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1779A -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1779A
CN101841779A CN201010102248A CN201010102248A CN101841779A CN 101841779 A CN101841779 A CN 101841779A CN 201010102248 A CN201010102248 A CN 201010102248A CN 201010102248 A CN201010102248 A CN 201010102248A CN 101841779 A CN101841779 A CN 101841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ultimedia message
short message
multimedia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2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万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02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1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1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1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所述短消息转换装置,包括:短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短消息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短消息的发送方地址检索出所述发送方地址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把所述短消息经所述多媒体消息框架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消息发送单元;检测处理单元,用于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转换单元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Description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领域,多媒体消息(特别是彩信)在无线宽带网络(例如3G无线通信网络)上提供比短消息更加内容丰富的业务,但电信运营商的多媒体消息的业务使用量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1、一个文字和多媒体内容相匹配的多媒体消息的制作需要美工和画面等方面的能力,一般移动电话用户难以制作出较高水平的多媒体消息作品;2、需要发送多媒体消息的手机支持无线窄带或宽带数据业务。
为发展多媒体消息业务,现有的技术是发送短信到接入号码+接收方手机号码,短信被发送到短信翻译装置,短信翻译装置把短信翻译成彩信,然后经彩信中心把所述彩信发送到接收方的手机号码,其缺陷是:1、需要改变用户发送短信的习惯,即在接收方号码前加字冠,如果忘记字冠,则出现问题;2、如果接收方的手机不具有接收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则发送方发出的消息就不成功,浪费无线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在不改变用户发送短消息的习惯的基础上,即用户直接发送短消息到接收方号码,如果接收方的手机支持彩信,则接收到彩信,如果接收方的手机不支持多媒体消息,则接收到短信;反之,如果接受方回复了彩信给发送方,则向支持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手机发送彩信,向不支持的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手机发送彩信转换成的短信。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电信运营商向用户提供短消息转换成彩信的业务,本发明把具有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业务的用户定义为宽信用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
短消息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短消息的发送方地址检索出所述发送方地址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把所述短消息经所述多媒体消息框架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转换单元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所述接收方地址是指移动电话号码。
所述检测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以下功能: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通过短消息转换单元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所述检测处理单元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所述短消息接收单元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短消息中心之中;所述消息发送单元的短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短消息中心之中,多媒体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所述短消息转换单元还用于存储多媒体消息框架集合,用于展示多媒体消息框架给宽信用户选择,用于存储宽信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信息。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媒体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多媒体消息转换单元,用于把多媒体消息中的文字部分转化成目标短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多媒体消息转换单元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与状态无关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
C.短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基于状态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
c.短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基于状态的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短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b).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把接收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下行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
(c).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下行多媒体消息,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把所述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对于宽信用户发送的短消息,如果接收方的手机支持彩信并且处于自动接收彩信状态,则接收方接收到彩信,如果接收方的手机不支持彩信或不处于自动接收彩信状态,则接收到短信;反之,如果接受方回复了彩信给宽信用户,则向支持多媒体消息的宽信用户的手机发送彩信,向不支持的多媒体消息的宽信用户的手机发送彩信转换成的短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短消息转换装置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的系统网络结构逻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逻辑图。
图5是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短消息转换装置2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明结合图1,短消息转换装置200,包括:
短消息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
短消息转换单元22,用于根据短消息的发送方地址检索出所述发送方地址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把所述短消息经所述多媒体消息框架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24,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23,用于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短消息转换单元22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24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23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所述接收方地址是指移动电话号码。
检测处理单元23进一步包括以下功能: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通过短消息转换单元22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24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经消息发送单元24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23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短消息接收单元21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短消息中心之中;消息发送单元24的短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短消息中心之中,多媒体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短消息转换单元22还用于存储多媒体消息框架集合,用于展示多媒体消息框架给宽信用户选择,用于存储宽信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信息。
参阅图2,本发明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明结合图2,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包括:
多媒体消息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多媒体消息转换单元32,用于把多媒体消息中的文字部分转化成目标短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34,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33,用于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34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多媒体转换单元32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34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参阅图3,是本发明优选的系统结构逻辑图,其中,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短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移动电话终端18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建立连接,通信协议采用7号信令的移动应用部分(MAP);
移动电话终端18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建立连接,通信协议采用7号信令的移动应用部分(MAP);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短消息发送到移动电话终端150;移动电话终端15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把宽信用户号码发出的短消息通过SMPP协议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多媒体消息发送到移动电话终端180;移动电话终端18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把到宽信用户号码的多媒体消息通过MM7协议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短消息接收网元由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实现;
短消息发送网元由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实现;
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由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实现;
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由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实现。
与状态无关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160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C.短消息转换装置200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150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170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基于状态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160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c.短消息转换装置200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150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150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基于状态的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短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140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b).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140把接收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下行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
(c).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接收到下行多媒体消息,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150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把所述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短消息发送网元170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逻辑图,其中,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对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采用点对点短消息通信协议(SMPP)协议进行通信;
