若否,则基于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利用第二关系式,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所述第二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λ(k)=min(λ(k-1)+γ,1.0);其中γ为常数,λ(k)表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k-1)表示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步骤22:基于系统的总资源值以及所述获取的比值,确定出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接纳控制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2c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1,接收用于请求接纳业务的接纳请求消息;
步骤2,基站侧的接纳控制器判断请求接纳的业务的类型,若请求接纳非实时业务(NRT),则接纳该非实时业务,并进入资源分配器进行后续的资源分配流程;
步骤3,若请求接纳实时业务,则将其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本小区以外的小区切换来的实时业务(RT_handover),另一类是本小区新发起的实时业务(RT);确定所有RT_handover的接纳优先级均高于所有RT的接纳优先级;并分别针对RT_handover和RT,按照接收各请求消息的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确定出所述各请求消息请求接纳的各RT_handover和各RT的接纳优先级;
步骤4,按照上述区分方法区分出该请求接纳的实时业务的类型,并确定出该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基于所述确定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按照区分出的该实时业务的类型将其存入高优先级队列(即用于缓存RT_handover的队列)或存入低优先级队列(即用于缓存RT的队列)中;
当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接纳该实时业务,并进入后续的资源分配过程(图中未示出)。
步骤5,后续在规定的时间内,基于所述确定的接纳优先级,继续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的资源;
上述步骤4中在未将实时业务存入队列时,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的资源的过程,与上述步骤5中将实时业务存入队列后,继续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的资源的过程类似,具体为:
A、确定出当前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为了克服切换和多种业务类型带来的临时过载,本发明实施例没有使用系统总资源作为实时业务的接纳门限,因为视频业务的优先级较高,如果大多数资源(甚至所有资源)被实时业务所占用,那么当临时过载发生时(由切换用户或者MPEG video等业务产生),系统性能会变差,甚至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而保持一定非实时用户的连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首先确定当前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接收终端反馈的上一传输时间间隔(上一TTI)的丢包率δi-1,判断所述δi-1是否大于目标丢包率η,若判断出δi-1>η时利用下述关系式,计算出在当前TTI,可分配给实时业务的资源占系统总资源的比值λ(i):
λ(i)=max(λ,λ(i-1)-γ),其中λ与γ为常数,λ(i)表示当前TTI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i-1)表示上一TTI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若判断出δi-1≤η时,利用下述关系式,计算出在当前TTI,可分配给实时业务的资源占系统总资源的比值λ(i):
λ(i)=min(λ(i-1)+γ,1.0),其中γ为常数,λ(i)表示当前TTI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i-1)表示上一TTI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B、确定系统的总资源值。
本实施例中系统总资源值即小区容量,以成功传输的比特数作为小区容量的估计,即:
Figure BSA00000242320000081
其中,T表示传输时间间隔(TTI);μ(i)表示第i个TTI上估计传输的比特速率,N(i)表示小区在第i个TTI上被激活的连接的总数,βm(i)表示第i个TTI上第m个连接上成功传输的比特数。
第i个TTI时小区的容量C(i)为:
C(i)=C(i-1)×(1-α)+μ(i)×α,其中C(i)为第i个TTI时小区的容量,C(i-1)为第i-1个TTI时小区的容量,α为加权因子。
C、基于所述确定出的当前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i),以及确定出的系统总资源值C(i),即可确定出当前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λ(i)×C(i);
D、基于确定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实时业务的资源。
在确定出的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高于所有未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时,判断已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所占用的资源值,加上该请求的实时业务所需占用的资源值之和,是否不大于所述获取的资源总值;即先接纳高优先级业务,再接纳低优先级业务。
对于该实时业务的接纳条件为:
Figure BSA00000242320000091
其中,1≤m≤N(i),N(i)为IRT(i)中第i个ITI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的集合,m为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的索引,Lreq,m为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请求传输的速率,Lreq为该请求接纳的实时业务的请求传输速率。
若满足上述接纳条件,则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并进入资源分配器;
若不满足上述接纳条件,则从所述队列中删除该请求的实时业务。
接纳控制器完成上述接纳控制操作后,资源分配器为接纳的业务确定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31: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所述获取的过程可以但不限于为以下流程:
判断该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
若是,则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一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所述第一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ΔT(t)=min(ΔT(t-1)+ΔT,T);
当然,也可以基于该实时业务的种类以及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一关系式包含的第二子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所述第二子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ΔTm(t)=min(ΔTm(t-1)+ΔT,T);
若否,则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二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所述第二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ΔT(t)=max(ΔT(t-1)-ΔT,0);
当然,也可以基于该实时业务的种类以及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二关系式包含的第三子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所述第三子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ΔTm(t)=max(ΔTm(t-1)-ΔT,0)
所述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以及第二子关系式和第三子关系式中,ΔT为常数,m为不同种类业务的索引,T-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ΔTm(t-1)为实时业务在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间间隔,ΔTm(t)表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ΔTm(t-1)表示实时业务在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T为实时业务的最大传输时延。
步骤32: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所述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步骤33: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关系式,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
所述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Q(t)=max(1,exp[α(W(t)+ΔT(t)-T)]);
当然,也可以基于该实时业务的种类以及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所述关系式包含的第一子关系式,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
所述第一子关系式可以但不限于为:
Q(t)=max(1,exp[αm(W(t)+ΔTm(t)-T)])
在上述关系式及第一关系子式中,m为不同种类业务的索引,αm为加权因子,W(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T-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Q(t)为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T为实时业务的最大传输时延,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
步骤34:基于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
例如将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乘以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案。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将传统的PF算法应用到每个载波簇上,所有用户业务在某个载波簇上面的优先级通过下式计算:
k n , m = arg max 1 ≤ k ≤ K ( r k , n r k , n ‾ ) ( R req k λ k ‾ ) , 1 ≤ n ≤ N sub ------式(1)
其中,
Figure BSA00000242320000112
为在时延时间窗τk内的第k个用户业务的平均吞吐量,rk,n
