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8289A -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289A
CN101848289A CN201010152023A CN201010152023A CN101848289A CN 101848289 A CN101848289 A CN 101848289A CN 201010152023 A CN201010152023 A CN 201010152023A CN 201010152023 A CN201010152023 A CN 201010152023A CN 101848289 A CN101848289 A CN 101848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al machine
sent
high frequency
above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进强
袁爱进
郭长城
卢帆
李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5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8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8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用于实现井下煤机与井上控制设备间煤机信号的传送,所述方法包括:将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然后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对传送到井上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对传送到井下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下行煤机信号,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然后传送给所述煤机。利用本发明,无需铺设专用通信线路即可实现井上井下通信,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Description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环境中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生产中,通常需要将井下煤机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送到井上的控制设备,将控制设备发送的命令等信息传送到井下煤机。井上井下通信一般采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有线通信的介质多为光缆、电缆等材料,其中双绞线电缆较为普及,通常采用直接在井下铺设通信介质的方式来部署其通信网络。在通信过程中,根据技术和环境的不同,需要的介质也不同,如光纤以太网技术需要铺设光缆等。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煤矿环境的不同,使得井上井下距离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其电缆、中继器等基础设施的实施费用惊人,因此部分煤矿只铺设了井上到井下的双绞线电缆做电话线使用。
常见的井上井下有线通信技术有光纤以太网、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音频调制解调等,所述音频调制解调技术即俗称的窄带调制解调技术,其过程是利用56KHz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语音信号,利用双绞线传输,实现拨号上网的功能。该方案是在井下安装矿用调制解调器,该设备挂接要采集的数据终端,另一端则连接井下电话线。由于在通信过程中传输的全部是音频信号,所以在采集井下数据时,该电话线是始终占线的,即如果在该电话线上挂接一部电话机,其电话机是不能正常通话的。采取这种技术及上述其他技术实现井上井下通信时,均需要单独为其设备铺设一条专用的双绞线通信电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无需铺设专用通信线路即可实现井上井下通信,降低系统成本。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用于实现井下煤机与井上控制设备间煤机信号的传送,包括:
将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并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对传送到井上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上行煤机信号,并将解调得到的上行煤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
将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对传送到井下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下行煤机信号,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然后传送给所述煤机。
优选地,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为CAN协议信号,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为以太网协议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之前,将所述上行煤机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协议信号;
在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之前,将所述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转换为CAN协议信号。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包括:
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与位于井下的电话机发送的音频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上,并对传送到井上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进行分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给井上用户。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包括:
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与通过交换机接收到的井上用户的语音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下,并对传送到井下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等分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传送给位于井下的电话机。
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将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并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对传送到井上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上行煤机信号,并将解调得到的上行煤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相应地,将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对传送到井下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下行煤机信号,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转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然后传送给所述煤机。从而可以利用煤矿现有的电话网络即可实现井上井下通信,无需单独铺设专用通信线路,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的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系统的另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系统的另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用于实现井下煤机与井上控制设备间煤机信号的传送。该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
将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从所述煤机到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并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对传送到井上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上行煤机信号,并将解调得到的上行煤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
将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对传送到井下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下行煤机信号,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到合适的高低,然后传送给所述煤机。
参照图1,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的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该系统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井下煤机21与井上控制设备11间煤机信号的传送,所述煤机信号为数字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位于井下并与所述煤机21相连的网桥22、以及与所述网桥22相连的信号转换器23;位于井上与所述控制设备11相连的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与所述信号转换器23可以通过矿井现有的电话线10相连。其中:
所述网桥22,用于调节所述煤机21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和所述信号转换器23输出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使所述波特率处在满足从所述煤机到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比如,将所述煤机21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f1调节至满足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f2,比如100KB,以及将所述信号转换器23输出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f2调节至满足从所述信号转换器至所述煤机到的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f1;
