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126A -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126A
CN101839126A CN 201010132531 CN201010132531A CN101839126A CN 101839126 A CN101839126 A CN 101839126A CN 201010132531 CN201010132531 CN 201010132531 CN 201010132531 A CN201010132531 A CN 201010132531A CN 101839126 A CN101839126 A CN 101839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organism
aqueous solution
oil
reservoir
microbial inoc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25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9126B (zh
Inventor
王俊奇
屈展
盖海防
陈军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Suncoo Petrole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1325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9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9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9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或者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关井7-15天后再开井开采,本发明将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配合使用,使其达到效果叠加的目的,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MEOR)是四大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化学、热力、气驱、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是指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或单纯注入营养液激活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内生长繁殖,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代谢产物,通过筛选菌种的特性、功能、作用以及适应性,改变原油的性质与油藏环境。其主要机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降解原油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代谢有机溶剂提高洗油效率;在油层中生长,剥离油膜等作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微生物采油法特别适用于油田的后期采油。由于该项技术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施工简便而引起石油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现场应用并证实有效的MEOR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井吞吐解堵(周期)、微生物驱、增注、调剖、压裂、日常清蜡和降粘。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增产增效成果,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局限:一、由于细菌繁殖需要一个过程,产生效果相对比较慢;二、针对相对较稠的原油解堵,微生物采油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将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配合使用,使其达到效果叠加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1-5%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7-109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或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500ppm、蛋白胨0-400ppm、NH4Cl 100-600ppm和K2HPO450-3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5-30%的鼠李糖脂,10-30%的海藻糖脂,4-2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0.5%-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0.5%-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或者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7-15天后再开井开采。
本发明中生物活性剂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并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也能被生物体所降解的物质,可有效降低岩石、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降低粘度和油流通过压力,疏通岩孔,增加油水流动性,解除油藏稠油积垢堵塞,提高原油采收率。
生物活性剂在水和原油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在界面形成稳定的油/水乳状液;在低浓度下形成较低的界面张力。具有特殊的性能,能溶于地层水和注入水中,在油-水界面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在含油岩石表面润湿性好,能剥落油膜,分散原油,具有很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已经在油田油水井增产中开始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和生物活性剂可以有效兼容,将高效的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性能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弥补微生物单独操作的局限性,相互促进功能的延展,充分发挥生物采油和生物化学提高采收率的功效,使得作业后增产效果反应快,有效期长。
由于本发明中所注入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为好氧和/或兼性厌氧菌,充足的氧是保证其具有高活性的前提,而地层水中溶解氧的量是有限的,这种低含量的溶解氧成为它们发酵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为满足注入到油藏中的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刺激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本发明在注入菌液的同时采用冲加空气的补氧方法。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进入油藏后需先经过适应调整期然后才能进入生长期,一方面加入的生物活性剂可在此期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在活性剂和生物活性剂溶液注入地层后采用关井发酵的方法,随着生物活性剂在油藏作用而减少,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已经大量繁殖发挥作用,因此此工艺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采油与生物活性剂采油的优点,为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本发明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与生物活性剂复配体系主要瞄准的是区块提高采收率,包括单井的吞吐解堵增产措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有效解除油藏稠油积垢堵塞,提高原油采收率。
2、本发明可使注入到油藏中的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的活性达到更高的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性能优点,从而提高解堵驱油效果。
3、本发明适应性强,见效快,有效期长。
4、针对同时含有无机垢堵塞的情况,可以调整配方以达到最好效果。
5、不伤害地层,不污染环境,无毒无害,使用安全。
6、施工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1%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9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0ppm、NH4Cl100ppm和K2HPO43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5%的鼠李糖脂,30%的海藻糖脂,1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0.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0.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5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5%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7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ppm、蛋白胨400ppm、NH4Cl300ppm和K2HPO42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20%的鼠李糖脂,25%的海藻糖脂,10%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2%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2%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7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3%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300ppm、蛋白胨200ppm、NH4Cl600ppm和K2HPO45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25%的鼠李糖脂,20%的海藻糖脂,20%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1%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1%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0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2%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5*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150ppm、蛋白胨300ppm、NH4Cl200ppm和K2HPO415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30%的鼠李糖脂,10%的海藻糖脂,4%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3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4%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8*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400ppm、蛋白胨100ppm、NH4Cl450ppm和K2HPO41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8%的鼠李糖脂,15%的海藻糖脂,2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3.