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4329A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4329A
CN101754329A CN 200810179391 CN200810179391A CN101754329A CN 101754329 A CN101754329 A CN 101754329A CN 200810179391 CN200810179391 CN 200810179391 CN 200810179391 A CN200810179391 A CN 200810179391A CN 101754329 A CN101754329 A CN 101754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link
subframe
frame
work song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793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4329B (zh
Inventor
栗忠峰
尚政
谷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793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4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4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4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涉及无线数据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长期演进系统中无法使用Relay技术传输数据,以及LTE-A与LTE系统并存时的网络共享的问题。该传输方法包括: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下行子帧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在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本发明可应用于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中继(Relay)技术作为无线回程传输已经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IEEE802.16j,WINNER等标准和研究项目都对Relay技术进行了研究,Relay技术可以进行小区覆盖扩展,小区容量提升以及小区吞吐量的均匀化等。最近启动的3GPP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标准也已经将Relay列入了候选技术。
在LTE-Advanced/LTE系统使用Relay技术,需要考虑现有LTE Rel-8标准的技术特征,从而保证能兼容LTE Rel-8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现有IEEE 802.16j系统的Relay帧结构如图1所示,在DL(Downlink,下行)方向,第1个DL子帧105为基站用户设备UE_eNB102(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eNB所服务的UE)和RN103(Relay Node,中继站)从eNB101接收数据和控制信道;第2个DL子帧106为中继用户设备UE_RN104(RN所服务的UE)从RN103接收数据。图中在第2个DL子帧106中,RN103只发送数据信道,不发送控制信道;在UL(Uplink,上行)方向,第1个UL子帧107为UE_RN104和UE_eNB102频分共享该子帧,UE_RN104和UE_eNB102都在该子帧发送数据,第2个UL子帧108为RN103向eNB101转发数据。
在实现上述将Relay技术引进到LTE-Advanced/LTE系统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Relay技术的帧结构只适用于IEEE 802.16j系统,LTE系统与IEEE802.16j的子载波间隔,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大小,控制信道定义,以及系统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时序等完全不同,IEEE 802.16j帧结构无法应用在LTE系统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为LTE-Advanced/LTE系统引入Relay技术提供合适的帧结构,无法在LTE-Advanced/LTE系统中使用Relay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选定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选定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该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该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一种基站,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物理帧中除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该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该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传输设备和基站;
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
其中,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所述基站,用于在物理帧中除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其中,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数据传输设备和基站通过不同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各自的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通过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接收各自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实现了将数据传输设备和基站与各自的用户设备之间的接入链路在时序上的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以及LTE与LTE-A终端共享同一网络时的兼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中继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LTE系统中UE接收UL grant/PHICH后发送PUS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4为LTE系统中UE发送PUSCH接收PHI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5为LTE系统中UE接收PDSCH,发送ACK/NACK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6为LTE系统中上行HARQ同步规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中继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二中UE接收UL grant/PHICH后发送PUS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二中UE接收PDSCH,发送ACK/NACK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二中UL HARQ同步规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使用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使用的配比为6∶3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使用的配比为6∶3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另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使用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UE接收UL grant/PHICH后发送PUS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UL HARQ同步规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UE接收PDSCH,发送ACK/NACK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使用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使用的配比为2∶2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使用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UE接收UL grant/PHICH后发送PUS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UL