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999A -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55999A CN101855999A CN200910020509A CN200910020509A CN101855999A CN 101855999 A CN101855999 A CN 101855999A CN 200910020509 A CN200910020509 A CN 200910020509A CN 200910020509 A CN200910020509 A CN 200910020509A CN 101855999 A CN101855999 A CN 101855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valve shellfish
- selection
- larva
- temperature
- d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附着期进行的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先将双壳贝类的同步受精卵投入到育苗池中培养,发育至面盘幼虫期;当幼虫有30%~40%出现眼点时,投入附着基;根据在显微镜下幼虫胃的情况,来决定每天投入的饵料次数和量;每天换水1~2次;当幼虫附着率在10%~30%时,将附有幼虫的附着基取出单独培养;对上述步骤中取出的幼虫进行降温培育,每天降温1~2℃,直至温度降至自然海水温度,直接挂海上培养。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的高效、大规模的选育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双壳贝类选育的基础群体规模小,选育成本高,过程难以操作,选育目标单一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特别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附着期进行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双壳贝类的选择育种是我国整个双壳贝类养殖业重要的环节。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ns)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是双壳贝类的一种,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为当地的一种采捕双壳贝类,1982年从美国引进我国。贝壳扇形,两壳几乎相等,壳面呈黑褐色或褐色。海湾扇贝多数分布在海面下3-10m处,性格比较泼辣,耐温范围-1-31℃,5℃以下停止生长,10℃以下生长缓慢,18-28℃生长较快;其耐盐范围16‰-43‰,适盐范围21‰-35‰。海湾扇贝为滤食性动物,对食物的大小有选择能力,但对种类无选择能力。主要食物为有机碎屑、悬浮在海水中的微型颗粒和浮游生物,如硅藻类、双鞭毛藻类、桡足类等。经过8个月,平均壳高能达5-6cm以上,最大个体达7cm左右,生物学最小型为2.2cm。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春季培育的苗种,养殖到秋季(壳高达5cm左右)性腺就成熟。性腺局限于腹部,精巢位于腹部外周缘,成熟时为乳白色;卵巢位于精巢内侧,成熟时褐红色,通常性腺部位表面具一层黑膜,在性腺逐渐成熟过程中,黑膜逐渐消失,精巢与卵巢清晰可辨。
海湾扇贝在引进我国后,由于其育苗和养成技术的成功和广泛的推广使其很快就成为我国北方海区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在世界上首次形成了海湾扇贝养殖业。很快就在辽宁、山东两省已经形成了海湾扇贝两个主要养殖区并发展到河北天津浙江和福建等省。1990年的养殖产量已达20万吨,近几年更是达到100多万吨,为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质量不断下滑,已经严重影响整个扇贝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发展一种高效的系统的选育方法势在必行。
目前双壳贝类的选择育种主要是家系选择和基于成体贝的个体选择,家系选择是以整个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以各家系被选择性状的平均值为标准进行的选择。个体选择有时也称之为混合选择,以个体表型值为选择依据对成贝进行选择。虽然这两种方法易于理解,应用普遍,但所面对的问题是选育的基础群体规模小,选育成本高,过程难以操作,选育目标单一等问题。在育苗场普遍应用的“选优”方法有浮选法和滤选法,选择强度都受到限制。所以目前我国的整个双壳贝类的养殖业的现状,上述的选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遗传育种研究的需求。为了适应整个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健康发展,必须对国内扇贝品种进行全面系统的高效选育。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对双壳贝类在附着期进行大规模选育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适合双壳贝类附着期进行的高效、大规模的选育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双壳贝类选育的基础群体规模小,选育成本高,过程难以操作,选育目标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选育方法是在双壳贝类幼虫的附着期进行,其中所述的双壳贝类包括扇贝、牡蛎等附着型和固着型的双壳贝类。
双壳贝类在附着期的选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双壳贝类的同步受精卵投入到育苗池中培养,发育至面盘幼虫期;
b.当双壳贝类幼虫有30%~40%出现眼点时(眼点eye-spot,眼点是原生动物和低等无脊椎动物的小形而构造简单的视觉胞器),投入附着基;
c.然后根据显微镜下幼虫胃的颜色和饱满度,5日龄(就是生长5天)之前的幼虫投喂金藻,5日龄和5日龄之后的幼虫每天投喂金藻和硅藻体积比1∶1的混合饵料。金藻个体小,营养丰富,适合投喂1-5日龄的幼虫;而硅藻个体较大,比较易于大批培养,所以可以和金藻混合投喂5日龄和5日龄之后的幼虫;每天换水1~2次;
d.再通过显微镜对附着基上的幼苗的附着情况和水中未附着的幼虫情况跟踪观察,当附着率在10%-30%时,将附有幼虫的附着基取出单独培养;
e.对上述步骤d中取出的幼虫进行降温培育,每天降温1-2℃,直至温度降至自然海水温度,直接挂海上养殖。