Figure BSA00000242320000113
为第k个用户业务在第n个载波簇上的瞬时速率和长时平均传输速率,
Figure BSA00000242320000114
为第k个用户业务申请的速率,Nsub是载波簇的数目,m为不同种类的业务的索引。
为了支持不同级别的QoS要求,本实施例引入指示QoS满意度的函数Q(t),即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Q(t):
Q(t)=max(1,exp[αm(W(t)+ΔTm(t)-T)])----式(2)
其中,αm,ΔTm(t)分别表示时延加权因子和传输保护间隔(m为不同种类的业务的索引,每种业务的αm和ΔTm(t)值不相同);W(t)为头包时延;T为包的最大时延;对于非实时业务,设置αm为0。
把式(2)添加到式(1),进行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优先级kn,M为:
k n , m = arg max 1 ≤ k ≤ K ( r k , n r k , n ‾ ) ( R req k λ k ‾ ) Q k ( t ) , 1 ≤ n ≤ N sub -----式(3)
从式(3)可知,当头包时延W(t)∈[0,T-ΔTm(t)],表示实时业务的时延要求完全满足,所有包的优先级是相同的,这比起无条件给予实时业务较高优先级的算法,能得到更多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因为采用本实施例给出的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能给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业务较大的传输机会;
如果用户的头包时延W(t)∈[T-ΔTm(t),T],为了保证已被接纳的实时用户的QoS要求,该实时用户业务的调度优先级将以参数为W(t)+ΔTm(t)-T的指数级增长。
其中,资源分配器根据终端反馈回来QoS信息动态的对ΔTm(t)值进行调整,当丢包率超过目标值η时,使ΔTm(t)值提高,反之则降低ΔTm(t)值,以便给其它业务以更大的传输机会,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如图3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获取目标传输时延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纳控制器,如图4所示,包括:接收单元41,用于在当前的接纳控制时段,接收用于请求接纳业务的请求消息;第一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接收单元41接收的请求消息,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非实时业务接纳单元43,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2的判断结果为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为非实时业务时,接纳该请求的非实时业务;确定单元44,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2的判断结果为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为实时业务时,确定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第二判断单元45,用于基于确定单元44确定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实时业务接纳单元46,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5的判断结果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时,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
所述接纳控制器还包括:缓存触发单元47,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5的判断结果为没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时,缓存请求接纳该实时业务的请求消息,并触发第二判断单元45在后续规定的时间内,继续基于确定单元44确定的该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实时业务接纳单元46在第二判断单元45的继续判断结果为有时,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删除单元48,用于在实时业务接纳单元46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后,删除缓存触发单元47缓存的该请求消息,并在第二判断单元45的继续判断结果为没有时,删除缓存触发单元47缓存的该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45具体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44确定出的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高于所有未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时,判断已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所占用的资源值,加上该请求的实时业务所需占用的资源值之和,是否不大于获取子单元获取的资源总值;若是,则判断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若否,则判断出没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为实时业务分配资源的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确定单元52,用于基于系统的总资源值以及获取单元51获取的比值,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
所述获取单元51具体包括: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在当前接纳控制时段的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利用第一关系式,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利用第二关系式,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判断单元62,用于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获取单元61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单元63,用于在判断单元6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调整单元64,用于基于确定单元63确定出的调整参量,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
所述获取单元61具体包括: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该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一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二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两级接纳控制设计思想,通过接纳控制器和资源分配器来联合保护用户呼叫级别的性能和包级别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没有使用小区的全部容量作为实时业务的接纳门限,而是保持一定非实时用户的连接,可以在临时过载发生时,仍能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即间接保证了一定的掉话率和呼叫阻断率;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是保持一定的非实时用户的连接数量,故比起一般的资源预留方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案,有效的区分了区别垂直切换用户((切换的实时业务用户)与新的接入请求的用户(本小区新发起的实时用户)。
采用本发明是实施例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案与资源分配方案,能够使系统的丢包率维持在目标丢包率水平,满足了基于OFDM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对接纳控制提出的相应要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所述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以及该实时业务的种类,按照如下关系式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
Q(t)=max(1,exp[αm(W(t)+ΔTm(t)-T)])
其中m为不同种类业务的索引,αm为加权因子,W(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T-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Q(t)为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T为实时业务的最大传输时延,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
将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乘以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具体包括:
判断该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并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还要基于该实时业务的种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具体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第一关系式:ΔTm(t)=min(ΔTm(t-1)+ΔT,T),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利用第二关系式:ΔTm(t)=max(ΔTm(t-1)-ΔT,0),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其中ΔT为常数,m为不同种类业务的索引,T-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ΔTm(t-1)为实时业务在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间间隔,ΔTm(t)表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ΔTm(t-1)表示实时业务在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T为实时业务的最大传输时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纳所述已接纳实时业务,具体包括:
在当前的接纳控制时段,接收用于请求接纳业务的请求消息;
判断所述请求消息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
若请求接纳业务的类型为实时业务,则确定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在判断结果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时,接纳该请求的实时业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确定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判断是否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