HARQ同步规律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UE接收PDSCH,发送ACK/NACK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使用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使用的配比为3∶1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6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使用的帧结构;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UE接收UL grant/PHICH后发送PUSCH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UL HARQ同步规律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UE接收PDSCH,发送ACK/NACK使用子帧的关系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使用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31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使用的配比为7∶2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为LTE-Advanced/LTE系统引入Relay技术提供合适的帧结构,无法在LTE-Advanced/LTE系统中使用Relay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在LTE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在LTE和LTE-A系统中引入Relay技术所提供的帧结构相同,使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的过程也相同,故不再对LTE-A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下行子帧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所述物理帧包括十个子帧;在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步骤202、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eNB和RN通过不同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UE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通过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接收UE发送的数据信道。实现了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在时序上分离开来,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还适用于LTE和LTE-A标准并存的情况下,网络的兼容问题。LTE eNB和LTE-A eNB通过不同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分别向LTE UE和LTE-A UE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通过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接收LTE UE和LTE-A UE发送的数据信道。实现了将eNB与LTE UE的接入链路和eNB与LTE-AUE之间的接入链路在时序上分离开来,解决了LTE与LTE-A终端共享同一网络时的兼容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中,定义了在TDD方式下工作,符合LTE Rel-8标准的帧结构,并使得该relay使用于LTE-A系统中时满足对LTE Rel-8用户设备的后向兼容性。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现对涉及的部分LTE Rel-8的技术进行说明。
LTE Rel-8标准中,eNB和UE通过物理帧的子帧传输数据;一个物理帧的帧时间为10ms,所述物理帧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的帧时间为1ms;将子帧依时序编号,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依次将子帧编号为0至9;物理帧带有配比值这一属性,所述配比值用来描述一个物理帧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比例关系。
现对LTE Rel-8标准中的信息传输占用子帧位置的规律进行说明。
1、UL grant/PHICH(PHICH 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与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关系;
UL grant位于下行控制信道内,为告知UE对上行数据调度的信令,UE接收到UL grant后,向eNB发送上行数据;PHICH为重传指示,当其为NACK时,UE接收到PHICH后,需要向eNB重发上行数据。
对于以TDD方式工作的系统,UE在一个下行子帧中接收UL grant,在接下来的另一子帧中发送PUSCH;UE在一个下行子帧中接收PHICH,在接下来的另一子帧中发送PUSCH。在不同配比值下,接收UL grant/PHICH和发送PUSCH使用的子帧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图3中,以n代表子帧序号,k代表图中的数值,G代表grant,U代表上行子帧,D代表下行子帧;S是一种特殊的子帧,支持上行和下行信息;Gn-k代表UE在子帧n接收到UL grant/PHICH后,在子帧n+k发送PUSCH。
从图3的内容可知,在配比值为2的情况下,物理帧中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数量比为3∶1;其中,子帧0,3,4,5,8,9为下行子帧,子帧2,7为上行子帧;UE通过下行子帧3接收到UL grant后,通过上行子帧3+4,即上行子帧7发送PUSCH。
2、PUSCH与PHICH的位置关系;
UE向eNB发送数据信道PUSCH后,会得到一个eNB返回的响应PHICH,所述PHICH即为Ack/Nack,用来指示UE所发送的数据是否正确,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如果返回的是Ack,则不需要重传;返回的是Nack,则需要UE对前一个PUSCH发送的数据进行重传。
对于以TDD方式工作的系统,UE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发送PUSCH,在接下来的某一下行子帧中接收PHICH;在不同配比值下,发送PUSCH和接收PHICH使用的子帧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
图4中,以n代表子帧序号,k代表图中的数值;如果UE在上行子帧n发送PUSCH,则所述UE在下行子帧n+k接收PHICH;根据图4的内容可知,在配比值为0的情况下,如果UE在子帧2发送PUSCH,则UE要在子帧2+4,即子帧6中接收PHICH。
3、下行的PDSCH与上行的ACK/NACK的位置关系;
对于以TDD方式工作的系统,UE在一个下行子帧中接收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后,在另一子帧中发送ACK/NACK;在不同配比值下,接收PDSCH和发送ACK/NACK使用的子帧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
图5中,以n代表子帧序号,k代表表中的数值;如果UE在下行子帧n接收PDSCH,则所述UE在上行子帧n+k发送ACK/NACK;根据图5的内容可知,在配比值为0的情况下,如果UE在子帧1接收PDSCH,则UE要在子帧1+6,即子帧7中发送ACK/NACK。
4、UL HARQ的同步性;
为了获得正确无误的数据传输,LTE系统中采用了HARQ进行差错控制,在上行数据信道错误时,向用户设备发送反馈消息,如ACK/NACK,通知用户设备重发数据信道。为了易于实现和避免浪费等待反馈消息的时间,LTE为不同配比下的物理帧分别规定进程数,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为子帧分配进程号,UE重传数据时,使用与最初发送数据相同进程号的子帧重传,重传规律如图6所示,Pn表示接收到PHICH后,UE发送PUSCH的进程号为n;Gn表示接收到UL grant后,UE发送PUSCH的进程号为n。
图6中,UE在子帧n检测到UL grant或PHICH,与图3原理相同,将在接下来的对应相同数字所在的子帧发送PUSCH。以2DL∶1S∶2UL为例,该配比下UL HARQ共有4个进程,对应表中4个进程号1、2、3、4。图6中第1个上行子帧7开始为UL进程号1,第2个上行子帧8为UL进程号2,第3个上行子帧在接下来的物理帧中的子帧2为进程号3,第4个上行子帧为接下来的子帧3对应的进程号4,第5个上行子帧为子帧7对应进程号1,如此重复下去。UL HARQ的同步性指的是:UE向eNB发送PUSCH后,eNB指示UE进行重新传送PUSCH(比如eNB收到UE初次传输的PUSCH,发生错误时),对于UL PUSCH发生重传时,UE需要在具有相同的UL进程号上传输重传的PUSCH,如初传发生在进程号为1的上行子帧7,则接下来的重传需要在下一个物理帧的对应进程号为1的子帧7上。
对于2∶2配比中的子帧9中的P4(PHICH 4)和G4(Grant 4),其对应的为进程号为4的上行子帧3传输的PUSCH。
5、P/D-BCH(Primary/Dynamic Broadcast Channe,主/动态广播信道)和P/S-SCH(Primary/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主/辅同步信道)的时频位置关系;
P/D-BCH和P/S-SCH是小区内所有UE都需要接收的信号;其对应DL子帧位置为子帧0,子帧1,子帧5,子帧6;因为小区内UE都可以接收系统消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Relay并不转发P/D-BCH消息;同理,小区内UE都会与eNB进行主辅同步,Relay不转发主辅同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离接入链路帧的帧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演进基站701(eNB)与UE_eNB702之间置有上行接入链路703,下行接入链路704;在RN705与UE_RN706之间置有上行接入链路707和下行接入链路708;在LTE演进基站/LTE-A演进基站701与RN705之间置有上行中继链路709和下行中继链路710;LTE演进基站/LTE-A演进基站701(eNB)、UE_eNB702、RN705与UE_RN706在下行子帧711、712和上行子帧713、714中传输信息。
