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0847A -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0847A
CN101860847A CN201010199220A CN201010199220A CN101860847A CN 101860847 A CN101860847 A CN 101860847A CN 201010199220 A CN201010199220 A CN 201010199220A CN 201010199220 A CN201010199220 A CN 201010199220A CN 101860847 A CN101860847 A CN 101860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request
hlr
authentication
m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9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0847B (zh
Inventor
曹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992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0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0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8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295 priority patent/WO201115389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0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3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using a trusted network node as an anchor
    • H04W12/0431Key distribution or pre-distribution; Key agre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6Anti-theft arrangements, e.g. protection against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l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检测方法,包括: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不相同时,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确定能匹配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克隆SIM卡检测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有效地自动检测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克隆SIM卡,进而能节约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中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克隆SIM卡,也称为复制SIM卡,是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产生克隆SIM卡的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SIM卡中,部分SIM卡使用的是早期的鉴权算法,这种算法现在已经被破解,所以,不法分子可以轻易地获取SIM卡中的密钥,制造出克隆SIM卡。SIM卡被克隆出多份后,再被分发至各地,多张SIM卡可能同时在各地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下注册,被用于群发垃圾短信、或进行恶意呼叫等,从而使运营商和移动用户蒙受巨大损失。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缺少较为有效的方法检测和限制这些克隆卡的使用;一般,只能在每月话单结算后,从大量的话单中提取并分析是否存在异常业务的话单,进而分析确认是否存在SIM卡被克隆的情况,如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隆SIM卡检测方法及系统,能有效检测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克隆SIM卡,并能节约人力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隆SIM卡检测方法,包括:
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不相同时,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确定能匹配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具体为:启动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如果没有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则认为匹配一致;如果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判断位置更新请求中位置信息与保存的所有所述SIM卡的历史位置信息是否满足:SIM卡向两个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与所述两个网元所处地理位置的距离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向两个以上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所述两个以上网元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连续,也不处于地理位置的交界点,满足则认为匹配一致。
上述方案中,在收到鉴权请求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SIM卡向自身所在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节点(SGSN)进行注册;注册完成后,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根据位置更新请求中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中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更新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及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所述SIM卡用户发起业务时,所述SIM卡向自身所在地的MSC/SGSN发送业务请求信息,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收到业务请求信息后,向HLR发送鉴权请求。
上述方案中,在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HLR发送获取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HLR收到请求后,返回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作为所述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
上述方案中,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为发起鉴权的MSC/SGSN,所述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具体为:向所述发起鉴权的MSC/SGSN发送查询所述SIM卡相关信息的请求;发起鉴权的MSC/SGSN收到请求后,返回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收到返回的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克隆SIM卡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判断模块、匹配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在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并在确定不相同时,触发匹配模块;
匹配模块,用于在收到判断模块的触发信息后,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并在确定能匹配后,触发执行模块;
执行模块,用于在收到匹配模块的触发信息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分析规则。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MSC/SGSN,用于向所述判断模块及HLR发送鉴权请求;和/或,用于在收到执行模块发送的查询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后,向判断模块返回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HLR,用于收到所述MSC/SGSN发送的鉴权请求后,计算鉴权向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收到匹配模块的触发信息后,向所述MSC/SGSN发送查询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在收到所述MSC/SGSN返回的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断鉴权请求中的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之前,向所述HLR发送获取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接收所述HLR返回的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所述HLR,还用于接收判断模块发送的获取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在接收后,向判断模块返回自身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
