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966B -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 Google Patents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966B
CN101847966B CN201010199701.4A CN201010199701A CN101847966B CN 101847966 B CN101847966 B CN 101847966B CN 201010199701 A CN201010199701 A CN 201010199701A CN 101847966 B CN101847966 B CN 101847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nput
amplifier
resistan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97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966A (zh
Inventor
朱明�
于燕萍
张金龙
夏根明
司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920210221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1583956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1997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7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7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特别是采用运放实现的放大倍数正负双极性可调与零位可调的电压放大器及带温度补偿与非线性校正的模拟信号调理器,属于信号变换运算与自动控制领域。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电压型、简约型、电流型、衰减型与统调型、分调型等几种形式,电压型、简约型、电流型、衰减型放大器采用单运放电路,统调型、分调型放大器则采用双运放电路,模拟信号调理器由零位温偏调整器与倍率调整器组成,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是组成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模拟信号调理器的基础。本发明用途范围广、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特别是采用了运算放大器实现的放大倍数正负双极性可调与零位可调的电压放大器及带温度补偿与非线性校正的模拟信号调理器,属于信号变换运算与自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的最为常用的基本电路。
但普通的放大器或放大电路其增益(放大倍数)固定或只能实现单极性调节,尚不具备双极性正负可调的功能,无法实现增益的正负双极性调节,这对放大器在尚未确定调节正负方向的电路系统中的应用带来不便。
在测量电路、信号处理、信号变换运算等环节中经常使用放大器,在一些应用场合需要放大倍数可正可负及零位可调的放大器,普通的放大器就难以满足要求。
另外,在电子电路设计时,有些信号的变换趋势尚不明确,采用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还是采用反相比列放大电路无法确定,则采用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非常方便。
由于测量电路中存在温度漂移与非线性误差,需要同时具备温漂补偿与非线性校正的调理电路对测量信号进行修正,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与线性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正负双极性调节及零位的调节问题、同时解决温漂补偿与非线性校正问题,提供采用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采用由运算放大电路构成的减法电路实现,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为同相通道与反相通道两个通道信号的叠加,通过调节同相通道与反相通道放大倍数的大小,实现整个放大器增益的正负双极性可调。
本发明的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是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基础上前置电压跟随器实现。
本发明的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是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基础上前置零位调整电路实现。
本发明的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是在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基础上前置电压跟随器实现。
本发明的模拟信号调理器的多个单元电路含有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也可以用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代替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使用。
本发明的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是在模拟信号调理器的基础上前置电压跟随器实现。
一种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根据结构功能的差异有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六种形式:
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或电阻的并联电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电压型、简约型、电流型、衰减型四种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采用单运放电路,电路结构最为简单,通过调节电位器实现放大器增益的正负双极性调节。
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两个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前一个运放构成反相比例放大器,后一个运放构成加法器,放大倍数调节电路跨接在反相比例放大器与加法器之间,通过调节电位器实现放大器增益的正负双极性调节;且两个运算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压极低,有利于降低零点漂移。
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两个运放、两个二极管、两个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两个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通过两个二极管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两个二极管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调节电路跨接在反相比例放大器与加法器之间,并通过两个二极管将正负信号的处理放开,通过两个调节电位器实现放大器正负信号增益的正负双极性可调;且两个运算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压极低,有利于降低零点漂移。需要时,调节电位器可使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正负信号的增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成为具有增益的绝对值放大器;当正负信号的增益分别调节为±1时,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即为绝对值变换器。
一种含有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种含有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零位调整电路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零位调整电路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零位调整电路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
零位调整电路用于电路的零位偏移修正,零位调整电路前置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调节相应的电位器即可调整零位偏移与调节增益大小,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同时具备零位偏移调整功能和增益大小调节功能。
一种含有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与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种含有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模拟信号调理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模拟信号调理器由零位温偏调整器与倍率调整器组成,零位温偏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倍率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接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倍率调整器的输出端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零位温偏调整器由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与零位调合电路组成,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出端,零位调合电路有二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由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与电阻组成,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接为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热敏元件、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或一个电阻一个热敏元件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热敏元件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二极管或稳压管。所述的零位调合电路由偏移修正电路与加权合成电路组成,偏移修正电路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加权合成电路有二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接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出端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偏移修正电路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加权合成电路采用双输入单输出的运放加法器电路。
