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5363B -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5363B
CN101895363B CN201010190363.8A CN201010190363A CN101895363B CN 101895363 B CN101895363 B CN 101895363B CN 201010190363 A CN201010190363 A CN 201010190363A CN 101895363 B CN101895363 B CN 101895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frame
group
time slot
bi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03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5363A (zh
Inventor
张桢
张金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903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536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265 priority patent/WO20111439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5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5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5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5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73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和装置,上述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包括: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ODUk的帧格式;将上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将上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上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交叉单元的利用效率较低,而且交叉容量较小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实现系统交叉容量的扩容。

Description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据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宽带、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为IPTV)、视频业务的发展对骨干传送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骨干传送网络要求能够提供海量带宽以适应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网络业务的调配变得更加灵活,可将话音信号传输、Internet IP业务传输、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为ATM)信号传输、数字图像信号传输融为一体,可以在同一传送平台上提供话音信号、数据信号、图像信号的传输,实现传输网络的统一,使传输服务提供商在较低的投资下提供全业务传输服务。
随着波分电交叉设备的产生,在传统的传输业务基础上增加了多种业务的接入,并能够实现各种业务的灵活调度。
波分设备传输的数据在电层采用光通路数据单元n(OpticalDate Unit,简称为ODUn)ODU n(n=0,1,2,3)的帧格式,用户业务传送之前都要按照颗粒度适配到ODUn,而ODU n有ODU0,ODU1等等不是统一的帧格式,不方便交叉。为了便于交叉,可以把各种ODU n数据映射到一个具有统一帧格式的帧,以下称为中间帧。在波分电交叉系统中,基于ODUk的中间帧能保证业务较充分地映射到中间帧,不会浪费交叉带宽。
然而,就当前工艺水平来看,交叉器件体积和功耗较大,容量也受限,所以一个交叉单元的容量是固定的。
相关技术中,在波分电交叉系统中,一个业务有可能全部分配在一个交叉单元上,则单个设备系统的交叉容量就是一个交叉单元的容量,这导致交叉单元的利用效率较低,而且交叉容量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波分电交叉系统中,交叉单元的利用效率较低,而且交叉容量较小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帧的交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包括: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ODUk的帧格式;将上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将上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上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帧的交织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中间帧的交织装置包括:映射模块,用于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ODUk的帧格式;切割模块,用于将上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组合模块,用于将上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上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上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通过本发明,将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然后对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进行切割,再把切割好的时隙位片放到第二组中间帧正确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交叉单元的利用效率较低,而且交叉容量较小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实现系统交叉容量的扩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使用一个交叉单元交织扩容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二个交叉单元交织扩容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4个或8个交叉单元,最小交叉颗粒ODU0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16个交叉单元,最小交叉颗粒为ODU1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当前,业界追求越来越大的交叉容量,实现交叉容量扩容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对进行交叉的中间帧进行交织。如果一个业务能分配到多个交叉单元,则交叉容量就是多个交叉单元容量的总和。以下结合图1和图2进行描述。
图1为使用一个交叉单元交织扩容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交织扩容的处理,如果只使用一个交叉单元只能交叉a、b两个业务。
图2为使用二个交叉单元交织扩容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交织扩容的处理,如果交织把业务分配到2个交叉单元,则能够交叉a,b,c,d四个业务,因而交叉容量与图1的交叉容量相比,上升了一倍。
波分电交叉系统中,基于ODUk的中间帧能保证业务较充分地映射到中间帧,不会浪费交叉带宽。为了提高交叉容量,可以基于ODUk的中间帧实现交织方案,从而有效扩展系统的交叉容量。以下结合图3描述中间帧的交织方法。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302: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的帧格式;
步骤S304: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
步骤S306:将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通过上述处理,将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散,分布于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实现了基于中间帧的交织方案,保证业务较充分地映射到中间帧,不会浪费交叉带宽,可以有效实现系统交叉容量的扩容。
优选地,上述步骤S304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相等比特数据。例如,分割后的每个位片承载2比特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06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有效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位片分散,便于实现基于中间帧的交织方案。
优选地,第二组中间帧的中间帧总数是交叉单元总数的整数倍,执行步骤S306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将第二组中间帧按个数均匀分配至各个交叉单元;
(2)各个交叉单元将获取到的位片进行交叉处理,形成第三组中间帧。
优选地,上述步骤S306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将第一组中间帧中的多个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的预定位置上;
