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899B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7899B CN101847899B CN2010101983030A CN201010198303A CN101847899B CN 101847899 B CN101847899 B CN 101847899B CN 2010101983030 A CN2010101983030 A CN 2010101983030A CN 201010198303 A CN201010198303 A CN 201010198303A CN 101847899 B CN101847899 B CN 1018478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liquid
- condensing unit
- stator winding
- aerial conden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由定子绕组线圈的内冷通道出口、集液环(20)、空气冷凝器(10)、循环磁力泵(40)、汇液环、线圈内冷通道进液口顺序相联构成蒸发冷却循环回路,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中注入冷却液体。空气冷凝器由高压冷凝单元(107)、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三个独立且又相互联通的冷凝单元构成,使压力均匀并控制冷却液体在线圈内吸热汽化点的位置。通过调节进风流量控制冷却液体的温度,保障本冷却循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系统,特别涉及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配套用的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船舶电力推进和特种用途电机,这里所说的电机,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其定子绕组的冷却,大都采用空气介质吹拂发热部件表面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是利用流动的气体介质的“比热”带走电机各部件的能量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其特点是:电机冷却不全面、铜铁用量多、电机体积大、重量重。而且由于气体以其无孔不入对大面积分散发热部件,如铁芯等部件的表面冷却比较有利,但对集中发热部件,如绕组线圈等部件则容易形成局部过热区,从而影响绝缘使用寿命和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空气冷却电机单机容量小,随着风力发电、船舶电力推进、矿山、油井等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电机运行环境的要求,单一的空气冷却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大容量机组的冷却技术要求。
由于空气冷却方式冷却电机的效果差和容易形成局部过热区而影响电机的安全运行,已经满足不了发展大型电机的冷却技术要求。所以寻找新的冷却介质、研究新的冷却技术,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和安全运行可靠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大型电机新型冷却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蒸发冷却技术独树一帜。所谓蒸发冷却,是把特种冷却液体灌入电机定子腔内,或者注入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利用液体介质气体相变吸热的原理来冷却电机。蒸发冷却选用的冷却介质具有高绝缘、低沸点、安全、无毒、稳定的特性,如氟利昂-113及其替代品新氟碳化合物。电机蒸发冷却技术除了保持了水、空、氢冷介质冷却的所有优点外,还具有可靠性高、冷却效果好、电机效率高、改善了定子绝缘环境、减少了铜铁用量和电机运行操作简单等优点。
电机的冷却是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将其能量转换中能量损耗产生的热量借助流动的冷却介质带出。具体地说,无论电机是空冷、氢冷或蒸发冷却,都是由冷却器或冷凝器中的冷却管内流动的水或空气介质将能量损耗的热量带出。当电机定子绕组内部采用蒸发冷却时,以高绝缘低沸点物化性能稳定的新型冷却介质替代常规水(内冷)、空气(表面冷却)介质,为了保持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电机的优点,保证安全可靠地运行,与其配套的循环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定子绕组内部的低沸点冷却介质。在组成绕组的许多线圈内冷通道长而窄,并联支路多并且以不同的角度分布嵌入铁心中,端部直径大,各支路分布很不均匀的特点情况下,保证每个绕组线圈内冷通道内的低沸点冷却介质吸热汽化后的流动和流量均匀且畅通;必须有效地控制冷却液体在导体中的吸热点的位置。ZL00123867.1发明技术,在定子绕组内冷通道出液口采取设置一个由多个冷凝单元串联构成的压力平衡器,使每个绕组线圈出液口的压力保持相对均匀,并通过调节冷凝单元的二次冷却水的流量,实现其控制绕组线圈内部液体吸热汽化的蒸发点位置。ZL00123867.1发明技术,已在200MW汽轮发电机1∶1比例的定子绕组线圈内部蒸发冷却试验模拟模型上得到以实际电机运行工况下的传热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绕组内部蒸发冷却不但能够满足电机的冷却技术要求,而且能够较好地解决了电机定子绕组线圈的内冷通道长,等效水力直径小和并联支路数多的内部蒸发冷却介质分配均匀和稳定可靠运行。但由于压力平衡器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以及电机端部空间尺寸小。