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3679A -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3679A
CN101833679A CN 201010184228 CN201010184228A CN101833679A CN 101833679 A CN101833679 A CN 101833679A CN 201010184228 CN201010184228 CN 201010184228 CN 201010184228 A CN201010184228 A CN 201010184228A CN 101833679 A CN101833679 A CN 101833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oad
application data
download area
spa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42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3679B (zh
Inventor
焦华清
王京阳
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842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3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3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3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3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3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方法包括: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循环下载区;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如果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本发明可缓解用户识别模块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将应用下载系统通过无线方式(短信、GPRS等)或有线方式(WEB)将应用数据(通常但不限于为应用菜单)下载到SIM卡(或其它用户识别模块)中,在SIM卡中存储应用数据并生成应用菜单。
因为物联网应用众多,一个用户所拥有的物联物体数量较多,远超过现在人与人通讯时代的应用数量,初步估计物联网的联网设备将是人的30倍,而每个物体都需要由用户通过一种简单、低成本、便携的工具进行统一控制,SIM卡在承载应用安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充分满足低成本、便携、随时随地的业务需求,所以用SIM卡承载物联网应用安全是优势明显的。
以现有的OTA应用下载系统为例,如图1所示,包括应用下载平台、无线/有线通信网络、终端、以及卡(SIM卡、JAVA卡、WIB卡等);卡与应用下载系统配合,可通过所述终端及无线/有线通信网络,从所述应用下载平台将OTA应用菜单数据下载到SIM卡上,由SIM卡存储并生成菜单供用户使用。
但是,由于SIM卡空间有限,如果把所有的物联网应用都下载到卡中是不现实的。而SIM卡只支持应用下载空间的自动分配或系统指定分配,不支持自动回收存储空间,当下载的存储空间满时,要想继续下载新业务菜单,需由用户主动从卡端删除应用数据,或操作员远程PUSH删除应用数据后释放存储空间,不支持应用数据存储空间的自动回收机制,这样往往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操作难度和困扰,因为用户不清楚应该删除哪个应用数据后,能够满足新应用的下载空间需求,该现状势必为物联网等需要较多业务应用空间的应用推广带来障碍,无法满足物联网等移动通信领域应用众多的空间管理需求,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可实现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自动分配回收,缓解了应用下载需要的存储空间需求无限与卡片(即用户识别模块)存储空间有限之间的矛盾,使用户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个性化的卡应用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循环下载区;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如果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非循环下载区;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如果是则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该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不够则判断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到所述循环下载区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包括:
当下载应用数据后,先根据该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包括:
当需要将所述存储空间中一个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另一个下载区时,先判断所述另一个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如果不足则结束;如果足以存储则在所述另一个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所述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方法在存储应用数据的步骤后还包括: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
所述存储方法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的步骤后还包括: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于接收下载的应用数据的接收单元、用于提供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
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及处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一判断指示后,如果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发送删除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删除指示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户识别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还包括非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二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二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是则发送存储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如果不够则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的存储指示后,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非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非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三判断指示携带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当判断结果为足以存储时,在转移的目的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转移的源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三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返回判断结果给所述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存储应用数据后,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后,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但不限于适用于物联网等应用下载需要大量存储空间的网络;通过对存储空间的自动回收分配方案,可不需人工干预,能满足海量应用的下载需求,缓解了应用下载的无限性与现有卡片存储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极大的推动了应用的发展。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通过对应用下载的存储空间划分为非循环下载区与循环下载区分别管理,实现不同类型应用的下载和空间灵活管理,既可以满足用户对于长期业务的使用需求,又可以满足应用种类和数量繁多但使用频率不高业务的使用需求。本发明的又一优化方案还可以支持下载的应用数据在两类存储空间之间的转移,避免手工操作给用户使用带来的麻烦,真正让SIM卡应用下载技术变成“傻瓜式”技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应用数据下载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应用数据转移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中的用户识别模块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一种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循环下载区;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如果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可以先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是则分配空间存储,而无须继续判断;否则再去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是否够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够则进行删除;
