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312A -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9312A
CN101909312A CN2010102571023A CN201010257102A CN101909312A CN 101909312 A CN101909312 A CN 101909312A CN 2010102571023 A CN2010102571023 A CN 2010102571023A CN 201010257102 A CN201010257102 A CN 201010257102A CN 101909312 A CN101909312 A CN 101909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lv
diagnostic message
diagnosis
network el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71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571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93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9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3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1021 priority patent/WO201201945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网元检测到自身出现故障或问题时,构建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所述诊断信息中携带发生故障或问题的原因。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网元间故障或问题的相互诊断,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相互诊断技术,顾名思义,是指网络设备中的网元A对网元B进行诊断信息的收集、处理,反之亦然。
在WiMAX、LTE等无线通讯领域中,常用的OTA诊断技术如下:
一、OMA DM(OMA Device Management Protocol,OMA设备管理协议),具备强大的功能,例如:Bootstrap、参数采集配置、固件升级、软件组件升级、诊断、终端安全、调度等等。OMA DM拥有复杂的管理流程和庞大的参数树模型,而诊断技术也是OMA-DM应用的一部分,但是OMA-DM的诊断技术只能实现OMA-DM服务器对各个终端进行诊断,也就是说OMA-DM实现的是单向的诊断。而且,OMA-DM系统非常昂贵,运营调试具有相当的难度。
二、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CPE广域网管理协议),同样具备强大、全面的功能,例如:自动配置和动态业务服务、软件/固件管理、状态和性能监控、诊断、WEB应用识别管理等等。和OMA-DM技术一样,TR069也拥有复杂的管理流程和庞大的参数树模型,但是TR069的诊断技术只能实现TR069服务器对各个终端进行诊断,也就是说TR069实现的是单向的诊断。而且,TR069系统也非常昂贵,运营调试也具有相当的难度。
随着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OTA诊断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应用到了无线通讯技术中,但是目前无线通讯领域中常用的OTA诊断技术(OMA-DM和TR069)存在如下的特点:
首先,由于WiMAX、LTE网络的运营相对不够成熟,导致基站、终端、AAA三者之间的故障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测试、分析,尤其是在IOT(Interoperability Test,互操作测试)测试中需要大量的研发团队对其进行支持。同时,如果要在无线通讯网络中增加诊断服务器,如昂贵的OMA DM或TR069服务器等,又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且带来了额外的维护成本。
其次,由于WiMAX、LTE技术自身没有相互诊断技术,在运营领域中,需要众多的测试、研发人员介入,使得WiMAX、LTE网络部署存在很大的运营难度、维护难度。
最后,由于WiMAX、LTE技术自身没有相互诊断技术,当用户的无线接入终端发生问题时,用户得不到任何提示,导致用户体验很差,用户需要联系客服,让客服来解决问题,无形中增加了沟通成本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可实现网元间故障或问题的相互诊断。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方法,包括:
当网元检测到自身出现故障或问题时,构建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所述诊断信息中携带发生故障或问题的原因。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的诊断信息采用类型/长度/数值(TLV)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信息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TLV为复合TLV。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信息通过MAC管理消息发送至其他网元;
所述网元为终端、基站或验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网元;
所述网元包括检测模块、构建模块及发送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自身故障和/或问题进行检测;
所述构建模块,用于检测模块检测出故障和/或问题后构建诊断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构建的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模块构建的诊断信息采用类型/长度/数值(TLV)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信息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TLV为复合TLV。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是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向其他网元发送介质访问控制管理消息时携带诊断信息TLV;
所述网元为终端、基站或验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简单易行。由于WiMAX、LTE技术技术自带了Common TLV部分,通过在Common TLV部分增加相互诊断的复合TLV,就可以达到相互诊断的目的。
2)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由于从WiMAX、LTE协议角度出发,在CommonTLV中增加了相互诊断TLV,不存在额外的诊断设备的投入,也就降低了诊断的维护成本。
3)提高用户体验。在用户体验行为中,由于WiMAX、LTE设备发生问题时,用户连接管理软件通过这些诊断信息将故障或问题原因反馈给用户,用户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诊断信息,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问题的解决。
4)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由于Common TLV中传递诊断信息,可能在某一阶段考虑可能不够充分,由于TLV的设计思路,可以做到对诊断信息的良好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WiMAX、LTE技术自身没有相互诊断技术,使得WiMAX、LTE技术不论在基站、终端、运营上都存在诸多的弊端。为了降低WiMAX、LTE技术的运营、维护成本,加快WiMAX、LTE网络部署的进程,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OTA相互诊断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或多个网元;图1中仅示出两个网元。
上述网元包括检测模块、构建模块及发送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对自身故障和/或问题进行检测,包括错误信息和/或告警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检测模块检测出故障和/或问题后构建诊断信息;
该诊断信息包含发生故障和/或问题的原因,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可采用TLV格式;该诊断信息的TLV为复合TLV。
发送模块,用于将构建的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可以是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向其他网元发送MAC(介质访问控制)管理消息时携带诊断信息TLV。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方法,如图2所示为网元A和网元B实现相互诊断的流程,网元A和网元B均可以为终端、基站或AAA(验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步骤S1、网元A检测自身是否有故障或问题发生,如果没有,网元A进入Normal状态,结束诊断流程,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2。
