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0509A -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0509A
CN101860509A CN200910134834A CN200910134834A CN101860509A CN 101860509 A CN101860509 A CN 101860509A CN 200910134834 A CN200910134834 A CN 200910134834A CN 200910134834 A CN200910134834 A CN 200910134834A CN 101860509 A CN101860509 A CN 101860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unusual
value
orthogonal frequency
share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0509B (zh
Inventor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 Corp filed Critical Ali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4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0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0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0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所述方法的流程是先接收端自信道中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多个子载波分成M段。接着,根据判断规则,分别统计每一段中的异常子载波数。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统计值。最后,根据统计值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如果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找出受到干扰的子载波位置并消除干扰。

Description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干扰的处理方法与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里,能够在有限的频宽之下,乘载越来越多的数据位,已经变成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对通信技术的质量要求,也相对的日益增加。然而,在过去的通信技术中,因为传输频宽有其限制,而无法实时的传输足够的信息。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频谱(spectrum),目前已发展出利用多载波的通信技术,例如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技术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例,其主要是将有限的频宽分为多个子信道(sub-channel),并运用多个子载波(sub-carrier)并行传输,而每个子载波之间维持正交性(orthogonality),其中每个子载波透过不同的调变,使得上述子载波可分别乘载不同的数据位量。相较于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其中正交频分复用调变技术因为相邻子载波相互形成正交,所以在频谱上有极佳的使用效率。
信道在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期间,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可能在同一频段上播出节目,也就是采用了同播方式,这样就存在同频信道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一个通过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所传输的信号,在受到同频信道干扰后,部分子载波承载的信息被破坏,从而导致性能下降。这里的同频信道干扰包括目前通用的PAL和SECAM制式的模拟信号,以及窄带干扰。
举例来说,图1是已知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图。在此横坐标为子载波索引值,纵坐标为信道频率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信道目前接收端通常使用信道估计技术,以消除信号中的干扰。一般来说,在通信系统之中由于同频信道干扰是携带图像、色度或者声音的模拟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会有信号跳变(hopping)的情形。所以,传统的同频信道干扰检测方法可用算式(1)来表示,算式(1)表示如下:
CCI k = 1 , | H ^ l , k - H ^ l - 1 , k | < &alpha; 0 , | H ^ l , k - H ^ l - 1 , k | &GreaterEqual; &alpha; - - - ( 1 )
在此,指标值CCIk=1表示子载波没有受到同频信道干扰,指针值CCIk=0表示子载波受到同频信道干扰,指针值CCIk与解得的第k个子载波的信息可靠度有关。
Figure B2009101348340D0000022
表示第1个信号的信道频率响应的第k个子信道频率响应的估计值,
Figure B2009101348340D0000023
表示在第1个信号与第1-1个信号之中,第k个子信道频率响应值的差异的幅度,而α则表示门限值。若第k个子信道频率响应值的差异的幅度大于门限值α,则表示此第k个子信道受到CCI的干扰。反之,若第k个子信道频率响应值的差异的幅度小于门限值α,则表示此第k个子信道未受到CCI的干扰。
由于传统的信道估計技术会将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的指标值CCIk设为0,因此若是误判的话,则会丢失误判的子载波上传输的信息。另外,对于时变信道而言,相邻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相同子载波之间变化很大,以上述方式检测同频信道干扰,可能导致许多子载波的信号丢失。除此之外,门限值α的选择也相对困难,从图1可以看到受到干扰的子载波幅度较小,如果α偏小,则误检测的概率会增大;如果α偏大,则会一些受到干扰的子载波检测不出来,不能有效的消除同频信道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供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与其通信系统,此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与其通信系统可实时检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并可检测有哪些子信道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出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在此方法中,首先接收端自信道中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多个子载波分成M段。接着,分别统计每一段中的异常子载波数。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值與峰值的差異性。最后,根据统计值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子载波的个数为M的整数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在上述分别統計每一段的異常子載波數的步骤中,若在一段内的子载波的实部值或虚部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则子载波为异常子载波。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统计运算为峰均比的计算,统计值为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若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大于第二门限值,则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统计运算为均方差的計算的计算,统计值为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若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大于第二门限值,则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统计运算为标准差的计算,统计值为M个异常子载波的标准差,若M个异常子载波的标准差大于第二门限值,则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到干扰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其中,若上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分配多个指标值给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子载波,其中,若第k个子载波为非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若第k个子载波为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2n,k为1至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子载波总数之间的任意整数。