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6964A -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6964A
CN101776964A CN201010125228A CN201010125228A CN101776964A CN 101776964 A CN101776964 A CN 101776964A CN 201010125228 A CN201010125228 A CN 201010125228A CN 201010125228 A CN201010125228 A CN 201010125228A CN 101776964 A CN101776964 A CN 101776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mage
input system
image pickup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5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庆红
潘徐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ates Micr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ates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ates Micr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ates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25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6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6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身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的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参照物模块;图像摄取模块,能够相对所述参照物模块移动,并获取参照物模块的图像;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所述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参照物模块的位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输入方法。所述输入系统与输入方法不依赖桌面或其它支撑物,使得整个输入可以在手中完成。

Description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所要处理的数据转变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的输入系统,特别涉及由使用者移动或定位的指示装置,例如鼠标、跟踪球、笔或操纵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鼠标是一种手动控制光标位置的设备。操作鼠标可以做如下事情:如确定光标位置、从菜单栏中选取所要运行的菜单项、在不同的目录间移动复制文件并加快文件移动的速度。
现在系统普遍使用的是二键或三键的鼠标。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纯机械鼠标、光机鼠标和光学鼠标。
纯机械鼠标的底部是一个可四向滚动的胶质小球。这个小球在滚动时会带动一对转轴转动(分别为X转轴、Y转轴),在转轴的末端都有一个圆形的译码轮,译码轮上附有金属导电片与电刷直接接触。当转轴转动时,这些金属导电片与电刷就会依次接触,出现“接通”或“断开”两种形态,前者对应二进制数“1”、后者对应二进制数“0”。接下来,这些二进制信号被送交鼠标内部的专用芯片作解析处理并产生对应的坐标变化信号。只要鼠标在平面上移动,小球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译码轮的通断情况发生变化,产生一组组不同的坐标偏移量,反应到屏幕上,就是光标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由于纯机械鼠标采用纯机械结构,定位精度难如人意,加上频频接触的电刷和译码轮磨损得较为厉害,直接影响了机械鼠标的使用寿命。在流行一段时间之后,纯机械鼠标就被成本同样低廉的“光机鼠标”所取代。
与纯机械式鼠标一样,光机鼠标同样拥有一个胶质的小滚球,并连接着X、Y转轴,所不同的是光机鼠标不再有圆形的译码轮,代之的是两个带有栅缝的光栅码盘,并且增加了发光二极管和感光芯片。当鼠标在桌面上移动时,滚球会带动X、Y转轴的两只光栅码盘转动,而X、Y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便会照射在光栅码盘上,由于光栅码盘存在栅缝,在恰当时机二极管发射出的光便可透过栅缝直接照射在两颗感光芯片组成的检测头上。如果接收到光信号,感光芯片便会产生“1”信号,若无接收到光信号,则将之定为信号“0”。接下来,这些信号被送入专门的控制芯片内运算生成对应的坐标偏移量,确定光标在屏幕上的位置。
借助这种原理,光机鼠标在精度、可靠性、反应灵敏度方面都大大超过原有的纯机械鼠标,并且成本低廉,在推出之后迅速风靡市场,纯机械式鼠标被迅速取代。完全可以说,真正的鼠标时代是从光机鼠标开始的,它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完结,目前市场上的低档鼠标大多为该种类型。不过,光机鼠标也有其先天缺陷:底部的小球并不耐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个转轴会因粘满污垢而影响光线通过,出现诸如移动不灵敏、光标阻滞之类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使用性能,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将滚球和转轴作一次彻底的清洁。在灰尘多的使用环境下,甚至要求每隔两三天就清洁一次。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光机鼠标无法保持原有的良好工作状态,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会有所下降,耐用性不如人意。
光学鼠标的结构与上述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底部没有滚轮,也不需要借助反射板来实现定位,其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微型摄像头、光学引擎和控制芯片。工作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照亮鼠标底部的表面,同时微型摄像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进行图像拍摄。鼠标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像传送给光学引擎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再由光学引擎中的定位DSP芯片对所产生的图像数字矩阵进行分析。由于相邻的两幅图像总会存在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些特征点的位置变化信息,便可以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这个分析结果最终被转换为坐标偏移量实现光标的定位。一种典型的光学鼠标如美国专利4,751,505所描述。