(2)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为了将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散,分布于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可以按照预定的位置分布每个时隙的位片,例如,属于第一组中间帧第1时隙的八个位片,分别位于第二组中间帧的每个中间帧上,但是,每个位片在每个中间帧的位置可以不同,例如,将第一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第一个中间帧的第2个位置,将第二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第二个中间帧的第4个位置等等。
优选地,上述步骤S306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根据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上;
(2)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将第一组中间帧中的多个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的预定位置上,还可以根据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上。以下结合图4和图5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4个或8个交叉单元,最小交叉颗粒ODU0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第一组中间帧(即交织前ODU0)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之后根据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即交织后ODU0)中各个中间帧上,因为一个ODU0映射到一个时隙中。中间帧的个数是8,正好是交叉单元的整数倍。如果是4个交叉单元,则第二组中间帧的每两个中间帧分配到一个交叉单元;如果是8个交叉单元,则每个中间帧单独分配到一个交叉单元。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16个交叉单元,最小交叉颗粒为ODU1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两个相邻时隙单元为一个整体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之后根据第一组中间帧(即交织前ODU1)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即交织后ODU1)中各个中间帧上,如图5所示,将第一组中间帧中第一个中间帧的第一时隙的八个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前八个中间帧的第一个位置上;将第一组中间帧中第一个中间帧的第二时隙的八个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后八个中间帧的第一个位置上,依次进行分布,直到将第一组中间帧的全部位片排序完毕。上述排序次序,首先按照第一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序列升序排序,其次按照时隙序列升序排序。因为一个ODU1映射到相邻的两个时隙中。中间帧的个数是16,正好等于交叉单元的数目,每个中间帧单独分配到一个交叉单元。
以下结合图6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6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602: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基于ODUK的第一组中间帧上;
步骤S604:根据交叉单元的数量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并将分割后的位片分散到第二组中间帧的每一个中间帧上,其中,第二组中间帧的中间帧总数是交叉单元数目的整数倍。
步骤S606:将切割后的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合适的位置上,即位片在第二组中间帧中的位置,取决于该位片在第一组中间帧中所在的中间帧索引以及时隙索引。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可以首先按照第一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序列升序排序,其次按照时隙序列升序排序。
步骤S608:将交织好的第二组中间帧平均分配到各个交叉单元以进行交叉处理。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在将第二组中间帧分配到各个交叉单元之后,各个交叉单元将获取到的位片进行交叉处理,形成第三组中间帧。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目标业务板接收第三组中间帧;
(2)目标业务板对第三组中间帧进行解交织处理,形成第四组中间帧,其中,每个业务仅由第四组中间帧的一个中间帧承载;
(3)目标业务板在第四组中间帧的时隙中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进行解映射。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交织后的中间帧到了交叉单元后进行交叉,根据交叉配置把时隙位片移到目标中间帧(即第三组中间帧)的特定位置,该位置由时隙位片位于解交织后的目标中间帧的哪个时隙决定。目标中间帧达到目标业务板后进行解交织还原成时隙映射的中间帧(即第四组中间帧),最后再把各个业务从时隙中解映射还原成真正的业务。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帧的交织装置包括:映射模块70、切割模块72、组合模块74。
映射模块70,用于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的帧格式;
切割模块72,用于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
组合模块74,用于将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上述交织装置将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散,分布于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实现了基于中间帧的交织方案,保证业务较充分地映射到中间帧,不会浪费交叉带宽,可以有效实现系统交叉容量的扩容。
优选地,上述切割模块72,还用于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相等比特数据。
优选地,上述切割模块72,还用于将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组合模块74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分配单元740,用于将第一组中间帧中的多个位片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的预定位置上;第一组合单元742,用于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组合模块74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分配单元744,用于根据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上;第二组合单元746,用于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分配模块76,用于将第二组中间帧按个数均匀分配至各个交叉单元,以进行交叉处理形成第三组中间帧,其中,第二组中间帧的中间帧总数是交叉单元总数的整数倍。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78,用于接收第三组中间帧;解交织模块80,用于对第三组中间帧进行解交织处理,形成第四组中间帧,其中,每个业务仅由第四组中间帧的一个中间帧承载;解映射模块82,用于在第四组中间帧的时隙中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进行解映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装置中各模块、各单元相互结合的工作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3至图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间帧的交织方案,可以保证业务较充分地映射到中间帧,不会浪费交叉带宽,有效实现系统交叉容量的扩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中间帧的交织方法,包括:
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所述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的帧格式;
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
将所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将所述第二组中间帧按个数均匀分配至各个交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中间帧总数是所述交叉单元总数的整数倍;
各个所述交叉单元将获取到的位片进行交叉处理,形成第三组中间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相等比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的所述多个位片分布在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的预定位置上;
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所述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上;
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目标业务板接收所述第三组中间帧;
所述目标业务板对所述第三组中间帧进行解交织处理,形成第四组中间帧,其中,每个业务仅由所述第四组中间帧的一个中间帧承载;
所述目标业务板在所述第四组中间帧的时隙中将所述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进行解映射。