本发明提供的克隆SIM卡检测方法及系统,预先设置分析规则,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的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不相同时,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确定能匹配,则说明该SIM卡为克隆SIM卡,如此,能有效地自动检测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克隆SIM卡,进而能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在检测到克隆SIM卡后,向运营商上报该SIM卡的相关信息,运营商即可根据上报的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对该SIM卡进行业务限制的操作,如此,能有效地限制克隆SIM卡的使用,从而减少运营商和其它移动终端用户所受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克隆SIM卡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克隆SIM卡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克隆SIM卡的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克隆SIM卡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收到鉴权请求后,网络侧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不相同时,执行步骤102;
这里,所述收到鉴权请求的时机为:SIM卡发起业务时,SIM卡所在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节点(SGSN)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鉴权请求;网络侧包括MSC/SGSN、HLR等网络设备。其中,所述SIM卡发起的业务可以是呼叫、短信、或上网等业务。
所述鉴权请求包括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即:发起鉴权的MSC/SGSN的地址。
有多个克隆的SIM卡存在时,由于HLR只能保存一个注册地址,所以,如果多个克隆的SIM卡同时进行业务时,由于多个克隆的SIM卡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就会出现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不相同的情况。
步骤102: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确定能匹配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该SIM卡的相关信息。
这里,所述分析规则具体为:确定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不相同后,启动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如果没有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则认为该SIM卡为克隆卡;如果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判断位置更新请求中的位置信息与保存的所有的该SIM卡的历史位置信息是否满足:SIM卡向两个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与所述两个网元所处地理位置的距离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向两个以上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这些网元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连续,也不处于地理位置的交界点;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则认为该SIM卡为克隆卡。
其中,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依据需要设置,一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设置定时器的时长为3秒、或5秒等;定时器超时后,没有收到位置更新请求,说明有两个相同的SIM卡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使用,则认为该SIM卡为克隆卡。
所述预设阈值及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依据现有交通工具的时速进行设置,比如:以高速行驶的机车的时速为依据,可以设置阈值的大小为0.0025h/km;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10分钟、或20分钟等。
位置信息中附带有与SIM卡所在地理位置相邻的地理位置、以及是否处在地理位置的交界点的信息;
当SIM卡初次到一个MSC/SGSN的管辖范围后,会向MSC/SGSN进行注册,注册完成后,MSC/SGSN会向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HLR根据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更新当前保存的位置信息。
所述获取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具体为:向发起鉴权的网元发送查询该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发起鉴权的网元收到请求后,返回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SIM卡的位置信息、承载SIM卡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以及该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等。
运营商收到上报的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可以进行相应的业务限制操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成上述方法的系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系统,还可以在现有的HLR中增加逻辑模块。
将本发明的方案应用到实际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则形成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SIM卡初次使用时,已经在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进行注册,相应的,注册完成后,MSC/SGSN向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保存该SIM卡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克隆SIM卡的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该SIM卡离开已注册过的MSC/SGSN管辖的区域后,向当前所在地的MSC/SGSN进行注册;
这里,SIM卡在注册时,需要向MSC/SGSN提供承载该SIM卡的移动终端的IMEI。
步骤202:注册完成后,该SIM卡当前所在地的MSC/SGSN向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步骤203: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根据位置更新请求中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中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更新自身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并向当前所在地的MSC/SGSN返回位置更新响应,之后执行步骤204;
这里,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会认为该SIM卡用户的当前位置允许漫游,从而更新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位置信息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
如果有多个克隆的SIM卡在不同的MSC/SGSN注册,此时,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为:最后一次收到的MSC/SGSN的位置更新请求中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
步骤204:该SIM卡用户发起业务时,该SIM卡向其所在地的MSC/SGSN发送业务请求信息,该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收到业务请求信息后,向HLR发送鉴权请求;
这里,所述业务可以是呼叫、短信、或上网等业务。所述鉴权请求包括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即:发起鉴权的MSC/SGSN的地址。
步骤205: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相同时,则认为该SIM卡不是克隆卡,结束当前处理流程,确定不相同时,则执行步骤206;
这里,HLR收到鉴权请求后,计算鉴权向量,向发起鉴权的MSC/SGSN返回鉴权响应。
收到鉴权请求后,向HLR发送获取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HLR收到请求后,返回自身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
如果多个克隆的SIM卡同时进行业务时,由于多个克隆的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的地址不相同,因此,就会出现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不相同的情况。