所以ZL00123867.1发明技术的压力平衡器难易与绕组线圈的出液端组装组合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风力发电,船舶电力推进、矿山和油井等用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运行工作环境,电机定子绕组构造的特点,以及克服现有技术压力平衡器所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及电机端部空间尺寸小的问题,在电机定子绕组结构更改不大的情况下,提供一种与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冷却采用低沸点介质的蒸发冷却方式相配套的循环系统。本发明采用高绝缘低沸点和物化性能稳定的冷却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的冷凝管二次冷却介质采用的是空气介质,在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实施蒸发冷却,并保障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发明包括连接电机定子绕组线圈的引液管道,机座铁芯两端的压圈,机座一端的汇液环和另一端的集液环,还包括一个具有多个冷凝单元组合的空气冷凝器,一个使冷却液体循环运动的循环磁力泵,所述的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中灌入高绝缘低沸点冷却液体。空气冷凝器由一个高压冷凝单元、一个稳压冷凝单元和一个冷却冷凝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汇液环的出液口与所述定子绕组各个线圈的内冷通道的进液口用绝缘管道联接联通,所述集液环的进液口与定子绕组各个线圈的内冷通道的出液口用绝缘管道对应联接联通,所述集液环的各出液端与空气冷凝器的高压冷凝单元的进液端用管道联接联通,所述空气冷凝器的冷却冷凝单元底部的出液端用管道连接循环磁力泵的输入端,循环磁力泵的输出端与安装在电机机座一端的汇液环的进液口用管道联接,所述空气冷凝器的高压冷凝单元的法兰用阀门与所述稳压冷凝单元的法兰联通。
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其内部用金属轴向隔板沿轴向长度分隔成上、中、下相邻的三个冷凝腔体,上层的腔体为高压冷凝单元,中层为稳压冷凝单元,下层为冷却冷凝单元。所述的空气冷凝器的两端用带孔的金属管板焊接,每个冷凝腔体均由多根金属管顺序贯穿所述冷凝单元两端的金属管板上的孔,金属管两端与直立有孔的金属管板焊接,冷凝器的两端在金属管板之外均设置一个风道盒,其中一端,即高压冷凝单元进液端,风道盒的入口装有风扇。在上层高压冷凝单元和中层稳压冷凝单元无风扇端端部两侧的壳板上均设置上下对齐的法兰口,再用阀门使两者联通。所述中层稳压冷凝单元和下层的冷却冷凝单元之间层间隔板的一端,即装有风扇的一端,隔板端部的位置上有一个孔使两者相通,如此构成一个具有一个高压区、一个稳压区和一个冷却区三部分组成的空气冷凝器。所述高压冷凝单元在装有风扇的一端上方有两个进液端,或在高压冷凝单元的两侧壁面各有一个进液端,所述下层冷却冷凝单元在无风扇的一端下方有一个出液端。
本发明循环系统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集液环安装在电机机座定子铁芯一端的压圈上,或安装在机座的边段上。所述空气冷凝器安装在机座顶部,或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
本发明循环系中,集液环为环状,由多段等截面,并且形状相同的弧形金属管道焊接组成,每一段弧形金属管道的一头端口的内壁焊接一块金属盲板,然后把每段弧形金属管道串联焊接构成一个环形的集液环,集液环的进液口为多个进液接头,它们与定子绕组线圈的各内冷通道的出液口用绝缘管道相联接,所述汇液环的出液口与定子绕组线圈的各内冷通道的进液口用绝缘管道联接,所述集液环的出液端用金属管道与冷凝器高压冷凝单元上的进液端联接。
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中的冷却冷凝单元上的出液端用金属管道与磁力泵的进液端联通,所述磁力泵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或安装在冷凝器的出液端,其输出端用金属管道与安装在机座定子铁芯另一端压圈上的汇液环的进液口联通。
本发明循环系统其蒸发回路中注入高绝缘低沸点液体冷却介质,如氟利昂-113及其替代品新氟碳化合物(如HCFC-141b、CH3CFCL3),循环磁力泵驱动冷却液体在回路中循环运动。定子绕组内部为常温(40℃至90℃)蒸发冷却方式,定子绕组内部的冷却液体吸热后流出的部分液体与气体的混合物,进入空气冷凝器,经高压冷凝、稳压冷凝和冷却冷凝三个冷凝区域冷凝冷却。并且设有二个控制点:一是本系统平衡与控制绕组内部的冷却液体吸热后沸腾汽化点位置的第一控制点,该点位于定子绕组各线圈的内冷通道出液口与集液环各个进液接头的联接处(是通过调节设在空气冷凝器两侧的高压冷凝单元和稳压冷凝单元上的阀门的开度实现其控制第一控制点);二是本循环系统调节与控制供给定子绕组内部的冷却液体温度的第二控制点,该点位于空气冷凝器的冷却冷凝单元的出液端与循环磁力泵的输入端,是通过调节空气冷凝器的风道盒上风扇的风量实现其控制第二控制点。第一控制点使绕组线圈内部、集液环和冷凝器中的高压冷凝单元,三者之间的压力均匀一至;第二控制点使绕组线圈内部通道进液口的温度保持在40度范围,绕组两端的温差在45K左右,应符合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技术要求。
本发明循环系统工作时,启动循环泵,循环系统回路中的冷却液体经加压流入汇液环,再经绝缘管道流进绕组各线圈的内冷通道。电机的定子绕组有电流通过时,因铜耗使导体发热,进入绕组线圈内冷通道的冷却液体吸收铜耗产生的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饱和压力所对应的温度时,就改变物理状态沸腾汽化成气体。
