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7894A -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7894A
CN101877894A CN2009100832613A CN200910083261A CN101877894A CN 101877894 A CN101877894 A CN 101877894A CN 2009100832613 A CN2009100832613 A CN 2009100832613A CN 200910083261 A CN200910083261 A CN 200910083261A CN 101877894 A CN101877894 A CN 101877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type
pcrf
goal systems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32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7894B (zh
Inventor
习建德
赵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32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7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7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7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7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系统间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方法包括:从目标系统网关的BBERF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并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发送IP-CAN承载建立请求;PCEF根据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以及PCRF根据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与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BBERF的重定位,特别适合于在系统切换之前已经在目标系统进行了多个BBERF的预注册情形。

Description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3GPP TS23.402规范中,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接入系统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HRPD(High Rate Packet Data,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管理机制采用预注册的方式实现。即为了提高3GPP接入系统与CDMA HRPD系统之间的切换效率,如果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在3GPP接入系统中注册后移动时,就可以进行通过3GPP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与CDMA HRPD系统的接入网络(AccessNetwork,AN)之间的S101接口(如图1所示)进行预注册过程。在预注册过程中HRPD AN会通知HRPD服务网关(HRPD Serving Gateway,HSGW)建立会话上下文,并且HSGW与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之间建立网关控制会话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获取到在当前服务UE的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 Connectivity AccessNetwork,IP-CAN)会话所应用的服务质量(QoS)规则。如果当UE认为当前不需要切换,则这个网关控制会话过程可以转入保持状态(如图2的步骤8和步骤9)。
如果需要切换时,则通过图3所示的步骤14e,策略计费执行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PCEF)发起的IP-CAN会话修改过程,PCRF将之前保持的与HSGW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激活并将IP-CAN会话与之关联。
但是现有的切换流程中对于HSGW与PCRF之间没有及时交互,因此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HSGW与PCRF所保持的网关控制会话过程中所应用的QoS规则和事件触发信息,在长时间保持之后可能会与切换时的情况不一致;
(2)PCRF在预注册阶段所进行的网关控制会话过程中指定给HSGW的事件触发信息中虽然定义了IP-CAN类型的改变事件触发器,但是缺少UE发生切换且IP-CAN类型改变时触发相关网关控制会话交互的过程。因此PCRF不能立即获取到当前BBERF(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的状态信息,BBERF是HSGW中专门负责与PCRF之间交互的一个实体。如果因为移动性原因,在HRPD系统中预注册建立了多个BBERF实体的情形下,PCRF不能实时地激活相应的网关控制会话过程,则影响网络的运行与切换用户的会话体验。
例如当E-UTRAN向CDMA HRPD系统切换时,IP-CAN承载类型必然改变。
(3)在目前的PCC系统架构中同一个IP-CAN会话存在多BBERF的情形,即一个服务UE的主BBERF(primary BBERF)和其它一些作为备用提供服务的次BBERF(non-primary BBERF),这些次BBERF实体可能属于同一个IP-CAN类型的网络中。这些情形在TS23.203规范中已经明确列出来,并且要求PCRF要跟踪各个BBERF中所执行QoS规则的活动情况,以及根据主BBERF所执行的QoS规则更新相应的PCC规则。但是,现有系统间的切换过程没有能够实现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快速准确实现系统间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目标系统网关向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并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所述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以及所述PCRF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PCRF对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中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所述PCEF执行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进行一致性匹配;以及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向所述目标系统发送用于所述更新及/或定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之前,还包括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进行一致性匹配的步骤。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网关和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PCRF之间的IP-CAN会话进行关联,以执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当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以及/或者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系统,包括目标系统网关、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所述目标系统网关向所述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以及根据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相关事件触发信息。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所述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所述PCRF,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PCRF对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中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所述PCEF执行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进行一致性匹配;以及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向所述目标系统发送用于所述更新及/或定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PCRF在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之前,还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进行一致性匹配。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所述PCRF进行目标网关和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PCRF之间的IP-CAN会话进行关联,以执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或者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的RAT类型不一致时,所述PCRF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或者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执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时,所述源系统PCRF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以及/或者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所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目标系统网关,所述目标系统网关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和更新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以触发源系统网关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所述更新单元,根据PCRF通过匹配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IP-CAN会话修改请求发出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相关事件触发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目标系统网关发送的IP-CAN承载建立请求信令,所述信令中包含有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和UE的IP地址信息;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还包括响应单元,所述响应单元将数据流路径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转换到目标系统网关;以及向目标系统网关发送IP-CAN承载建立响应信令,以指示目标系统网关在源系统中分配给UE的IP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PCRF,所述PCRF包括第一匹配单元、第二匹配单元和修改单元。