但是,上述所有鼠标都具有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脱离与鼠标底部接触的桌面或类似物,纯机械鼠标、光机鼠标需要桌面摩擦来滚动胶质小球,光学鼠标则需要不断对与其贴近的桌面进行图像拍摄与分析以获得鼠标相对桌面移动的方向与距离。将光学鼠标提离桌面,哪怕只是极微小的一段距离,若移动鼠标,我们会发现鼠标已经无法工作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脱离桌面使用的输入系统。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利用自身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参照物模块,用于作为参考物;图像摄取模块,能够相对所述参照物模块移动,并获取参照物模块的图像;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所述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参照物模块的位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与图像分析模块,所述方法包括:输入装置移动前,图像摄取模块对参照物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一图像;移动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移动后,图像摄取模块对所述参照物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二图像;图像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所述参照物在所述第一、二图像中的位置变化,从而获得所述参照物的位移,并将所述位移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得的所述参照物的位移对显示器中的目标物进行移动。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彼此隔离的参照物模块与输入装置,所述参照物模块固定放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设置在所述输入装置之靠近所述参照物模块的一端,以摄取包含所述参照物模块的图像;图像分析模块,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图像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所述图像中参照物模块位置的变化,获得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选定参照物模块作为固定拍摄对象,无需与鼠标底部接触的桌面即可获得参照物模块的位移参数,以实现对显示屏中目标物的控制,从而使输入系统摆脱了对桌面的依赖。另外,选定参照物模块作固定拍摄对象也使得图像分析模块分析的目标单一、明确,使得图像分析模块的工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的图像摄取模块所摄取到的图像的示意图,其显示了图像摄取模块移动前后,参照物模块在图像中位置的变化状况;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可应用在本发明中的图像接受与分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至图3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输入系统10。
请参照图1给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10的模块示意图。所述输入系统10利用自身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系统10包括:
参照物模块11,所述参照物模块11不断向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
图像摄取模块12,所述图像摄取模块12适于相对所述参照物模块11移动,所述图像摄取模块12不断地摄取所见到的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13,所述图像分析模块13对来自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12的所述图像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参照物模块11的位移;
过滤模块14,所述过滤模块14对进入图像摄取模块12的光线进行过滤,将除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外的其它光线排除在外。
请参照图2给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系统10的工作流程图。在实际操作时,操作者移动图像摄取模块12或参照物模块11,使得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产生相对运动,而图像摄取模块12与图像分析模块13可记录并分析得出两者间的位移参数。显示屏中的目标物,比如光标、箭头,得到该位移参数后,可根据该位移参数作出相应的移动,从而实现利用输入系统自身移动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目的。
其中,图像摄取模块12与图像分析模块13记录并分析得出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之间相对位移参数的过程将在下面详述。
由于图像摄取模块12不断摄取所见到的图像,所以整个操作中只需保持图像摄取模块12拍摄的方向大体对着参照物模块11,自然可拍摄到移动前、移动中、移动后包含参照物模块11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摄取模块12的视野是有限的,而图像摄取模块12的视野决定了图像摄取模块12所拍摄到的图像的边界,参照物模块11在拍摄到的图像中必然处于某个特定的位置。并且可以知道:假如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不发生相对移动,参照物模块11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位置是不变的;假如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之间有相对运动,参照物模块11在图像中的位置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动。
下面将以参照物模块11不动,图像摄取模块12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例,说明图像中参照物模块11位置的变化状况。请参照图3所示。图像摄取模块12向左的移动会使摄取到的图像的边界向左移动,反映在图像中就会是参照物模块11相对于边界向右移动了该段距离。与此类似,参照物模块不动11,图像摄取模块12向上、向下、向右移动,参照物模块11在图像中会相应的向下、向上、向左移动。
至于图像摄取模块12不动,参照物模块11移动的状况,原理很清楚,结果也很明白,参照物模块11在图像中的位置变化情况与参照物模块11的移动情形相同。这里不予详述。
图像分析模块13会对图像摄取模块12所拍摄的图像作比对分析,获得位移参数,所述位移参数包括如下信息:参照物模块11在图像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了多少,从而确定使用者对图像摄取模块12或参照物模块11的移动方向及移动幅度,了解到使用者的意图,即想让显示屏中的目标物如何移动。
接着,将位移参数发送给控制显示器中目标物移动的控制器,控制器即可根据该位移参数控制显示器中的目标物的移动。这个处理过程及这个处理过程涉及的结构、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予详述。
从整个工作过程可以看出,由于选定参照物模块11作为固定拍摄对象,已然无需用与鼠标底面接触的桌面即可获得参照物模块11的位移参数,以实现对显示屏中目标物的控制,从而使输入系统10摆脱了对桌面的依赖。另外,选定参照物模块11作固定拍摄对象也使得图像分析模块13分析的目标单一、明确,使得图像分析模块13的工作更简单。相反的,现有的光学鼠标却需要在相邻的两幅图像中找出相同的特征,而后通过对比相同特征的位置变化信息,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更麻烦的是,每次移动鼠标后,就需要重新确定哪些是相同的特征,因为相同特征会随着鼠标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以上这些都会加重图像分析模块的工作量,也会要求图像摄取模块得拥有较高的分辨率。
