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397B -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3397B
CN101883397B CN200910083535.9A CN200910083535A CN101883397B CN 101883397 B CN101883397 B CN 101883397B CN 200910083535 A CN200910083535 A CN 200910083535A CN 101883397 B CN101883397 B CN 101883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er carrier
resident
carrier
state information
loa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3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3397A (zh
Inventor
杨鼎成
潘学明
肖国军
王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0835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均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网络侧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网络侧将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比长期演进(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兆赫兹(MHz),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系统,LTE-A系统中,将多个LTE载波(可将每个LTE载波称为成员载波)的资源连接起来(即载波聚合)使用,构成载波聚合系统,从而实现了支持更宽的系统带宽,具体的载波聚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多个连续的LTE载波聚合;另一种是将多个不连续的LTE载波聚合。
目前,要求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载波与LTE版本8(Release 8)尽量一致,从而保证LTE Release 8的终端能够在每一个成员载波上正常工作。但是,如果所有的LTE Release 8的终端都驻留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某一个成员载波上的话,那么会造成该成员载波上的负载过高,从而导致该成员载波的资源紧张,而其他成员载波上的负载很轻,资源利用率较差,因此系统的整体性能较差。
综上所述,现有载波聚合系统中存在成员载波的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网络侧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所述网络侧将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员载波的驻留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网络侧发送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负载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驻留指示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侧指示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驻留单元,用于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向终端发送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终端,用于获取网络侧发送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网络侧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网络侧将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使得终端可以根据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合适的成员载波进行驻留,从而使得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员载波的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均衡。
对于终端初始接入到的载波聚合系统的情况,若没有明确给出终端在100千赫兹(Khz)的频栅间隔上,是如何进行初始的小区搜索(简称小区初搜)的,则终端可以驻留在任何一个成员载波,从而会导致某一成员载波上的负载过高,而其他成员载波的负载过低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平衡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在各个成员载波的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用于通知终端成员载波的负载状况的消息,以使终端选择负载较轻的成员载波进行驻留,从而避免单个成员载波的负载过重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1、网络侧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S102、网络侧将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包含的内容有:成员载波的标识(如编号),该标识对应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当然也可以是成员载波的负载大小)等,另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等。
网络侧预先设置成员载波的多个负载等级,在检测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时,可以根据该成员载波上的业务交互的用户数量,或者一定时间内在该成员载波上发起随机接入的用户数量等,确定该成员载波所属的负载等级。
具体地,网络侧广播的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需要占用的比特(bit)数,取决于成员载波的总数以及负荷量化力度,其中所述负荷量化力度即划分的负载等级数,负载等级越多,则需要占用的比特数越大,负载等级越少,则需要占用的比特数越小。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用于实现负载控制的装置,可以包括基站,也可以包括其他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
较佳地,步骤S101包括:
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BCH)广播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指示终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
较佳地,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发送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发送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进一步还可以发送该载波聚合系统中除该成员载波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以便于终端在一个成员载波上驻留失败时,可以直接跳转到其他适合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上重新进行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
或者,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发送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发送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进一步,广播的内容还可以包括该载波聚合系统中除该成员载波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以便于终端在一个成员载波上驻留失败时,可以直接跳转到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上重新进行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
或者,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发送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的步骤包括:
网络侧通过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发送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通过比较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确定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例如推荐驻留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等。
也就是说,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只发送自己的负载状态信息;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都发送该成员载波所属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进一步,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不仅要广播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还要广播该载波聚合系统中除该成员载波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或者网络侧推荐驻留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
那么相应地,在终端侧,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员载波的驻留方法包括步骤:
S201、终端获取网络侧发送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S202、终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一个小区仅对应一个载波聚合系统,那么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为本小区对应的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
较佳地,上述步骤S201和S202有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方式一:
步骤S201包括:
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即采用每隔100KHz进行一次小区搜索的方式逐步地进行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本小区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此时,步骤S202包括:
终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例如,终端首先判断通过小区初搜得到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是否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如果是,则优先驻留到该成员载波上,
否则,判断其他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是否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并在负载等级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的成员载波中,随机选取一个成员载波,或者找到负载等级最低(或负载最小)的成员载波,将该成员载波作为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进一步,终端还从网络侧获取了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因此终端可以根据该其他成员载波中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直接跳转到该成员载波的频带上重新进行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即重新在该成员载波上进行小区初搜,读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并从中获取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是否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其他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是否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直到驻留成功。
方式二:
步骤S201包括:
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即采用每隔100KHz进行一次小区搜索的方式逐步地进行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此时,步骤S202包括:
终端根据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定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
否则,继续采用每隔100KHz进行一次小区搜索的方式搜索下一个成员载波,获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并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以此类推,直到找到合适驻留的成员载波;或者,如果步骤S201中,终端还从网络侧获取了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则终端可以根据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直接跳转到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上重新进行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而不比采用每隔100KHz进行一次小区搜索的方式逐步地进行小区搜索。
方式三:
步骤S201包括:
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即采用每隔100KHz进行一次小区搜索的方式逐步地进行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
此时,步骤S202包括:
终端根据步骤S201中搜索到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其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包括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终端可以根据该频带信息,直接跳转到该频带的成员载波上进行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并且依次类推,如果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也不适合终端驻留的话,则可以继续判断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包括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适合驻留,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成功驻留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上。
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携带的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判断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也就是说,判断成员载波的负载是否足够小,适合作为终端当前驻留的成员载波,具体的判断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
终端预先存储有每个负载等级与不同的驻留门限值的对应关系,每个负载等级与一个驻留门限值一一对应,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体现了该负载等级下的成员载波能够被终端驻留的概率。成员载波的负载越大,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越高,则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越小;成员载波的负载越小,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越低,则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越大。
终端获取了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后,确定该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并生成一个随机数,其中,驻留门限值与随机数的取值范围相同,例如都是属于(0,1)这个范围的数;通过将随机数与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随机数小于驻留门限值,则说明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可以作为终端当前驻留的成员载波;否则,说明该成员载波不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不可以作为终端当前驻留的成员载波,终端需要进行重新选择。
下面给出三个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网络侧在各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指示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在所有成员载波上的广播信道播发所有成员载波上的负载消息,在小区初搜过程中,终端搜到一个成员载波后,读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的内容,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后,综合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考虑是否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下面给出基站和终端的操作,以说明终端从小区初搜到驻留到成员载波的过程:
基站侧:基站根据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每个成员载波上的负载情况,生成相应的负载等级,将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信息,以及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在各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上进行播发。
终端侧:用户终端按照LTE系统版本8(R8)规定的小区搜索方式进行小区初搜,在搜索到一个成员载波后,读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其中包含负载状态信息,以及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如果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比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低,则直接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如果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比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高,不适合驻留,则选取其他负载等级低于预设的负载等级门限值的成员载波中负载等级较低的成员载波,并利用该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直接跳转到该成员载波的频带上进行驻留。
如果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不含有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则UE继续进行原始的小区初搜。
实施例2:网络侧在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仅指示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在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仅增加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信息,如一个负载等级,该负载等级直接决定了用户终端能够驻留在该成员载波的概率,即负载等级一一对应的驻留门限值,用户终端随机产生一个随机数,将随机数与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用户终端能否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下面给出基站和终端的操作,以说明终端从小区初搜到驻留到成员载波的过程:
基站侧:基站根据当前的各个成员载波上的负载状况,为每个成员载波设置一个允许终端驻留的驻留概率,然后将与该驻留概率对应的负载等级在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上进行播发。
终端侧:用户终端按照R8的小区初搜方式进行小区初搜,在成功搜索到一个成员载波后,读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获取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并确定其对应的驻留概率,同时UE将随机产生一个随机数,该随机数服从一定的分布,较佳的产生一个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将该随机数与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当该随机数小于该驻留门限值时,该用户终端能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用户终端不能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需要继续进行小区初搜。如果终端还获取了其他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则终端直接跳转到对应的频带上重新开始小区初搜和驻留的相关操作。
实施例3:网络侧在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中指示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和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
该负载等级直接决定了用户终端能够驻留在该成员载波的概率,即负载等级一一对应的驻留门限值,用户终端随机产生一个随机数,将随机数与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用户终端能否驻留在该成员载波。并且,基站综合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况,在不同的成员载波上配置一个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下面给出基站和终端的操作,以说明终端从小区初搜到驻留到成员载波的过程:
基站侧:基站根据当前的各个成员载波上的负载状况,为每个成员载波设置一个允许终端驻留的驻留概率,同时为每个成员载波配置一个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然后将与每个成员载波的驻留概率对应的负载等级,以及为该成员载波配置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在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上进行播发。较佳地每个成员载波对应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为不同的成员载波,可以为该成员载波自己,也可以为其他成员载波,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负载较低。
终端侧:用户终端按照R8的小区初搜方式进行小区初搜,在成功搜索到一个成员载波后,读取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息,获取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并确定其对应的驻留门限值,同时UE将随机产生一个随机数,该随机数服从一定的分布,较佳的产生一个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将该随机数与当前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对应的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当该随机数小于该驻留概率时,该用户终端能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用户终端不能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终端将按照广播信息中给出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跳转到相应的频带继续进行小区初搜,如果终端仍不能成功驻留推荐的成员载波,再按照该推荐的成员载波上的广播信息中的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继续进行小区初搜。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1和至少一个终端12。
基站11,用于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向终端12发送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终端12,用于获取网络侧发送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较佳地,基站11包括:
负载状态检测单元111,用于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驻留指示单元112,用于向终端12发送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较佳地,所述驻留指示单元112,通过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向终端12发送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或者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较佳地,驻留指示单元112,还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向终端12发送该载波聚合系统中除该成员载波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或者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频带信息。
较佳地,终端12包括:
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121,用于获取网络侧指示的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驻留单元122,用于根据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121,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驻留单元122,根据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到该成员载波上。
或者,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121,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驻留单元122,根据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或者,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121,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驻留单元122,根据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寻找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载波聚合系统中当某一个成员载波的负载较重而其他成员载波的负载较轻时,对于初始接入来说,负载较重的成员载波的随机接入性能较低,因此,终端可以选择接入负载较轻的成员载波上,提高用户的接入体验,使得系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保证了各个成员载波间的负载是均衡的,节省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负载调整过程,同时节省了较多的信令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广播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
其中,终端根据所述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成功驻留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上。
2.一种成员载波的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其中,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所述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成功驻留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成员载波的负载等级所对应的驻留门限值,并生成一个随机数,其中,所述驻留门限值与随机数的取值范围相同;
