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342A -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342A
CN101827342A CN 200910247838 CN200910247838A CN101827342A CN 101827342 A CN101827342 A CN 101827342A CN 200910247838 CN200910247838 CN 200910247838 CN 200910247838 A CN200910247838 A CN 200910247838A CN 101827342 A CN101827342 A CN 101827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cessing unit
shor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478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7342B (zh
Inventor
宋树成
胡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JIA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JIA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JIA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JIA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478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系统由串接于相关信令链路中的具有信令中继功能的号码携带数据库SRF-NPDB、短消息转网单元和本地业务管理LSMS构成。SRF-NPDB以无信令点编码或无MAC地址方式工作,在信令消息流经SRF-NPDB时执行号码译码,达到寻址与控制接续的目的;短消息转网单元,用于携出用户的短消息转发;LSMS对号码映射关系进行管理并同步于SRF-NPDB。本发明突破了基于建设虚拟MSC/VLR、智能网或修改HLR的号码携带方案的技术局限,能独立于现有通信网快速稳妥部署,避免了对信令设备扩建风险和携出用户数据分布留存在全网HLR的维护隐患,并保证了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号码可携带业务的系统,具体地说,在不对现有通信网络结构进行改造的前提下,仅采用信令引擎技术,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容量不受限的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
背景技术
“移动网号码可携性”(Mobile Number Pottability)业务,称为MNP业务,可以使用户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带号选择提供服务的运营商。
用户是MNP业务的第一受益者,在实施了MNP业务后,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运营商,并且保留原有的号码,因号码携带所带来的竞争也将使得服务的价格在竞争中不断趋于合理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价格便宜、服务好的运营商,或选择同一运营商的不同业务,而不用顾虑换号码带来的麻烦。
同时,MNP业务的实施对通信行业提高服务,建立有效竞争的环境有积极的作用。MNP业务的实施,会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在传统运营商和新运营商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环境,减弱传统运营商在竞争中的优势,为新运营商进入市场打开门路,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号码携带政策是促进和实现有效竞争、开放市场的工具。而且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使服务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务的发展。从长远看,号码携带业务是各国通信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通信业有效竞争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实现移动网间号码携带的关键设备是号码携带数据库NPDB引入到通信网和访问该数据库的方法,根据NPDB设置方式不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案供选择:智能网方案、改造HLR(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方案和建设虚拟MSC(移动交换中心)方案。
之一:智能网方案
MSC上发起的所有呼叫均触发智能网业务,由SCP判断被叫是否为MNP用户,MSC根据SCP返回结果重新发起呼叫。该方案需要所有发起呼叫的MSC端局具备智能网功能,业务流程复杂,呼叫接续时延较长,维护运行复杂,建设和使用费用高,其先天不足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
之二:改造HLR方案
在路由信息查询时,由HLR对被叫进行鉴别,判断其是否为MNP用户,对MNP用户,MSC/SMSC根据HLR的返回结果进行重新路由。由于HLR不具备MNP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对全网HLR进行升级改造,才能满足MNP的要求。
之三:虚拟MSC方案
建设虚拟MSC,对迁出用户采用模拟注册的方式,由虚拟MSC将呼叫转发到被叫归属网络,实现方案三的通常方法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将携出用户模拟注册到虚拟MSC上,当携出用户做被叫时,首先将呼叫建立到虚拟MSC,然后由虚拟MSC再将呼叫建立到携入网络。这种方式存在诸多缺陷:涉及多网元的配合,对现网的相关网元会增加处理能力,对部分网元存在扩容要求;增加新的呼叫接续段,降低了服务质量;MNP用户数据同时保存在HLR和虚拟MSC中,带来维护隐患。
本申请人在申请日为2007年12月12日、申请号为200710172120X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号码携带的系统及方法”,即采用基于信令链路的处理翻译设备,实现信令中继功能SRF的号码译码,使得在不改造通信网上运行的交换机和信令设备,就能实现通信网号码携带业务。对于实现移动网间号码携带的具体系统和方法是本申请人一直研究的内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在信令网上引入独立的号码处理技术,独立于现有通信网络,方便、快速、安全、有效地实现号码可携带业务,同时对现有通信网交换设备和信令设备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处理能力,克服了智能网方案、改造HLR方案、虚拟MSC方案的诸多缺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它基于由连接于信令网的若干网络节点所组成的通信网和一中央业务管理装置,其中:网络节点包括移动交换中心、软交换、呼叫服务器、短消息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信令转接点、短消息网关、信令网关,其中:该系统还包括若干台连接于相关信令链路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至少一短消息转网单元和至少一本地业务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包括信令中继功能和号码携带数据库,信令中继功能完成信令接入与信令处理,号码携带数据库存储号码携带用户的号码关系;在信令消息通过该装置时,该装置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控制选路的信令消息,执行对用户号码的译码和更改操作,对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相关消息,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根据被叫号码查询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当识别到被叫用户为号码携带用户时,进行译码更改,并作相应操作;