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3.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4天后再开井开采。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1-5%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7-109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或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500ppm、蛋白胨0-400ppm、NH4Cl100-600ppm和K2HPO450-3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5-30%的鼠李糖脂,10-30%的海藻糖脂,4-2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0.5%-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0.5%-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或者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7-15天后再开井开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1%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9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0ppm、NH4Cl100ppm和K2HPO43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5%的鼠李糖脂,30%的海藻糖脂,1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0.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0.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5天后再开井开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5%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7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50ppm、蛋白胨400ppm、NH4Cl300ppm和K2HPO42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20%的鼠李糖脂,25%的海藻糖脂,10%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2%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2%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7天后再开井开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3%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300ppm、蛋白胨200ppm、NH4Cl600ppm和K2HPO45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25%的鼠李糖脂,20%的海藻糖脂,20%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1%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1%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0天后再开井开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2%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5*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150ppm、蛋白胨300ppm、NH4Cl200ppm和K2HPO415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30%的鼠李糖脂,10%的海藻糖脂,4%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2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3天后再开井开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配方包括占总重量4%的营养剂,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微生物活菌为8*108cfu/mL,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400ppm、蛋白胨100ppm、NH4Cl450ppm和K2HPO4100ppm;
二、配置生物活性剂,配方组成为:包括占总重量18%的鼠李糖脂,15%的海藻糖脂,25%的烷基糖苷,余量为水;
三、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3.5%的水溶液,将步骤二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3.5%的水溶液,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1∶1的比例,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四、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V=πR2hΦ,其中V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R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H表示油层有效厚度,Φ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后,关井14天后再开井开采。
CN 201010132531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Active CN101839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2531 CN101839126B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2531 CN101839126B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126A true CN101839126A (zh) 2010-09-22
CN101839126B CN101839126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74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2531 Active CN101839126B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9126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763A (zh) * 2011-07-12 2012-03-2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
CN102618250A (zh) * 2012-03-02 2012-08-0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环保型压裂酸化用破乳助排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90913A (zh) * 2015-04-28 2015-07-22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生物解堵方法
CN104804717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堵剂
CN105201471A (zh) * 2015-09-28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626026A (zh) * 2016-02-29 2016-06-01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N105756649A (zh) * 2016-02-29 2016-07-13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增产的方法
CN107312515A (zh) * 2017-06-01 2017-11-03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0755895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解堵的方法
CN110462001A (zh) * 2017-02-09 2019-11-15 轨迹石油Ip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减轻原油、天然气及相关设备中的硫化氢和微生物腐蚀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10669490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盐稠油油藏生物润湿反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5842A (zh) * 2020-02-13 2020-05-29 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
CN111763240A (zh) * 2019-04-02 2020-1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月桂酰肌氨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
CN112708406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化学复合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98957A (zh) * 2021-01-19 2021-06-04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携带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7403A (zh) * 2020-09-2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5590A (en) * 1982-12-13 1984-10-09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Method for increasing oil recovery
CN1419035A (zh) * 2002-12-12 2003-05-2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558085A (zh) * 2004-01-13 2004-12-29 天津南开戈德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730729A (zh) * 2005-06-16 2006-02-08 广州天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金属加工业前处理除油脱脂的生物除油剂及其处理金属表面油污的方法
CN10113107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分段方式注入微生物的采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5590A (en) * 1982-12-13 1984-10-09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Method for increasing oil recovery
CN1419035A (zh) * 2002-12-12 2003-05-2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558085A (zh) * 2004-01-13 2004-12-29 天津南开戈德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730729A (zh) * 2005-06-16 2006-02-08 广州天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金属加工业前处理除油脱脂的生物除油剂及其处理金属表面油污的方法