所述的倍率调整器由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与函数变换器、倍率调合电路组成,或还有一个或两个加权组合器组成,加权组合器有二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函数变换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倍率调合电路有五个输入端、二个输出端,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分别接为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或第四输入端接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三或第五输入端接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或第一或第二输出端,或者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接第一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而第一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与第二输出端三端中的二端;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或第一或第二输出端,或者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接第二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而第二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与第二输出端三端中的二端。
所述的加权组合器由电位器与电压跟随器组成,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作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加权组合器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二选一的单刀双掷开关,二个固定端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一个选择端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由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热敏元件、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或一个电阻一个热敏元件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热敏元件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热敏电阻。
所述的函数变换器由输入增益控制器、非线性函数发生器、输出增益控制器组成,输入增益控制器和输出增益控制器采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非线性函数发生器有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两种:
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电位器、非线性元件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非线性元件与电阻的串联电路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同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
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非线性元件、多个电阻组成,将多个电阻与非线性元件并联的电路串联组成非线性组合电路,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同时通过非线性组合电路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倍率调合电路有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两种形式:
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由两个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三个电阻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四第五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输出合成器的第二输出端。
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由两个运放、两个二极管、两个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三个电阻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并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两个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两个二极管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两个二极管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四第五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的热敏元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形式的二端热敏器件。
所述的非线性元件为二端器件,非线性元件上的电压与流过元件的电流呈非线性关系的元件,非线性元件通常采用压敏电阻、反向并联或串联的二极管或稳压管等。非线性元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形式的二端非线性器件。
模拟信号调理器具有对模拟信号进行零位调整、零位温度漂移的补偿、倍率调整、倍率温度漂移的补偿及倍率的非线性校正的功能,对模拟信号进行调理,实现对模拟信号最基本的精确调零、热稳定、高度线性的要求。
一种含有模拟信号调理器的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由电压跟随器与模拟信号调理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
电压跟随器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与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缓冲器,使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与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
电压跟随器可以采用将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实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即为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运放的输出端即为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
本发明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采用运算放大器、电位器与电阻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增益调节方便,通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自动控制与信号变换运算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2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3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4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5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6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7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框图。
图8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框图。
图9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框图。
图10a、10b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图11a、11b、11c、11d、11e模拟信号调理器原理框图。
图12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原理框图。
图13a、13b、13c直馈式、反馈式、综合式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原理图。
图14零位调合电路原理图。
图15a、15b加权组合器原理图。
图16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原理框图。
图17a、17b、17c直馈式、反馈式、综合式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原理图。
图18函数变换器原理图。
图19a、19b简易型、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原理图。
图20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原理图。
图21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原理图。
图22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框图。
图23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发明的实例具体叙述于后。
实施例1
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1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电位器Rp1、电阻R10~R14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和R14的并联电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3接地、通过电阻R11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电阻R12和R14呈并联关系,可以用一个电阻代替,但最大的放大倍数需要正负对称时采用两个电阻并联方式时电阻的取值较为方便。
取电压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电阻R11=R12=Rb、R13=R14=Rc,电位器Rp1的两个电阻为Rpx与Rpy,即:Rp1=Rpx+Rpy,则电压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A = ( 1 + R b R c ) R px - R py R p 1
A max = ± ( 1 + R b R c )
当Rb=Rc时,Amax=±2。
即:当电阻R11与R12的阻值相等、电阻R13与R14的阻值相等时,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双极性正负对称可调。
实施例2
