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3626A -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3626A
CN101873626A CN200910083066A CN200910083066A CN101873626A CN 101873626 A CN101873626 A CN 101873626A CN 200910083066 A CN200910083066 A CN 200910083066A CN 200910083066 A CN200910083066 A CN 200910083066A CN 101873626 A CN101873626 A CN 101873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qi
channel quality
enb
send
ne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3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3626B (zh
Inventor
王立波
张文健
潘学明
肖国军
沈祖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830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3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3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3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3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3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包括:中继节点(RN)向自身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所述UE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信道质量测量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UE。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使UE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以便后续准确地针对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Description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中继系统中的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在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增加网络覆盖,引入了中继节点(RN)。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LTE-A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eNB通过有线接口连接到核心网(CN),RN通过无线接口连接到eNB,用户终端(UE)通过无线接口连接到RN和/或eNB。
其中,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RN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即类型1和类型2,以下将其分别简称为RN1和RN2。RN2没有单独的小区(cell)ID,不创建任何的新的cell,且至少能够为R8 UE(即Release8的UE)提供服务,通常其服务对象包括R8UE和R10UE;对于R8UE来说,RN2是透明的。
在目前的LTE-A系统中,R8UE可利用公共导频(CRS)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的数据解调,并进行下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对于R10UE来说,可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目前,仅规定eNB需要向R10UE发送CQI-RS,而未明确RN2需要如何操作,这样一来,R10UE测量的信道质量就仅是来自eNB的链路的,也就是说,由于R10UE未接收到来自RN2的CQI-RS,因此R10UE无法进行接入链路(RN2与R10UE之间的链路)的信道质量,尤其是下行信道质量的测量,从而导致后续无法准确地针对R10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两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使得UE能够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测量系统,使得UE能够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eNB,使得UE能够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节点,使得UE能够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UE,该UE能够正确地完成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向自身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所述UE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UE接收为其服务的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一种信道质量测量系统,包括:
中继节点RN,用于向自身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
所述UE,用于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发送给基站eNB。
一种基站eNB,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需要所述eNB以及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所述CQI-RS为需要发送给所述RN服务的用户终端UE的CQI-RS;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配置的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信息发送给所述RN,并将所配置的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发送给所述UE。
一种用户终端UE,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为其服务的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RN向自身服务的UE发送CQI-RS,这样,UE即可根据接收到的CQI-RS正确地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以便后续准确地针对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TE-A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RN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eNB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UE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CQI-RS导频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全新的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即由RN向自身服务的UE发送CQI-RS,然后UE根据接收到的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另外,如果UE同时与RN和eNB进行通讯,则UE还将进一步接收来自eNB的CQI-RS,该CQI-RS可以与RN向UE发送的CQI-RS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地,UE的处理方式也将有所不同。
通常,上述RN为类型2中继节点RN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假设本实施例中的UE为R10UE,则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eNB配置需要自身以及RN2发送的CQI-RS。
本实施例中,可将需要eNB发送的CQI-RS配置为与需要RN2发送的CQI-RS相同,也可以不同。如何配置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这里所提到的不同,可以是指时刻不同、频域位置不同,或码字序列不同等。其中,时刻不同,指不同的子帧,不同的发送时间周期;频域位置不同,指采用不同的频域子载波来发送;码字序列不同,指采用正交的码字序列。
步骤202:eNB将所配置的需要RN2发送的CQI-RS信息发送给RN2,并将所配置的需要自身发送的CQI-RS发送给UE。
这里所提到的CQI-RS信息,包括码字序列以及时频位置等所有所需的信息。
本步骤中,RN2根据接收到的CQI-RS信息向UE发送CQI-RS,即利用其中指定的码字序列和时频位置等向UE发送CQI-RS。
另外,如果所配置的需要RN2发送的CQI-RS与需要eNB发送的CQI-RS相同,那么显然,eNB与RN2将在同一时频单元向UE发送CQI-RS;
如果所配置的需要RN2发送的CQI-RS与需要eNB发送的CQI-RS不同,则eNB与RN将在不同时频单元向UE发送CQI-RS。
发送完CQI-RS之后,eNB等待R10UE反馈的测量结果,以便进行后续的相应处理。