不仅如此,参照物模块11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线也有利于图像分析模块13在图像中找寻参照物模块11。因而即便参照物模块11与图像摄取模块12相隔很远,参照物模块11也会很容易被图像摄取模块12捕捉到,并容易在摄取的图像呈现很清晰的像。
另外,过滤模块14对进入图像摄取模块12的光线进行过滤,将除参照物模块11发射的光线之外的光线滤除,使得只有参照物模块11发出的光线或与该光线波长相近或颜色相似的光线能透过而成像。所以,在图像摄取模块12形成的图像中,其他物体都很暗,只有参照物模块11很亮,图像分析模块13就可极容易地锁定参照物模块11的位置,有利于后续进行的比对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过滤模块14可以是颜色滤光片或薄膜滤光片。
这里解释一点,对图像摄取模块12或参照物模块11的移动可以通过使用者直接握持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将图像摄取模块12及相应附件加工成一个便于握持的装置,外形可做成现有遥控器的模式。需强调的是,可替代地,使用者握持参照物模块11或含参照物模块11的装置,通过移动,同样可实现对显示屏中目标物的控制,只是需将图像摄取模块12设置在某处,并在使用中保持参照物模块11在图像摄取模块12的视线范围内。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所述参照物模块11为红外线参照物模块,不断向外发射红外线。相应的,所述过滤模块14会过滤掉除红外线外的其它光线。由于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所以参照物模块11不会对使用者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当参照物模块11固定在显示屏上时,参照物模块11发出的红外线不会干扰到使用者对显示屏的注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改进,所述参照物模块11位于所述显示屏上。使用者移动图像摄取模块12来控制显示器中目标物的移动时,需关注的焦点有几个:显示器中的目标物、参照物模块11及拿在手中的图像摄取模块12。关注显示屏中的目标物,才能知道目标物的位置及目标物是否移到至理想的位置;关注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是为了防止移动过程中参照物模块11与图像摄取模块12的偏位过大。显然,将参照物模块11设置在显示屏中,有利于使用者注视显示屏的情况下,兼顾到防止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的偏位。
另请注意,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出现的参照物模块11与图像摄取模块12的对准以及防止两者之间的过度偏位,均是指的是保持参照物模块11位于图像摄取模块12的视线范围内,而非强调图像摄取模块12的接受孔定要对准参照物模块11。这点说明同样适用于后面揭露的第二、三实施方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又一个改进,所述图像摄取模块12、图像分析模块13、过滤模块14设于一器件内,所述参照物模块11位于另一器件内。优点之一是,图像摄取模块12与参照物模块11设置在不同的器件内,容易实现两者间的相互移动。优点之二是,图像摄取模块12、图像分析模块13、过滤模块14设于同一器件内,方便过滤模块14对进入图像摄取模块12的光线的过滤,只需将过滤模块14置于图像摄取模块12前方即可;也方便图像摄取模块12将摄取到的图像传送给图像分析模块13。在实际的应用中,包含图像摄取模块12、图像分析模块13、过滤模块14的器件可以是电脑的鼠标,也可以是机顶盒的遥控器。参照物模块11则是另外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包含发光二极管和电池的一个简单装置,可以放置于鼠标或遥控器前方0.4~5米处,也可以放在电脑显示屏上或机顶盒中。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又一个改进,所述输入系统10另包括一个圆形透镜。所述圆形透镜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负责将光线聚焦到图像摄取模块12的接收孔中。
需说明的是,“光”与“光线”指所有的电磁波谱,既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可见光,又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等不可见光。
显示屏中的目标物,可以是电脑中常见的光标、指针,也可以是已打开菜单中已点亮的选项,还可以是游戏中玩家已选定的人物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有关一种产生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图4为所述产生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与图像分析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装置移动前,图像摄取模块对参照物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一图像;
移动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移动后,图像摄取模块对所述参照物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二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所述参照物在所述第一、二图像中的位置变化,从而获得所述参照物的位移参数,并将所述位移参数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获得的所述参照物的位移参数对显示器中的目标物进行移动操作。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所述参照物不断发射红外线。
作为对上述改进的改进,所述输入装置另包括滤除红外线外的其它光线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对进入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光线进行过滤。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改进,所述图像摄取模块不断地摄取所见到的图像,从而获得所述第一、二图像。
图5与图6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输入系统30。所述输入系统30希望能够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器中目标物的移动。为实现该功能,所述输入系统30包括彼此隔离的参照物模块40与输入装置50,所述参照物模块40固定放置并不断向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所述输入装置50适于握持在手中,包括:
图像摄取模块51,其设置在所述输入装置50之靠近所述参照物模块40的一端,以不断摄取包含所述参照物模块40的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52,其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图像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所述图像中参照物模块40位置的变化,获得所述输入装置50的位移参数。
操作时,移动输入装置50,使得输入装置50与参照物模块40产生相对运动,而图像摄取模块51与图像分析模块52可记录并分析得出两者间的位移参数。显示屏中的目标物得到该位移参数后,可根据该位移参数作出相应的移动,从而实现利用输入系统30自身移动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目的。
其中,图像摄取模块51与图像分析模块52记录并分析得出输入装置50与参照物模块40之间位移参数的过程不再详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摄取模块12与图像分析模块13的工作原理及过程类似。
