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933A -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933A
CN101771933A CN200910002366A CN200910002366A CN101771933A CN 101771933 A CN101771933 A CN 101771933A CN 200910002366 A CN200910002366 A CN 200910002366A CN 200910002366 A CN200910002366 A CN 200910002366A CN 101771933 A CN101771933 A CN 101771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emsc
session
transaction identifier
dialo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2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933B (zh
Inventor
谢振华
郝振武
李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02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到eMSC发送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与eMSC分别为该请求所对应的UE的每一会话建立对话,并在各对话的建立过程中分别将各会话的事务标识发送给eMSC;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后,eMSC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消息发送给SC AS;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消息后,SC AS根据所述UE的会话信息完成后续的业务操作。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多对话方式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现有技术中对现有消息的扩展,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多媒体子系统中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Service Continuity,简称SC)的方法。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简称IMS)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提出的一种基于IP的网络架构,构建了一个的开放而灵活的业务环境,支持多媒体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
在IMS业务体系中,控制层和业务层是分离的,控制层不提供具体业务,只向业务层提供必要的触发、路由、计费等功能。
控制层中业务触发和控制功能是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简称CSCF)完成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分为: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SCF,简称P-CSCF)、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SCF,简称I-CSCF)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SCF,简称S-CSCF)三种类型,其中负主要责任的是S-CSCF,I-CSCF是可选的。
业务层是由一系列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AS)组成,能提供具体业务服务,AS可以是独立的实体,也可以存在于S-CSCF中。
控制层(S-CSCF)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控制业务触发,调用AS上的业务,实现业务功能。AS和S-CSCF可以统称为服务设备(Server Equipment,简称SE)。
会话中的端到端设备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负责与使用者的交互,有的UE具有多种接入网络的方式,包括通过3GPP的包交换(Packet Switch,简称PS)域接入网络,通过其他非3GPP的PS域接入网络,甚至可以通过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简称CS)域接入网络等。
如果CS网络配置了增强移动交换中心(enhanced Mobile Switch Center,简称eMSC),由eMSC提供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接口来与IMS网络交互,则IMS网络与CS网络的交互可以通过eMSC来实现。
对于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UE而言,无论其能同时使用多种接入方式还是某时刻只使用一种接入方式,如果其在一种接入方式下正在执行某项业务,比如通话,当UE移动到其他地方而需要改变其使用的接入方式时,UE和网络能提供某种方式使UE正在执行的业务不被中断,这样的能力我们称之为业务连续性。
图1是业务连续性示意图,描述了UE-1与UE-2建立会话的信令路径和媒体路径,以及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与UE-2的信令路径和媒体路径,为简化图示和描述,将S-CSCF和业务连续性AS(SC AS)画成一个实体,两者间使用标准的SIP协议通讯。
业务连续性发生前,UE-1和UE-2间建立了会话,其信令路径描述如下:
A102:UE-1和P-CSCF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IMS的SIP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是访问端(Access leg)路径;
A104:P-CSCF和SC AS/S-CSCF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IMS的SIP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也属于访问端(Access leg)路径;
R101:SC AS/S-CSCF和UE-2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IMS的SIP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是远端(Remote leg)路径;
业务连续性发生后,UE-1和UE-2间的信令路径和媒体路径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信令路径的变化描述如下:
A112:UE-1和eMSC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CS域的信令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是访问端(Access leg)路径;
A114:eMSC和SC AS/S-CSCF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IMS的SIP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也属于访问端(Access leg)路径;
R101:SC AS/S-CSCF和UE-2之间的信令路径,通过IMS的SIP协议互相通讯,对于SC AS而言,这是远端(Remote leg)路径,在业务连续性发生后,该远端路径没有变化。
图2是现有技术中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描述了UE-1和UE-2间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激活状态,同时UE-1和UE-3间也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保持状态,UE-1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使用CS域建立媒体连接,UE-1及网络如何实现业务连续性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UE-1与UE-2间建立了会话并处于激活状态,同时UE-1与UE-3间也建立了会话并处于保持状态;在建立会话的过程中,SC AS通过信令路径将会话的事务标识(Transaction Identity,简称TI)传给UE-1,事务标识TI1和TI2分别用于在CS域标识上述两个会话;