在确定出的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高于所有未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的接纳优先级时,判断已被接纳的各实时业务所占用的资源值,加上该请求的实时业务所需占用的资源值之和,是否不大于所述获取的资源总值;
若是,则判断出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若否,则判断出没有可分配给该请求的实时业务的资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基于系统的总资源值以及所述获取的比值,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具体包括:
判断在当前接纳控制时段的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已被接纳的实时业务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并基于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具体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第一关系式:λ(k)=max(λ,λ(k-1)-γ),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利用第二关系式:λ(k)=min(λ(k-1)+γ,1.0),确定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其中λ与γ为常数,λ(k)表示当前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λ(k-1)表示前一接纳控制时段可分配给所有实时业务的资源总值占系统总资源值的比值。
10.一种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是否大于获取单元获取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实时业务的实际传输时延值和目标传输时延值、以及该实时业务的种类,按照如下关系式确定出调整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
Q(t)=max(1,exp[αm(W(t)+ΔTm(t)-T)])
其中m为不同种类业务的索引,αm为加权因子,W(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实际传输时延值,T-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目标传输时延值,Q(t)为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调整参量,T为实时业务的最大传输时延,ΔTm(t)为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传输保护间隔;
调整单元,用于将该实时业务的资源分配优先级乘以所述确定出的调整参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该已接纳实时业务在当前资源分配时段的前一资源分配时段的丢包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目标丢包率;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一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前一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利用第二关系式,确定出当前资源分配时段该实时业务的目标传输时延值。
CN201010262022.7A 2008-04-18 2008-04-18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7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022.7A CN101917767B (zh) 2008-04-18 2008-04-18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022.7A CN101917767B (zh) 2008-04-18 2008-04-18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44459A Division CN101562890B (zh) 2008-04-18 2008-04-18 接纳控制及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767A CN101917767A (zh) 2010-12-15
CN101917767B true CN101917767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32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02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7767B (zh) 2008-04-18 2008-04-18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7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66A (zh) * 2015-11-30 2018-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业务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30598B (zh) * 2019-07-08 2023-02-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911636B (zh) * 2019-12-04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511031B (zh) * 2020-04-27 2022-08-23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业务特征的频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20A (zh) * 2006-09-21 2007-05-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实时混合业务环境的可变参数分组调度方法
CN101111070A (zh) * 2006-08-18 2008-01-23 清华大学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基于资源调度的公平性资源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534B2 (en) * 2006-04-03 2011-1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scheduling in a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1070A (zh) * 2006-08-18 2008-01-23 清华大学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基于资源调度的公平性资源调度方法
CN1964320A (zh) * 2006-09-21 2007-05-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实时混合业务环境的可变参数分组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767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79039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のサービス品質を保証するための適応的な許容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7558201B2 (en) Measurement-based ad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US7843832B2 (e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622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DMA supplemental channel
EP1440596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hannel type switching
US20040223505A1 (en) Traffic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base s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62890B (zh) 接纳控制及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相关设备
EP2053804A2 (en) Radio controller,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EP1370033B1 (e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which method is applied
CN103118399B (zh) 面向用户QoS要求和网络负载的异构网络接入控制方法
CN101106417A (zh) 一种星上呼叫接入控制方法
WO2006101168A1 (ja) 呼受付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呼受付制御方法
CN101917767B (zh) 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EP1021892A1 (en) Determination of service situation in packet radio network
US7532609B2 (en) Fairness method for supplemental channel resources
CN101516111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JP2003348644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のサービス品質を保証する呼受諾装置及び方法
Azhari et al. QoS based aggregation in high speed IEEE802. 11 wireless networks
US7453860B2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supplemental channel resource
KR2009001356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관리 방법
Zhijun et al. QoS guaranteed Wireless LAN-Wireless access to ATM
US20030072289A1 (en) Quality-of-service guarant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method with dynamic granularity control for local wireless ATM networks
KR100347733B1 (ko) 무선 이동 단말에서의 트래픽 제어 방법
Van Den Berg et al. Time series-based localized predictive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ff in multimedia wireless networks
Zhao et al.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ser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