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1015A -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1015A
CN101751015A CN200810186328A CN200810186328A CN101751015A CN 101751015 A CN101751015 A CN 101751015A CN 200810186328 A CN200810186328 A CN 200810186328A CN 200810186328 A CN200810186328 A CN 200810186328A CN 101751015 A CN101751015 A CN 101751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sumption
total power
saving control
light fixture
building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6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1015B (zh
Inventor
蔡坤成
王钟渔
宋经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08101863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1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1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1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1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同时考虑热环境以及光环境的需求,以使建筑的空调与照明设备能维持最小的总耗电量。在此方法中,首先取得使用者环境需求。接着定义遮阳装置的于建筑开口部的数个覆盖比例,并依据环境参数与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建筑中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于各个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最后,取得能产生最小总耗电量的覆盖比例,并根据所取得的覆盖比例调整遮阳装置、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确保建筑能遵循使用者环境需求,同时维持在最小总耗电量的状态。

Description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信息收集与整合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信息的收集整合应用在建筑节能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判断一个居住环境舒适与否多半取决于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速,以及光线等指标。然而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情况下,除了让住户感到舒适之外,讲求节能的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在建筑中消耗最多能量的是控制空气温湿度的空调设备,其次是维系室内亮度的照明设备。而建筑开口部(opening)的大小则会对上述两种能量消耗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所谓建筑开口部是指在建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所设置的能与外界沟通的区域。目前在针对绿色建筑所发展的各种智能建筑控制方法中,由于遮阳效果越佳则能节省越多的空调设备耗能,是故基于空调设备的耗能考量,建筑业者多半会限制开口部的大小进而引入较少的辐射热来达到节省空调设备耗能的目的。但相对来说,较小的遮阳面积则能将较多的天光引入室内,据此将能大幅节省照明设备的耗能。
在空调设备耗能以及照明设备耗能无法同时兼具的情况下,目前建筑开口部的设计多半只会单方面的针对天光引入或是辐射热隔离来进行设计,而并未同时将空调以及照明设备的耗能纳入考量。这样的处理结果将导致能源节约的效果有限,更无法达到全面性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同时考虑热环境以及光环境的需求,以使建筑的空调与照明设备能维持最小的总耗电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调控系统,自动根据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来调整建筑开口部(opening)上遮阳装置的覆盖比例,以确保空调与照明设备能产生最小的总耗电量。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节能调控方法,用以控制建筑遵循使用者环境需求并维持在最小总耗电量的状态。其中,此建筑包括开口部、遮阳装置、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此方法首先取得使用者环境需求并定义遮阳装置的于开口部的数个覆盖比例。接着,依据环境参数与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每个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在取得可产生最小总耗电量的覆盖比例后,根据所取得的覆盖比例来调整遮阳装置、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使得建筑维持在最小总耗电量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空调设备效率、照明设备效率、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室外感测照度,以及室内感测热度。而使用者环境需求至少包括温度需求与照度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计算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每个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的步骤包括取得其中一个覆盖比例。接着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覆盖比例的热度取得条件,并且根据所计算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室内感测热度、温度需求以及空调设备效率来计算空调设备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取得其中一个覆盖比例的步骤之后,更包括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覆盖比例的室外感测照度,以及根据所计算的室外感测照度、照度需求以及照明设备效率来计算照明设备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计算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各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的步骤,包括利用空调设备耗电量与照明设备耗电量来计算总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方法更包括利用平行配置在开口部的边缘的热辐射计来感测室外感测辐射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方法更包括利用平行配置在开口部的边缘的照度计来感测室外感测照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方法更包括利用配置在建筑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来感测室内感测热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方法更包括根据配置在建筑内部的照度传感器所取得的照度信息以及照明设备的规格来计算照明设备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热度取得条件包括开口部的面积及其表面材质的遮蔽系数(Shading Coefficient,SC)。