步骤202、如果UE-1是双模用户设备,当UE-1检查到自己需要使用CS域媒体时,会在CS网络发起呼叫请求,比如发送CS域的SETUP(建立)消息,呼叫的目标是用于标识业务连续性呼叫的特别号码;如果UE-1是单模用户设备UE,则当UE-1需要使用CS网络时,原网络(PS网络)会向目标网络(CS网络)发起切换过程,因此eMSC会收到原网络的切换请求;
步骤203、对于以上这两种情况,eMSC都会发起IMS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比如发起INVITE(邀请)消息,该消息的目标为用于标识业务连续性呼叫的特别号码;
步骤204、SC AS收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选择处于激活状态的会话进行媒体更新;
步骤205、SC AS向远端用户设备UE-2发送更新请求,比如发送reINVITE(重邀请)消息或UPDATE(更新)消息,以更新UE-2的媒体连接为与eMSC连接;
步骤206、UE-2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207、SC AS收到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UE-1的所有会话的相关信息(会话信息),包括各会话的事务标识、SC AS为此会话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会话的相应状态、以及可能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信息等;
步骤208、eMSC收到上述携带会话信息的应答消息后,根据会话信息发起一个或多个建立连续会话请求,本实施例中,eMSC需再发起一个建立连续会话请求;
步骤209、SC AS收到新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向相应的用户设备UE-3发起媒体更新请求,比如发送reINVITE消息或UPDATE消息,以更新UE-3的媒体连接为与eMSC连接;
步骤210、UE-3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211、SC AS收到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至此,UE-1、UE-2和UE-3的媒体连接被修改成功;
步骤212、UE-1在CS域执行保持会话操作,以保持与UE-2的会话,比如发送CS域的HOLD(保持)消息,消息中携带标识该会话的事务标识TI1;
步骤213、eMSC收到保持消息,根据TI1与SC AS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的对应关系找到相应的IMS媒体连接的信令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更新消息,比如发送UPDATE消息,以将该IMS媒体连接的状态修改为保持状态;
步骤214、SC AS收到更新消息后,将该消息转发给相应的用户设备UE-2;
步骤215、UE-2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216、SC AS收到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转发该消息;
自此,UE-1和UE-2间的媒体状态被修改为保持状态。
由上可知,现有的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在步骤207中,需要对IMS的消息做比较大的扩展,以包含许多信息,并且eMSC还必须增加理解该新增信息的能力以发起多个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对现有系统的改动比较大,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对现有技术的消息进行较大扩展即可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到增强移动交换中心eMSC发送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 AS与eMSC分别为该请求所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每一会话建立对话,并在各对话的建立过程中分别将各会话的事务标识发送给eMSC;
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后,eMSC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消息后,SC AS根据所述UE的会话信息完成后续的业务操作。
此外,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通过向eMSC返回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的多个应答消息与eMSC建立所述对话;
所述各应答消息具有不同的对话标识并携带所述UE的不同会话的事务标识。
此外,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分别向所述UE的每一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返回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的所述应答消息。
此外,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向所述UE的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该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分别返回所述具有不同的对话标识并携带不同会话的事务标识的应答消息。
此外,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通过向eMSC返回该请求的应答消息建立所述UE的一个会话所对应的对话,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
SC AS通过向eMSC发送一个或多个转移消息请求eMSC发起为所述UE的其余会话建立对话,所述转移消息的转移目标域的值为相应会话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此外,SC AS在所述转移消息中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
此外,接收到所述转移消息后,eMSC向SC AS发送呼叫请求消息,该消息的目标为相应会话的所述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后,SC AS向eMSC返回该呼叫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
此外,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后,SC AS向相应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返回所述应答消息。
此外,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为保持消息;
eMSC接收到所述保持消息后,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更新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更新消息后,SC AS通过向相应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消息完成所述后续的业务操作。
此外,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为删除消息;
eMSC接收到所述删除消息后,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挂断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挂断消息后,SC AS通过向相应会话的远端设备发送删除消息完成所述后续的业务操作。