也可以先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是则再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够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够则无须删除,直接分配空间存储;否则删除后存储。
本实施例中,如果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大于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可以开始就判断,也可以先判断剩余空间不足之后再判断),则可以直接提示不能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循环下载区的特点是,应用下载后占用的物理空间位置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会根据新应用下载的情况动态调整,可以将应用种类和数量繁多,但使用频率较低的业务放在循环下载区管理,用户不需了解空间占用情况,当空间满时,可以进行空间回收,以继续下载应用。
本实施例中,空间回收可以支持手工操作也可以自动回收管理,自动回收管理时卡片遵循的策略可以是先进先出原则,也可以是按应用使用频率由低到高顺序,优先回收使用频率低的应用空间。也就是说,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的应用数据的步骤中,可以将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存储的应用数据按照存储时间排序,删除的是时间最早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也可以是对各应用的使用频率进行记录,并按照使用频率排序,删除的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按照其它策略删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非循环下载区。
也就是说,用户识别模块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本文中也称为下载空间)还可以包括非循环下载区;将下载空间分为两类,分别是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两类空间的大小可以在卡片出厂时由厂商按需设置,也可以实现在用户使用阶段的动态空间分配。
非循环下载区类似于现有的存储空间,特点是应用下载后占用的物理空间位置一直不变,直到应用被删除为止,空间回收需要手工操作,即用户需从卡端主动删除应用或操作员远程PUSH删除应用后释放空间。
非循环下载区的管理模式类似于卡片中定长记录文件的管理模式,循环下载区的管理模式类似于卡片中循环文件的管理模式,但稍有差异。应用下载服务器需对非循环下载区空间进行卡和系统同步管理(上行MO请求中携带非循环下载区空间大小),需要进行应用数据空间大小与卡片当前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大小的比较判断,在应用数据空间小于卡片当前循环下载区总空间的情况下,无需对循环下载区内各应用的空间进行管理。如应用数据空间大于卡片当前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则不进行下载,可提示用户知道。
从技术上分析,现有下载空间管理机制仅支持非循环下载区管理,没有类似于本实施例中的循环下载区管理机制,也不支持下载空间的自动回收机制和应用转移机制。从应用上分析,非循环下载区管理机制适用于面向个人的应用菜单服务,适用于菜单经常被用户使用或运营商推荐使用的情况;而循环下载区管理机制适用于应用种类和数量繁多,但使用频率较低的业务,用户更关注体验诉求而不需理解技术原理的情况。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循环下载区存储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当包括建立非循环下载区的步骤时,还可以包括: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如果是,则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该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不够,则判断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到所述循环下载区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下载到应用数据后,先根据该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由应用下载平台添加或直接设置在数据中。
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设定所有下载的应用数据优先存储在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中,那么当下载到应用数据时,就可以直接判断其需要存储到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中。如果优先存储在循环下载区中,并且循环下载区的总大小不足以存储,则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能否存储到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需要将所述存储空间中一个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另一个下载区时,先判断所述另一个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如果不足则结束;如果足以存储则在所述另一个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所述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此时,还可以将该转移的情况上发通知报文给应用下载平台;并提示用户转移成功。
实际应用时,如果是将非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循环下载区,并且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够时,也可以再进一步判断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是否够,够的话则选择删除一个或多个循环下载区中的应用数据,释放空间然后再转移应用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在存储应用数据的步骤后还可以包括:
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
所述下载与存储方法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的步骤后还可以包括:
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细节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
实施例二、一种应用数据的下载方法,包括:
A、用户通过SIM卡管理菜单或操作员远程MT下载新的应用数据;
B、应用下载服务器下发应用数据给终端,终端传给SIM卡;
C、SIM卡进行合法性验证通过后,按照实施例一中的存储方法对存储空间进行分配、组织和管理,存储应用数据,完成应用数据下载;
D、应用数据下载成功后,通知应用下载平台;同时,用户可以使用该新应用的菜单,下载流程结束。
应用下载平台和卡端(即用户识别模块)对于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的下载管理机制有两种。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应用下载平台在下载应用数据时对应用数据菜单属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和循环下载区应用不进行区分,由卡端进行空间判断,优先下载到非循环下载区,空间不足时下载到循环下载区;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载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下载新应用数据;
判断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
如果够则卡操作系统在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不够则判断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
够则卡操作系统直接在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不够并且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够时,卡操作系统选择删除一个或多个循环下载区中的应用数据,释放空间然后再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
存储后提示用户下载成功;用户使用。
该实施方式能最大的有效利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应用下载平台已经对应用数据属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和循环下载区应用进行分类管理,对存储到不同区的应用数据增加不同的索引标识信息;所述下载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下载新应用数据;
根据收到的应用数据的索引标识信息确认该应用是属于非循环下载区还是循环下载区,然后相应判断非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或循环下载区总空间是否够;
如果够则卡操作系统在对应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不够,判断另一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够;
如果够则在另一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也不够,则可以结束流程;此时如果另一存储区为循环下载区,则也可以再进一步判断下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是否够,够的话则选择删除一个或多个循环下载区中的应用数据,释放空间然后再分配空间存储下载的应用数据;
存储后提示用户下载成功;用户使用。
实际应用中,当另一下载区有空间时,可先提示用户选择是否下载到另一下载区;还可以只允许某一类型的应用数据只下载到对应下载区,而不对另一下载区的情况进行判断。
