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361B -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3361B
CN101883361B CN200910107268.4A CN200910107268A CN101883361B CN 101883361 B CN101883361 B CN 101883361B CN 200910107268 A CN200910107268 A CN 200910107268A CN 101883361 B CN101883361 B CN 101883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wlan
access network
wimax
switching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72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3361A (zh
Inventor
杨永利
丁志明
树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072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及系统,采用本发明可解决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WiFi是一种重要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同时也用于无线宽带接入,目前基于WiFi的WLAN接入网应用目前全球有大量的WiFi热点在运行,提供了免费或付费的无线上网服务。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也是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国际标准之一,全球有众多的运营商使用WiMAX技术建设无线宽带接入网络。WiFi和WiMAX都是重要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但又各有各的优缺点。WiFi布网速度快、成本低、带宽更高、使用频谱无需授权,但覆盖范围小。WiMAX覆盖范围大,但在大覆盖范围内会有很多的用户,平均用户带宽就下降。将WiFi作为WiMAX的补充,在室内WiMAX信号弱、或人口稠密的地点使用WiFi热点,将是不错的选择。为此WiMAX论坛计划成立WiMAX与WiFi交互的技术组,研究WiMAX和WiFi的交互技术,也就是要研究怎样通过WiFi网络接入到WiMAX的核心网络,以及在基于WiMAX和基于WiFi两个接入网络之间切换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对于工作在单射频(Single Radio)模式,支持WiMAX和WiFi的多模终端,当从WiMAX切换到WiFi工作模式,WiMAX接入网到WLAN接入网的切换是需要一段时间T的。切换发生时假如有业务在进行,这一段时间T如果过大,势必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以解决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另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认证模块:用于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模块:用于所述认证模块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服务器,包括:
获取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模拟认证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模块:用于模拟认证模块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一方面,提供一种WiMAX核心网,包括切换服务器,
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一方面,提供一种WLAN接入网,包括切换服务器,
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包括WiMAX核心网、WiMAX接入网、WLAN接入网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WiMAX核心网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相应的,还提供了另一种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包括WiMAX核心网、WiMAX接入网、WLAN接入网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WLAN核心网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切换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WiMAX核心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WLAN接入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和实施例十一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十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描述的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其中WLAN接入网包括但不限于基于WiFi技术的WLAN,还可以由基于其他无线技术构成的需要接入认证的无线局域网,本文以基于WiFi技术构成的WLAN为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主旨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流程,包括:
首先,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DA等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且所述用户设备工作在单射频模式下,在该用户设备发生切换之前,其工作在WiMAX模式,通过WiMAX接入网与CSN(Connectivity ServiceNetwork,连接业务网)家乡代理相连,即图1中的A状态;
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设备寻找可用的单射频切换服务器,并且与其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如果这个过程在所述用户设备初始入网时已经完成,则此步骤不需要;
步骤2、所述用户设备向步骤1中确定的单射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AP,还可以获取目标WLAN接入网的认证器;
若用户设备为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时获取目标AP,可采用如下方法,即用户设备向确定的单射频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包含有自身的位置信息,所述单射频切换服务器向保存有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获取在地理位置上最匹配的AP并通过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若用户设备为双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时获取目标AP,可采用如下方法,即用户设备自身通过侦听目标网络获取目标AP,接下来还可以在切换请求中上报给切换服务器,由切换服务器查询到该AP使用的WLAN接入网的认证器;
步骤3、用户设备和单射频切换服务器之间建立隧道,以传递802.11的数据帧,即MAC帧;隧道建立之后,切换服务器作为一个所述WLAN接入网的虚拟AP工作,即模拟所述WLAN接入网的AP工作,此时,模拟所述WLAN接入网的AP工作的切换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报文采用隧道传递,隧道内传递的数据格式可以为:
    IP header     Tunnel header     802.11 MAC Frame
IP header(IP报头)中的IP地址是可在公网寻址的单射频切换服务器的IP地址,及用户设备的IP地址;
Tunnel header(隧道报头)取决于采用的隧道协议,如果使用GRE(General Route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则为GRE header;
802.11 MAC Frame为用户设备的WiFi模块以及切换服务器产生的802.11格式的MAC帧;
步骤4、用户设备和虚拟AP之间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开放系统认证由两个消息组成,用户设备向虚拟AP发送一个包含自身ID的请求消息,虚拟AP直接回送一个成功的响应消息。
步骤5、用户设备和虚拟AP建立关联;
步骤6、整个步骤6中为802.1x EAP认证过程,具体包括(a)~(j)步骤,参见附图1所示,(a)~(j)步骤为用户设备和WLAN接入网的认证器之间进行802.1x EAP认证;用户设备将认证报文通过隧道传递给虚拟AP,虚拟AP再将认证报文传递给认证器;虚拟AP和认证器之间的消息也可以在隧道中传递;
步骤7、用户设备和认证服务器之间建立了MSK(Master Session key,主会话密钥);
步骤8、认证服务器将MSK传递给认证器;
步骤9、用户设备和认证器之间进行4次握手,建立PTK(PairwiseTransient Key,成对临时密钥);
步骤10、认证器将PTK传递给切换服务器上的虚拟AP;
步骤11、用户设备向虚拟AP发送切换请求,该请求携带目标AP的标识;
步骤12、虚拟AP向认证器请求,将步骤9产生的PTK传递给目标AP;
步骤13、认证器将PTK传递给目标AP;步骤10,步骤11,步骤12也可以省略,在步骤9产生PTK后直接跳到步骤13将PTK传递给目标AP;
步骤14、用户设备和切换服务器之间的隧道拆除;
步骤15、请求家乡代理保持与用户设备的连接,暂时缓存发给用户设备的数据;这个请求可以由用户设备发起,先向切换服务器发出数据保持请求,再由切换服务器向家乡代理发送请求,也可以直接由切换服务器发起请求;具体过程参见附图1;
步骤16、家乡代理开始缓存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
