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7664A -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7664A
CN101867664A CN200910133794A CN200910133794A CN101867664A CN 101867664 A CN101867664 A CN 101867664A CN 200910133794 A CN200910133794 A CN 200910133794A CN 200910133794 A CN200910133794 A CN 200910133794A CN 101867664 A CN101867664 A CN 10186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ideo
user
capability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76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4133 priority patent/WO20101186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实现业务。本发明由于实现了个人设备根据业务需要建立短距离通讯实现设备能力共享后,合作完成业务,使得用户的个人设备可以共享彼此的能力资源,使得个人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方便了用户。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个人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第三代媒体播放器(MPEG Audio Layer3,简称MP3)、第四代媒体播放器(MPEG Audio Layer4,简称MP4)等等,而且这些设备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多具有了短距离通信的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身边的这些设备能根据需要,通过短距离通讯,自动连接到一起,共享彼此的资源与能力,实现单个设备完成不了的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户的个人设备通过短距离连接实现能力共享后,合作完成业务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实现业务。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采用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
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获取所述业务能力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或第一终端将所述业务能力所需的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及视频通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视频通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蓝牙建立短距离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个人设备通过短距离连接实现能力共享后,合作完成业务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过了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或业务服务器实现业务。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采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为: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业务能力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业务能力所需的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及视频通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视频通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蓝牙建立短距离连接。
本发明由于实现了个人设备根据业务需要建立短距离通讯实现设备能力共享后,合作完成业务,使得用户的个人设备可以共享彼此的能力资源,使得个人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方便了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用户A的手机先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短距离连接,再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通信业务会话的流程图。
图3为用户A的手机先用户B的手机建立音频连接,再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短距离连接,之后再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视频通信业务的流程图。
图4为包括有具体消息内容的图1的流程图。
图5为用户A的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建立蓝牙连接的流程图。
图6为包括有具体消息内容的图2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了个人设备通过短距离通讯实现个人设备能力共享后实现业务的问题。
本发明的构思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第一终端利用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实现通信业务。
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能力;所述视频能力包括: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
第一终端,即用户A的个人设备(例如手机),通过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即用户B的手机的音频和视频呼叫,判断自己不具备摄像功能,即判断自己不具备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于是邀请具有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的第二终端,即与用户A的另一个人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建立一个短距离连接,当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同意建立短距离连接后,用户A的手机可以共享和获取笔记本电脑的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以及由笔记本电脑上述视频能力所获取的视频数据,然后用户A的手机通过业务服务器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音频和视频通话。通话结束后,用户A的手机与业务服务器断开连接,用户A的手机不再需要共享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能力和视频数据,用户A的手机断开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短距离连接。
当用户A的手机具有视频播放能力而不具有视频捕获能力时,用户A的手机向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发送视频数据,用户A的手机只获取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捕获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所获得的数据,而不用获取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播放能力及视频播放能力所获取的视频播放数据。
当然,第一终端(用户A的手机),也可以在共享第二终端(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后,主动呼叫第三终端(用户B的手机)进行通信业务。
另外,第三终端也可以是业务服务器,第一终端(用户A的手机),也可以在共享第二终端(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后,使用业务服务器提供的一些第一终端无法单独使用的业务。
建立短距离连接过程中,用户A的手机,做为主控设备,在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短距离连接后,将连接后的所有个人设备做为整体,使连接着的所有个人设备的能力资源共享,共同完成业务。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场景如下:
1、用户B的手机,通过业务服务器,向用户A的手机发起音频和视频呼叫;
2、用户A的手机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手机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判断自己不具备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于是邀请具有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的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一个短距离连接;
3、当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同意建立短距离连接后,用户A的手机可以共享和获取笔记本电脑的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以及由上述视频播放能力和视频捕获能力所获得的视频数据;
4、用户A的手机判断自身具备了视频通话能力,则通过业务服务器,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音频和视频通话;
5、通话结束后,用户A的手机与业务服务器断开连接,用户A的手机不再需要共享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能力和视频数据,用户A的手机断开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短距离连接。
本实施例中,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之间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建立连接,不同的短距离通信技术采用的连接方法可能会有不同。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实例中,使用蓝牙作为短距离通信技术,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消息实现会话控制。
实施例一的一个应用实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发明的技术方案流程如下:
1、用户B的手机向用户A的手机发起INVITE请求,携带的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简称SDP)信息中有关于音频和视频的描述信息,即包含m=”audio”和m=”video”字段;
2、用户A的手机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手机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判断自己只有建立音频通话的能力而没有没有视频通话能力,即没有摄像功能,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之间通过蓝牙建立一个短距离连接,用户A手机获取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功能和视频数据;
3、用户A的手机判断已具有了音频能力和视频通话能力,则向用户B的手机返回200ok响应,其中携带的SDP中既有音频描述信息又有视频描述信息,即包括m=”audio”和m=”video”字段;
4、通话结束后,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B的手机断开连接;
5、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断开蓝牙连接。
如图2所示,本应用实例中,用户A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采用蓝牙连接的流程如下:
用户A的手机通过基带(Baseband,简称BB)查询(inquiries)和业务发现协议(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确定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蓝牙频率;
用户A的手机请求和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间建立蓝牙连接;
用户A的手机和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间建立逻辑连接控制和适配协议(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简称L2CAP)通道;
用户A的手机和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之间建立二进制电话控制标准(Binary 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简称TCS-BIN)连接,用于传输控制信令;