此外,所述应答消息中还包含相应会话的状态信息。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多对话方式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现有技术中对现有消息的扩展,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业务连续性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会议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会议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SC AS在接收到eMSC发送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主动与eMSC建立多个对话用于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并分别在各对话的建立过程中分别将不同的事务标识发送给eMSC。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图中为了画图和描述的方便,将P-CSCF和S-CSCF省略了,这两个实体完全是按标准过程处理消息。
第一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描述了UE-1和UE-2间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激活状态、同时UE-1和UE-3间也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保持状态,UE-1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使用CS域建立媒体连接,UE-1及网络如何实现业务连续性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UE-1与UE-2间建立了会话并处于激活状态,同时UE-1与UE-3间也建立了会话并处于保持状态,在建立会话的过程中,SC AS与UE-1共享会话的事务标识(Transaction Identity,TI),事务标识TI1和TI2分别用于在CS域标识上述两个会话;
SC AS分配TI后,可以通过向UE-1发送的消息中携带该TI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接口上的信息,比如Ut接口,互相通知相应会话的TI信息来共享会话的TI。
步骤302~306、与图2的步骤202~206相同;
步骤307、SC AS收到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TI1;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
SC AS可以在同意更新消息中将会话设置为激活状态(会话的缺省状态即为激活状态)。
步骤308、SC AS向多个其他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本实施例中中SC AS是向UE-3发送更新请求,比如发送reINVITE(重邀请)消息或UPDATE(更新)消息,以更新UE-3的媒体连接为与eMSC连接,并且将会话设置为保持状态;
本步骤与步骤305无先后顺序关系,即本步骤也可以在步骤305之前执行,或并行执行。
步骤309、UE-3收到步骤308的更新请求,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310、SC AS收到步骤309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再次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TI2,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并且将会话设置为保持状态(即该消息中还包含相应会话的状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区分本步骤的应答消息与步骤307的应答消息,SCAS需要保证这两个应答消息的对话标识不同,此时eMSC和SC AS间建立了2个信令路径(即两个对话),这两个信令路径以对话标识区分,一个用于控制事务标识TI1标识的会话,另一个用于控制事务标识TI2标识的会话。
本步骤中,SC AS采用分支技术,通过对步骤303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返回具有不同对话标识的应答消息在eMSC和SC AS间建立了新的对话。
至此,UE-1、UE-2和UE-3的媒体连接被修改成功。
步骤311、UE-1在CS域执行保持会话操作,以保持与UE-2的会话,比如发送CS域的HOLD(保持)消息,消息中携带标识该会话的事务标识TI1;
步骤312、eMSC收到保持消息,在相应的IMS媒体连接的信令路径上(也就是使用不同的对话标识)发送更新消息,比如发送UPDATE消息,以将该IMS媒体连接的状态修改为保持状态;
步骤313、SC AS收到更新消息后,将其转发给相应的用户设备UE-2;
步骤314、UE-2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315、SC AS收到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转发该消息;
至此,UE-1和UE-2间的媒体状态被修改为保持状态。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多会话保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描述了UE-1和UE-2间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激活状态、同时UE-1和UE-3间也建立了IMS会话并处于保持状态,UE-1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使用CS域建立媒体连接,UE-1及网络如何实现业务连续性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407、与图3的步骤301~307相同;
步骤408、SC AS为每一未更新会话向eMSC发送用于请求eMSC建立对话的消息,比如发送REFER(转移)消息,其Refer-To(转移目标)域的值为SC AS为相应会话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本实施例中,还有一个未更新会话,所以只发送一个用于请求eMSC建立对话的消息。
SC AS发送的上述消息可以携带TI信息,比如在Refer-To域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
本步骤与步骤405无先后顺序关系,即本步骤也可以在步骤405之前执行,或并行执行。
步骤409、eMSC收到步骤408的消息,按标准要求发送呼叫请求,比如发送INVITE消息,消息的目标是SC AS为相应会话(即事务标识TI2对应的会话)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步骤410、SC AS收到步骤409的消息,向UE-3发送更新请求,比如发送reINVITE(重邀请)消息或UPDATE(更新)消息,以更新UE-3的媒体连接为与eMSC连接,并且将会话状态设置为保持;
步骤411、UE-3收到步骤410的消息,同意更新操作,发送同意更新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412、SC AS收到步骤411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如果步骤408的消息中没有携带事务标识,则此应答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并且将会话设置为保持状态(即该消息中还包含相应会话的状态信息);
通过步骤408、409和412,SC AS与eMSC间建立了新的对话,eMSC保存事务标识T2与该对话的对话标识(即步骤409的呼叫请求使用的对话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至此,UE-1、UE-2和UE-3的媒体连接被修改成功。
步骤413~417、与图3中的步骤311~315相同;
至此,UE-1和UE-2间的媒体状态被修改为保持状态。
第三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会议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描述了UE-1建立了会议业务,将UE-2和UE-3加入会议,UE-1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使用CS域建立媒体连接,UE-1及网络如何实现业务连续性的过程。如图5所示,UE-1与会议业务AS之间的会话的事务标识为TI1,会议业务AS与UE-2和UE-3之间的会话的事务标识分别为TI2和TI3。