7.一种中间帧的交织装置,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将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映射到第一组中间帧上,其中,所述第一组中间帧具有统一的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的帧格式;
切割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每个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
组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位片组合成第二组中间帧,其中,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属于每个时隙的位片分布于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不同的中间帧上;
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组中间帧按个数均匀分配至各个交叉单元,以进行交叉处理形成第三组中间帧,其中,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中间帧总数是所述交叉单元总数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相等比特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的时隙切割成多个位片,其中,每个位片承载1比特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的所述多个位片分布在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的预定位置上;
第一组合单元,用于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模块包括: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组中间帧中每个中间帧的索引号以及该中间帧中每个时隙的索引号,将所述多个位片按次序分布在所述第二组中间帧中各个中间帧上;
第二组合单元,用于将分布后的位片进行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组中间帧的各个中间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组中间帧;
解交织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组中间帧进行解交织处理,形成第四组中间帧,其中,每个业务仅由所述第四组中间帧的一个中间帧承载;
解映射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组中间帧的时隙中将所述各个业务对应的传输时隙进行解映射。
CN201010190363.8A 2010-05-21 2010-05-21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1895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363.8A CN101895363B (zh) 2010-05-21 2010-05-21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PCT/CN2010/078265 WO2011143900A1 (zh) 2010-05-21 2010-10-29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363.8A CN101895363B (zh) 2010-05-21 2010-05-21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5363A CN101895363A (zh) 2010-11-24
CN101895363B true CN101895363B (zh) 2014-12-10

Family

ID=43104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0363.8A Active CN101895363B (zh) 2010-05-21 2010-05-21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5363B (zh)
WO (1) WO20111439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875B (zh) * 2014-12-24 2019-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3697B2 (en) * 2004-08-26 2009-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low speed signals i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CN101610430A (zh) * 2009-06-3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ODUk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7172A (en) * 1994-06-13 1996-03-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or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with split reset address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3697B2 (en) * 2004-08-26 2009-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low speed signals i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CN101610430A (zh) * 2009-06-3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ODUk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43900A1 (zh) 2011-11-24
CN101895363A (zh)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8488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vide blade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ing spare link bandwidth
W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cast traffic over spectrum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EP06371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decomposition of a network topology into a backbone and subareas
CN1511410A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24706B (zh) 基于onu端口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带宽管理方法
CN106027288A (zh) 一种配电线路信息监测业务通信流量预测方法
Wang et al. Opaque virtual network mapping algorithms based on available spectrum adjacency for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CN110266511A (zh) 带宽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255794A (zh) 宽带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
CN102769563A (zh) 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US11695478B2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remote unit and a central unit of an optical line terminal
CN101895363B (zh)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CN102223717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1860772A (zh) 一种时隙交叉方法和交叉装置
CN104956633A (zh) 光线路终端、分配点单元、系统及数据流调度方法
CN102833641B (zh) 一种实现otn集群交叉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30117A (zh) 一种连接云端网络与用户内网的高并发隧道系统及方法
CN108712277A (zh) 系统端口号的动态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540246A (zh)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IoT传感器网络在不完美信道下的次级IoT设备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227916C (zh) 在信令网中改善负荷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16719A (zh) 操作管理维护消息优先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75825A (zh) 光通信系统中的上行带宽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581771A (zh) 一种全光网波长资源调度及路由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4243351B (zh) 光网络承载分组网络带宽公平分配方法和系统
Guo et al. Cost-effective QKD protocol upgrading for metropolitan quantum optic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