其中,表面材质例如是玻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根据所取得的覆盖比例调整遮阳装置的步骤包括依据覆盖比例以及开口部的面积来调整遮阳装置覆盖在开口部上的遮蔽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根据所取得的覆盖比例调整空调设备的步骤包括依据最小总耗电量来调整空调设备的温度参数、情境设定参数,以及风速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根据所取得的覆盖比例调整照明设备的步骤包括依据最小总耗电量来调整照明设备的开启数量以及亮度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节能调控系统,此系统包括输入接口、总耗电量计算模组,以及设备调控模组。其中,输入接口用以取得建筑的使用者环境需求,此建筑包括开口部、遮阳装置、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总耗电量计算模组连接至输入接口,用以定义遮阳装置的于开口部的数个覆盖比例,并依据环境参数与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每个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以及取得能产生最小总耗电量的覆盖比例。设备调控模组连接至总耗电量计算模组,用以根据总耗电量计算模组所取得的覆盖比例调整遮阳装置、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使得建筑遵循使用者环境需求并维持在最小总耗电量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空调设备效率、照明设备效率、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室外感测照度,以及室内感测热度。而使用者环境需求至少包括温度需求与照度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取得其中一个覆盖比例,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覆盖比例的热度取得条件,并根据所计算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室内感测热度、温度需求以及空调设备效率,计算空调设备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覆盖比例的室外感测照度,并根据所计算的室外感测照度、照度需求以及照明设备效率,计算照明设备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利用空调设备耗电量与照明设备耗电量来计算总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系透过无线通讯网络来接收由热辐射计所感测到的室外感测辐射热。其中,热辐射计是平行配置在开口部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是透过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照度计所感测到的室外感测照度。而照度计例如是平行配置在开口部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透过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温度传感器所感测到的室内感测热度,此温度传感器系配置在建筑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是透过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照度传感器所取得的照度信息,并根据照度信息与照明设备的规格来计算照明设备效率。其中,照度传感器是配置在建筑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热度取得条件包括开口部的面积及其表面材质的遮蔽系数。其中,表面材质包括玻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设备调控模组依据覆盖比例以及开口部的面积,调整遮阳装置覆盖在开口部上的遮蔽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设备调控模组依据最小总耗电量调整空调设备的温度参数、情境设定参数,以及风速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设备调控模组依据最小总耗电量调整照明设备的开启数量以及亮度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基于上述,本发明在取得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需求后,同时将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的耗电量纳入考量,进而调整开口部的覆盖比例,使得建筑能维持在总耗电量最小的状态。如此一来不仅能维持建筑的舒适度,同时也能达到全面性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空调设备耗电量与覆盖比例的关系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设备耗电量与覆盖比例的关系图。
图3C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总耗电量与覆盖比例的关系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建筑节能调控系统
110:输入接口
120:总耗电量计算模组
121:热辐射计
123:照度计
125:温度传感器
127:照度传感器
130:设备调控模组
210~250: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抬头与能源危机,建筑节能也逐渐受到重视。如何在节省建筑的空调设备耗能之余避免增加过多的照明设备耗能,便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议题。本发明便是基于上述观点进而发展出的一种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的方块图。请参阅图1,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适用于具有开口部(opening),且配置有冷气等空调设备以及各式灯具等照明设备的建筑。其中,建筑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口部、遮阳装置、多个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其数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中,包括输入接口110、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以及设备调控模组130,根据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需求来调整建筑开口部的覆盖比例以及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而使得建筑保持在总耗电量最小的状态。
在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中,输入接口110用以取得使用者环境需求,好比像是温度需求以及照度需求等等。举例来说,使用者在春夏时节可能希望建筑能保持较为凉爽的温度。反之,在秋冬时节则可能会透过输入接口110输入较高的温度需求。照度需求则是和使用者进行的活动有关,例如当使用者在阅读书籍时,便会希望建筑能保持一个较高的照度,如800流明(lumen)以上。
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与输入接口110相连,并可透过如蓝牙或红外线等无线通讯网络取得热辐射计121、照度计123、温度传感器125,以及照度传感器127所感测到的资料,进而计算在开口部的数种覆盖比例下,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基于目前的环境参数以及使用者环境需求所需要的总耗电量,并判断哪个覆盖比例可产生最小的总耗电量。
设备调控模组130与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相连,用以根据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所取得的结果,对开口部上的遮阳装置进行调整,同时调整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使得建筑能在符合使用者环境需求的前提下,维持在总耗电量最小的状态。
