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5073A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5073A CN101825073A CN 201010166783 CN201010166783A CN101825073A CN 101825073 A CN101825073 A CN 101825073A CN 201010166783 CN201010166783 CN 201010166783 CN 201010166783 A CN201010166783 A CN 201010166783A CN 101825073 A CN101825073 A CN 1018250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energy
- heat
- heat exchanger
- power generatio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6—Conversion of therm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 e.g. Rankine, Stirling or solar thermal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本系统主要由太阳能主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组成。太阳能主发电系统中,高温集热器,汽轮机,第一换热器,循环泵依次连接成水循环通路,发电机与汽轮机相连,蓄电装置与发电机相连。余热利用系统中,第一换热器,热水系统,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循环泵依次连接成水循环通路,其中制冷系统与采暖系统的转换由阀门进行切换。补水泵与第一换热器进水水管相连。连接主发电系统与余热利用系统的是第一换热器。本系统旨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三联供,供给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的能源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涉及能产出多种形式能源的能源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拥有较多山区、沙漠和草原,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率低下,是世界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其中资源最为丰富的太阳能首先得到了较大较快的发展。对于山区、沙漠和草原如果能够应用分布式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则可以省去大量的电力投资及维护费用,实现集中能源供应和分布能源供应的结合,才是能源应用的合理趋势。
目前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效率不高,并且前期制造存在污染,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清洁能源。而太阳能热水器或多或少的存在功能不全面,热能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因而通过太阳能热发电进而实现光热复合利用则存在合理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三联供,供给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诸如山区、沙漠及草原等。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两者之间连接有第一换热器,其中,
所述主发电系统I包括高温集热器,汽轮机,发电机和循环泵,所述高温集热器将聚集的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后加热水,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利用后的蒸汽在第一换热器中放热后经循环泵泵入上述高温集热器进入下一轮循环;
所述余热利用系统II包括热水系统,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循环泵以及补水泵,水在上述第一换热器中被放出的热量加热后送入热水系统的储水箱中,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进入制冷系统作为高温热源,或者进入采暖系统进行供暖,或者直接由循环泵泵入第一换热器中参与下一轮循环。
本发明所述的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之间可不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利用后的蒸汽直接进入所述热水系统的储水箱中,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进入制冷系统作为高温热源,或者进入采暖系统进行供暖,或者直接由循环泵泵入高温集热器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本发明在所述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之间可加有次级发电系统III,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与所述主发电系统I连接有第二换热器,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II连接有第三换热器,其中,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循环泵,低沸点工质在第二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蒸汽,推动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中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利用后的蒸汽在所述第三换热器中放热后,经循环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
本发明所述的低沸点工质为水、碳氢化合物或氨。
本发明所述的高温集热器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所述的发电机所发电量可贮存于蓄电装置中。
本发明所述的各汽轮机可由膨胀机替代。
本发明所述的制冷系统采用利用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系统或者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点是可利用顶棚辐射供冷。
本发明所述的采暖系统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或者带有蓄热填料的热管采暖。
本发明所述的高温集热器出来的蒸汽可不经过汽轮机而直接进入制冷系统或者采暖系统中进行热交换。
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现能源综合梯级利用,能源利用率高,具有非常好的节能效应。常规的集中供能方式相对单一,当用户不仅仅需要电力,还需要其它形式的能量供应,如供热,尤其是供冷和生活热水时,仅通过电力来满足上述需要时难以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利用。而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其规模小、灵活性强等特点,通过不同循环的有机整合,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克服了冷、热无法远距离传输的困难,实现能量的优化综合梯级利用。
2、弥补大电网安全稳定性方面的不足,装置容量小、占地面积小,初投资少,降低了远距离输送损失和相应的输配系统投资,可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环境友好,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开辟了新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不采用换热器时的太阳能梯级利用简化系统结构图
图3是采用次级发电系统III时的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本发明的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
连接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的是第一换热器5。
主发电系统I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高温集热器1,汽轮机2,发电机3,蓄电装置4,循环泵6。高温集热器1聚集太阳能,将其转化成热能加热水,产生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推动汽轮机2,从而带动发电机3发电,而后水蒸气在第一换热器5中放热后经循环泵6泵入高温集热器1进入下一轮循环;发电机产生的电量可贮存于蓄电装置4中。
