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015A - 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015A
CN101820015A CN200910134961A CN200910134961A CN101820015A CN 101820015 A CN101820015 A CN 101820015A CN 200910134961 A CN200910134961 A CN 200910134961A CN 200910134961 A CN200910134961 A CN 200910134961A CN 101820015 A CN101820015 A CN 101820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module
solar
solar cell
module
concentra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4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0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0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接收入射光线,并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聚光组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小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邻设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聚光组件,并且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能量经由聚光组件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太阳能本身并无公害问题并且取得容易,永不竭尽,因此太阳能成为重要替代性能源之一。较常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光电转换组件,其经由太阳光照射后,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近年来,为提高发电效率,研发出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电池(Concentrating Photovoltaic,CPV),其主要架构如图1所示。聚光型太阳能电池1包括基板11、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以及聚光透镜13。其中,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设置于基板11上,聚光透镜13与基板11对向设置,当光线经过聚光透镜13时,会聚集至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当光线被集中时,光线的强度会大幅增加,增加的幅度由聚光透镜13的聚光倍率所决定。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吸收强度增强的光线,而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发电效能。
然而,聚光型太阳能电池1在天气状况不佳时,大部分的光线会被云和水气所散射,而这些被散射的光线由于并非平行光,而无法通过聚光透镜13聚集至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使得光电转换效率大幅降低。另外,由于太阳光的光谱包括广泛的波段,而太阳能电池封装体12只能吸收其中某一范围的波长的光线,使得光线利用率大大降低,这也使得聚光型太阳能电池1的光电转换效率无法提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能够适合在各样的天气状况下使用,并且可接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在各样的天气状况下使用,并且可接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接收入射光线,并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聚光组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小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邻设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聚光组件,并且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能量经由聚光组件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包括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能量会经由聚光组件聚集至面积较小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可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当天气晴朗时,大部分光线为平行光入射,使得聚光组件产生高效率的聚光效果,并将光线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当天气状况不佳时,大部分光线为散射光,光线经过聚光组件时,不易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是由面积较大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吸收,进而依然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当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不同材料时,可分别吸收不同范围的波长的光线,进而提高光线利用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以及
图22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聚光型太阳能电池
11、24:基板
12:太阳能电池封装体
13:聚光透镜
2a~2u:太阳能电池
21、21a、21b、21c: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211:受光侧
22、22a~22f: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
221:第一导电图案
222:第二导电图案
23、23a~23g:聚光组件
231、231a、231b:聚光结构
232、241、T1:电路层
233:本体部
234:聚光部
25:液体
26:空腔
27:封止件
A:第一表面
B:第二表面
g:电性传导层
i:本质层
m:金属层
n:n型层
p:p型层
T:透光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2a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以及聚光组件23。其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面积小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面积小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设置于聚光组件23上,并可以是晶粒或封装体,并且其形状不被限制,可例如为方形、圆形或条形。当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是晶粒时,可通过引线接合和/或覆晶接合于聚光组件23;当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是封装体时,可通过表面接合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设置于聚光组件23。在此,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以晶粒为例并且以覆晶接合于聚光组件23为例。此外,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通过激光焊接(laser welding)而覆晶接合于聚光组件23(激光光可穿过聚光组件23后进行焊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是通过引线接合,并且激光的加热点尺寸可较小(例如直径可达到3μm),因而可大幅提高晶粒的受光区的比例,且当晶粒的尺寸越小时,可提高的比例越大。
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材料可以包括单晶硅、或多晶硅(multi-silicon)、或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或微晶硅(micro-silicon)、或化合物半导体、或有机材料,其例如可以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晶粒、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晶粒、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晶粒、Ⅲ-Ⅴ太阳能电池晶粒、Ⅱ-Ⅵ太阳能电池晶粒或有机太阳能电池晶粒。
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可邻设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或聚光组件23,在此,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邻设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并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周围,并且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邻设于聚光组件23,并设置于其一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以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例,其材料可包括非晶硅、或半导体化合物、或有机材料、或微晶硅、或复晶硅(poly silicon)。本实施例也不限制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的形状,其可例如为条形、圆形、环形。此外,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可使用相同材料或不相同材料,其中当两者为不同材料时,可分别吸收不同范围的波长的光线。例如,以纯非晶硅材料而言,其可吸收短波长(能阶约为1.7~1.8eV),而其若掺杂锗(Ge)可吸收长波长(能阶约为1.4~1.6eV),此两者可分别应用于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例如包括多晶硅、或单晶硅、或GaAs、或CIGS、或CIS(CuInSe),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可例如包括非晶硅或CIGS。
