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0833A -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0833A
CN101900833A CN 201010189472 CN201010189472A CN101900833A CN 101900833 A CN101900833 A CN 101900833A CN 201010189472 CN201010189472 CN 201010189472 CN 201010189472 A CN201010189472 A CN 201010189472A CN 101900833 A CN101900833 A CN 101900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ttering
velocity
speed
seismic
hyperbo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94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0833B (zh
Inventor
沈鸿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iy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894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0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0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0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Figure 201010189472.8_AB_0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具有提高了速度分析技术的叠加次数,能有效提高信噪比和能更精确地获取成像速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波速度参数提取与成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技术背景
速度是地震波传播的基础,是成像的关键因素之一,速度获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震波成像精确程度。传统地震波成像技术的速度获取出发点均源于反射波时距方程速度分析技术,这是传统地震波成像技术弊端的根源。反射波在地震波成份中是非常有限的,而反射波与其它成份地震波传播的规律是不同的,把其它成份的地震波愣是用反射理论来处理,所获得的速度参数必定不精确;另外,共中心点(CMP)道集处理技术是针对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发展起来的一套处理技术,严格来说,该技术只适用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而实际中,这种理想的情况几乎找不到。随后,在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叠后偏移成像技术和叠前部分偏移+叠后偏移技术,成像效果比常规水平叠加技术大大改观,但还是难以跳出基于反射理论处理非反射波成份存在弊端的怪圈;紧接着发展了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增大运算成本为代价的一种成像技术,速度模型还是该成像技术的关键,虽然用修正速度模型的手段弱化了基于CMP道集处理获取初始速度模型的弊端,但如何修正速度模型才能正确成像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因为地下未知的地质情况正是想要通过处理地震数 据所想获取的,也就是速度模型预先不知道,速度模型修正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震波成像的效果,所以叠前偏移成像技术还是跳进了一个如何修正速度模型与地震波精确成像矛盾的怪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与传统地震波速度分析技术相比较,在传统覆盖次数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充分利用上了所有采集到的地震信息进行速度分析,本发明比传统速度分析技术的叠加次数大大提高,这样不但使有效散射波能量聚焦能力更强,而且能有效提高信噪比,同时利用上了传统意义上的绕射波、断面波等异常波信息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该方法能更精确地获取成像速度,尤其是对构造复杂地区和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资料,能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中异常波的伪能量团影响的弊端,同时可减小多次波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 
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F ‾ ( i ) = 1 m Σ j = 1 m F j , i + r j
式中:rj=tj/Δτ,Δτ为采样率,tj为延迟时,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j=1,2……n)。 
依据下列公式,提取地震散射P-P波传播速度。 
散射P-P波时距双曲线方程: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32
散射P-P波正常时差: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33
散射P-P波成像速度vP: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34
式中,j=1,2,…,m为地震道号,tji为延迟时间,z0j为散射点距地表视深度,vP为地震波传播速度,Lj为炮散距,Xj为炮检距。 
当vk为准确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时,不同炮检距地震道上的振幅同相叠加或相关,叠加振幅最大,沿不同速度定义的双曲线轨迹计算叠加振幅就是对双曲线轨迹上的地震道进行相关性度量,通过不同速度对应的叠加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 
t01,t02,t03,Λ,t0i,Λt0n
对于每一个双程散射时间t0i,再选定一系列的散射成像速度,对应关系为一对多: 
v1,v2,v3,Λvk,ΛvM
t0i扫描时间和正常时差校正扫描速度应该包括所有旅行时间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计算每个网格点(t0i,vk)上的平均振幅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35
以等值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速度谱。 
为了使速度谱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稳定、突出,实际用时一般选择以(t0i,vk)所定义的散射双曲线为中心、宽度为一个子波长度为时窗,计算这个时窗内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据此计算结果绘制速度谱。 
常用的判别准则有如下几种: 
平均振幅能量准则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41
平均振幅准则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42
相似系数准则 
式中,rji=tji/Δτ,Δτ为采样率,tji为延迟时,N为信号延续时窗内的采样点数,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 
本发明基于点散射地质模型,依据地震散射波时距双曲线规律,对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地震散射波进行速度分析。与传统地震波速度分析技术相比较,在传统覆盖次数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充分利用上了所有采集到的地震信息进行速度分析,本发明比传统速度分析技术的叠加次数大大提高,这样不但使有效散射波能量聚焦能力更强,而且能有效提高信噪比,同时利用上了传统意义上的绕射波、断面波等异常波信息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该方法能更精确地获取成像速度,尤其是对构造复杂地区和地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资料,能有效避免传统技 术中异常波的伪能量团影响的弊端,同时可减小多次波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震散射波时距曲线图,其中图1(a)是地震散射波时距曲线图;图1(b)是图中参数说明。 
