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2873B -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2873B
CN101762873B CN2010100396922A CN201010039692A CN101762873B CN 101762873 B CN101762873 B CN 101762873B CN 2010100396922 A CN2010100396922 A CN 2010100396922A CN 201010039692 A CN201010039692 A CN 201010039692A CN 101762873 B CN101762873 B CN 101762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mirror
mirror
straight line
light
secondary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39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2873A (zh
Inventor
岑兆丰
李晓彤
徐之海
冯华君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0100396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面为凸面的次镜、反射面为凹面的主镜、主镜遮光筒和套在次镜的外边缘的次镜遮光筒,其中主镜与次镜同光轴布置,主镜带有中心圆孔,主镜遮光筒位于主镜的中心圆孔处,在所述的次镜遮光筒外围设有用于防止光线从次镜遮光筒和主镜遮光筒之间穿过主镜的中心圆孔进入像面的附加消光筒;所述的附加消光筒的筒壁所围成的空间为圆柱形,附加消光筒的轴线与主镜或次镜的光轴重合,附加消光筒的筒壁与光轴平行。本发明仅仅附加一个消光筒即实现了对系统漏光的完全拦截,使整个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大为减小,减小载荷,适用性强且结构简单,设计方便。

Description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卡塞格林系统是一种同轴反射式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总长度下获得相当长的焦距,由两个反射镜组成,分别称为主镜和次镜,如图1所示。主镜是抛物面或近似抛物面,次镜是双曲面。物方光线先经主镜反射,再经次镜反射并通过主镜的中心开孔到达像面成像。
如图1所示的卡塞格林系统只有对轴上光才能完善成像,对轴外光成像即使视场很小也将有明显像差。为了提高轴外光的成像质量,设计者通常在卡塞格林型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如在主、次镜之后加后继光学系统,其中可包括折射元件和反射元件,如图2所示即为加了后继折射系统的一种改进型。这种改进型可以大大提高轴外光的成像质量,使全视场的成像质量基本接近衍射极限。图2所示的系统焦距长达6.6m的,像高达67mm,波长范围为0.46μm至0.87μm,总长只有1.22m,次镜的面积遮拦比(被遮拦的中心光斑面积与主镜通光直径决定的总入射光斑面积之比)为12.8%。
卡塞格林改进型结构与全折射系统相比,具有长焦距下结构紧凑的特点,在天文望远镜、长焦距摄影物镜、激光天线、空间遥感高分辨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长焦距、高分辨空间相机中的主流。1995年5月美国发射了第3代GOES系列卫星GOES-J,其上的成像仪是当时最典型和最先进的成像仪,包括可见光以及中心波长为3.9μ、6.75μ、10.7μ和12μ的红外波段共5个通道,其前端是卡塞格林系统,光学系统如图3所示(Kathleen A.Hursen and Robert W.Ross,The GOES Imager:overview and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Proc.of SPIE,1996,2812:160-173)。我国的风云四号扫描成像仪光学系统也由二维扫描指向镜43、主光学系统(卡塞格林望远镜,包括次镜41和主镜42)和近红外光路44、可见光探测器45等组成,如图4所示(李晓坤,王淦泉,陈桂林,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扫描成像仪,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6):993-996,1003)。
由于该类系统主、次镜之间的位置关系,入射于主镜的光靠近中心的一部分会被次镜及其镜筒所遮拦,称为中心遮拦,实际参与成像的光束是一环形光束。中心遮拦减小了实际通过的光束孔径,不仅光能透过率降低,而且导致衍射极限下降,成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会出现中频下降。图5是图2所示的卡塞格林改进型系统不考虑中心遮拦时的MTF曲线,包括中心视场(0mm)、0.7视场(像高47mm)和全视场(像高67mm)的子午(Tangential,图中标为T)和弧矢(Sagittal,图中标为S)混合色光的MTF曲线,包括衍射极限(DIFF.LIMIT)。图6是图2所示的系统考虑中心遮拦时的MTF曲线,可见曲线的中频部分有明显下降。根据光学基本理论可知,拦掉的光越多,MTF的中频下降越严重,成像质量越差。因此从成像质量的角度,希望中心遮拦小。
正常成像光束须经主、次镜各反射一次。当中心遮拦较小时,由于主镜必存在开孔,可能使未经反射的光直接通过主镜开孔到达像面,或通过主镜开孔后经过后继光学系统传播到达像面,在像面形成亮的背景,这就是卡塞格林改进型系统的漏光杂散光。图7是一种卡塞格林改进型系统未采取防漏光措施时对成像光和未经主、次镜反射的密集光线追迹计算结果,可见在某特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可以通过主镜开孔进入系统,并经后面的光学系统传到像面。