所述第一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的一致性匹配;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在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中的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所述修改单元,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PCRF还包括发送单元,向目标系统网关发送包含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所述修改单元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所述修改单元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本发明通过目标系统GW(BBERF)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消息,以及PCRF向目标系统GW(BBERF)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过程进行QoS规则的修改,从而多个系统间移动性过程中事先在目标系统建立了多个BBERF实体但是没有立即发生切换的情形下,本发明可以在BBERF实体重定位过程中,确切快速地将所服务BBERF执行的QoS规则与PCEF执行的PCC规则进行关联,实现对BBERF确切快速的重定位。
本发明的BBERF重定位的方法和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成功地解决了多BBERF存在情形下系统间切换时PCRF无法对PCEF所报告的PCC规则与相应服务的BBERF所报告的QoS规则进行关联性检查的问题,实现了PCC系统架构中的要求。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3GPP接入系统与HRPD系统之间的系统框架图;
图2为现有3GPP接入系统与HRPD系统之间的预注册过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3GPP E-UTRAN网络到CDMA HRPD网络的切换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系统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间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系统方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 E-UTRAN网络到CDMA HRPD网络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工作原理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的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在请参考图4,该图显示了本发明的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系统原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BBERF重定位系统包括目标系统网关10、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20和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30。目标系统网关10下对应存在服务用户的切换BBERF,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中对应存在策略计费执行实体(PCEF)。其中在预注册阶段,目标系统网关(BBERF)10已经与PCRF 30之间建立了网关控制会话过程。由于没有发起切换而处于保持状态,目标系统网关10与源系统网关20之间的用户面连接没有建立。
在从保持状态发起系统切换时,目标系统的接入节点向其对应的目标系统网关10发起建立用户面连接请求的信令,通知目标系统网关10建立用户面连接。目标系统网关10向源系统PCRF 30发起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过程,其中在发送给PCRF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
PCRF 30向目标系统网关10应答网关控制会话与QoS规则响应消息。这时候PCRF 30需要等待源系统网关(PCEF)20发送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再进行QoS规则与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操作。
目标系统网关10向源系统网关20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该请求信令中包含有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UE的IP地址信息。为了保持服务连续性,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将之前在源系统中所分配的IP地址再次指派给UE。同时,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将数据流路径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转换到目标系统网关10,并且向目标系统网关10发送IP-CAN承载建立响应信令,以指示给用户UE的IP地址。
目标系统网关10向目标系统的接入节点发送建立用户面连接响应消息信令,指示其已经成功建立了用户面连接。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根据目标系统网关10发送的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30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其中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和受影响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PCRF 30根据来自目标系统网关10的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源系统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
具体来说,PCRF 30首先检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报告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目标系统网关10报告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是否一致,如果均一致,则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进行关联,进行PCC规则与QoS规则的一致性检查;如果PCC规则与QoS规则不一致,PCRF 30则根据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对QoS规则进行修改。在多BBERF存在的情形下,这样能够更快地将服务UE的BBERF所使用的QoS规则/事件报告与PCEF所执行的PCC规则/事件报告进行一致性关联,进行后续的用户面数据传输。
在进行QoS规则与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PCRF 30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如果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PCRF 30则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的PCEF与PCRF 30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这种情况下,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定不一致,则PCRF 30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的PCEF与PCRF 30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如果IP-CAN类型一致,而通过匹配判断RAT类型不一致时,PCRF 30也执行上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的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修改。
PCRF 30根据匹配检查的结果确定需要进行QoS规则的更新和事件触发信息的定制,并向目标系统网关10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过程。其中,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有根据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的QoS规则与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目标系统网关10根据接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将服务UE的BBERF所使用的QoS规则/事件报告与PCEF所执行的PCC规则/事件报告进行一致性关联。从而在目标系统与源系统没有立即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对系统间切换时服务UE的BBERF进行确切快速的重定位。
图5给出了为本发明系统间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系统详细方框图。其中目标系统网关1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12、第二发送单元14和更新单元16,第一发送单元12向PCRF 30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第二发送单元14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以触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向PCRF 30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单元16根据PCRF 30通过匹配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IP-CAN会话修改请求发出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相关事件触发信息。
