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419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7419A CN101827419A CN 201010160894 CN201010160894A CN101827419A CN 101827419 A CN101827419 A CN 101827419A CN 201010160894 CN201010160894 CN 201010160894 CN 201010160894 A CN201010160894 A CN 201010160894A CN 101827419 A CN101827419 A CN 1018274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link
- data
- base station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整个BTS服务的小区退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各种环形网络中,特别是将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组成的环形网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基站例如GSM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的数据传输方式是TDM(Time-Division Multip1exing,时分多路复用)传输,当前正在向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化传输方式即支持IP的传输方式演进,IP化的基站可以理解为支持IP传输方式的基站,IP化的基站控制器可以理解为支持IP传输方式的基站控制器。当前的IP化包括IP over E1和IP over FE两种传输方式。所谓IP overE1就是BTS的业务数据、信令数据、维护数据以IP报文的形式在传统E1线缆上传输,所谓IP over FE就是BTS的业务数据、信令数据、维护数据以IP报文的形式在快速以太网上传输。
IP化后的BTS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组网方式,将所有的IP化后的BTS连接到传输汇聚设备,同时将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连接到传输汇聚设备;图中的传输汇聚设备汇聚各BTS的数据后,上行传输到BSC;BSC的下行数据也可以通过传输汇聚设备传输到各个BTS。
现有技术中,当IP化的BTS与传输汇聚设备之间的传输中断后,该BTS将无法正常提供业务,会造成该BTS服务的小区退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用于通过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而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中,所述环形网络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中,所述环形网络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应用于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所形成的环形网络,以便于在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某一处出现了链路故障时,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环形网络中的基站正常提供业务,不会造成基站服务的小区退服。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以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来传输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而不是等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彻底中断才进行倒换,这样能够提高IP化基站的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组网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系统的拓扑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采用了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以便于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出现了链路故障时,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基站正常提供业务,不会造成基站服务的小区退服。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IP化的基站21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22,本实施例中的基站21和基站控制器22均包括有两个IP地址,如图2所示,对于第N(N为正整数;仅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N取1至5)个基站BTSN而言,其两个IP地址分别为:BTSN_IP1和BTSN_IP2;基站控制器(以GSM为例,指BSC)的两个IP地址为IP1和IP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21和基站控制器22连接形成图2所示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具体见图2,由于基站向基站控制器传输的数据是上行数据,而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的是下行数据,对某个数据传输链路例如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来讲,若基站发送出去的数据传输方向为正向,则基站控制器发送出去的数据传输方向为反向;或者,若基站发送出去的数据传输方向为反向,则基站控制器发送出去的数据传输方向为正向。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环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负荷分担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301、在环形网络中的基站需要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基站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负荷分担模式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使得基站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是分担在两个数据传输链路上传输,充分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单个数据传输链路的负荷。一般来讲可以通过部署一条线缆来实现一个数据传输链路。
302、在通过两个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时,基站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303、在检测到一个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而仅仅通过另外一个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另外一个数据传输链路QoS大于等于预定阈值。例如:基站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QoS低于预定阈值时,若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QoS不低于预定阈值,则基站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而仅仅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同理,在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QOS低于预定阈值时,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QoS大于等于预定阈值,也可以仅仅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在基站控制器需要向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基站控制器也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数据。并且,如果基站控制器检测到其中一个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也需要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并仅仅通过另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为了能够在IP化之后的环形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均可以配置相应的静态路由表,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根据静态路由表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地址,以便数据能够正常到达目的地址。例如图2中BTS1上的路由表可以配置如下: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IP2 | BTS2_IP1 |
BTS3_IP1 | BTS2_IP1 |
BTS4_IP1 | BTS2_IP1 |
BTS5_IP1 | BTS2_IP1 |
BTS1在传输数据时按照上述路由表配置进行数据发送,BTS1在创建BTS1_IP1和BTS1_IP2地址时,BTS1自动生成了网段路由。因此对于IP1和BTS2_IP1的数据不需要配置静态路由。如果数据的目的地址为IP1或者BTS2_IP1,则BTS1会自动将目的地址作为下一跳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2上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IP1 | BTS1_IP2 |
IP2 | BTS3_IP1 |
BTS4_IP1 | BTS3_IP1 |
BTS5_IP1 | BTS3_IP1 |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3上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IP1 | BTS2_IP2 |
IP2 | BTS4_IP1 |
BTS1_IP2 | BTS2_IP2 |
BTS5_IP1 | BTS4_IP1 |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4上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IP1 | BTS3_IP2 |
IP2 | BTS5_IP1 |
BTS1_IP2 | BTS3_IP2 |
BTS2_IP2 | BTS3_IP2 |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5上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IP1 | BTS4_IP2 |
BTS1_IP2 | BTS4_IP2 |
BTS2_IP2 | BTS4_IP2 |
BTS3_IP2 | BTS4_IP2 |
本发明实施例中BSC的地址IP1对应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BTS1_IP2 | BTS5_IP2 |
BTS2_IP2 | BTS5_IP2 |
BTS3_IP2 | BTS5_IP2 |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BTS4_IP2 | BTS5_IP2 |
本发明实施例中BSC的另一地址IP2对应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如下表: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
BTS2_IP1 | BTS1_IP1 |
BTS3_IP1 | BTS1_IP1 |
BTS4_IP1 | BTS1_IP1 |
BTS5_IP1 | BTS1_IP1 |