余热利用系统II中,包括热水系统7,制冷系统8,采暖系统9,循环泵6,补水泵10。水在第一换热器5中被主发电系统放出的热量加热后进入热水系统7的储水箱中,在阀门的调节作用下,热水可以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在夏季工况下,进入制冷系统8作为高温热源;或者在冬季工况下进入采暖系统9进行供暖;或者在不需要制冷和采暖的季节,直接由循环泵6泵入第一换热器5中参与下一轮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可由补水泵10补入。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由图2所示,当在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不采用第一换热器5时,由汽轮机2出来的水蒸气直接进入热水系统7中,在阀门的调节作用下,热水可以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在夏季工况下,进入制冷系统8作为高温热源;或者在冬季工况下进入采暖系统9进行供暖;或者在不需要制冷和采暖的季节,直接由循环泵6泵入高温集热器1中参与下一轮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可由补水泵10补入。
另外,在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中还可加入次级发电系统III。
主发电系统I和次级发电系统III之间由第二换热器11连接。次级发电系统III与余热利用系统II之间由第三换热器12连接。
次级发电系统III中,包括汽轮机2,发电机3,循环泵6。在次级发电系统III中循环的是低沸点工质,低沸点工质通常是指动力循环中沸点比水低的工作介质,如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氨等。低沸点工质在第二换热器11中吸收热量后变成蒸汽,然后推动汽轮机2带动发电机3发电,而后在蒸汽第三换热器12中放热后,经循环泵6泵入第二换热器11进行下一轮循环;发电机3所发的电可以贮存在蓄电装置4中。
余热利用系统II的工作机理与图1中相同,区别在于图1中,余热利用系统热量II来源为第一换热器5中的热量,图3中,余热利用系统II热量来源为第三换热器12中的热量。
上面提到的汽轮机2也可由膨胀机替代将热转换为功加以利用。
制冷系统8可以采用利用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系统或者吸附式制冷系统;
采暖系统9可以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或者带有蓄热填料的热管采暖,采暖用的水是热水系统的剩余水量,管中的高温尾气与管外的低温空气辐射换热。
本采暖系统9也可以使用热管等方式加强传热或者使用相变材料进行蓄热来提高效率并且形成更好的削峰填谷能力,当然也可采用热水通过常规散热片用于采暖。
或者在不需要发电的情况下,从高温集热器1出来的蒸汽可以不经过汽轮机2直接进入制冷系统8(夏季工况)或者采暖系统9(冬季工况)中进行热交换,以获得更良好的经济指标。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两者之间连接有第一换热器(5),其中,
所述主发电系统I包括高温集热器(1),汽轮机(2),发电机(3)和循环泵(6),所述高温集热器(1)将聚集的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后加热水,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2),从而带动发电机(3)发电,利用后的蒸汽在第一换热器(5)中放热后经循环泵(6)泵入上述高温集热器(1)进入下一轮循环;
所述余热利用系统II包括热水系统(7),制冷系统(8),采暖系统(9),循环泵(6)以及补水泵(10),水在上述第一换热器(5)中被放出的热量加热后送入热水系统(7)的储水箱中,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进入制冷系统(8)作为高温热源,或者进入采暖系统(9)进行供暖,或者直接由循环泵(6)泵入第一换热器(5)中参与下一轮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之间不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5),所述利用后的蒸汽直接进入所述热水系统(7)的储水箱中,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或者进入制冷系统(8)作为高温热源,或者进入采暖系统(9)进行供暖,或者直接由循环泵(6)泵入高温集热器(1)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发电系统I和余热利用系统II之间可加有次级发电系统III,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与所述主发电系统I连接有第二换热器(11),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II连接有第三换热器(12),
其中,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包括汽轮机(2),发电机(3)和循环泵(6),低沸点工质在第二换热器(11)中吸收热量后变成蒸汽,推动所述次级发电系统III中的汽轮机(2)带动发电机(3)发电,利用后的蒸汽在所述第三换热器(12)中放热后,经循环泵(6)泵入第二换热器(11)进行下一轮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沸点工质为水、碳氢化合物或氨。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集热器(1)为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3)所发电量贮存于蓄电装置(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汽轮机(2)可由膨胀机替代。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系统(8)采用利用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系统或者吸附式制冷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暖系统(9)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或者带有蓄热填料的热管采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集热器(1)出来的蒸汽可不经过汽轮机(2)而直接进入制冷系统(8)或者采暖系统(9)中进行热交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66783 CN101825073A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66783 CN101825073A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5073A true CN101825073A (zh) | 2010-09-08 |
Family
ID=4268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66783 Pending CN101825073A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25073A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9248A (zh) * | 2011-03-21 | 2011-06-29 | 冼泰来 | 跨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空调热水器 |
CN102261644A (zh) * | 2011-05-30 | 2011-11-30 | 苏州市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电厂系统嵌入装置 |
CN102865202A (zh) * | 2011-05-17 | 2013-01-09 |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分布式多级太阳能热发电及多联产系统 |
CN103362578A (zh) * | 2013-08-05 | 2013-10-23 | 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低热度废水的热量综合利用方法 |
CN103453574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系统 |
CN103670970A (zh) * | 2013-12-05 | 2014-03-26 | 东南大学 | 一种对太阳能实现梯级利用的冷热电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
CN104879866A (zh) * | 2015-04-28 | 2015-09-02 |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 新能源制冷制热系统 |
WO2016128278A1 (en) * | 2015-02-09 | 2016-08-18 | Egpt Limited |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in power plants |
CN106765453A (zh) * | 2016-12-01 | 2017-05-31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联供系统和联供方法 |
CN106870311A (zh) * | 2017-04-21 | 2017-06-20 | 丁大威 | 一种利用热气流上升进行发电的系统 |
CN106989431A (zh) * | 2017-05-03 | 2017-07-28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热电联供系统 |
CN109099605A (zh) * | 2018-08-10 | 2018-12-28 | 昆山清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碟式太阳能光热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
CN109990364A (zh) * | 2019-04-15 | 2019-07-09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 |