图中还显示了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详细方框图,如图所示,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包括接收单元22和发送单元24。接收单元22用来接收目标系统网关10发送的IP-CAN承载建立请求信令,信令中包含有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和UE的IP地址信息。发送单元24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 30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还包括响应单元(图中未显示),响应单元将数据流路径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转换到目标系统网关10,并向目标系统网关10发送IP-CAN承载建立响应信令,以指示给目标系统网关10在源系统中分配给UE的IP地址。
另外如图所示,PCRF 30包括第一匹配单元32、第二匹配单元34和修改单元36。第一匹配单元32用来根据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的一致性匹配。第二匹配单元34在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实体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中的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第二匹配单元34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修改单元36在QoS规则与PCC规则不一致时,根据PCC规则修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其中当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修改单元36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的PCEF与PCRF 30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当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RAT类型不一致时,修改单元36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的PCEF与PCRF 30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PCRF 30还包括发送单元(图中未显示),用来向目标系统网关10发送包含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下面是以带有预注册过程的3GPP E-UTRAN(3GPP Evolved UniversalTerrain Radio Access Network,3GPP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与CDMAHRPD(CDMA High Rate Packet Data,CDMA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系统之间切换过程为例具体说明上面的发明技术。
具体请参考图6,该图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 E-UTRAN网络到CDMA HRPD网络切换时BBERF重定位的工作原理。其中在该实施例中,HSGW(HRPD服务网关)42、PDN 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44和PCRF 46分别与图4的目标系统网关10、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以及PCRF 30执行对应的功能,分别表示目标系统CDMAHRPD网络和源系统3GPP E-UTRAN网络下的对应网关和实体。
在该切换过程中,UE发送的HRPD业务信道建立完成消息触发HRPDAN(HRPD Access Network,HRPD接入网络)40发送A11请求信令,即用户面连接建立请求信令给目标HSGW 42,以指示其建立用户面连接。这时,HSGW(BBERF)42向PCRF 46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消息,该消息向PCRF 46报告当前服务该UE的IP-CAN类型和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
PCRF 46应答HSGW(BBERF)42网关控制会话与QoS规则响应消息,同时HSGW 42与PDN GW 44之间发起建立用户面连接的信令(代理绑定更新消息-Proxy Binding Update,PBU和代理绑定更新应答-ProxyBinding Acknowledge,PBA)。其中代理绑定更新消息触发PDN GW(PCEF)44发起IP-CAN会话的修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PDN GW 44的PCEF向PCRF 46通知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
PCRF 46检查PDN GW(PCEF)44报告的IP-CAN类型与HSGW(BBERF)42报告的IP-CAN类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两者关联起来,进行PCC规则与QoS规则的一致性检查;否则修改QoS规则。PCRF 46将向HSGW(BBERF)42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过程进行QoS规则的修改,其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有更新的QoS规则与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具体的定制过程可参见3GPP TS23.203规范。
由于在预注册阶段HSGW 42没有与PDN GW 44之间建立用户面连接,所以HSGW 42发送代理绑定更新消息(PBU)给PDN GW 44。HSGW42在PBU消息中将UE的IPv4地址或者IPv6地址设置为0。PDN GW 44会将相同的IPv4归属地址(Home Address,HoA)和/或IPv6归属前缀(Home Prefix)地址包含在代理绑定应答消息(PBA)中。PDN GW 44则将数据流从服务网关(Serving GW)转换到HSGW 42,并发送代理绑定应答消息给HSGW 42。HSGW 42然后向HRPD AN40发送A11响应信令。
另外,PDN GW 44向执行PCEF发起的IP-CAN会话修改过程,具体可按照TS23.203规范所指定的进行,获得在HRPD系统中所建立的激活IP会话相应的PCC规则。或者,使用配置在PDN GW 44的静态信息决定PCC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面结合3GPP E-UTRAN网络向CDMA HRPD网络切换实施例的对本发明的BBERF重定位系统作出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系统间切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图7对本发明的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方法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首先从目标系统网关向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步骤102),并从目标系统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步骤104)。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根据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步骤106)。
然后,PCRF根据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实体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中的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步骤108)。
并且,在QoS规则与PCC规则不一致时,PCRF向目标系统发送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以更新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步骤110)。
在步骤102中,其发送给PCRF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
在步骤104中,发送的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信令中包含有IP-CAN类型、RAT类型、UE的IP地址信息。
在步骤106中,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受影响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在步骤108进行QoS规则与PCC规则一致性匹配之前,还包括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进行一致性匹配的步骤。当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网关和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与源网关和PCRF之间的IP-CAN会话进行关联,以执行QoS规则与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
当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则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当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下面结合上述步骤,对本发明的BBERF重定位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在多个BBERF存在服务一个UE的同一个IP-CAN会话的情形下,在从保持状态发起系统切换过程中,目标系统网关(BBERF)接收到用户面连接请求信令,发起建立用户面连接的请求,通知目标系统网关建立用户面连接。目标系统网关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过程。
PCRF向目标系统网关应答网关控制会话与QoS规则响应消息。这时候PCRF需要等待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CEF)发送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再进行QoS规则与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操作。
目标系统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为了保持服务连续性,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将之前在源系统中所分配的IP地址再次指派给UE。同时,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将数据流路径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转换到目标系统网关,并且向目标系统网关发送IP-CAN承载建立响应信令,以指示给用户UE的IP地址。
目标系统网关向目标系统的接入节点发送建立用户面连接响应消息信令,指示其已经成功建立了用户面连接。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根据目标系统网关发送的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
PCRF根据来自目标系统网关的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