具体地,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假设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为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不低于预定阈值,并且本实施例为基站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上行方向源IP地址。以BTS3和BS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3和BSC均监控IP1与BTS3_IP1之间数据传输链路、以及IP2与BTS3_IP2之间数据传输链路的QOS情况。当BTS3检测到IP1与BTS3_IP1之间数据传输链路(这里为方便表达,称为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QOS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后,BTS3更改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传输的上行数据的IP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具体而言就是将BTS3传输给BSC的数据的目的IP更改为IP2、源IP更改为BTS3_IP2。
而对于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的情况,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下行方向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下行方向源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41、第一传输单元42和第一控制单元43。
在两个数据传输链路QoS都正常(即大于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输单元42用于同时通过所述两个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第一检测单元4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第一控制单元43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单元42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仅仅通过另一个服务质量不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即: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方案通过将IP化BTS和BSC建立环形网络,有效解决了IPBTS的传输可靠性问题。通过环形组网的负荷分担模式实现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使得环上BTS所配置的载波数不再依赖于单方向上的传输带宽。并且采用了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环形网络,以便于在其中一个数据传输链路的某一处出现了链路故障时,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另外一个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正常提供业务,不会造对应BTS服务的小区退服。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在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即: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质量的低于预定阈值作为倒换的判断条件,而不是等到链路彻底中断才进行倒换,这样能够提高IP BTS的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环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包括具有两个IP地址的基站和具有两个IP地址的基站控制器,具体见图2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采用负荷分担模式进行数据传输,而是采用主备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501、在环形网络中的基站需要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基站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本实施例中以基站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502、基站检测当前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即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503、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基站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倒换成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是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基站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而倒换成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
或者,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也可以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而在检测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QoS下降到低于预定阈值时,倒换到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在实际运用时,如果基站控制器需要向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基站控制器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本实施例中假设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基站控制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QoS低于预定阈值时,则基站控制器需要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而倒换为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为了能够在IP化之后的环形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均可以配置相应的静态路由表,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根据静态路由表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地址,以便数据能够正常到达目的地址。具体的路由表配置与图2中各个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路由表配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案:
对于基站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的情况,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上行方向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上行方向源IP地址。即:在进行传输链路的倒换的实现时,只需要更改IP数据报文的源目的IP地址。以BTS3和BS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TS3监控IP1与BTS3_IP1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例如IP1与BTS3_IP1之间数据传输链路)的QOS情况。当BTS3检测到IP1与BTS3_IP1之间数据传输链路QOS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后,BTS3更改需要传输的数据的IP地址,以使得数据能够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IP2与BTS3_IP2之间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传输,具体而言就是将目的IP更改为IP2、源IP更改为BTS3_IP2。
而对于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的情况,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下行方向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下行方向源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两个数据传输链路。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二检测单元61、第二传输单元62和第二控制单元63。
在两个数据传输链路都正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传输单元62用于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第二检测单元61用于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第二控制单元62用于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传输单元62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本发明方案通过将IP化BTS和BSC建立环形网络,并且采用了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环形网络,以便于在如果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某一处出现了链路故障,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正常提供业务,不会造成整个BTS服务的小区退服。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在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即: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质量的低于预定阈值作为倒换的判断条件,而不是等到链路彻底中断才进行倒换,这样能够提高IP化基站的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各种环形网络中,特别是将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组成的环形网络。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以GSM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除GSM系统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还适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例如UMTS系统(基站具体为NodeB,基站控制器具体为RNC)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包括:基站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源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包括: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源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中配置有静态路由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根据静态路由表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5.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IP化的基站和IP化的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用于通过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传输下行数据;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基站控制器传输上行数据;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并在检测到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下行数据包括:基站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源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包括: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源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中配置有静态路由表,所述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根据静态路由表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源IP地址;或
