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4943A -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4943A
CN101814943A CN200910078538A CN200910078538A CN101814943A CN 101814943 A CN101814943 A CN 101814943A CN 200910078538 A CN200910078538 A CN 200910078538A CN 200910078538 A CN200910078538 A CN 200910078538A CN 101814943 A CN101814943 A CN 101814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ia node
transfer
node equipme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8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健
潘学明
肖国军
孙韶辉
王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8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4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4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4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为: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和设备。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时分双工(TDD)模式下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毫秒(ms),包括两个半帧(half-frame),每个半帧又包含5个1ms的子帧(subframe),每个子帧又可以分成两个0.5ms的普通时隙(slot),在特殊子帧(S)中包含3个特殊时隙,即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保护间隔(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Pilot Time Slot),其中子帧0一定是下行子帧,同步信号、非调度的广播信号(如MIB)都在该子帧上发送,并且考虑到上下行切换,子帧2一定是上行子帧。
一个无线帧中的两个5ms半帧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两个相同半帧结构,即以5ms为周期的帧结构,其上下行子帧的比例配置可以为:1DL∶3UL、2DL∶2UL或3DL∶1UL。其中,DL表示下行子帧,UL表示上行子帧。此外,考虑到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不同帧结构的兼容性,两个5ms半帧也可以是不同的帧结构,只有一个半帧具有1ms的特殊子帧(S),另外一个半帧中的特殊子帧可以灵活配置为上/下行子帧,即以10ms为周期的帧结构,其上下行子帧的比例配置可以为:6DL∶3UL、7DL∶2UL、8DL∶1UL或3DL∶5UL。综上,共有7种上下行帧结构配置类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2009100785383D0000021
TDD帧结构中的特殊子帧(S)包括三个部分:DwPTS、GP和UpPTS。DwPTS用于传输下行主同步信号和少量数据,UpPTS用于传输PRACH和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等上行接入信号。特殊子帧的配置如下表所示:
Figure B2009100785383D0000022
其中,Ts=1/(15000×2048)秒,2192·Ts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长度。在普通周期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条件下,DwPTS最长为8个OFDM符号,最短为3个OFDM符号;GP最长为10个OFDM符号,最短为1个OFDM符号;UpPTS为1个或2个OFDM符号。
在引入了中继节点的(Relay Node,RN)的LTE系统中,由于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新的基于中继节点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有三条:基(eNB)-宏终端(Macro UE)接入链路、eNB-RN中继链路、RN-中继终端(RelayUE)接入链路。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上述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同时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TDD工作模式,故eNB-RN中继链路和RN-Relay UE接入链路在TDD帧结构中需要占用不同的时隙,RN上下行链路的接入区域和中继区域按时隙分隔。但是eNB-Macro UE接入链路区域和eNB-RN中继区域是可以共存的,因为对于基站(eNB)而言,RN相当于终端(UE),故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无线资源,eNB-Macro UE接入链路区域和eNB-RN中继区域可以在一个时隙共存,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就可以。
因此,在基于RN的LTE系统中,当中继链路(relay link)上有数据传输时,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上无数据传输,Relay UE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使得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于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中继节点设备,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终端,该中继终端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
中继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接入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本发明中,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也进行数据传输,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使得在relay link有数据传输时,access link可用,也有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 TDD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传输之一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传输之二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一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二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三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四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五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六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引入中继节点的LTE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本系统中,在RN-eNB中继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RN-Relay UE接入链路上也进行数据传输。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具体包括基站20、中继节点设备21和中继终端22,其中:
基站20,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21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中继节点设备21发送数据和接收中继节点设备21发来的数据,将该数据传输称为第一数据传输;
中继节点设备21,用于与基站20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基站20发送数据和接收基站20发来的数据,该数据传输也为第一数据传输;还用于与中继终端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中继终端22,用于在基站20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这里,第一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第一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为基站20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第二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为中继终端22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第二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中继终端22传输数据。
这里,中继终端22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的第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基站20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时,即relaylink为下行链路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22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即access link为上行链路,此时,基站20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FDM),即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与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终端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根据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基站20进一步用于:在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宏终端23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21采用频分复用,即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与向宏终端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相应的,宏终端23用于接收基站20传输的数据。
第二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时,即relay link为上行链路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中继终端22传输数据,中继终端22接收来自中继节点设备21的数据,即access link为下行链路,此时,基站20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即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与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
同样的,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该系统包括的
宏终端用于,在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基站20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21采用频分复用,即宏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与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相应的,基站20进一步用于:接收宏终端传输的数据。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在中继终端22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宏终端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即宏终端与中继终端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发送或接收数据。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是指,若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中一方的信号能够到达另一方从而给另一方产生信号干扰,则称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一般的,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位于同一小区时,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位于不同小区时,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也可能是未完全相互隔绝的。
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同时进行是指,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与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位置相同。该时间单元为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在利用MBSFN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在利用特殊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同时利用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下面分为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中继终端利用正常子帧进行上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
如图3所示,eNB同时向macro UE和RN传输数据,R10 macro UE和RN之间采用FDM;RN同时接收eNB和relay UE传输的数据,eNB和relay UE之间采用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UE之间也要采用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附图3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relay UE利用MBSFN子帧上下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以及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一个MBSFN子帧分为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域和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区域,在图4A和图4B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
如图4A所示,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示意图,eNB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macro UE传送控制信息,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向macro 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RN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relay UE传送控制信息,并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信息;relay 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RN传输的控制信息,并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 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eNB传输的控制信息,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的控制区域同为接收状态,但数据区域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RN的MBSFN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的干扰,需在RN的MBSFN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
如果该GP长度大于eNB到RN的传播时延,在eNB的MBSFN子帧中数据区域后面还应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blank,B)区域,该长度为GP长度减去eNB到RN的传播时延,为保持数据区域的长度相等,macro UE数据区域的前面、RN和relay UE数据区域的后面都要保留与eNB相同长度的空白。
eNB和RN之间、eNB和macro UE之间、RN和relay UE之间要通过信令交互或者定时提前等方式确定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
如图4B所示,为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的示意图,eNB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macro UE发送控制信息,并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macro UE和RN同时传输的数据信息;RN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relay UE发送控制信息,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向relay UE和eNB同时传输数据信息;relay 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RN传输的控制信息,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RN和macroUE之间FDM,eNB和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10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10relay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的控制区域同为接收状态,但数据区域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eNB的MBSFN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MBSFN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2倍小区半径时延。如果该GP长度大于eNB到RN的传播时延,RN的MBSFN子帧中数据区域前面应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空白长度为GP长度减去RN到eNB的传播时延,为保持数据长度相等,relay UE数据部分的前面也要与RN相同长度的空白。eNB和RN之间、eNB和R10macro UE之间、RN和R10relay UE之间要通过信令交互或者定时提前等方式确定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relay UE利用特殊子帧上下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以及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图5A~图5C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
