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411B -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411B
CN101742411B CN200810179015.3A CN200810179015A CN101742411B CN 101742411 B CN101742411 B CN 101742411B CN 200810179015 A CN200810179015 A CN 200810179015A CN 101742411 B CN101742411 B CN 101742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ing
base station
terminal
self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9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411A (zh
Inventor
苟伟
毕峰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790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2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2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4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包括:基站将收到的核心网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并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终端收到上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获知上述基站的寻呼能力已经被配置到最大。采用本发明后,保证了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短时间内的网络畅通,为用户之间通信做好了必要准备。而且实现了基站在地震之后自动增强寻呼能力,且不需要信令通知终端,节省了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海啸预警中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积极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正在设计建立一套地震海啸预警系统,以下也称为ETWS(EarthquakeandTsunamiWarningSystem)系统。如图1所示,是ETWS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ETWS服务器是提供地震海啸预警信息的来源,它不属于移动网络,而是由政府、地震监测部门来提供的地震监测装置。其它部分都属于移动网络部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地震海啸的预警信息由ETWS服务器(即ETWS服务器1和ETWS服务器2)发送给服务网关,由服务网关通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发送给基站,基站再发送给各终端,各终端收到后向用户预警。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在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及时向用户发送与灾害相关的信息,从而减轻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但是,使用上述系统后,往往会在发生地震海啸之后的2~3小时之内出现通信严重拥塞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终端完成上行随机接入过程后,由于寻呼模式配置不是很理想(例如此时基站配置的寻呼模式为每个无线帧中只有一个寻呼子帧资源),多个终端同时发起的寻呼数量剧增,基站的寻呼能力相对减少,引起寻呼消息无法及时发送,最终导致网络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震海啸中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以解决地震海啸之后短时间内由于用户数量剧增,引起的寻呼能力相对减少而导致网络暂时拥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包括:
基站将收到的核心网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并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
所述终端收到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获知所述基站的寻呼能力已经被配置到最大。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基站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是指:所述基站根据预设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基站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后,根据所述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及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计算出所述终端的寻呼时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终端收到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标识信息及其上预设的与所述基站相同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计算出自身的寻呼时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最大化的寻呼参数是指寻呼周期T的取值为32个无线帧,每一个寻呼周期内寻呼时机的总个数nB的取值为4。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基站在其计算出的所述寻呼时机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所述终端在其计算出的所述寻呼时机上接收所述基站发来的寻呼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基站中预设有发起寻呼的终端数量门限值及时间门限值;
当所述基站的寻呼能力保持最大化的时间超过所述时间门限值且发起寻呼的终端数量小于所述门限值时,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终端数量调整自身的寻呼配置,并把配置好的寻呼参数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周期T及每一个寻呼周期内寻呼时机的总个数nB;
所述基站或终端根据i_s=floor(UE_ID/N)modNs计算出i_s的值,并利用所述Ns与i_s的值在寻呼子帧配置表中查找到该终端的寻呼时机;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T的取值为最大化寻呼能力配置下的寻呼周期数;nB的取值为最大化寻呼能力配置下的寻呼时机个数;N为min(T,nB);Ns为max(1,nB/T);UE_ID为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基站将收到的所述核心网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把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是同时进行的;或者所述基站在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后,再将收到的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基站把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时,还增加自身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