步骤206: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判断是否能匹配,如果能匹配,则执行步骤207;否则,认为该SIM卡不是克隆卡,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这里,所述分析规则具体为:确定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HLR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不相同后,启动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如果没有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则认为该SIM卡为克隆卡;如果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判断位置更新请求中的位置信息与保存的所有的该SIM的历史位置信息是否满足:SIM卡在短时间内向两个距离很远的网元进行注册;或者,频繁的向两个以上网元进行注册,这些网元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连续,也不处于地理位置的交界点。
步骤207:向发起鉴权的MSC/SGSN发送查询该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
步骤208:发起鉴权的MSC/SGSN收到请求后,返回该SIM卡的相关信息;
这里,所述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包括:SIM卡的位置信息、承载SIM卡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以及该移动终端的IMEI等。
步骤209:收到返回的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这里,所述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具体为:
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符合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规定,如果符合,则认为IMEI合法,否则,认为IMEI不合法。
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的目的是:让运营商可以对承载该SIM卡的移动终端进行业务的限制,即使该移动终端重新使用了一张SIM卡后,仍然不能进行已限制的相关业务。
在实际应用中,图2所述的检测方法具体可由克隆SIM卡的检测系统实现,该克隆SIM卡检测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判断模块31、匹配模块32及执行模块33;其中,
判断模块31,用于在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并在确定不相同时,触发匹配模块32;
匹配模块32,用于在收到判断模块31的触发信息后,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并在确定能匹配后,触发执行模块33;
执行模块33,用于在收到匹配模块32的触发信息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该SIM卡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MSC/SGSN34,用于向判断模块31及HLR35发送鉴权请求,并接收HLR35返回的鉴权响应;和/或,用于在收到执行模块33发送的查询该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后,向判断模块31返回该SIM卡的相关信息;
HLR35,用于收到MSC/SGSN34发送的鉴权请求后,计算鉴权向量,向MSC/SGSN34返回鉴权响应;
所述执行模块33,具体用于:收到匹配模块32的触发信息后,向MSC/SGSN34发送查询该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在收到MSC/SGSN34返回的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该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
所述判断模块31,还用于在判断鉴权请求中的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之前,向HLR35发送获取HLR35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接收HLR35返回的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
所述HLR35,还用于接收判断模块31发送的获取HLR35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在接收后,向判断模块31返回自身当前保存的该SIM卡的注册地址。
所述MSC/SGSN34,还用于向HLR35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接收HLR35返回的位置更新响应;
所述HLR35,还用于在收到MSC/SGSN34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后,根据位置更新请求中的该SIM卡的位置信息中的该SIM卡的位置信息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更新自身当前保存的该SIM的位置信息及该SIM卡的注册地址,并向MSC/SGSN34返回位置更新响应。
所述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分析规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确定不相同时,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确定能匹配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具体为:
启动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如果没有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则认为匹配一致;如果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判断位置更新请求中位置信息与保存的所有所述SIM卡的历史位置信息是否满足:SIM卡向两个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与所述两个网元所处地理位置的距离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向两个以上网元进行注册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所述两个以上网元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连续,也不处于地理位置的交界点,满足则认为匹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收到鉴权请求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SIM卡向自身所在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节点(SGSN)进行注册;
注册完成后,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根据位置更新请求中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中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更新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位置信息及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
所述SIM卡用户发起业务时,所述SIM卡向自身所在地的MSC/SGSN发送业务请求信息,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收到业务请求信息后,向HLR发送鉴权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HLR发送获取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
HLR收到请求后,返回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作为所述当前保存的SIM卡的注册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所在地的MSC/SGSN为发起鉴权的MSC/SGSN,所述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具体为:
向所述发起鉴权的MSC/SGSN发送查询所述SIM卡相关信息的请求;
发起鉴权的MSC/SGSN收到请求后,返回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
收到返回的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
6.一种克隆SIM卡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判断模块、匹配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在收到鉴权请求后,判断鉴权请求中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并在确定不相同时,触发匹配模块;
匹配模块,用于在收到判断模块的触发信息后,与预先设置的分析规则进行匹配,并在确定能匹配后,触发执行模块;
执行模块,用于在收到匹配模块的触发信息后,获取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分析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MSC/SGSN,用于向所述判断模块及HLR发送鉴权请求;和/或,用于在收到执行模块发送的查询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后,向判断模块返回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HLR,用于收到所述MSC/SGSN发送的鉴权请求后,计算鉴权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收到匹配模块的触发信息后,向所述MSC/SGSN发送查询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的请求;在收到所述MSC/SGSN返回的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后,判断相关信息中的IMEI是否合法,并向运营商上报所述SIM卡的相关信息及IMEI的判断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断鉴权请求中的发起鉴权的网元的地址与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是否相同之前,向所述HLR发送获取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接收所述HLR返回的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