从整个工作过程可以看出,由于选定参照物模块40作为固定拍摄对象,已然无需桌面即可获得输入装置50的位移参数,以实现对显示屏中目标物的控制,从而使输入装置50摆脱了对桌面的依赖。另外,选定参照物模块40作固定拍摄对象也使得图像分析模块52分析的目标单一、明确,使得图像分析模块52的工作更简单。相反的,现有的光学鼠标却需要在相邻的两幅图像中找出相同的特征,而后通过对比相同特征的位置变化信息,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更麻烦的是,每次移动鼠标后,就需要重新确定哪些是相同的特征,因为相同特征会随着鼠标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以上这些都会加重图像分析模块的工作量,也会要求图像摄取模块得拥有较高的分辨率。
不仅如此,参照物模块40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线也有利于图像分析模块52在图像中找寻参照物模块。即便参照物模块40与输入装置50相隔很远,参照物模块40也会很容易被图像摄取模块51捕捉到,并容易在摄取的图像呈现很清晰的相。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所述输入装置50还包括可滤除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外的其它光线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对进入所述图像摄取模块51的光线进行过滤。所以,在图像摄取模块51形成的图像中,其他物体都很暗,只有参照物模块40很亮,图像分析模块52就可极容易地锁定参照物模块40的位置,有利于后续进行的比对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过滤模块可以是颜色滤光片或薄膜滤光片。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改进,所述参照物模块40能够不断向外发射红外线。相应的,所述过滤模块会过滤掉除红外线外的其它光线。由于人眼对红外线不可见,所以参照物模块不会对使用者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当参照物模块40固定在显示屏上时,参照物模块40发出的红外线不会干扰到使用者对显示屏的注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又一个改进,所述目标物为指针或光标。当然,显示屏中的目标物也可以是已打开菜单中已点亮的选项,还可以是游戏中玩家已选定的人物等等。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再一个改进,所述输入装置50另包括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将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发送给控制所述目标物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目标物按照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进行移动。在实际应用中,无线模块可以是蓝牙或是其它无线传输模块。
作为对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个改进,所述输入装置50的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按键,所述输入装置为鼠标。当然,输入装置还可以是另有多个按键的用于机顶盒的遥控器。
图7展示的是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中的图像接受与分析装置7的模型,它完整了图像摄取模块与图像分析模块的辅助功能模块,是最可能出现的产品模型,与它对应使用的参照物模块能够不断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图像接受与分析装置7包括镜头座71、镜片72、滤光片73、图像传感器芯片74与电路板75。镜头座71用于固定镜片72,镜片72将光线聚焦到传感器芯片74上。滤光片73用来滤掉可见光,使得只能通过红外光线,这样能准确的从图像中采集到参考点(即参照物模块)的位置。图像传感器芯片74是将图像采集并处理得到参考点(即参照物模块)坐标的器件,相当于第一、二、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摄取模块与图像分析模块的组合。电路板75是提供图像传感器芯片74工作电源,以及连接图像传感器芯片74和其它模块,比如连接计算机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平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利用自身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包括:
参照物模块,用于作为参考物;
图像摄取模块,能够相对所述参照物模块移动,并获取参照物模块的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所述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参照物模块的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模块能够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另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对进入图像摄取模块的光线进行过滤,将除所述特定波长光线外的其它光线排除在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模块能够发射红外线;所述输入系统另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对进入图像摄取模块的光线进行过滤,将除红外线外的其它光线排除在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参照物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屏上。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过滤模块设于一器件内,所述参照物模块位于另一器件内。
7.一种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与图像分析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装置移动前,图像摄取模块对参照物模块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一图像;
移动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移动后,图像摄取模块对所述参照物模块进行图像摄取获得第二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所述参照物模块在所述第一、二图像中的位置变化,从而获得所述参照物模块的位移,并将所述位移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获得的所述参照物的位移对显示器中的目标物进行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能够发射红外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另包括滤除红外线外的其它光线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对进入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光线进行过滤。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摄取模块不断地摄取所见到的图像,从而获得所述第一、二图像。