接着,计算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其中,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表示为CSIk’,而CSIk’=CSIk×CCIk,CSIk为第k个子载波的估计可信度。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若上述的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小于第三门限值,则舍弃第k个子载波。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中,n为动态变量,n根据信道的变化或接收端的设定而改变。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出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统计运算单元以及决策单元。接收单元自信道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具有N个子载波。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耦接于接收单元,用以将N个子载波分成M段,并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其中,N为M的整数倍。统计运算单元耦接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用以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藉此获得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值與峰值的差異性。决策单元耦接于统计运算单元,并根据统计值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更包括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所述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耦接于决策单元,并受控于决策单元。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计算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若否,则禁能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接收端与发射端。其中,接收端包括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统计运算单元、决策单元以及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接收单元自信道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具有N个子载波。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耦接于接收单元,用以将N个子载波分成M段,并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其中,N为M的整数倍。统计运算单元耦接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用以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通过所述获得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值與峰值的差異性。决策单元耦接于统计运算单元,并根据统计值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耦接于决策单元,受控于决策单元。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计算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若否,则禁能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可检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并可检测出具有同频信道干扰的子信道,动态调整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在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系统中,通过判断同频信道干扰的有无,并动态分配用以消除干扰的资源,将能够提高接收端的接收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的方块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模拟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图。
图5是一种TU6信道的参数表。
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获得的异常子载波数的统计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的方块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200: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
210:接收单元
22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
230:统计运算单元
240:决策单元
700: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
750: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
900:通信系统
910:接收端
920:发射端
S310~S340:步骤
S810~S89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系统中,并能够有效检测与消除同频信道干扰。
对于信道一般而言,对于没有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信道而言,所述这些子信道的子载波携带的信息幅度会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地,对于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信道而言,这些子信道的子载波携带的信息幅度和正常信号会有很大偏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检测同频信道干扰是否存在的方法。利用所述方法,将可以区分受到同频信道干扰与没有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信道。接着,当发现子信道受到同频信道干扰,可将所述子信道所对应的指针值CCIk为1/2n。所述方法可以根据信道的变化或接收端的设定来调整n的大小,以通过所述依据不同的需求来最佳化n,并减少丢失子载波的信号。最后,由于在译码时,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的信道来说,每个子载波的可信度不尽相同,例如,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的可信度会降低。因此,通过参考上述的指标值CCIk,将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子载波的可信度,以判断是否采用所述子载波的译码结果。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数种示范实施例,而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第一示范实施例: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的方块图。参照图2,在本示范实施例之中,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200包括接收单元21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统计运算单元230及决策单元240。其中,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耦接于接收单元210与统计运算单元230之间,并且决策单元240耦接于统计运算单元230。以下将介绍上述各个组件的详细功能。
接收单元210用以自信道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具有N个子载波,并且接收单元210可将所述N个子载波传送至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
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是用以接收N个子载波,并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其中,N为M的整数倍。举例来说,当N为1600以及M为8时,表示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可接收1600个子载波,并将所述1600个子载波分成8段,则每段中有200个子载波。之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根据判断规则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最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将M个异常子载波数,传送给统计运算单元230。