图2为本发明制作散射波成像速度谱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断层地质模型、测线布设及速度分析位置图。 
图4为本发明断层模型地震资料部分炮集记录图。 
图5为本发明断层模型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图5(a)是CSP80速度谱,图5(b)是CSP120速度谱,图5(c)是CSP200速度谱。 
图6为本发明实际地震勘探资料单炮地震记录图。 
图7为本发实际地震勘探资料CSP500速度谱。 
图8为本发明断层模型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图9为本发明实际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3、4、5、6、7、8、9,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 
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 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61
F ‾ ( i ) = 1 m Σ j = 1 m F j , i + r j
式中:rj=tj/Δτ,Δτ为采样率,tj为延迟时,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 
依据下列公式,提取地震散射P-P波传播速度。 
散射P-P波时距双曲线方程: 
散射P-P波正常时差: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64
散射P-P波成像速度vP: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65
式中,j=1,2,…,m为地震道号,tji为延迟时间,z0i为散射点距地表视深度,vP为地震波传播速度,Lj为炮散距,Xj为炮检距。 
当vk为准确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时,不同炮检距地震道上的振幅同相叠加或相关,叠加振幅最大,沿不同速度定义的双曲线轨迹计算叠加振幅就是对双曲线轨迹上的地震道进行相关性度量,通过不同速度对应的叠加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 
t01,t02,t03,Λ,t0i,Λt0n
对于每一个双程散射时间t0i,再选定一系列的散射成像速度,对应关系为一对多: 
v1,v2,v3,Λvk,ΛvM
t0i扫描时间和正常时差校正扫描速度应该包括所有旅行时间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计算每个网格点(t0i,vk)上的平均振幅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71
以等值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速度谱。 
为了使速度谱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稳定、突出,实际用时一般选择以(t0i,vk)所定义的散射双曲线为中心、宽度为一个子波长度为时窗,计算这个时窗内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据此计算结果绘制速度谱。 
常用的判别准则有如下几种: 
平均振幅能量准则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72
平均振幅准则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73
相似系数准则 
式中,rji=tji/Δτ,Δτ为采样率,tji为延迟时,N为信号延续时窗内的采样点数,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 
实施例一 
以一含有51炮,每炮64道,每道1024个采样点的断层模型地震资料为例说明本实例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将含有51炮,每炮64道,每道1024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 
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0~512ms,步长为0.5ms;对于每一个双程散射时间t0i,再选定一系列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1000~3000m/s,步长为30m/s。 
t0i扫描时间和正常时差校正扫描速度应该包括所有旅行时间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计算每个网格点(t0i,vk)上的平均振幅 
Figure BSA00000146859000081
以等值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散射P-P波速度谱。 
为了使速度谱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稳定、突出,实际用时一般选择以(t0i,vk)所定义的散射双曲线为中心、宽度为一个子波长度为时窗,该时窗长度为30ms,计算这个时窗内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据此计算结果绘制速度谱。 
实施例二 
以一含有161炮,每炮240道,每道2000个采样点的实际勘探地震资料为例说明本实例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将含有161炮,每炮240道,每道2000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 
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 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0~4000ms,步长为2.0ms;对于每一个双程散射时间t0i,再选定一系列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2000~5500m/s,步长为30m/s。 
t0i扫描时间和正常时差校正扫描速度应该包括所有旅行时间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计算每个网格点(t0i,vk)上的平均振幅 以等值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散射P-P波速度谱。 
为了使速度谱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稳定、突出,实际用时一般选择以(t0i,vk)所定义的散射双曲线为中心、宽度为一个子波长度为时窗,该时窗长度为50ms,计算这个时窗内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据此计算结果绘制速度谱。 

Claims (1)

1.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
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任意选择一个速度vk,该速度可以确定一条双曲线轨迹,并沿该双曲线轨迹对各炮检距上的散射振幅进行叠加或相关,然后再对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加权求和,便得到相应的平均振幅
F ‾ ( i ) = 1 m Σ j = 1 m F j , i + r j
式中:rj=tj/Δτ,Δτ为采样率,tj为延迟时,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
依据下列公式,提取地震散射P-P波传播速度。
散射P-P波时距双曲线方程:
Figure FSA00000146858900013
散射P-P波正常时差:
散射P-P波成像速度vP
Figure FSA00000146858900015
式中,j=1,2,…,m为地震道号,tji为延迟时间,z0i为散射点距地表视深度,vP为地震波传播速度,Lj为炮散距,Xj为炮检距。
