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371A -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3371A
CN101883371A CN2010101914153A CN201010191415A CN101883371A CN 101883371 A CN101883371 A CN 101883371A CN 2010101914153 A CN2010101914153 A CN 2010101914153A CN 201010191415 A CN201010191415 A CN 201010191415A CN 101883371 A CN101883371 A CN 101883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hss
admf
control
ensure ef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14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军
盛国平
刘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914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5330 priority patent/WO201115086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80Arrangements enabling lawful interception [L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0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 and extern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在LEMF将所述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ADMF后,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HSS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最后ADMF根据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或者HSS直接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CSCF和AS的监听匹配效率和准确性,使得CSCF和AS上报的监听数据更完整。

Description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IMS)是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的下一代网络标准,它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简称SIP)体系,通讯与接入无关,具备业务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呼叫与业务分离,应用与服务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以及移动网与因特网业务融合等多种能力。
IMS中主要的功能实体包括用于用户注册、会话控制等功能的呼叫控制实体(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CSCF)、集中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和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另外在会话过程中还涉及互连边界控制功能(Interconnection Border Control Function,IBCF)、签约定位器功能(Subscription Locator Function,SLF)等功能实体。其中CSCF又根据角色分为代理CSCF(Proxy-CSCF,P-CSCF)、查询CSCF(Interrogating-CSCF,I-CSCF)、服务CSCF(Serving-CSCF,S-CSCF)等类型,在逻辑上完成会话路由等不同的功能,在物理上分离也可以合一。用户通过当前所在地P-CSCF接入IMS,经I-CSCF路由查询,到用户归属地S-CSCF完成会话和业务触发等功能。
IMS是与接入无关的网络,无论用户通过固网或者移动网络,都能够接入IMS网络体验相同的业务。SIP是IMS网络的基本信令控制协议,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制定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框架协议之一。SIP用于发起、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控制层协议,和多媒体流协议配合,共同完成IMS网络中的会话控制和媒体协商。
IMS用户发起业务之前,需要进行注册。注册过程类似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用户的注册。在注册时登记自己的位置,并且通知CSCF做好呼叫准备,如下载业务信息等。
一个IMS用户可以有多个公有标识,通过注册其中一个标识,其他标识会自动注册。一个用户的所有用户标识保存在HSS中,CSCF在用户注册时从HSS下载多个公有标识。在3GPP协议29.228中,公有标识的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如图1所示。
最常用例子是用户有一个SIP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URI),同时有一个电话号码类型的统一资源定位标识(Telephone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Tel URL)。
具体地说,SIP URI是SIP协议中使用的网络地址标识。如SIP:tobas@homel.fr,其特征是在Internet网址前面加上SIP表示。而URL是Internet上用来标识某个信息页所用的一个短的字符串。用户只要在(WorldWide Web,简称“Web”)浏览器的地址栏内输入站点的URL,就可以浏览这个站点。因此URL实际就是某个资源的计算机地址。这里所说的资源可以是文档、文件或是程序。其中,Tel URL是请求评论(Request forComment,RFC)规定的电话号码类型的公有标识。
合法监听作为各个国家的管制需求,是IMS系统必备功能之一。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 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 Institute,ETSI)都对IMS域的合法监听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CSCF和AS将监听对象的所有SIP消息作为信令面信息输出。
合法监听的主要功能实体:合法监听设备(Law Enforcement MonitoringFacility,LEMF),用于设置、维护、控制所有监听事件。管理功能(Administration Function,ADMF)负责通过HI1于LEMF交互,完成监听管理配置。传输功能(Delivery Function,DF),DF2向HI2上报监听信令。ADMF与DF功能实体可以在单个物理设备中实现,也可以分布在多个物理设备中实现,本文中假定二者合一。
LEMF与ADMF、DF之间有三个监听接口(Handover Interface,HI)。接口1(Handover Interface Port 1,HI1)主要负责管理和维护信息;接口2(Handover Interface Prot 2,HI2)主要负责向监听中心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接口3(Handover Interface Prot 3,HI3)主要负责向监听中心上报用户面媒体信息。
ADMF与CSCF、AS之间有X1、X2接口,X1接口负责管理和维护信息,X2接口用于CSCF、AS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
图3给出了IMS网络中合法监听实现框架的示意图。ADMF将目标用户的布控信息下到CSCF、AS。CSCF和AS负责监听,并将数据上报。
其布控监听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1,LEMF监控某个IMS用户,通过HI1接口通知ADMF。
步骤402、403,ADMF通过X1接口向AS、CSCF布控。
步骤404,该IMS用户发起注册业务。
步骤405、406、407,CSCF判断该用户是否被监听,如果被监听,CSCF通过X2接口复制信令消息给ADMF,ADMF再转发给LEMF。否则CSCF不上报信令消息到ADMF。
步骤408,CSCF回注册响应。
步骤409,CSCF代替用户发起第三方注册。
步骤410、411、412,AS判断是否被监听,如果被监听,AS通过X2接口复制SIP消息给ADMF,ADMF再转发给LEMF。否则AS不上报X2事件到ADMF。
步骤413,AS回注册响应。