步骤203:R10UE接收来自eNB和RN2的CQI-RS,并根据接收到的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如果RN2发送的CQI-RS与eNB发送的CQI-RS是相同的,则本步骤中,R10UE接收到的CQI-RS将为一合并后的CQI-RS,即将来自eNB的CQI-RS与来自RN2的CQI-RS进行了合并,该合并过程对UE来说是透明的。如何合并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R10UE利用合并后的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
如果RN2发送的CQI-RS与eNB发送的CQI-RS是不同的,则本步骤中,R10UE分别接收上述两个CQI-RS,并利用这两个CQI-RS分别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如何进行测量为现有技术。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案,即可准确地测量出R10UE所处位置的下行信道质量。
步骤204:R10UE在相应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反馈测量结果。
步骤205:eNB接收R10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对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等。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同样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eNB和RN2还需要向R10UE发送其它信息,比如专用导频(DRS)等,以便R10UE利用该DRS进行数据解调等,由于这些与本发明所述方案没有直接关系,故不作介绍。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测量系统以及一种eNB、RN2和UE。其中:
图3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RN 31,用于向自身服务的UE 32发送CQI-RS;
UE 32,用于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图4为本发明RN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1,用于向RN服务的UE发送CQI-RS;
第一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发送给eNB。
图5为本发明eNB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配置单元51,用于配置需要eNB以及RN发送的CQI-RS,所述CQI-RS为需要发送给RN服务的UE的CQI-RS;
第二发送单元52,用于将所配置的需要RN发送的CQI-RS信息发送给RN,并将所配置的需要eNB发送的CQI-RS发送给UE。
其中,若需要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eNB发送的CQI-RS相同,则eNB与RN将在同一时频单元发送CQI-RS;
若需要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eNB发送的CQI-RS不同,则eNB与RN将在不同时频单元发送CQI-RS。
另外,图5所示eNB中还可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53,用于接收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根据该测量结果对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图6为本发明UE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为其服务的RN发送的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另外,第三接收单元61还可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eNB的CQI-RS;所述从eNB接收到的CQI-RS与从RN接收到的CQI-RS相同或不同;所述不同包括以下任一情况或任意组合:时刻不同、频域位置不同,以及码字序列不同等。
图3~6所示系统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案,图7中给出了CQI-RS导频模式的示意图,其中来自RN的CQI-RS(RN CQI-RS)与来自eNB的CQI-RS(eNB CQI-RS)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总之,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RN向自身服务的UE发送CQI-RS,这样,UE即可根据接收到的CQI-RS,正确地测量自身与RN之间的链路的下行信道质量,同时还可按照现有方式,测量自身与eNB之间的链路的下行信道质量,以便后续eNB准确地对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进而达到提高系统整体吞吐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RN向自身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所述UE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向所述UE发送CQI-RS之前,进一步包括:
基站eNB为所述UE配置需要eNB自身以及RN发送的CQI-RS;
所述eNB将所配置的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信息发送给所述RN,并将所配置的需要自身发送的CQI-RS发送给所述UE;
所述RN向所述UE发送CQI-RS包括:
所述RN根据接收到的CQI-RS信息向所述UE发送CQI-R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相同,则所述eNB与所述RN在同一时频单元发送所述CQI-RS;
若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不同,则所述eNB与所述RN在不同时频单元发送所述CQI-R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QI-RS不同包括以下任一情况或任意组合:时刻不同、频域位置不同,以及码字序列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相同,则所述UE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之前,进一步包括:
将来自所述eNB的CQI-RS与来自所述eNB的CQI-RS进行合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之后,进一步包括:
所述eNB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7.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UE接收为其服务的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UE接收来自基站eNB的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eNB接收到的CQI-RS与所述从RN接收到的CQI-RS相同或不同;
所述不同包括以下任一情况或任意组合:时刻不同、频域位置不同,以及码字序列不同。
10.一种信道质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RN,用于向自身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
所述UE,用于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11.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服务的用户终端UE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发送给基站eNB。
12.一种基站eNB,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需要所述eNB以及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所述CQI-RS为需要发送给所述RN服务的用户终端UE的CQI-RS;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配置的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信息发送给所述RN,并将所配置的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发送给所述UE。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eNB,其特征在于,
若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相同,则所述eNB与所述RN在同一时频单元发送所述CQI-RS;
若需要所述RN发送的CQI-RS与需要所述eNB发送的CQI-RS不同,则所述eNB与所述RN在不同时频单元发送所述CQI-RS。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eNB,其特征在于,所述eNB中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反馈的测量结果,并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与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自适应操作。
15.一种用户终端UE,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为其服务的中继节点RN发送的下行信道质量探测导频CQI-RS,根据所述CQI-RS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反馈测量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基站eNB的CQI-RS;
所述从eNB接收到的CQI-RS与从RN接收到的CQI-RS相同或不同;所述不同包括以下任一情况或任意组合:时刻不同、频域位置不同,以及码字序列不同。