以下将以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的详细运作流程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热辐射计121与照度计123例如是平行配置在建筑开口部的边缘,而温度传感器125以及照度传感器127则是配置在建筑内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例如是接近使用者活动的区域等等。然而必须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配置上述感测装置的方式,而上述感测装置也可以利用无线通讯网络(或有线网络)将取得的资料传送至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首先在步骤210中,透过输入接口110取得使用者对建筑的使用者环境需求。其中,使用者环境需求至少包括温度需求以及照度需求等等。
接着在步骤220中,由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定义遮阳装置的于开口部的数个覆盖比例。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遮阳装置未启动(亦即,遮阳装置全开而不遮蔽开口部)的情况下覆盖比例被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定义为0%;而当遮阳装置完全遮蔽开口部时,覆盖比例被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定义为100%。那么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可以在0%至100%之间进一步地定义数个覆盖比例,以对应各种遮阳装置的启闭状态。
接下来如步骤230所示,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依据建筑目前的环境参数以及使用者输入的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建筑中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对应于各个覆盖比例所需要的总耗电量。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空调设备效率、照明设备效率、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对应于各覆盖比例的室外感测照度,以及室内感测热度等等。以下将针对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如何计算总耗电量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首先取得其中一个覆盖比例(以下称目前所取得的覆盖比例为覆盖比例α,而α为介于0%至100%之间的数值)。接着,计算对应覆盖比例α的热度取得条件。最后再根据计算出来的热度取得条件、室外感测辐射热、室内感测热度、温度需求以及空调设备效率,进而计算出空调设备耗电量。其中,热度取得条件包括开口部本身的面积及其表面材质(例如玻璃)的遮蔽系数(Shading Coefficient,SC)。表面材质的遮蔽系数大小将随着覆盖比例的不同而有所增减。举例来说,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是以开口部的面积、对应于覆盖比例α的遮蔽系数,以及由热辐射计121所感测到的室外感测辐射热的乘积来作为开口部得热。必须说明的是,开口部得热的单位是焦耳(joule)。
在计算覆盖比例α所对应的开口部得热后,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接着将开口部得热以及由温度传感器125所感测到的室内感测热度相加,以取得目前室内的热量,接着再将相加后的结果减去使用者所输入的温度需求,则可得到空调设备必须额外移走的热量大小。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是以总耗电量来作为节能调控的依据,因此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将依照空调设备效率来计算在目前情况下空调设备必须额外移走过多热量所需要花费的空调设备耗电量。其中,空调设备耗电量的单位是瓦特(watt)。
除了计算空调设备耗电量之外,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还会计算照明设备所需要的照明设备耗电量。举例来说,由于配置在开口部边缘的照度计123会不断地撷取室外感测照度,但实际被引入建筑室内的室外感测照度(以下称之为引入照度,其单位为流明)则会随着开口部的覆盖比例α而有所增减。因此,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首先计算对应于覆盖比例α的室外感测照度,接着根据计算后的室外感测照度、使用者输入的照度需求,以及照明设备效率来计算出照明设备耗电量。
详细地说,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会以0、照度需求与引入照度的差值这两者之间的最大值来作为照明设备需要额外补齐的照度。为了计算照明设备额外补齐照度所需耗费的电量,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将依据建筑内部的照度传感器127所取得的照度信息以及照明设备的规格,计算出照明设备效率。并根据照明设备效率来推算为了使建筑内部的光线符合使用者对照度的需求,需要补齐亮度所花费的照明设备耗电量(其单位是瓦特)。
分别计算在覆盖比例α的情况下,依照目前的环境参数以及使用者环境需求所需要的空调设备耗电量以及照明设备耗电量后,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利用空调设备耗电量与照明设备耗电量来计算总耗电量。在一实施例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是以空调设备耗电量与照明设备耗电量的总和来作为总耗电量。
透过上述方式,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可以计算所定义的各个覆盖比例与总耗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在步骤240中,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取得可产生最小的总耗电量的覆盖比例。举例来说,图3A与图3B分别是空调设备耗电量以及照明设备耗电量与覆盖比例的关系图。请参阅图3A,当覆盖比例由100%减少到80%时,表示开口部上的遮阳装置由完全遮蔽开口部转变为仅遮蔽开口部面积的80%。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阻绝的辐射热相对减少,因此空调设备耗电量增加了约100瓦特。然而由图3B可以发现,当覆盖比例由100%减少到80%时,由于实际引入建筑室内的照度增加,因而使得照明设备耗电量相对地减少了约250瓦特。图3C则是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依据图3A及图3B的数据所建立的总耗电量与覆盖比例的关系图。观察图3C可以发现,当覆盖比例为70%时,空调设备耗电量以及照明设备耗电量的总和最少,这表示在覆盖比例为70%的条件下建筑节能的效率最高。
最后,请回到图2的步骤250,设备调控模组130根据总耗电量计算模组120所取得能产生最小总耗电量的覆盖比例,实际对开口部上的遮阳装置,以及建筑内部的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进行调整,使得建筑在遵循使用者环境需求的条件下,维持最小的总耗电量。
举例来说,设备调控模组130会依据覆盖比例以及开口部的面积对遮阳装置覆盖在开口部上的遮蔽区域大小进行调整。以开口部的面积为1平方公尺为例,假设在覆盖比例为70%时总耗电量最小,那么设备调控模组130将调整遮阳装置以产生0.7平方公尺的遮蔽区域。
除此之外,设备调控模组130将依据最小总耗电量来调整空调设备的温度参数、情境设定参数,以及风速强弱参数等设定值,透过调整空调设备的其中一种参数或是同时调整多种参数,以使空调设备在最节能的状态下移除多余的热量。
另外,设备调控模组130同样会依据最小总耗电量来调整照明设备的开启数量以及亮度强弱参数,进而在补足室内光线的前提之下,确保照明设备耗电量与空调设备耗电量能与最小总耗电量相符。
