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6231A -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6231A
CN101866231A CN200910132719A CN200910132719A CN101866231A CN 101866231 A CN101866231 A CN 101866231A CN 200910132719 A CN200910132719 A CN 200910132719A CN 200910132719 A CN200910132719 A CN 200910132719A CN 101866231 A CN101866231 A CN 101866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nel
lead
touch event
control metho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6231B (zh
Inventor
黄赫炜
张辉宏
张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327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6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6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6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6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6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多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的一导线,并将该多条导线中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以及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Description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尤指一种提高检测触碰事件的效率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常与液晶屏幕结合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作为使用者与电子产品之间的沟通界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性能稳定、灵敏度佳且耐用,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其中又以投射电容(Projected Capacitive)式触控面板最具有发展潜力,可精确地检测触碰位置并实现多点触控功能。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位于不同平面且行/列交错的ITO(氧化铟锡)导线,每一行/列交错点形成电容节点,当人体碰触或接近其中一节点时,电容值产生变化,因此只要检测哪一条导线的电容值产生变化,即可得知触碰位置。
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的示意图。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用来控制触控面板12,且触控面板12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多条行/列交错的导线。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包含有模拟数字转换器100及微控制器102。模拟数字转换器100耦接于触控面板12及微控制器102,用来检测触控面板12中各导线的电容变化,详细来说,是循序对触控面板12的每一导线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对导线上的电容进行充放电,并将模拟的电容充放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102。微控制器102用来开启及关闭模拟数字转换器100,以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100对触控面板12的检测操作,同时根据模拟数字转换器100输出的数字信号,调整触控面板12的工作模式,以操作于适当的耗电量规格下。简言之,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根据触控面板12中各导线的电容变化,判断触碰事件产生与否,进而控制触控面板12的工作模式。
当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正在检测其中一导线,而其余尚未检测的导线没有维持在固定的电压电平,而是浮接时,若人体触碰触控面板12,则人体电容将耦合至正在检测的导线,导致触碰位置判断错误。因此,已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于检测导线的电容变化时,会将其余未检测的待测导线维持在固定的电压电平,如接地。当触控面板12中的导线尚未受外力触碰时,导线上的电容值为环境电容值;当触控面板受人体或对象触碰,导线上的电容值随之增加。不同的电容值对应于不同的充放电信号,所对应的数字信号亦不同,因此,微控制器10根据模拟数字转换器100所产生的数字信号,判断确有触碰事件产生。
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可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及休眠模式。于正常驱动模式下,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进行触碰事件的检测,循序对触控面板12中每一导线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若触控面板12中有20条导线,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必须花费20个时间周期分别检测各导线,以完成整个触控面板的检测程序。因此,当触控面板12的尺寸越大,导线的数量相对增加时,完整检测触控面板12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越长。另外,于休眠模式下,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停止检测的操作。以一般的使用者习惯而言,一天中仅有少数时间会使用触控面板,当人体离开触控面板12长达一定的时间后,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应降低检测触碰事件的频率,如以休眠模式与正常驱动模式交替运作,以节省耗电量。
请参考图2,图2为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的工作时序图。当人体正在触碰触控面板12,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触控面板12处于正常模式,此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及触控面板12的整体平均耗电量约为5mA。当人体离开触控面板12,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仍持续2秒的时间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以维持操作感觉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当人体离开触控面板12达2秒以上,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仍未检测到触碰事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改为操作一间歇唤醒机制,以32ms的休眠模式及8ms的正常驱动模式交替运作,此时整体平均耗电量降至1mA,但数据回报率由136Hz降至25Hz。当32ms的休眠模式及8ms的正常驱动模式交替运作超过10秒,触控面板12进入打盹(Doze)模式,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降低间歇唤醒机制中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的频率,改以152ms的休眠模式及8ms的正常驱动模式交替运作,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此时整体平均耗电量控制在250uA内,但数据回报率由25Hz降至6.25Hz。当152ms的休眠模式及8ms的正常驱动模式交替运作超过60秒,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进入休眠模式,完全不进行检测,触控面板12亦进入休眠模式,此时平均耗电可控制在50uA内,达到最省电的状态,而数据回报率降至0Hz。在休眠模式下,使用者无法以触碰操作唤醒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仅能通过外部的中断信号,唤醒触控面板控制装置10。