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源IP地址。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中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上行方向的源IP地址;或
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上对应的下行数据源IP地址修改为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下行方向的源IP地址。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中,所述环形网络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为IP化的基站或者IP化的基站控制器。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化基站和IP化基站控制器连接形成的环形网络中,所述环形网络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服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停止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传输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为IP化的基站或者IP化的基站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08942A CN101827419B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08942A CN101827419B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7419A true CN101827419A (zh) | 2010-09-08 |
CN101827419B CN101827419B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269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08942A Active CN101827419B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27419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8086A (zh) * | 2011-08-26 | 2013-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容灾方法及系统 |
WO2014161350A1 (zh) * | 2013-04-03 | 2014-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5493579A (zh) * | 2013-04-03 | 2016-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6559858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接入终端及网络节点 |
CN108616908A (zh) * | 2016-12-29 | 2018-10-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系统及基于所述网络系统的数据传送方法 |
WO2019136603A1 (zh) * | 2018-01-09 | 2019-07-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发送数据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5947A (zh) * | 2002-05-13 | 2003-10-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3g基站实现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
CN1917675A (zh) * | 2005-08-18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Iub口信令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
CN1964544A (zh) * | 2005-11-11 | 2007-05-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侧信令链路动态分配的方法 |
CN101026798A (zh) * | 2007-03-12 | 200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IP传输的Iub接口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10
- 2010-04-30 CN CN2010101608942A patent/CN1018274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5947A (zh) * | 2002-05-13 | 2003-10-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3g基站实现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
CN1917675A (zh) * | 2005-08-18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Iub口信令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
CN1964544A (zh) * | 2005-11-11 | 2007-05-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侧信令链路动态分配的方法 |
CN101026798A (zh) * | 2007-03-12 | 200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IP传输的Iub接口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8086A (zh) * | 2011-08-26 | 2013-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容灾方法及系统 |
WO2014161350A1 (zh) * | 2013-04-03 | 2014-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5493579A (zh) * | 2013-04-03 | 2016-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
US10321414B2 (en) | 2013-04-03 | 2019-06-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ownlin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CN106559858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接入终端及网络节点 |
CN108616908A (zh) * | 2016-12-29 | 2018-10-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系统及基于所述网络系统的数据传送方法 |
WO2019136603A1 (zh) * | 2018-01-09 | 2019-07-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发送数据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135339A (zh) * | 2018-01-09 | 2020-12-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发送数据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US11800385B2 (en) | 2018-01-09 | 2023-10-2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sending control method for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7419B (zh)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58577B1 (en) | Using wireless links to offload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 |
EP3082309B1 (en) | Sdn controller, data centre system and router connection method | |
US948517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actional routing redundancy | |
CN10182741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85385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service reliability and network virtualization system | |
CN101146045B (zh) | 无线局域网及其接入方法、接入装置 | |
CN101640644A (zh) | 基于灵活链路组的流量均衡方法和设备 | |
US9668244B2 (en)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macro base station, and low-power node | |
US20230379792A1 (en) | Rerouting of ul/dl traffic in an iab network | |
CN102598786A (zh) |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 |
JP2005348391A (ja) |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
EP2482607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neighbouring base stations | |
CN102223660A (zh) | 一种控制主备伪线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840603B (zh) | 用于监测连接的冗余状态的方法 | |
CN103581025A (zh) |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
JP5249839B2 (ja) | 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情報複製方法 | |
CN10464016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
JPWO2013094092A1 (ja) |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の制御方法 | |
CN104702498A (zh) | 一种通过协调保护减少设备间光连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165344B (zh) | 在被耦合到软件定义的交换机的网关中分配虚拟机的方法 | |
JP2018201110A (ja) | 通信装置 | |
US10567969B2 (en) |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ntrol | |
CN103684955A (zh) | 环网中发生故障时路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06059925B (zh) | 一种组播处理方法和设备 | |
JP5372978B2 (ja) | 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