所述短消息转网单元与短消息中心、短消息网关和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相连,用于模拟携出用户当前登录的VMSC,当携出用户接收短消息时,短消息中心将用户短消息转发给短消息转网单元,由短消息转网单元经短消息网关转发给用户携入的网络,避免短信中心的改造;
所述本地业务管理装置与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和中央业务管理装置相连,用于登记和管理号码携带用户的逻辑号码与路由号码的影射关系和用户的业务属性;对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实施用户数据的同步修改,完成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装载或核对请求;接收并执行来自中央业务管理装置的操作命令。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所述的信令网为TDM或/和IP承载的信令网;所述的相关信令链路承载通路的数据传递方式为TDM或/和IP方式;所述的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相关消息为发送路由信息消息和位置请求信令消息。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以无信令点或无MAC地址方式串接于信令网中需进行号码译码更改的相关信令链路中。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所述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与属性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数据同步。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当该本地通信网HLR和MSC之间采用直连信令链路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移动交换中心与HLR的信令链路、短消息中心与HLR的信令链路中。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当该本地通信网通过本地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移动交换中心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短消息中心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当该本地通信网通过本地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HLR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
上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中:所述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移动通信网实现网间号码携带业务,该系统由串接于相关信令链路中的具有信令中继功能的号码携带数据库SRF-NPDB、短消息转网单元和本地业务管理LSMS构成。SRF-NPDB以无信令点编码或无MAC地址方式工作,在信令消息流经SRF-NPDB时执行号码译码,达到寻址与控制接续的目的;短消息转网单元,用于携出用户的短消息转发;LSMS对号码映射关系进行管理并同步于SRF-NPDB。本发明突破了基于建设虚拟MSC/VLR、基于智能网或基于修改HLR的号码携带方案的技术局限,能独立于现有通信网快速稳妥部署,避免了对信令设备扩建风险和携出用户数据分布留存在全网HLR的维护隐患,并保证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虚拟MSC方案实现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直连链路组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准直连链路组网,SRF-NPDB串接在STP/SG和HLR的信令链路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现移动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准直连链路组网,SRF-NPDB串接在MSC/SMSC和STP/SG的信令链路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在实现移动网间号码携带MNP业务时,如图2所示,在一个地区,存在多个移动运营商:运营商1,运营商2,运营商n。各运营商的网络基于由信令链路连接于信令网11的若干个网络节点所组成,其中:网络节点包括信令转接点和语音与数据交换节点,交换节点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2、携入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携入HLR)3、呼叫服务器(CS)14、关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15、移动交换中心(MSC)16、短消息中心(SMSC)17、短消息网关(SMG)18。
首先部署独立的本地MNP业务系统,包括具有信令中继功能SRF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SRF-NPDB)21、短消息转网单元(SMPT)22和本地业务管理装置(LSMS)2。其中:
SRF-NPDB作为无信令点或无MAC地址设备串接于需要译码的相关链路中,一般是交换节点CS、MSC、GMSC、SMSC与信令转接点STP或信令网关SG相连接的信令链路,或HLR与STP相连接的信令链路,或交换节点与HLR直联的信令链路中,SRF-NPDB所连接两侧的网络节点是无感知的。SRF-NPDB与LSMS采用TCP/IP连接。SRF-NPDB包括信令中继功能和号码携带数据库,信令中继功能完成信令接入与信令处理,号码携带数据库存储号码携带用户的号码关系。SRF-NPDB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控制选路的信令消息,执行对用户号码的译码和更改操作,对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根据被叫号码查询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当识别到被叫用户为号码携带用户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译码更改操作,并作相应操作。