用户A的手机和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之间建立同步面向连接(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link,简称SCO)的链接,用于传输数据。
实施例二:
1、用户B的手机,通过业务服务器,向用户A的手机发起音频和视频呼叫;
2、用户A的手机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手机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判断自己只具备音频通话能力而不具备视频通话能力,于是只建立与用户B的手机的音频通话;
3、用户A手机邀请具有摄像功能的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一个短距离连接;
4、当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同意建立短距离连接后,用户A的手机可以共享和获取笔记本电脑的视频能力和视频数据;
4、用户A的手机判断自己具备了视频通话能力,通过业务服务器,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视频通话;
5、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B的手机音频和视频通话结束后,用户A的手机与业务服务器断开连接,用户A的手机不再需要共享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视频能力和视频数据,用户A的手机断开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的短距离连接。
上述步骤中,用户A的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采用蓝牙进行短距离连接,具体流程与实施例一中的流程相同,此处不再描述。
实施例二的一个应用实例,如图5所示,用户A的手机先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音频连接,再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建立短距离连接,再与用户B的手机建立视频连接的流程如下:
1、用户B的手机向用户A的手机发起INVITE请求,携带的SDP中有关于音频和视频的描述,即包含m=”audio”和m=”video”字段;
2、用户A的手机判断自己没有摄像功能,即没有视频通话能力;
3、用户A的手机向用户B的手机返回200ok,但是携带的SDP中只有音频描述信息,即包含m=”audio”字段,但不包含m=”video”字段;
4、用户B的手机与用户A的手机建立音频会话;
5、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之间通过蓝牙建立连接;
6、用户A的手机向用户B的手机发送INVITE请求,其中携带join参数,call-ID为之前建立的音频会话的call-ID,并在SDP中携带视频描述信息,即包含m=”video”字段;所述参数作用是加入之前已经建立的会话,在本实施例中就是加入之前建立的音频会话。
7、用户B的手机向用户A的手机返回200ok;
8、用户A的手机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获取视频数据,并与用户B的手机进行视频通话;
9、通话结束后,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B的手机断开连接;
10、用户A的手机与用户A的笔记本电脑断开蓝牙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个人设备在需要共享彼此的能力时,则建立一个短距离连接,使得用户的个人设备的可以共享彼此的资源,使得个人设备的利用率增加。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实现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终端采用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
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获取所述业务能力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或第一终端将所述业务能力所需的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及视频通信业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视频通信业务。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蓝牙建立短距离连接。
6.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业务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与第三终端或业务服务器实现业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业务能力为: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业务能力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业务能力所需的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及视频通信业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能力为视频通话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请求时,第一终端使用自身的音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音频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短距离连接以请求共享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
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二终端的视频能力与所述第三终端实现视频通信业务。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蓝牙建立短距离连接。
CN200910133794A 2009-04-17 2009-04-17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1867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3794A CN101867664A (zh) 2009-04-17 2009-04-17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CT/CN2009/074133 WO2010118600A1 (zh) 2009-04-17 2009-09-23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3794A CN101867664A (zh) 2009-04-17 2009-04-17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664A true CN101867664A (zh) 2010-10-20

Family

ID=4295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3794A Pending CN101867664A (zh) 2009-04-17 2009-04-17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7664A (zh)
WO (1) WO20101186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111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及智能机顶盒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039A (zh) * 2002-10-16 2004-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电视电话
CN2850160Y (zh) * 2005-09-09 2006-12-20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可拆卸无线摄像头
US20070195158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Kies Jonathan K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video calls on a wireless device
CN101374219A (zh) * 2007-08-22 2009-02-25 上海基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上网卡通过pc端的摄像头实现视频电话业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039A (zh) * 2002-10-16 2004-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电视电话
CN2850160Y (zh) * 2005-09-09 2006-12-20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可拆卸无线摄像头
US20070195158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Kies Jonathan K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video calls on a wireless device
CN101374219A (zh) * 2007-08-22 2009-02-25 上海基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上网卡通过pc端的摄像头实现视频电话业务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111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及智能机顶盒
CN108235111B (zh) * 2016-12-15 202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及智能机顶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18600A1 (zh) 201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9416C (zh) 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播放方法及系统
US20160080433A1 (en) Remote Conferen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012366B (zh) 一种用于公专网ip互联下的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US8121547B2 (en) In-headset conference calling
CN1017781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可视电话三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US8243906B2 (en) Group communication system, group ID number issuing apparatus, and call control apparatus
CN101027933A (zh) 加入和/或转移通信会话的短距离发起系统和关联终端及方法
CN104025558A (zh) 在两个电信设备之间转移呼叫的无线耳机和耳机系统
CN101499824A (zh) 一种连接蓝牙音频设备的方法
US20060172727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one-to-one call during conference call in a mobile terminal
CN104618571A (zh) 基于蓝牙协议实现通话音频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014335A (zh) 一种通话过程中的资源共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075218A (zh) 近距离手机多方通话的方法
CN102025846A (zh) VoIP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867664A (zh) 一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841775A (zh) 一种实现多方会话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97888B (zh) 实现非智能sip终端呼叫等待选择挂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83973B (zh) 一种防止蓝牙耳机和蓝牙终端通话进入窄带的方法
CN210640974U (zh) 一种基于VoLTE的视频电话会议系统
CN101588562A (zh) 基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的多媒体彩铃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335878B (zh) 一种远程视频监控方法
CN101127967B (zh) 一种数字集群通讯系统中终端实现快速起呼的方法
CN103491338A (zh) 一种音视频通讯方法、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CN101848261B (zh) 一种实现通话录音的方法及终端
CN100450223C (zh) 一种在移动软交换架构下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