当vk为准确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时,不同炮检距地震道上的振幅同相叠加或相关,叠加振幅最大,沿不同速度定义的双曲线轨迹计算叠加振幅就是对双曲线轨迹上的地震道进行相关性度量,通过不同速度对应的叠加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谱。首先选定一系列双程垂直旅行时间:
t01,t02,t03,Λ,t0i,Λt0n
对于每一个双程散射时间t0i,再选定一系列的散射成像速度,对应关系为一对多:
v1,v2,v3,Λvk,ΛvM
t0i扫描时间和正常时差校正扫描速度应该包括所有旅行时间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计算每个网格点(t0i,vk)上的平均振幅
Figure FSA00000146858900021
以等值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速度谱。
为了使速度谱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稳定、突出,实际用时一般选择以(t0i,vk)所定义的散射双曲线为中心、宽度为一个子波长度为时窗,计算这个时窗内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据此计算结果绘制速度谱。
常用的判别准则有如下几种:
平均振幅能量准则
Figure FSA00000146858900022
平均振幅准则
Figure FSA00000146858900023
相似系数准则
式中,rji=tji/Δτ,Δτ为采样率,tji为延迟时,N为信号延续时窗内的采样点数,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
CN2010101894728A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0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94728A CN101900833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94728A CN101900833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833A true CN101900833A (zh) 2010-12-01
CN101900833B CN101900833B (zh) 2012-05-23

Family

ID=4322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947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0833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083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103A (zh) * 2010-12-03 2011-06-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用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速度分析方法
CN103885084A (zh) * 2014-03-27 2014-06-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获取近地表吸收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514A (zh) * 2015-12-14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速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7144877A (zh) * 2017-04-12 2017-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153190A (zh) * 2017-05-12 2017-09-12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处理两层介质的多偏移距绕射叠加的成像方法
CN109738951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
CN111142160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14215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0A (zh) * 2020-10-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高精度弯曲测线叠前时间域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8A (zh) * 2020-11-02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一致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540A1 (en) * 2000-08-07 2002-04-25 Dimitri Bevc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angle-domain common image gathers
US20050219949A1 (en) * 2004-03-30 2005-10-06 Taner M T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th formation fractures by seismic imaging of diffractors
CN101251604A (zh) * 2008-04-12 2008-08-27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 二参数转换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EP2020609A1 (en) * 2006-09-04 2009-02-04 Geosystem S.r.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via joint inversion
CN101609167A (zh) * 2009-07-17 2009-12-23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基于起伏地表的井间地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CN101630014A (zh) * 2008-07-16 2010-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对各向异性介质成像的方法
CN10166111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准确的地震构造成像方法
CN101688926A (zh) * 2007-06-26 2010-03-31 申昌秀 用于地球物理成像的在拉普拉斯域中使用波形反演来进行速度分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540A1 (en) * 2000-08-07 2002-04-25 Dimitri Bevc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angle-domain common image gathers
US20050219949A1 (en) * 2004-03-30 2005-10-06 Taner M T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th formation fractures by seismic imaging of diffractors
EP2020609A1 (en) * 2006-09-04 2009-02-04 Geosystem S.r.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via joint inversion
CN101688926A (zh) * 2007-06-26 2010-03-31 申昌秀 用于地球物理成像的在拉普拉斯域中使用波形反演来进行速度分析的方法
CN101251604A (zh) * 2008-04-12 2008-08-27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 二参数转换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CN101630014A (zh) * 2008-07-16 2010-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对各向异性介质成像的方法
