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447A -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447A
CN101771447A CN200810190854A CN200810190854A CN101771447A CN 101771447 A CN101771447 A CN 101771447A CN 200810190854 A CN200810190854 A CN 200810190854A CN 200810190854 A CN200810190854 A CN 200810190854A CN 101771447 A CN101771447 A CN 101771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equency
road
diversity
antenna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0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447B (zh
Inventor
金鹤飞
杭靠文
邱炜
郭晓昱
崔亦军
肖昌民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908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其中,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载频合路器和多个天线,其中,载频合路器用于将输入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输出合路信号,其中,载频合路器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通过不同的天线分别发射其输出端和负载端输出的合路信号。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基站的性能,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方式组网方式,特别是对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FDD方式,一个小区要实现多个载频的发射,需要使用3dB电桥合路,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个小区使用4个载频时的收发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使用这种合路方式,当3dB电桥合路器将2个载频合路时,只有使用一半的发射功率将合路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另一半功率被负载吸收。
采用上述的合路方式,由于负载吸收了一半的能量,这一半的能量的功耗需要基站散热,整机的功耗太大,从而会增加散热的难度,对于室内站型,还可以通过排风装置,进行散热,但对于室外站型,只能自然散热,所以散热难度更大。
另一方面,在很多应用场景下,需要采用小区分裂的方式,比如高速铁路或公路覆盖、隧道内外覆盖,覆盖一幢高楼的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等都可以采用分裂小区的方式覆盖。通过采用一个小区分裂的覆盖方式,实现一个小区多个区域覆盖,可以减少小区切换。传统的小区分裂都是采用天线口接合分路器的方式进行分裂,具体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合分路器是在滤波器(包括双工滤波器和分集接收滤波器)到天线之间进行合路的,因此,为了避免发射互调落在接收带内影响接收灵敏度,对合分路器的互调要求比较高,从而增加成本。并且,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发射时,由于3dB电桥合路输出的合路信号只使用了一半的发射功率,从而使得小区的覆盖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难度大、成本比较高及小区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载频合路器和多个天线,其中,载频合路器用于将输入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输出合路信号,其中,载频合路器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通过不同的天线分别发射其输出端和负载端输出的合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的天线和多个接收通道,其中,每个区域或每个方向的天线包括互为分集的多个分集天线,多个接收通道中的每个接收通道分别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为来自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接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发射接收系统包括:多个分集天线、发射载频合路器和多个接收通道。其中,多个分集天线,包括同一小区的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上的互为分集的多个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多载频信号;发射载频合路器,其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与多个分集天线中的同一小区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天线连接,用于将输入的待发射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并将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通过输出端和负载端发送给天线发射;多个接收通道,每个接收通道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为来自小区的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通过载频合路器的负载端吸收的能量,使得这部分能量能够通过另一面天线发射出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难度大、小区分裂存在的小区覆盖范围较小及对合分路器的互调要求比较高的问题,增加了基站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基站的性能,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实现多个载频发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实现小区分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级合路方式的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级合路方式的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分集接收S2系统的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分集接收S2系统的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分集接收S4系统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分集接收S4系统另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一般小区分裂的覆盖示意图;
图12B为都市高楼区域覆盖的示意图;
图12C为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等线状区域覆盖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两接收分集和两发射分集的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有一半能量被3dB电桥合路的负载吸收,增加了基站的功耗,增大了散热难度,以及现有小区分裂,会减少基站的覆盖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载频合路器的负载端与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通过与负载端连接的天线,同时使用另一半功率发射信号,从而减少了基站的功耗,增加小区覆盖半径,实现小区分裂或实现发射分集。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主要包括:载频合路器31、多个双工滤波器33(图中示出了两个双工滤波器33-1和33-2)和多个天线35(图中示出了两个天线35-1和35-2)。其中,载频合器31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35连接,在图3中,载频合器31的输出端与天线35-1连接,载频合器31的负载端与天线35-2连接,用于将输入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并将输出的合路信号通过分别与输出端和负载端天线发射。双工滤波器33,位于载频合路器31与天线35之间,用于对载频合器31输出合路信号进行滤波。
