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505A -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505A
CN101794505A CN201010100965A CN201010100965A CN101794505A CN 101794505 A CN101794505 A CN 101794505A CN 201010100965 A CN201010100965 A CN 201010100965A CN 201010100965 A CN201010100965 A CN 201010100965A CN 101794505 A CN101794505 A CN 101794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low pressure
pressure sid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进
陆兆辉
刘文利
张玮
齐新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10100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4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4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高压端模块,用于高压端信号处理;低压端模块,用于低压端信号处理;光纤,连接所述高压端模块和低压端模块。本发明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高压电位端与低压电位端之间传输模拟电压信号和触发脉冲信号,利用光纤强大的信号传输能力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实现了高电位差环境下信号的检测和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精度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和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现代化科技、军事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武器装备。在雷达发射机中,为了产生需要的射频功率输出,需要使用行波管。行波管保证发射机能够发出足够的微波功率信号,是实现雷达功能的不可替代的核心部件。行波管在负高压上工作,并且在负高压上产生极性不同的偏置电压,同时需要有灯丝电源,以及调制器对行波管偏置电压进行控制。在上述部件的共同工作下,行波管将输入的小功率微波信号放大,产生足够高的功率输出。
对于行波管来说,上述电源部件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雷达发射机整机系统的性能。如果偏置电压工作参数不正确,没有在给定的范围内工作,将使雷达发射机无法发出额定的微波功率信号,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探测目标,完成警戒任务;如果灯丝电源工作不正常,产生故障,甚至会使雷达失去微波发射功能,造成雷达瘫痪,给作战和指挥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在有些雷达发射机中,为了实现精确的目标搜寻和定位,需要精确地控制行波管上的偏置电压,其偏置电压的稳定性与雷达发射机的许多关键技术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相位灵敏度、幅度灵敏度和频谱纯度。当偏置电压不稳定时,不仅相位灵敏度、幅度灵敏度和频谱纯度等技术指标会变差,导致雷达发射机的性能下降,而且,当偏置电压变化过大时,还可能会导致散焦、自激振荡、打火和击穿现象,使雷达发射机损坏,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在雷达发射机的工作状态下对行波管偏置电源、灯丝电源和调制器等电源部件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进行实时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行波管工作时处于负高压,电压高达数十千伏,而行波管工作时需要的正偏电压、负偏电压以及灯丝电源都悬浮在负高压上,给这些部件参数的检测和传输带来困难。特别是现代化的军事用途雷达,由于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的不断提高,需要越来越大的发射功率,行波管的工作电位也随之提高,达数十千伏,给行波管的工作参数检测带来更大的困难。
在目前国内的雷达发射机设计中,受高压电位的影响,一般只在调试时用高压棒或模拟电压表对行波管电源的参数进行简单检测,在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后便不再对其进行测试,因而工作状态下各电源参数的具体情况无从了解。
由于高电位的特殊性,在雷达发射机中,行波管工作时的各种电参数的实时检测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在大功率的雷达发射机中,必须使用行波管产生足够的功率输出,行波管作为重要部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行波管工作时所处的高电位差,对它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检测和传输难以实现,也就缺乏了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手段,使雷达发射机在工作时不能处于完全受控状态,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雷达发射机中行波管工作时参数的实时检测、传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在检测传输信号性能和高压隔离性能方面都有良好性能的高隔离电位信号检测传输方式。
在国内高压隔离电源设计领域中,有利用光纤实现高压电源模拟电压检测、传输的应用。主要原理是在高压端采用压频变换原理将电压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并对频率信号进行电光转换转换为光信号传输。在低压端,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频率信号恢复为电压信号,从而实现检测、传输。这一方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高压端,模拟电压信号经信号输入电路输入,送入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使用压频变换器件将电压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该信号的频率高低,对应着电压信号的大小。该频率信号经光调制后,转换为光信号送入光纤传输至低压端。在低压端,光接收电路接收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频率解调,恢复为电压信号进行输出。在上述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四次转换过程。第一次,是将低压电信号转换为电频率信号;第二次,将电频率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三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频率信号;第四次,将电频率信号恢复为电压信号。
对于触发脉冲信号的传输,在目前的雷达发射机中,均采用隔离变压器实现触发脉冲信号的传输。主要方法是将触发脉冲信号送入一个带有磁芯和线圈的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入端子,利用磁芯和线圈的电信号耦合作用,将电脉冲信号耦合到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端子。通过增加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距离实现初级与次级之间的电压隔离,从而实现脉冲信号的传输。