由上可知,用于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于工作模式下的耗电量在数毫安以上。为了达到省电的目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必须维持间歇唤醒机制。然而于已知的间歇唤醒机制中,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必须牺牲数据回报率才能降低耗电量,如图2中人体离开触控面板2秒后,数据回报率由正常模式时的136Hz降至25Hz,进入打盹模式时再降至6.25Hz,无法灵敏地检测触碰事件。此外,当导线的数量因触控面板的尺寸增加而相对地增加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必须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整检测所有导线的电容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多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的一导线,并将该多条导线中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以及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包含有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于触控面板中多条导线,用来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其中一导线,以及转换该导线上的第一电压信号为第一数值;微控制器,耦接于该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唤醒电路,耦接于该模拟数字转换器及该微控制器,用来比较该第一数值及一临界值以产生比较结果,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该微控制器的开启状态,该临界值用来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数值。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用来控制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多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判断自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持续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于该触控面板上;以及于持续该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于该触控面板时,进行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该预先唤醒模式是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其中一导线,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N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N条导线中的M条导线;以及根据该M条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其中N大于M,且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N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通过该N条导线中的M条导线,来检测该触控面板上是否有触碰事件发生;以及于检测该触控面板是否有触碰事件发生之后,在判断该触碰事件已发生的情形下,开始检测该触碰事件于该触碰面板的发生位置;其中N大于M,且M为不小于1的整数。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时序图。
图3、图4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时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50触控面板控制装置         12、52触控面板
100、500模拟数字转换器         102、502微控制器
504唤醒电路                    510信号产生单元
512控制单元                    514电压检测单元
516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SC充放电控制信号
S1、S2电压信号                 L导线
NL、NL0、ND、NTH数值           30、40、60流程
300、302、304、306、400、402、404、406、600、602、604、606、608、610、612、614、616、618、62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已知技术中,无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工作状态为正常模式或打盹模式,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皆以正常驱动模式检测触碰事件,亦即逐一检测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有导线上的电容变化。当触控面板控制装置正在检测触控面板其中一导线时,若其余尚未检测的导线维持浮接,人体电容将耦合至正在检测的导线,造成触碰位置判断错误。
本发明正是根据上述「未检测的导线位于浮接状态,将造成人体电容耦合至正在检测的导线」的特性,改进检测触碰事件的方式。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示意图。流程30用于触控面板,用来检测触碰事件。该触控面板较佳地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多条行/列交错的导线。流程30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触控面板中多条导线的一导线,并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
步骤304: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步骤306:结束。
根据流程30,当检测触碰事件时,本发明检测所有导线其中一导线L,亦即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导线L,同时维持其它导线于浮接状态。在此情形下,若其它导线受到触碰,受触碰的导线上的电容将耦合至接收充放电控制信号的导线,即导线L之上。请注意,当理想方波的充放电控制信号输出至导线L时,可视为对导线L的电容进行充放电,因此,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不再与充放电控制信号相同,而是根据电容的充放电曲线而变化。通过检测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即可判断触碰事件发生与否。
