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2532A -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2532A
CN101912532A CN2010102665321A CN201010266532A CN101912532A CN 101912532 A CN101912532 A CN 101912532A CN 2010102665321 A CN2010102665321 A CN 2010102665321A CN 201010266532 A CN201010266532 A CN 201010266532A CN 101912532 A CN101912532 A CN 101912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frostbite
scalds
medic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65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2532B (zh
Inventor
张树仁
张雷振
张宇
李贵
王清林
韩艳
Original Assignee
张树仁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树仁 filed Critical 张树仁
Priority to CN2010102665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2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2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2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由大黄、地榆、黄柏、炙珍珠粉、滑石粉、煅石膏、当归、白芷、生地、煅芦甘石、紫草、白芨等中草药经炮制而成,制剂为纯中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润肤生肌、镇痛等功效,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本发明药物不仅对烧伤、烫伤患者具有疗效,对冻伤以及外伤感染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为纯中草药制剂,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烧伤、烫伤及冻伤等意外的伤害,这些伤害首先是对皮肤造成严重的损伤,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抗炎、局部创面处置等措施,所用药品也有很多种,但对于烧伤创面的消炎、愈合及止痛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往往使患者疼痛难忍,且易形成合并感染导致败血症,有些还能引起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对创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比较困难,稍大面积的深度创面需植皮方能愈合,愈合后的疤痕形成较多,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反复涂药,病人痛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为纯中草药制剂,具有止疼迅速,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等特点,克服了现有治疗烧烫伤药物的缺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根据我国中医学治疗烧烫伤的基本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具有止血消炎,排脓拔干,收口生肌,清热解毒的纯中草药物,经传统药物炮制工艺制成外用制剂。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制成的
大黄15~25、地榆15~25、黄柏15~25、炙珍珠粉10~18、滑石粉15~25、煅石膏15~25、当归25~30、白芷10~18、生地15~25、煅芦甘石10~18、紫草5~10、白芨15~20、 蜂蜡100~130、植物油2500~5000。
本发明的优选组方为:
大黄20、地榆20、黄柏20、炙珍珠粉15、滑石粉20、煅石膏20、当归30、白芷15、生地20、煅芦甘石15、紫草10、白芨15、蜂蜡100、植物油3000。
先将大黄、地榆、黄柏、当归、白芨、白芷、生地、紫草放入植物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煅石膏粉、煅芦甘石粉、炙珍珠粉、蜂蜡搅均溶尽制成药物。
上述的药剂还可以制成药剂学所说的喷雾剂、凝胶剂、软膏剂或水剂等外用药物制剂。
用法用量:
依据创面大小将创面坏死组织及渗出物清创干净,用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消毒后,用此油纱条外敷两层,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每日一次。也可
适应症:
清热止痛,活血生肌。包括烫伤、电击伤、高温化学品灼伤。适用于一度、深浅二度及三度烧、烫、冻伤、慢性溃疡及各种感染创面。
本发明是祖传治疗烧伤的秘方,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经选而成。其中,
以大黄、当归共为君药,二药合用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地榆、黄柏、生地、白芨同为臣药,有生肌止痛,消肿除湿,促进创口愈合之功效;
滑石、煅石膏、煅芦甘石、珍珠粉均为佐药,有燥湿敛疮、收湿敛疮、毒收湿防、祛腐生肌、止血之功效;白芷、紫草、蜂蜡、植物油为使药,有润肤止痒、祛风除湿、生肌长肉、收敛创口之功效,同时蜂蜡也是本油纱条的基质用药。以上各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促进液化、利于引流、润肤止痒、减轻疤痕、创口早愈等独特之处。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入选94例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药品进行治疗,经系统临床观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一、诊断标准
烧烫伤是常见的外伤,属开放型的病理损害,不能把烧烫伤只简单地理解成皮肤损伤,它是伤在体表,反应在全身的伤病,目前我国家以三度四分法为准。