上述利用压频变换原理和光纤传输实现模拟电压信号检测和传输的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受到压频变换原理和现有压频变换半导体器件工作速度的限制,使得实际能够检测、传输的模拟电压信号精度和线性度较低。以目前广泛使用的SN568为例,精度和线性度误差最大达4%,如果用于雷达发射机行波管电源参数检测,远远不能满足高性能雷达发射机对行波管电源参数性能指标的控制要求;
由于对需要传输的模拟电压信号采取了压频变换,而频率信号不能直接叠加传输,使得对每一个要传输的模拟电压信号都需要一个独立的信号通道和光通道来实现信号的传输,使得在传输多路信号的情况下,需要多个独立的信号通道和多根光纤,造成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很多,而可靠性下降很多;
采用压频变换方式,信号在处理过程中由功能单一的半导体器件完成,不具备智能处理能力,无法判断异常信号并防止错误的信号输出,降低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采用隔离变压器实现触发脉冲信号的传输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触发脉冲变压器能够隔离的高压有限,一般为数千伏,如果隔离电压过大,触发脉冲变压器的尺寸随之增大,造成结构庞大,可靠性降低;
触发脉冲变压器的频率响应有限,传输脉冲带宽低,一般为数千赫兹。并且传输脉冲的前沿和后沿特性不好,上升和下降时间响应较慢,达数微秒以上,不能满足快速脉冲的传输要求;
触发脉冲变压器具有分布参数,信号之间有串扰,不能实现高压端与低压端间的完全隔离,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能够传输的触发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范围较窄。当传输脉冲脉宽过大,在几十毫秒时,触发脉冲变压器容易饱和;当传输脉冲频率过大时,数千赫兹以上时,触发脉冲变压器损耗变大,发热严重,影响触发脉冲的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性低、精度差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高压端模块,用于高压端信号处理;
低压端模块,用于低压端信号处理;
光纤,连接所述高压端模块和低压端模块。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模块包括: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所述低压端模块包括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的高压端脉冲信号输出单元;所述低压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的低压端脉冲信号输入单元。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模数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
高压端处理器,用于对传输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数模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数字电压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进一步,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数模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低压端处理器,用于对传输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进一步,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模数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进一步,所述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设置有运算放大器。
进一步,所述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设置有运算放大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端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转换为模拟信号,得到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输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高压电位端与低压电位端之间传输模拟电压信号和触发脉冲信号,利用光纤强大的信号传输能力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实现了高电位差环境下信号的检测和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精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在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下面以本发明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和方法应用于雷达行波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主要包括高压端模块、低压端模块和传输光纤三大部分。高压端模块位于行波管负高压端一侧,用以与行波管电源部件交换参数。低压端模块位于低压端地电位一侧,用以与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交换参数。高压端模块、低压端模块之间用四根传输光纤连接,进行两个相反方向的光信号传输,传输光纤既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也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
在高压端模块,设置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接收外部输入的四路电压信号,经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后,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进行电光转换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同时,高压端模块设置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接收低压端模块送来的传输电压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后,恢复为电压信号,由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输出。并且,高压端模块设置两路光电转换电路,接收低压端模块送来的触发脉冲光信号,恢复为触发脉冲电信号由高压端脉冲信号输出单元输出。
在低压端模块,设置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接收高压端模块送来的传输电压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后恢复为电压信号,由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输出。同时,低压端模块由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接收外部输入的四路电压信号,经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后,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进行电光转换,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传输至高压端模块。并且,低压端模块包括低压端脉冲信号输入单元,接收两路触发脉冲电信号,进行电光转换,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传输至高压端模块。