11.一种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利用输入装置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的移动,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彼此隔离的参照物模块与输入装置,所述参照物模块固定放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图像摄取模块,设置在所述输入装置之靠近所述参照物模块的一端,以摄取包含所述参照物模块的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图像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所述图像中参照物模块位置的变化,获得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能够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能够滤除所述特定波长光线外的其它光线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对进入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光线进行过滤。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模块能够发射红外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模块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为指针或光标。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另包括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将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发送给控制所述目标物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目标物按照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移参数进行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的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按键,所述输入装置为鼠标。
CN201010125228A 2010-02-25 2010-02-25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Pending CN101776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228A CN101776964A (zh) 2010-02-25 2010-02-25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228A CN101776964A (zh) 2010-02-25 2010-02-25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964A true CN101776964A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3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5228A Pending CN101776964A (zh) 2010-02-25 2010-02-25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696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3331A (zh) * 2017-12-11 2018-04-20 大连锐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鼠标装置
CN110678060A (zh) * 2018-07-02 2020-01-10 Juki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安装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3331A (zh) * 2017-12-11 2018-04-20 大连锐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鼠标装置
CN110678060A (zh) * 2018-07-02 2020-01-10 Juki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安装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2928B2 (en) Free-space pointing and handwriting
EP0953934B1 (en) Pen like computer pointing device
CN101498980B (zh) 基于红外线摄像的触摸显示屏边框、系统及计算方法
US818897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 light pointer
CN100555179C (zh) 一种基于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US20020085097A1 (en) Computer vision-based wireless pointing system
US20140375564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CN102096529A (zh) 多点触控交互系统
CN1666222A (zh) 输入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JP2010539557A (ja) カメラとマーク出力とによる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
WO200906161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 light pointer
CN1157650C (zh) 用于计算机坐标与控制信息输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66243A (zh) 三维空间触控操作的方法及其手势
CN100594474C (zh) 光学滑垫
CN102667689B (zh) 交互式显示器
CN102945364A (zh) 基于运动图像识别的人员工位状态探测系统
CN111275665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叶片磨抛加工振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1013349A (zh) 一种电子平面显示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US20080186280A1 (en) Mouse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having same
CN103546679B (zh) 减少被摄像物体发生脱离拍摄窗口的装置及方法
CN101776964A (zh) 输入系统与控制显示屏中目标物移动的方法
CN101452349A (zh) 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光标控制装置、方法及影像系统
US8933883B2 (en) Light-pointing device and light-tracking receiver having a function selection key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WO2012145953A1 (zh) 一种基于平面光源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102419657A (zh) 一种交互式投影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