图5所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507、与图4的步骤401~407相同,只是在步骤505中更新的远端是会议业务AS,UE-1与会议业务AS间有会话连接并处于激活状态;
步骤508、SC AS知道UE-1在执行会议业务,并且是会议业务的创建者(根据会议创建过程中,会议业务AS返回的消息中带会议业务指示而得知),于是向eMSC再次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UE-1与UE-2会话(该会话是虚拟的,实际上是会议业务AS与UE-2的会话)的事务标识TI2,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
需要注意的是,为区分本步骤的应答消息与步骤507的应答消息,SC AS需要保证这两个应答消息的对话标识不同,此时eMSC和SC AS间建立了2个信令路径(即2个对话),这两个信令路径以对话标识区分,一个用于控制事务标识TI1对应的会话,另一个用于控制事务标识TI2对应的会话。
本步骤中,SC AS采用分支技术,通过对步骤503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返回具有不同对话标识的应答消息在eMSC和SC AS间建立了新的对话。
步骤509、SC AS再次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UE-1与UE-3会话(该会话是虚拟的,实际上是会议业务AS与UE-3的会话)的事务标识,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并且将会话设置为保持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为区分本步骤的应答消息与步骤507和508的应答消息,SC AS保证这三个应答消息的对话标识不同,此时eMSC和SC AS间建立了3个信令路径(即3个对话)。
至此,UE-1和会议业务AS的媒体连接被修改成功。
步骤510、UE-1在CS域执行删除成员操作,以删除会议成员UE-2,比如发送CS域的RELEAE(释放)消息,消息中携带UE-1与UE-2的虚拟会话的事务标识TI2;
步骤511、eMSC收到删除消息,按标准过程在事务标识TI2对应的信令路径上(也就是使用与事务标识TI2对应的对话标识)发送挂断消息,比如发送BYE(结束)消息;
步骤512、SC AS收到挂断消息后,根据UE-1的会话信息获知UE-1是会议业务的创建者,因此SC AS向会议业务AS发送删除成员消息,按标准过程,SC AS发送REFER消息,消息的Method域的值为BYE,Refer-To域的值为UE-2的标识(SC AS参与UE-1的所有会话过程,因此有事务标识与远端用户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513、会议业务AS收到删除成员消息,按标准过程向UE-2发送挂断消息,比如BYE消息;
步骤514、UE-2收到挂断消息,向会议业务AS发送同意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步骤515、按标准过程,本步骤与步骤513同时进行,会议业务AS向SC AS发送同意消息,比如发送“202 Accepted”消息;
步骤516、SC AS收到步骤515的消息,向eMSC发送同意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
至此,会议成员UE-2被删除。
第四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会议业务的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描述了UE-1建立了会议业务,将UE-2和UE-3加入会议,UE-1发生业务连续性后,UE-1使用CS域建立媒体连接,UE-1及网络如何实现业务连续性的过程。如图6所示,UE-1与会议业务AS之间的会话的事务标识为TI1,会议业务AS与UE-2和UE-3之间的会话的事务标识分别为TI2和TI3。
图6所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607、与图5的步骤501~507相同;
步骤608、SC AS知道UE-1在执行会议业务,并且是会议业务的创建者(根据会议创建过程中,会议业务AS返回的消息中带会议业务指示而得知),于是向eMSC发送多个请求发送建立连续会话请求的消息,比如发送REFER(转移)消息,其Refer-To(转移目标)域的值为SC AS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该消息可以携带TI信息,比如在Refer-To域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本实施例中,该消息可携带TI2标识,用于标识UE-1和UE-2间的虚拟会话;
步骤609、eMSC收到步骤608的消息,按标准要求发送呼叫请求,比如发送INVITE消息,消息的目标为收到的SC AS分配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步骤610、SC AS收到步骤609的消息,向eMSC发送应答消息,比如发送“200 OK”消息,如果步骤608中没有携带事务标识,则此应答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比如在消息的Contact(联系人)域的值中,以参数“ti=”的形式携带,并且将会话状态设置为保持;
步骤611、该步骤和步骤608没有先后顺序关系,SC AS重复步骤608~610的步骤,只是携带的事务标识为TI3,用以标识UE-1和UE-3间的虚拟会话;
至此,UE-1和会议业务AS的媒体连接被修改成功。
步骤612~618、与图5中的步骤510~516相同;
至此,会议成员UE-2被删除。

Claims (11)

1.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到增强移动交换中心eMSC发送的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 AS与eMSC分别为该请求所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每一会话建立对话,并在各对话的建立过程中分别将各会话的事务标识发送给eMSC;
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后,eMSC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消息后,SC AS根据所述UE的会话信息完成后续的业务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通过向eMSC返回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的多个应答消息与eMSC建立所述对话;
所述各应答消息具有不同的对话标识并携带所述UE的不同会话的事务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分别向所述UE的每一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返回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的所述应答消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向所述UE的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该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分别返回所述具有不同的对话标识并携带不同会话的事务标识的应答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建立连续会话请求后,SC AS通过向eMSC返回该请求的应答消息建立所述UE的一个会话所对应的对话,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该会话的事务标识;
SC AS通过向eMSC发送一个或多个转移消息请求eMSC发起为所述UE的其余会话建立对话,所述转移消息的转移目标域的值为相应会话的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C AS在所述转移消息中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转移消息后,eMSC向SC AS发送呼叫请求消息,该消息的目标为相应会话的所述会话转移目标标识;