详细来说,于触碰事件尚未发生时,导线L上的电容视为环境电容,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等于对环境电容进行充放电,此时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是对应于预设信号。当导线L受到触碰,人体电容的耦合使导线L的电容增加,大于环境电容值,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也随之改变。根据本发明,即使导线L未受触碰,而是其它浮接的导线受触碰,浮接的导线上的电容将耦合至导线L,同样也会造成导线L的电容的改变,因此,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也随之改变。较佳地,本发明将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若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与预设信号的差异大于参考值,则判断触碰事件已发生;反之,则判断触碰事件未发生。上述电压信号的比较操作是为了确认人体触碰事件确实发生,避免轻微误触的情况。
由上可知,本发明是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一导线,再检测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且于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与预设信号之间的差异大于参考值时,判断确有触碰事件发生。无论触控面板上哪个位置发生了触碰事件,通过「浮接的导线的电容耦合至正在检测的导线」的特性,正在检测的导线上的电容发生变化,本发明皆能立刻得知有触碰事件发生,而不需完整检测所有导线才能得知有触碰事件发生。于此,本发明定义流程30的操作为触控面板的预先唤醒模式。
在此请注意,虽然于前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是浮接该导线以外其它所有导线,然而,这样的操作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非本发明的限制。实际上,本发明不以浮接所有导线为限;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于预先唤醒模式时,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一条导线,但并无须浮接其余的所有导线,而仅仅只浮接该导线之外的部份导线,并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触碰事件发生与否;如此的相对应变化,亦属本发明的范畴。此外,本发明亦可送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多条导线,以检测多条导线上的电压信号,来判断触碰事件发生与否,如此的相对应变化,亦属本发明的范畴。
于已知的触控面板控制流程中,由于触控面板控制装置于正常驱动模式中,对于每一条导线进行反复扫描,来确认检测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因此,已知技术仅检测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并不会特别地去检测是否有检测事件发生。再者,如图2中持续2秒未再检测到触碰事件的情形下,即便触控面板控制装置进入正常驱动模式及休眠模式的交替运作,触控面板控制装置仍是通过交替运作中的正常驱动模式的时段,反复地进行扫描操作,以检测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因此,当触碰事件发生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不改变工作模式。相较之下,本发明的预先唤醒模式仅用来判断是否有触碰事件发生,不用来判断触碰事件于触控面板中的发生位置。直到判断触碰事件已发生之后,接着本发明才去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进入正常驱动模式,此时才开始检测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简言之,本发明中触碰事件的检测及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的检测是通过不同的工作模式来进行。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示意图。流程40用于触控面板,用来节省耗电量。该触控面板较佳地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多条行/列交错的导线。流程40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进行正常驱动模式,同时判断自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持续一段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于该触控面板上。若是,进行步骤404;若否,则继续进行该正常驱动模式。
步骤404:进行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于该预先唤醒模式中,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一导线,并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接着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步骤406:结束。
根据流程40,本发明实施例是先判断自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持续一段时间未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若是,则执行步骤404,即休眠模式与流程30所述的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若否,表示触碰事件持续地发生,则继续进行正常驱动模式。由于不需如正常驱动模式逐一检测所有导线上的电容变化,在休眠模式与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的期间,检测触碰事件的时间长度可大幅缩短。
关于流程30及40的硬件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的示意图。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耦接于触控面板52,触控面板52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多条行/列交错的导线。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可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休眠模式或预先唤醒模式。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包含有模拟数字转换器500、微控制器502及唤醒电路504。模拟数字转换器500耦接于触控面板52、微控制器502及唤醒电路504,包含有信号产生单元510、控制单元512、电压检测单元514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模拟数字转换器500的运作,简言之,是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SC至触控面板52,并且将接收充放电控制信号SC的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S1转换为对应的数值NL,详述如下。
信号产生单元510用来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SC。控制单元512耦接于信号产生单元510与所有导线之间,用来控制信号产生单元510与各导线之间的连接状态。详细来说,控制单元512包含有多个多相开关,每一多相开关对应于一导线,用来选择性地将导线连接至信号产生单元510或一固定的电压,或是浮接。在正常驱动模式中,控制单元512导通信号产生单元510与正在检测的导线L之间的信号连接,同时连接其它导线至固定的电压,如接地。通过控制单元512,信号产生单元510循序对所有导线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SC。在预先唤醒模式中,控制单元512仅导通信号产生单元510与触控面板52其中一导线之间的信号连接,同时控制其它导线维持在浮接状态,信号产生单元510仅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SC至一导线,换言之,只须检测一条导线。受电容充放电效应的影响,在信号产生单元510的输出端检测到的充放电控制信号SC的波形,不再是理想的方波,正在检测的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S1即显示了导线L的电容的充放电波形。
