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2281B -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2281B
CN101902281B CN201010219365.5A CN201010219365A CN101902281B CN 101902281 B CN101902281 B CN 101902281B CN 201010219365 A CN201010219365 A CN 201010219365A CN 101902281 B CN101902281 B CN 101902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termination
port
end machine
optical fib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9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2281A (zh
Inventor
杜方
胡颖
王闯
刘长江
张启东
张丙春
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wi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wi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wi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wi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93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2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2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2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放站组网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包括近端机及远端机;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及从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直至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本发明能有效保证系统中数据的正常通信,在出现光纤断路等问题时可实现自愈倒切换。

Description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放站组网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3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无线网络建设和无线覆盖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数字光纤直放站由于相对于模拟产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距离远,以及组网方式灵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直放站组网结构多数采用一近一远的点对点,或者菊花链,星型的拓扑。
对于以上的组网方式,都是采用一条光纤链路来传输上下行数据信息,这就对于链路安全性要求很高。如图1中,近端机和四台远端机组成的链型网络。远端机2与远端机3之间的光纤断路,则近端机无法把下行数据发送到远端机3和远端机4,而它们的上行数据也无法送至近端机,网络产生断路,需要人员现场手动进行恢复。链型组网无法自愈恢复,无法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组网方式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实现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其能有效保证系统中数据的正常通信,在出现光纤断路等问题时可实现自愈倒切换,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本发明数据通信基于CPRI协议,针对数字光纤直放站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本发明的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其他通信协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它包括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及从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直至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
作为另一种方案,本发明包括一台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可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组成菊花链型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近端机可选择一台;所述远端机为至少一台。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包括串并/并串处理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及FPGA模块。
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它包括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及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101)近端机从基站耦合到下行信号经低噪放放大;变频器经下变频将射频信号转为中频进入数字中频处理模块;然后进行AD转换,进入FPGA进行数字处理,将数据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打包,再进行并串转换,编码,最后通过光纤收发模块经主端口依次发送到链路上的远端机;
(102)远端机的从端口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经译码,串并转换后进入FPGA;FPGA按照通行协议进行解包,提取本地IQ数据,经数字上变频,进入DAC数模转换,再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经功放单元放大后发射到天线完成射频覆盖;
(103)当环网链路中最后一台远端机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提取本地IQ数据,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传回近端机的从端口进行确认;
所述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201)各个远端机把从移动台上行的数据通过低噪放放大,变频器下变频到中频后,再经数字中频模块进行处理后,与光纤收发模块上行的数据合成后重新打包,沿光纤逐级反向上行到近端机;
(202)近端机接收到远端机上行的数据后,把数据进行合路叠加,通过与上述下行的逆过程把数据发送到基站,同时处理数据中相应的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在执行步骤(102)的同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的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通过主端口发送更远的远端机。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在环形组网时,实现自愈倒切换的过程如下:
(301)近端机预先建立一个远端机位置登记控制字,从近端机主端口发出,沿下行链路依次传递;
(302)各个远端机从其从端口接收到位置登记控制字后,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从主端口发送到下一级远端机;