图3中只示出了一种可能连接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的部署,双工滤波器33和天线35的数量可能有多个。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载频合路器35可以由一个3dB电桥合路或多个3dB电桥合路组成,当载频合路器35由多个3dB电桥合路组成时,该多个3dB电桥合路之间可以以分级的方式进行连接。
当载频合路器35由一个3dB电桥合路组成时,该3dB电桥合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如图4所示,3dB电桥合路器输入端的信号可以为多个单个载频信号,也可以是多个载频合路之后的合路信号,
当载频合路器35由多个3dB电桥合路组成时,输入每个3dB电桥合路的载频信号包括单载频信号和/或经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图5为一种双级合路方式的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载频合路器35包括3个3dB电桥合路:3dB电桥合路351、3dB电桥合路353和3dB电桥合路355,其中,3dB电桥合路353和3dB电桥合路355为第一级,输入3dB电桥合路353和3dB电桥合路355的信号,其中Tx1、Tx2、Tx3和Tx4可以是单个载频,也可以是多个载频合路之后的信号。
并且,当载频合路器35由多个3dB电桥合路组成时,每个3dB电桥合路的负载端可以分别与一个天线连接,且这些天线互不相同,如图5所示,3dB电桥合路351、3dB电桥合路353和3dB电桥合路355的负载端与3dB电桥合路35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小区的A、B、C和D区域的天线连接;也可以只将最后一级3dB电桥合路的负载端连接至一天线,该天线与该3dB电桥合路的输出端连接的天线不同,在图5中,3dB电桥合路353和3dB电桥合路355的负载端可以连接负载,而不连接至天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需要覆盖的区域较少,可以采用后一种连接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上述分别与载频合路器35的输出端和负载端连接的天线可以为同一小区不同方向的天线或同一小区不同区域的天线,从而可以实现小区分裂,达到一个小区多区域覆盖,增加小区覆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可以作为小区分裂的发射装置。
当然,分别与载频合路器35的输出端和负载端连接的天线可以为同一小区同一方向的不同分集的天线或同一小区同一区域的不同分集的天线,如图13所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负载端的能量来实现发射分集,从而可以增加同一小区TX信号对抗多径能力,最多可以相当于最大发射加大一倍。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可以作为分集发射的发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不限于小区分裂和分集发射两种应用,还可以作为其它应用,发射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可以充分利用载频合路器的负载端输出功率,减少基站功耗,有利于基站的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小区分裂,并且,该装置可以作为小区分裂的接收装置与上述小区分裂的发射装置配合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实现小区分裂方式,作为接收用。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主要包括:多个分集天线,包括同一小区的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上的互为分集的多个天线61(图中n、m和N为大于1的整数,n为一个小区中区域或方向的数量,m为分集数,N为接收通道的数量,其值可以为系统中载频的数量与分集数m的乘积)、多个接收通道62。其中,多个接收通道的数量和发射载频的数量和分集接收的数量相关,具体地,接收通道的数量可以为发射载频的数量与分集接收数量的乘积,如:对于2载频的发射,如果是2分集接收,则接收通道的数量为:2*2=4,如果是4分集接收,则接收通道的数量为:2*4=8。
对于多个接收通道62中的每个接收通道,每个接收通道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为来自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多个接收通道62可以包括:多个滤波器(包括双工滤波器或分集接收滤波器)、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简称为LNA)、多个合分路器和多个收信机。其中,多个双工滤波器或分集接收滤波器中的每个滤波器与一个分集天线连接,用于对与其连接的分集天线接收到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入与之连接的LNA;多个LNA中的每个LNA分别与一个滤波器连接,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与之连接的合分路器;多个合分路器,与LNA连接,用于将LNA输入的来自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的多个分集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合路和分路处理,得到多个合路信号,其中,每个合路信号为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某一载频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同一分集接收天线的合路信号,并将处理后的多个合路信号分别输出给与之连接的各个载频对应的收信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合分路器可以将输出的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同一分集的信号进行合路,并将合路后的合路信号按照载频进行分路,将分路后的各个载频的合路信号输出给与各个载频对应的收信机,也可以将输出的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同一分集的信号进行分路,将接收到的信号按载频进行分路,然后属于同一载频的信号进行合路,最后再将合路后的信号进行分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合路分路,具体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合路分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只要该方式可以满足每个收信机接收的信号为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分集接收天线的某一载频的某一分集的合路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合分路器处理的为经LAN放大处理后的信号,因此,增加的合分路器对接收机的灵敏度几乎没有影响。