采用本发明后,保证了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短时间内的网络畅通,为用户之间通信做好了必要准备。而且实现了基站在地震之后自动增强寻呼能力,且不需要信令通知终端,节省了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ETWS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强基站寻呼能力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基站将收到的核心网(即上述PLMN网络)向其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所有终端,且根据其上预设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终端收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获知该基站的寻呼能力已经被配置到最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基站将收到的核心网向其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且根据其上预设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其中,地震海啸预警消息是指发生地震或者海啸等紧急的自然灾害时所发送的消息;基站还可将自身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增大;在完成寻呼能力最大化的配置后,基站可以不通过信令通知终端寻呼配置已发生变更,且寻呼消息的调度和用户通信数据的调度可以使用已有的机制和流程;基站向终端发送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及基站把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是同时进行的;或者基站在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后,再将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2:终端收到基站通知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便可获知基站的寻呼能力已经被配置到最大,因此终端可以根据其自身标识信息(Identity,ID)及其上预设的与所述基站相同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计算出自身的寻呼时机。并在该寻呼时机上接收寻呼消息。具体计算方法可采用现有协议规定的算法。
在地震海啸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预设的时间门限值,如1~2小时),基站保持寻呼能力的最大化配置,超过该时间门限值之后,基站可根据发起寻呼的用户量判断是否需要恢复到最大化之前的正常流程,如通过判断当前发起寻呼的用户量是否已低于预设的一个发起寻呼的终端数量门限值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需要恢复到正常流程。其中,正常流程是指基站根据发起寻呼的用户量来调整自身的寻呼配置,并把配置好的参数通过SIB2发送给终端;终端收到后,按照收到的参数重新计算自身的寻呼时机。
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在设计寻呼机制时,已经给出了多种解决不同情况的寻呼模式配置方式。如在一个无线帧里最多可配置4个寻呼子帧,在基站则将终端的寻呼周期最小配置为320ms。这样的配置方式有利于实现终端数量较多时寻呼消息的发送。还可以将寻呼周期配置为2560ms,在一个无线帧内最多配置1个寻呼子帧。很明显,由于第一种配置模式中每个无线帧内的寻呼资源数是第二种配置模式的4倍,且寻呼周期仅是第二种配置模式的1/8,因此可以看出,第一种配置模式的寻呼能力非常强,且提供的寻呼机会也多于第二种配置模式。
寻呼机制在LTE中是可以通过一些参数来实现动态配置,如nB和T。nB是通过系统信息SIB2(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系统信息块类型2)下发的,用于描述寻呼周期T内PO(PagingOccasion,寻呼时机)的总个数,其取值范围为4T、2T、T、1/2T、1/4T、1/8T、1/16T或1/32T。寻呼周期T的值也是通过系统信息SIB2下发,其取值范围为32、64、128或256。这两个值是都由基站配置好后下发给终端的,终端在获取到这两个值之后,根据约定算法即可获知自身的寻呼时机、寻呼帧和寻呼子帧等接收寻呼消息必须的参数。下述表1和表2分别为LTE系统中一个无线帧内可供配置的寻呼子帧的位置示意表。
表1FDD(频分双工)模式下一个寻呼帧内寻呼子帧的配置表
表2TDD(时分双工)模式下一个寻呼帧内寻呼子帧的配置表
其中,Ns是终端寻呼时机的分组情况,i_s可以根据寻呼配置的参数计算得到。例如当某一无线帧为寻呼帧时,根据寻呼配置的参数nB和T,结合该终端的ID,采用LTE标准协议36.304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就可计算出Ns和i_s的值。终端根据Ns的值可以知道该无线帧内有几个寻呼子帧,根据i_s的值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在哪个寻呼子帧上接收寻呼消息。
例如,某一终端在获知参数nB和T后,结合自身的ID(此时的ID有可能是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或者TMSI(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临时识别码),具体采用哪个可视协议的规定而定),根据计算法则,就可以首先确定自身的寻呼帧,进一步确定自身的寻呼子帧,具体过程如下:
根据i_s=floor(UE_ID/N)modNs,计算出寻呼子帧对应的i_s的值。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T的取值范围为32、64、128或256;nB的取值范围为4T、2T、T、1/2T、1/4T、1/8T、1/16T、1/32T;N为min(T,nB);Ns为max(1,nB/T);UE_ID可为IMSImod4096。然后根据i_s的值查表1或者表2确定出自身的寻呼子帧后,在该寻呼子帧上监听自身的ID。监听到自身ID后,获取该ID对应的控制信令,并根据该控制信令的指示接收指向自身的寻呼消息。
下面以LTE的寻呼机制举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此时寻呼能力最大化的配置参数为nB=4T,T=32个无线帧。此种配置状态下,每个终端被寻呼的周期是320ms,每个无线帧内有4个子帧可用作寻呼。
如图3所示,地震发生后,核心网会通知基站发生了地震,基站把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且按照约定方式增加上行随机接入资源和自动配置nB为4T,T为32个无线帧,此时不需要发送额外的信令通知终端。即此时基站把每个寻呼帧内寻呼子帧配置为:FDD模式下,寻呼子帧为#0、#4、#5和#9;TDD模式下,寻呼子帧为#0、#1、#5和#6,这样就增大了寻呼的资源。之后基站如果需要向某一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就根据变更后的参数,结合该终端的ID计算该终端的寻呼时机,即发送寻呼消息的子帧,并在该寻呼时机上向该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终端侧收到基站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根据约定就可以获知基站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已发生调整,并且基站的寻呼配置已变更为nB=4T,T=32个无线帧,终端根据参数nB和T,再结合自身的ID计算自身的寻呼时机,并在该寻呼时机上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
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自动实现基站在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的寻呼能力增强的配置,不需要信令的通知。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将收到的核心网向其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终端,且根据所述基站上预设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
所述终端收到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获知所述基站的寻呼能力已经被配置到最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后,根据所述最大化的寻呼参数及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计算出所述终端的寻呼时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收到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标识信息及其上预设的与所述基站相同的最大化的寻呼参数计算出自身的寻呼时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大化的寻呼参数是指寻呼周期T的取值为32个无线帧,每一个寻呼周期内寻呼时机的总个数nB的取值为4。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其计算出的寻呼时机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所述终端在其计算出的寻呼时机上接收所述基站发来的寻呼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中预设有发起寻呼的终端数量门限值及时间门限值;