宽信用户手机19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与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建立连接,通信协议采用7号信令的移动应用部分(MAP);
移动电话终端18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与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建立连接,通信协议采用7号信令的移动应用部分(MAP);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短消息转换装置2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300与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建立逻辑连接,通过HTTP进行通信,优选地,采用MM7协议;
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短消息发送到移动电话终端150;宽信用户手机19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把宽信用户号码发出的短消息通过SMPP协议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多媒体消息发送到移动电话终端180;移动电话终端18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130把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把到宽信用户号码的多媒体消息通过MM7协议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短消息接收网元由短消息中心SMSC接收模块160实现;
短消息发送网元由短消息中心SMSC发送模块170实现;
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由多媒体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40实现;
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由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实现;
短消息装置模块200的检查处理单元23通过数据库存储移动通信网内用户号码承载手机的多媒体消息处理能力信息,当手机开机时,通过开机短信把手机的型号和彩信处理能力发送到短消息装置模块200的检查处理单元23,或检查处理模块的手机彩信功能的检测能力置于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实现。
参阅图5,图5是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实现流程图,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实现流程如下:
F0: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F2-F3短消息中心接收模块160接收到短消息,把所述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200;
F4-F5:短消息转换装置200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
F50-F52: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不是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或不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把所述上行短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后,结束;
F6-F8:把所述上行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提交发送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到所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到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
F9-F13: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50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以上实施例一同样也适用于码分多址CDMA网络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子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组合和润饰,这些改进、组合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
短消息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短消息的发送方地址检索出所述发送方地址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把所述短消息经所述多媒体消息框架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转换单元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地址是指移动电话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以下功能: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通过短消息转换单元把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处理单元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接收单元能够置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网元短消息中心之中;所述消息发送单元的短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短消息中心之中,多媒体消息发送功能能够置于多媒体消息中心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转换单元还用于存储多媒体消息框架集合,用于展示多媒体消息框架给宽信用户选择,用于存储宽信用户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框架信息。
7.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媒体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多媒体消息转换单元,用于把多媒体消息中的文字部分转化成目标短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把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手机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通过多媒体消息转换单元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消息发送单元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手机上。
8.与状态无关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
C.短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不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9.基于状态的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宽信用户发送短消息到目的移动电话号码;
b.短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短消息,把发送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上行短消息发送到短消息转换装置;
c.短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上行短消息,检查短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把所述短消息转换成目标多媒体消息,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10.基于状态的把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短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接收到宽信用户的多媒体消息;
(b).多媒体消息接收网元把接收方地址是宽信用户的下行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
(c).多媒体消息转换装置接收到下行多媒体消息,检查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是否具有多媒体消息功能并且处于多媒体消息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是,则经多媒体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如果不是,则把所述多媒体消息转换成目标短消息,经短消息发送网元把所述目标短消息发送到所述接收方地址的移动电话上。
CN201010102248A 2010-01-28 2010-01-28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1841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248A CN101841779A (zh) 2010-01-28 2010-01-28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248A CN101841779A (zh) 2010-01-28 2010-01-28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1779A true CN101841779A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4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2248A Pending CN101841779A (zh) 2010-01-28 2010-01-28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177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170A (zh) * 2010-07-29 2012-02-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优选列表的设置方法、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WO2012155768A1 (zh) * 2011-08-18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增值业务短信的方法及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3167426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转换为彩信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3596127A (zh) * 2012-08-15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差异化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89502A (zh) * 2021-11-30 2022-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170A (zh) * 2010-07-29 2012-02-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优选列表的设置方法、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WO2012155768A1 (zh) * 2011-08-18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增值业务短信的方法及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3167426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转换为彩信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3167426B (zh) * 2011-12-09 2016-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转换为彩信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3596127A (zh) * 2012-08-15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差异化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89502A (zh) * 2021-11-30 2022-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7053B2 (en) Message server
CN101442720A (zh) 终端以及消息的自动回执方法
CN102215179A (zh) 一种即时通信注册装置及即时通信注册方法
CN101841779A (zh) 把短消息转换成多媒体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的装置和方法
EP1655932A3 (en) Portable cellular phone, portable cellular phone system, message forma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message format controlling program
CN101815265B (zh) 微技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883289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客户端及移动终端
CN101202969A (zh) 一种发送短信提醒移动终端收取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56224A (zh) 短消息提醒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1621767A (zh) 远程设置短信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24818A (zh) 一种回复短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20680A (zh) 一种多媒体消息转移系统及其方法
CN10166808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1022574B (zh) 一种彩信转语音的方法
CN102970661A (zh) 一种对短消息进行编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5997A (zh) 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呼叫请求的处理装置和服务器
CN102264044A (zh) 一种视频短信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41987A (zh) 一种用于定时发送短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83837B (zh) 彩信阅读报告实现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1583103A (zh) 一种文本模式短消息的发送或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149040A (zh) 机器类通信设备的寻呼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88676B (zh) 一种接收方接收到短信后自动通知发送方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39721A (zh) 短信/彩信群发方法、短信/彩信收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0945898B1 (ko) 국제문자메세지 서비스방법
CN1028213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