所述终端将所述随机数与所述驻留门限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随机数小于所述驻留门限值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
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负载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
驻留指示单元,用于通过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广播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
其中,终端根据所述负载状态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成功驻留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上。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用于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
驻留单元,用于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其中所述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驻留单元,根据所述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到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所述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驻留单元,根据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所述获取负载状态信息单元,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所述驻留单元,根据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寻找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
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检测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并生成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通过每个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广播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该负载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
终端,用于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
其中,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系统中所有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选择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当判定该成员载波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时,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或者,
所述终端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网络侧广播的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初始的小区搜索,搜索到本小区当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载波,并从该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该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以及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所述终端根据从成员载波的广播信道中获取的网络侧广播的信息,选择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状态信息,判断该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根据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的信息,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如果是,则将该成员载波作为当前需要驻留的成员载波,并驻留在该成员载波上,否则继续判断网络侧推荐驻留的成员载波是否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直到成功驻留到满足预设的驻留条件的成员载波上。
CN200910083535.9A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883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535.9A CN101883397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535.9A CN101883397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97A CN101883397A (zh) 2010-11-10
CN101883397B true CN101883397B (zh) 2014-11-05

Family

ID=4305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3535.9A Active CN101883397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3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504A (zh) * 2010-11-12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拥塞判决方法和设备
KR101479896B1 (ko) * 2011-06-06 2015-01-06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지국
CN102843747B (zh) * 2011-06-23 2016-01-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道、广播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和ue接入方法
WO2013073876A1 (ko) 2011-11-15 2013-05-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캐리어 기반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단말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41152B (zh) * 2012-12-18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小区状态的方法及设备
CN104427552B (zh) * 2013-09-02 2018-03-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4684085B (zh) * 2013-11-28 2019-01-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重选载波的方法、终端和系统以及网络设备
US9680563B2 (en) * 2014-01-17 2017-06-13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ial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CN105101299B (zh) * 2014-05-09 2018-08-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6550462B (zh) * 2015-09-22 2019-08-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选载波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CN106922021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738140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终端驻留方法、基站、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92051A (zh) * 2017-08-03 2019-02-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负载均衡的控制方法、小区选择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1278153B (zh) * 2019-01-25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570A (zh) * 2002-07-20 2004-01-2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负载平衡方法
CN101179312A (zh) * 2007-12-14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0137409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6141C (zh) * 2006-01-18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接入冲突避让的方法及系统
US7668518B2 (en) * 2006-03-16 2010-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and load combination based carrier assignment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570A (zh) * 2002-07-20 2004-01-2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负载平衡方法
CN10137409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79312A (zh) * 2007-12-14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扩容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97A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3397B (zh)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EP3051878B1 (en) Capability ma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85098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nd/or implementing control channels in white space
US201400718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ual Mode Network Selection
JP6114383B2 (ja) インデックスベースのピア発見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557627B (zh)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RU2690023C1 (ru) Способ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d2d,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обслуживающая сота
CN102118833A (zh) 一种小区接入指示方法、小区选择方法和设备
WO2014012453A1 (zh) 一种感知系统中进行小区搜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4738A (zh) 多模终端、多模终端驻留网络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JP5580930B2 (ja)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データベースに基づく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ハンドオーバシステム
KR20140024459A (ko) 셀 재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RU2756302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ты-кандидат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и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CN108353378B (zh) 激活类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KR20140034925A (ko) 피어 발견 범위 및 업데이트들의 빈도에 유연성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US20110244904A1 (en) Delivery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05993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lect and to reselect a resource for peer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networks
CN103596288B (zh) 一种lte系统接入认知频谱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61477B (zh) 一种小区信息的发送方法、驻留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2843652B (zh) 一种提升小区重选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4765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选择小区驻留的方法及装置
EP27274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roadcast resources
CN102131253A (zh)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792988A (zh) Mtc终端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203039B (zh) 无线区域网络的系统初始化方法、设备和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