遮光罩是研究人员首先采用的消杂光方法,它是主镜外围伸出的喇叭型圆筒,如图8所示,遮光罩81和主镜遮光筒83、次镜遮光筒82组合形成了防止漏光的屏障。主、次镜遮光筒不能太长,其长度要以不会拦掉正常成像光为原则。当相对孔径一定时,焦距越长,主镜越大,遮光罩81也就越大,从而增大重量和体积,这对于长焦距高分辨空间光学系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图8所示的情况,连接子午面上光轴同侧遮光罩81的入口边缘(图8中的左边缘)和主镜遮光筒83靠近次镜一端的边缘画一直线,只要次镜遮光筒82在光轴同侧靠近主镜遮光筒83一端的边缘未到达该直线的位置,则仍有入射光可不经反射直接进入主镜开孔,其中通过后继光学系统到达像面的已在图9中依计算结果画出,可见仍有漏光。如要完全消除漏光需要大大加长遮光罩81,而这是不现实的。
近期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百页窗式次镜遮光罩,其原理如图10所示(钟兴,张雷,金光,反射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2):316-318)。百页窗由同轴的圆筒L1、L2和L3组成,其两端边缘点分别由主镜焦平面边缘点B和卡塞格林系统焦平面f0的边缘点决定,由主镜开孔直接入射到焦平面f0的杂散光被L1、L2和L3配合阻拦。利用这种方式在不增加主镜外镜筒遮光罩长度的前提下,使一个卡塞格林系统的直径遮拉比由45%下降到了36%,相应的面积遮拦比由20%下降到13%。由于L1、L2和L3均需要相应的固定结构,使结构比较复杂。直接采用卡塞格林系统像面边缘来决定L1、L2和L3的边缘点没有考虑到该像面不一定是系统的最终像面,对于存在后继光学系统的卡塞格林系统改进型,这种方法应利用前端卡塞格林系统所成的中间像,而这个中间像有很大的像差,通过该像面的杂光不一定能通过后继系统,反之射到该像面边缘以外的杂光也有可能通过后继系统的折射到达最终像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单筒结构、载荷小、适用性强,能最大限度地遮挡杂散光,通过有效光的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一种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面为凸面的次镜、反射面为凹面的主镜、主镜遮光筒和套在次镜的外边缘的次镜遮光筒,其中主镜与次镜同光轴布置,主镜带有中心圆孔,所述的主镜遮光筒位于主镜的中心圆孔处,在所述的次镜遮光筒外围设有用于防止光线从次镜遮光筒和主镜遮光筒之间穿过主镜的中心圆孔进入像面的附加消光筒;所述的附加消光筒的轴线与主镜或次镜的光轴重合,附加消光筒的筒壁与光轴平行;
次镜遮光筒的外径为D1
附加消光筒的内径为D2
主镜遮光筒的靠近次镜一端的内径为D3
且满足:D2>D1>D3
附加消光筒的筒壁所围成的空间为圆柱形。
设置附加消光筒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挡杂散光进入像面,影响最终的成像效果,不仅如此还要保证附加消光筒对入射于主镜的有效光线的阻挡为最少,否则的话也会影响成像的效果。
所述的杂散光就是指从次镜遮光筒和主镜遮光筒之间穿过主镜的中心圆孔进入像面的光线;而用于成像的有效光线首先是入射到主镜的反射面,经主镜和次镜依次反射后穿过主镜的中心圆孔。
对于传统的卡塞格林系统而言,有效光线通过主镜的中心圆孔后就形成了像面,那么我们要防止杂散光直接进入像面。
对于改进型卡塞格林系统而言,由于带有主次镜的后继光学系统,有效光线需要经过该后继光学系统后再形成像面,那么此时本发明所述的阻挡杂散光进入像面也是指阻挡杂散光进入后继光学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附加消光筒的直径、附加消光筒的母线、附加消光筒的轴向位置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关于D2>D1>D3说明如下:
为了在主镜的入射光路中遮拦杂散光,所以要求附加消光筒内径D2大于次镜遮光筒的外径D1,否则的话,附加消光筒将不能起到遮拦杂散光的作用,结构上也是无法实现的;要求次镜遮光筒的外径D1大于主镜遮光筒的靠近次镜一端的内径D3,是为了保证能够设置所述的附加消光筒拦截直接进入主镜圆孔的杂散光。否则的话杂散光将无法拦截。
附加消光筒的筒壁与光轴平行,是为了保证入射到主镜的反射面的有效光线尽量少被阻挡,即附加消光筒的筒壁与入射到主镜的反射面的轴上有效光线平行,就轴上光而言,理论上只有附加消光筒的厚度会阻挡少部分的有效光线,那么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附加消光筒对有效光线的阻挡,附加消光筒的壁厚尽可能的小。
附加消光筒选择合适的直径以及筒壁平行于光轴可以保证有效光线的通过,那么附加消光筒的高度(沿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相对光轴的位置则需要满足将从次镜遮光筒和主镜遮光筒之间穿过主镜的中心圆孔进入像面的这部分光线(杂散光)阻挡。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现有的光路模拟软件可以方便地确定满足所有条件的附加消光筒的形状和位置。结合光路,我们可以做如下描述来确定附加消光筒在阻挡全部杂散光的前提下需要满足的条件:
所述的附加消光筒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上任意一个待定位点应该位于参考线上;所述的参考线是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中与光轴所夹锐角最大的直线,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分别通过如下两点来确定:
第一直线的第一点为主镜遮光筒朝向次镜一侧的外沿上第一边缘点;
第二直线的第一点为主镜开孔沿直径方向的第二端点;
第三直线的第一点为像面或后继光学系统的通光孔上的第三边缘点;
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的第二点均为次镜遮光筒朝向主镜一侧的外沿上第四边缘点;
所述的第一边缘点、第二端点、第三边缘点、第四边缘点及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端的待定位点位于同一子午面上,且位于光轴的同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一个子午面上得到附加消光筒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端的一个待定位点,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所有子午面上的附加消光筒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点,也就确定了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的位置范围。