根据现有技术方案,在部分业务场景中,CSCF和AS无法获取用户的所有号码,如用户未注册场景,或只根据本地规则进行号码规整的AS等。如果ADMF只布控某个公有号码,而用户以其他公有号码发起业务,CSCF和AS无法判断出该用户被监听,无法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会照成监听数据缺失。例如:根据图2所示的张三的公共用户身份表,张三有“SIP:张三@XX公司”,“Tel:+862552877431”两个号码。如果在图4所述的布控监听流程中,ADMF只布控“SIP:张三@XX公司”,而“张三”以“Tel:+862552877431”发起业务,如果CSCF1和AS上没有完整的号码列表时,无法判断出“Tel:+862552877431”被监听,无法上报监听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S域合法监听的完整号码布控的方法及系统,在CSCF或AS没有用户的完整号码时,实现合法监听布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包括步骤:
管理功能(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所述HSS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包括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所述ADMF根据所述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或者所述HSS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优选地,所述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之前还包括步骤:
合法监听设备(LEMF)通过监听接口将所述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ADMF。
优选地,所述ADMF通过X1接口、Diameter接口或私有接口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
优选地,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还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
所述被监听用户注册状态、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呼叫控制实体(CSCF)和应用服务器(AS)地址。
优选地,所述ADMF根据所述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具体包括:
所述HSS向所述ADMF返回所述用户号码信息;
所述ADMF携带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向所述ADMF所管理的CSCF及AS进行布控;或者,向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CSCF及AS进行布控。
优选地,所述HSS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具体包括:
所述HSS携带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向所述HSS所管理的CSCF及AS进行布控;或者,
向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CSCF及AS进行布控。
优选地,携带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具体指:
所述ADMF或所述HSS通过一次布控,携带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或者,
所述ADMF或所述HSS进行多次布控,在每次布控中,携带被监听用户的号码,多次布控后,所携带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号码的集合为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系统,包括:管理功能(ADMF)和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
所述ADMF,用于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HSS;
所述HSS,用于在本地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包括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所述ADMF或者所述HSS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优选地,所述ADMF通过X1接口、Diameter接口或私有接口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HSS。
优选地,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被监听用户注册状态、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呼叫控制实体(CSCF)和应用服务器(AS)地址。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HSS查询用户号码信息,获取了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再由HSS或ADMF使用完整的号码列表进行布控,提高CSCF和AS的监听匹配效率和准确性,使得CSCF和AS上报的监听数据更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3GPP中用户公有标识的UML模型示意图
图2为公有标识身份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监听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布控监听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监听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通过ADMF进行监听布控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通过HSS进行监听布控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的实施流程为:
在LEMF将所述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ADMF后,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HSS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最后ADMF根据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或者HSS直接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ADMF可以通过扩展的X1接口、Diameter接口或者其它任何自定义的私有接口,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HSS。通知时可以使用例如SIP URI:“SIP:张三@XX公司”。
HSS可以在本地查询与该用户相关的用户号码信息,最主要的是查询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其他还可以查询用户注册状态、用户所注册的CSCF、AS等信息。
在后续布控时,可以由ADMF进行布控或者由HSS进行布控。若由ADMF进行布控,则HSS将查询到的用户号码信息发送给ADMF。
布控时,布控网元ADMF或者HSS,携带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进行布控。可以通过一次布控就将用户完整号码列表布控下去,也可以通过多次布控,每次携带一个或多个号码,使得多次布控结束后可以将完整号码列表布控完成即可。
可以对布控网元ADMF或者HSS所管理的所有CSCF及AS进行布控,也可以根据HSS查询到的用户所注册的CSCF、AS信息,仅对用户所注册的CSCF、AS进行布控。
布控的具体过程与现有技术和协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完整号码布控系统,主要包括ADMF和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其中,ADMF用于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HSS;HSS用于在本地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ADMF或者所述HSS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在方法部分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参照方法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5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监听网络架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ADMF与HSS使用X1接口,用于查询用户号码信息或者布控。ADMF将携带完整号码列表的布控信息下到CSCF、AS。CSCF和AS负责监听并上报监听的数据。
