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3730B -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3730B
CN101783730B CN2009100772059A CN200910077205A CN101783730B CN 101783730 B CN101783730 B CN 101783730B CN 2009100772059 A CN2009100772059 A CN 2009100772059A CN 200910077205 A CN200910077205 A CN 200910077205A CN 101783730 B CN101783730 B CN 101783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executive
terminal network
password
network appliance
manage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72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3730A (zh
Inventor
高月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72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3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3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3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终端网络设备、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访问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容易泄露,导致管理账户被滥用,影响终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营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所述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Description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访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网管平台主要用于对处于某一地区的终端网络设备(比如网关)进行业务的远程配置和管理,比如开启或者关闭某项业务,配置业务的相关参数等。
终端网络设备的账户分为普通账户和管理账户。其中,普通账户通常由终端用户使用,终端用户可以利用普通账户进行基本的业务配置;管理账户则由网管员使用,网管员利用管理账户可以进入网管平台中终端网络设备对应的管理配置页面,再通过管理配置页面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更高级别的业务配置。相比普通账户,管理账户的权限更高,比利用普通账户时可配置的业务更多,甚至一些配置是普通账户不可以随意介入的。
通常,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往往统一制定,即所有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都是相同的,这种统一加密码的方式,使密码很容易泄漏,而一旦泄漏,所有普通用户都可以随意使用,一旦普通用户可以随意使用管理账户,将会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困扰及损失。
目前,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在出厂后就可用,为了避免上述统一加密码的方式导致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泄露,网管平台会在终端网络设备第一次注册到网管平台时,修改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是随机的,每一个终端网络设备,其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都不一样。通过这样的处理过程,使得管理账户的密码泄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这样的处理过程还是存在问题:由于很多地区的网管平台尚未建设好、或者运用的还不够规范成熟,最终导致很多地区中的终端网络设备都没有通过网管平台对其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做修改,因此,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没有被修改,就极易泄漏,那么管理账户依然可能会被随意使用,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困扰及损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终端网络设备、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访问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初始密码容易泄露,导致管理账户被滥用,影响终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包括:
修改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所述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是否修改成功;
解锁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其中,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
修改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子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连接到所述网管平台之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根据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并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在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所述网管平台之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
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
锁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被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并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被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并
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被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网络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修改模块30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网络设备3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网络设备6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终端网络设备、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访问控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中,在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并在终端网络设备检测到该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该管理账户解除锁定。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下面结合图1对这种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01、终端网络设备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自身的管理账户(使管理账户处于了不可用的状态)。
终端网络设备锁定自身的管理账户,应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进行,比如在终端网络设备出厂时进行,或者向网管平台进行注册之前进行;管理账户被锁定之后,无论是网管员还是普通用户,都不能使用管理账户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业务配置。
S102、终端网络设备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
具体地,终端网络设备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网管平台会向终端网络设备发送一个密码修改指令,以指示终端网络设备进行管理账户密码的修改,并向终端发送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终端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密码修改指令和修改后密码,将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修改后密码。
另外,网管平台还可以存储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以便于网管员查询。
S103、终端网络设备检测管理账户的密码是否修改成功,如果是则执行S104,否则执行S105。
S104、终端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解除对管理账户的锁定(使管理账户处于了可用状态)。
其中,终端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还可以向网管平台发送密码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使网管平台得知密码修改成功。
并且,解除锁定之后,终端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网管平台发送管理账户已被解除锁定的提示信息,使网管平台得知管理账户已被解除锁定。
S105、终端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失败时,不解除对管理账户的锁定(使管理账户依然处于不可用状态)。
其中,终端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失败时,还可以向网管平台发送密码修改失败的提示信息,使网管平台得知密码修改失败。
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终端网络设备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通过锁定自身的管理账户,使管理账户处于不可用的状态;且终端网络设备只在修改管理账户的密码之后,才通过解除对管理账户的锁定,使管理账户处于可用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管理账户的密码未被修改,则管理账户会一直处于不可用的状态,此时,即使普通用户知道管理账户的密码,也无法使用管理账户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业务配置;而一旦管理账户的密码被修改了,则管理账户就处于可用的状态,此时,由于只有网管员能够得知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因为只有网管员能够使用网管平台,其他普通用户不能使用网管平台,因此也只有网管员能够从网管平台得知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而其他普通用户得不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因此,在管理账户处于可用的状态时,也只有网管员能使用管理账户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业务配置,其他普通用户无法使用管理账户。
