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1334A -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1334A
CN101761334A CN200910113620A CN200910113620A CN101761334A CN 101761334 A CN101761334 A CN 101761334A CN 200910113620 A CN200910113620 A CN 200910113620A CN 200910113620 A CN200910113620 A CN 200910113620A CN 101761334 A CN101761334 A CN 101761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resistance
signal
hole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3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1334B (zh
Inventor
彭原平
陈斌
赵瑞峰
余刚
李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 Logging Co of CNPC Western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 Logging Co of CNPC Western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ll Logging Co of CNPC Western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136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1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1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1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1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13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测井系统地面与井下数据传输通信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包括地面通信变压器、井下通信变压器、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信号接收器、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信号接收器、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地面编解码器、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和井下编解码器;地面通信变压器包括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地面次级绕组线圈,井下通信变压器包括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由于大大减小体积,因此非常适合石油勘探井下仪使用;由于采用软件来实现编解码,在不更改电路的基础上就能实现多种协议的通信;由于提高了仪器的集成度,因此降低了仪器故障率,便于维修。

Description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测井系统地面与井下数据传输通信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测井仪器不断更新换代,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数控测井仪。测井遥传通信装置是石油测井井下仪器数据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测井遥传通信装置作为地面计算机系统与井下仪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把地面的控制命令传送给各井下仪器,控制各仪器的工作;二是把各井下仪器的测量信息传送给地面系统。测井遥传通信方式是遥传装置的核心。
目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大多由集成度不高的硬件电路构成,实现下发指令的解码与上行数据的编码功能。但这种方式构成的电路,集成度低,某个元件特性的变化,都可能会引发通信故障,并且元器件众多,维修起来相对困难。另外井下仪器系统传输协议因为功能和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而各异,如要更换通讯协议,也相应需要更改硬件电路,代价较高,时间周期长。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测井遥传通信装置维修困难、在进行多种协议的通信时需更改硬件电路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包括地面通信变压器、井下通信变压器、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信号接收器、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信号接收器、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地面编解码器、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和井下编解码器;地面通信变压器包括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地面次级绕组线圈,井下通信变压器包括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井下次级绕组线圈;地面次级绕组线圈通过电缆与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接收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接收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地面信号发送器可包括地面信号发送电路;该地面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在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发送器包括井下信号发送电路;该井下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在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二中间输入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四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
上述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均可为12伏特。
上述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均可采用电池。
上述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之间可通过第十九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阻之间通过第二十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五电阻通过第二十一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七电阻通过第二十二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地面信号接收器包括地面信号接收电路,该地面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与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与第一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接收器包括井下信号接收电路,该井下信号接收电路包括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与第四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与第二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可电连接有第一稳压二极管;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稳压二极管。
上述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可电连接有第一电容;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电容。
上述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可电连接有第十七电阻;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十八电阻。
上述第三直流电源和第四直流电源的电压均可为5伏特。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由于大大减小体积,因此非常适合石油勘探井下仪使用;由于采用软件来实现编解码,在不更改电路的基础上就能实现多种协议的通信;由于提高了仪器的集成度,因此降低了仪器故障率,便于维修。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中地面信号发送的电路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井下信号发送的电路框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中地面信号接收的电路框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中井下信号接收的电路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包括地面通信变压器、井下通信变压器、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信号接收器、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信号接收器、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地面编解码器、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和井下编解码器;地面通信变压器包括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地面次级绕组线圈,井下通信变压器包括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井下次级绕组线圈;地面次级绕组线圈通过电缆与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接收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接收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控制单元可以选用DSP,FPGA,微处理器等,地面编解码器和井下编解码器可以选用DSP,FPGA,微处理器等。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测井遥传通信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地面信号发送器包括地面信号发送电路;该地面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在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发送器包括井下信号发送电路;该井下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在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二中间输入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四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
如附图2、3所示,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为12伏特。
如附图2、3所示,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均采用电池。
如附图2、3所示,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之间通过第十九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阻之间通过第二十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五电阻通过第二十一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七电阻通过第二十二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
如附图1、4、5所示,地面信号接收器包括地面信号接收电路,该地面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与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与第一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接收器包括井下信号接收电路,该井下信号接收电路包括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与第四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与第二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
如附图1、4、5所示,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稳压二极管;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稳压二极管。
如附图1、4、5所示,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电容;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电容。
如附图1、4、5所示,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十七电阻;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十八电阻。
如附图4、5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第三直流电源和第四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为5伏特。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以井上数据理传到井下为例:首先经过地面的编解码器,完成编码的信息帧,在地面的信号控制处理器控制下,在编码帧为正脉冲时,当正脉冲控制信号P1以高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导通,与地面变压器初级绕组线圈的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形成回路,形成正极性信号,信号的电平幅度被提高为12伏特,随后此信号通过地面变压器耦合后送到测井电缆;当正脉冲控制信号P1以低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截止而不导通。在编码帧为负脉冲时,当负脉冲控制信号P2以高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导通,与地面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形成回路,形成负极性信号,信号的电平幅度被提高为-12伏特,此信号经地面变压器耦合后送到测井电缆;当负脉冲控制信号P2以低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截止而不导通。
以井下数据理传到井上为例:首先经过井下的编解码器,完成编码的信息帧,在井下的信号控制处理器控制下,在编码帧为正脉冲时,当正脉冲控制信号P1以高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导通,与井下变压器初级绕组线圈的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形成回路,形成正极性信号,信号的电平幅度被提高为12伏特,随后此信号通过井下变压器耦合后送到测井电缆;当正脉冲控制信号P1以低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截止而不导通。在编码帧为负脉冲时,当负脉冲控制信号P2以高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导通,与井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形成回路,形成负极性信号,信号的电平幅度被提高为-12伏特,此信号经井下变压器耦合后送到测井电缆;当负脉冲控制信号P2以低脉冲的形态加在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截止而不导通。
从最终发送信号来看,把下发指令与上行数据调制成符合通信协议格式的双极性码信号后,经过驱动放大电路,编码电路输出的双极性信号电平幅度放大提升至12伏特,送到测井电缆,完成对电缆的驱动。
当接收数据时,信号通过井上电平转换电路转换成符合电平范围的模拟信号。这样,就可以实时接收地面发出的命令,实时接收井下仪器传来的上行数据,从而可以保证数据接收(解码、存储)与数据处理并行进行,其可适用于七芯电缆的半双工或全双工方式的测井系统。