CN10166111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准确的地震构造成像方法
CN101609167A (zh) * 2009-07-17 2009-12-23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基于起伏地表的井间地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球物理学报》 20081231 刘守伟等 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及偏移速度分析 , 第06期 2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1231 段心标等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 , 第06期 2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0630 廖武林等 三峡地区P波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 第03期 2 *
《煤炭学报》 20090331 沈鸿雁等 隧道反射地震超前探测偏移成像 , 第03期 2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0430 沈鸿雁等 频域奇异值分解(SVD)地震波场去噪 , 第02期 2 *
《铁道学报》 20081231 沈鸿雁等 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研究 , 第06期 2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103A (zh) * 2010-12-03 2011-06-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用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速度分析方法
CN103885084A (zh) * 2014-03-27 2014-06-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获取近地表吸收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514B (zh) * 2015-12-14 2018-06-1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速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5550514A (zh) * 2015-12-14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速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7144877A (zh) * 2017-04-12 2017-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153190B (zh) * 2017-05-12 2020-06-2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处理两层介质的多偏移距绕射叠加的成像方法
CN107153190A (zh) * 2017-05-12 2017-09-12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处理两层介质的多偏移距绕射叠加的成像方法
CN109738951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
CN111142160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14215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42151B (zh) * 2019-12-30 2022-05-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0A (zh) * 2020-10-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高精度弯曲测线叠前时间域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0B (zh) * 2020-10-30 2024-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高精度弯曲测线叠前时间域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8A (zh) * 2020-11-02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一致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833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833B (zh)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CN100501449C (zh) 一种地震数据拆分处理方法
US6691039B1 (en) Removal of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using improved radon transformations
CN103293551B (zh) 一种基于模型约束的阻抗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4237940B (zh) 一种基于动力学特征的绕射波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2841379B (zh) 一种基于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与速度分析方法
CN101598803B (zh) 一种直接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的方法
CN102053263B (zh) 调查表层结构的方法
Panea et al. Retrieval of reflections from ambient noise recorded in the Mizil area, Romania
CN102073064B (zh) 一种利用相位信息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的方法
CN103954992A (zh) 一种反褶积方法及装置
CN104142518A (zh) 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叠前时间偏移响应的分析方法
CN109738952A (zh) 基于全波形反演驱动的被动源直接偏移成像方法
CN104570116A (zh) 基于地质标志层的时差分析校正方法
CN105137479B (zh) 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4924315A (zh) 一种多态式地震勘探方法和系统
CN104237946B (zh) 基于井控的单层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横波的振幅匹配方法
CN102565852B (zh) 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
EP1532472B1 (en) Removal of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using improved radon transformations
CN101833111B (zh) 一种地震散射p-s转换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
CN102798888B (zh) 一种利用非零井源距数据计算纵横波速度比的方法
CN112305591B (zh)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900830B (zh)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
CN103513279A (zh) 一种基于地震波波动方程的照明分析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02478665B (zh) 一种确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