具体来说,PCRF首先检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报告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目标系统网关报告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进行关联,进行PCC规则与QoS规则的一致性检查;如果PCC规则与QoS规则不一致,PCRF则根据PCC规则、运营商策略、IP-CAN类型、RAT类型对QoS规则进行修改。当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PCRF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在多BBERF存在的情形下,这样能够更快地将服务UE的BBERF所使用的QoS规则/事件报告与PCEF所执行的PCC规则/事件报告进行一致性关联,进行后续的用户面数据传输。
PCRF根据匹配检查的结果确定需要进行QoS规则的更新和事件触发信息的定制,并向目标系统网关发起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过程。其中,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有修改的QoS规则与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
目标系统网关根据接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将服务UE的BBERF所使用的QoS规则/事件报告与PCEF所执行的PCC规则/事件报告进行一致性关联。从而在目标系统与源系统没有立即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对系统间切换时服务UE的BBERF进行确切快速的重定位。
本发明的BBERF重定位的方法和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成功地解决了多BBERF存在情形下系统间切换时PCRF无法对PCEF所报告的PCC规则与相应服务的BBERF所报告的QoS规则进行关联性检查的问题,实现了PCC系统架构中的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28)

1.一种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目标系统网关向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并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策略计费执行实体PCEF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
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所述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以及
所述PCRF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F对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中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所述PCEF执行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进行一致性匹配;以及
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向所述目标系统发送用于所述更新及/或定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之前,还包括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进行一致性匹配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网关和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PCRF之间的IP-CAN会话进行关联,以执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以及/或者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
10.一种系统间切换时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重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位系统包括目标系统网关、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
所述目标系统网关,向所述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向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以及根据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相关事件触发信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所述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
所述PCRF,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更新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RF对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请求中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所述PCEF执行的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进行一致性匹配;以及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向所述目标系统发送用于所述更新及/或定制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RF在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之前,还对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进行一致性匹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所述PCRF进行目标网关和所述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进行关联,以执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的一致性匹配。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所述PCRF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15.如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所述PCRF根据运营商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所述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所述PCRF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以及/或者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
19.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目标系统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系统网关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IP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承载建立请求,以触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
所述更新单元,根据PCRF通过匹配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IP-CAN会话修改请求发出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更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相关事件触发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目标系统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以及激活QoS规则的状态信息。
21.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目标系统网关发送的IP-CAN承载建立请求信令,所述信令中包含有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和UE的IP地址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IP-CAN承载建立请求的触发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请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单元,所述响应单元将数据流路径从所述源系统网关转换到目标系统网关;以及向目标系统网关发送IP-CAN承载建立响应信令,以指示目标系统网关在源系统中分配给UE的IP地址。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中包括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策略计费控制PCC规则状态信息。
24.一种应用于系统间切换的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其特征在于,所述PCRF包括第一匹配单元、第二匹配单元和修改单元,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网关控制与服务质量QoS规则请求与所述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的一致性匹配;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在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一致时,进行目标系统当前服务用户设备UE的BBERF的QoS规则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中的PCEF执行的PCC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匹配;
