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及计算跨域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实现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
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方法,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该方法包括:
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
计算每个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方法,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网段信息,所述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若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装置包括:
跨域链路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跨域链路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域序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
计算选择模块,用于计算每个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还用于接收第二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系统,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该系统包括:
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用于生成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跨域链路信息;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计算每个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系统,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该系统包括:
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用于生成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通告网段信息的装置,用于生成网段信息,所述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将所述网段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跨域链路信息;接收所述网段信息;若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跨域链路的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发送,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端节点将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发送给路径计算单元,或者,所述第一端节点将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在所述自治系统洪泛。
所述第一端节点上保存有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直达光路生成的跨域链路外,其它跨域链路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通告,例如:多层网络中的虚拟网络拓扑(VNT,Virtual Network Topology)生成的跨域链路等。
本实施例通过跨域链路的一个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发送,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实施例二、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生成第二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为了和通用技术保持一致性,跨域链路的两个端节点均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
其中,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端节点将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发送给路径计算单元,或者,所述第一端节点将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在所述自治系统洪泛。
所述第二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二端节点将所述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发送给路径计算单元,或者,所述第二端节点将所述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在所述自治系统洪泛。
本实施例通过跨域链路的两个端节点均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发送,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实施例三、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以路由器作为自治系统的节点进行说明。下面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支持OSPF协议为例,详细介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为便于进行OSPF扩展,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定义了三种透明LSA用于传递各种链路状态信息,三种LSA的区别在于泛洪的范围不同,类型(Type)9用于在链路内泛洪,Type 10用于在域内泛洪,Type 11用于在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泛洪。
本实施例新增一种LSA:跨域LSA(inter-area LSA),为Type11型LSA,可知此LSA的洪泛范围为整个自治系统,在inter-area LSA的链路类型sub-TLV(Link Type sub-TLV)中新增一种跨域(Inter-Area)类型,表明此LSA携带跨域链路信息。
针对inter-area LSA,新增一种sub-TLV类型:跨域sub-TLV(inter-area sub-TLV),格式如表1所示,其中Local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本端的域号(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Local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本端的路由器ID(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Remote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远端的域号(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Remote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远端的路由器ID(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
表1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即生成inter-areaLSA,inter-area LSA包括链路类型sub-TLV和跨域sub-TLV,由以上描述可知:跨域sub-TLV包括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S102、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发送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将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将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将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发送给路径计算单元,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扩展OSPF协议,跨域链路的一个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实施例四、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下面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支持ISIS协议为例,详细介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新增一种TLV(Tag,Length,Value):第一跨域TLV(Inter-area TLV),如表2所示,其中各字段分别为:
S:TLV洪泛的范围,设置为1,表示在整个自治系统内进行洪泛;
D:TLV洪泛的方向,可以为up或down,up用0表示,down用1表示,其中,若为up则表示该TLV是从Level 1到Level 2的洪泛,若为down则表示该TLV是从Level 2到Level 1的洪泛,Level 1和Level 2为ISIS协议为每个路由域划分的层次。D字段根据产生该TLV的跨域链路端节点所在域的层次进行填写,并且在域边界节点转发该链路信息的时候会有变化,根据转发的方向进行的改写,从Level 1到Level 2进行洪泛时,D=0,从Level 2到Level 1进行洪泛时,D=1。
表2
针对第一Inter-area TLV,新增一种sub-TLV类型:第一跨域sub-TLV(inter-area sub-TLV),格式如表3所示,其中Local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本端的域号(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Local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本端的路由器ID(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Remote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远端的域号(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Remote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远端的路由器ID(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