1、一度烧烫伤是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外观呈现红斑,无水泡,一般3—5天愈合,表皮脱落后基底显露红嫩光滑的上皮。
2、二度烫伤分为深浅二度
a  浅二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部分生发层健在,有水泡形成,基底红润,渗出多,上皮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毛襄、汗腺等上皮细胞的再生,1—2周愈合,不遗留瘢痕,只有程度不同的色素沉着。
b  深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有水泡,基底红白相间,渗出较少,有时可见粟粒状红色小点,由于位置深在,干燥后可见毛细血管网,3—5周可愈,遗留程度不同的瘢痕。
3、三度烧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达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局部颜色可有苍白、焦黄或炭化,表面干燥,发凉、无水泡,硬如皮革,知觉丧失,焦枷干燥后可见粗大的血管网,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无上皮生长能力,创面修复靠周围健康上皮向中心长入,创面大者需植皮。
二、疗效标准
治愈:烧伤创面完全愈合,皮损全部消失;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减退>30%;
无效:症状减轻或皮损减退<30%。
疗效对比
选择典型的94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伤后1~6小时来院,治疗组58例,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本发明药物和碘伏及其它烧伤软膏类进行创面换药,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换药时创面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结果见表1-2
   表一               两组创面疼痛观察
  组 别(n)                     创 面   疼 痛                   优良率
                  优(轻)        良(中)      差(重)         (%)
  治疗组            44             12            2               96.6%
  对照组            8              15           13             63.4%
   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表二               两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n)         创面愈合时间          平均创面愈合时间(d)优良率(%)
            6—10d   10—15d    >15d
治疗组58   20          35         3             13                 94.8%
对照组36   1           12         23            19                 36.1%
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结论:通过上述结果可充分说明,采用本发明药物处理烧烫伤创面明显优于碘伏。  对治疗过的94例烧烫伤患者分别采用本发明药物和碘伏进行创面换药观察发现,本发明药物对烧烫伤创面促进愈合时间,减轻痛、痒有积极的作用;本发明在治疗烧烫伤病人的过程中,发挥了明显快速的止痛作用,非常显著的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溶痂脱痂的速度快,对间生态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的生长,预防和减少创面愈合瘢痕组织形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药物对冻伤以及外伤感染还有很好的疗效,下面通过具体病例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病例1
候某,男,16岁,入院日期:2010年1月16;出院日期:2010年1月26;住院天数:10天。
入院诊断:双足冻伤
治疗经过:该患者因自家的牛丢失,在找牛时不知不觉将双足背侧(散在性)及双足十趾冻伤。伤后即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0/80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无口渴,查体合作。双足背侧(散在性)及十趾均被不同程度的冻伤。局部可见散在性血泡。张力较大。剪破后均为血性渗出,双足趾尖呈紫色,趾侧动脉及足背动脉可扪及,未稍皮温尚可,自觉麻木发胀。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4%左右,深浅二度不等。经过外敷本发明药物油纱条等对症治疗十天,冻伤创面痊愈出院。
病例2
李某,男,14岁;入院日期:2009年1月9日,出院日期:2009年1月20日,住院天数:12天;
入院诊断:双手冻伤
治疗经过:前该患者在骑自行车上学时被冻伤双手背侧(散在性)、双手十指及右耳廓。伤后未行任何处置而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0/80mmHg;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无口渴,查体合作双手背侧(散在性)及十指均被不同程度的冻伤。局部可见散在性血泡。张力较大。剪破后均为血性渗出,双手指尖呈紫色,指侧动脉可扪及,未稍皮湿尚可,自觉麻木发胀。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2%左右,深浅二度不等。经过外敷本发明药物十二天等对症治疗。冻伤创面痊愈出院。     
病例3
刘某,男,27岁;入院日期:2010年2月9日,出院日期:2010年2月17日,住院天数:8天;
入院诊断:外伤感染
治疗经过:该患者在七天前因骑摩托车不慎滑倒,将右侧颜面及右前臂擦伤,伤后在家自行治疗,创面不见好转并有大量脓性渗出,于伤后第七天来我院住院治疗。创面局部可见:右颜面及右前臂大面积擦皮伤,创面红肿,并有脓性结痂,创缘有大量脓性渗出,给予清创后外敷本发明药物抗炎对症等治疗八天创面痊愈出院。    
病例4
孙某,男,17岁;入院日期:2010年6月24日,出院日期:2010年7月4日,住院天数:11天;
入院诊断:双上肢、前躯干及右足背侧深浅二度烧伤;