所述育苗池的水温控制在10-30℃,氨态氮(氨态氮是由微生物分解土壤中含有动植物遗骸和排泄物的蛋白质与尿酸、尿素等做出的氮源,氨态氮是水相环境中氮的主要形态)不超过200mg/m3;光照在500Lux以下或可以无光照,连续或间断充氧气或空气,使溶氧量不低于5mg/L,pH7.9-8.2,COD不高于2mg/L;
所述面盘幼虫的密度为5-20个/ml;
所述附着基为聚乙烯网片、棕绳或贝壳等,如扇贝常用聚乙烯网片;牡蛎常用贝壳;贻贝常用棕绳等。
附着基聚乙烯网片等在投放前要先经过打磨,NaOH和抗生素浸泡;为了更好的杀菌,打磨好的附着基先用1%质量百分比浓度的NaOH浸泡24小时,再用5ppm浓度的抗生素浸泡2小时;其中抗生素为青霉素。
附着率控制在10-30%,是为了使得选择选择强度约为7%-21%,也就是选优的比率为7-21%,其中附着率=附着的幼虫数/幼虫的总数,双壳贝类正常情况下附着率一般为70%左右。
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总水体积的1/2,换水前后温差不能超过两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现有技术都是针对3mm以上稚贝或者成贝进行的,本发明技术可以将选育提前至双壳贝类的附着变态期进行,大大提高了选育效率,降低了选育成本,适用于大规模选育。也填补了双壳贝类浮游期选育的空白。
2、本发明通过人为的控制幼虫附着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的选择强度。适当的增加幼虫的附着时间会降低选择强度,而减少幼虫的附着时间能增加选择强度。
3、本发明通过人为控制附着时间实现间接选育,对幼虫不会造伤害。通过人为控制附着时间来进行选育,不是直接应用筛绢或者滤网对幼虫进行大小分类,避免了这个过程对幼虫的伤害。
4、本发明的选育方法进食科学,5日龄之前的幼虫投喂金藻,5日龄之后的幼虫每天投喂金藻和硅藻体积比1∶1的混合饵料。金藻个体小,营养丰富,适合投喂1-5日龄的幼虫;而硅藻个体较大,比较易于大批培养,所以可以和金藻混合投喂5日龄之后的幼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ns)的同步采卵幼虫投入到育苗池中培养,育苗池的水温控制在22-24℃,氨态氮不超过200mg/m3;光照在500Lux以下,连续或间断充气,溶氧量不低于5mg/L,pH7.9-8.2,COD不高于2mg/L,经过20--24小时发育至面盘幼虫期,控制海湾扇贝后期面盘幼虫密度为5-7个/ml;
当海湾扇贝幼虫有1/3出现眼点时(此时海湾扇贝的壳长至约150um-190um),将附着基均匀投入池中,尽量避开换水口处,以防每日换水操作对幼虫附着的干扰;附着基为聚乙烯网片,每个网片有2000个网节,投放50个网片/m3;为了杀菌,打磨过附着基先用1%质量百分比浓度的NaOH浸泡24小时,再用5ppm浓度的青霉素浸泡2小时。附着基网片的一端系一坠石,借助网片自身浮力,使其垂悬于池水中。网片在育苗池中应摆放均匀并且尽量避开育苗池的换水口。
光照在500Lux以下,微充气(空气或氧气),并且保持池内的光线均匀以确保幼虫分布均匀,5日龄前投喂金藻,5日龄和5日龄后的幼虫投喂金藻和硅藻的混合饵料,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幼虫的胃来决定饵料投喂的次数和量;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水1/2,换水前后温差不能超过两度,换水时动作要轻缓,尽量避免搅动邻近的网片。
从投附着基的第一天起,通过显微镜对网片上的幼虫附着情况和水中未附着幼虫情况跟踪观察,为确保定量的准确性,取样时20m3的育苗池至少取5个点作为重复;从投附着基的第三天到第四天,根据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苗量计算该时间段的附着率,控制附着率在10%-30%时将附着基轻轻取出单独培养。
选出的海湾扇贝幼虫继续室内培养至350μm-400μm后,将网片装入60目的聚乙烯网袋;对装袋的幼虫进行降温处理,每天降温2℃左右,直至温度降至自然海水温度,直接挂海上暂养。
随附着天数不同附着率亦不同,附着天数为3-4天,附着率为10%-30%,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壳长优势率为1.9%-21.4%。优势率的计算:【(实验组壳长平均值-对照组平均值)/对照组平均值】,平均值是100个个体壳长的平均值。
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1:实施例1-24为不同亲贝来源,不同培育池,在不同附着天数下的附着率以及附着期(第10天)、4个月、8个月(成贝)的壳长优势率【(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
本发明所实施例均是在山东省胶南市龙湾育殖有限公司育苗室进行的。
Claims (10)
1.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壳贝类幼虫的附着期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壳贝类包括扇贝、牡蛎等附着型或固着型的双壳贝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附着期选育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双壳贝类的同步受精卵投入到育苗池中培养,发育至面盘幼虫期;
b.当幼虫有30%~40%出现眼点时,投入附着基;
c.根据在显微镜下幼虫胃的情况,来决定每天投入的饵料次数和量;每天换水1~2次;
d.当幼虫附着率在10%~30%时,将附有幼虫的附着基取出单独培养;
e.对上述步骤d中取出的幼虫进行降温培育,每天降温1~2℃,直至温度降至自然海水温度,直接挂海上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的水温控制在10~30℃,氨态氮不超过200mg/m3;光照在500Lux以下,连续或间断充气,溶氧量不低于5mg/L,pH7.9~8.2,COD不高于2m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面盘幼虫的密度为5~20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基为聚乙烯网片、棕绳或贝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附着基聚乙烯网片在投放前依次经过打磨、NaOH和抗生素浸泡的杀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虫五日龄之前的投喂金藻,五日龄和五日龄之后的幼虫投喂混合饵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饵料为金藻和硅藻以体积比1∶1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换水1-2次,换水前后温差不能超过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05091A CN101855999B (zh) | 2009-04-10 | 2009-04-10 |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05091A CN101855999B (zh) | 2009-04-10 | 2009-04-10 |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55999A true CN101855999A (zh) | 2010-10-13 |