附加消光筒的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任意一个待定位点应该位于第二参考线上;所述的第二参考线是第四直线,通过如下两点来确定:
第四直线的第一点为像面或后继光学系统的通光孔上的第五边缘点;
第四直线第二点是主镜遮光筒朝向次镜一侧的外沿上第六边缘点;
所述的第五边缘点、第六边缘点及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待定位点位于同一子午面上,且第六边缘点与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待定位点位于光轴的同侧,第五边缘点位于光轴的另一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一个子午面上得到附加消光筒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一个待定位点,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所有子午面上的附加消光筒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边缘点,也就确定了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的位置范围。
当然由于仅仅是确定了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的位置范围以及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的位置范围,那么附加消光筒的高度和轴向位置并非唯一确定,而是一个范围,但只要附加消光筒的筒壁满足了以上的条件,就可以保证阻挡全部杂散光进入像面,同时尽可能避免阻挡有效光线的成像。
当光轴同侧同一子午面上的主镜通光直径边缘点与次镜通光直径边缘点的连接线与第二参考线相交的交点确定为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点时,能最大限度避免阻挡有效光线的成像,且此时附加遮光筒的高度较小,重量轻。
本发明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除充分利用次镜遮光筒和主镜遮光筒的功能外,取消了主镜的外遮光罩,以较简单的附加消光筒将通过主镜中心开孔直接进入系统并能到达像面的杂光遮拦掉,也就是仅仅附加一个消光筒即实现了对系统漏光的完全拦截,使整个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大为减小,减小载荷,适用性强且结构简单,设计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卡塞格林系统光路示意图。
图2是一种焦距为6.6m的长焦距卡塞格林改进型系统光路示意图。
图3是美国发射的GOES系列卫星GOES-J上的多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是我国风云四号扫描成像仪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光学系统不考虑中心遮拦时的混合色光MTF曲线图。
图6是图2所示光学系统在有中心遮拦时的混合色光MTF曲线图。
图7是一种卡塞格林改进型系统未采取防漏光措施时对成像光和未经主、次镜反射的密集光线追迹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8是利用遮光罩、主镜遮光筒和次镜遮光筒的防漏光措施示意图。
图9是对图7所示系统采用了图8所示措施后的成像光和漏光光线追迹结果示意图。
图10是百页窗式次镜遮光罩原理图。
图11是一个卡塞格林改进型光学系统的光路图。
图12是本发明对图11所示系统确定主、次镜遮光筒并确定附加消光筒的步骤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装置主视图和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面为凸面的次镜6、反射面为凹面的主镜7、次镜遮光筒1和主镜遮光筒4,其中主镜7与次镜6同光轴布置,主镜7带有中心圆孔8,主镜遮光筒4位于主镜7的中心圆孔8处,次镜遮光筒1套在次镜6的外边缘,在所述的次镜遮光筒1外围设有用于防止光线从次镜遮光筒1和主镜遮光筒4之间穿过主镜7的中心圆孔8进入像面的附加消光筒2;消杂光装置由次镜遮光筒1、主镜遮光筒4和附加消光筒2组成,次镜遮光筒1、主镜遮光筒4和附加消光筒2均以光轴为对称轴。
所述的附加消光筒2的筒壁所围成的空间为圆柱形,附加消光筒2的轴线与主镜7或次镜6的光轴重合,附加消光筒2的筒壁与光轴平行;消杂光装置由次镜遮光筒、主镜遮光筒和单个附加消光筒组成。附加消光筒位于主镜的入射光路中,并且不得拦截主镜的反射光。附加消光筒2的母线通过以下4个步骤来确定:
1)如附图11所示,在光学系统设计完成、达到成像质量要求后,采用通用光学设计软件以密集光线追迹(子午光线600条以上,图11为表示清楚每个视场只画出了18条光线)作出含有光线的系统子午面二维图,找出光线无遮挡情况下次镜遮光筒允许向右伸入的最远点A和A’、主镜遮光筒允许向左伸入的最远点B和B’、主镜开孔沿直径方向的两端点C和C’、后继光学系统的第一个面通光孔(如果没有后继光学系统,就为系统像面)沿直径方向的两端点D和D’。
2)如附图12所示,画出光路中各镜之间最外围的光线EFGCD,其中G为次镜的边缘点,F为主镜的边缘点,根据A、A’、B、B’和C、C’的位置,在含光轴的纵截面(即子午面)上画出主镜遮光筒、次镜遮光筒和主镜开孔。
3)如附图12所示,画出过B和D’的直线HBD’,交主镜的反射光线FG于点N。
4)如附图12所示,分别连AB、AC和AD,取其中与光轴夹角较大的那一条画出直线,在附图12中是画出过A和B的直线KAB,过N点作平行于光轴的直线交直线KAB于M。将线段MN绕光轴转一周即为附加消光筒的内壁,附加消光筒的厚度在满足机械结构强度与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薄,再确定外壁,用三根支撑杆3与次镜消光筒1和主镜镜框5相连,如附图13所示,其中5为主镜镜框。