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很多地区的网管平台尚未建设好、或者运用的还不够规范成熟,使得很多地区中的终端网络设备都没有通过网管平台对其管理账户的密码做修改,这样,管理账户的密码依然会存在泄漏的可能性,管理账户依然可能会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困扰及损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中,终端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在终端网络设备使用该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该管理账户。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下面结合图2对这种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中,终端网络设备依然在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就锁定自身的管理账户,之后,终端网络设备连接网管平台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同只在于,图2所示方法中,在网管员需要使用终端设备的管理账户时,网管平台和终端网络设备执行下列步骤:
S201、网管平台接收发送解锁请求的指令。
比如:网管平台上设置有一个解锁请求发送按钮,这个按钮被触发后(可由网管员触发),就相当于网管平台接收到了发送解锁请求的指令。
S202、网管平台向终端网络设备发送解锁请求。
S203、终端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解锁请求时,解除对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使管理账户处于了可用状态)。
S204、使用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业务配置。
步骤S204具体为:从网管平台查询得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使用密码和管理账户进入终端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界面,通过配置管理界面对终端网络设备进行业务配置。
S205、在终端网络设备使用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终端网络设备锁定管理账户(使管理账户处于了不可用状态)。
其中,终端网络设备锁定管理账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终端网络设备根据网管平台发送的锁定请求锁定管理账户。
具体为:控制网管平台向终端网络设备发送锁定请求,终端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个锁定请求后锁定管理账户。
比如:网管平台上设置有一个发送锁定请求用的按钮,这个按钮被触发后,网管平台就向终端网络设备发送锁定请求,终端网络设备在接收到锁定请求后就锁定管理账户。
其中,锁定请求可以由其它的消息来代替,只要是网管平台和终端网络设备都认可该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网络设备锁定管理账户即可。
方式二、终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界面的触发,锁定管理账户。
具体为:通过终端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界面触发终端网络设备锁定管理账户,终端网络设备根据该触发锁定管理账户。
比如:终端网络设备上设置有一个锁定管理账户用的按钮,通过终端网络设备对应的配置管理界面触发这个按钮后,终端网络设备会将管理账户锁定。
步骤S205之后,终端网络设备还可以通知网管平台“管理账户已被重新锁定”,这样以便网管平台有效地监控管理账户的使用情况和当前状态。
图2所示的方法中,在要使用管理账户时,控制网管平台请求终端网络设备解除对管理账户的锁定;在使用完管理账户时,由终端网络设备锁定管理账户。由于通常只有网管员有权限使用网管平台,其他普通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网管平台,因此,通常只有网管员能使终端网络设备解除对管理账户的锁定,最终地,也只有网管员能够使用管理账户,其他普通用户不能使用管理账户。
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30,包括:
修改模块301,用于在终端网络设备30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终端网络设备30的管理账户的密码;
检测模块302,用于检测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是否修改成功;
解锁模块303,用于当检测模块302检测到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终端网络设备30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上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相比现有技术,终端网络设备30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其中,如图4所示,修改模块301包括:
接收子模块401,用于接收上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上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
修改子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子模块401接收到密码修改指令和修改后密码,将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上述修改后密码。
另外,如图5所示,图3(或图4)所示的终端网络设备30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当检测模块302检测到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向上述网管平台发送密码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和/或,在解锁模块303解除对上述管理账户的锁定时,向上述网管平台发送上述管理账户已被解除锁定的提示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中:
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连接到上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上述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自身的管理账户的密码,并在检测到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上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上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上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另外,该访问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网管平台,用于在上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上述网管平台之后,控制上述终端网络设备修改上述管理账户的密码。
另外,上述网管平台还用于存储上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
相比现有技术,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60,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602,用于在接收模块601接收到解锁请求时,解除对终端网络设备60的管理账户的锁定;
锁定模块603,用于在终端网络设备60使用上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上述管理账户。
相比现有技术,终端网络设备60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其中,锁定模块603具体可以是:
第一子模块,用于在终端网络设备60使用上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根据上述网管平台发送的锁定请求锁定上述管理账户;或者
第二子模块,用于在终端网络设备60使用上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根据终端网络设备60的配置管理界面的触发,锁定上述管理账户。
再如图6所示,终端网络设备60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604,用于在锁定模块603锁定上述管理账户之后,向上述网管平台发送上述管理账户已被重新锁定的提示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中:
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接收到上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并在上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上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上述管理账户。
另外,上述访问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网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发送解锁请求的指令时,向上述终端网络设备发送上述解锁请求。
相比现有技术,上述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账户被普通用户随意使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降低对终端网络设备的运营带来的困扰及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网络设备可以是网关或者与网关功能类似的的设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修改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根据所述网管平台的控制修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密码;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是否修改成功;
解锁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其中,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
修改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子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密码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和/或,在所述解锁模块解除对所述管理账户的锁定时,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所述管理账户已被解除锁定的提示信息。