Claims (10)

1.一种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通信变压器、井下通信变压器、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信号接收器、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信号接收器、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地面编解码器、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和井下编解码器;地面通信变压器包括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地面次级绕组线圈,井下通信变压器包括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和井下次级绕组线圈;地面次级绕组线圈通过电缆与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发送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接收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井下信号发送器、井下编解码器和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地面信号接收器、地面编解码器和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依序电串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信号发送器包括地面信号发送电路;该地面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在地面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一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发送器包括井下信号发送电路;该井下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在井下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和第二中间输入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二正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入端电串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四MOS管的栅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负脉冲信号输入端头、第二中间输入端头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串接在一起,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串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为12伏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均采用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之间通过第十九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阻之间通过第二十电阻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正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五电阻通过第二十一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解编码器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第七电阻通过第二十二电阻与第四接地端电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信号接收器包括地面信号接收电路,该地面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地面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地面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三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与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与第一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之间电连接有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地面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地面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信号接收器包括井下信号接收电路,该井下信号接收电路包括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在井下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上有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和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井下次级绕组线圈的高电位输出端头和低电位输出端头分别与电缆的缆芯电串接在一起;第四高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与第四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四低电位输出端头通过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与第二接地端电串接在一起,在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之间电连接有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井下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井下信号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稳压二极管;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稳压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电容;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九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一电阻与地面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十七电阻;第十三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和第十五电阻与井下电平转换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之间电连接有第十八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井遥传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直流电源和第四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为5伏特。
CN2009101136205A 2009-12-29 2009-12-29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1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6205A CN101761334B (zh) 2009-12-29 2009-12-29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6205A CN101761334B (zh) 2009-12-29 2009-12-29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1334A true CN101761334A (zh) 2010-06-30
CN101761334B CN101761334B (zh) 2013-03-13