将高绝缘低沸点的液体冷却介质用于定子绕组内部的蒸发冷却时,欲取得有效、稳定、可靠的冷却效果,必须控制绕组各线圈内部冷却介质吸热后沸腾汽化点位置,这是本发明循环系统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和集液环就是为此而设计的。众所周知,电机定子绕组线圈的分布很不均匀,灌入循环系统回路中的冷却液体本身在其中产生了约0.035Mpa左右的压力差,于是造成在众多的定子绕组线圈中冷却液体分布不等,容积大小不均,致使定子绕组各线圈内部的冷却液体,沿轴向长度汽化点的前后位置不一致。如果冷却液体介质在绕组线圈内部汽化点的位置离进液端太近,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汽滞现象,导致绕组局部过热,以致影响电机整体的冷却水平和效果。另外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时,在绕组线圈内冷通道的出液口必须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保证导体内部冷却液体的稳定流动。
本发明的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冷却回路中冷却液体产生的压力差,被循环系统中的由多段弧形金属管道串联组成的集液环等分,每个弧形段内冷却液体产生的压力也基本相等。电机定子绕组线圈各内冷通道出液口要求的压力,由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中高压冷凝单元和稳压冷凝单元保障。循环系统运行时,绕组线圈内部的冷却液体吸热流出,并呈气态和液态混合状态进入集液环,然后从集液环的各弧形段上的出液端流出,经联接管道进入空气冷凝器的高压冷凝单元。这些混合物首先由冷凝器中的高压冷凝单元冷凝成液体,液体经过轴向隔板上的孔进入稳压冷凝单元经进一步冷凝,然后液体从稳压冷凝单元经轴向隔板上的孔进入冷却冷凝单元,最后液体从冷却冷凝单元的出液端流出经管道进入循环磁力泵的输出端。在这里,只要调节空气冷凝器中的高压冷凝单元和稳压冷凝单元两侧的阀门的开度大小,就能有效地控制绕组线圈内部冷却液体吸热后的沸腾汽化点的位置,即控制了第一控制点。而后,空气冷凝器的稳压冷凝单元的液体经轴向隔板上的孔流进冷却冷凝单元进行第三次冷凝冷却,进入第二控制点的控制,即调节空气冷凝器风道盒上风扇风的流量,控制冷却液体的温度在40℃左右,然后送进循环磁力泵,冷却液体经磁力泵加压后进入汇液环,最后进入绕组线圈内部,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及联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左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集液环结构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连接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的引液管道,机座铁芯两端的压圈,位于机座一端的汇液环和另一端的集液环,一个具有多个冷凝单元组合的空气冷凝器,一个循环磁力泵;所述的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中灌入的高绝缘低沸点冷却液体。电机的定子绕组60由多组线圈组成。各组线圈的进液引管50和出液引管70均采用绝缘管。集液环20、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稳压冷凝单元108,冷却冷凝单元109,循环磁力泵40用金属管道按此顺序相联。循环磁力泵40的输出端与汇液环30的进液口联通,汇液环30上的每个出液口与定子绕组60的每个绕组线圈的内冷通道的进液口对应联通。整个循环系统分为两部分,集液环20安装在电机机座一端的定子铁芯的压圈上或安装在机座的边段上,空气冷凝器10安装在电机机座顶部或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所述循环磁力泵40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或安装在空气冷凝器10的冷却冷凝单元109的出液口。
本发明空气冷凝器10为金属焊接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空气冷凝器10由高压冷凝单元107,一个稳压冷凝单元108和一个冷却冷凝单元109三个金属的腔体组合而成。空气冷凝器10纵向剖面为矩形,长方体形状壳体用四块金属板101、102、103、104拼合焊接而成,其内腔沿其轴向用金属轴向隔板105、106分隔成一个高压冷凝单元107,一个稳压冷凝单元108和一个冷却冷凝单元109的三个既独立又相联通的冷却腔体。三个冷凝腔体的两端用带孔的金属管板110、111焊接成一体,多根(图上所示每个腔体均为40根)金属冷凝管130顺序贯穿所述的各冷凝单元两端的金属管板110、111上的孔。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顶部金属板104上,在靠近装有风扇113的一端装有两个进液法兰114,空气冷凝器10中,在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两个腔体之间设有轴向隔板105,在没有风扇一端的轴向隔板105上开有一孔115。空气冷凝器10的两侧的外侧金属板101、102在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靠近无风扇一端的端部两侧上下均设有法兰116、117、118、119的接口,法兰116、117和法兰118、119分别在两个法兰之间用阀门联通,并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位置大小可控制绕组60内部冷却液体的蒸发点的位置。在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两个腔体之间的轴向隔板106上,在靠近风扇113的一端隔板上开有一孔120,使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两个腔体联通。空气冷凝器10在壳体底部金属板103上无风扇的一端设有一个出液法兰121。空气冷凝器10的一端装有风道盒122和风扇113,另一端装有风道盒123。如此构成有高压、稳压和冷却三部分冷凝单元组合成的空气冷凝器10。空气冷凝器10的二次冷却介质选用空气冷却介质,由风扇113使空气介质强迫进入金属冷凝管130实现其热交换冷却冷凝。法兰114用金属管道与集液环20上的出液法兰203对应联接,法兰121用金属管道与磁力泵40的进液端联接。