当所述基站的寻呼能力保持最大化的时间超过所述时间门限值且发起寻呼的终端数量小于所述终端数量门限值时,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终端数量调整自身的寻呼配置,并把配置好的寻呼参数发送给所述终端。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周期T及每一个寻呼周期内寻呼时机的总个数nB;
所述基站或终端根据公式i_s=floor(UE_ID/N)modNs计算出i_s的值,并利用所述Ns与i_s的值在寻呼子帧配置表中查找到该终端的寻呼时机;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T的取值为最大化寻呼能力配置下的寻呼周期数;nB的取值为最大化寻呼能力配置下的寻呼时机个数;N为min(T,nB);Ns为max(1,nB/T);UE_ID为用户标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收到的所述核心网发送的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把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是同时进行的;或者所述基站在将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后,再将收到的所述地震海啸预警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把自身的寻呼能力配置到最大时,还增加自身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
CN200810179015.3A 2008-11-25 2008-11-25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9015.3A CN101742411B (zh) 2008-11-25 2008-11-25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9015.3A CN101742411B (zh) 2008-11-25 2008-11-25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411A CN101742411A (zh) 2010-06-16
CN101742411B true CN101742411B (zh) 2016-08-03

Family

ID=4246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01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411B (zh) 2008-11-25 2008-11-25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2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535B (zh) * 2012-01-10 2016-06-2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组的寻呼方法
CN105323831A (zh) * 2014-08-04 2016-02-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寻呼的方法
WO201813728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00489A1 (en) * 2020-07-03 2022-01-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dedicated for devices with reduced capabilities
CN113920690B (zh) * 2020-07-07 2023-03-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灾害预警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969A (zh) * 2003-06-26 2004-02-04 上海交通大学 支持突发及非突发业务的全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
WO2007048703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eling of bursty channel of error correction c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880B1 (en) * 1998-11-13 2001-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subscriber demands o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969A (zh) * 2003-06-26 2004-02-04 上海交通大学 支持突发及非突发业务的全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
WO2007048703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eling of bursty channel of error correction c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411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58917A1 (en) Paging Optimiz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687305B2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302880A1 (en) Pag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US10172183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time coordinated cells for 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ive (eDRX)
EP253622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arameters
US10172112B2 (en)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time coordinated cells for 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ive (eDRX)
CN104219764B (zh) 寻呼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49457A (zh) 一种寻呼方法、寻呼消息获取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1742411B (zh) 一种动态调整寻呼能力的方法
CN105940718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针对mo-sms的自适应限制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6098A (zh) 长期演进网络中的寻呼参数自优化方法与系统
US9204422B2 (en) Scheduling modification for expected public warning system message
US11516752B2 (en) Temporal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6304201B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25573B (zh) Lte网络的集群业务寻呼方法和系统
CN113840374B (zh) 一种调整寻呼密度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6676A (zh) 一种发送地震海啸告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