具体地,对于FDD系统,在2分集接收S2(即一个小区有2个载频)系统中,每个区域或方向均有互为接收分集的分集1、分集2的两面天线(对于4分集系统有互为接收分集的4面天线,这里不详细描述,可以参考2分集系统方式),每个载频均有互为分集的分集1、分集2两个接收通道。因此,对于每载波的分集1接收通道接收信号,是来自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天线分集1的合路信号,每载波的分集2接收通道,是来自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天线分集2的合路信号(对于其它分集系统,比如4分集系统,每载波有四个接收通道,所以还有第三路接收、第四路接收,这两路接收也需是来自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对应天线分集的合路信号)。其中,接收通道的组成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中示出的为S2两分集接收的情形,对于其它S4两分集等,具体情况与S2两分集类似),小区的A区域分集1天线和小区的B区域分集1天线接收到信号,分别输入到双工滤波器71-1和71-2,小区的A区域分集2天线和小区的B区域的分集2天线接收到信号,分别输入分集接收滤波器73-1和73-2,双工滤波器71-1和71-2分别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后,将滤波后的信号分别输入到LNA 75-1和75-2,分集接收滤波器73-1和73-2分别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后,将滤波后的信号分别输入到LNA 75-3和75-4,LNA 75-1和75-2分别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合分路器37-1,而LNA 75-3和75-4分别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合分路器37-2,合分路器37-1及合分路器37-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合路和分路处理,并将分路处理后的信号按照载频输入各个收信机39之中,在图7中,共包括4个收信机,即收信机39-1、收信机39-2、收信机39-3和收信机39-4。对于其它分集系统,比如4分集系统,每载波或载频有四个接收通道,所以还有第三路接收、第四路接收,这两路接收也需是来自不同区域或方向的对应天线分集的合路信号,具体与2分集系统相似。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中,载频合路器的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与同一小区不同方向的天线或同一小区不同区域的天线连接时,该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可以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配合使用,由此得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接收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射接收系统。
以S2两分集系统为例,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接收系统包括:小区的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上的多个分集天线81,用于接收和发送多载频信号;载频合路器83,其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与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分集天线81连接,用于将输入的待发射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并将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通过所述输出端和负载端发送给天线81发射;多个接收通道,包括收信机85、合分路器87和滤波器89,其中,每个收信机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收信机接收的信号为来自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2两分集接收系统中的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发射接收系统的两根天线中的一根作为小区的分裂小区A区域使用,另一根作为小区的分裂小区B区域使用。对于发射通道:载频PA1和载频PA2合路之后,通过小区的A区域天线和B区域天线分别发射,该两个区域都有载频1、载频2的信号,虽然A区域和B区域为两个小区,但对于基站侧,A区域和B区域为同一个小区。对于小区分裂接收通道:对于S2的配置,由于有2个载频,每个载频均有互为分集的分集1、分集2两个接收通道,也就是一共有四路收信机:载频1分集1收信机、载频1分集2收信机、载频2分集1收信机、载频2分集2收信机。小区的A区域和B区域看作基站的同一小区,把A区域分集1天线、B区域分集1天线接收的信号通过合分路器合路成为小区分集1的接收信号,把A区域分集2、B区域分集2接收的信号通过合分路器合路成为小区分集2的接收信号。然后将合分路器合成之后小区分集1的接收信号分成两路,一路送给接载频1分集1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2分集1收信机,从而使得载频1、载频2分集1收信机都有来自A区域、B区域分集1天线的接收合路信号;并将合成之后小区分集2的接收信号分成两路,一路送给载频1分集2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2的2收信机,这样载频1、载频2的2收信机都有来自A区域、B区域分集2天线的接收合路信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合分路器可以用合路器加分路器实现,也可以用3dB电桥的方式实现,具体实现方式根据不同的应该场景来选择。
图10为S4(S4,即一个小区有4个载频)两分集接收系统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发射接收系统的两根天线中一根作为小区的分裂小区A区域使用,另一根作为小区的分裂小区B区域使用。对于发射通道:载频PA1和载频PA2合路之后,通过小区的A区域天线和B区域天线分别发射,两个区域都有载频1、载频2的信号;载频PA3和载频PA4合路之后,通过小区的A区域天线和B区域天线分别发射,两个区域都有载频3、载频4的信号。对于小区分裂接收通道:对于S4两分集接收的配置,由于有4个载频,每个载频均有互为分集的分集1、分集2两个接收通道,也就是一共有八路收信机:载频1分集1收信机、载频1分集2收信机、载频2分集1收信机、载频2分集2收信机、载频3分集1收信机、载频3分集2收信机、载频4分集1收信机、载频4分集2收信机。将小区的A区域和B区域作为基站的同一小区,可以将A区域分集1天线、B区域分集1天线接收的信号合路成为小区分集1的接收信号,把A区域分集2、B区域分集2接收的信号合路成为小区分集2的接收信号。合成之后小区分集1的接收信号分成四路:一路送给接载频1分集1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2分集1收信机、一路送给接载频3分集1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4分集1收信机,从而使得载频1、载频2、载频3、载频4分集1收信机都有来自A区域、B区域分集1天线的接收合路信号。同样,将合成之后小区分集2分成四路:一路送给载频1分集2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2分集2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3分集2收信机,一路送给载频4分集2收信机,因此,载频1、载频2、载频3、载频4分集2收信机都有来自A区域、B区域分集2天线的接收合路信号。
图11为S4系统中的另一种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射接收系统与图10中的发射接收系统的区别于,接收通道对于A区域、B区域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先分路,一路为载频1和载频2的信号,一路为载频3和载频4的信号,然后再把两区域载频1、载频2的信号合路成小区分集1(或小区分集2)的2路载频信号,两区域的载频3、载频4信号合路成小区分集1(或小区分集2)的2路载频信号,合成小区后的信号,再分给对应载频的收信机,这种方式也能实现载频1、载频2、载频3、载频4的收信机都有来自A区域、B区域对应分集天线的接收合路信号。
利用上述图8至图11提供的发射接收系统,可以实现小区分裂,增加小区的覆盖范围。图12A至图12C为分别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接收系统实现小区分裂的应用示意图。
图12A为一般小区分裂的覆盖示意图,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可以将原来的3扇区每扇区120度覆盖分裂成为6扇区,每扇区60度覆盖,以增大基站覆盖,减少站点数量。通过配置天线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小区覆盖的角度,即图12A中的两个60度覆盖范围可以成一定的角度覆盖。
图12B为都市高楼区域覆盖的示意图,如图12B所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采用高仰角覆盖高层住户,低仰角覆盖低层住户。
图12C为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等线状区域覆盖的示意图,如图12C所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覆盖,减少切换掉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中,如果载频合路器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同一小区同一方向的天线或同一小区同一区域的天线连接时,可以实现发射分集,即作为分集发射的发射装置,与该发射装置配合使用的接收装置可以由现有技术的接收分集系统来接收信号。