CN 200910083066 2009-04-27 2009-04-27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Active CN101873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3066 CN101873626B (zh) 2009-04-27 2009-04-27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3066 CN101873626B (zh) 2009-04-27 2009-04-27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3626A true CN101873626A (zh) 2010-10-27
CN101873626B CN101873626B (zh) 2013-05-29

Family

ID=4299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83066 Active CN101873626B (zh) 2009-04-27 2009-04-27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362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147A (zh) * 2011-02-01 2011-06-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qi调整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12130051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2761401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
CN103974315A (zh) * 2013-02-05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维信道测量资源配置和质量测量方法及设备
US10560239B2 (en) 2016-03-10 2020-02-11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ference signal 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23A (zh) * 2006-04-1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无线中继方法和系统
CN101322327A (zh) * 2005-11-29 2008-12-1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多跳中继网络中的调度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327A (zh) * 2005-11-29 2008-12-1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多跳中继网络中的调度
CN101047423A (zh) * 2006-04-1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无线中继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147A (zh) * 2011-02-01 2011-06-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qi调整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2098147B (zh) * 2011-02-01 2013-06-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qi调整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12130051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444116A (zh) * 2011-03-31 2013-12-11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9509463B2 (en) 2011-03-31 2016-11-29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link self-adapt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761401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
CN102761401B (zh) * 2011-04-29 2015-01-2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
CN103974315A (zh) * 2013-02-05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维信道测量资源配置和质量测量方法及设备
WO2014121690A1 (zh) * 2013-02-05 2014-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维信道测量资源配置和质量测量方法及设备
US9775061B2 (en) 2013-02-05 2017-09-2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 measurement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quality measurement
CN103974315B (zh) * 2013-02-05 2018-0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维信道测量资源配置和质量测量方法及设备
US10560239B2 (en) 2016-03-10 2020-02-11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ference signal 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3626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4503B (zh) 中继系统控制信道配置方法、检测方法及设备
EP239816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and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relay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US954479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of interference channel measurement in radio network
JP5710485B2 (ja) リレーを用い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46890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7409267A (zh) 用于辅助授权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9621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054386A (zh) 时分双工无线电中的动态方向变化
JP2017505068A5 (zh)
JPWO2008050425A1 (ja) 無線基地局,中継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401927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ownlink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forming downlink channel measurement in a relaying system
CN103457690A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5191196A (zh) 用于动态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信令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RU263554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отчет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CN101873626B (zh)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终端
US20200322977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286762B (zh) 一种发送sounding导频的方法及发送装置
KR20100040646A (ko) 중계기의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3096369A (zh)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746645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491516A (zh)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521902A (zh) 下行信道测量信息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WO2014183697A1 (zh)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6290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73A (zh) 用户终端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9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