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5235A -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5235A
CN101795235A CN201010138650A CN201010138650A CN101795235A CN 101795235 A CN101795235 A CN 101795235A CN 201010138650 A CN201010138650 A CN 201010138650A CN 201010138650 A CN201010138650 A CN 201010138650A CN 101795235 A CN101795235 A CN 101795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vpn
reverse
route mapping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8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5235B (zh
Inventor
张延显
于同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386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5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235A/zh
Priority to EP11755674.6A priority patent/EP2549691A4/en
Priority to US13/635,854 priority patent/US2013001078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1877 priority patent/WO201111335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6Backward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PE设备,运营商边界PE设备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虚拟专用网VPN,PE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VPN,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第一接口配置从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第二接口根据从第一接口获得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第二接口。本发明降低了路由映射维护过程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Provider Edge,简称为PE)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和固网融合进程的加快,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时代已经到来,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中国联通的C网业务被中国电信接收,中国电信原来的固网客户与中国联通的移动网用户位于不同的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Network,简称为VPN)中,重组后,中国电信希望新增加的这一部分用户,也能够通过电信的网络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将业务有效融合在一起,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实现两个VPN之间的互通,需要实现正向报文与相应的反向报文的双向发送,在此记这两个VPN为第一VPN和第二VPN,并规定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报文为正向报文,第二VPN到第一VPN的报文为反向报文。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报文的双向发送,需要用户手动为与这两个VPN连接的接口配置路由映射,从而在与第一VPN连接的接口接收到正向报文时,根据用户为其配置的正向路由映射发送正向报文,在与第二VPN连接的接口接收到反向报文时,根据用户为其配置的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最终,实现双向报文的转发,也就实现了两个VPN之间的互通。
但是,以上方法需要用户为与两个VPN连接的接口均配置路由映射,增加了人力成本,维护过于复杂,对维护资源的需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PE设备,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运营商边界PE设备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虚拟专用网VPN,PE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VPN,包括以下步骤:为第一接口配置从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第二接口根据从第一接口获得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第二接口。
进一步地,在第二接口根据从第一接口获得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第二接口之后,还包括:第二接口接收到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并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
进一步地,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包括:第二接口应用反向路由映射,获得反向路由策略,并根据反向路由策略发送反向报文。
进一步地,为第一接口配置从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之后,还包括:第一接口接收到与正向路由映射向匹配的正向报文,并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正向报文的发送。
进一步地,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正向报文的发送包括:第一接口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获得正向路由策略,并根据正向路由策略发送正向报文。
进一步地,正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包括第一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第二VPN的信息;反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包括第二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第一VPN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营商边界设备,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通告模块,用于将反向路由映射通告给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反向路由映射。
进一步地,第二接口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运营商边界设备,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第二接口包括:正向映射获得模块,用于从第一接口获得正向路由映射;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
进一步地,第二接口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
通过本发明,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接受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之后,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一接口获得转发反向报文所需的反向路由映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用户配置所有与互通VPN(即,上述的第一VPN和第二VPN)连接的接口对应的路由映射导致维护复杂的问题,降低了路由映射维护过程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详细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另一详细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E设备的详细结构框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报文转发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通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VPN由PE设备连接,PE设备上存在与各VPN相连接的接口,一个VPN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接口,一般来说,一个接口仅对应一个VPN。要实现两个VPN之间双向报文的发送,需要通过PE设备来实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PE设备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虚拟专用网VPN,PE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VPN,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为第一接口配置从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以及