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2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电位器Rp1、电阻R11与R12及R1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3接地、通过电阻R11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取简约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电阻R12=R11‖R13,电位器Rp1的两个电阻为Rpx与Rpy,即:Rp1=Rpx+Rpy,则简约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A = ( 1 + R 11 R 13 ) R px - R py R p 1
A max = ± ( 1 + R 11 R 13 )
当R11=R13时,Amax=±2。
即:当电阻R12的阻值与电阻R11和R13的并联阻值相等时,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双极性正负对称可调。
实施例3
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3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电位器Rp1、电阻R10~R15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并通过电阻R11接运放A1的输出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14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通过电阻R13接地,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取电流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电阻R10=R15=Ra、R11=R12=Rb、R13=R14=Rc,电位器Rp1的两个电阻为Rpx与Rpy,即:Rp1=Rpx+Rpy,则电流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A = R b ( R py - R px ) 2 ( R px + R c ) ( R py + R c )
A max = ± R b R p 1 2 R c ( R p 1 + R c )
即:当电阻R10与R15的阻值相等、电阻R11与R12的阻值相等、电阻R13与R14的阻值相等时,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双极性正负对称可调。
实施例4
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4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电位器Rp1、电阻R11与R12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1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取衰减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电阻R12=R11,电位器Rp的两个电阻为Rpx与Rpy,即:Rp=Rpx+Rpy,则衰减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A = R px - R py R p 1
Amax=±1
即:当电阻R12的阻值与电阻R11的阻值相等时,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最大增益为±1,电压增益在-1~+1的范围内双极性正负对称可调。
实施例5
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5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与A2、电阻R10及R11与R12、电位器Rp1、电阻R20、R21及R22与R2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1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0接地,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R23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21接运放A2的输出端,运放A2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设电位器Rp1的两个电阻为Rpx与Rpy,即:Rp1=Rpx+Rpy,则统调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A = ( R 11 + R px ) R 21 R 12 ( R 22 + R py ) - R 21 R 23
取:R21=2R12,Rp=R22,R11=0(R11短路),R21=R23,则:Amax=±1;
取:R21=4R12,Rp=R22,R11=0(R11短路),R21=2R23,则:Amax=±2;
取:R21=4R12,Rp=R22=R11,R21=5R23,则:Amax=±3。
实施例6
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6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与A2、二极管D1a与D1b、电阻R10及R11a、R11b与R12、电位器Rp1a与Rp1b、电阻R20、R21及R22a、R22b与R2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1a与R11b分别接电位器Rp1a与Rp1b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a与Rp1b的滑动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1a与D1b接运放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a与D1b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0接地,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a与R22b分别接电位器Rp1a与Rp1b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R23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21接运放A2的输出端,运放A2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设电位器Rp1a的两个电阻为Rpax与Rpay,即:Rp1a=Rpax+Rpay;电位器Rp1b的两个电阻为Rpbx与Rpby,即:Rp1b=Rpbx+Rpby,则分调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负信号: A _ = ( R 11 a + R pax ) R 21 R 12 ( R 22 a + R pay ) - R 21 R 23
正信号: A + = ( R 11 b + R pbx ) R 21 R 12 ( R 22 b + R pby ) - R 21 R 23
取:R21=2R12,R21=R23,R11a=R11b=0(R11a、R11b短路),Rpa=Rpb=R22a=R22b;并调节Rp1a、Rp1b,使:Rpax=Rpby=0
即:A-=-1,A+=+1
则:uo=|ui|。
实施例7
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7所示)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G0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G0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G0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电压跟随器G0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前置输入缓冲器,使得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提高了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适用性。
实施例8
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8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x与一个输出端vx,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零位调整电路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零位调整电路有一个输入端uz、一个输出端vz,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uz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x,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vz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x。
零位调整电路由运算放大器A0、电位器Rp0、电阻R00~R03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00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02接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uz、通过电阻R03接电位器Rp0的滑动端、通过电阻R01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Rp0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运放A0的输出端接为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vz。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前置零位调整电路构成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同时具有调整零位偏移的功能和调节增益大小的功能,大大拓展了放大器的适用场合。
实施例9
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如图9所示)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G0与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G0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G0的输出端接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x,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x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电压跟随器G0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前置输入缓冲器,使得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提高了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适用性。
由衰减型、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构成的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详图如图10a、图10b所示。
实施例10