1、对于下行接入链路部分,RN705与UE_RN706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708和eNB701与UE_eNB702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710使用不同的下行子帧;
RN705在下行子帧712,通过下行接入链路708向UE_RN706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该控制信道可以包括PDCCH,PCFICH,PHICH中的一种或全部,RN705不发送同步信道和广播信道;
eNB701在下行子帧711,通过下行接入链路710向UE_eNB702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该控制信道可以包括PDCCH,PCFICH,PHICH中的一种或全部),并在合适的子帧发送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
2、对于上行接入链路部分,UE_RN706与RN705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与UE_eNB702和eNB701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可以使用相同的上行子帧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上行子帧发送数据信道;
如图7所示,UE_RN706在上行子帧714,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07向RN705发送控制信道,该控制信道可以包括PUCCH,RACH中的一种或全部;
UE_eNB702在上行子帧713,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03向eNB701发送控制信道;
UE_RN706和UE_eNB702可以在同一上行子帧发送控制信道,如在上行子帧714下,UE_RN706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07发送控制信道,UE_eNB702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15发送控制信道;
但UE_RN706和UE_eNB702不能在同一上行子帧下发送数据信道,如果UE_RN706在上行子帧714中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07发送数据信道,则UE_eNB702只能通过上行接入链路703在上行子帧713上发送数据信道。
3、对于下行中继链路部分,下行中继链路710在1个帧中持续的时间可以是1个下行子帧,或多个下行子帧。
4、对于上行中继链路部分,上行中继链路709和UE_eNB与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703可以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也可以在不同的上行子帧;UE_eNB和RN可以向eNB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下面,结合分离接入链路帧的帧结构,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进行介绍。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的配比值为3,即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数量比为6∶3,在该配比值下UL grant和PUSCH的位置关系如图8所示。
图8中,D代表下行子帧,即子帧0,5,6,7,8,9;U代表上行子帧,即子帧2,3,4;标有S的子帧即可以传输上行数据也可以传输下行数据,为子帧1;Gn-k表示在序列号为n的子帧接收到UL grant后,在子帧n+k发送PUSCH;发送PUSCH使用的子帧位置标识在PUSCH位置行。
若UE_RN706在本帧的下行子帧9接收UL grant,根据图8的内容,其需要在上行子帧9+4上发送PUSCH,9+4=13大于一个物理帧的时长,所以所述PUSCH在下一帧的上行子帧3发送;同理,如果UE_RN706在本帧的下行子帧8接收UL grant,其需要在上行子帧8+4上发送PUSCH,即在下一帧的上行子帧2发送。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中的下行HARQ,即PDSCH和ULACK/NACK位置关系如图9所示。
P/D-BCH和P/S-SCH为系统消息,是小区内所有UE都需要接收的信号,其对应下行子帧位置为子帧0,子帧1,子帧5,子帧6。因为小区内UE都可以接收所述系统消息,故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Relay并不转发P/D-BCH和P/S-SCH消息;同样的,小区内UE都会与eNB进行主辅同步,Relay不需要转发主辅同步。这样可用作RN和UE_RN之间的下行子帧有子帧7,子帧8和子帧9。
根据图8和图9,如果UE_RN在上一帧的下行子帧9接收UL grant和PDSCH,则所述UE_RN需要在上一帧的上行子帧9+4,即本帧的子帧3发送PUSCH,在上一帧的上行子帧9+5,即本帧的上行子帧4发送ACK/NACK;在UE_eNB和eNB之间,如果UE_eNB在本帧的下行子帧0接收UL grant及PDSCH,其需要在本帧的UL子帧4发送PUSCH和ACK/NACK。根据LTE协议,同一个UE的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在同一子帧时,二者均在上行数据信道中传输,且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接入链路帧结构支持UE_eNB和UE_RN使用相同的上行子帧发送控制信道,故本帧的上行子帧4发送的PUSCH中既包含UE_eNB向eNB发送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也包含UE_RN向RN发送的控制信道。
图10为配比为6∶3的UL HARQ同步性。图10中,为了保证UL HARQ的同步性,UE_RN应在一定时间,如若干个物理帧内使用相同的UL进程号进行PUSCH的初传和重传。如UE_RN使用了进程号为2的UL子帧3,则对应的UE_RN需要使用接下来进程号为2位于下一个物理帧的UL子帧3用于传输PUSCH。对应的UE_RN应该使用P2/G2所在的子帧9。其它进程号类似。对于UE_eNB原理也类似。
下面,结合上述信息发送的时序规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1所示,步骤1101、确定RN与UE_RN使用的子帧;
本步骤中,TDD物理帧的配比值为3,即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6∶3,且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如图12所示;所述帧结构采用[3,9]组合,即将子帧3和9作为UE_RN(1204)和RN(1203)之间的接入链路占用子帧,从而达到将UE_RN(1204)和RN(1203)之间的接入链路与UE_eNB(1202)和eNB(1201)之间的接入链路分离开来的效果;
在配比为6∶3的帧中,子帧3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9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
步骤1102、RN向UE_RN发送UL grant或PHICH;
本步骤中,RN的下行接入链路通过本帧的下行子帧9,向UE_RN发送ULgrant/PHICH。
步骤1103、UE_RN向RN发送PUSCH;
本步骤中,根据图8或图9,UE_RN在接收到步骤1102中RN发来的UL grant后,需要在下一帧的子帧3向RN发送PUSCH。
步骤1104、RN向UE_RN发送下行数据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
本步骤中,RN下行接入链路通过本帧的下行子帧9,向UE_RN发送下行数据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为PDSCH,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为PHICH,PCFICH和PDCCH信道。
步骤1105、UE_RN向RN发送ACK/NACK;
本步骤中,UE_RN在接收到步骤1104中RN发送来的PDSCH信息后,向RN发送ACK/NACK;根据图9可知,UE_RN在下一帧的子帧4,向RN发送PDSCH对应的ACK/NACK。
步骤1106、UE_RN向RN发送上行导频;
本步骤中,UE_RN通过子帧3,向RN发送上行导频。
步骤1107、UE_eNB向eNB发送控制信道和上行导频;
本步骤中,UE_eNB在子帧3向eNB发送控制信道和上行导频;即子帧3为共享子帧,UE_eNB与UE_RN和RN之间的上行链路共享子帧3,发送控制信道。
步骤1108、UE_eNB向eNB发送数据信道;
本步骤中,UE_eNB通过上行子帧2向eNB发送数据信道。
步骤1109、eNB向UE_eNB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eNB通过下行子帧0和下行子帧5,向UE_eNB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步骤1110、RN向eNB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RN通过与eNB之间的上行中继链路,在子帧2上向eNB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导频信道等;即RN与eNB之间的上行中继链路和UE_eNB与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