统计运算单元230用以接收M个异常子载波数,接着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统计值,并将所述统计值传送至决策单元240,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值與峰值的差異性。决策单元240用以接收上述统计值,据以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以下配合流程图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10中,由接收单元210自信道中接收具有N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所述N个子载波传送至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接着,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接收所述N个子载波,并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一般来说,N为M的整数倍,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定N一定得是M的整数倍。
之后,在步骤S320中,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根据判断规则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也就是说M段的子载波会具有M个异常子载波数,接着,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将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传送给统计运算单元230。详细地说,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可根据每一段中的子载波进行检测,若所述子载波的实部或虚部的绝对值超过第一门限值,则标示所述子载波为异常子载波。
接着,在步骤S330中,统计运算单元230接收M个异常子载波数之后,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一个统计值,并将所述统计值传送至决策单元240,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值與峰值的差異性。
之后,在步骤S340中,决策单元240接收上述统计值之后,便根据所述统计值来判断于步骤S310中接收到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举例来说,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模拟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图。在此,所述仿真以选用TU6信道为例,并且TU6信道的仿真设定标示在图5,所述图5是一种TU6信道的参数表。其中,TU6(Typical Urban Reception)信道是一种普遍使用之无线测试信道模型,且图5的参数值是可用于区域数字电视广播(DVB-T)之瑞利通道的近似值。继续参照图4,图中横坐标为子载波索引值,纵坐标为信道均衡输出数据的实部的绝对值。所述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接收具有6048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之后,将所述6048个子载波等分成12段,每段具有504个子载波。接着,以前述的判断规则统计所述12段中的异常子载波数,其中,所述判断规则可用算式(2)来表示,算式(2)表示如下:
|Re(eq_outk)|>α或者|Im(eq_outk)|>α    (2)
在此,Re(eq_outk)和Im(eq_outk)分别表示经过信道均衡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第k个子载波的实部值和虚部值,α用以表示第一门限值,也就是说,若第k个子载波的实部或虚部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α,则标示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异常子载波;反之,若第k个子载波的实部或虚部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门限值α,则标示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非异常子载波,在此,第k个子载波包括在上述6048个子载波之中。
请继续参照图4,图4举例将α设为2(α根据QAM类型确定,对于QPSK调制方式,α=2;对于16QAM调制方式,α=4;对于64QAM调制方式,α=8),换句话说,在图4之中任何实部的绝对值或者虚部的绝对值超过2的子载波,都被计入异常子载波。因此,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会计算每一段中的504个子载波会有多少个异常子载波。在所述示范实施例之中,可得到12个异常子载波数。
详细来说,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获得的异常子载波数的统计图。图6是在都普勒频移为10赫兹之TU6信道下进行仿真,本示范实施例产生12个异常子载波数,可由图6表示,横坐标为子载波分段索引值,纵坐标为异常子载波数,举例来说,第1段子载波有19个异常子载波数,第4段子载波有25个异常子载波数。第1段子载波包括6048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之中的第1个到第504个子载波,且在第一段子载波中,共有19个子载波的实部值超过第一门限值。第4段子载波包括6048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之中的第1513个到第2016个子载波,且其中有25个子载波的实部值超过第一门限值。
接着,对12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统计值。在此,上述的统计运算可为一种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的运算,在图6的例子中,12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为2.6588。
在产生上述的统计值之后,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会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所述判断可用算式(3)来表示,算式(3)表示如下:
Figure B2009101348340D0000101
在此,CCI_DETECT_FLG为同频信道干扰指针,β为第二门限值。当峰均比大于β时,同频信道干扰指针CCI_DETECT_FLG为1,表示所述信道受到同频信道干扰,反之,峰均比小于β时,同频信道干扰指针CCI_DETECT_FLG为0,表示所述信道没有受到同频信道干扰。
简言之,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会通过运算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并且比较峰均比与第二门限值的大小关系,以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接着,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会决定是否进行干扰的消除,以通过所述避免当信号不具有同频信道干扰时,消除干扰的操作对性能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示范实施例接收N个子载波之后,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的过程中,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知道进行统计运算时,M值过大会造成每一段中的样本过少,导致严重的误差,而M值过小会造成可运算的异常子载波数过少,同样的在进行峰均比的运算时会造成误差。在所述M可选用8到32之间,可减少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还可使用类似的判断方法判断异常子载波,例如均衡结果的幅度值或者功率值,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改变判断准则并且依照判断准则定义第一门限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还可使用不同的运算方式运算异常子载波数以取得统计值,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或者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运算以取得统计值,在此,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统计方法来运算异常子载波数,以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不限于使用峰均比的方式进行运算异常子载波数,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改变运算方式并且依照运算方式定义第二门限值,以取得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的标准。
第二示范实施例:
第二示范实施例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受到同频信道干扰时的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第一示范实施例提到如何检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中,说明一种处理同频信道干扰的方法。