本发明循环系统中,集液环20为环状结构,如图4所示。它由多段等截面,并且形状相同的弧形金属管道201焊接组成。在每一段弧形金属管道201的一端头的内壁焊接一块圆形金属盲板202,然后把多段弧形金属管道201(图上所示为6段)串联拼接焊成一个环形的集液环20,集液环20上沿圆周等分设有N个进液接头204(N等于定子线圈匝数),集液环20的外圆壁上在每段弧形段的金属管道201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个出液法兰203。集液环20上的进液接头204通过绝缘管道70与定子绕组60的各个线圈的内冷通道的出液口对应联通,集液环20上的出液法兰203用金属管道与空气冷凝器上的进液法兰114联接,循环磁力泵40为离心式磁力泵。
本发明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一个驱动液体流动的循环磁力泵40。定子绕组60,绕组60的两头分别用绝缘引管50和70与集液环20和汇液环30连接成图1所示回路。循环回路中注入高压绝缘低沸点冷却液体,冷却液体在回路中产生自身的压力差,被循环系统中的由多段弧形金属管道201串联组成的集液环20等分,每段弧形金属管道201的进液接头204与定子绕组60的每个线圈内冷通道的出液口的连接部位的冷却液体产生的压力也基本相等,因此,进入定子绕组60的各个线圈的冷却液体的流量和流动阻力也基本相等。
当电机机组运行时,同时启动循环磁力泵40,定子绕组60因能量损耗而产生热量,此时有循环系统中的磁力泵40共给绕组60个线圈内部的冷却液体吸热后带着热量流出,并与呈气态和液态混合状态的冷却液体的混合物一起进入集液环20,然后从集液环20的各段弧形金属管道201上的出液端203流出经连接管道进入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冷凝成液体后,液体经过轴向隔板105上的孔115进入稳压冷凝单元108经进一步冷凝,然后液体从稳压冷凝单元108经轴向隔板106上的孔120进入冷却冷凝单元109经二次冷凝冷却,最后液体从冷却冷凝单元109的出液端121流出经管道进入循环磁力泵40。在这里,只要调节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两侧的阀门104的开度大小,就能有效的调节控制绕组60各个线圈内部冷却液体吸热后的沸腾气化点的位置,这就是第一控制点的控制。而后,从空气冷凝器10中的稳压冷凝器单元108内的液体经轴向隔板106上的孔120流进冷却冷凝单元109进行第三次冷却冷凝。并进入第二控制点的控制,即调节空气冷凝器10风道盒122上风扇113风的流量,控制冷却液体的温度在40℃左右(保证绕组60个线圈内部蒸发冷却后,两端的温度差在40℃K以内,应符合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技术要求),然后送进循环磁力泵40,冷却液体经磁力泵40加压后进入汇液环30,最后进入绕组60线圈内部,形成周而复始的定子绕组60内部蒸发冷却运行过程。
本发明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不仅具有常规(水内冷.空外冷)冷的所有优点,而且因采用低沸点,高绝缘性,物化性能好的环保型氟碳化合物作为内冷介质,完全杜绝了类似水内冷因泄漏而损害绝缘的故障的发生,省去了水处理系统,也没有氧化物堵塞的问题,并且因为冷却液体密闭,蒸发冷却循环运行,一次性灌入量少,运行成本低。特别是本发明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冷凝器和集液环具有调节控制定子绕组各线圈支路出液口的压力和保持均衡的功能,能使从绕组内流出呈气液状态的混合物冷凝,在通过调节空气冷凝器中的高压冷凝单元和稳压冷凝单元两者间的阀门开度大小能调节绕组各线圈内冷通内的工作压力,从而实现了定子绕组线圈内部的冷却液体吸热后沸腾汽化点位置的控制,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扇的风量实现对冷却液体温度的控制,为高绝缘低沸点液体冷却介质用于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的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循环系统,发明特点冷凝器的冷凝管使用的二次冷却介质为空气,因此特别适合用于缺水的工作环境运行中的大、中型电动机和发电机,以及电机定子绕组要求内冷的机组,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4)
1.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连接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的进液引管(50),机座铁芯两端的压圈,位于机座一端的汇液环和另一端的集液环(20),一个包括有高压冷凝单元(107)、稳压冷凝单元(108)、冷却冷凝单元(109)的空气冷凝器(10),一个循环磁力泵(40);所述的蒸发冷却循环系统中灌入冷却液体;各组定子绕组线圈的进液引管(50)和出液引管(70)均采用绝缘管;集液环(20)、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稳压冷凝单元(108)、冷却冷凝单元(109)和循环磁力泵(40)的输入端,用金属管道顺序相联;循环磁力泵(40)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机座一端的汇液环(30)的进液口联通,汇液环(30)上的每个出液口与定子绕组(60)的每个绕组线圈的内冷通道的进液口用绝缘管道对应联通;集液环(20)安装在电机机座一端的定子铁芯的压圈上或安装在机座的边段上,空气冷凝器(10)安装在电机机座顶部或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所述循环磁力泵(40)安装在机座外部边缘附近或安装在空气冷凝器(10)的冷却冷凝单元(109)的出液口;所述集液环(20)的各出液端与空气冷凝器