该附加消光筒将完全消除未经主、次镜反射且未被主、次镜遮光筒拦截可以直接通过开孔CC’到达像面的杂散光,且对两次反射成像的有效光的阻挡为最少。

Claims (3)

1.一种带有消杂光装置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面为凸面的次镜(6)、反射面为凹面的主镜(7)、主镜遮光筒(4)和套在次镜(6)的外边缘的次镜遮光筒(1),其中主镜(7)与次镜(6)同光轴布置,主镜(7)带有中心圆孔(8),所述的主镜遮光筒(4)位于主镜(7)的中心圆孔(8)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次镜遮光筒(1)外围设有用于防止光线从次镜遮光筒(1)和主镜遮光筒(4)之间穿过主镜(7)的中心圆孔(8)进入像面的附加消光筒(2);所述的附加消光筒(2)的轴线与主镜(7)或次镜(6)的光轴重合,附加消光筒(2)的筒壁与光轴平行;
次镜遮光筒(1)的外径为D1
附加消光筒(2)的内径为D2
主镜遮光筒(4)的靠近次镜(6)一端的内径为D3
且满足:D2>D1>D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消光筒(2)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上任意一个待定位点应该位于参考线上;所述的参考线是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中与光轴所夹锐角最大的直线,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分别通过如下两点来确定:
第一直线的第一点为主镜遮光筒(4)朝向次镜(6)一侧的外沿上第一边缘点;
第二直线的第一点为主镜(7)中心圆孔沿直径方向的第二端点;
第三直线的第一点为像面或后继光学系统的通光孔上的第三边缘点;
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的第二点均为次镜遮光筒(1)朝向主镜(7)一侧的外沿上第四边缘点;
所述的第一边缘点、第二端点、第三边缘点、第四边缘点及远离主镜一端的边缘端的待定位点位于同一子午面上,且位于光轴的同侧;
附加消光筒(2)的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任意一个待定位点应该位于第二参考线上;所述的第二参考线是第四直线,通过如下两点来确定:
第四直线的第一点为像面或后继光学系统的通光孔上的第五边缘点;
第四直线的第二点是主镜遮光筒(4)朝向次镜(6)一侧的外沿上第六边缘点;
所述的第五边缘点、第六边缘点及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待定位点位于同一子午面上,且第六边缘点与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上的待定位点位于光轴的同侧,第五边缘点位于光轴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光轴同侧同一子午面上的主镜通光直径边缘点与次镜通光直径边缘点的连接线与第二参考线相交的交点确定为附加消光筒(2)靠近主镜一端的边缘点。
CN2010100396922A 2010-01-15 2010-01-15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2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96922A CN101762873B (zh) 2010-01-15 2010-01-15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96922A CN101762873B (zh) 2010-01-15 2010-01-15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2873A CN101762873A (zh) 2010-06-30
CN101762873B true CN101762873B (zh) 2011-09-07

Family

ID=4249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396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2873B (zh) 2010-01-15 2010-01-15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2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683A (zh) * 2012-03-15 2012-08-01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改进的反/衍混合大视场卡塞格林望远镜
CN103309125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卡塞格林光学系统遮光组件
JP6257476B2 (ja) * 2014-08-29 2018-0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フード及び撮像装置
CN106597624B (zh) * 2016-09-20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对称光路太阳望远镜全吸收理想视场光栏装置
CN108051911A (zh) * 2018-01-12 2018-05-18 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望远镜用光学系统
CN109283771A (zh) * 2018-11-01 2019-01-29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全天时星敏感器r-c光学系统消杂光装置
CN109459739B (zh) * 2018-11-19 2024-02-27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杂散光消除装置