聚光组件23可以是反射式或折射式,即可让光线通过或反射。在本实施例中,聚光组件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第一表面A具有聚光结构231。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邻设(可直接或间接邻设)于第二表面B,在此,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以设置于第二表面B为例,并且第二表面B具有一电路层232,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或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与电路层232电性连接。聚光结构231可包括至少一个菲涅尔(Fresnel)纹路、或至少一个透镜(lens)、或多个棱镜(prism)、或反射镜(reflector),在此以菲涅尔纹路为例。其中,聚光结构231的数量可配合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或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的数量来设置,例如为一对一设置。
太阳能电池接收入射光线,并且入射光线的至少部分能量经由聚光组件23而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吸收。如此一来,当天气状况佳时,大部分入射光线是平行光,会经由聚光组件23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并且通过提高聚光倍率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当天气状况不佳时,部分入射光线是散射光,不易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而被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吸收。通过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22,太阳能电池2a可提高发电效率并延长发电时间,当然,如果配合使用追日装置,则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可有多种变化形式,叙述如下。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所示,太阳能电池2b与太阳能电池2a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b的聚光组件23a包括本体部233和聚光部234,本体部233与聚光部234可一体成型、或紧邻设置、或间隔设置。其中,太阳能电池2a的聚光组件23可视为是一体成型的例子,而聚光组件23a的本体部233和聚光部234紧邻设置。此外,聚光组件23a的聚光结构231a以微透镜(micro-lens)为例,并且在聚光结构231a的外表面具有一反射层,使其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
当入射光线进入太阳能电池2b内时,入射光线的部分能量会由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22吸收,而另一部分能量会经由聚光组件23a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而被吸收。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4所示,太阳能电池2c与太阳能电池2b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c的本体部233与聚光部234间隔设置,即两者之间具有间距。通过此间距可提高聚光倍率。另外,聚光组件23b的聚光结构231b以菲涅尔纹路为例,并且其外表面具有反射层以反射光线。另外,太阳能电池2c所具有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a以封装体为例,并且其受光侧211可具有导光结构,例如凹状或凸状结构(在此以凹状为例),由此导光结构,可使光线二次被集中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a。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5所示,太阳能电池2d与太阳能电池2a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d还包括基板24,其与聚光组件23对向设置,并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设置于基板24与聚光组件23之间。基板24可至少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由于本实施例的聚光组件23属于折射式,因此基板24不需透光。基板24还可包括反射层以将未被吸收的光线再反射回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2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4与聚光组件23之间具有间隔(space)或形成空腔(chamber),在此以形成空腔26为例,并且空腔26通过封止件27而成为密闭空腔。封止件27可例如由胶体或固体所形成,且可具有绝缘性。
太阳能电池2d可以还包括液体25,其充填于所述间隔或空腔26。液体25可包括高导热材料,例如硅油、甘油、三甲苯(溶剂),并且液体25的折射数可以接近基板24和聚光组件23的材料的折射数(例如玻璃约略为1.5),以避免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当然,液体25可依据实际情况而考虑绝缘性、腐蚀性、凝固点、热膨胀数等数值来选择。通过液体25可大幅将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22所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提高散热效能,并延长太阳能电池2d的寿命。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6所示,太阳能电池2e与太阳能电池2d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e的聚光组件23c为反射式,并且基板24为至少部分透光。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7所示,其为一种太阳能电池2f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b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a的局部放大图。当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1b、22a设置于同一表面时,可在工艺上有所节省。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a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案221和第二导电图案222,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b通过第一导电图案221传送电力,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a通过第二导电图案222传送电力。其中,第一导电图案221可在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a在进行其金属层m的工艺时,一同制成,进而节省工艺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a以四层结构为例,其中包括n型层n、本质层i、p型层p以和金属层m。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8所示,太阳能电池2g与太阳能电池2a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g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b设置于第二表面B,并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通过透光绝缘层T设置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b。透光绝缘层T具有电路层T1,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通过电路层T1将电力传送出去。另外,聚光组件23d为反射式,其聚光结构231b具有反射层以反射光线。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9所示,太阳能电池2h与太阳能电池2g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h的聚光组件23e为折射式。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0所示,太阳能电池2i与太阳能电池2g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i还包括基板24、液体25、空腔26和封止件27。由于上述组件所具有的技术特征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详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1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2j与太阳能电池2i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j所具有的聚光组件23e为折射式。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2k与太阳能电池2e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k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设置于基板24并且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设置于聚光组件23。基板24具有电路层241,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与电路层241电性连接。当入射光线经过聚光组件23时,部分能量会直接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吸收,另一部分能量会直接经由聚光组件23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而被吸收。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3所示,太阳能电池2l与太阳能电池2k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l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c为连续设置,并且聚光组件23c为反射式。