CN101855999B CN101855999B (zh) | 2011-09-21 |
Family
ID=4294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205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5999B (zh) | 2009-04-10 | 2009-04-10 |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5599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0022A (zh) * | 2015-10-13 | 2016-03-02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
CN108040938A (zh) * | 2017-10-09 | 2018-05-18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通过亲本改良来提高香港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5870B (zh) * | 2011-12-13 | 2013-05-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一种海湾扇贝的同代多点复合选育方法 |
-
2009
- 2009-04-10 CN CN2009100205091A patent/CN1018559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0022A (zh) * | 2015-10-13 | 2016-03-02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
CN105360022B (zh) * | 2015-10-13 | 2017-11-21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
CN108040938A (zh) * | 2017-10-09 | 2018-05-18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通过亲本改良来提高香港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55999B (zh) | 201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5775B (zh) | 一种洄游型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5494193B (zh) |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 |
CN103125415B (zh) | 钝缀锦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3404462B (zh) |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 |
CN106234266B (zh) | 一种活牡蛎礁区藻-贝-参生态增养殖的方法 | |
CN102626057B (zh) |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3798166A (zh) |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 |
CN1957686A (zh) | 一种利用6-二甲氨基嘌呤诱导三倍体三角帆蚌培育珍珠的方法 | |
CN102187837A (zh) | 一种日本沼虾工厂化育苗方法 | |
CN105875453A (zh) | 提高虾夷扇贝高温耐受的杂交育种方法 | |
CN104012432A (zh) | 一种适宜北方海区香港巨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0370896C (zh) | 半滑舌鳎的亲鱼培育方法 | |
CN102106278A (zh) | 远海梭子蟹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6942105A (zh) |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2077790B (zh) |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4839079B (zh) | 一种利用对虾养殖废水室内规模化培育多鳞鱚亲鱼的方法及设施 | |
CN112931328B (zh) | 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阶段性低比重海水养殖方法 | |
CN101855999B (zh) | 一种双壳贝类的选育方法 | |
CN102405870B (zh) | 一种海湾扇贝的同代多点复合选育方法 | |
CN101715743A (zh) | 耐低盐刺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7155956B (zh) | 一种玫瑰毒鮋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 |
CN101209031A (zh) | 一种马氏珠母贝的淡化养殖方法 | |
CN108323462A (zh) | 一种耐低盐魁蚶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8377944B (zh) | 一种梭子蟹生态育苗饲养方法 | |
CN114532264B (zh) |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珍珠质量的阶段性池塘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