所述信号转换器23,用于将所述网桥22输出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10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传送到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并将通过电话线10接收到的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发送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解调后传送给所述网桥22;
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用于通过电话线10接收所述信号转换器23发送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解调后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11;将所述控制设备11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后通过电话线10传送给所述信号转换器23。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上行煤机信号和下行煤机信号的传送过程。
对于煤机21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首先由网桥22将其波特率f1调节至满足从所述煤机到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f2,然后发送给信号转换器23;信号转换器23将接收到的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以使其能够通过电话线10传送给井上的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接收到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后,对其进行解调,得到煤机信号,然后将得到的煤机信号发送给控制设备11。
对于控制设备11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首先由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将其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以使其能够通过电话线10传送给井下的信号转换器23;所述信号转换器23接收到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后,对其进行解调得到波特率为f2的下行煤机信号,然后将解调后的下行煤机信号发送给网桥22,再由网桥22将该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f2调节为f1,然后发送给煤机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煤机21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与控制设备22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需要采用相同的协议,比如,为以太网协议信号或为采用其他通信协议的信号。
CAN协议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能有效地支持具有很高安全等级的分布实时控制。CAN协议的应用范围很广,从高速的网络到低价位的多路接线都可以使用CAN协议。在现有的煤矿中,煤机信号的传送通常采用CAN总线,因此,为了实现采用不同协议的上行煤机信号和下行煤机信号的传输,比如,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为CAN协议信号,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为以太网协议信号时,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之前,将所述上行煤机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协议信号;
在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之前,将所述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转换为CAN协议信号。
相应地,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还可以由所述信号转换器23实现不同协议信号的转换。
假设所述煤机21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为CAN协议信号,所述控制设备11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为以太网协议信号,则所述信号转换器23还用于将波特率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协议信号,并将下行煤机信号转换为CAN协议信号。
具体地,对于煤机21发送的采用CAN协议的上行煤机信号,首先由网桥22将其波特率f1调节至满足从所述煤机21到所述信号转换器23的实际距离远程传输需要的波特率f2,然后由所述信号转换器23对调节后的CAN协议的上行煤机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将其转换为以太网协议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以太网协议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
对于控制设备11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所述信号转换器23接收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后,对其进行解调得到波特率为f2的下行煤机信号,由于该下行煤机信号是以太网协议信号,因此将其转换为CAN协议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下行煤机信号发送给网桥22。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信号转换器23中的信号调制和协议转换功能可以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集成在同一模块中来实现。
所述信号转换器23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能够提供调制解调和协议转换的通用设备来实现,比如调制解调器和CAN转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当然,也可以采用专用的信号转换设备来实现。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行煤机信号和下行煤机信号所采用的协议,不论是采用相同协议还是不同协议,也不论是采用何种协议,都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利用煤矿现有的电话网络即可实现井上井下通信,无需单独铺设专用通信线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
可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还可以实现煤机信号与语音信号在同一电缆中传输,不会影响井上井下用户的正常通话。
具体地,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包括: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与位于井下的电话机发送的音频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上,并对传送到井上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进行分离。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给井上用户。
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包括: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与通过交换机接收到的井上用户的语音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下,并对传送到井下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等分离;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传送给位于井下的电话机。
相应地,如图2所示,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的另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进一步包括:
位于井下并通过电话线与所述信号转换器23相连的电话机24,以及位于井上并通过电话线与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相连的交换机13,所述电话机24用于与井上用户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器23,还用于将所述电话机24发送的语音信号与需要传送的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相应地,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分离,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通过交换机13发送给所述井上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还用于将通过交换机13接收到的井上用户的语音信号与需要传送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所述信号转换器23;相应地,所述信号转换器23,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分离,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传送给所述电话机24。
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煤机信号和语音信号的复用传送过程。
信号上行时,煤机21发送上行煤机信号,通过网桥22调节到合适的波特率后传送给信号转换器23;井下电话机24发送的语音信号也会传送给信号转换器23。信号转换器23将上行煤机信号由CAN协议信号转换成以太网协议信号,再将其调制成高频模拟信号,然后该高频模拟信号与语音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一起传送给井上的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12;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12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模拟信号与语音信号,然后将语音信号发送给交换机13;将高频模拟信号解调,然后发送给控制设备11。
信号下行时,控制设备11向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12发送下行煤机信号,交换机13向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12发送语音信号;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12将下行煤机信号调制成高频模拟信号,与语音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一起传送给井下的信号转换器23;信号转换器23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模拟信号与语音信号,将语音信号发送给井下电话机24,将高频模拟信号解调,然后将解调后的下行煤机信号由以太网协议信号转换为CAN协议信号,再通过网桥22调节到合适的波特率后传送给煤机21。