电压检测单元514耦接于信号产生单元510及控制单元512,用来检测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S1,并根据电压信号S1,输出电压信号S2。如前述,当检测导线L时,控制单元512导通信号产生单元510与导线L之间的信号连接,因此,电压检测单元514可检测到电压信号S1。电压检测单元514可为常见的电压检测器(Voltage Detector),电压检测单元514测得的电压信号S1即电压检测器的输入电压。当电压信号S1大于一临界值,电压检测单元514输出固定电压;当电压信号S1小于临界值,电压检测单元514则不输出电压。通过电压检测单元514,模拟的电压信号S1转换为数字的电压信号S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耦接于电压检测单元514、微控制器502及唤醒电路504,用来转换电压信号S2为数值NL,并输出数值NL至微控制器502及唤醒电路504。由上可知,数值NL对应于导线L上的电容状态。在此以一数值NL0表示触碰事件未发生时,导线L上的电压信号S1通过电压检测单元514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转换后所得的数值,对应于环境电容状态。当触碰事件发生时,电压信号S1因导线L的电容增加而改变,数值NL也随之改变,与数值NL0不相同。
微控制器502耦接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用来根据数值NL,判断自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持续一段时间未再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以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的工作模式。当微控制器502根据数值NL得知有触碰事件发生,微控制器502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保持于正常驱动模式,仍循序检测各导线。当微控制器502得知数值NL已持续一段时间没有变化,微控制器502判断已持续一段时间未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随即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进入休眠模式与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在预先唤醒模式中,微控制器502停止工作,触碰事件的检测及工作模式的切换由模拟数字转换器500及唤醒电路504执行。
由上述可知,触碰事件的检测是先于预先唤醒模式中进行,而触碰事件的发生位置的检测是于正常驱动模式中进行。唤醒电路504即用来进行预先唤醒模式中触碰事件发生与否的检测。唤醒电路504耦接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及微控制器502,可简单地以一比较器实现。唤醒电路504用来将数值NL与一数值NTH进行比较,产生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微控制器504的开启状态。数值NTH用来判断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临界值,大于触碰事件未发生时电压信号S1所对应的数值NL0,请注意,临界值NTH即前述流程30的说明中,用来与电压信号相比较的预设信号所对应的数值。此外,数值NTH与NL0之间的差值ND对应于触碰事件确实发生时,导线L上的电容变化的基准值,NTH=NL0+ND。当NL≥NTH,表示触碰事件发生,唤醒电路504开启微控制器502,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回到正常驱动模式。当NL<NTH,表示触碰事件未发生,此时唤醒电路504不开启微控制器504,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继续以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由上可知,微控制器504开启表示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工作于正常驱动模式,微控制器504关闭表示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工作于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因此,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微控制器504的开启状态,等于是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的工作模式。
图5的唤醒电路50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以作不同的变化及修饰。由前述数值NL及NL0的关系可知,当(NL-NL0)≥ND,表示触碰事件发生;当(NL-NL0)<ND,表示触碰事件未产生。由上可知,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唤醒电路亦可包含减法器及比较器,减法器将数值NL与NL0进行减法运算,比较器将减法器的运算结果(NL-NL0)与电容变化基准值ND进行比较,依此同样可产生控制信号,于触碰事件发生时唤醒微控制器。数值NTH、NL0及ND储存于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中的存储器内(未绘于图5中),并且随着环境条件如温度进行调整,使触碰事件的检测更精确。
由上可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500及唤醒电路504实现了流程30的预先唤醒模式的运作,并且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500及微控制器502,实现正常驱动模式的运作。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60的示意图。流程60用来控制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的操作,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进行正常驱动模式,同时,微控制器502判断自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已持续第一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若是,进行步骤604。
步骤604:进行第二时间的休眠模式。
步骤606:进行预先唤醒模式,信号产生单元510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导线,且控制单元512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
步骤608:电压检测单元514根据该导线上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
步骤610:数字信号处理单元516转换该第二电压信号为第一数值。
步骤612:唤醒电路504比较该第一数值与一临界值,若该第一数值大于该临界值,回到步骤602;若该第一数值小于该临界值,进行步骤614。
步骤614:判断该预先唤醒模式是否已运作达第三时间,若是,进行步骤616;若否,回到步骤612。
步骤616:判断该休眠模式及该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是否已达第四时间。若是,进行步骤618;若否,回到步骤604。
步骤618:进行该休眠模式,等待外部信号唤醒微控制器502。
步骤620:结束。