图6给出了本发明方法的一种通过ADMF进行布控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ADMF收到LEMF的布控请求后,向HSS查询,获取用户号码信息,包括用户注册状态、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用户注册的CSCF、AS地址等。
步骤601,LEMF通过HI1接口布控,如布控“SIP:张三@XX公司”。
步骤602,ADMF查询HSS用户号码信息。
该查询步骤可以分为: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HSS。例如通过“SIP:张三@XX公司”通知。然后HSS在本地查询该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其中至少包括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
步骤603,HSS返回用户号码信息,包括用户注册状态、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用户注册的CSCF、AS地址等。
步骤604、605,ADMF布控数据到CSCF和AS,携带完整的用户号码列表。本例是按照一次布控就携带用户完整号码列表实施的,如604中同时携带“SIP:张三@XX公司”和“Tel:+862552877431”。ADMF也可以分多次布控,每次只携带一个号码。如本例中可以将步骤604分为两步:第一次布控号码“SIP:张三@XX公司”,第二次布控号码“Tel:+862552877431”。
步骤606,用户张三以“Tel:+862552877431”发起注册。
步骤607、608、609,CSCF判断“Tel:+862552877431”被监听,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到ADMF,ADMF转发监听数据到LEMF。
步骤610,CSCF回注册响应。
步骤611,CSCF代替用户“Tel:+862552877431”发起第三方注册。
步骤612、613、614,AS判断“Tel:+862552877431”被监听,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到ADMF,ADMF转发监听数据到LEMF。
步骤615,AS回注册响应。
上述流程是按照注册业务来描述的,对于其他业务的流程也是类似的。其中ADMF查询HSS也可以Diameter接口或者其他私有接口实现。
图7给出了本发明方法的一种通过HSS进行布控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ADMF直接布控到HSS,由HSS对CSCF、AS布控。HSS相当于IMS域的布控代理服务器,HSS根据ADMF的布控请求查询用户号码信息,然后再对CSCF和AS布控,携带完整的号码列表。
步骤701,LEMF通过HI1接口布控,如布控“SIP:张三@XX公司”。
步骤702,ADMF通过X1接口向HSS布控,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HSS。例如通过布控“SIP:张三@XX公司”,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HSS。
步骤703、704,HSS查询本地的用户号码信息,获取用户号码信息,其中至少包括用户的完整号码列表。然后携带完整的用户号码向CSCF、AS布控。本例是按照一次布控就携带用户完整号码列表实施的,如703中同时携带“SIP:张三@XX公司”和“Tel:+862552877431”。HSS也可以分多次布控,每次只携带一个号码。如本例中可以将步骤703分为两步:第一次布控号码“SIP:张三@XX公司”,第二次布控号码“Tel:+862552877431”。
步骤705,用户张三以“Tel:+862552877431”发起注册。
步骤706、707、708,CSCF判断“Tel:+862552877431”被监听,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到ADMF,ADMF转发监听数据到LEMF。
步骤709,CSCF回注册响应。
步骤720,CSCF代替用户“Tel:+862552877431”发起第三方注册。
步骤721、722、723,AS判断“Tel:+862552877431”被监听,上报信令消息和事件消息到ADMF,ADMF转发监听数据到LEMF。
步骤724,AS回注册响应。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IMS网络中进行合法监听布控,能有效提高CSCF和AS的监听匹配的准确性,上报更完整的监听数据,更有效地满足运营商和执法机构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管理功能(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所述HSS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包括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所述ADMF根据所述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或者所述HSS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DMF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之前还包括步骤:
合法监听设备(LEMF)通过监听接口将所述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ADM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DMF通过X1接口、Diameter接口或私有接口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HS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还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
所述被监听用户注册状态、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呼叫控制实体(CSCF)和应用服务器(AS)地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DMF根据所述HSS返回的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具体包括:
所述HSS向所述ADMF返回所述用户号码信息;
所述ADMF携带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向所述ADMF所管理的CSCF及AS进行布控;或者,
向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CSCF及AS进行布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SS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具体包括:
所述HSS携带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向所述HSS所管理的CSCF及AS进行布控;或者,
向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CSCF及AS进行布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携带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具体指:
所述ADMF或所述HSS通过一次布控,携带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或者,
所述ADMF或所述HSS进行多次布控,在每次布控中,携带被监听用户的号码,多次布控后,所携带的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号码的集合为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8.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功能(ADMF)和被监听用户所签约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
所述ADMF,用于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HSS;
所述HSS,用于在本地查询所述被监听用户的用户号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信息中包括所述被监听用户的完整号码;