步骤S104,第二接口根据从第一接口获得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第二接口。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VPN之间的互通,需要用户手动配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对应的路由映射,维护较复杂,增加了用户的维护操作,增加了维护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第二接口通过第一接口获得第二接口对应的路由映射,从而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操作,降低了路由映射维护过程的复杂度,借助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不同私网VPN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方式也较为简单,减小了用户误配置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口接收到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并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第二接口在接收到报文之后,应用其通过第一接口获得的反向路由映射进行报文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反向路由映射发送该报文,实现了反向报文的发送,且对处理流程的改动较小,兼容性好,易于实现。
优选地,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包括:第二接口应用反向路由映射,获得反向路由策略,并根据反向路由策略发送反向报文。该过程能够实现反向报文的策略路由,提高了转发的灵活性。
优选地,第二接口从第一接口获得与正向路由映射相反的反向路由映射的过程可以包括:第一接口根据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反向路由映射通知第二接口。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由第一接口生成反向路由,再发送给第二接口。在第二接口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多次生成,仅生成一次反向路由映射即可,节省了设备的处理资源。
优选地,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第一接口接收到与正向路由映射向匹配的正向报文,并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正向报文的发送。其中,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正向报文的发送可以包括:第一接口应用正向路由映射,获得正向路由策略,并根据正向路由策略发送正向报文。第一接口在接收到报文之后,应用为其配置的正向路由策略进行报文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正向路由映射发送该报文,实现了正向报文的发送。
优选地,正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包括第一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第二VPN的信息;反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包括第二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第一VPN的信息。通过该配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在接收到报文之后,将该报文与Match项匹配,若匹配成功,即可获知目的VPN的信息,从而实现该报文的转发。其中,反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中,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与正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中的目的地址相同,待匹配报文的目的地址与正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中的源地址相同。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结构框图,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21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22,其中,第一接口21包括:配置模块23,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生成模块24,连接于配置模块23,用于根据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通告模块25,连接于生成模块24,用于将反向路由映射通告给第二接口22;第二接口22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6,用于接收反向路由映射。
相关技术中,PE设备中包括的第一接口21和第二接口22均用于接受用户对路由映射的配置,维护较复杂,增加了用户的维护操作,增加了维护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E设备中,第二接口22通过第一接口21获得第二接口22对应的路由映射,从而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操作,降低了路由映射维护过程的复杂度。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详细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二接口22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
发送模块34,连接于第二接收模块32和第一接收模块26,用于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
第二接口22用于接收到报文后应用其通过第一接收模块26从第一接口21获得的反向路由映射进行报文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反向路由映射发送该报文,实现了反向报文的发送,且对处理流程的改动较小,兼容性好,易于实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另一结构框图,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21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22,其中,第一接口21包括:配置模块23,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第二接口22包括:正向映射获得模块42,用于从第一接口21获得正向路由映射;生成模块44,用于通过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边界设备的另一详细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优选地,第二接口22还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与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
发送模块54,连接于接收模块52和生成模块44,用于应用反向路由映射发送反向报文。
第二接口22应用其通过正向映射获得模块42从第一接口21获得的正向路由映射,通过生成模块44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根据该反向路由映射进行报文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反向路由映射发送该报文,实现了反向报文的发送,且对处理流程的改动较小,兼容性好,易于实现。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E设备的详细结构框图,包括:
策略配置模块,用于接受路由映射的Match项规则和Set项转发条目的具体配置,并控制设备接口策略路由的应用。
策略通告模块,用于将路由映射配置向其它私网对应接口的通告。
策略转发模块,用于应用策略路由按照有效转发路径进行报文的转发。
策略配置模块是实现策略转发的基础,主要是明确希望互通的私网的具体信息;策略通告模块是实现私网间报文转发的关键,主要是将配置信息通告给相关的私网接口;策略转发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转发。
结合图6中的模块,报文的双向转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户运行配置命令,通过策略配置模块,配置满足需求的路由映射,设置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以及希望互通的其它VPN名称。
第二步:用户将接口应用策略路由,通过策略路由转发模块,使进入该接口的报文,通过查找被转发VPN的路由表,找到对应的出接口,进行报文的正向转发。
第三步:用户运行策略通告命令,通过策略通告模块,向所有被转发VPN对应的出接口通告其相应转发策略,并要求其自动配置反向转发策略,从而实现返回报文的反向转发。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报文转发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下的组网结构是:CE1设备和CE2设备分别位于不同VPN1和VPN2私网中,它们通过一个PE设备相连。CE1设备与PE设备相连的是fei_1/10接口,CE2设备与PE设备相连的是fei_1/20接口。