CN10113107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分段方式注入微生物的采油方法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763A (zh) * 2011-07-12 2012-03-2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
CN102618250A (zh) * 2012-03-02 2012-08-0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环保型压裂酸化用破乳助排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18250B (zh) * 2012-03-02 2015-06-1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环保型压裂酸化用破乳助排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04717B (zh) * 2014-01-27 2018-03-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堵剂
CN104804717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堵剂
CN104790913A (zh) * 2015-04-28 2015-07-22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生物解堵方法
CN104790913B (zh) * 2015-04-28 2017-05-17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生物解堵方法
CN105201471A (zh) * 2015-09-28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201471B (zh) * 2015-09-28 2017-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626026A (zh) * 2016-02-29 2016-06-01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N105756649A (zh) * 2016-02-29 2016-07-13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增产的方法
CN105756649B (zh) * 2016-02-29 2018-02-27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增产的方法
CN10755895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解堵的方法
US11155746B2 (en) 2017-02-09 2021-10-26 Locus Oil Ip Compan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hydrogen sulfide and microbial influenced corrosion in crude oil, natural gas, and in associated equipment
CN110462001A (zh) * 2017-02-09 2019-11-15 轨迹石油Ip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减轻原油、天然气及相关设备中的硫化氢和微生物腐蚀的组合物和方法
AU2018219278B2 (en) * 2017-02-09 2023-11-16 Locus Solutions Ipco,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hydrogen sulfide and microbial influenced corrosion in crude oil, natural gas, and in associated equipment
CN107312515A (zh) * 2017-06-01 2017-11-03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07312515B (zh) * 2017-06-01 2019-09-27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11763240B (zh) * 2019-04-02 2022-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月桂酰肌氨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
CN111763240A (zh) * 2019-04-02 2020-1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月桂酰肌氨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
CN110669490B (zh) * 2019-10-22 2022-04-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盐稠油油藏生物润湿反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490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盐稠油油藏生物润湿反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406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化学复合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08406B (zh) * 2019-10-24 2023-01-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化学复合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05842A (zh) * 2020-02-13 2020-05-29 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
CN111205842B (zh) * 2020-02-13 2022-11-15 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
CN114427403A (zh) * 2020-09-2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
CN114427403B (zh) * 2020-09-23 2024-04-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
CN112898957A (zh) * 2021-01-19 2021-06-04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携带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957B (zh) * 2021-01-19 2022-10-28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携带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126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126B (zh)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CA1317540C (en) Oil recovery process using microbial combinations
CN102852497B (zh) 一种低渗透油田复合微生物采油方法
US11555142B2 (en) Two-step process for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CN101131078A (zh) 以分段方式注入微生物的采油方法
CA2531963A1 (en) A process for enhanced recovery of crude oil from oil wells using novel microbial consortium
CN102587875B (zh) 一种用含解磷和固氮菌的组合菌液协同作用来提高原油产量的方法
CN102852499A (zh) 一种定向调控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1503956A (zh) 利用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2926728A (zh) 用于海上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与外源微生物强化采油方法
CN103534330A (zh) 微生物强化采油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03714A (zh) 一种石油降解菌协同降解采油废水的方法
CN101131080A (zh) 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CN102071003A (zh) 一种耐高温延缓交联聚合物深部调剖剂
CN1325599C (zh) 一种采油用本源微生物营养液
CN102213088A (zh) 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7488445A (zh) 驱油剂、FeS纳米颗粒及其原位生物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驱油方法
CN101792661B (zh) 一种采油用复合增产剂中的生物活性剂
CN110578502B (zh) 一种高含水稠油油藏的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高含水稠油油藏的稠油降粘方法、营养激活剂
CN1710014A (zh) 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生物酶驱油剂及驱油方法
CN103562340A (zh) 油气储层中注入液流动的微生物控制方法
CN103614127A (zh) 一种微生物与脂肽组合低温油藏采油与清防蜡技术
CN109576191B (zh) 一种稠油开发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419035A (zh) 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7448182B (zh)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Junbin

Inventor after: Qu Zhan

Inventor after: Wang Junqi

Inventor after: Gai Haif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njie

Inventor before: Wang Junqi

Inventor before: Qu Zhan

Inventor before: Gai Haif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Junb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JUNQI QU ZHAN GAI HAIFANG CHEN JUNBIN TO: CHEN JUNBIN QU ZHAN WANG JUNQI GAI HAIFANG ZHANG ZHENJI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i Haif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Junbin

Inventor before: Qu Zhan

Inventor before: Wang Junqi

Inventor before: Gai Haif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ji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5

Address after: 257000 Shandong Dongying North Road building materials business building room 404 Xindu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Suncoo Petroleu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wo East Road 710065 Shaanxi electronic city of Xi'an province No. 18

Patentee before: Xian Petroleum Un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