SMPT与短消息中心、短消息网关(SMG)18和LSMS相连,SMPT用于模拟携出用户当前登录的VMSC,当携出用户接收短消息时,SMSC将用户短消息转发给SMPT,由SMPT经SMG转发给用户携入的网络,避免短信中心的改造。
本地业务管理装置LSMS与各SRF-NPDB和中央业务管理装置(CSMS)1相连,用于登记和管理可携带用户的逻辑号码与路由号码的映射关系和用户的业务属性,并对SRF的数据库实施用户数据的同步修改,完成SRF-NPDB的装载或核对请求;接收并执行来自中央业务管理装置的操作命令。
SRF-NPDB作为无信令点或无MAC地址工作方式的独立设备连接于信令网的信令链路中,实现信令中继功能和查询号码携带数据库功能。对于一个运营商的本地网,设置1个或多个SRF-NPDB和一套本地业务管理装置LSMS。SRF-NPDB的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与属性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数据同步。
对涉及号码携带业务的CS、MSC、GMSC、SMSC等相关节点发送的相关寻址消息,首先经过串接在链路中的SRF-NPDB,该类消息由SRF-NPDB在完成号码译码后传递该消息;对于非涉及号码携带的消息,则直通传递。
这种方式仅需要独立接入SRF-NPDB设备,而不需要对信令网和移动交换节点进行功能升级,也不需要增加特殊协议接口,不增加现有网络的信令负荷,还能够支持多运营商网络的互通。
根据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分为信令直连组网和经过信令转接点/信令网关的准直连组网,对不同的组网方式,号码携带处理装置SRF-NPDB可以灵活部署在和HLR有信令关系的信令链路的不同位置。
SRF-NPDB部署位置之一:
在信令直连的组网结构中,如图3所示,SRF-NPDB串接在CS、MSC、SMSC和HLR、携入-HLR的信令链路中。SMPT与SMSC、SMG相连。
对涉及号码携带业务的CS、MSC、GMSC、SMSC等相关节点发送的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首先经过串接在链路中的SRF-NPDB,该类信令消息由SRF-NPDB在完成被叫号码译码后,对涉及号码携带用户的呼叫,在SRF-NPDB上建立呼叫记录,同时将该消息传给HLR,当SRF-NPDB收到HLR返回的应答消息时,根据呼叫记录,将携带信息编码到应答消息中,发送给呼叫发起方;对于非涉及号码携带的信令消息,则直通传递。
SRF-NPDB部署位置之二:
在信令准直连的组网结构中,如图4所示,SRF-NPDB连接在信令网和HLR、携入-HLR的信令链路中,SMPT与信令网的STP或SG相连。
对涉及号码携带业务的CS、MSC、GMSC、SMSC等相关节点发送的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首先经过串接在链路中的SRF-NPDB,该类信令消息由SRF-NPDB在完成被叫号码译码后,对涉及号码携带用户的呼叫,在SRF-NPDB上建立呼叫记录,同时将该消息传给HLR,当SRF-NPDB收到HLR返回的应答消息时,根据呼叫记录,将携带信息编码到应答消息中,发送给呼叫发起方;对于非涉及号码携带的信令消息,则直通传递。
SRF-NPDB部署位置之三:
在信令准直连的组网结构中,如图5所示,SRF-NPDB连接在信令网和CS、GMSC、MSC、SMSC的信令链路中,SMPT与信令网的STP或SG相连。
对涉及号码携带业务的CS、MSC、GMSC、SMSC等相关节点发送的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首先经过串接在链路中的SRF-NPDB,该类信令消息由SRF-NPDB在完成被叫号码译码后,对涉及号码携带用户的呼叫,将信令消息改为相应的应答消息,并将用户携出信息编码到应答消息中,由信令网将此应答消息转发给呼叫发起方;对于非涉及号码携带的信令消息,则直通传递。
本发明中,信令网为TDM或/和IP承载的信令网;相关信令链路承载通路的数据传递方式为TDM或/和IP方式;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相关消息为发送路由信息消息和位置请求信令消息;号码携带处理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它基于由连接于信令网的若干网络节点所组成的通信网和一中央业务管理装置,其中:网络节点包括移动交换中心、软交换、呼叫服务器、短消息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信令转接点、短消息网关、信令网关,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若干台连接于相关信令链路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至少一短消息转网单元和至少一本地业务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包括信令中继功能和号码携带数据库,信令中继功能完成信令接入与信令处理,号码携带数据库存储号码携带用户的号码关系;在信令消息通过该装置时,该装置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控制选路的信令消息,执行对用户号码的译码和更改操作,对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相关消息,发送路由信息、位置请求信令消息,根据被叫号码查询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当识别到被叫用户为号码携带用户时,进行译码更改,并作相应操作;
所述短消息转网单元与短消息中心、短消息网关和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相连,用于模拟携出用户当前登录的VMSC,当携出用户接收短消息时,短消息中心将用户短消息转发给短消息转网单元,由短消息转网单元经短消息网关转发给用户携入的网络,避免短信中心的改造;
所述本地业务管理装置与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和中央业务管理装置相连,用于登记和管理号码携带用户的逻辑号码与路由号码的影射关系和用户的业务属性;对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实施用户数据的同步修改,完成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装载或核对请求;接收并执行来自中央业务管理装置的操作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令网为TDM或/和IP承载的信令网;所述的相关信令链路承载通路的数据传递方式为TDM或/和IP方式;所述的包含被叫用户号码的相关消息为发送路由信息消息和位置请求信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以无信令点或无MAC地址方式串接于信令网中需进行号码译码更改的相关信令链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携带处理装置的号码携带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所述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与属性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本地业务管理装置的用户号码数据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本地通信网HLR和MSC之间采用直连信令链路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移动交换中心与HLR的信令链路、短消息中心与HLR的信令链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本地通信网通过本地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移动交换中心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短消息中心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本地通信网通过本地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进行组网时,所述的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连接于HLR与信令转接点或信令网关的信令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号码携带处理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