该实施方式便于运营商对用户菜单应用的分类管理,使用户优先保留运营商希望推广的应用,同时对用户管理菜单的操作难度低。
当包括非循环下载区时,还可以在两个区之间转移下载的应用数据;从循环下载区向非循环下载区转移数据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用户选择一个循环下载区中的应用数据进行转移操作;
用户识别模块判断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则提示用户“空间不足,无法转移”,流程结束;如果充足,则流程继续;
用户识别模块在非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分配空间大小等于转移的应用数据大小;
用户识别模块执行应用数据的转移,转移成功后用户识别模块进行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在非循环下载区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
用户识别模块回收循环下载区中原先存储该转移的应用数据的空间,并删除循环下载区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为保持与应用下载平台的同步,用户识别模块上发通知报文给应用下载平台;
提示用户“应用转移成功”,流程结束。
从非循环下载区向循环下载区转移数据的流程可以类推,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删除空间的管理过程仅针对非循环下载区的应用,与现有的OTA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循环下载区由于具备自动空间回收机制,可以不提供删除操作;如果提供删除,则可以同非循环下载区中的删除。
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识别模块中已有一应用数据,需要对该应用进行更新,用户识别模块的处理流程是先删除该应用的旧版本数据,释放空间后再下载该应用新的数据;下载新的数据时的流程可以同上。
其它细节可以同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细节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
下面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具体说明各种情况下的流程:
第一个例子,MO(Mobile Originated,终端发起)方式下载新应用;本例子中,用户识别模块为SIM卡,存储空间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应用数据优先下载到非循环下载区;应用数据为应用菜单;
具体流程包括:
101、用户通过SIM卡的应用管理菜单,申请下载新应用;
102、卡片优先判断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可以满足新下载的应用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空间够用,则上发下载申请给应用下载平台,跳转到步骤103;
如果空间不够用,则卡片判断循环下载区总空间是否大于等于该新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总空间不够用,则提示用户“下载空间不足,请删除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后释放空间”,流程结束;
如果总空间够用,则提示用户“应用将被下载到循环下载区”(也可不提示),用户确认后,卡片判断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用,如果空间够用,则直接上发下载申请给应用下载平台;
否则,卡片根据新应用空间大小按照既定空间回收策略(先进先出或者使用频率由低到高等)删除一个或多个旧应用菜单释放空间后,上发下载申请给应用下载平台,跳转到步骤104;
103、应用下载平台收到申请后,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收到后在非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流程步骤105;
104、应用下载平台收到申请后,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收到后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
105、应用菜单下载成功后,卡片上发报文通知应用下载平台,并提示用户“应用菜单下载成功,您可以进入菜单进行使用”,流程结束。
第二个例子,MT(Mobile Terminated:终端终止)方式下载新应用;本例子中,用户识别模块为SIM卡,存储空间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应用数据优先下载到非循环下载区;应用数据为应用菜单。
具体流程包括:
201、用户或菜单操作员通过应用下载平台远程MT应用下载;
202、应用下载平台首先判断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可以满足新下载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非循环下载区空间够用,则跳转到步骤203;
如果非循环下载区空间不够用,则应用下载平台判断循环下载区总空间是否大于等于该新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总空间够用,则跳转到步骤204;
如果总空间不够用,则不允许下载,流程结束;
203、应用下载平台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收到后在非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205;
204、应用下载平台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判断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用,如果够用,则卡片根据新应用空间大小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205;如果不够用,则按照既定空间回收策略(先进先出或者使用频率由低到高等)删除一个或多个旧应用菜单释放空间后,卡片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
205、应用菜单下载成功后,卡片上发报文通知应用下载平台,并提示用户“应用菜单下载成功,您可以进入菜单进行使用”(也可不提示),流程结束。
第三个例子,MO方式下载新应用;本例子中,用户识别模块为SIM卡,存储空间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应用下载平台将应用数据区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和循环下载区应用;应用数据为应用菜单。
具体流程描述:
301、用户通过SIM卡的应用管理菜单,申请下载新应用;
302、卡片根据应用索引或其他应用标识信息判断该应用是属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还是循环下载区应用,并判断对应下载区的剩余空间(对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或总空间(对于循环下载区应用)是否可以满足新下载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空间够用,则上发下载申请给应用下载平台,跳转到步骤303;
对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如果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不够用而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够用,则提示用户“应用将被下载到循环下载区”(也可不提示),用户确认后,则直接上发下载申请给应用下载平台,跳转到步骤304;
否则,如果应用比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大,则提示用户“下载空间不足,请删除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后释放空间”,流程结束;
303、应用下载平台收到申请后,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收到后在非循环下载区或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305;
304、应用下载平台收到申请后,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判断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用,如果够用,则卡片根据新应用空间大小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305;如果不够用,则按照既定空间回收策略(先进先出或者使用频率由低到高等)删除一个或多个旧应用菜单释放空间后,卡片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
305、应用菜单下载成功后,卡片上发报文通知应用下载平台,并提示用户“应用菜单下载成功,您可以进入菜单进行使用”,流程结束。
第四个例子,MT方式下载新应用;本例子中,用户识别模块为SIM卡,存储空间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应用下载平台将应用数据区分为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和循环下载区应用;应用数据为应用菜单。
具体流程描述:
401、用户或菜单操作员通过应用下载平台远程MT应用下载;
402、应用下载平台根据应用索引或其他应用标识信息判断该应用是属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还是循环下载区应用,并判断对应下载区的剩余空间(对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或总空间(对于循环下载区应用)是否可以满足新下载菜单的大小要求,如果空间够用,则跳转到步骤403;
对于非循环下载区应用,如果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不够用而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够用,则跳转到步骤404;
否则,如果应用比循环下载区总空间大,则不允许下载,流程结束;
403、应用下载平台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收到后在非循环下载区或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405;