步骤S2、如果网元A检测到自身发生了故障或问题,网元A构建诊断信息,该诊断信息中携带发生故障或问题的原因;
具体地,网元A构建的诊断信息可以是TLV格式;该诊断信息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
较佳地,由于本发明中采用的相互诊断TLV的诊断信息量很大,采用简单TLV已不能满足要求,故采用复合TLV(Compound TLV)来进行编码。
步骤S3、网元A将携带诊断信息的TLV构建到Common(通用)TLV中,通用TLV指携带该TLV的消息不作限制,因诊断信息TLV不属于某个配置文件或MAC管理消息,故将该诊断信息TLV作为通用TLV类型。
步骤S4、网元A将携带诊断信息的Common TLV字段中添加至MAC(介质访问控制)管理消息中。
步骤S5、网元A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将携带诊断TLV的MAC管理消息发送到网元B。
步骤S6、网元B解析MAC管理消息中的诊断TLV。
步骤S7、网元B从解析结果中提取出诊断信息,了解网元A发生问题原因。
步骤S8、网元B根据了解到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完成网元B对网元A的诊断。
同理,网元B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对自身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故障和/或问题原因发送至网元A。
本发明中的TLV(Type/Length/Value),指类型/长度/数值,又叫TLV三元组。在WiMAX技术中,TLV技术应用于配置参数和MAC管理消息中,用于交互和管理WiMAX网络中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当终端或基站接收到TLV类型为“reserved”或“unknown”类型时,这个TLV会被悄然丢弃。
下面将介绍一下TLV的表达规则。
当Value字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27时,TLV表达规则为:
(1)Length字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
(2)Length字段的MSB(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位)应该设置为0,表示Value字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27。
(3)Length字段的其它7比特用来表示Value字段的长度。
当Value字段的长度大于127时,TLV表达规则为:
(1)Length字段的长度为多个字节。
(2)Length字段的第一个字节的MSB应该设置为1,表示Value字段的长度大于127。
(3)Length字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其他7比特用来表示剩余的Length字段的数量(除了Length字段的第一个字节外的其他字节)。
(4)Length字段的其他字节(除了Length字段的第一个字节)用来表示Value字段的实际长度。
应用实例
下面通过介绍WiMAX的TLV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如何在CommonTLV中添加相互诊断TLV,同样的,LTE技术也同样适用该方法进行相应的添加,因此在下面的实施方案中,将以WiMAX技术出发,详细讲解实施方案。
相互诊断(Mutual Diagnosis field)字段定义了终端和基站进行相互诊断的TLV,它是一个复合TLV类型。由于该TLV属于Common TLV,根据WiMAX协议规范,Common TLV的类型从149开始,以递减的方式不断进行扩展,在目前最新的WiMAX协议规范中,类型127至149已经被分配,因此可为相互诊断TLV分配一扩展的类型值,本实施例中分配的类型值为126,也可以分配其他的值,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表1 Mutual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061
相互诊断TLV可以包含两大种类的信息,分别为错误(Error)提示和告警(Alert)提示,将这个Compound TLV的子类型(Subtype)分别如下定义。
1.错误类诊断TLV(Error Diagnosis)
错误类诊断TLV包含的种类较多,所以该TLV为Compound TLV,其定义如下。
表2:Error Diagnosis TLV
  Type   Length(Compound)   Value
  126.1   variable   包含了所有的错误诊断信息
由于错误类诊断信息较多,该Subtype如下定义。
1.1PKM鉴权类错误诊断TLV(PKM Error Diagnosis)
鉴权类诊断信息种类较多,在基站侧/终端侧同时进行如下的规定,Value(0至110)的数值遵守RFC4346告警协议,120以上为WiMAX的诊断信息扩展,140-255为保留数值,用于后续的扩展。
表3:PKM Error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071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081
1.2SBC基本能力协商类错误诊断TLV
SBC基本能力协商类错误诊断信息列举了与基本能力协商相关的诊断信息,定义如下。
表4 SBC Error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091
1.3RNG测距类错误诊断TLV
表5:RNG Error Diagnosis TLV
1.4 REG注册类错误诊断TLV
表6 REG Error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093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01
1.5DSX业务流类错误诊断TLV
表7 DSX Error Diagnosis TLV
1.6通用错误诊断(Common Error Diagnosis)TLV
通用错误诊断信息,包含了一些在终端/基站交互过程中的通用错误,定义如下。
表8 Common Error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03
Error类型错误诊断TLV的Value值7至255为保留,便于后续扩展。
2.告警类诊断TLV
告警类诊断TLV包含的内容较多,所以该TLV为Compound TLV,其定义如下。
表9:告警类诊断TLV
  Type   Length   Value
  126.2   variable   包含了所有的告警诊断信息
2.1PKM鉴权类告警诊断TLV
表10:PKM Alert Diagnosis TLV
2.2SBC基本能力协商类告警诊断TLV
表11 SBC Alert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12
2.3RNG测距类告警诊断TLV
表12:RNG Alert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13
2.4REG注册类告警诊断TLV
表13 REG Alert Diagnosis TLV
2.5DSX业务流类告警诊断TLV
表14:DSX Error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22
2.6通用告警诊断(Common Alert Diagnosis)TLV
表15:Common Alert Diagnosis TLV
Figure BSA00000235178600123
本发明针对WiMAX、LTE协议特点,利用TLV进行相互诊断,由于诊断信息非常庞大,在使用复合TLV的基础上,对诊断信息进行了多种层次的分类,由于对各种诊断信息掌握的有限性,作者只能列举出一些常用的诊断信息,并预留了很多的扩展项,便于后续更多、更完善、更为系统的扩展,将这些扩展直接融合到WiMAX、LTE标准协议中,基站和终端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相互诊断TLV的增加,便可以将相互诊断技术无缝的融合在WiMAX、LTE协议中。
由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大的通用性,WiMAX、LTE无线产品、采用TLV技术的其他无线通讯产品均可以采用本发明来完成终端、基站和AAA之间的相互诊断,通过这些诊断信息,可以显著的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本发明还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根据该发明的简单修改和发挥都属于该发明的范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方法,包括:
当网元检测到自身出现故障或问题时,构建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所述诊断信息中携带发生故障或问题的原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的诊断信息采用类型/长度/数值(TLV)格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信息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LV为复合TL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信息通过MAC管理消息发送至其他网元;