所述HLR,还用于接收判断模块发送的获取所述HLR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的请求,并在接收后,向判断模块返回自身当前保存的所述SIM卡的注册地址。
CN201010199220.3A 2010-06-09 2010-06-09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860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9220.3A CN101860847B (zh) 2010-06-09 2010-06-09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4295 WO2011153897A1 (zh) 2010-06-09 2011-05-19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9220.3A CN101860847B (zh) 2010-06-09 2010-06-09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847A true CN101860847A (zh) 2010-10-13
CN101860847B CN101860847B (zh) 2014-03-19

Family

ID=4294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9220.3A Active CN101860847B (zh) 2010-06-09 2010-06-09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0847B (zh)
WO (1) WO201115389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3897A1 (zh) * 2010-06-09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572827A (zh) * 2010-12-07 2012-07-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孖机甄别方法和装置
CN106022181A (zh) * 2016-05-30 2016-10-1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止ic卡盗刷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296A (zh) * 2012-03-22 2012-08-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sim卡复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1483709B2 (en) 2019-03-14 2022-10-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 to counter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wapping fraud atta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337A (zh) * 1997-03-10 1999-06-09 诺基亚电信公司 发现复制的sim卡
CN1717103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反克隆方法
WO2009008582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Sk Telecom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bscription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N101572889A (zh) * 2009-06-11 2009-11-04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鉴权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00209A (zh) * 2009-06-29 2009-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被复制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847B (zh) * 2010-06-09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337A (zh) * 1997-03-10 1999-06-09 诺基亚电信公司 发现复制的sim卡
CN1717103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反克隆方法
WO2009008582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Sk Telecom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bscription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N101572889A (zh) * 2009-06-11 2009-11-04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鉴权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00209A (zh) * 2009-06-29 2009-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被复制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3897A1 (zh) * 2010-06-09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572827A (zh) * 2010-12-07 2012-07-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孖机甄别方法和装置
CN106022181A (zh) * 2016-05-30 2016-10-1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止ic卡盗刷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22181B (zh) * 2016-05-30 2018-08-3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止ic卡盗刷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53897A1 (zh) 2011-12-15
CN101860847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1871B (zh) 一种跟踪区更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94900B (zh) 电话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0433845C (zh) 在分组数据网络中为具有无效用户标识的无线设备建立紧急会话
CN105722090B (zh)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634791A (zh) 切换运营商网络的方法、用户设备及远程管理平台
CN101547396A (zh) 一种紧急呼叫过程中快速位置上报的方法
US20090137222A1 (en) Location-based alert system
CN101600209B (zh) 一种识别被复制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81513A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860847B (zh) 一种克隆用户识别模块卡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828413A (zh) 一种d2d模式b发现的安全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3686718A (zh) D2d设备的身份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21527C (zh) 增强等同公众移动网络功能的方法
CN101754162A (zh) 一种欠费风险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490557C (zh) 实现个人手持电话终端注册、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U2010253536B2 (en) Alert system with controlled load of network
CN107925662A (zh) 用于邻近服务的合法监听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89214A (zh) 一种检测用户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387092C (zh) 一种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的检验方法
CN102790979B (zh) 在机器间通信中实现优先告警的方法及装置
EP2845425B1 (en) Method for using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equipment in a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femtocell base st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937845A (zh) 一种基于终端漫游的信息推送系统和方法
CN102065405A (zh) 一种克隆移动用户的sim卡信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2858026A (zh) 一种触发特定位置终端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US95259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terminal gro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