404、应用下载平台按照既定的报文格式下发应用菜单数据,卡片判断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够用,如果够用,则卡片根据新应用空间大小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跳转到步骤405;如果不够用,则按照既定空间回收策略(先进先出或者使用频率由低到高等)删除一个或多个旧应用菜单释放空间后,卡片在循环下载区分配空间,对菜单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完成应用菜单下载;
405、应用菜单下载成功后,卡片上发报文通知应用下载平台,并提示用户“应用菜单下载成功,您可以进入菜单进行使用”(也可不提示),流程结束。
实施例三、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如图5所示,包括用于接收下载的应用数据的接收单元、用于提供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及处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一判断指示后,如果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发送删除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删除指示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当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时发送存储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的存储指示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也支持手工操作的空间回收管理,即根据用户指令删除;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的应用数据的步骤时,所述处理单元可以将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存储的应用数据按照存储时间排序,删除时间最早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也可以是对各应用的使用频率进行记录,并按照使用频率排序,删除使用频率最低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实际应用时所述处理单元也可以按照其它策略删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包括非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二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二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是则发送存储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如果不够则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的存储指示后,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非循环下载区和循环下载区的大小可以在卡片出厂时由厂商按需设置,也可以实现在用户使用阶段的动态空间分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由应用下载平台添加或直接设置在数据中。
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在所述处理单元中设定所有下载的应用数据优先存储在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中,那么当接收到下载的应用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就可以直接判断其需要存储到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非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非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三判断指示携带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当判断结果为足以存储时,在转移的目的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转移的源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三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返回判断结果给所述处理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存储应用数据后,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后,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现有支持下载技术的用户识别模块仅支持非循环下载区管理,没有循环下载区管理机制,也不支持两者的划分和管理,不支持不同空间应用的转移,不支持用户将需要长期使用的应用数据从循环下载区转移动非循环下载区,以备长期使用。而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则解决了以上问题。
其它实现细节可同前两个实施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循环下载区;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如果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从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存储空间中建立非循环下载区;
当有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如果是则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该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不够则判断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到所述循环下载区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下载应用数据后,先根据该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需要将所述存储空间中一个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另一个下载区时,先判断所述另一个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如果不足则结束;如果足以存储则在所述另一个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所述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载与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方法在存储应用数据的步骤后还包括: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
所述存储方法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的步骤后还包括: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6.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于接收下载的应用数据的接收单元、用于提供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及处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一判断指示后,如果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且所述循环下载区的总空间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则发送删除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删除指示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应用数据,回收存储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所删除的应用数据的总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删除后在所述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还包括非循环下载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下载的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时,发送第二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二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非循环下载区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如果是则发送存储指示给所述处理单元;如果不够则发送第一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携带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的大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的存储指示后,在所述非循环下载区中分配空间,存储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下载的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索引标识信息确定该应用数据需要存储在循环下载区还是非循环下载区;所述索引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数据所要存储的下载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非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当需要将所述存储单元中非循环下载区的应用数据转移到循环下载区时,发送第三判断指示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三判断指示携带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当判断结果为足以存储时,在转移的目的下载区中分配空间,所分配的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大小;将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存储到所分配的空间中;回收转移的源下载区中存储所述要转移的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收到所述第三判断指示后判断所述循环下载区/非循环下载区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存储该要转移的应用数据,返回判断结果给所述处理单元。