的高压冷凝单元的进液端用管道联接联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冷凝器(10)的内腔沿其轴向用两块金属轴向隔板(105、106)分隔成一个高压冷凝单元(107),一个稳压冷凝单元(108)和一个冷却冷凝单元(109);三个冷凝腔体的两端用带孔的金属管板(110、111)焊接成一体,多根金属冷凝管(130)顺序贯穿所述的各冷凝单元两端的金属管板(110、111)上的孔;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顶部金属板(104)上,在靠近装有风扇(113)的一端装有两个进液法兰(114);空气冷凝器(10)中,在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两个腔体之间设有轴向隔板(105),在没有风扇一端的隔板(105)上开有一孔(115);空气冷凝器(10)两侧的外侧金属板(101、102),以及在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靠近无风扇一端的端部上下均设有四个法兰(116、117、118、119)的接口,第一法兰(116)、第二法兰(117、)和第三法兰(118)、第四法兰(119)分别用阀门联接联通,并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位置大小控制定子绕组(60)内部冷却液体的蒸发点的位置;在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两个腔体之间的轴向隔板(106)上,在靠近风扇(113)的一端隔板上开有一孔(120),使稳压冷凝单元(108)和冷却冷凝单元(109)两个腔体联通;空气冷凝器(10)在壳体底部金属板(103)上无风扇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出液法兰(121);空气冷凝器(10)的一端装有风道盒(122)和风扇(113),另一端装有风道盒(123);进液法兰(114)用金属管道与集液环(20)上的第二出液法兰(203)对应联接,第一出液法兰(121)用金属管道与循环磁力泵(40)的进液端联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液环(20)由多段等截面,并且形状相同的弧形金属管道(201)焊接组成;每一段弧形金属管道(201)的一端头的内壁焊接一块圆形金属盲板(202),然后把多段弧形金属管道(201)串联拼接焊成一个环形的集液环(20),集液环(20)上沿圆周等分设有N个进液接头(204),N等于定子线圈匝数;集液环(20)的外圆壁上在每段弧形段的金属管道(20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出液法兰(203);集液环(20)上的进液接头(204)通过绝缘管道(70)与定子绕组(60)的各个线圈的内冷通道的出液口对应联通;集液环(20)上的第二出液法兰(203)用金属管道与空气冷凝器上的进液法兰(114)联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调节空气冷凝器(10)中的高压冷凝单元(107)和稳压冷凝单元(108)两侧的阀门(104)的开度大小,调节控制绕组(60)各个线圈内部冷却液体吸热后的沸腾气化点的位置;调节空气冷凝器(10)风道盒(122)上风扇(113)风的流量,控制冷却液体的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83030A CN101847899B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83030A CN101847899B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7899A CN101847899A (zh) | 2010-09-29 |
CN101847899B true CN101847899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277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83030A Active CN101847899B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478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5307B (zh) * | 2010-12-29 | 2012-07-04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主副冷凝器的水轮发电机蒸发冷却系统 |
CN102158013A (zh) * | 2011-03-10 | 2011-08-17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 |
CN102510172A (zh) * | 2011-11-21 | 2012-06-20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水轮发电机二次冷却系统 |
CN104065211A (zh) * | 2014-06-14 | 2014-09-24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有铁心自循环蒸发冷却盘式电机 |
CN105262281A (zh) * | 2015-11-05 | 2016-01-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电机冷却系统 |
CN106849510B (zh) * | 2017-03-01 | 2023-06-30 | 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冷却电机定子的系统 |
CN107871593A (zh) * | 2017-06-30 | 2018-04-03 |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