请参照图7,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的方块图。在本示范实施例之中,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700包括接收单元21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统计运算单元230、决策单元240及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其中,接收单元21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统计运算单元230及决策单元240,因为与第一示范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并给予相同标号。另外,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耦接决策单元240,且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受控于决策单元240,用以处理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以下配合流程图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7及图8,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的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810中,由接收单元210自信道中接收具有N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所述N个子载波传送至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
在步骤S820中,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依据判断规则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并将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传送给统计运算单元230。接着,在步骤S830中,统计运算单元230对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统计值,并将所述统计值传送至决策单元240。
接着,在步骤S840中,决策单元240接收上述统计值之后,若决策单元240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使用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计算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另一方面,若决策单元240判断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没有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不使用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
承接上述,在步骤S850中,当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以步骤S820中提到的判断规则,判断第k个子载波是否为异常子载波,以分配一个指标值给第k个子载波。其中,第k个子载波为N个子载波其中之一。当上述步骤S850的判断结果为否,表示第k个子载波为非异常子载波。接着,在步骤S860中,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分配指针值CCIk给第k个子载波,在此CCIk的值为1。接着,在步骤S880中,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使用算式(4)来计算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其中,算式(4)表示如下:
CSI′k=CSIk·CCIk        (4)
在此,CSIk为第k个子载波被给定的估计可信度,CSIk’为第k个子载波经由计算得到的的接收可信度。当CSIk’的值愈大,表示第k个子载波的可信度愈高,有助于判断接收数据的正确性。
另一方面,当步骤S850的判断结果为是,表示第k个子载波为异常子载波。接着,在步骤S870中,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分配指针值CCIk给第k个子载波,在此CCIk的值为1/2n。接着,在步骤S890中,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利用上述算式(4)可得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相对于步骤S880,由于异常子载波的指标值CCIk为1/2n,也就是说,CSIk’的值会比非异常子载波低,表示第k个子载波的可信度较低,通过减少受到干扰的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有助于判断接收数据的正确性。
举例来说,要判断第k个子载波是否受到同频信道干扰,可通过上述算式(2)检测结果,当第k个子载波的检测结果没有超过第一门限值,则将第k个子载波归类在非异常子载波之中,则给予第k个子载波指标值CCIk=1,最后,可通过算式(4)计算出接收可信度CSIk’,并判断此接收可信度CSIk’是否大于第三门限值,若接收可信度CSIk’大于第三门限值,代表第k个子载波为可信的子载波,可以采用第k个子载波。相对的,若接收可信度CSIk’低于第三门限值,代表第k个子载波为不可信的子载波,可以舍弃第k个子载波,即令CSIk’=0。
另一方面,当第k个子载波的检测结果超过第一门限值,则将第k个子载波归类在异常子载波之中,则给予第k个子载波指标值CCIk=1/2n,最后,可通过算式(4)计算出接收可信度CSIk’,并判断此接收可信度CSIk’是否大于第三门限值,若接收可信度CSIk’大于第三门限值,代表第k个子载波为可信的子载波,可以采用第k个子载波。相对的,若接收可信度CSIk’低于第三门限值,代表第k个子载波为不可信的子载波,可以舍弃第k个子载波。通过将指标值CCIk设为1/2n,相较于传统的信道估测技术将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的指标值CCIk设为0,若是误判的话,可以使得被误判的子载波依然具有一定的可靠度,进而增加接收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示范实施例不限定估计可信度CSIk以及n值的获得方式。举例来说,n可根据信道的变化或接收端的设定而改变,CSIk可通过信道频率响应的估计值H(k)来获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可适用于通信系统。举例来说,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所提供之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9,通信系统900包括接收端910、发射端920以及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此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如上所述,包括接收单元21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统计运算单元230、决策单元240及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其中,接收单元210、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220、统计运算单元230、决策单元240及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750可装设在接收端910之中,其功能于第二示范实施例皆有清楚说明,在此不予赘述。本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利用运算异常子载波数来进行同频信道干扰的检测,并且可利用运算接收可信度以消除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子载波。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通信系统并不限定其样式与种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处理装置及方法利用运算异常子载波数进行同频信道干扰的检测,可实时检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具有同频信道干扰,并可检测有哪些子信道受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信道干扰处理装置及方法更利用统计方法来运算每一个子信道的接收可信度,以消除同频信道干扰,提高接收性能。在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系统中,更可使用此上述的同频信道干扰处理装置或方法来有效消除同频信道干扰,也能够为被误判的子载波保留一定的可信度。除此之外,上述的同频信道干扰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判断同频信道干扰的有无,动态地分配用以消除干扰的资源,更能够因此提高信号接收效能以及降低资源浪费。
虽然本发明已以示范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本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接收端自一信道中接收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多个子载波分成M段;
分别统计每一段中的异常子载波数;以及
对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一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一均值與一峰值的差異性;
根据所述统计值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一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所述这些子载波的个数为M的整数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M为8至32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統計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的步骤中,若所述段内的子载波的实部值或虚部值的绝对值大于一第一门限值,则所述子载波为一异常子载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峰均比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均方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標準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更包括:
分配多个指标值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所述这些子载波,其中,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非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2n,k为1至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子载波总数之间的任意整数;以及
计算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内的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其中,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表示为CSIk’,而CSIk’=CSIk×CCIk,CSIk为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估计可信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小于一第三门限值,则舍弃所述第k个子载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一动态变量,n根据所述信道的变化或所述接收端的设定而改变。
11.一种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接收单元,自一信道接收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具有N个子载波;
一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耦接于所述接收单元,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并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其中,N为M的整数倍;
一统计运算单元,耦接于所述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对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一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一均值與一峰值的差異性;以及
一决策单元,耦接于所述统计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统计值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一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计算判断所述段内的子载波的实部值或虚部值的绝对值若大于一第一门限值,则将所述子载波視为一异常子载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峰均比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若所述N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均方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N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若所述N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標準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N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若所述N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更包括:
一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耦接于所述决策单元,受控于所述决策单元,若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所述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计算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若否,则禁能所述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表示为CSIk’=CSIk×CCIk,CSIk为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估计可信度,CCIk为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指标值,其中,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非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2n,k为1至N之间的任意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小于一第三门限值,则舍弃所述第k个子载波。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n为一动态变量,n根据所述信道的变化或所述接收端的设定而改变。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一接收端与一发射端,其中,所述接收端包括一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
一接收单元,自一信道接收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具有N个子载波;
一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耦接于所述接收单元,将所述N个子载波分成M段,计算每一段的异常子载波数,其中,N为M的整数倍;
一统计运算单元,耦接于所述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对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进行统计运算,以获得一统计值,其中所述統計運算用以計算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一均值與一峰值的差異性;
一决策单元,耦接于所述统计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统计值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否受到一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以及
一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耦接于所述决策单元,受控于所述决策单元,若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则所述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计算每一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若否,则禁能所述子载波可信度运算电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异常子载波计算电路判断所述段内的子载波的实部值或虚部值的绝对值若大于一第一门限值,则所述将子载波視为一异常子载波。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峰均比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峰均比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均方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均方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运算为一標準差的计算,所述统计值为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若所述M个异常子载波数的標準差大于一第二门限值,则所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受到所述同频信道干扰的影响。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表示为CSIk’=CSIk×CCIk,CSIk为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估计可信度,CCIk为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指标值,其中,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非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若所述第k个子载波为一异常子载波,则其指标值CCIk为1/2n,k为1至N之间的任意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可信度小于一第三门限值,则舍弃所述第k个子载波。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一动态变量,n根据所述信道的变化或所述接收端的设定而改变。