模拟信号调理器(如图11a、11b、11c、11d、11e所示)有一个输入端uw与一个输出端vw,模拟信号调理器由零位温偏调整器与倍率调整器组成,零位温偏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ux与一个输出端vx,倍率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uy与一个输出端vy,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ux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uw,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vx接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uy,倍率调整器的输出端vy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vw。
模拟信号调理器可以对零位与倍率同时进行修正。
零位温偏调整器由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与零位调合电路组成,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出端vb,零位调合电路有二个输入端uc1与uc2、一个输出端vc,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c1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ux,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c2接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b,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vc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vx。
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如图12所示)由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与电阻R01、R02组成,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t与一个输出端vt,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分别通过电阻R02与R01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接为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b。
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直馈式、反馈式、综合式三种形式:
直馈式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3a所示)由运放A1、热敏元件D12、电阻R11、电位器Rp1、电阻R10与R1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1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热敏元件D12与电阻R1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反馈式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3b所示)由运放A1、电阻R12、热敏元件D11、电位器Rp1、电阻R10与R1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1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与热敏元件D1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综合式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3c所示)由运放A1、热敏元件D11与D12、电位器Rp1、电阻R10与R1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1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D12和D1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1的输出端,运放A1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热敏元件D11与D12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二极管或稳压管。
零位调合电路(如图14所示)由偏移修正电路与加权合成电路组成,偏移修正电路有一个输入端um、一个输出端vm,加权合成电路有二个输入端uh1与uh2、一个输出端vh,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um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c1,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vm接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h1,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h2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c2,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出端vh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vc。
偏移修正电路由运放A3、电位器Rp3、电阻R30~R33组成,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0接地,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2接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um、通过电阻R33接电位器Rp3的滑动端、通过电阻R31接运放A3的输出端,电位器Rp3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电源+Vp与-Vp,运放A3的输出端接为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vm。
加权合成电路由运算放大器A4、电阻R40~R43组成,运放A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0接地,运放A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2接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入端uh1、通过电阻R43接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入端uh2、通过电阻R41接运放A4的输出端,运放A4的输出端接为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出端vh。
倍率调整器由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与函数变换器、倍率调合电路组成,或还有一个或两个加权组合器组成,加权组合器有二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d与一个输出端vd,函数变换器有一个输入端us与一个输出端vs,倍率调合电路有五个输入端ue1与ue21及ue31和ue22及ue32、二个输出端ve1与ve2,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与第二输出端ve2分别接为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uy与输出端vy,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e21或第四输入端ue22接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d,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三输入端ue31或第五输入端ue32接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vs;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或第一输出端ve1或第二输出端ve2,或者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接第一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1、而第一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uq11与uq12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第一输出端ve1与第二输出端ve2三端中的二端;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或第一输出端ve1或第二输出端ve2,或者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接第二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2、而第二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uq21与uq22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第一输出端ve1与第二输出端ve2三端中的二端。
第一加权组合器(如图15a所示)由电位器Rp7与电压跟随器G7组成,电位器Rp7的二个固定端分别作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uq11与uq12,电位器Rp7的滑动端接电压跟随器G7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G7的输出端接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1。
第二加权组合器(如图15b所示)由电位器Rp8与电压跟随器G8组成,电位器Rp8的二个固定端分别作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uq21与uq22,电位器Rp8的滑动端接电压跟随器G8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G8的输出端接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2。
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如图16所示)由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t与一个输出端vt,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d。
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直馈式、反馈式、综合式三种形式:
直馈式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7a所示)由运放A7、热敏元件Rt72、电阻R71、电位器Rp7、电阻R70与R73组成,运放A7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7的滑动端,电位器Rp7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7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70接地,运放A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热敏元件Rt72与电阻R7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7的输出端,运放A7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反馈式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7b所示)由运放A7、电阻R72、热敏元件Rt71、电位器Rp7、电阻R70与R73组成,运放A7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7的滑动端,电位器Rp7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7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70接地,运放A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72与热敏元件Rt7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7的输出端,运放A7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综合式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如图17c所示)由运放A7、热敏元件Rt71与Rt72、电位器Rp7、电阻R70与R73组成,运放A7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7的滑动端,电位器Rp7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73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R70接地,运放A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Rt72和Rt71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A7的输出端,运放A7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
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热敏元件Rt71与Rt72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热敏电阻。
函数变换器(如图18所示)由输入增益控制器、非线性函数发生器、输出增益控制器组成,输入增益控制器和输出增益控制器采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ua1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va1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接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ua2,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va2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vs。
非线性函数发生器有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两种:
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如图19a所示)由运算放大器A8、电位器Rp8、非线性元件N82、电阻R80~R83组成,运放A8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8的滑动端,电位器Rp8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83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另一端通过电阻R80接地,运放A8的反相输入端通过非线性元件N82与电阻R82的串联电路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同时通过电阻R81接运放A8的输出端,运放A8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
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如图19b所示)由运算放大器A8、电位器Rp8、非线性元件N811~N81n、电阻R80、R811~R81n、R82、R83组成,电阻R81j与非线性元件N81j并联,j=1~n,n=3,将此n个并联电路串联组成非线性组合电路,运放A8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Rp8的滑动端,电位器Rp8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R83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另一端通过电阻R80接地,运放A8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82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同时通过非线性组合电路接运放A8的输出端,运放A8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n还可以根据需要取其它不同的值。
倍率调合电路有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两种形式:
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如图20所示)由两个运算放大器A5与A6、电位器Rp5、电阻R50~R54、R60~R64组成,运放A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0接地,运放A5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2及R53与R54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ue1及ue21与ue31、并通过电阻R51接电位器Rp5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5的滑动端接运放A5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e1,运放A6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0接地,运放A6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2接电位器Rp5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R63与R64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四第五输入端ue22与ue32、并通过电阻R61接运放A6的输出端,运放A6的输出端接为输出合成器的第二输出端ve2。
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如图21所示)由运算放大器A5与A6、二极管D5a与D5b、电位器Rp5a与Rp5b、电阻R50、R51a、R51b、R52、R53、R54和R60、R61、R62a、R62b、R63、R64组成,运放A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0接地,运放A5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2及R53与R54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ue1及ue21与ue31、并通过电阻R51a与R51b分别接电位器Rp5a与Rp5b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5a与Rp5b的滑动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5a与D5b接运放A5的输出端,二极管D5a与D5b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e1,运放A6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0接地,运放A6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2a与R62b分别接电位器Rp5a与Rp5b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R63与R64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四第五输入端ue22与ue32、通过电阻R61接运放A6的输出端,运放A6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出端ve2。
模拟信号调理器通过对零位的调整、零位的温度补偿、倍率(放大倍数)的调整与非线性校正或对正负倍率(放大倍数)分别进行调整与校正实现对模拟信号的调理。
实施例11
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由电压跟随器G0与模拟信号调理器组成,电压跟随器G0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G0的输出端接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uw,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vw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
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原理框图如图22、图23所示。

Claims (6)

1.一种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有一种形式称为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A1与A2、二极管D1a与D1b、电阻R10及R11a、R11b与R12、电位器Rp1a与Rp1b、电阻R20、R21及R22a、R22b与R23组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11a与R11b分别接电位器Rp1a与Rp1b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a与Rp1b的滑动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1a与D1b接运放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a与D1b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0接地,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a与R22b分别接电位器Rp1a与Rp1b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R23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R21接运放A2的输出端,运放A2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设电位器Rp1a的两个电阻为Rpax与Rpay,即:Rp1a=Rpax+Rpay;电位器Rp1b的两个电阻为Rpbx与Rpby,即:Rp1b=Rpbx+Rpby,则分调型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A为:
负信号:                                               
正信号:
取:R21=2R12,R21=R23, R11a= R11b=0(R11a、R11b短路),Rpa=Rpb=R22a=R22b;并调节Rp1a、Rp1b,使:Rpax=Rpby=0
即:
则:
2.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作为高阻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ux与一个输出端vx,其特征在于: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零位调整电路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零位调整电路有一个输入端uz、一个输出端vz,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uz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x,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vz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作为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x;
所述的零位调整电路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uz、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零位调整电路的输出端vz。
4.一种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由电压跟随器与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x,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x作为高阻型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
5.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模拟信号调理器,有一个输入端uw与一个输出端vw,其特征在于:模拟信号调理器由零位温偏调整器与倍率调整器组成,零位温偏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ux与一个输出端vx,倍率调整器有一个输入端uy与一个输出端vy,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ux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uw,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vx接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uy,倍率调整器的输出端vy即为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vw;
所述的零位温偏调整器由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与零位调合电路组成,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出端vb,零位调合电路有二个输入端uc1与uc2、一个输出端vc,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c1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入端ux,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c2接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b,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vc接为零位温偏调整器的输出端vx;
所述的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由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与电阻组成,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t与一个输出端vt,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分别通过电阻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接为可调零位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b;
所述的电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热敏元件、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或一个电阻一个热敏元件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所述的热敏元件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二极管或稳压管;
所述的零位调合电路由偏移修正电路与加权合成电路组成,偏移修正电路有一个输入端um、一个输出端vm,加权合成电路有二个输入端uh1与uh2、一个输出端vh,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um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c1,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vm接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h1,加权合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h2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c2,加权合成电路的输出端vh接为零位调合电路的输出端vc;
所述的偏移修正电路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入端um、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接正电源、负电源或正负电压基准,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偏移修正电路的输出端vm;
所述的加权合成电路采用双输入单输出的运放加法器电路;
所述的倍率调整器由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与函数变换器、倍率调合电路组成,或还有一个或两个加权组合器组成,加权组合器有二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d与一个输出端vd,函数变换器有一个输入端us与一个输出端vs,倍率调合电路有五个输入端ue1与ue21及ue31和ue22及ue32、二个输出端ve1与ve2,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与第二输出端ve2分别接为倍率调整器的输入端uy与输出端vy,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e21或第四输入端ue22接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d,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三输入端ue31或第五输入端ue32接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vs;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或第一输出端ve1或第二输出端ve2,或者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接第一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1、而第一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uq11与uq12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第一输出端ve1与第二输出端ve2三端中的二端;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或第一输出端ve1或第二输出端ve2,或者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接第二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vq2、而第二加权组合器的两个输入端uq21与uq22此时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ue1、第一输出端ve1与第二输出端ve2三端中的二端;
所述的加权组合器由电位器与电压跟随器组成,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分别作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加权组合器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二选一的单刀双掷开关,二个固定端为加权组合器的二个输入端,一个选择端为加权组合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由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与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组成,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有一个输入端ut与一个输出端vt,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入端ud,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接为可调倍率温偏发生器的输出端vd;
所述的比例型温偏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热敏元件、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热敏元件或一个电阻一个热敏元件分别接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t与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温偏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t;所述的热敏元件通常采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热敏电阻;
所述的函数变换器由输入增益控制器、非线性函数发生器、输出增益控制器组成,输入增益控制器和输出增益控制器采用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ua1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入端us,输入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va1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接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ua2,输出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va2接为函数变换器的输出端vs;
所述的非线性函数发生器有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两种:
简易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电位器、非线性元件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非线性元件与电阻的串联电路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同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
合成型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非线性元件、多个电阻组成,将多个电阻与非线性元件并联的电路串联组成非线性组合电路,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un、同时通过非线性组合电路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非线性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vn;