表3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即生成第一Inter-area TLV,第一Inter-area TLV包括第一跨域sub-TLV,由以上描述可知:第一跨域sub-TLV包括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S202、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发送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一端节点将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S203,跨域链路的第二端节点生成第二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新增一种TLV:第二跨域TLV,各字段含义同步骤S601,针对第二Inter-area TLV,新增一种sub-TLV类型:第二跨域sub-TLV,格式如表3所示,其中Local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本端的域号(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Local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本端的路由器ID(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Remote Area Number是跨域链路远端的域号(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Remote router ID是跨域链路远端的路由器ID(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二端节点生成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即生成第二Inter-area TLV,第二Inter-area TLV包括第二跨域sub-TLV,由以上描述可知:第二跨域sub-TLV包括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S204,跨域链路的第二端节点发送第二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跨域链路的第二端节点将第二跨域链路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本实施例通过扩展ISIS协议,跨域链路的两个端节点均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实施例五、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一边界节点生成第一网段信息,所述第一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将所述第一网段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本实施例中,洪泛了第一网段信息,使得自治系统内的节点在获得跨域链路信息的同时,获得了第一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方便跨域链路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支持OSPF协议为例,详细介绍第一网段信息的洪泛方法。
对OSPF协议的汇总LSA(Summary-LSA)进行扩展,增加网段所对应的域号信息,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其中各字段分别为:
LS age:LSA产生后所经过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Link State ID:对于Type3 LSA来说,它是所通告的区域的子网前缀;
Advertising Router:始发LSA的路由器的ID;
LS sequence number:LSA的序列号,其他路由器根据这个值可以判断哪个LSA是最新的;
LS checksum:除了LS age字段外,关于LSA的全部信息的校验和;
length:LSA的总长度;
Network Mask:Type3 LSA的网络地址掩码;
metric:度量值;
TOS:服务类型;
TOS metric:服务类型度量值
表4
上表中最后两行为新增加的内容,其它字段与现有技术相同,其中Link StateID和Network Mask描述网段信息。
OSPF协议中,TOS只使用了0-30这些定义,其它没有使用的值可以用于扩展通告Summary-LSA的区域地址(area number)。本实施例中,定义如下:
TOS=128时,TOS metric的后2个字节的值表示area number的高2个字节;
TOS=129时,TOS metric的后2个字节的值表示area number的低2个字节;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一边界节点生成了上述Summary-LSA,该LSA包括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由Link State ID和Network Mask描述)、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由上述扩展的内容描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和通用技术保持一致性,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所有边界节点均生成并洪泛第一网段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段信息可以由第一端节点生成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跨域链路的一个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同时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一边界节点生成并洪泛了第一网段信息,使得自治系统内的节点在获得跨域链路信息的同时,获得了第一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方便了跨域链路的使用。
实施例六、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方法,该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一边界节点生成第一网段信息,所述第一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将所述第一网段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二边界节点生成第二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将所述第二网段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本实施例中,洪泛了第一网段信息和第二网段信息,使得自治系统内的节点在获得跨域链路信息的同时,获得了第一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以及第二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方便跨域链路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支持ISIS协议为例,介绍第二网段信息的洪泛方法。
对ISIS协议的Extended IP Reachability TLV进行扩展,新增加一种Area Reachability sub-TLV,如表5所示:
表5
Extended IP Reachability TLV中有网段的描述,通过上面的扩展,网络中的节点可以确定网段对应的域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第二边界节点生成了上述Extended IP Reachability TLV,该TLV包括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由Extended IP Reachability TLV描述)、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由上述扩展的Area Reachability sub-TLV描述)。
本实施例通过跨域链路的一个端节点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同时洪泛了第一网段信息和第二网段信息,使得自治系统内的节点在获得跨域链路信息的同时,获得了第一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以及第二端节点所在域包括哪些节点的信息,方便了跨域链路的使用。
实施例七、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方法,如图3所示,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R7和第二端节点R8,要计算一条从R1到R2的路径,网络包括一个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也可以是其它具有计算功能的节点,如图4所示,计算路径的具体步骤包括:
S401,路径首节点发送路径计算请求信息到PCE;
本实施例中,R1请求PCE计算一条从R1到R2的路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请求信息可以由其它节点发送。
S402,PCE接收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PCE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R7)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R8)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区域1)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区域2);PCE在接收跨域链路信息后,在计算跨域路径时可以使用该跨域链路。
S403,PCE根据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
跨域路径经过一系列的域,每个域有一个域地址,域地址按照路径首节点到路径末节点顺序的排列即为域序列。