步骤17、用户设备关闭WiMAX射频模块,开启WiFi射频模块;
步骤18、用户设备根据步骤2中获取到的目标AP,采用被动式监听Beacon(信标),或者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帧,该帧包含期望的BSSID(AP的唯一标识);通过Beacon帧或者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帧,用户设备了解到该BSS(基本服务集)的工作参数,并与AP建立MAC层的同步;
步骤19、用户设备与目标基站建立关联;
步骤20、获取CoA(Care of Address,移动IP转交地址)及进行MIP注册;
WiMAX网络要支持移动IP,为了保证切换发生时的业务连续性,用户设备在基于WiFi无线网络里,也要能够支持移动IP。如果采用的MIPv4,切换到基于WiFi的WLAN之后,就需要外部代理(FA)的支持,FA可以存在于WLAN AN里,也可以存在于WiMAX的CSN里,WiMAX的MIPv4支持PMIP(Proxy Mobile IP,代理服务器式移动IP)及CMIP(ClientMobile IP,客户端式移动IP)两种技术,两种MIP的IP地址获取方式稍有不同,如果是PMIP,则采用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过程,将FA的CoA注册到HA(Home Agent,家乡代理)上,与HoA进行绑定;如果是CMIP,则使用MIP消息获取用户设备的CoA,并将CoA注册到HA上,与HoA进行绑定;如果采用MIPv6,则采用CMIP的工作方式,不需要外部代理(FA),用户设备获取CoA之后,自行向HA注册。不论采用MIPv4还是MIPv6,用户设备都需要重新获取转交地址(CoA),并进行MIP注册。MIP注册完成之后,家乡代理停止缓存数据,开始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用户设备就可以正常使用WLAN AN接入WiMAX CSN,并正常进行业务了,即状态B。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节点AP;若用户设备是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切换服务器向保存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从而获取目标AP;若用户设备是双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通过侦听获取目标AP,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202、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其中,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用户设备与模拟所述WLAN的AP的切换服务器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203、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节点AP;若用户设备是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切换服务器向保存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从而获取目标AP;若用户设备是双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通过侦听获取目标AP,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302、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其中,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用户设备与模拟所述WLAN的AP的切换服务器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303、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切换服务器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
用户设备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切换服务器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304、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中的步骤303为可选步骤。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不仅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还使得切换过程的进行的数据业务保持连续性。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切换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若用户设备是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切换服务器向保存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从而获取目标AP,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402、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其中,所述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403、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切换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切换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若用户设备是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切换服务器向保存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从而获取目标AP,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502、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其中,所述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503、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保持连接请求,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或者
向家乡代理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使得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切换服务器请求家乡代理保持与用户设备的连接,暂时缓存发给用户设备的数据;这个请求可以由用户设备发起,先向切换服务器发出数据保持请求,再由切换服务器向家乡代理发送请求,也可以直接由切换服务器发起请求,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步骤504、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切换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流程参见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中的步骤503为可选步骤。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不仅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还使得切换过程的进行的数据业务保持连续性。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如下模块:
获取模块601: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认证模块602:用于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切换模块603:用于所述认证模块602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601获取的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保持连接模块604:用于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切换服务器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保持连接模块604为可选模块,不增加保持连接模块604同样可以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增加此保持连接模块604可进一步使得切换过程的进行的数据业务保持连续性。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七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切换服务器,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所述切换服务器包括如下模块:
获取发送模块7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模拟认证模块702: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切换模块703:用于模拟认证模块702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发送模块701发送的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第一保持连接模块704: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保持连接请求,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第二保持连接模块705:向家乡代理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使得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持连接模块704和第二保持连接模块705为可选模块,所述切换服务器可以增加两者之一或两者都增加,不增加这两种模块中的任意一个同样可以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增加此这两种模块中的任意一个可进一步使得切换过程的进行的数据业务保持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换服务器可以位于WiMAX核心网,也可位于WLAN接入网。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切换服务器,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八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WiMAX核心网,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
参见实施例1及实施例7可知:一种WiMAX核心网81,包括切换服务器801,所述切换服务器8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切换服务器,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九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WLAN接入网,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9所示:
参见实施例1及实施例7可知:一种WLAN接入网91,包括切换服务器901,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切换服务器,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十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参见实施例1、实施例7及实施例8可知: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101,包括WiMAX核心网1001、WiMAX接入网1003、WLAN接入网1002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4,其中,
所述WiMAX核心网1001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1003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1004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1004在所述WLAN接入网1002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1004从WiMAX接入网1003切换至WLAN接入网1002;
所述用户设备1004用于在WiMAX接入网1003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1002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1003切换至WLAN接入网1002。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第十一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首先应用场景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参见实施例1、实施例7及实施例9可知: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101,包括WiMAX核心网1001、WiMAX接入网1003、WLAN接入网1002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4,其特征在于,
所述WLAN核心网1001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1003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1004,与所述用户设备1004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1004在所述WLAN接入网1002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1004从WiMAX接入网1003切换至WLAN接入网1002;
所述用户设备1004用于在WiMAX接入网1003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1002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1003切换至WLAN接入网1002。
本实施例当中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解决了当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到WLAN接入网时缩短切换时间的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实体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需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切换服务器、WiMAX核心网、WLAN接入网及系统中的模块或实体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切换服务器、WiMAX核心网、WLAN接入网及系统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或实体可以合并成一个模块或实体,也可以精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实体。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包括:
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切换服务器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包括:
若用户设备是单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切换服务器向保存AP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查询,从而获取目标AP;
若用户设备是双收单发的WiMAX和WiFi双模用户设备,则通过侦听获取目标AP。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与模拟所述WLAN的AP的切换服务器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
5.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持连接请求,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或者
向家乡代理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使得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包括:
模拟所述WLAN的AP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开放系统认证并建立关联。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
认证模块:用于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模块:用于所述认证模块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保持连接模块:用于向所述切换服务器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切换服务器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用户设备的数据。
10.一种切换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
模拟认证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
切换模块:用于模拟认证模块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后根据所述获取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换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服务器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块:
第一保持连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持连接请求,通知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或
第二保持连接模块:向家乡代理发送保持连接请求,使得家乡代理保持连接并缓存所述家乡代理发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12.一种WiMAX核心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服务器,
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
13.一种WLAN接入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服务器,
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
14.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包括WiMAX核心网、WiMAX接入网、WLAN接入网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
所述WiMAX核心网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15.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系统,包括WiMAX核心网、WiMAX接入网、WLAN接入网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工作在单射频模式的用户设备,