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后,SC AS向eMSC返回该呼叫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相应会话的事务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后,SC AS向相应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请求,并在接收到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意更新消息后,向eMSC返回所述应答消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为保持消息;
eMSC接收到所述保持消息后,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更新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更新消息后,SC AS通过向相应会话的远端用户设备发送更新消息完成所述后续的业务操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发送的携带事务标识的消息为删除消息;
eMSC接收到所述删除消息后,根据事务标识与对话的对应关系将其转换为相应对话上的挂断消息发送给SC AS;
接收到eMSC发送的所述挂断消息后,SC AS通过向相应会话的远端设备发送删除消息完成所述后续的业务操作。
11.如权利要求2或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消息中还包含相应会话的状态信息。
CN200910002366.1A 2009-01-06 2009-01-06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1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2366.1A CN101771933B (zh) 2009-01-06 2009-01-06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2366.1A CN101771933B (zh) 2009-01-06 2009-01-06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933A true CN101771933A (zh) 2010-07-07
CN101771933B CN101771933B (zh) 2015-08-12

Family

ID=42504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23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1933B (zh) 2009-01-06 2009-01-06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19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450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释放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936208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VCC的Refer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28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域呼叫建立、触发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28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域呼叫建立、触发方法、系统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TD S2-087460》", 1 December 2008 *
HUAWEI: "《3GPP TD S2-086815》", 17 October 200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450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释放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936208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VCC的Refer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6208B (zh) * 2014-03-21 2019-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VCC的Refer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933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5299B (zh) 一种单模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330748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会话控制路径的切换方法
EP2312806B1 (en) A media negotiation method for ip multimedia link
CN101237614B (zh) 一种实现彩铃业务的方法
EP2421218B1 (en) Session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of
CN102238672B (zh) 反向单待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761917A (zh) 一种被叫侧发生会话切换的处理方法和as
CN101494648B (zh) 一种终端设备间媒体转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GB2469610A (en) A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alizing explicit communication transfer
CN102761915A (zh) 一种主叫侧发生会话切换的处理方法和as
CN101183960A (zh) 一种询问转接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771933B (zh) 一种实现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CN102238673A (zh) 反向单待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724723B (zh) 基于ims的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453453B (zh) 实现呼叫保持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90267B (zh) 一种多方通话业务连续性的实现方法
CN101998568B (zh) 一种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实现方法
CN101969627B (zh) 单待终端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657026B (zh) 一种媒体流转移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服务器
CN102420803B (zh) 终呼通过拜访地ims接入点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48444B (zh) 被叫处理方法、系统及网络节点
CN102340490B (zh) 一种实现媒体锚定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97847B (zh) 电路域多会话切换到分组域时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1097966A1 (zh) 一种单模业务连续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296100B (zh) 显式呼叫转移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