(303)最后一台远端机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把位置登记控制字从其主端口发送给近端机的从端口;近端机根据位置控制字来确认环形链路正常工作;
(304)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则该远端机在登记完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沿原光纤逆向把位置登记控制字发送回近端机主端口;
(305)近端机根据传回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字确认具体断路远端机,并依据此位置信息将原环形链路分裂成两条菊花串接链路;
(306)所有处于断路链路里的远端机在组成新菊花链时切换其主从端口,将原环网中主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的参考时钟。
进一步地,本发明在执行步骤(303)的同时近端机的从端口不处理其下行的IQ数据,只接收其控制信息。
本发明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直放站系统的灵活的组网方式。近端机的多个端口可同时实现环形组网,菊花链型组网。并设计了特有的数据通信方法实现环形组网自愈切换。在光纤断路和设备损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直放站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近端机和四台远端机组成的链型网络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组网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它包括一台近端机及至少一台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及从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直至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
做为另一种组网方式,本发明包括一台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组成菊花链型结构。
本发明所述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包括串并/并串处理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及FPGA模块。
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及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所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101)近端机从基站耦合到下行信号经低噪放放大;变频器经下变频将射频信号转为中频进入数字中频处理模块;然后进行AD转换,进入FPGA进行数字处理,将数据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打包,再进行并串转换,编码,最后通过光纤收发模块经主端口依次发送到链路上的远端机;
(102)远端机的从端口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经译码,串并转换后进入FPGA;FPGA按照通行协议进行解包,提取本地IQ数据,经数字上变频,进入DAC数模转换,再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经功放单元放大后发射到天线完成射频覆盖;同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的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通过主端口发送更远的远端机;
(103)当环网链路中最后一台远端机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提取本地IQ数据,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传回近端机的从端口进行确认;
所述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201)各个远端机把从移动台上行的数据通过低噪放放大,变频器下变频到中频后,再经数字中频模块进行处理后,与光纤收发模块上行的数据合成后重新打包,沿光纤逐级反向上行到近端机;
(202)近端机接收到远端机上行的数据后,把数据进行合路叠加,通过与上述下行的逆过程把数据发送到基站,同时处理数据中相应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在环形组网时,实现自愈倒切换的过程如下:
(301)近端机预先建立一个远端机位置登记控制字,从近端机主端口发出,沿下行链路依次传递;
(302)各个远端机从其从端口接收到位置登记控制字后,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从主端口发送到下一级远端机;
(303)最后一台远端机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把位置登记控制字从其主端口发送给近端机的从端口;近端机根据位置控制字来确认环形链路正常工作;同时近端机的从端口不处理其下行的IQ数据,只接收其控制信息;
(304)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则该远端机在登记完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沿原光纤逆向把位置登记控制字发送回近端机主端口;
(305)近端机根据传回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字确认具体断路远端机,并依据此位置信息将原环形链路分裂成两条菊花串接链路;
(306)所有处于断路链路里的远端机在组成新菊花链时切换其主从端口,将原环网中主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的参考时钟。
本发明系统包含一台近端机,以及至少一台远端机。近端机一般位于机房内靠近基站,由双工器,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至少一对光纤收发模块连接组成。远端机做为覆盖端,由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一对光纤收发模块连接组成。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对于近端机和远端机,一对光模块接口一个做为主端口,另一个做为从端口。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用光纤相连,从端机的主端口与下级的远端机的从端口依次相连,最终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如图3中的近端机1,2端口,与远端机1,2,3,4组成了环形网络。
同时,近端机也可以通过一个光模块接口与多台远端机组成菊花链型的拓扑结构。如图3中,近端机的3,4端口分别与远端机5,6,7和远端机8,9组成了串接的链型网络。
所以,如图3中,本发明的网络拓扑结构在主层可配置为星型结构,在子层可以灵活的配置成环形结构和菊花链型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完成模数/数模转换,光纤通信数据协议处理,数字下变频,上变频,数据的串并/并串处理,其结构如图4所示。
在环形组网时,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过程如下:
1、近端机从基站耦合到下行信号经低噪放放大,变频器经下变频将射频信号转为中频进入数字中频处理模块。然后通过AD采样转为数字信号,进入FPGA进行数字处理,把数据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打包,再进入SERDES芯片进行并串转换,10B/8B编码,最后通过光模块经主端口依次发送到链路上的远端机。
2、远端机的从端口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经SERDES进行10B/8B译码,串并转换后进入FPGA。FPGA按照通行协议进行解包,提取本地IQ数据经数字上变频,进入DAC数模转换,再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经功放单元放大后发射到天线完成射频覆盖。同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的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通过主端口发送更远的远端机。