所述WLAN核心网包括切换服务器,所述切换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WiMAX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使所述用户设备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在WiMAX接入网内向切换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获取目标接入点AP,与所述切换服务器建立隧道以传递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帧,使所述切换服务器模拟所述WLAN的AP完成所述WLAN接入网的接入认证,根据所述目标AP从WiMAX接入网切换至WLAN接入网。
CN200910107268.4A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1883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7268.4A CN101883361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7268.4A CN101883361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61A CN101883361A (zh) 2010-11-10
CN101883361B true CN101883361B (zh) 2015-05-27

Family

ID=4305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7268.4A Active CN101883361B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3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698B (zh) * 2010-12-22 2014-09-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认证系统、方法及中间认证平台
CN102625398A (zh) * 2012-03-07 2012-08-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多通道数据连接切换时恢复高层应用的数据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17360B (zh) * 2012-06-25 2017-04-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768195B (zh) * 2014-01-03 2019-02-01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能实现无缝切换的异构无线网络系统及无缝切换方法
CN107566418B (zh) * 2017-10-26 2020-03-2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16055555B (zh) * 2023-01-28 2023-08-04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服务器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196A (zh) * 2006-08-03 2008-02-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向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21229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web的wlan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212296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证书及sim的wlan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426202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7745A1 (en) * 2005-03-11 2006-10-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tion location based neighbor determination and handover probability estimation
US8064948B2 (en) * 2006-01-09 2011-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roaming for dual-mode WiMax/WiFi s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196A (zh) * 2006-08-03 2008-02-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向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21229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web的wlan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212296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证书及sim的wlan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426202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DOVER MANAGEMENT IN INTEGRATED;ALLAN BORGES PONTES 等;《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81031;第92-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61A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6646B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切换设备
US8199720B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ous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1883361B (zh) 一种用户设备在接入网之间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11000A (zh) 一种参数的确定方法及通信实体
CN201004628Y (zh) 多模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及无线局域网络基站
US11160049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07469A (zh) 到3gpp演进分组核心的可信wlan连接性
CN101785270A (zh) 用于检测用户设备驻留在信赖的还是非信赖的接入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47505A (zh) 用于利用anqp服务器能力增强andsf的系统和方法
Grunenberger et al. Virtual access points for transparent mobility in wireless LANs
CN101959177B (zh) 从非WiFi网络向WiFi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128022A (zh) 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源接入网关地址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1330719B (zh) 一种无线网络中选择移动管理模式的方法
Santa et al. Deployment of vehicular networks in highways using 802.11 p and IPv6 technologies
Xu et al. Exploiting hotspot-2.0 for traffic offloading in mobile networks
CN101888631B (zh) 一种接入网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Magagula et al. Ieee802. 21 optimized handover delay for proxy mobile ipv6
CN102244857B (zh) 无线局域网漫游用户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1656959B (zh) PMIP中HA获取MN-HA key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u et al. Efficient IEEE 802.11 handoff based on a novel geographical fingerprint scheme
Lai et al. SEIP: Secure and seamless IP communications for group-oriented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s
Asadullah et al. Vertical handoff characterization for SIP and mSCTP based UMTS-WLAN integration solutions
CN109600801A (zh) 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945372A (zh) 保证用户设备单射频切换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Siddiqui et al. Design architectures for 3G and IEEE 802.11 WLAN integ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