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0571B -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0571B
CN101800571B CN 200910077995 CN200910077995A CN101800571B CN 101800571 B CN101800571 B CN 101800571B CN 200910077995 CN200910077995 CN 200910077995 CN 200910077995 A CN200910077995 A CN 200910077995A CN 101800571 B CN101800571 B CN 101800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estim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estimation window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779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0571A (zh
Inventor
吴柯维
谭凤鸣
徐红艳
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 2009100779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05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00164 priority patent/WO20100888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0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0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0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0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在TDD 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所述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所述终端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系统的吞吐量和容量。

Description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分复用接入)技术是对占用相同资源的多个终端利用多天线所提供的空间自由度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多个终端的数据收发。 
目前的HSPA+(High Speed PacketAccess plus: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下行终端采用两种方式发送:单流发送和双流发送。当用户不能满足发送双流数据时,就切换至单流。 
单流发送就是终端和基站之间采用一个数据流传输数据;双流发送就是终端端和基站之间采用两个数据流传输数据。 
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HSPA+系统中,通过引入新的midamble码分配方案,可以在单终端发送双流采用SDMA技术。即在单终端发送双流时,每个流使用的是相同的资源,但是信道估计窗是不同的Midamble码的移位,这样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就能利用双流信道空间的不相关性提升单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 
如果实际信道环境变差以至于不适合单用户发送双流时,那么此时就切换至单流模式。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案能够在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就是说,目前在单流模式下只能采用非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严重影响了数据传输速率。 
综上所述,目前在TDD 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由于采用非SDMA技术,使得数据传输速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在TDD 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所述基站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时,确定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基站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所述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时,确定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第二信道估计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二解调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所述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所述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所述终端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由于能够在TDD 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B为系统矩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处理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接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处理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从而能够在TDD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系统包括基站10和终端20。 
基站10,用于向终端20发送数据。 
终端20,用于在收到来自基站10的数据后,确定基站10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然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基站10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即终端20)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终端20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联合检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10在当前实际信道环境变差以至于不适合单终端发送双流时,会切换到单流模式。这时基站10在向终端20发送数据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具体的, 
基站10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并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相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隙、码道和频率; 
基站10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具体的,基站10通过控制信道,经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向对应的终端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10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后,对终端信号进行赋形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10可以采用终端间隔离度的方式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具体的, 
基站10确定系统中各终端之间的来波角度差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说明终端之间的隔离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越小,进行空分复用的优先级越高,如果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这些终端能够进行SDMA;还可以设定绝对值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绝对值对应的优先级,当优先级满足设定条件时(比如优先级大于能够进行SDMA的优先级),则确定该终端能够进行SDM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确定终端的方式,任何确定系统中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信道估计窗标识可以置于信令中,通过控制信道发送。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每个信道估计窗对应不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也可以一部分信道估计窗对应相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到基站10中,也可以存储到其他实体中,供基站10调用。 
相应的,终端20在收到来自基站10的数据后,会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 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基站10和终端20使用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必须相同。 
如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第一信道估计模块210、第一确定模块220和第一解调模块230。 
第一信道估计模块210,用于在接收到数据后,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信道估计模块210在接收到数据后,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第一信道估计模块210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第一解调模块230,用于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是由基站下发的控制信息中获得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任何能够获得其他终端的数量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第一解调模块230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联合检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解调模块230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根据自身(即第一解调模块230所在的终端) 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等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其中,第一解调模块230从第一信道估计模块210中获得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如果第一解调模块230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则第一解调模块230采用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具体的,第一解调模块230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d ^ ( p ) = ( T ) - 1 A H e (公式一)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960825600012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具体参见图2B。 
V是由信道冲击响应与扩频码卷积构成的终端矩阵;C是单用户占用的码道数;Q是扩频因子;W是信道估计窗长;N为符号个数;L个空分复用的终端数量。 
系统矩阵的行数是N×Q+W-1,列数是N×L×C。 
T = I DMF A H A ZF - BLE A H A + σ 2 I MMSE - BLE
其中,DMF(Decorrelating Matched Filter,去相关匹配滤波);ZF-BLE(ZeroForcing Block Linear Equalizer,迫零线性块均衡);MMSE-BLE(Minimum Mean-Square-Error Block Linear Equalizer,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 
由于没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所以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中,L取值只能是1。 
如果第一解调模块230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则第一解调模块230采用本实施例新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具体的,第一解调模块230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d ^ ( p ) = ( T ) - 1 A H e (公式二) 
其中,公式二的字母含义与公式一的字母含义相同,区别在于系统矩阵A中的L取值。 
由于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新的数据检测算法中,L取值大于1。 
具体的,A中的终端矩阵的列数=数据符号个数(N)×系统中进行空分复用的终端数量(L)×终端占用的码道数(C)。 
系统中进行空分复用的终端数量(L)=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1。 
由于空分复用的每个终端占用的码道数是一样的,所以C就是自身占用的码道数。 
其中,V=(b(1),b(2),…,b(k),…,b(L))。 
此式表明终端矩阵V是由L个空分复用的终端矩阵b构成的。每个终端矩阵b形式如下: 
b ( k ) = ( b 1 ( k ) , b 2 ( k ) , · · · b q k , b C ( k ) ) .