Family

ID=4249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36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1334B (zh) 2009-12-29 2009-12-29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133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6214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常州凯锐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煤层气井探测信号的信号传输设备
CN103758509A (zh) * 2014-01-01 2014-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钻井用钻杆的非接触电磁耦合的数字差分通讯装置
CN104121015A (zh) * 2013-04-24 2014-10-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挂接井下测井仪器的方法以及测井地面系统
WO2015074584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分隙控制自动化检查与监控方法
CN105452601A (zh) * 2013-08-19 2016-03-3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评估井筒遥测系统
CN105626031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便携式测井地面系统
CN110159258A (zh) * 2019-04-11 2019-08-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测井使用的井下通讯仪器
WO2021248867A1 (zh) * 2020-06-09 2021-12-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173A (zh) * 2013-12-25 2015-07-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设备的测调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79996A (en) * 1942-04-29 1945-07-10 Stanolind Oil & Gas Co Transmitting system
FR2613159B1 (fr) * 1987-03-27 1989-07-21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ux entre un ensemble de reception descendu dans un puits et un laboratoire central de commande et d'enregistrement
US5081419A (en) * 1990-10-09 1992-01-14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High sensitivity well logging system having dual transmitter antennas and intermediate series resonant
US7190169B2 (en) * 1999-12-24 2007-03-13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alibration in induction logging instruments
US7388379B2 (en) * 2003-05-01 2008-06-17 Pathfinder Energy Services, Inc. Series-resonant tuning of a downhole loop antenna
US7180825B2 (en) * 2004-06-29 2007-02-20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ownhole telemetry system for wired tubing
CN101132236A (zh) * 2006-08-21 2008-02-27 王成兵 利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进行光纤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15039B (zh) * 2008-02-19 2013-01-23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井下电源供电和信号传输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6214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常州凯锐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煤层气井探测信号的信号传输设备
CN104121015A (zh) * 2013-04-24 2014-10-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挂接井下测井仪器的方法以及测井地面系统
CN104121015B (zh) * 2013-04-24 2016-09-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挂接井下测井仪器的方法以及测井地面系统
CN105452601A (zh) * 2013-08-19 2016-03-3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评估井筒遥测系统
WO2015074584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分隙控制自动化检查与监控方法
US10409251B2 (en) 2013-11-20 2019-09-10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Automatic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time domain slotting control
CN103758509A (zh) * 2014-01-01 2014-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钻井用钻杆的非接触电磁耦合的数字差分通讯装置
CN103758509B (zh) * 2014-01-01 2016-04-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钻井用钻杆的非接触电磁耦合的数字差分通讯装置
CN105626031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便携式测井地面系统
CN110159258A (zh) * 2019-04-11 2019-08-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测井使用的井下通讯仪器
WO2021248867A1 (zh) * 2020-06-09 2021-12-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1334B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1334B (zh) 测井遥传通信装置
CN102193048B (zh) 智能对线器
CN102176635B (zh) 安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及其供电方法和供电装置
CN103280899A (zh)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系统
TW201530970A (zh) 無線充電系統
CN105122661A (zh) 在电力线通信中利用常用电源的振幅变化的调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574750U (zh) 测井地面与井下信号双向传输电路
CN104038204B (zh) 数字信号隔离传输装置
CN102427353A (zh) 一种igbt串联阀触发监控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202066931U (zh) 智能对线器
CN202748696U (zh)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
CN102256005A (zh) 超声波局域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201818301U (zh) 测井地面或井下信号发送电路
CN201574749U (zh) 测井地面或井下信号接收电路
CN201628861U (zh) 一种总线传输系统
CN111305818A (zh) 一种井下综合观测装置
CN101722968B (zh) 无绝缘轨道信号发送方法及信号发送器
CN104639287A (zh) 一种超声波通讯编码方法及系统
CN204013474U (zh) 数字信号隔离传输装置
CN202650241U (zh) 1527学习型红外转发器
CN103840813A (zh) 一种自取电的rs232与红外通信接口转换电路
CN205178487U (zh) 一种智能剩余电流断路器控制装置
CN105626048A (zh) 一种油井测试使用的井下仪多级并联系统
CN101364199B (zh) 串行通信监测系统及监测设备
CN212695995U (zh) 一种低速远距离光端机调制解调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0

Address after: 100120 Liupu Kang,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ddress before: 834000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aramay City Construction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WELL LOGGING COMPANY OF CNPC WESTERN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