3、当环网链路中最后一台远端机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提取本地IQ数据,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传回近端机的从端口进行确认。
在环形组网时,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过程如下:
1、各个远端机把从移动台上行的数据通过低噪放放大,变频器下变频到中频后,再经数字中频模块进行处理后,与光模块上行的数据合成后重新打包,延光纤逐级反向上行到近端机。
2、近端机接收到远端机上行的数据后,把数据进行合路叠加,通过与上述下行的逆过程把数据发送到基站。同时处理数据中相应的控制信息。
在环形组网时,实现自愈倒切换的过程如下:
1、近端机预先建立一个远端机位置登记控制字,从近端机主端口发出,沿下行链路依次传递。
2、各个远端机从其从端口接收到位置登记控制字后,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从主端口发送到下一级远端机。
3、最后一台远端机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把位置登记控制字从其主端口发送给近端机的从端口。近端机根据位置控制字来确认环形链路正常工作。同时近端的从端口不处理其下行的IQ数据,只接收其控制信息。
4、当由于光纤损坏或者设备故障时,造成任意一台远端机无法与下一级远端机通信时,则这个远端机在登记完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沿原光纤逆向把位置登记控制字发送回近端机主端口。
5、近端机根据传回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字确认从哪台远端机产生断路,并依据此位置信息将原环形链路分裂成两条菊花串接链路。
6、正常状态下,远端机采用其从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同步时钟,所以在所有处于断路链路里的远端机在组成新菊花链时需要切换其主从端口,切换成原环网中主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的参考时钟。来保证整个网络的时钟同步。
下面结合图3再举例说明上述环形组网自愈切换过程:
A、如图3中,近端机端口1,2与远端机101,201,301,401组成了环形网络。其中近端机端口1做为主端口,端口2做为从端口。环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行数据从近端机主端口端口1发出,延光纤依次传递给远端机101,201,301,401。上行数据同时逆向延光纤经远端机401,301,201,101传回近端机的端口1。远端机101,201,301,401的系统同步时钟都为从各自端口1接收前一级数据的恢复时钟。如图C中,远端机401为最后一台远端机,它将位置控制字从其端口2传给近端机端口2。近端机端口2接收到位置控制字后,确认环形网络正常工作。
B、如图中当远端机201,301之间的光纤断路时,远端机201无法把位置控制字下行传给远端机301。则远端机201沿原光纤链路把位置控制字传给远端机101。远端机101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传给近端机。
C、远端机301,401无法接受到位置控制字,处于网络断路状态。则远端机301,401把他们的两个端口都重置为监听状态,同时把系统的同步时钟切换为端口2的恢复时钟。
D、近端机接收远端机201传回的位置控制字后,确认远端机201,301之间出现断路无法通行。近端机把其端口2切换为主端口,则与远端机401,301组成一个新的菊花链串接网络(参见图1)。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及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101)近端机从基站耦合到下行信号经低噪放放大;变频器经下变频将射频信号转为中频进入数字中频处理模块;然后进行AD转换,进入FPGA进行数字处理,将数据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打包,再进行并串转换,编码,最后通过光纤收发模块经主端口依次发送到链路上的远端机;
(102)远端机的从端口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经译码,串并转换后进入FPGA;FPGA按照通行协议进行解包,提取本地IQ数据,经数字上变频,进入DAC数模转换,再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经功放单元放大后发射到天线完成射频覆盖;在执行步骤(102)的同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的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通过主端口发送更远的远端机;
(103)当环网链路中最后一台远端机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提取本地IQ数据,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传回近端机的从端口进行确认;
所述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201)各个远端机把从移动台上行的数据通过低噪放放大,变频器下变频到中频后,再经数字中频模块进行处理后,与光纤收发模块上行的数据合成后重新打包,沿光纤逐级反向上行到近端机;
(202)近端机接收到远端机上行的数据后,把数据进行合路叠加,通过与上述下行的逆过程把数据发送到基站,同时处理数据中相应的控制信息;
在环形组网时,实现自愈倒切换的过程如下:
(301)近端机预先建立一个远端机位置登记控制字,从近端机主端口发出,沿下行链路依次传递;
(302)各个远端机从其从端口接收到位置登记控制字后,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从主端口发送到下一级远端机;
(303)最后一台远端机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把位置登记控制字从其主端口发送给近端机的从端口;近端机根据位置控制字来确认环形链路正常工作;在执行步骤(303)的同时近端机的从端口不处理其下行的IQ数据,只接收其控制信息;
(304)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则该远端机在登记完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沿原光纤逆向把位置登记控制字发送回近端机主端口;
(305)近端机根据传回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字确认具体断路远端机,并依据此位置信息将原环形链路分裂成两条菊花串接链路;
(306)所有处于断路链路里的远端机在组成新菊花链时切换其主从端口,将原环网中主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的参考时钟;
近端机端口与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组成了环形网络;其中近端机端口1做为主端口,端口2做为从端口;环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行数据从近端机主端口端口1发出,延光纤依次传递给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上行数据同时逆向延光纤经远端机401、远端机301、远端机201、远端机101传回近端机的端口1;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的系统同步时钟都为从各自端口1接收前一级数据的恢复时钟;
当远端机201及远端机301之间的光纤断路时,远端机201无法把位置控制字下行传给远端机301;则远端机201沿原光纤链路把位置控制字传给远端机101;远端机101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传给近端机;
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无法接收到位置控制字,处于网络断路状态;则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把他们的两个端口都重置为监听状态,同时把系统的同步时钟切换为端口2的恢复时钟;