CN114089582A (zh) * 2021-11-16 2022-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遮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光学镜头、摄像头、电子设备
CN114578542B (zh) * 2022-03-09 2023-09-1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热光阑的消光筒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169A (en) * 1992-06-16 1995-03-21 State Of Israel-Ministry Of Defense,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Rafael Scanning image system
EP0667549A2 (en) * 1994-02-14 1995-08-16 The State Of Israel, Ministry Of Defense, Rafael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Opto-mechanical system
CN201173990Y (zh) * 2008-03-31 2008-12-31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带有缩焦器的折反射天文望远镜
CN101598849A (zh) * 2008-06-06 2009-12-0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光学成像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169A (en) * 1992-06-16 1995-03-21 State Of Israel-Ministry Of Defense,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Rafael Scanning image system
EP0667549A2 (en) * 1994-02-14 1995-08-16 The State Of Israel, Ministry Of Defense, Rafael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Opto-mechanical system
CN201173990Y (zh) * 2008-03-31 2008-12-31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带有缩焦器的折反射天文望远镜
CN101598849A (zh) * 2008-06-06 2009-12-0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光学成像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光辉.《消除卡塞格林系统杂光的措施》.《光学精密工程》.1997,第5卷(第5期),全文. *
樊学武等.《偏视场用三反射系统的一次杂光问题研究》.《光子学报》.2004,第33卷(第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2873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714B (zh) 一种可消杂光的卡塞格林及其改进型成像系统
CN101762873B (zh) 增强消杂光效果的卡塞格林改进型成像系统
CN103293681B (zh) 一种超大口径、超长焦距的双通道光学装置
CN101738729B (zh) 基于光波的龙虾眼透镜
CN104516110A (zh) 一种共孔径宽波段红外光学系统
CN102175318A (zh) 一种具有卡塞格林型前端的共视场共孔径多光谱成像系统
CN103207452A (zh) 双波段共光路共焦面成像系统
CN104317039A (zh) 一种折反式摄远物镜
CN102252756A (zh) 一种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
CN105204148B (zh) 一种无二次遮拦面视场同轴三反望远物镜
CN105093486A (zh) 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
CN111367066B (zh) 一种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CN103226237A (zh) 一种无遮拦折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CN202024818U (zh) 一种具有卡塞格林型前端的共视场共孔径多光谱成像系统
CN205003352U (zh) 一种无二次遮拦面视场同轴三反望远物镜
CN103913840B (zh) 大口径折反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CN203217172U (zh) 折反射式超宽波段小遮拦比望远镜光学系统
CN106324816A (zh) 一种轻小型亿像素高分辨率空间相机
CN109656007A (zh) 变焦光学系统及成像设备
CN101750754B (zh) 视场分割型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
CN106125280A (zh) 用于视场拼接的折返式光学系统
CN105866936B (zh) 一种机载超广角全球面反射式光学系统
CN105607241B (zh) 一种太阳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CN206848563U (zh) 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
CN107272175A (zh) 一种用于日盲紫外电晕探测的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