所述修改单元,在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不一致时,根据所述PCC规则、运营商策略和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修改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BBERF上执行的QoS规则及/或定制新的事件触发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PCRF,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向目标系统网关发送包含修改的QoS规则及/或新的事件触发定制信息的网关控制与QoS规则定制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PCRF,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IP-CAN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不一致时,所述修改单元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IP-CAN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PCRF,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系统当前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与所述源系统服务U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不一致时,所述修改单元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当前服务的RAT类型,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CEF与PCRF之间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过程中修改PCC规则中的计费规则。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PCRF,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QoS规则与所述PCC规则一致性匹配时,所述第二匹配单元根据目标系统服务UE的IP-CAN类型和RAT类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QoS信息。
CN200910083261.3A 2009-04-28 2009-04-28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Active CN101877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261.3A CN101877894B (zh) 2009-04-28 2009-04-28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261.3A CN101877894B (zh) 2009-04-28 2009-04-28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7894A true CN101877894A (zh) 2010-11-03
CN101877894B CN101877894B (zh) 2014-12-24

Family

ID=4302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3261.3A Active CN101877894B (zh) 2009-04-28 2009-04-28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78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933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会话删除方法及其系统
CN102884860A (zh) * 2010-02-18 2013-01-1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处理承载控制模式改变的方法
CN103329483A (zh) * 2010-11-16 2013-09-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进行服务重定向
CN106664614A (zh) * 2015-06-26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绑定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035424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相关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0338A1 (en) * 2004-12-08 2006-06-08 Bo-Seung Hw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267319A (zh) * 2008-04-30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策略计费控制规则的方法
CN101272534A (zh) * 2008-05-08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拜访地网络拓扑结构的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0338A1 (en) * 2004-12-08 2006-06-08 Bo-Seung Hw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267319A (zh) * 2008-04-30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策略计费控制规则的方法
CN101272534A (zh) * 2008-05-08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拜访地网络拓扑结构的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860A (zh) * 2010-02-18 2013-01-1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处理承载控制模式改变的方法
US9277542B2 (en) 2010-02-18 2016-03-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handling a change to bearer control mode
CN103329483A (zh) * 2010-11-16 2013-09-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进行服务重定向
CN103329483B (zh) * 2010-11-16 2016-11-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进行服务重定向
US10476970B2 (en) 2010-11-16 2019-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redirection from a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US11647085B2 (en) 2010-11-16 2023-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redirection from a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CN102769933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会话删除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64614A (zh) * 2015-06-26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绑定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6664614B (zh) * 2015-06-26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绑定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035424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相关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35424B (zh) * 2018-01-12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相关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7894B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0753B (zh) 一种资源创建方法、资源删除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237677B (zh) 系统间切换时传递聚合最大位速率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目的侧网络
CN101925042B (zh) 控制隧道标识分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77935B (zh) 一种事件触发器的下发和安装方法
CN101401470A (zh) 用于在两种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执行切换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244910B (zh) 一种增强单接入语音业务连续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5794265A (zh) 支持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WO2010077190A1 (en) Emergency call support during roaming
CN102215469A (zh) 一种基于网络负荷的策略计费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621788A (zh) 一种发送演进分组数据网络系统承载服务质量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53719A (zh) 实现互联网协议语音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72604B (zh) 信令跟踪方法及设备
CN11151104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7894B (zh) 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实体重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4602310A (zh) 一种csfb电路域回落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CN101572929B (zh) 一种在切换过程中传送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1987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寻呼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62756A (zh) 语音连续性呼叫切换的方法、系统及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CN101600192B (zh) 用户上下文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38728B (zh) 一种实现紧急会话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83899B (zh) 一种切换过程中发起源网络承载释放的方法、系统及网络锚点
CN102348193B (zh) 一种网关标识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13918A (zh) 一种切换过程中承载信息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56B (zh) 一种下行信令消息流程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507129A (zh) 一种srvcc流程触发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0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