步骤1111、eNB向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eNB与RN之间的下行中继链路和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共享下行子帧0,5;在该共享子帧内可以发送各种信道,如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导频信道等;且eNB在该两个子帧内发送P/D-BCH,P/S-SCH。
RN与eNB的随机接入可以使用UpPTS和或上行中继链路RN->eNB,当RN不使用UpPTS进行随机接入时,也可以选择通过子帧1,子帧6等上行子帧对UE_RN的UpPTS进行监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须按照本发时实施例的描述顺序,只要遵守信息响应的时序关系即可。
此外,帧结构还可以采用[2,8]组合,即上行子帧2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下行子帧8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如图13所示,下行子帧8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可以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如PDCCH,PCFICH,PHICH中的一种或多种),导频信道,数据信道;上行子帧2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UE_eNB在该子帧可以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控制信道(如ACK/NACK),数据信道(如PUCCH)给eNB,UE_RN在该子帧可以发送上行数据,控制信道(数据与控制信道在同一子帧时都放在PUSCH中传输)给RN。
帧结构还可以采用[3,7,9]组合,即上行子帧3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下行子帧7和9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帧结构还可以采用[2,7,8]组合,上行子帧2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下行子帧7、8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帧结构还可以采用[2,3,8,9]组合,上行子帧2、3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下行子帧8、9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帧结构还可以采用[2,3,7,8,9]组合,上行子帧2、3作为UE_RN与RN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下行子帧7、8、9作为RN与UE_RN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其它组合可以为[2,3,7,8,9];上述各种组合实现分离接入链路和传输消息的原理与[3,9]及[2,8]组合无异,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或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在LTE向LTE-A演进的过程中,会出现LTE与LTE-A网络并存的情况,LTE eNB需要兼容LTE-A下的UE,LTE-A eNB需要兼容LTE下的UE,而LTE-A下的UE所使用的基于LTE-A的增强功能LTE下的UE并不能使用,故与所述增强功能相关的数据也不需要向LTE下的UE发送,因此在LTE和LTE-A系统并存的情况下,需要有一种兼容LTE和LTE-A数据传输要求的传输方法。
LTE-A eNB和LTE eNB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帧结构进行传输,当LTE与LTE-A在同一网络中并存时,基站为LTE eNB,进阶基站为LTE-A eNB;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基站与进阶基站使用不同的下行子帧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共享上行子帧发送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但使用不同的上行子帧分别发送数据信道。
当在LTE-A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或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A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进行介绍。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的配比值为1,即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2∶2,对于一个10ms的物理帧来说,前5ms和后5ms的子帧顺序是一致的;在该配比下的帧结构如图14所示。
由图14可知,子帧0,4,5,9为下行子帧,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和子帧6即可以传输上行信息,也可以传输下行信息。
在2∶2配比下,UL grant和PUSCH的位置关系如图15所示。
Gn-k表示在序列号为n的子帧接收到UL grant启在子帧n+k发送PUSCH。
图16为配比为2∶2的UL HARQ同步性。
从图16可以看到,为了保证UL HARQ的同步性,UE_RN应在一定时间内,如若干个物理帧内使用相同的UL进程号用于PUSCH传输。如UE_RN使用了进程号为2的UL子帧8进行初传数据传输,则对应的UE_RN需要使用接下来进程号为2位于下一个物理帧的UL子帧8用于重传PUSCH的传输。对应的UE_RN应该使用P2/G2所在的子帧4进行PHICH/UL grant的传输。其它进程号类似,如PHICH/UL grant与相应PUSCH进程号的子帧组合[9,3],[7,1],[2,6]。对于UE_eNB原理也类似,下面结合其它约束关系进行进一步用于接入链路的子帧选取。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中DL HARQ即PDSCH和UL ACK/NACK位置关系以及PUSCH和PHICH位置关系如图17所示。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对应位置的计算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无异,故不再赘述。
仍以[3,9]组合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8所示,步骤1801、确定RN与UE_RN使用的子帧;
本步骤中,使用的配比为2∶2且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如图19所示;所述帧结构采用[3,9]组合,即将子帧3和9作为UE_RN(1904)和RN(1903)之间的接入链路占用子帧,从而达到将UE_RN(1904)和RN(1903)之间的接入链路与UE_eNB(1902)和eNB(1901)之间的接入链路分离开来的效果;
根据图14可知,在配比为2∶2的帧中,子帧3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9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
步骤1802、RN向UE_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RN通过下行子帧9向UE_RN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如PDCCH,PCFICH,PHICH中的一种或多种),导频信道,数据信道。
步骤1803、UE_RN向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UE_RN通过上行子帧3,向RN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包含控制信道),导频信道(如解调导频和sounding导频)。
步骤1804、eNB发送广播信道、同步信道;
本步骤中,在下行子帧0,1(子帧1的DwPTS部分),5,6(子帧6的DwPTS部分)UE_RN、UE_eNB和RN接收eNB发送的广播信道,同步信道。
步骤1805、在上行子帧1(子帧1的UpPTS部分),2,6(子帧6的UpPTS部分),7,UE_RN可以有选择的在1个或多个子帧上发送PRACH或上行导频。
步骤1806、RN在上行子帧1,2,6,7可以有选择的向eNB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导频信道、控制信道;RN还可以有选择的监听UE_RN发送的上行导频和PRACH。
步骤1807、eNB在子帧1(子帧1的UpPTS部分),2,6(子帧6的UpPTS部分),7也可以有选择的接收来自UE_RN或RN的PRACH和上行导频信道等。
在步骤1806和1807中,RN和eNB可以通过所述上行子帧1,2,6,7发送上行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步骤1808、eNB和UE_eNB在非分离接入链路子帧传输数据;
本步骤中,eNB和UE_eNB在除去下行子帧9和上行子帧3的其他子帧中,按照LTE流程进行正常的操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须按照本发时实施例的描述顺序,只要遵守信息响应关系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比下,帧结构也可以选择[4,8]组合,即以子帧4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8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3,9,4,8]的组合,即以子帧4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以子帧3和子帧8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4,8],[3,9,4,8]组合下实现分离接入链路和传输消息的原理与[3,9]组合无异,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对于LTE UE与LTE-A UE共享网络时,可以为LTE-A UE分配专用的子帧以保证有些LTE-A UE新的特性设计时不会影响到LTE UE。LTE-A eNB和LTEeNB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帧结构进行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与本发明实施例无异,不再赘述。