高压端模块、低压端模块之间用四根光纤跳线连接,分别进行两个相反方向的光信号传输。其中两根光纤用以在高压端模块、低压端模块之间传输双向的电压数据信号,两根光纤用以从低压端模块向高压端模块传输两路触发脉冲信号。光纤跳线既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也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
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的电压信号输入电路用以实现外部输入电压信号与装置内部采样电路的电气连接。输入电路设置运算放大器,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缓冲,以实现阻抗匹配,增强驱动能力,并实现输入端与采样电路的隔离。因为采样电路为低压供电的器件,如果输入电压过高,或管脚上有打火现象,很容易将内部电路芯片损坏。并且外部输入的电压信号是由电阻分压得到,驱动能力较弱,如果将此信号直接接到采样电路,由于输出阻抗的影响,在进行信号采样时会产生误差,使测量精度降低。设置输入运放以后,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运放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对输入电路不会产生影响,而输出阻抗又很低,对采样电路不会产生影响,因而,输入运放的使用,对实现信号的隔离和保证测量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的电压信号输出电路用以实现向装置外部输出电压信号。由于接收端电压信号由数模转换器产生,有较高的精度和线性度,但是驱动能力不强。如果用该信号直接向外输出,对外部电路负载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外部电路负载不能太大,必须使负载阻抗高于一定的数值,才能保证电压信号的性能不受影响。为降低对外部电路负载的要求,在信号输出前设置输出电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跟随器组成,运算放大器要求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这样,不仅能保证输出电压信号的精度、线性度等技术性能指标,并提高了组件的信号输出能力,便于外部电路的设计和使用。
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和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结构相同,包括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信号驱动电路和光发射子单元。CMOS信号驱动电路接收单片机(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或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的CMOS电平的数据信号,驱动至一个较大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驱动光发射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传输。
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结构相同,包括光接收子单元。光接收子单元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经过放大处理和整形后,形成CMOS电平的信号,送入单片机(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或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处理。
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和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结构相同,包括处理器(高压端处理器和低压端处理器相同,通常为单片机)和模数转换子单元、数模转换子单元,完成输入电压信号的参数采集、输入电压信号的模数转换、输出电压信号的数模转换、以及电压数据数字信号的处理。
参数采集是利用采样电路对输入的多路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利于后面的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参数采集由单片机控制器件内相应功能部件完成,包括多路模拟开关、模数转换器、电压基准和适当的时序控制。在时序控制下,多路转换器在每个采样周期接通一路输入电压信号至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并控制模数转换器开始转换,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量化的数字信号。参数采集的性能主要由转换时间和量化精度决定。转换时间指一个采样周期从信号跟踪到转换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转换时间越短,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采样周期越多,对输入的多路信号采集的次数也越多。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快的响应时间,使输入信号的变化很快传输到输出端表现出来,使整机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工作参数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了整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同样的时间内更多的采样次数,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累加平均获得更高的采样精度。
数模转换由专用数模转换芯片在单片机的时序控制下完成。单片机通过管脚接口与数模转换芯片连接,产生一定的时序,将数据送入数模转换芯片,将数字数据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
电压数据信号处理对信号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数字滤波、错误数据识别、数据编码、数据打包、数据传输和采样系统自检程序。信号处理主要由单片机完成。在单片机将各路信号的数据采集以后,首先根据采集通道的顺序将各路信号的数据放入固定的内存地址中,各数据按顺序存放,以此确定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与内存地址的对应关系。另外,在内存地址中存放与组件发射端自检有关的信息,将自检的结果信息编码后放入内存。将包含有信号转换数据和自检信息的内存地址作为一组整体数据,对该组数据从首字节开始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直至末字节。编码后的两字节附加信息放入紧随存放信号数据的内存地址后,作为校验数据。
在编码完成后,单片机即开始发送数据。发送数据通过单片机内置的串行口进行。首先,发射端单片机先向串行口发送一个含有地址标识的特定字节数据,标识传输过程的开始。然后,单片机依次读取内存中包含数据信息和校验字节的字节数据,从首字节开始依次发送。在所有数据发送完毕以后,一次完整的信号检测和发送即告完成。然后组件的发射端去开始新一轮的信号采集、编码、发送,如此周而复始,实现了对被测信号的实时检测和传输。
接收端单片机接收光接收部分送出的串行数据,在内部恢复成字节数据,并对发送端经过校验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恢复成原始信号数据。如果在解码过程中校验结果有错,则接收端单片机丢弃这一组数据,并输出错误标志信息。如果校验结果无错,则单片机将信号数据按各自的信号类型和端口送到不同的后续部分。通过片内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单片机可实现最大为60MHz的CPU操作频率,程序执行速度快,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由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串行传输功能,使四路电压信号数据能以时分复用的方式经过一个信道传输,也即通过一根光纤传输。这大大简化了传输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器件使用数量,更减少了光纤使用的数量。