进一步的, b q k = ( b 1 ( k ) , b 2 ( k ) , · · · , b Q + W - 1 ( k ) ) T .
b q k = M ( k ) h q k .
h q k = ( h q , 1 k , h q , 2 k , · · · , h q , W k ) T .
其中,hq k表示的是第k个空分复用的终端的对应第q个码道的信道冲击响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k个空分复用的终端的对应第q个码道是由系统的Midamble码分配方式决定的,对应的信道冲击响应是根据信道估计得到的。 
M(k)是一个由扩频码构成的(Q+W-1)×W阶矩阵: 
其中q表示C个扩频码中的第q个码道。 
从本实施例新的数据检测算法和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可以看出,由于本实施例新的数据检测算法中,L必须大于第一阈值,所以相比于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码道数加倍,这样使得构造的矩阵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很好消除其他终端的干扰,即能够在单波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301、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步骤302、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步骤303、终端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是由基站下发的控制信息中获得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任何能够获得其他终端的 数量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步骤303中,终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联合检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在当前实际信道环境变差以至于不适合单终端发送双流时,会切换到单流模式。这时基站在向终端发送数据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则步骤3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a300、基站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并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相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隙、码道和频率。 
步骤b300、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具体的,基站通过控制信道,经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向对应的终端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a300之后基站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后,对终端信号进行赋形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可以采用终端间隔离度的方式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具体的, 
基站确定系统中各终端之间的来波角度差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说明终端之间的隔离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越小,进行空分复用的优先级越高,如果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这些终端能够进行SDMA;还可以设定绝对值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绝对值对应的优先级,当优先级满足设定条件时(比如优先级大于能够进行SDMA的优先级),则确定该终端能够进行SDM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确定终端的方式,任何确定系统中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信道估计窗标识可以置于信令中,通过控制信道发送。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每个信道估计窗对应不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也可以一部分信道估计窗对应相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相应的,步骤301中,终端会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和终端使用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必须相同。 
步骤303中,终端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等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其中,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步骤302中确定的,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如果步骤303中,终端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则终端采用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终端采用公式一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方式与上面介绍的采用公式一的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如果步骤303中,终端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则终端采用本实施例新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终端采用公式二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方式与上面介绍的采用公式二的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包括:接收模块400、第二确定模块410、 第二信道估计模块420和第二解调模块430。 
接收模块400,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410,用于在接收模块400收到数据后,确定是否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后,确定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第二信道估计模块420,用于根据第二确定模块410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二解调模块430,用于根据第二信道估计模块420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二解调模块430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联合检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在当前实际信道环境变差以至于不适合单终端发送双流时,会切换到单流模式。这时终端在向基站发送数据之前,基站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则本实施例的基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配置模块440。 
配置模块440,用于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并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相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隙、码道和频率;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具体的,配置模块440通过控制信道,经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向对应的终端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配置模块440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后,对终端信号进行赋形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可以采用终端间隔离度的方式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具体的, 
基站确定系统中各终端之间的来波角度差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说明 终端之间的隔离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越小,进行空分复用的优先级越高,如果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这些终端能够进行SDMA;还可以设定绝对值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绝对值对应的优先级,当优先级满足设定条件时(比如优先级大于能够进行SDMA的优先级),则确定该终端能够进行SDM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确定终端的方式,任何确定系统中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信道估计窗标识可以置于信令中,通过控制信道发送。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每个信道估计窗对应不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也可以一部分信道估计窗对应相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到基站中,也可以存储到其他实体中,供基站调用。 
其中,第二确定模块410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并确定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在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等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直接触发第二解调模块430对数据进行解调。 
由于第二确定模块410可以从配置模块440中获得配置模块440为终端分配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如果第二确定模块410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则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公式一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公式一的方式与图2中的第一解调模块230采用公式一的 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如果第二确定模块410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则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本实施例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公式二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第二解调模块430采用公式二的方式与图2中的第一解调模块230采用公式二的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501、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步骤502、基站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时,确定分配给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步骤503、基站根据确定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步骤504、基站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步骤504中,基站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联合检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在当前实际信道环境变差以至于不适合单终端发送双流时,会切换到单流模式。这时终端在向基站发送数据之前,基站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则步骤5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a500、基站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并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相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隙、码道和频率。 
步骤b500、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具体的,基站通过控制信道,经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向对应的终端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a500之后基站为这些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后,对终端信号进行赋形发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可以采用终端间隔离度的方式确定系统中所有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具体的, 
基站确定系统中各终端之间的来波角度差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说明终端之间的隔离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越小,进行空分复用的优先级越高,如果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这些终端能够进行SDMA;还可以设定绝对值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绝对值对应的优先级,当优先级满足设定条件时(比如优先级大于能够进行SDMA的优先级),则确定该终端能够进行SDM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确定终端的方式,任何确定系统中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方式都适用本实施例。 
其中,信道估计窗标识可以置于信令中,通过控制信道发送。 
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每个信道估计窗对应不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也可以一部分信道估计窗对应相同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步骤502中,基站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并确定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在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等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 
其中,分配给发送数据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步骤c500中确定的,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如果步骤502中,基站确定没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则步骤504中,基站采用现有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基站采用公式一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方式与上面介绍的采用公式一的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如果步骤502中,基站确定有其他终端与发送数据的终端进行空分复用, 则步骤504中,基站采用本实施例的数据检测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这里,基站采用公式二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具体的方式与上面介绍的采用公式二的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和图3是针对下行数据,图4和图5是针对上行数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系统中有可能出现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同时存在的情况,所以图2的终端和图4的基站可以组成一个系统;图3和图5的方法可以进行合并。 