CN200910134834A 2009-04-13 2009-04-13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860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834A CN101860509B (zh) 2009-04-13 2009-04-13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834A CN101860509B (zh) 2009-04-13 2009-04-13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509A true CN101860509A (zh) 2010-10-13
CN101860509B CN101860509B (zh) 2012-10-10

Family

ID=4294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834A Active CN101860509B (zh) 2009-04-13 2009-04-13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050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922A (zh) * 2012-11-29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同频信号干扰的方法及接收机
CN105429921A (zh) * 2015-10-28 2016-03-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估计方法及其估计电路
CN105429920A (zh) * 2015-10-28 2016-03-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电路
CN1063022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电路
CN108089162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脉冲干扰信号的检测与抑制方法
CN109635759A (zh) * 2018-12-18 2019-04-16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431B1 (en) * 1999-01-26 2001-06-12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 for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8 MHZ channels
KR100505968B1 (ko) * 2003-08-27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분할다중접속에서의 무선망 구축 방법 및직교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을 채용한 단말
CN1909539A (zh) * 2005-08-02 2007-02-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子载波分配方法
CN101132386B (zh) * 2007-09-24 2013-01-30 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抑制干扰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922A (zh) * 2012-11-29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同频信号干扰的方法及接收机
CN102983922B (zh) * 2012-11-29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同频信号干扰的方法及接收机
US9413401B2 (en) 2012-11-29 2016-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co-channel signal interference, and receiver
CN105429921A (zh) * 2015-10-28 2016-03-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估计方法及其估计电路
CN105429920A (zh) * 2015-10-28 2016-03-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电路
CN105429921B (zh) * 2015-10-28 2018-09-07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估计方法及其估计电路
CN1063022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电路
CN106302273B (zh) * 2016-08-12 2019-07-09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电路
CN108089162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脉冲干扰信号的检测与抑制方法
CN109635759A (zh) * 2018-12-18 2019-04-16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5759B (zh) * 2018-12-18 2020-10-09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509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6407B2 (en) Pilot patterns for OFDM system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1860509B (zh) 同频信道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其通信系统
KR10099374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잡음 추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0325367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비트 오율 측정장치및 방법
US75087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fast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27953B (zh) 基於感知無線電之ofdma
CN10153636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EP182147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27445B (zh) 一种在正交频分复用下计算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方法
US20090279620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CN1917501B (zh) 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JPWO2007015305A1 (ja) 移動局装置
CN101141429A (zh) 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KR20120036839A (ko) Dvb?t/h 송신들의 로버스트 감지
US20100158146A1 (en) Communication scheme determining apparatu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ofdm adaptive modul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cheme determining method
US994927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white space modems using interference aware techniques
CN105245308A (zh)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CN106685449A (zh) 基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高性能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
US2008031714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cattered pilot signals in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7566311B (zh) 基于资源块滤波rb f-ofdm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0563230C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
TW201121269A (en)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of channel classification
KR101579706B1 (ko) Ofdm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신장치 및 임계치 검출 방법
JP4903251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5471519B (zh)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ofdm系统的能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