近端机接收远端机201传回的位置控制字后,确认远端机201及远端机301之间出现断路无法通行;近端机把其端口2切换为主端口,则与远端机401及远端机301组成一个新的菊花链串接网络;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包括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及从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直至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
所述近端机为一台;所述远端机为至少一台;所述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包括串并/并串处理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及FPGA模块。
2.一种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及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101)近端机从基站耦合到下行信号经低噪放放大;变频器经下变频将射频信号转为中频进入数字中频处理模块;然后进行AD转换,进入FPGA进行数字处理,将数据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打包,再进行并串转换,编码,最后通过光纤收发模块经主端口依次发送到链路上的远端机;
(102)远端机的从端口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经译码,串并转换后进入FPGA;FPGA按照通行协议进行解包,提取本地IQ数据,经数字上变频,进入DAC数模转换,再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经功放单元放大后发射到天线完成射频覆盖;在执行步骤(102)的同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的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通过主端口发送更远的远端机;
(103)当环网链路中最后一台远端机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提取本地IQ数据,并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后,传回近端机的从端口进行确认;
所述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按如下步骤依此实施:
(201)各个远端机把从移动台上行的数据通过低噪放放大,变频器下变频到中频后,再经数字中频模块进行处理后,与光纤收发模块上行的数据合成后重新打包,沿光纤逐级反向上行到近端机;
(202)近端机接收到远端机上行的数据后,把数据进行合路叠加,通过与上述下行的逆过程把数据发送到基站,同时处理数据中相应的控制信息;
在环形组网时,实现自愈倒切换的过程如下:
(301)近端机预先建立一个远端机位置登记控制字,从近端机主端口发出,沿下行链路依次传递;
(302)各个远端机从其从端口接收到位置登记控制字后,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从主端口发送到下一级远端机;
(303)最后一台远端机登记并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把位置登记控制字从其主端口发送给近端机的从端口;近端机根据位置控制字来确认环形链路正常工作;在执行步骤(303)的同时近端机的从端口不处理其下行的IQ数据,只接收其控制信息;
(304)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则该远端机在登记完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沿原光纤逆向把位置登记控制字发送回近端机主端口;
(305)近端机根据传回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字确认具体断路远端机,并依据此位置信息将原环形链路分裂成两条菊花串接链路;
(306)所有处于断路链路里的远端机在组成新菊花链时切换其主从端口,将原环网中主端口的恢复时钟做为系统的参考时钟;
近端机端口与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组成了环形网络;其中近端机端口1做为主端口,端口2做为从端口;环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行数据从近端机主端口端口1发出,延光纤依次传递给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上行数据同时逆向延光纤经远端机401、远端机301、远端机201、远端机101传回近端机的端口1;远端机101、远端机201、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的系统同步时钟都为从各自端口1接收前一级数据的恢复时钟;
当远端机201及远端机301之间的光纤断路时,远端机201无法把位置控制字下行传给远端机301;则远端机201沿原光纤链路把位置控制字传给远端机101;远端机101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传给近端机;
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无法接收到位置控制字,处于网络断路状态;则远端机301及远端机401把他们的两个端口都重置为监听状态,同时把系统的同步时钟切换为端口2的恢复时钟;
近端机接收远端机201传回的位置控制字后,确认远端机201及远端机301之间出现断路无法通行;近端机把其端口2切换为主端口,则与远端机401及远端机301组成一个新的菊花链串接网络;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包括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及从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直至最后一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近端机的从端口相连,组成环形网络;
所述近端机为一台;所述远端机为至少一台;所述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包括串并/并串处理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及FPGA模块;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台近端机及远端机;
所述近端机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远端机做为覆盖端,其包含依次串接的双工器、功放模块/低噪放、变频器、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及光纤收发模块;
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接口包括主端口;所述近端机的主端口与远端机的从端口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远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远端机的从端口相连,不同层级的远端机依此接续相连,组成菊花链型结构;
所述近端机为一台;所述远端机为至少一台;所述数字中频处理模块包括串并/并串处理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及FPGA模块。
CN201010219365.5A 2010-07-07 2010-07-07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Active CN101902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365.5A CN101902281B (zh) 2010-07-07 2010-07-07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365.5A CN101902281B (zh) 2010-07-07 2010-07-07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281A CN101902281A (zh) 2010-12-01