双向报文转发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需要保证基本的组网正确,在PE设备中,与CE1设备相连的fei_1/10接口,位于私网VPN1网段中;与CE2设备相连的fei_1/20接口,位于私网VPN2网段中。并且两个接口都是有效可达的。
(2)在PE设备中配置路由映射(Route-map),其中Match项配置需要包含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匹配报文源地址所在的私网VPN的名称,根据图7的组网结构,就是VPN1所在的私网名称;而Set项配置需要包含想要互联的,即目的地址所在的私网VPN的名称,根据图7的组网结构,就是VPN2所在的私网名称。
(3)在PE设备中,通过具体的配置命令,将先前配置好的路由映射(Route-map),应用在报文入接口fei_1/10中。根据图6的模块交互流程,当报文进入到入接口fei_1/10后,策略路由转发模块,会将匹配好的报文,通过出接口fei_1/20转发给CE2设备,从而进入到私网VPN2中。
(4)在PE设备中,通过具体的通告命令,将路由映射(Route-map)中的策略信息,通告给目的私网对应的接口中,根据图7的组网结构,这里是指与CE2相连的VPN2私网对应fei_1/20接口。
(5)根据图6的模块交互流程,接收到策略通告后,接口fei_1/20会自动生成反向的转发策略信息,并告知其对应的策略转发模块,这样从VPN2私网返回的报文,经过CE2到达fei_1/20接口时,策略转发模块会按照反向转发策略,将报文通过出接口fei_1/10转发给CE1设备,从而进入到私网VPN1中。
经过上述具体步骤,在私网VPN1中,从CE1设备中发出的报文,经过PE设备时能够转发到CE2中的对应目的地址,进入到私网VPN2中(见实线箭头)。同样从私网VPN2中返回的报文,通过CE2——PE链路,也能够转发到CE1对应的私网VPN1中(见虚线箭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操作,降低了路由映射维护过程的复杂度,可以有效实现不同私网VPN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方式也较为简单,减小了用户误配置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运营商边界PE设备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虚拟专用网VPN,所述PE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VPN,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为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从所述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
所述第二接口根据从所述第一接口获得的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所述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所述第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口根据从所述第一接口获得的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或者,所述第一接口根据配置的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并将其通告给所述第二接口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与所述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并应用所述反向路由映射发送所述反向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反向路由映射发送所述反向报文包括:
所述第二接口应用所述反向路由映射,获得反向路由策略,并根据所述反向路由策略发送所述反向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从所述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与所述正向路由映射向匹配的正向报文,并应用所述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所述正向报文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正向路由映射进行所述正向报文的发送包括:
所述第一接口应用所述正向路由映射,获得正向路由策略,并根据所述正向路由策略发送所述正向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配置包括所述第一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所述第二VPN的信息;所述反向路由映射的Match项包括所述第二VPN的信息、待匹配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Set项配置包括所述第一VPN的信息。
7.一种运营商边界设备,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
通告模块,用于将所述反向路由映射通告给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反向路由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营商边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应用所述反向路由映射发送所述反向报文。
9.一种运营商边界设备,包括与第一VPN连接的第一接口和与第二VPN连接的第二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受对第一VPN到第二VPN的正向路由映射的配置;
所述第二接口包括:
正向映射获得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口获得所述正向路由映射;
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正向路由映射生成反向路由映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营商边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反向路由映射相匹配的反向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应用所述反向路由映射发送所述反向报文。
CN201010138650.4A 2010-03-18 2010-03-18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Active CN101795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650.4A CN101795235B (zh) 2010-03-18 2010-03-18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EP11755674.6A EP2549691A4 (en) 2010-03-18 2011-03-16 Route-map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vider edge device
US13/635,854 US20130010789A1 (en) 2010-03-18 2011-03-16 Route-Map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vider Edge Device
PCT/CN2011/071877 WO2011113357A1 (zh) 2010-03-18 2011-03-16 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650.4A CN101795235B (zh) 2010-03-18 2010-03-18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5235A true CN101795235A (zh) 2010-08-04
CN101795235B CN101795235B (zh) 2014-03-19

Family

ID=4258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8650.4A Active CN101795235B (zh) 2010-03-18 2010-03-18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10789A1 (zh)
EP (1) EP2549691A4 (zh)
CN (1) CN101795235B (zh)
WO (1) WO201111335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3357A1 (zh) * 2010-03-18 2011-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CN107624240A (zh) * 2015-05-13 2018-01-23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自动的基于策略的路由的网络元件的配置
CN110351193A (zh) * 2019-07-05 2019-10-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更新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78051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5965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ギガフォトン株式会社 ビームダンプ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レーザ装置および極端紫外光生成装置