步骤602至步骤612为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的运作,请参考前述各单元的说明,在此不赘述。在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的时间中,休眠模式的时间长度(即第二时间)与预先唤醒模式的时间长度(即第三时间)的皆可改变,换言之,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可有不同的阶段。步骤614及步骤616由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之外的电路达成,步骤614用来判断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于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中,是否应由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至休眠模式;步骤616的目的在于判断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是否应该进入完全休眠模式请注意,上述步骤616中以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的总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进入休眠模式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亦可以触碰事件解除的持续时间或某一阶段的交替运作的持续时间来进行判断。此外,于其它实施例中,当微控制器502已持续一段时间未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微控制器502亦可先进入预先唤醒模式,并于预先唤醒模式运作达一定的时间后再切换至休眠模式,简单来说,即改变流程60中步骤604的进行时间至步骤612之后,同时相应地改变步骤612的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以产生上述流程60的变化例,在此不赘述。
请参考图7,图7为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使用流程60的工作时序图。在图7中,当触碰事件持续发生,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此时整体耗电量约5mA。当触碰事件解除,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仍持续2秒(即流程60所述的第一时间)的时间操作于正常驱动模式。自触碰事件解除达2秒为起始,接下来10秒的时间中,若维持与图2中同样时段下的耗电量规格1mA,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可以第一阶段的8ms的休眠模式及2ms的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此时数据回报率为100Hz,远高于图2所示同样时段下的数据回报率25Hz。进一步地,当第一阶段的交替运作达10秒皆未再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时,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的时间分配改变,以求更节省耗电量。若维持与图2中同样时段下的耗电量规格250uA,则应以第二阶段的38ms的休眠模式及2ms的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此时数据回报率为25Hz,高于图2所示同样时段下的数据回报率6.25Hz。当第二阶段的交替运作达60秒,触控面板控制装置50完全进入休眠模式,此时平均耗电量可控制在50uA内,数据回报率降至0Hz。以图7为例,上述步骤616中的第四时间可视为第二阶段的交替运作时间,亦可视为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交替运作时间,共70秒,或由触碰事件解除起始计算共72秒,其不局限本发明所应用的范畴。由上可知,基于同样的耗电量规格,利用本发明的预先唤醒模式,可大幅提高间歇唤醒机制下的数据回报率。
在此请注意,图7的工作时序图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各工作模式下的数据回报率是基于维持如图2所示相同的耗电量规格而得。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的时间分配可根据期望得到的耗电量规格或数据回报率而设计。举例来说,若维持如图2所示相同的数据回报率,预先唤醒模式于交替运作中的时间比例可再降低,因此整体的耗电量可更加节省。另一方面,若欲提高数据回报率,可提高预先唤醒模式于交替运作中的时间比例,但整体的耗电量也会增加。适当的设计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于交替运作中的时间比例,即能同时达到提升数据回报率及降低耗电量的目的。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耗电量规格,调整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交替运作的时间比例。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浮接的导线的电容耦合至正在检测的导线的特性,提出预先唤醒模式,使得触控面板控制装置不须逐一检测所有导线而仅须检测一条导线,可更迅速地检测触碰事件的发生与否,进而降低耗电量。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应用了预先唤醒模式,并且具有唤醒电路。通过唤醒电路,微控制器于预先唤醒模式中不须进行工作。当触碰事件发生于预先唤醒模式时,唤醒电路开启微控制器以重新回到正常驱动模式。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耗电量可更为节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8)

1.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多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
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的一导线,并将该多条导线中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以及
根据该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包含有:
比较该电压信号与一预设信号;以及
于该电压信号与该预设信号之间的差异大于参考值时,判断该触碰事件已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还包含有于该电压信号与该预设信号之间的差异小于该参考值时,判断该触碰事件未发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触控面板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5.一种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包含有:
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于触控面板中多条导线,用来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其中一导线,以及转换该导线上的第一电压信号为第一数值;
微控制器,耦接于该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
唤醒电路,耦接于该模拟数字转换器及该微控制器,用来比较该第一数值及一临界值以产生比较结果,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该微控制器的开启状态,该临界值用来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该模拟数字转换器包含有:
信号产生单元,用来输出该充放电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耦接于该信号产生单元及该多条导线,用来控制该多条导线中每一导线与该信号产生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