当在LTE-A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LTE-A eNB与UE 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或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A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四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中,TDD物理帧的配比值为2,即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数量比为3∶1,对于一个10ms的物理帧来说,前5ms和后5ms的子帧顺序是一致的;在该配比下的帧结构如图20所示。
由图20可知,子帧0,3,4,5,8,9为下行子帧,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和子帧6即可以传输上行信息,也可以传输下行信息。
在3∶1配比下UL grant和PUSCH的位置关系如图21所示。
Gn-k表示在序列号为n的子帧接收到UL grant后,在子帧n+k发送PUSCH,发送PUSCH使用的子帧位置标识在PUSCH位置行;相对应的UL grant和PUSCH位置用同样的底纹标注。
图22为配比为3∶1的UL HARQ同步性。从图22可以看到,为了保证ULHARQ的同步性,UE_RN应在一定时间(如若干个物理帧)内使用相同的UL进程号用于PUSCH传输。如UE_RN使用了进程号为2的UL子帧2,则对应的UE_RN需要使用接下来进程号为2位于下一个物理帧的UL子帧2用于传输PUSCH。对应的UE_RN应该使用P2/G2所在的子帧8。其它进程号类似,如可以有组合[7,3];此外,由于图22中有些下行子帧没有对应的上行子帧,因此有些下行子帧也是可以放入组合中的,但组合中一定要包含具有与上行子帧进程号对应的下行子帧的UL grant和/或PHICH的。对于UE_eNB原理也类似。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中PDSCH和ULACK/NACK以及PUSCH和PHICH的位置关系如图23所示。其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对应位置的计算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无异,故不再赘述。
下面以[3,7]组合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24所示,步骤2401、确定RN与UE_RN使用的子帧;
本步骤中,使用的配比为3∶1且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如图25所示;
所述帧结构采用[3,7]组合,即将子帧3和7作为UE_RN和RN之间的接入链路占用子帧,从而达到将UE_RN和RN之间的接入链路与UE_eNB和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分离开来的效果;
根据图25可知,在配比为3∶1的帧中,子帧3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7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
步骤2402、RN向UE_RN发送UL grant或PHICH;
本步骤中,RN的下行接入链路通过本帧的下行子帧3,向UE_RN发送ULgrant或PHICH。
步骤2403、UE_RN向RN发送PUSCH;
本步骤中,根据图21或图22,UE_RN在接收到步骤2402中RN发来的UL grant和/或PHICH后,需要在本帧的子帧7向RN发送PUSCH。
步骤2404、RN向UE_RN发送PDSCH;
本步骤中,RN下行接入链路通过本帧的下行子帧3,向UE_RN发送PDSCH。
步骤2405、UE_RN向RN发送ACK/NACK;
本步骤中,UE_RN在接收到步骤2304中RN发送来的PDSCH信息后,向RN发送ACK/NACK;根据图23可知,UE_RN在本帧的子帧7要发送ACK/NACK。
步骤2406、UE_RN向RN发送上行导频;
本步骤中,UE_RN通过子帧7,向RN发送上行导频。
步骤2407、UE_eNB向eNB发送控制信道和上行导频;
本步骤中,UE_eNB在子帧7向eNB发送控制信道和上行导频;即子帧7为共享子帧,UE_eNB与UE_RN和RN之间的上行链路共享子帧7,发送控制信道和或导频。
步骤2408、UE_eNB向eNB发送数据信道;
本步骤中,UE_eNB通过上行子帧2向eNB发送数据信道。
步骤2409、eNB向UE_eNB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eNB通过下行子帧0和下行子帧5,向UE_eNB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步骤2410、RN向eNB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RN通过与eNB之间的上行中继链路,在子帧2上向eNB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导频信道等;即RN与eNB之间的上行中继链路和UE_eNB与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
步骤2411、eNB向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eNB与RN之间的下行中继链路和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共享下行子帧0,5;在该共享子帧内可以发送各种信道,如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导频信道等;且eNB在该两个子帧内发送P/D-BCH,P/S-SCH。
RN与eNB的随机接入可以使用UpPTS和或上行中继链路RN->eNB,当RN不使用UpPTS进行随机接入时,也可以选择通过子帧1,6对UE_RN的UpPTS进行监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须按照本发时实施例的描述顺序,只要遵守信息响应关系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比下,帧结构也可以选择[8,2]组合,以子帧8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2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3,4,7]组合,以子帧3和子帧4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7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8,4,2]组合,以子帧4和子帧8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2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3,7,9]组合,以子帧3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7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3,4,7,9]组合,以子帧3、子帧4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7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也可以选择[8,4,2,9]组合,以子帧4、子帧8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2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上述组合下实现分离接入链路和传输消息的原理与[3,7]组合无异,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7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对于LTE UE与LTE-AUE共享网络时,可以为LTE-AUE分配专用的子帧以保证有些LTE-A UE新的特性设计时不会影响到LTE UE。LTE-A eNB和LTEeNB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帧结构进行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与本发明实施例无异,不再赘述。
当在LTE-A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或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A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五进行介绍。
本实施例中,TDD物理帧的配比值为4,即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7∶2,在该配比下的帧结构如图26所示。
在7∶2配比下UL grant和PUSCH的位置关系如图27所示。
Gn-k表示在序列号为n的子帧接收到UL grant后,在子帧n+k发送PUSCH;发送PUSCH使用的子帧位置标识在PUSCH位置行。
图28为配比值为7∶2的UL HARQ同步性。
从图28可以看到,为了保证UL HARQ的同步性,UE_RN应在一定时间内,如若干个物理帧内,使用相同的UL进程号用于PUSCH传输。如UE_RN使用了进程号为2的上行子帧3,则对应的UE_RN需要使用接下来进程号为2位于下一个物理帧的上行子帧3用于传输PUSCH。对应的UE_RN应该使用P2/G2所在的子帧9作为上行子帧。其它进程号类似,如可以有组合[3,9],[2,8],此外,由于图28中有些下行子帧没有对应的上行子帧,因此有些下行子帧也可以放入组合中,或者全部由下行子帧作为中继子帧。