CN101902281B true CN101902281B (zh) 2014-05-14

Family

ID=43227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9365.5A Active CN101902281B (zh) 2010-07-07 2010-07-07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22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634A (zh) * 2017-12-20 2018-05-11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链式级联td-lte移频直放站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368B (zh) * 2011-09-02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无线设备的倒换方法及系统
CN102638808A (zh) * 2012-04-25 2012-08-15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状结构的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系统
CN104977859B (zh) * 2014-04-04 2018-10-26 伊顿公司 一种变频器并联控制系统及其容错控制方法
CN104780150A (zh) * 2014-11-27 2015-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口链路辅助通讯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34800A (zh) * 2017-08-24 2018-01-26 广东埃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直放站
CN108270488B (zh) * 2018-01-22 2021-03-09 北京中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主从式虚拟全双工网络
CN110855541B (zh) * 2019-10-31 2021-03-1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状网络设备裂环方法及装置
WO2021119951A1 (zh) 2019-12-16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34841B (zh) * 2020-09-23 2021-01-22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时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582778B (zh) * 2023-07-12 2023-10-03 南京典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直放站系统自动生成拓扑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0678Y (zh) * 2008-06-12 2009-03-18 洪杰星 铁路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通信系统
CN101466169A (zh) * 2008-12-23 2009-06-24 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 在直放站系统中查找传输路径的方法及其中继设备
CN201274476Y (zh) * 2008-09-18 2009-07-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201758393U (zh) * 2010-07-07 2011-03-09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0678Y (zh) * 2008-06-12 2009-03-18 洪杰星 铁路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通信系统
CN201274476Y (zh) * 2008-09-18 2009-07-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101466169A (zh) * 2008-12-23 2009-06-24 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 在直放站系统中查找传输路径的方法及其中继设备
CN201758393U (zh) * 2010-07-07 2011-03-09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634A (zh) * 2017-12-20 2018-05-11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链式级联td-lte移频直放站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281A (zh)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281B (zh)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201210678Y (zh) 铁路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通信系统
US8929295B2 (en) Radio equipment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2547716B (zh)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EP2222130B1 (en) Base band unit, radio frequency unit and distributed bs system based on srio protocol
CN102742227A (zh) 在数字单元与射频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0069241A1 (zh) 通信信号的多路复用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设备控制器
WO2016108650A1 (ko) 디지털 맵핑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3401598A (zh) 一种新型的多网融合室内分布系统
WO2016019740A1 (zh)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202957994U (zh) 多模覆盖系统
CN109412633A (zh) 通信设备和直放站
CN107425902B (zh) 小区扩容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1010680B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
CN106162945A (zh) 蜂窝基站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957536A (zh) 基于c-ran的无线接入网络系统
CN103391133A (zh)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4320790A (zh) 一种tdd-lte多输入多输出室内覆盖系统
CN101262270A (zh) 一种在基站系统中实现数字拉远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758393U (zh)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102333389A (zh) 三模数字光纤拉远系统
CN203788468U (zh) Gsm、dcs、td-scdma与wlan共存的数字光纤拉远装置
CN103209041B (zh) 一种gsm-r网络接口数据采集方法
CN108023634A (zh) 一种链式级联td-lte移频直放站系统
CN101925076B (zh) 射频拉远设备以及分布式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