所述网元为终端、基站或验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6.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元包括检测模块、构建模块及发送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自身故障和/或问题进行检测;
所述构建模块,用于检测模块检测出故障和/或问题后构建诊断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构建的诊断信息发送至其他网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模块构建的诊断信息采用类型/长度/数值(TLV)格式。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信息包括错误提示和/或告警提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TLV为复合TLV。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是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向其他网元发送介质访问控制管理消息时携带诊断信息TLV;
所述网元为终端、基站或验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CN2010102571023A 2010-08-12 2010-08-12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19093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71023A CN101909312A (zh) 2010-08-12 2010-08-12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PCT/CN2011/071021 WO2012019452A1 (zh) 2010-08-12 2011-02-16 一种诊断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71023A CN101909312A (zh) 2010-08-12 2010-08-12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312A true CN101909312A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71023A Pending CN101909312A (zh) 2010-08-12 2010-08-12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9312A (zh)
WO (1) WO20120194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452A1 (zh) * 2010-08-12 2012-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2740329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下发、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02487A (zh) * 2012-09-29 2013-03-27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组织网络的故障修复方法及网络节点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869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发那科株式会社 编码器自诊断系统
CN101742540A (zh) * 2010-02-05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自诊断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1296A (zh) * 2010-02-05 2010-07-07 东北大学 电力信息检测与互联自决策分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12A (zh) * 2010-08-12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869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发那科株式会社 编码器自诊断系统
CN101742540A (zh) * 2010-02-05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自诊断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1296A (zh) * 2010-02-05 2010-07-07 东北大学 电力信息检测与互联自决策分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452A1 (zh) * 2010-08-12 2012-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2740329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下发、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02487A (zh) * 2012-09-29 2013-03-27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组织网络的故障修复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03002487B (zh) * 2012-09-29 2015-09-16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组织网络的故障修复方法及网络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9452A1 (zh)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4166B2 (en)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on service entity
CN101299674B (zh) 实现终端标识的方法、系统及管理平台
CN106803340A (zh) Mbus通信电路、通信方法及其制成的计量仪表
CN104217566A (zh) Ii型采集器的智能搜表方法与系统
CN105025056A (zh) 一种物联网信息采集及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5553685B (zh) 一种监控网络设备是否在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52515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列车设备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7612714B (zh) 一种自动拓扑结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205738A (zh) 互联错误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09312A (zh) 一种实现相互诊断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97504A (zh) 卫星通用测试系统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5933133A (zh) 用于相同ip网络设备的批量升级的升级系统及方法
CN101873228A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物料信息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187582B (zh)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端口流量监测预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01820368A (zh) 以太网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954462A (zh) 一种高并发可扩展的智能家居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0558056C (zh) 自动化一致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8462510A (zh) 基于电力载波的故障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8184174A (zh) 一种epon系统下自定义oam的方法
CN109450765B (zh) 一种拓扑信息的收集方法及装置
CN106686697B (zh) zigbee终端设备节点管理的方法
CN206489708U (zh) Mbus通信电路及其制成的计量仪表
CN109219049A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71629B (zh) 物联网设备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53372A (zh) 承载网路由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