CN110768413A (zh) * | 2019-09-23 | 2020-02-07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自循环冷却式电机定子 |
CN112564338A (zh) * | 2019-09-26 | 2021-03-2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机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 |
CN113178989B (zh) * | 2021-04-28 | 2022-10-2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蒸发冷却电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8806A (zh) * | 2000-08-23 | 2002-03-06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装置 |
US7005765B1 (en) * | 2000-09-14 | 2006-02-28 | Elin Ebg Motoren Gmbh | Liquid-cooled electromotor |
CN101640452A (zh) * | 2009-08-24 | 2010-02-03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的供排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50303B2 (ja) * | 2000-02-29 | 2005-05-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交流発電機 |
US7528511B2 (en) * | 2004-10-08 | 2009-05-05 | Smith H Kevin |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drive assembly |
-
2010
- 2010-06-04 CN CN2010101983030A patent/CN1018478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8806A (zh) * | 2000-08-23 | 2002-03-06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装置 |
US7005765B1 (en) * | 2000-09-14 | 2006-02-28 | Elin Ebg Motoren Gmbh | Liquid-cooled electromotor |
CN101640452A (zh) * | 2009-08-24 | 2010-02-03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的供排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7899A (zh) | 201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7899B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系统 | |
CN203190850U (zh) | 一种双螺旋式热交换器 | |
US9897391B2 (en) | Phase transformation heat exchange device | |
CN103908791B (zh) | 内置冷凝器的同腔两次相变减压蒸馏器 | |
CN101364758A (zh) | 卧式全蒸发冷却电机 | |
CN105449309B (zh)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6549517A (zh) | 一种定子槽内水冷系统及具有该水冷系统的电机 | |
CN102110830A (zh) |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换热设备 | |
CN102158013A (zh) | 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 | |
CN112071453A (zh) | 一种直流逆流孔道式换热器/蒸发器设计方案 | |
CN111659481B (zh) | 一种恒温槽 | |
CN209444726U (zh) | 下导轴承降温装置及发电系统 | |
CN110118147A (zh) | 一种将膨胀功转化为液体位能输出技术功的方法 | |
CN209034252U (zh) | 一种强迫循环的蒸发冷却电磁搅拌器 | |
CN107514818A (zh) | 加热泵及加热系统 | |
CN216902474U (zh) | 带对流冷却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 | |
CN1121750C (zh) |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循环装置 | |
CN102497049A (zh) | 一种定子蒸发冷却装置 | |
CN207018197U (zh) | 一种真空泵及其循环冷却系统 | |
CN107369479B (zh) | 用于一体化堆的基于压差的非能动停堆系统及核反应堆 | |
CN110214407A (zh) | 用于冷却发电机的转子的方法 | |
CN101943492A (zh) | 自控温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7587496U (zh) |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 | |
JP6149203B1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水素ガス冷却装置 | |
CN206386281U (zh) | 高温泵用卧式隔爆型电动机调压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