所述ADMF或者所述HSS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进行布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MF通过X1接口、Diameter接口或私有接口将被监听用户通知给所述HSS。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号码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被监听用户注册状态、所述被监听用户所注册的呼叫控制实体(CSCF)和应用服务器(AS)地址。
CN2010101914153A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1883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14153A CN101883371A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5330 WO2011150869A1 (zh) 2010-06-03 2011-06-03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14153A CN101883371A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71A true CN101883371A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14153A Pending CN101883371A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3371A (zh)
WO (1) WO20111508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0869A1 (zh) * 2010-06-03 2011-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CN110312248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数据通讯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2003855A (zh) * 2020-08-20 2020-11-27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ms网络的隐私号码业务平台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3482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based lawful interception
CN101325781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法监听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4896C (zh) * 2005-12-13 2008-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监听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37447B (zh) * 2007-01-2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执行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01883371A (zh) * 2010-06-03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3482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based lawful interception
CN101325781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法监听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 security;Lawful interception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s", 《3GPP TS 33.107 V9.0.0》,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
章璐等: "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实现方法", 《中兴通讯技术》, vol. 14, no. 5, 31 October 2008 (2008-10-3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0869A1 (zh) * 2010-06-03 2011-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CN110312248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数据通讯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2003855A (zh) * 2020-08-20 2020-11-27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ms网络的隐私号码业务平台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50869A1 (zh) 201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3541B2 (en) Lawful interception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CN101237692B (zh) 向网络数据库节点提供实例标识符的设备及相关方法
CN101237447B (zh) 策略执行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01433050A (zh) 注册多联系装置的方法
CN105530666A (zh) 会话绑定方法与系统
WO2013163945A1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事件的上报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1883371A (zh) 一种ims网络中合法监听的布控方法及系统
EP2301232B1 (en) Lawful interception of bearer traffic
CN101400108B (zh)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078916A (zh) 在离线计费系统中减少部分cdr的处理
CN101132645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处理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变更的方法
CN100414896C (zh) 一种下发监听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EP1839194B1 (en) Interception of databases
CN100518101C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的公共业务合法监听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0448A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公共业务进行合法监听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03246B (zh) 高机动骨干通信系统用户嗅探方法
CN101237615B (zh) 对媒体网元进行动态设控激活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68986A (zh) 一种号码关联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6050032A1 (zh) 用户注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50447A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公共业务进行合法监听的监听代理装置
CN101198166B (zh) P-cscf主动删除用户数据时的处理方法
CN102420816A (zh)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685737B (zh) 合法监听的方法和系统
Bharathi et al. Development of Diameter Call Simulations Using IPSL Tool for IMS-LTE
Kim et al. 3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based framework for lawful interce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