CN118499990A (zh) * | 2024-07-17 | 2024-08-16 | 山西桐鑫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多能源驱动空气源热泵及运行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0596A1 (en) * | 1979-08-16 | 1981-03-05 | R Col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eat and electricity by solar energy |
CN101216020A (zh) * | 2007-12-28 | 2008-07-09 | 天津大学 | 多级太阳能中低温朗肯循环系统 |
CN101392736A (zh) * | 2008-05-29 | 2009-03-2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太阳能低温热发电及冷热联供系统 |
CN101672537A (zh) * | 2009-09-23 | 2010-03-17 | 孙涛 | 太阳能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
-
2010
- 2010-05-10 CN CN 201010166783 patent/CN1018250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0596A1 (en) * | 1979-08-16 | 1981-03-05 | R Col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eat and electricity by solar energy |
CN101216020A (zh) * | 2007-12-28 | 2008-07-09 | 天津大学 | 多级太阳能中低温朗肯循环系统 |
CN101392736A (zh) * | 2008-05-29 | 2009-03-2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太阳能低温热发电及冷热联供系统 |
CN101672537A (zh) * | 2009-09-23 | 2010-03-17 | 孙涛 | 太阳能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9248A (zh) * | 2011-03-21 | 2011-06-29 | 冼泰来 | 跨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空调热水器 |
CN102865202B (zh) * | 2011-05-17 | 2018-05-15 |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分布式多级太阳能热发电及多联产系统 |
CN102865202A (zh) * | 2011-05-17 | 2013-01-09 |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分布式多级太阳能热发电及多联产系统 |
CN102261644A (zh) * | 2011-05-30 | 2011-11-30 | 苏州市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电厂系统嵌入装置 |
CN103453574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系统 |
CN103362578A (zh) * | 2013-08-05 | 2013-10-23 | 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低热度废水的热量综合利用方法 |
CN103670970A (zh) * | 2013-12-05 | 2014-03-26 | 东南大学 | 一种对太阳能实现梯级利用的冷热电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
WO2016128278A1 (en) * | 2015-02-09 | 2016-08-18 | Egpt Limited |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in power plants |
US10473406B2 (en) | 2015-02-09 | 2019-11-12 | Egpt Limited | Efficiency of power plants |
CN104879866A (zh) * | 2015-04-28 | 2015-09-02 |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 新能源制冷制热系统 |
CN106765453A (zh) * | 2016-12-01 | 2017-05-31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联供系统和联供方法 |
CN106870311A (zh) * | 2017-04-21 | 2017-06-20 | 丁大威 | 一种利用热气流上升进行发电的系统 |
CN106989431A (zh) * | 2017-05-03 | 2017-07-28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热电联供系统 |
CN106989431B (zh) * | 2017-05-03 | 2019-04-23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热电联供系统 |
CN109099605A (zh) * | 2018-08-10 | 2018-12-28 | 昆山清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碟式太阳能光热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
CN109990364A (zh) * | 2019-04-15 | 2019-07-09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 |
CN109990364B (zh) * | 2019-04-15 | 2024-06-04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 |
CN118499990A (zh) * | 2024-07-17 | 2024-08-16 | 山西桐鑫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多能源驱动空气源热泵及运行方法 |
CN118499990B (zh) * | 2024-07-17 | 2024-09-24 | 山西桐鑫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多能源驱动空气源热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5073A (zh)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梯级利用系统 | |
CN107401855B (zh) | 一种可利用太阳辐射和天空冷辐射实现昼夜分时热电冷供应的pvt热泵系统 | |
CN202382474U (zh) | 太阳能、地热一体化集成蓄电、加热、制冷系统 | |
CN103307803B (zh) | 一种复合利用能量的冷、热水供应装置 | |
CN102182655B (zh) | 低温朗肯双循环发电装置 | |
CN1862148A (zh) | 太阳能热泵制热与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 | |
CN104716665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集热循环一体化系统 | |
CN105180508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 |
CN103047778A (zh) | 聚光太阳热能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6322485A (zh) | 一种热电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 | |
CN202210708U (zh) | 一种供电系统 | |
CN205227491U (zh) |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1615034U (zh) | 太阳能集热转换系统 | |
CN202395698U (zh) | 地热源发电的热电转换系统 | |
CN113669708A (zh) | 基于多能源互补的稠油热采注汽系统 | |
CN110285700A (zh) | 一种含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 |
CN100427851C (zh) | 太阳能-天然气联合驱动的节能空调 | |
CN203336874U (zh) | 一种复合利用能量的冷、热水供应装置 | |
CN201340043Y (zh) | 太阳能多级利用系统 | |
CN115839517A (zh) | 一种耦合光伏光热、地热的发电及供能系统 | |
CN202660776U (zh) | 一种基于环式热管的微型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 | |
CN215892301U (zh) | 基于多能源互补的稠油热采注汽系统 | |
CN101929445A (zh) |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热/冷-电联供系统 | |
CN105736262A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热发电系统 | |
CN200940974Y (zh) | 太阳能热泵制热与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