治疗经过:一小时前该患者因自家的房屋起火在救火时烧伤双上肢、前躯干及右足背侧,伤后未做任何处置而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 :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Hg  ,无口渴,神清语明,查体合作,双上肢、前躯干及右足背侧均被散在性的烧伤,以右侧肢体为重。部分表皮脱落,表皮未脱落处均为大小不等的水泡及散在的红斑,水泡剪破后可见血浆性液体流出,弹性及痛觉尚可。烧伤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12%左右,深浅二度不等。经过十一天外敷本发明药物对症治疗。烧伤创面全部愈合出院。
病例5
郑某,女,58岁;入院日期:2009年1月12日,出院日期:2009年2月2日,住院天数:21 天;
入院诊断:颜面、颈部及双手背部深浅二度烧伤;
治疗经过:两小时前该患者在做饭时因自家的煤气管断了与做饭的火连结造成火灾,在救火时烧伤颜面、颈部及双手背部。伤后未做任何处置而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 :体温:36.9℃,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  ,轻度口渴,神清语明,查体合作,颜面、颈部及双手背侧被散在性烧伤,颜面部以双耳廓及双唇为重。部分表皮脱落,表皮未脱落处均为大小不等的水泡,剪破后可见血浆性液体流出,双手创面污染较重。弹性及痛觉尚可。烧伤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12%左右,深浅二度不等,经过外敷本发明药物抗炎、对症及支持等治疗二十一天,烧伤创面全部愈合出院。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制剂为纯中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润肤生肌、镇痛等功效,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本发明药物不仅对烧伤、烫伤患者具有疗效,对冻伤以及外伤感染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称取以下药物:大黄20克、地榆20克、黄柏20克、炙珍珠粉15克、滑石粉20克、煅石膏20克、当归30克、白芷15克、生地20克、煅芦甘石15克、紫草10克、白芨15克、蜂蜡100克、植物油3000毫升。
先将大黄、地榆、黄柏、当归、白芨、白芷、生地、紫草放入植物油(香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煅石膏粉、煅芦甘石粉、炙珍珠粉搅均溶尽待入备好消毒后纱布块(15*20厘米)干湿适度为准。盛入容器内乙烷消毒后冰箱内常温储存备用。
实施例2
将大黄25g、地榆25g、黄柏25g、当归30g、白芨20g、白芷18g、生地25g、紫草10g放入5000毫升植物油(麻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25g、煅石膏粉25g、煅芦甘石粉18g、炙珍珠粉18g、蜂蜡130g搅均溶尽制成药物,其它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喷雾剂项目有关要求制成喷雾剂。
实施例3
将大黄15g、地榆15g、黄柏15g、当归25g、白芨15g、白芷15g、生地15g、紫草5g放入2500ml植物油(香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15、煅石膏粉15、煅芦甘石粉12、炙珍珠粉12、蜂蜡100g搅均溶尽制成药物,其它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软膏项目有关要求制成软膏制剂。
实施例4
将大黄25g、地榆25g、黄柏20g、当归25g、白芨18g、白芷15g、生地18g、紫草10g放入植物油(香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15g 、煅石膏粉15g、煅芦甘石粉15g、炙珍珠粉15g、蜂蜡100g搅均溶尽待入备好消毒后纱布块(15*20厘米)干湿适度为准。盛入容器内乙烷消毒后冰箱内常温储存备用。

Claims (4)

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制成的:
大黄15~25、地榆15~25、黄柏15~25、炙珍珠粉10~18、滑石粉15~25、煅石膏15~25、当归25~30、白芷10~18、生地15~25、煅芦甘石10~18、紫草5~10、白芨15~20、 蜂蜡100~130、植物油2500~5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制成的:
大黄20、地榆20、黄柏20、炙珍珠粉15、滑石粉20、煅石膏20、当归30、白芷15、生地20、煅芦甘石15、紫草10、白芨15、蜂蜡100、植物油3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先将大黄、地榆、黄柏、当归、白芨、白芷、生地、紫草放入植物油内浸泡三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呈糊黄色,油纱布滤清,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滑石、煅石膏粉、煅芦甘石粉、炙珍珠粉、蜂蜡搅均制成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可以制成药剂学所说的喷雾剂、凝胶剂、软膏剂或水剂等外用药物制剂。
CN2010102665321A 2010-08-30 2010-08-30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Active CN101912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5321A CN101912532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5321A CN101912532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2532A true CN101912532A (zh) 2010-12-15
CN101912532B CN101912532B (zh) 2012-01-04

Family

ID=43320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65321A Active CN101912532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253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011A (zh) * 2011-07-29 2011-12-21 尉文胜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剂