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所述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所述终端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由于能够在TDDHSPA+系统的单流模式下采用SDMA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终端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所述终端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有其它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所述终端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 
所述终端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基站为能够进行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 
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所述基站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包括: 
所述终端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 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21
其中,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22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 
5.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 
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所述第一解调模块还用于, 
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之前,为能够进行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 
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根据所述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 调模块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31
其中,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32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确定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激活检测,从所述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中确定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时,根据自身使用的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和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的其他终端的数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所述第一解调模块还用于, 
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基站分配给自身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自身进行空分复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估计模块用于: 
对控制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取信道估计窗标识,根据所述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取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对应的信道估计窗,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调模块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33
其中,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34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 
12.一种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括: 
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所述基站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时,确定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基站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所述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所述基站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有其它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 
所述基站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 
所述基站在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基站为能够进行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 
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 
所述基站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41
其中,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42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时,确定 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 
第二信道估计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估计窗进行信道估计; 
第二解调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收到的所述来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调;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系统中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在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信道估计窗的数量小于所有信道估计窗的数量时,确定有其他终端与所述终端进行空分复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能够进行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终端分配相同的资源,根据预先设定的信道估计窗和信道估计窗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分配给能够进行SDMA的终端的信道估计窗对应的信道估计窗标识,将确定的信道估计窗标识通过控制信道和赋形后的终端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调模块根据下列公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51
其中,
Figure FSB00000960825500052
是解调后的数据;e是接收到的数据;T是参数矩阵;A是系统矩阵。 
CN 200910077995 2009-02-06 2009-02-06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ctive CN101800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7995 CN101800571B (zh) 2009-02-06 2009-02-06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CT/CN2010/000164 WO2010088843A1 (zh) 2009-02-06 2010-02-05 空分多址接入以及数据解调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7995 CN101800571B (zh) 2009-02-06 2009-02-06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0571A CN101800571A (zh) 2010-08-11
CN101800571B true CN101800571B (zh) 2013-05-15

Family

ID=42596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77995 Active CN101800571B (zh) 2009-02-06 2009-02-06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0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359B (zh) * 2011-07-12 2014-05-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处理无线链路恶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18430B (zh) * 2011-11-17 2015-05-2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空分判决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3367A1 (en) * 2004-04-30 2007-09-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 System
CN101087170A (zh) * 2006-06-08 2007-12-1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下的上行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087169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20080130611A1 (en) * 2006-11-07 2008-06-05 Branlund Dale A Aas direct signaling framing methodologies to support high capacity wireless links
US20080170523A1 (en) * 2007-01-12 2008-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N101335540A (zh) * 2008-08-04 2008-12-31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后处理的物理码道激活检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3367A1 (en) * 2004-04-30 2007-09-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 System
CN101087170A (zh) * 2006-06-08 2007-12-1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下的上行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087169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20080130611A1 (en) * 2006-11-07 2008-06-05 Branlund Dale A Aas direct signaling framing methodologies to support high capacity wireless links
US20080170523A1 (en) * 2007-01-12 2008-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N101335540A (zh) * 2008-08-04 2008-12-31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后处理的物理码道激活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0571A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8631B2 (ja)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端末
CN101877689B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与装置、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与装置
EP3397013B1 (e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0580840B1 (ko)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JP5113137B2 (ja) 通信リンクの割当てに関する情報を信号により伝達する装置および通信リンクの割当てを決定する装置
KR20130114002A (ko) Massive MIMO 전송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2447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685498A (zh) 一种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87026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3545B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1854668A (zh) 一种mu-mimo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23014A (zh)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2130761B (zh) 正交覆盖码指示及解调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294574B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40613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1800571B (zh) 高速包接入演进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600125B (zh) 一种基于迭代的信道估计方法
WO2010000312A1 (en) Apparatus for ranging,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0409587C (zh) 在移动系统中检测有效下行链路信道化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95193A (zh) 一种下行数据发送和下行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US8331247B2 (en) Method for code channel allocation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03096A1 (fr) Récepteur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permettant de réduire la vitesse de multiplexe de fréquence
KR101430611B1 (ko)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장치
WO2007000079A1 (fr)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et de démodulation de codes brouillés multiples dans un système cdma
Rajeswari et al.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MIMO-OFDM system with per-subcarrier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