3.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连接到所述网管平台之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根据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并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所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管平台还用于存储所述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
5.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管平台之后,接收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修改后密码,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密码修改指令和所述修改后密码,将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为所述修改后密码;
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将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连接到所述网管平台之前锁定的所述管理账户解除锁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成功时,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密码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和/或
在解除对所述管理账户的锁定时,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所述管理账户已被解除锁定的提示信息。
7.一种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
锁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根据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锁定请求锁定所述管理账户;或者
第二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根据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界面的触发,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锁定模块锁定所述管理账户之后,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所述管理账户已被重新锁定的提示信息。
10.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和网管平台连接的终端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并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发送解锁请求的指令时,向所述终端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解锁请求。
12.一种终端网络设备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网管平台发送的解锁请求时,解除对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管理账户的锁定;并
在所述终端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管理账户进行业务配置之后,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所述管理账户,具体为:
根据所述网管平台发送的锁定请求锁定所述管理账户;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界面的触发,锁定所述管理账户。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锁定所述管理账户之后,向所述网管平台发送所述管理账户已被重新锁定的提示信息。
CN2009100772059A 2009-01-19 2009-01-19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1783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72059A CN101783730B (zh) 2009-01-19 2009-01-19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72059A CN101783730B (zh) 2009-01-19 2009-01-19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3730A CN101783730A (zh) 2010-07-21
CN101783730B true CN101783730B (zh) 2012-06-06

Family

ID=42523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72059A Active CN101783730B (zh) 2009-01-19 2009-01-19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3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105A (zh) * 2013-09-17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账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11131B (zh) * 2015-10-21 2020-06-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权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91744B (zh) * 2015-12-30 2019-10-18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监控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83179B (zh) * 2017-08-17 2020-07-28 重庆软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设置设备口令的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203A (zh) * 2007-08-23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设备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97711A (zh) * 2007-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鉴权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203A (zh) * 2007-08-23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设备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97711A (zh) * 2007-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鉴权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3730A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3221B (zh) 一种保护隐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783730B (zh) 终端网络设备及其管理账户的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252374A (zh) 基于架构改变的程序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2413220B (zh) 一种控制连接功能的使用权限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700021A (zh) 一种远程解锁方法及系统
US20140099923A1 (en) Subscriber device unlock
CN103593966A (zh) 远程检测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8965297A (zh) 一种门禁设备管理系统
CN101984693A (zh) 终端接入局域网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CN10632673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21092A (zh) 物联网系统、物联网服务提供及监控方法
CN102387494A (zh)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远程自动化信息交换和操控的解决方案
CN101662480A (zh) 一种基于访问控制的日志系统
CN101562355A (zh) 配网自动化系统操作终端安全管理技术
CN107835222A (zh) 基于复合物联网的燃气数据传输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CN107770152A (zh) 一种安防方法及装置、电器、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286911B (zh) 数据库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1895829A (zh) 找回移动电话中flash数据的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电话
CN112636977A (zh) 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注册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093125B (zh) 光线路终端实现主干光纤保护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1108183A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中央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028430B1 (en) System allowing access to defined addresse after check with access-list
CN111343193B (zh) 云网络端口安全防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59636A (zh) 基于复合物联网的热量数据传输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US8756662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plant control system having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f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f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