如上所述可以发现,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可以收集各种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环境温度与照度,并且利用一个最佳演算法来求得符合使用者环境需求的最小总耗电量。相较于使用者必须自行调整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的情况,建筑节能调控系统100只需使用者输入使用者环境需求,便能自动控制建筑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进而使建筑节能便的更为便利。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有效地整合了热耗能以及光耗能的信息,依据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取得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最小的总耗电量,进而作为调整开口部的覆盖比例大小的依据。如此一来,不但能使建筑符合使用者所设定的需求,同时将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所消耗的电量一并纳入考量,进而达到全面性的建筑节能最佳化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建筑节能调控方法,用以控制一建筑遵循一使用者环境需求并维持在最小的一总耗电量的状态,其中该建筑包括一开口部、一空调设备与一照明设备,该方法包括:
取得该使用者环境需求;
定义一遮阳装置的于该开口部的多个覆盖比例;
依据一环境参数与该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对应于每一该些覆盖比例所需要的该总耗电量;
取得能产生最小的该总耗电量的该覆盖比例;以及
根据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调整该遮阳装置、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使该建筑维持在最小的该总耗电量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环境参数至少包括一空调设备效率、一照明设备效率、对应于该些覆盖比例的一热度取得条件、一室外感测辐射热、对应于该些覆盖比例的一室外感测照度,以及一室内感测热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环境需求至少包括一温度需求与一照度需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对应于每一该些覆盖比例所需要的该总耗电量的步骤包括:
取得该些覆盖比例其中之一;
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的该热度取得条件;以及
根据所计算的该热度取得条件、该室外感测辐射热、该室内感测热度、该温度需求以及该空调设备效率,计算一空调设备耗电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取得该些覆盖比例其中之一的步骤之后更包括:
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的该室外感测照度;以及
根据所计算的该室外感测照度、该照度需求以及该照明设备效率,计算一照明设备耗电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对应于每一该些覆盖比例所需要的该总耗电量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空调设备耗电量与该照明设备耗电量计算该总耗电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利用平行配置在该开口部的一边缘的一热辐射计感测该室外感测辐射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利用平行配置在该开口部的一边缘的一照度计感测该室外感测照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利用配置在该建筑内部的一温度传感器感测该室内感测热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配置在该建筑内部的一照度传感器所取得的一照度信息以及该照明设备的一规格,计算该照明设备效率。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度取得条件包括该开口部的一面积以及该开口部上一表面材质的一遮蔽系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材质包括一玻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调整该遮阳装置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覆盖比例以及该开口部的一面积,调整该遮阳装置覆盖在该开口部上的一遮蔽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调整该空调设备的步骤包括:
依据最小的该总耗电量调整该空调设备的一温度参数、一情境设定参数,以及一风速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调整该照明设备的步骤包括:
依据最小的该总耗电量调整该照明设备的一开启数量以及一亮度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6.一种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包括:
一输入接口,用以取得一建筑的一使用者环境需求,其中该建筑包括一开口部、一遮阳装置、一空调设备与一照明设备;
一总耗电量计算模组,耦接至该输入接口,用以定义该遮阳装置的于该开口部的多个覆盖比例,并依据一环境参数与该使用者环境需求,计算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对应于每一该些覆盖比例所需要的一总耗电量,并取得能产生最小的该总耗电量的该覆盖比例;以及
一设备调控模组,耦接至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用以根据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调整该遮阳装置、该空调设备与该照明设备,使该建筑遵循该使用者环境需求并维持在最小的该总耗电量的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环境参数至少包括一空调设备效率、一照明设备效率、对应于该些覆盖比例的一热度取得条件、一室外感测辐射热、对应于该些覆盖比例的一室外感测照度,以及一室内感测热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环境需求至少包括一温度需求与一照度需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取得该些覆盖比例其中之一,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的该热度取得条件,并根据所计算的该热度取得条件、该室外感测辐射热、该室内感测热度、该温度需求以及该空调设备效率,计算一空调设备耗电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计算对应所取得的该覆盖比例的该室外感测照度,并根据所计算的该室外感测照度、该照度需求以及该照明设备效率,计算一照明设备耗电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利用该空调设备耗电量与该照明设备耗电量计算该总耗电量。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透过一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平行配置在该开口部的一边缘的一热辐射计所感测到的该室外感测辐射热。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透过一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平行配置在该开口部的一边缘的一照度计所感测到的该室外感测照度。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透过一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配置在该建筑内部的一温度传感器所感测到的该室内感测热度。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总耗电量计算模组透过一无线通讯网络接收由配置在该建筑内部的一照度传感器所取得的一照度信息,并根据该照度信息与该照明设备的一规格计算该照明设备效率。