10.如权利要求6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存储应用数据后,在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进行该应用的菜单组织和管理,完成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添加工作;在回收应用数据的存储空间后,在原存储该应用数据的下载区中,删除该应用的菜单的上下文控制信息。
CN 201010184228 2010-05-20 2010-05-20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Active CN101833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4228 CN101833679B (zh) 2010-05-20 2010-05-20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4228 CN101833679B (zh) 2010-05-20 2010-05-20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3679A true CN101833679A (zh) 2010-09-15
CN101833679B CN101833679B (zh) 2013-03-20

Family

ID=42717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4228 Active CN101833679B (zh) 2010-05-20 2010-05-20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367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16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存储空间受限情况下文件下载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410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092506A (zh) * 2017-04-12 2017-08-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安装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11246447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eUICC签约数据管理方法、模块以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6824923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动态优化ads-b航迹质量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759A (zh) * 2002-01-31 2003-08-13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非挥发性存储装置文件系统存储方法
TW200609748A (en) * 2004-09-14 2006-03-16 Ali Corp Sound receiving and pre-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759A (zh) * 2002-01-31 2003-08-13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非挥发性存储装置文件系统存储方法
TW200609748A (en) * 2004-09-14 2006-03-16 Ali Corp Sound receiving and pre-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16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存储空间受限情况下文件下载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5164B (zh) * 2011-03-16 2016-11-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存储空间受限情况下文件下载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410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092506A (zh) * 2017-04-12 2017-08-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安装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11246447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eUICC签约数据管理方法、模块以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6824923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动态优化ads-b航迹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3679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1341C (zh) 一种并行下载方法和终端
JP3464760B2 (ja) 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によって制御される移動端末に所定のアイテムリストをダウンロード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方法及びコマンド、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端末
CN101098529B (zh) 在个人蜂窝电信装置上因特网会话的启动及其定制协议
CN101582938B (zh) 移动终端及其图标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1833679B (zh)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及应用数据的下载与存储方法
CN104137587A (zh) 一种发送、接收用户数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88632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card migration
CN103167465A (zh) 一种嵌入式uicc卡激活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546708A (zh) 插件获取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2298537A (zh) 应用程序的迁移方法及系统
JP3689242B2 (ja) 無線通信の移動端末の一つ又は複数の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に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の機能を適合する方法、ならびに対応する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端末
CN102137390A (zh) 手机软件下载方法、设备和系统
JPWO2005083575A1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01472000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sim应用工具包的设备和方法
CN103874051A (zh) 物联网预置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16346A (zh) 一种安卓手机客户端上应用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1990169A (zh) 一种智能卡主动推送系统和智能卡移动终端
CN108781358B (zh) 一种管理eUICC中的签约信息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186853B (zh) 一种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88653A (zh) 固件升级方法、基站以及网管中心
CN103369034A (zh) 一种将照片发送到数码相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10391B (zh)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卡
CN102236568A (zh) Java卡应用下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72585A (zh) 网络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577734A (zh) 一种信息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Assignee: Beijing Datang Smart Card Co., Ltd.

Assignor: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11000000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Us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downloading and storing application dat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42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