所述的倍率调合电路有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两种形式:
统调型倍率调合电路由两个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三个电阻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ue1及ue21与ue31、并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e1,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输出合成器的第四第五输入端ue22与ue32、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输出合成器的第二输出端ve2;
分调型倍率调合电路由两个运放、两个二极管、两个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三个电阻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第二第三输入端ue1及ue21与ue31、并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两个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两个二极管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两个二极管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e1,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倍率调合电路的第四第五输入端ue22与ue32、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倍率调合电路的第二输出端ve2。
6.一种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信号调理器的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有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由电压跟随器与模拟信号调理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接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uw,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vw作为高阻型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
CN201010199701.4A 2009-09-25 2010-06-04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9701.4A CN101847966B (zh) 2009-09-25 2010-06-04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02216U CN201583956U (zh) 2009-09-25 2009-09-25 比例温偏函数发生器及其温度补偿器
CN200920210221.6 2009-09-25
CN201010199701.4A CN101847966B (zh) 2009-09-25 2010-06-04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966A CN101847966A (zh) 2010-09-29
CN101847966B true CN101847966B (zh) 2014-10-15

Family

ID=4277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970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966B (zh) 2009-09-25 2010-06-04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7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012A (zh) * 2010-10-25 2011-04-06 苏州高新区禾云设备设计事务所 磁粉制动-离合器用非线性补偿放大器
CN102866652B (zh) * 2012-09-19 2017-03-22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回零控制系统
CN104850164A (zh) * 2015-05-29 2015-08-19 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运放组成的可组态输出四种模拟信号的电路
CN105466460B (zh) * 2015-12-18 2019-08-30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物传感器的电路温度漂移补偿系统及方法
CN10660301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及噪声优化方法
CN106911311A (zh) * 2017-01-18 2017-06-30 广西师范学院 用于水质监测的信号放大电路
CN107425819B (zh) * 2017-05-17 2020-10-27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正负增益分别可调且输出均为正的放大电路
CN108269393B (zh) * 2018-02-11 2020-05-01 青岛市中心医院 医疗远程监控系统的信号校准电路
CN109117315B (zh) * 2018-09-10 2020-02-28 河南元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智慧运维监控系统
CN108900170B (zh) * 2018-09-28 2024-05-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一种调整左右舵角信号增益的控制电路装置
CN108933576B (zh) * 2018-09-28 2024-05-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一种用于调整左右舵角信号增益的控制电路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0897A2 (de) * 1992-05-20 1993-11-24 Robert Bosch Gmbh Anordnung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Stellsignals für ein Dämpfungsglied
CN101056093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变增益放大器
CN201178401Y (zh) * 2008-02-28 2009-01-07 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温度补偿的反相非线性放大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0897A2 (de) * 1992-05-20 1993-11-24 Robert Bosch Gmbh Anordnung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Stellsignals für ein Dämpfungsglied
CN101056093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变增益放大器
CN201178401Y (zh) * 2008-02-28 2009-01-07 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温度补偿的反相非线性放大器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lphin.运放调零电路.《运放调零电路,http://diagram.eepw.com.cn/diagram/circuit/cid/4/cirid/259》.2009,网页第1行-最后1行,附图b. *
一只电位器在双向范围内调整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吴兴鳌;《集成电路应用》;19850131;第1985年卷(第1期);第70页,第1行-最后1行及附图 *
吴兴鳌.一只电位器在双向范围内调整运算放大器的增益.《集成电路应用》.1985,第1985年卷(第1期),第70页,第1行-最后1行及附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966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7966B (zh) 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
JP2637388B2 (ja) センサ信号の線形化および温度補償のための装置
US6532436B2 (en) Sensor
GB2307749A (en) Compensation for temperature influence in sensing means
US4608533A (en) Automatic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use with analog multiplier
CN105680864A (zh) 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方法和传感信号处理装置
CN107144800B (zh) 非线性补偿电路及传感装置
CN211085270U (zh) 一种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温度自补偿装置
CN211860056U (zh) 一种新型差分放大电路的信号匹配电路
US8174254B2 (en) Measuring device with negative-feedback DC voltage amplifier
CN107037760B (zh) 一种输入电流型模拟电阻器及电阻控制方法
JPS6244667A (ja) 抵抗ブリツジ回路の測定対角線分岐電圧を平衡調整する回路装置
CN206740279U (zh) 一种压力测量电路
US4283958A (en) Magnetic flowmeter having automatic ranging
JPS5866869A (ja) ディジタル電圧計
CN101866194A (zh) 非线性函数发生器与函数变换器及通用非线性校正器
EP1439378A2 (en) Hot-wire flow meter with linear frequency output
SU805417A1 (ru) Аналоговое запомин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SU945871A1 (ru) Аналоговый умножитель
CN109343606B (zh) 一种分离补偿温控装置
JPS5932885Y2 (ja) リニヤライザ
SU815646A1 (ru) Адаптивное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Anderso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urrent loop signal conditioning
JPH0119102Y2 (zh)
JPH064307Y2 (ja) 圧力計測器の温度補正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110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hanghai University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pproving Refun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