可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实现井上井下煤机信号的传输,而且可以使煤机信号与语音信号在同一电缆中传输,在不影响井上井下用户的正常通话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系统成本。
比如,语音信号的波特率是低于4KHZ的,而需要传送的煤机信号的数据波特率在16KHZ以上,经过调制后更是能达到上行20K~138K、下行138K~1.1M1的一个高频信号。这样两种波特率信号在一条电缆中占用不同频段的信道来传输,经过频分复用技术处理后,可以实现互不干扰、同时传输;在通信的局端和户端通过调制解调、分离的设备,即能将信号频分复用传输出去,也能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分离,分别还原成语音信号和数字信号,从而不妨碍井下电话机的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各煤矿环境的不同,会使得井上井下距离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因此,在本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即对电话线中传送的高频模拟信号进行放大,以保证不同传送距离的需求,适应各种不同的煤矿环境。
相应地,如图3所示,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的另一种系统组网示意图。
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中继器25,分别通过电话线与所述信号转换器23和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相连,用于放大所述信号转换器23和所述数字线路接入复用器12之间传送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和下行高频模拟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煤矿实际环境,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中继器25,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距离能够满足环境需求。
当然,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同样可以根据应用环境,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中继器25,从而可以使本发明实施例矿用井上井下通信系统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煤矿环境中。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由于煤机信号与语音信号在同一电缆中传输,因此,只要煤矿有电话网络即可实现井上井下煤机信号的传送,无需单独铺设通讯线路,使实施门槛大为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用于实现井下煤机与井上控制设备间煤机信号的传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并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对传送到井上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上行煤机信号,并将解调得到的上行煤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
将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下行高频模拟信号,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对传送到井下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下行煤机信号,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然后传送给所述煤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机发送的上行煤机信号为CAN协议信号,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下行煤机信号为以太网协议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调节后的上行煤机信号调制为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之前,将所述上行煤机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协议信号;
在将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的波特率调节至满足实际远距离传输需要的波特率区间之前,将所述解调得到的下行煤机信号转换为CAN协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上包括:
将所述上行高频模拟信号与位于井下的电话机发送的音频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上,并对传送到井上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上行高频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进行分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给井上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井下包括:
将所述下行高频模拟信号与通过交换机接收到的井上用户的语音信号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到井下,并对传送到井下的频分复用方式的下行高频模拟信号进等分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语音信号传送给位于井下的电话机。
CN201010152023A 2010-04-19 2010-04-19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1848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2023A CN101848289A (zh) 2010-04-19 2010-04-19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2023A CN101848289A (zh) 2010-04-19 2010-04-19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289A true CN101848289A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7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2023A Pending CN101848289A (zh) 2010-04-19 2010-04-19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82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857A (zh) * 2010-12-06 2011-04-2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用于井下机械设备的通讯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688A (zh) * 2007-10-26 2009-04-29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型全自动联合采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688A (zh) * 2007-10-26 2009-04-29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型全自动联合采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科技信息》 20071031 万少云 ADSL宽带技术及应用分析 第117~118页 1-4 , 第19期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857A (zh) * 2010-12-06 2011-04-2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用于井下机械设备的通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0945B (zh) 基于奈奎斯特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实现方法
ATE495589T1 (de) Stromleitungskommunikationssytem auf einem flugzeug
CN104135306A (zh) 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的中压宽带电力载波组网系统及组网方法
CN211509044U (zh) 一种基于中压载波通信的中压线路掉电指示传输系统
CN102832971A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协同组网系统及通信方法
CN204190779U (zh) 一种基于多路复用的特高压直流阀控设备传输系统
CN208922471U (zh) 一种无信号台区用电信息采集传输装置
CN201639598U (zh)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系统
KR100868866B1 (ko) 광 동축 혼합망을 이용한 초고속 양방향 통신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CN101848289A (zh)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方法
CN105322982A (zh) 一种用于高速电力线载波系统的差动耦合通信方法
EP2670950B1 (en) Subse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25857B (zh) 用于井下机械设备的通讯系统
CN101820483A (zh) 矿用井上井下通信系统
JP4629592B2 (ja) 多重伝送システム
CN101001111B (zh) 一种利用光纤传送数据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35315A (zh) 一种多串口数据的远距离传输装置及方法
WO2005039077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ubscriber connection and a system utilizing the method
CN105490382B (zh) 一种上行信号处理方法
CN105790793A (zh) 一种应用于中压载波通信的多频点载波主机系统
JP2013223113A (ja) ノード装置、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の変更方法
CN201663642U (zh) 铁路区间光纤传输多业务终端
CN105071857A (zh) 级联多跨段塔上中继光传输系统
GB2383919A (en) Line extender
CN201813449U (zh)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信号转换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