电压检测单元,耦接于该信号产生单元及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以及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耦接于该电压检测单元、该微控制器及该唤醒电路,用来转换该第二电压信号为该第一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自该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该微控制器已持续一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时,该控制单元导通该信号产生单元与该导线之间的信号连接,同时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于该微控制器持续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时,该控制单元导通该信号产生单元与该导线之间的信号连接,同时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固定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该唤醒电路于该比较结果显示该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时,开启该微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该唤醒电路于该比较结果显示该第一数值小于该临界值时,不开启该微控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该微控制器用来根据该第一数值,判断自该触碰事件的解除开始,是否持续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以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13.一种用于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用来控制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多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
判断是否持续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触碰事件发生于该触控面板上;以及
于持续该特定时间未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时,进行休眠模式及预先唤醒模式的交替运作;
其中于该预先唤醒模式中,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多条导线其中一导线,并将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含有:
于该特定时间到达前已检测到该触碰事件发生时,循序对该多条导线输出该充放电控制信号,并将该多条导线中未接收该充放电控制信号的导线维持于固定的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含有:
根据该导线上的第一电压信号,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含有:
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产生第一数值;
比较该第一数值及一临界值,以产生比较结果;以及
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该临界值用来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含有:
于该比较结果显示该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时,改变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含有:
于该比较结果显示该第一数值小于该临界值时,不改变该触控面板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触控面板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21.一种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N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
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N条导线中的M条导线;以及
根据该M条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其中N大于M,且M为不小于1的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M值为1。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还包含有:
浮接该N条导线中该M条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包含有:
比较该M条导线上的电压信号与一预设信号;以及
于该电压信号与该预设信号之间的差异大于参考值时,判断该触碰事件已发生。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触控面板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26.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该触控面板包含交错排列的N条导线,该控制方法包含有:
通过该N条导线中的M条导线,来检测该触控面板上是否有触碰事件发生;以及
于检测该触控面板是否有触碰事件发生之后,在判断该触碰事件已发生的情形下,开始检测该触碰事件于该触碰面板的发生位置;
其中N大于M,且M为不小于1的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检测该触碰面板上是否有该触碰事件发生的步骤包含有:
输出充放电控制信号至该M条导线,并将该M条导线中该导线之外的其它导线维持于浮接状态;以及
根据该M条导线上的电压信号,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发生。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该M值为1。
CN 200910132719 2009-04-14 2009-04-14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ctive CN101866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32719 CN101866231B (zh) 2009-04-14 2009-04-14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32719 CN101866231B (zh) 2009-04-14 2009-04-14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6231A true CN101866231A (zh) 2010-10-20
CN101866231B CN101866231B (zh) 2013-01-30

Family

ID=4295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32719 Active CN101866231B (zh) 2009-04-14 2009-04-14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623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332A (zh) * 2010-12-30 2012-07-0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击手势判断方法、触控感应控制芯片、触控及电脑系统
CN102855033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该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235673A (zh) * 2013-04-11 2013-08-07 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方法及触摸屏
CN103777736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CN103793099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系统及用以减少其延迟的方法
CN103870055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238836A (zh) * 2013-06-14 2014-12-2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感测方法