US10404595B2 (en) * 2017-11-29 2019-09-03 T-Mobile Usa, Inc. Message routing to devices with non-routable address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3213A1 (fr) * 2006-06-28 2008-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stiné à donner des informations de pannes sur la base d'un protocole et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CN101141330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lsp隧道建立bfd检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96984B1 (ko) * 2002-08-21 2005-06-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레이블 분배 프로토콜의 확장을 이용한 QoS지원 2계층가상 사설 망 양방향 터널 설정 및 구성정보 분배방법
US7185107B1 (en) * 2002-10-02 2007-0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irecting network traffic through a multipoint tunnel overlay network using distinct network address spaces for the overlay and transport networks
US7486659B1 (en) * 2003-02-24 2009-02-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ou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ites
CN100527698C (zh) * 2003-07-12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边界-服务提供者边界-客户边界间转发报文的方法
US7075933B2 (en) * 2003-08-01 2006-07-11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ub-and-spoke topology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7698456B2 (en) * 2003-09-29 2010-04-1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routing of information
US7756998B2 (en) * 2004-02-11 2010-07-13 Alcatel Lucent Managing L3 VPN virtual routing tables
US7633956B1 (en) * 2006-01-19 2009-12-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multipoint L2VPN services in devices without local bridging
US8169922B2 (en) * 2007-12-21 2012-05-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iagnos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oute groups in a network
CN101582830B (zh) * 2009-06-22 2011-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跨虚拟专用网互访的装置及方法
CN101795235B (zh) * 2010-03-18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3213A1 (fr) * 2006-06-28 2008-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stiné à donner des informations de pannes sur la base d'un protocole et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CN101141330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lsp隧道建立bfd检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3357A1 (zh) * 2010-03-18 2011-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CN107624240A (zh) * 2015-05-13 2018-01-23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自动的基于策略的路由的网络元件的配置
CN107624240B (zh) * 2015-05-13 2020-10-16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自动的基于策略的路由的网络元件的配置
CN110351193A (zh) * 2019-07-05 2019-10-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更新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78051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10789A1 (en) 2013-01-10
EP2549691A1 (en) 2013-01-23
EP2549691A4 (en) 2017-11-29
WO2011113357A1 (zh) 2011-09-22
CN101795235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9606B (zh) 一种组播虚拟私有网络的外联网组网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457386B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双向pim中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1795235B (zh) 一种路由映射的处理方法及运营商边界设备
CN100505674C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内的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和边缘设备
CN104885416A (zh) 在混合通信网络中桥接网络设备
CN100514929C (zh)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1616014A (zh) 一种实现跨虚拟专用局域网组播的方法
CN109525489A (zh)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945090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3916253A (zh)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2045250B (zh) Vpls中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和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
CN106161500A (zh) 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电器设备的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01621467A (zh) 一种实现组播vsi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43250A (zh) 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CN101170514B (zh) 实现接入电路接口间访问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08038A (zh) 一种vpn实例的划分方法和设备
CN106230730A (zh)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163276A (zh) 路由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38028B (zh)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5306350A (zh) 一种消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10576A (zh) 混合式条件策略路由系统及方法
CN102594647B (zh)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255789B (zh) 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及中间网元
CN102984095A (zh) 一种报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及报文传输方法
RU125007U1 (ru) Система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и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