以两接收分集和两发射分集的发射接收系统为例,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接收分集和两发射分集的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分集天线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滤波器滤波后,输入LNA,进行放大处理,然后再输入到接收分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如图13所示,输入信号Tx1和Tx2可以上单个载频,也可以是多个载频合路之后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S2、S4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对于其它方式如S3、S5、S6等,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对S2和S4的描述得到相应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将载频合路器的能量全部发射,减小功耗,有利于基站的散热;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在双工滤波器与天线之间没有传统方式的合路器,从而可以提高互调指标;另外,由于合路器都是放在LNA的后边,因此,对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灵敏度没有影响;并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比传统方案提高30%左右的小区覆盖半径;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节省了一个业务时隙信道,减少了切换,提高了通话语音质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小区里可以实现共享资源,分裂小区的容量可以根据用户的数量自由分配,将天线从目前低容量的部分变换为指向高容量的部分,灵活覆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多载频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载频合路器和多个天线,其中,所述载频合路器用于将输入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输出合路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频合路器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通过所述不同的天线分别发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负载端输出的合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频合路器包括一个3dB电桥合路器或多个3dB电桥合路器,
其中,输入每个3dB电桥合路器的多个载频信号包括:单载频信号和/或经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且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以分级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的最后一级的3dB电桥合路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不同的天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中每个3dB电桥合路的负载端都与不同天线连接或部分3dB电桥负载端与不同天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小区分裂应用时,所述不同的天线为同一小区不同方向的天线或同一小区不同区域的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分集发射应用时,所述不同的天线为同一小区同一方向的不同分集的天线或同一小区同一区域的不同分集的天线。
7.一种多载频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的天线,其中,每个区域或每个方向的天线包括互为分集的多个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多个接收通道,其中,
所述多个接收通道中的每个接收通道分别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为来自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通道包括:多个合分路器和多个收信机,其中,
所述多个合分路器,用于按照载频和分集对所述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的多个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路和分路处理,得到每个载频在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接收天线的合路信号,并将得到每个载频的合路信号分别输出到每个收信机;
所述多个收信机,用于接收每个合分路器输入的合路信号。
9.一种发射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分集天线,包括同一小区的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上的互为分集的多个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多载频信号;
发射载频合路器,其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分集天线中的同一小区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天线连接,用于将输入的待发射的多个载频信号进行载频合路,并将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通过所述输出端和负载端发送给天线发射;
多个接收通道,其中,每个接收通道对应一个载频的一路分集,每个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为来自所述小区的不同区域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天线的合路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频合路器包括一个3dB电桥合路器或多个3dB电桥合路器,
其中,输入每个3dB电桥合路器的多个载频信号包括:单载频信号和/或经载频合路后的合路信号,且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以分级的方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的最后一级的3dB电桥合路的输出端和负载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分集天线中的同一小区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天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3dB电桥合路中每个3dB电桥合路的负载端或部分3dB电桥负载端与所述多个分集天线中的同一小区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天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通道包括:多个合分路器和多个收信机,其中,
所述多个合分路器,用于按照载频和分集对所述多个区域或多个方向的多个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路和分路处理,得到每个载频在不同区域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分集接收天线的合路信号,并将得到每个载频的合路信号分别输出到每个收信机;
所述多个收信机,用于接收每个合分路器输入的合路信号。
CN200810190854.5A 2008-12-31 2008-12-31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1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0854.5A CN101771447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0854.5A CN101771447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447A true CN101771447A (zh) 2010-07-07
CN101771447B CN101771447B (zh) 2014-03-19