第十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2m与太阳能电池2a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m所具有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d与聚光组件23c对向设置,并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d与聚光组件23c之间。
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15所示,太阳能电池2n与太阳能电池2m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n还具有基板24、液体25、空腔26和封止件27。其中,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e形成于基板24,即基板24作为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e的基板。
第十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16所示,太阳能电池2o与太阳能电池2n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o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e设置于基板24,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通过透光绝缘层T设置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e,透光绝缘层T具有电路层T1,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与电路层T1电性连接。
第十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7所示,太阳能电池2p与太阳能电池2o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p所具有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周围。此外,聚光组件23为折射式。
第十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8所示,太阳能电池2q与太阳能电池2p主要不同在于,太阳能电池2q的聚光组件23c为反射式,其聚光结构231b具有反射层。
第十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9所示,太阳能电池2r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设置于基板24,且空腔26由基板24与聚光组件23的聚光结构231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周围。
第十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20所示,太阳能电池2s与太阳能电池2r主要不同处在于,太阳能电池2s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通过透光绝缘层T设置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e。此外,本实施例的聚光组件23f以透镜为例。
在本发明中,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技术特征可单独存在或配合使用,在此并不限制。此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并非只限制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可具有多个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可设置成单列、单行、二维排列或形成矩阵图案。
第二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21所示,太阳能电池2t具有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和聚光组件23g。其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呈条状,在此以直线型的条状(linear strip)为例,当然其也可以是波浪型或不规则形状的条状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条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为多晶硅(poly silicon)太阳能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的周围,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为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太阳能电池。
在工艺上,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可由部分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通过激光退火(laser annealing)而形成。也就是说,先提供整个材料都是非晶硅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将激光束聚光成点状并移动进行退火,随着激光光点的移动方式,而可形成不同形态的条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其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的形状也可因为激光光点移动的路径不同而形成曲线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聚光组件23g为线型菲涅尔透镜(linear Fresnel lens),其可将光线聚集至条状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此外,若部分光线未被聚光组件23g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则该光线可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吸收,进而提高光线利用率。
另外,太阳能电池2t可还包括电性传导层g,在此,电性传导层g即所谓的金属网栅(metal grid)。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至少部分的电性传导层g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重叠。由于电性传导层g会遮光,因此当晴天时,聚光组件g将大部分的光线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因此将电性传导层g设置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上比较不会影响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接收光线。其中,电性传导层g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电性连接,并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通过光电转换所得到的电能传导出去。
在工艺上,可先在基板的整面上形成P型(或N型)的非晶硅,然后在欲形成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的区域上施加激光退火,使该区域的非晶硅转为多晶硅。然后,在整面非晶硅上形成N型(或P型)半导体层,并在欲形成电性传导层g的区域形成电性传导层,其中形成电性传导层g的区域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之外的区域,例如设置于第二太阳能电池22上表面。
如图21所示,太阳能电池2t以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为例。另外,如图22所示,太阳能电池2u则以包括多个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和多个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为例,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22f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的两侧。另外,太阳能电池2t的电性传导层g仅设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21c的一侧,且电性传导层g也呈直线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包括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入射光线的至少部分能量会经由聚光组件聚集至面积较小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可由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吸收。当天气晴朗时,大部分光线为平行光入射,使得聚光组件产生高效率的聚光效果,并将光线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当天气状况不佳时,大部分光线为散射光,光线经过聚光组件时,不易聚集至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是由面积较大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吸收,进而依然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当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不同材料时,可分别吸收不同范围的波长的光线,进而提高光线利用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仅是举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1)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接收入射光线,该太阳能电池包括:
一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小于该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以和
一聚光组件,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邻设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该聚光组件,并且所述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能量经由该聚光组件聚集至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而所述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能量由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是晶粒或封装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是薄膜太阳能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相互绝缘的一第一导电图案和一第二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传送电力,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传送电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聚光组件是反射式或折射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聚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菲涅尔纹路、或至少一个透镜、或多个棱镜、或一反射面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聚光组件的一表面具有一电路层,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所述电路层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聚光组件包括一本体部和一聚光部,该本体部与该聚光部一体成型、或紧邻设置、或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聚光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聚光结构,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邻设于所述第二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周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一透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包括:
一基板,与所述聚光组件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聚光组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基板与所述聚光组件之间具有一间隔或形成一空腔。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并且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聚光组件,或是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并且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聚光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周围,或是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一透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为条状,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周围。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包括:
一电性传导层,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重叠,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CN200910134961A 2009-02-27 2009-04-15 太阳能电池 Pending CN101820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961A CN101820015A (zh) 2009-02-27 2009-04-15 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8666.6 2009-02-27
CN200910134961A CN101820015A (zh) 2009-02-27 2009-04-15 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015A true CN101820015A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5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961A Pending CN101820015A (zh) 2009-02-27 2009-04-15 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00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125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效复合的太阳能电池
CN105431951A (zh) * 2013-05-22 2016-03-23 法国电力公司 构造聚光光伏系统的方法
CN107070393A (zh) * 2016-12-28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聚光太阳电池的菲涅尔透镜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952A (zh) * 2000-11-29 2005-03-09 源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加可用平面表面积的半导体晶片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952A (zh) * 2000-11-29 2005-03-09 源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加可用平面表面积的半导体晶片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1951A (zh) * 2013-05-22 2016-03-23 法国电力公司 构造聚光光伏系统的方法
CN105431951B (zh) * 2013-05-22 2017-09-29 法国电力公司 构造聚光光伏系统的方法
CN104506125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效复合的太阳能电池
CN107070393A (zh) * 2016-12-28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聚光太阳电池的菲涅尔透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95612A1 (en) Solar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059108A1 (en) Optical system for bifacial solar cell
KR20080021652A (ko) 복수의 광발전 영역을 사용하는 통합된 솔라 셀 시스템 및방법
CN101277078B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US20170194525A1 (en) High power solar cell module
EP2221882A2 (en) Solar concentrator comprising two solar cells
CN10198962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20015A (zh) 太阳能电池
CN20197540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玻璃
CN201733250U (zh) 一种线聚焦的聚光光伏组件
JP2005217357A (ja) 立体構造太陽電池及び立体構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762258B (zh) 一种高效全背电极太阳能电池
KR100893508B1 (ko) 열전소자와 솔라셀을 이용한 복합 발전장치
CN203482116U (zh) 一种聚光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CN106409953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镀膜铜线栅电流收集极结构及制备方法
KR101120101B1 (ko) 구조 개선된 글래스가 장착된 태양전지 모듈
RU2399118C1 (ru)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на основе непланарной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й структуры
CN101931020B (zh) 太阳能电池
CN101820014B (zh) 太阳能电池
KR101429106B1 (ko) 집광용 마이크로렌즈 어레이를 구비한 태양전지
KR101566854B1 (ko) 경사면의 반사광을 활용하는 집광형 태양전지 모듈 및 모듈 집합체
KR102366724B1 (ko) 태양광열 하이브리드 발전 장치
CN201278350Y (zh) 高功率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CN102709345A (zh) 超薄晶硅电池结构
KR100991986B1 (ko) 태양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