CN 200910247838 2009-12-31 2009-12-31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7838 CN101827342B (zh) 2009-12-31 2009-12-31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7838 CN101827342B (zh) 2009-12-31 2009-12-31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342A true CN101827342A (zh) 2010-09-08
CN101827342B CN101827342B (zh) 2012-12-19

Family

ID=4269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478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342B (zh) 2009-12-31 2009-12-31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73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699A (zh) * 2019-01-04 2019-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909B (zh) * 2007-12-12 2010-06-30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网间号码携带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459861B (zh) * 2007-12-12 2011-05-04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号码携带的系统及方法
CN101453731B (zh) * 2008-12-31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号码携带的方法、信令转接功能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699A (zh) * 2019-01-04 2019-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743699B (zh) * 2019-01-04 2021-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342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29760C1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мобильной радиосети
CN102123477A (zh) M2m核心网络的接入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304559B (zh) 一种支持号码携带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EP1219125B1 (en) Transmission of a short message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59893B (zh) 一种基于目的归属网络的短消息终呼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CN100512530C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方法
CN101754128B (zh) 一种实现移动网携出用户接收短消息的方法
CN101646164A (zh) 号码携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39765B (zh) 一种一卡多号业务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1860857A (zh) 一种携带被叫号码的呼叫方法
CN101485214B (zh) 管理寻址到与接入设备相关联的终端的呼叫的方法
CN101018410B (zh) 呼叫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1827342B (zh)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号码可携带业务系统
CN101820617A (zh) 一种移动号码携带业务的处理方法
CN101389138B (zh) 一种应用移动号码携带业务时的呼叫方法
CN1859498B (zh) 电话号码租用的实现方法
CN101668265A (zh) 短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490544C (zh) 一种实现通信号码可携带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459909B (zh) 一种实现移动网间号码携带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74345A (zh) 一种主叫用户的无线虚拟专网vpn短号传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75112B (zh) 本地网实现号码携带和混合放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25552A (zh) 基于网络传输原理实现号码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US6081712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s between devices of a mobile radiotelephone network
CN101459861B (zh) 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号码携带的系统及方法
KR20020069976A (ko) 이동 통신망을 통한 이동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서비스 착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