本实施例中,物理帧中DL HARQ PDSCH和UL ACK/NACK以及UL HARQPUSCH与PHICH位置关系如图29所示。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对应位置的计算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无异,故不再赘述。
以[3,9]组合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30所示,步骤3001、确定RN与UE_RN使用的子帧;
本步骤中,使用的配比为7∶2且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帧结构如图31所示;所述帧结构采用[3,9]组合,即将子帧3和9作为UE_RN(3104)和RN(3103)之间的接入链路占用子帧,从而达到将UE_RN(3104)和RN(3103)之间的接入链路与UE_eNB(3102)和eNB(3101)之间的接入链路分离开来的效果;
根据图26可知,在配比为7∶2的帧中,子帧3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9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
步骤3002、RN向UE_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RN在下行子帧9向UE_RN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导频信道、数据信道、PHICH、PCFICH;在下行子帧9,eNB保持Idle状态。
步骤3003、UE_RN向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UE_RN通过上行子帧3向RN发送上行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导频信道、RACH信道。
步骤3004、UE_eNB向eNB发送控制信道;
本步骤中,UE_eNB与UE_RN共享上行子帧3,向eNB发送上行控制信道、导频信道、RACH信道,但是不能发送数据信道;
此外,eNB可以在子帧3上监听UE_eNB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RACH,导频(RS)之一或全部。
步骤3005、eNB发送广播信道、同步信道;
本步骤中,eNB在下行子帧0,1,5,6向UE_RN、UE_eNB及RN发送广播信道,同步信道。
步骤3006、eNB向RN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RN的下行中继链路可以在子帧0,1,5,6接收来自eNB的数据信道、导频信道、控制信道、PHICH信道、PCFICH信道。
步骤3007、RN向eNB发送数据;
本步骤中,在上行子帧2,RN可以通过上行中继链路向eNB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导频信道;可选的,RN还可以向eNB发送RACH信道;RN的上行中继链路与UE_eNB的上行接入链路可以共享所述上行子帧2。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须按照本发时实施例的描述顺序,只要遵守信息响应关系即可。
帧结构还可以采用[2,4,7]组合,以子帧4和子帧7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以子帧2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还可以采用[2,4,7,8]组合,以子帧4、子帧7和子帧8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2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还可以采用[3,4,9]组合,以子帧4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3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还可以采用[3,7,9]组合,以子帧7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3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还可以采用[3,4,7,9]组合,以子帧4、子帧7和子帧9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子帧3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上述各种组合实现分离接入链路和传输消息的原理与[3,9]组合无异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3或子帧2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对于LTE UE与LTE-AUE共享网络时,可以为LTE-AUE分配专用的子帧以保证有些LTE-A UE新的特性设计时不会影响到LTE UE。LTE-A eNB和LTEeNB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帧结构进行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与本发明实施例无异,不再赘述。
当在LTE-A系统中引进Relay技术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2或3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LTE-A 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A系统的TDD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也适用于不同阶段的LTE并存的网络环境中,LTE eNB可以是LTE不同阶段的eNB。如基站可以是LTE Rel-8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9eNB,或LTE Rel-10eNB,或LTE Rel-9eNB和LTE Rel-10eNB;基站还可以是LTE Rel-9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10eNB;基站还可以是LTE Rel-8eNB和LTE Rel-9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10eNB。在上述多标准并存的网络环境中,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时,其应用原理与LTE和LTE-A并存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原理无异,本发明的实施例以LTE与LTE-A在同一网络中并存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多标准共存的情况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如图32所示,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3201,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3202,用于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站。如图33所示,一种中继站,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3301,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3302,用于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站还包括:
如图34所示,共享数据接收模块3303,用于中继站在所述共享子帧接收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35所示,一种基站,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3501,用于在物理帧中除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3502,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演进基站。如图36所示,一种演进基站,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3601,用于在中继帧中除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3602,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传输设备和基站;
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所述演进基站,用于在物理帧中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中继站和演进基站;
所述中继站,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所述演进基站,用于在中继帧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中继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结合,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eNB与UE_eNB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eNB与UE_eNB之间的接入链路和RN与UE_RN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将Relay技术引入了LTE系统的物理帧结构中,提高了小区边缘的吞吐率,增强了小区边缘速率;且通过各自独立的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发送导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接收公共导频存在干扰的问题。
当LTE与LTE-A在同一网络中并存时,基站为LTE eNB,进阶基站为LTE-AeNB,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LTE-A演进基站和演进基站;