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度取得条件包括该开口部的一面积以及该开口部上一表面材质的一遮蔽系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材质包括一玻璃。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调控模组依据该覆盖比例以及该开口部的一面积,调整该遮阳装置覆盖在该开口部上的一遮蔽区域。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调控模组依据最小的该总耗电量调整该空调设备的一温度参数、一情境设定参数,以及一风速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节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调控模组依据最小的该总耗电量调整该照明设备的一开启数量以及一亮度强弱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CN2008101863281A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1751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63281A CN101751015B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63281A CN101751015B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1015A true CN101751015A (zh) 2010-06-23
CN101751015B CN101751015B (zh) 2012-03-14

Family

ID=4247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63281A Active CN101751015B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10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3291A1 (zh) * 2013-07-11 2015-01-15 山东省计算中心 基于无线组网的建筑群建筑热耗一次性快速检测评估方法
CN105512455A (zh) * 2014-10-07 2016-04-20 英科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温度估算耗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9067A (zh) * 2019-01-09 2020-07-17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窗帘系统及动态调整窗帘开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1471B2 (ja) * 2005-02-08 2007-12-12 和夫 三輪 建物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CN2864768Y (zh) * 2006-01-23 2007-01-31 李钢 节能型建筑物能效跟踪控制管理装置
CN101290514A (zh) * 2008-05-30 2008-10-22 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监控系统及其节能监控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3291A1 (zh) * 2013-07-11 2015-01-15 山东省计算中心 基于无线组网的建筑群建筑热耗一次性快速检测评估方法
CN105512455A (zh) * 2014-10-07 2016-04-20 英科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温度估算耗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2455B (zh) * 2014-10-07 2018-06-22 英科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温度估算耗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9067A (zh) * 2019-01-09 2020-07-17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窗帘系统及动态调整窗帘开度的方法
US11126152B2 (en) 2019-01-09 2021-09-21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curtain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opening of curtain dynamically
CN111419067B (zh) * 2019-01-09 2022-02-18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窗帘系统及动态调整窗帘开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1015B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687B (zh) 建筑集成光伏设备作为智能传感器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US20110257795A1 (en) Thermosta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for efficient energy usage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US9471070B2 (e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distributed control elements
CN101876210B (zh) 主、被动结合式变色太阳房
CN110940071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89378B (zh) 光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光伏空调系统
US8046106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ving energy of building
CN203925234U (zh) 一种百叶窗帘智能控制系统
CN109162619A (zh) 一种基于节能的智能外窗优化调控方法
CN105759874A (zh) 智能家居空气环境系统
CN101751015B (zh) 建筑节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Vattano Smart buildings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N205196035U (zh) 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CN105228321A (zh) 一种基于Zigbee和WiFi网络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471178B (zh) 供热节能控制系统以及节能控制方法
CN114016870A (zh) 一种自动调节光通量的智能窗
CN106922434A (zh) 一种温室大棚自动化节能辅助系统
CN102901244A (zh) 太阳能光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808712A (zh) 一种多功率地暖加热系统
CN103676812B (zh) 一种室内环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2018575U (zh) 基于单片机的建筑节电智能控制系统
CN109688675A (zh) 绿色住宅智能化节能系统
CN210292169U (zh) 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智能调节系统
CN108286782A (zh) 一种节能舒适智能建筑系统
CN107239043A (zh)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楼宇智能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