CN102600322A (zh) * 2012-04-21 2012-07-25 周秀玲 一种治疗皮肤疤痕的中药
CN103446443A (zh) * 2013-08-28 2013-12-18 黎英豪 一种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671A (zh) * 2015-06-01 2015-09-30 张颖慧 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
CN105125801A (zh) * 2015-10-22 2015-12-09 王玉美 一种用于产妇刀口止痒的喷雾剂及制备方法
CN105434669A (zh) * 2015-12-30 2016-03-30 张金淼 一种冻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2712A (zh) * 2018-11-19 2020-05-29 安顺玉龙医院 一种治疗伤口溃烂的除湿生肌散的配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6A (zh) * 1993-10-20 1995-04-26 宋海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烫可喷
CN1242997A (zh) * 1998-07-29 2000-02-02 刘天聪 无迹烧伤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6A (zh) * 1993-10-20 1995-04-26 宋海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烫可喷
CN1242997A (zh) * 1998-07-29 2000-02-02 刘天聪 无迹烧伤膏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011A (zh) * 2011-07-29 2011-12-21 尉文胜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剂
CN102600322A (zh) * 2012-04-21 2012-07-25 周秀玲 一种治疗皮肤疤痕的中药
CN103446443A (zh) * 2013-08-28 2013-12-18 黎英豪 一种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671A (zh) * 2015-06-01 2015-09-30 张颖慧 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
CN105125801A (zh) * 2015-10-22 2015-12-09 王玉美 一种用于产妇刀口止痒的喷雾剂及制备方法
CN105434669A (zh) * 2015-12-30 2016-03-30 张金淼 一种冻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2712A (zh) * 2018-11-19 2020-05-29 安顺玉龙医院 一种治疗伤口溃烂的除湿生肌散的配制方法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2532B (zh)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2532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
CN102302677B (zh) 一种烧烫伤液、烧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711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0434109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51733A (zh) 消除疤痕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203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香榆烫伤膏
CN102895601A (zh) 一种治疗颈肩部疼痛的药物
CN100490847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01890B (zh) 能有效治疗创面感染的外用药
CN100592917C (zh) 烧伤生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325A (zh) 一种外用保健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7698B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创面护理粉
CN102485236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痈、疖子、疔疮、蛇串疮的药物组合物
CN101028365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903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褥疮等外伤疾病的复方中药制剂
CN112274556A (zh)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347A (zh) 一种纯中药配方的烧烫创疡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204A (zh)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63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421A (zh) 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0915A (zh) 一种新型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3670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072A (zh) 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芙蓉膏
CN10238952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CN102178795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