所述LTE-A演进基站,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LTE-A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基站帧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LTE-A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基站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所述演进基站,用于在基站帧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基站帧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结合;在上行接入链路部分,LTE eNB与LTE UE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LTE-A eNB与LTE-A UE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共享子帧发送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数据信道;在下行接入链路的部分,LTE eNB与LTE UE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和LTE-A eNB与LTE-A UE之间的下行接入链路使用不同的子帧发送各种数据;实现了LTE eNB与LTE UE之间的接入链路和LTE-A eNB与LTE-A UE之间的接入链路的分离,解决了LTE与LTE-A终端共享同一网络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也适用于不同阶段的LTE并存的网络环境中,LTE eNB可以是LTE不同阶段的eNB。如基站可以是LTE Rel-8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9eNB,或LTE Rel-10eNB,或LTE Rel-9eNB和LTE Rel-10eNB;基站还可以是LTE Rel-9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10eNB;基站还可以是LTE Rel-8eNB和LTE Rel-9eNB,此时进阶基站可以是LTE Rel-10eNB。在上述多标准并存的网络环境中,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离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时,其应用原理与LTE和LTE-A并存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原理无异,本发明的实施例以LTE与LTE-A在同一网络中并存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多标准共存的情况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下行子帧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在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选定物理帧中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帧为中继帧,所述用户设备为中继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演进基站在所述中继帧中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或者,
LTE-A演进基站在所述中继帧中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选定所述中继帧中除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作为共享子帧;所述共享子帧用于中继站在所述共享子帧接收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以及演进基站在所述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继站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演进基站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演进基站在该中继帧中除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数据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帧为基站帧,所述用户设备为进阶基站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演进基站在所述基站帧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阶基站选定该基站帧中除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作为共享子帧;所述共享子帧用于进阶基站在所述共享子帧接收进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以及演进基站在所述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阶基站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向进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演进基站在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演进基站在该基站帧中除所述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数据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物理帧的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6∶3时,选定该物理帧的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七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八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七号子帧和八号子帧作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作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八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和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七号子帧、八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和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物理帧的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2∶2时,选定该物理帧的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八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和八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物理帧的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3∶1时,选定该物理帧的三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七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八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三号子帧和四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七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和八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三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七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三号子帧、四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七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八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物理帧的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的配比为7∶2时,选定该物理帧的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和七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七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七号子帧和八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二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或者,
选定该物理帧的四号子帧、七号子帧和九号子帧为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三号子帧为上行接入链路子帧。
14.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所述的上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共享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设备具体为中继站,所述用户设备具体为中继用户设备;或者,