低压端脉冲信号输入单元接收外部输入的脉冲信号,经高速驱动器驱动后驱动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将脉冲电信号转换为脉冲光信号,经光纤传输。所选用的高速驱动器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工作速度极快,可传输脉冲频率达百兆以上;二是驱动能力较强,输出电流达数十毫安。具备了以上两个特点,可保证传输脉冲信号的频率、响应时间等技术性能指标的实现。
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接收脉冲光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高速比较器。高速比较器对输入的脉冲信号与固定的电平信号进行比较,产生CMOS或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逻辑门电路)电平形式的输出信号,从而恢复为脉冲电信号,由高压端脉冲信号输出单元输出。
通过上述装置,在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端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转换为模拟信号,得到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输出。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使用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实现模拟电压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可显著提高信号检测传输的精度和线性度,最高可达1‰。
在信号处理上,组件采用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对检测和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和打包处理,使用一根光纤及光路即可传输多路信号。
由于使用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可对处理的数据进行判断,剔除异常信号,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可靠,保证传输信号的准确性。
使用高速器件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可以传输从直流到几个兆赫兹的触发脉冲信号,脉冲宽度可以从几十纳秒到无穷大,极大地提高了传输触发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宽度。
可传输的触发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响应时间极快,为数纳秒,大大提高了传输触发脉冲信号的性能;
使用光纤为数据传输介质,光纤具有无可比拟的电绝缘性能和信号传输能力,因而组件可以实现非常高的电压隔离性能。并且能够隔离的电压量级几乎不受限制,只需增加所用光纤的长度就可进一步提高耐压能力,实现高压端与低压端的完全电气隔离。光纤在组件中起到了数据传输和隔离高压的双重作用。
降低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高隔离电位光纤传输组件以光纤为介质实现数据传输,由于光纤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传输过程对电磁干扰不敏感,既不产生电磁干扰信号,也不受电磁干扰信号的影响,可以稳定的传输数据,特别适应于在雷达发射机这样具有强电磁干扰信号的场合使用。在以前不使用高隔离电位光纤传输组件的情况下,使用电子元件和电缆连接TWT高压端与低压端的信号。由于布线要求,这些线路被捆扎在一起,和其它线路相互靠得很近,必然会引起电磁干扰,给信号的传输和TWT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特别对采用交流电源的雷达发射机,由于整机供电和电源分配从交流电源变换得到,并且在电源分配过程中无法完全实现隔离,使各个电源输出均受到变化的交流干扰,直接影响了雷达发射机的工作参数和工作性能。使用高隔离电位光纤传输组件可以彻底避免这一问题,因为组件以光纤为介质传输信号,TWT高压端与低压端完全隔离,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高压端模块,用于高压端信号处理;
低压端模块,用于低压端信号处理;
光纤,连接所述高压端模块和低压端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模块包括: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所述低压端模块包括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和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端电光转换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低压端光电转换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高压端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的高压端脉冲信号输出单元;
所述低压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低压端电光转换单元连接的低压端脉冲信号输入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模数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
高压端处理器,用于对传输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数模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数字电压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数模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低压端处理器,用于对传输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模数转换子单元,用于将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设置有运算放大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电压信号输入输出单元设置有运算放大器。
10.一种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端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转换为模拟信号,得到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输出。
CN201010100965A 2010-01-26 2010-01-26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1794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0965A CN101794505A (zh) 2010-01-26 2010-01-26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0965A CN101794505A (zh) 2010-01-26 2010-01-26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505A true CN101794505A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8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0965A Pending CN101794505A (zh) 2010-01-26 2010-01-26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450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07A (zh) * 2010-11-30 2011-06-01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带偏置电路的高分辨率模拟量光纤转换方法及转换器