Family

ID=4250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08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1447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14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055A (zh) * 2011-06-08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与装置
WO2015184947A1 (zh) * 2014-11-19 2015-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频信号合路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32429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fc天线、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7114159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滤波装置、rru系统及无线射频系统
CN11019087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dt多载频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459B1 (en) * 2000-04-14 2003-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branch re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TWI237955B (en) * 2003-11-24 2005-08-11 Ind Tech Res Inst Apparatus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MIMO MC-CDMA system
CN1764142A (zh) * 2005-11-08 2006-04-26 昂科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多频合路信号分布系统
CN101207235B (zh) * 2007-12-18 2011-10-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移动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055A (zh) * 2011-06-08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与装置
CN102215055B (zh) * 2011-06-08 2018-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与装置
WO2015184947A1 (zh) * 2014-11-19 2015-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频信号合路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WO2017114159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滤波装置、rru系统及无线射频系统
CN105932429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fc天线、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9087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dt多载频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447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1557B (zh) 一种载波聚合装置
US8417295B2 (en) Antenna system
JP6270968B2 (ja) 2つの隣接するバンドにおいて動作する同時アクセスデュアルバンド端末
CN104539329B (zh) 一种天线及有源天线系统
US20120021697A1 (en) Radio 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quadrature power amplifier
US918490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ime-division signals and frequency-division signals
US20170187431A1 (en) Antenna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8432836B2 (en)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capabilities and reduc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CN101771447B (zh) 多载频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及发射接收系统
CN100579269C (zh) 改善双模手机中gsm开关对cdma灵敏度影响的装置
CN111756399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130592A (zh) 用于5g非独立组网的支持lte/nr双连接的射频前端模块
US6842629B1 (en) Arrangement in a radio system
CN1094126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101045760B1 (ko) 방향성 커플러를 이용한 브이에이치에프용 능동형 무전기 안테나 분배기
JP2004007162A (ja) アンテナ切替え回路及び通信機器
CN218734302U (zh) 射频前端模组及通信设备
US20230103039A1 (en) Single inductor with tuning capability for antenna switching module to operate frequency bands in a multi-band radio frequency device
CN102271426B (zh) 射频处理装置和配置射频处理装置的方法
GB2483826A (en) Antenna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beam pattern control for multiple users.
US201102928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and Coverage of a Multi-Sector, Omni Site
CN117614475A (zh) 一种射频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14124141A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JP2011250362A (ja) 送受信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Fuhua Road No. 6 Building 1403 business tax

Patentee after: Liu Chao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Haifeng

Inventor before: Jin Hefei

Inventor before: Hang Kaowen

Inventor before: Qiu Wei

Inventor before: Guo Xiaoyu

Inventor before: Cui Yijun

Inventor before: Xiao Chang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9

Address after: 161000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eilisi Daur District Halahai farming communities in C District Committee twenty No. 43 group company

Patentee after: Wang Haife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Fuhua Road No. 6 Building 1403 business tax

Patentee before: Liu Ch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