该数据设备具体为进阶基站,所述用户设备具体为进阶基站用户设备。
1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物理帧中除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所述共享子帧为选定的物理帧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
18.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传输设备和演进基站;
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在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在上行接入链路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
所述演进基站,用于在物理帧中除所述下行接入链路子帧外的至少一个下行子帧,向基站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在共享子帧接收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用于在共享子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道和导频信道。
CN 200810179391 2008-12-10 2008-12-10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1754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79391 CN101754329B (zh) 2008-12-10 2008-12-10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79391 CN101754329B (zh) 2008-12-10 2008-12-10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329A true CN101754329A (zh) 2010-06-23
CN101754329B CN101754329B (zh) 2013-06-05

Family

ID=4248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79391 Active CN101754329B (zh) 2008-12-10 2008-12-10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432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594A (zh) * 2010-12-0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帧
CN103703707A (zh) * 2011-07-18 2014-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18075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Mediatek In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subframe of data channel
CN105340317A (zh) * 2013-06-24 2016-02-17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控制流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61800A (zh) * 2018-07-27 2019-06-07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6664568B (zh) * 2014-07-31 2021-06-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800A (zh) * 2004-12-31 2006-07-1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帧结构
CN101162986B (zh) * 2007-11-0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上的信号发送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594A (zh) * 2010-12-0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帧
WO2012075806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帧
CN103703707A (zh) * 2011-07-18 2014-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707B (zh) * 2011-07-18 2017-09-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40317A (zh) * 2013-06-24 2016-02-17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控制流量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18075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Mediatek In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subframe of data channel
CN106664568B (zh) * 2014-07-31 2021-06-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861800A (zh) * 2018-07-27 2019-06-07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329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0115B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332581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dynamic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1659425B1 (ko) 하이브리드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13398B (zh) 在包括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1741452B (zh) 中继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
EP2378675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mbsfn subfram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111290B (zh)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753198B (zh) 通信方法、中继器和通信系统
CN101882982B (zh) 一种ack/nack信息的反馈、处理方法及设备
KR101680666B1 (ko) 중계기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중계기
CN101998432B (zh) 一种回程链路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0631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33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1861661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를 송신 및 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0039739A2 (en)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416011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时分双工方法及装置
CN10175432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15951B (zh) 上行授权信令的发送定时方法和装置
KR101264488B1 (ko) 주기성을 갖는 상향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릴레이 시스템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148784B (zh) 中继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之间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08954A (zh) 一种解决中继节点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34115A2 (ko) Tdd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bsfn 서브프레임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38827B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75233A (zh) 一种控制信息收发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