CN102185570A (zh) * 2011-03-17 201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无线同步供电的射频高压隔离放大器
CN102466798A (zh) * 2011-11-25 2012-05-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脉冲雷达远程高效数据传输技术
CN103257339A (zh) * 2013-05-23 2013-08-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光驱动电路、脉冲光模块及其封装
CN103401545A (zh) * 2013-07-19 2013-11-20 华北电力大学 用于高压回路的开关装置
CN105469594A (zh) * 2015-12-17 2016-04-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一种高压隔离取样光纤传输装置
CN106707245A (zh) * 2016-12-13 2017-05-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真空管发射机负载缓启动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06898998A (zh) * 2017-02-27 2017-06-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信号隔离的快速保护装置
CN107508581A (zh) * 2017-07-27 2017-12-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真空管栅控调制器实现方法
CN1139478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苏州纬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新型高频信号传输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07B (zh) * 2010-11-30 2014-04-16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带偏置电路的高分辨率模拟量光纤转换方法及转换器
CN102082607A (zh) * 2010-11-30 2011-06-01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带偏置电路的高分辨率模拟量光纤转换方法及转换器
CN102185570A (zh) * 2011-03-17 201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无线同步供电的射频高压隔离放大器
CN102466798A (zh) * 2011-11-25 2012-05-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脉冲雷达远程高效数据传输技术
CN103257339B (zh) * 2013-05-23 2015-09-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光驱动电路、脉冲光模块及其封装
CN103257339A (zh) * 2013-05-23 2013-08-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光驱动电路、脉冲光模块及其封装
CN103401545A (zh) * 2013-07-19 2013-11-20 华北电力大学 用于高压回路的开关装置
CN103401545B (zh) * 2013-07-19 2017-01-25 华北电力大学 用于高压回路的开关装置
CN105469594A (zh) * 2015-12-17 2016-04-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一种高压隔离取样光纤传输装置
CN106707245A (zh) * 2016-12-13 2017-05-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真空管发射机负载缓启动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06707245B (zh) * 2016-12-13 2019-04-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真空管发射机负载缓启动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06898998A (zh) * 2017-02-27 2017-06-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信号隔离的快速保护装置
CN106898998B (zh) * 2017-02-27 2018-09-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信号隔离的快速保护装置
CN107508581A (zh) * 2017-07-27 2017-12-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真空管栅控调制器实现方法
CN1139478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苏州纬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新型高频信号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4505A (zh)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及方法
CN102193048B (zh) 智能对线器
CN103731206A (zh) 光模块通信误码率及灵敏度的测试装置
CN109274422B (zh) 一种光模块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883221A (zh) 一种用于多个功率单元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4330668B (zh) 电子式互感器冗余装置
CN203554442U (zh) 一种rssi监控电路
CN201607475U (zh) 高电位差环境下进行信号传输及高压隔离的装置
CN103236701A (zh) 用于高压tsc的晶闸管阀组的触发装置及触发控制方法
CN1105883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堆系统
CN209562553U (zh) 一种突发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校准装置
CN204679560U (zh)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保护测试装置
CN209087132U (zh) 一种新型的远程开关量采集装置
CN202721677U (zh) 用于光收发模块的多通道测试装置
CN103067241A (zh) 一种can总线信号传输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4931814A (zh) 一种数字隔离式电网检测器
CN203135455U (zh) 用于高压tsc的晶闸管阀组的触发装置
CN101013523A (zh) 高压电源高压隔离装置
CN215871167U (zh) 一种igbt驱动控制隔离和电源隔离电路
CN110313245B (zh) 一种基于pin二极管的米波波段t/r开关
CN202331792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CN115097177A (zh) 一种高精度多路小信号产生电路
CN213960073U (zh) 光强度调制射频信号相位一致性测量装置
CN204758714U (zh) 一种数字隔离式电网检测器
CN102750817A (zh) 一种电力数据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