本实施例中,仅存在一条跨域链路,根据跨域链路信息可以得知该跨域链路能够直接连接区域1和区域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多条跨域链路,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路径首节点位于区域1中,路径末节点位于区域2中,PCE根据跨域链路信息确定备选的域序列:
1、在不考虑跨域链路的情况下,域序列为区域1-区域0-区域2;
2、在考虑跨域链路的情况下,域序列为区域1-区域2。
S404,PCE计算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本实施例中,域序列为区域1-区域0-区域2的情况下,具体路径信息为:R1-R7-R3-R4-R5-R8-R2;域序列为区域1-区域2的情况下,具体路径信息为:R1-R7-R8-R2,确定域序列后的具体路径计算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PCE将计算得到的路径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优路径,可以根据跳数、流量等选择,并返回路径首节点,例如,选择得到最优路径为:R1-R7-R8-R2。
本实施例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比较各种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选择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实施例八,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方法,如图3所示,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第三节点R3要计算一条到第四节点R4的跨域路径,如图8所示,计算路径的具体步骤包括:
S501,所述第三节点接收跨域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三节点R1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R7)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R8)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区域1)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区域2),路径首节点在接收跨域链路信息后,在计算跨域路径时可以使用该跨域链路。
S502,所述第三节点接收网段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三节点R1接收网段信息,所述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R8)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R8)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区域2);
S503,选择中间节点。
若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现有技术中,第三节点上保存有第三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但是没有第四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仅保存有第四节点的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中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第三节点上记录的本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若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
根据所述网段信息中所述第二端节点(R8)所在域的网段信息,可以得到R8所在域内包括哪些节点,若第四节点R4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得到R4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R4和R8位于同一个域内,则:
比较R1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R7到R2的度量值,度量值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假如得到R1所在域的边界节点R3到R2的度量值为5,R7到R2的度量值为3,则比较得到R7为中间节点,则选择R7为中间节点,得到R1-R7-R8-R2的跨域路径。
本实施例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度量值选择中间节点从而确定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实施例九、一种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与所述第二端节点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跨域链路信息生成模块601,用于生成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跨域链路信息发送模块602,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上述装置内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跨域链路的两个端节点均生成跨域链路信息并在自治系统洪泛,完成了跨域链路信息的通告,不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没有改变原先域的划分,能够避免静态路由配置所导致的易出错和配置速度慢的问题。
实施例十、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跨域链路信息,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域序列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
计算选择模块703,用于计算每个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上述装置内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装置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比较各种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选择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实施例十一、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还用于接收第二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
选择模块802,用于若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选择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上述装置内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装置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度量值选择中间节点从而确定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实施例十二、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系统,自治系统包括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的两端分别是第一端节点和第二端节点,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
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901,用于生成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902,用于接收所述跨域链路信息;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至少一种所述跨域路径的备选域序列;计算每个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从中选择用于建立所述跨域路径的路径信息。
上述系统内各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系统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比较各种域序列对应的具体路径信息选择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实施例十三、一种计算跨域路径的系统,自治系统包括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端节点、第二端节点之间有跨域链路,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
通告跨域链路信息的装置1001,用于生成跨域链路信息,所述跨域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一跨域链路信息;
通告网段信息的装置1002,用于生成网段信息,所述网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网段信息、所述第二端节点所在域的域地址信息;将所述网段信息在自治系统洪泛;
计算跨域路径的装置1003,用于接收所述跨域链路信息;接收所述网段信息;若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和所述跨域链路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二端节点位于同一个域内,则比较所述第三节点所在域的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一端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度量值,将度量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中间节点,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经过所述中间节点到所述第四节点的跨域路径信息。
上述系统内各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系统利用跨域链路信息进行跨域路径计算,通过度量值选择中间节点从而确定跨域路径,能够得到优化的跨域路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