CN108700924A (zh) * 2015-11-20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功能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8762560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44880A (zh) * 2019-06-27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107797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台湾类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的省电扫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7055C (zh) * 2004-12-22 2008-03-26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装置的判读方法
CN100409162C (zh) * 2006-01-06 2008-08-06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侦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332A (zh) * 2010-12-30 2012-07-0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击手势判断方法、触控感应控制芯片、触控及电脑系统
CN102855033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该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777736B (zh) * 2012-10-19 2016-12-21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CN103777736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TWI486831B (zh) * 2012-10-19 2015-06-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省電裝置及其省電方法
US10324567B2 (en) 2012-10-30 2019-06-18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latency thereof
CN103793099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系统及用以减少其延迟的方法
CN103793099B (zh) * 2012-10-30 2017-06-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系统及用以减少其延迟的方法
CN103870055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501129B (zh) * 2012-12-11 2015-09-21 Lg Display Co Ltd 整合觸控螢幕的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9542030B2 (en) 2012-12-11 2017-01-10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having varied touch driving ti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3870055B (zh) * 2012-12-11 2017-03-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35673B (zh) * 2013-04-11 2016-05-11 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方法及触摸屏
CN103235673A (zh) * 2013-04-11 2013-08-07 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方法及触摸屏
CN104238836A (zh) * 2013-06-14 2014-12-2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感测方法
US11320889B2 (en) 2015-11-20 202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unction ope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CN108700924A (zh) * 2015-11-20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功能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8700924B (zh) * 2015-11-20 2022-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功能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8762560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7797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台湾类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的省电扫描方法
CN110244880A (zh) * 2019-06-27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0244880B (zh) * 2019-06-27 2022-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6231B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6231B (zh) 用于触控面板中检测触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TWI419034B (zh) 用於一觸控面板中偵測觸碰事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CN202142042U (zh) 触控感测装置
US10296771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037431B (zh) 触摸式传感器装置及其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US81793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capacitive touch slider
TWI435088B (zh) 電容式感測器及感測方法
US20190158089A1 (en) Low power capacitive sensor button
CN106547415B (zh) 一种片内集成电容触摸传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20110157072A1 (en) Touch panel
CN103699277B (zh) 触控感测电路与触控装置
CN101958090A (zh) 触摸检测电路以及触摸检测方法
CN105185331A (zh) 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9907850A (zh) 可水洗触摸控制的护理装置
TW201616391A (zh) 指紋感測裝置及其手指觸碰偵測方法
CN101847070B (zh) 以电信号变化时间为检测对象的电容变化检测模块
CN105306038A (zh) 一种电容感应触控按键及其判键方法
CN108777574A (zh) 一种电容触摸按键电路
US8378987B2 (en) Sensing method and circuit for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147685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1825962A (zh) 可节省电能的触控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CN115167703A (zh) 触摸驱动装置、触控装置和触摸驱动方法
CN114487784A (zh) 电容检测电路、触控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4666166U (zh) 电容充放电控制模块以及电流频率转换电路
CN102830833A (zh) 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