在relay UE利用特殊子帧上行传输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relay UE利用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上行传输,UpPTS用于accesslink;
如图5A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macro 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macro 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并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eNB和relay UE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relay 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RN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RN传输上行接入信号;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 UE数据区域的后面都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
第二种,relay UE利用GP上行传输,UpPTS用于relay link;
如图5B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macro 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同时接收macro UE和RN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并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eNB和relay UE传输的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elay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
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
第三种,relay UE利用GP和UpPTS上行传输;
如图5C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输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向macro 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接收eNB和relay UE传输的数据信息;relay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RN和R10macro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
下行传输时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R10relayUE利用GP下行传输,UpPTS用于access link;
如图6A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macro 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macro 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eNB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relay 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RN传输上行接入信号;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eNB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为保持eNB和macro UE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eNB和macro 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后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
第二种,R10relay UE利用GP下行传输,UpPTS用于relay link;
如图6B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macro 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同时接收macro UE和RN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eNB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elay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eNB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
第三种,R10relay UE利用GP和UpPTS下行传输。
如图6C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 UE传输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接收macro 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 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向eNB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relay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macro 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向eNB传输数据信息。RN和R10macro UE之间FDM,eNB和R10relay UE之间FDM;如果macro UE和relay 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 UE和relay UE之间也要FDM。macro UE和relay 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
由于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 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终端,可以应用于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该中继终端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数据传输单元70包括:
上行单元701,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
下行单元702,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基站采用频分复用。
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
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中的数据区域,或特殊子帧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
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或者GP时隙和UpPTS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节点设备,可以应用于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
中继单元80,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接入单元81,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接入单元81包括:
上行单元810,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设备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来的数据;
下行单元811,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
接入单元81用于:
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中的数据区域,或特殊子帧与所述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接入单元81用于:
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或者GP时隙和UpPTS与所述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并且基站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终端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
在该种情况下,在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基站还向宏终端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第二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来自中继节点设备的数据,基站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
同样的,在该种情况下,在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宏终端还向基站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在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宏终端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中继终端可以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在利用MBSFN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在利用特殊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同时利用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中继终端利用不同子帧进行上下行传输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参见图3、图4A~图4B、图5A~图5C、图6A~图6C、以及对各附图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也进行数据传输,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使得在relay link有数据传输时,access link可用,也有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为: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向宏终端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包括:所述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为:
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宏终端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
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包括:所述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与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位置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为: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保护间隔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12.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中继节点设备,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以及与中继终端进行第二数据传输;
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
在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宏终端传输数据,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宏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传输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
在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
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传输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宏终端,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
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宏终端传输的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
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
所述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
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
19.一种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终端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终端包括:
上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下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21.一种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
中继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
接入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单元包括:
上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设备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来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下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
CN200910078538A 2009-02-25 2009-02-25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Pending CN101814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538A CN101814943A (zh) 2009-02-25 2009-02-25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538A CN101814943A (zh) 2009-02-25 2009-02-25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4943A true CN101814943A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8538A Pending CN101814943A (zh) 2009-02-25 2009-02-25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49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463A (zh) * 2011-07-01 2013-0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463A (zh) * 2011-07-01 2013-0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57463B (zh) * 2011-07-01 2015-05-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3398B (zh) 在包括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
EP1931155B1 (e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149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359448A (zh) 一种用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波形的帧结构
CN101841846B (zh)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162986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上的信号发送方法
US2011021152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relay station
KR101698604B1 (ko) 중계국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47616A1 (zh) 一种中继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48784B (zh) 中继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之间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8295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
CN101784125A (zh) 一种tdd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2426997B1 (en)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backhaul to a base station by a relay node
KR10175466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소정의 tdd 프레임 구조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KR2011003303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정의 프레임 구조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55518A (zh) 一种子帧定时的方法及系统
KR100975726B1 (ko)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902820B (zh)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IL194097A (en) Activation of a wireless subscription terminal in a number of cells based on OFDMA
AU2010285438B2 (en) Relaying node,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5499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帧结构收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1877859A (zh) 一种中继下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814943A (zh)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781089A (zh) 下行子帧边界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771640B (zh) 一种专用导频的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