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008B -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008B
CN101742008B CN200810172733.8A CN200810172733A CN101742008B CN 101742008 B CN101742008 B CN 101742008B CN 200810172733 A CN200810172733 A CN 200810172733A CN 101742008 B CN101742008 B CN 101742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stream
called subscriber
address
subscriber
voice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27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008A (zh
Inventor
杨恒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27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2008B/zh
Priority to ES09825736.3T priority patent/ES2478846T3/es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094 priority patent/WO2010054561A1/zh
Priority to EP09825736.3A priority patent/EP2357761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74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64NAT traversal for a higher-layer protocol,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89NAT traversal over a relay server, e.g. traversal using relay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UR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语音交换机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只使用媒体流代理就可以解决通话隔离问题,从而简化了代理方法,因此只使用语音交换机、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就能实现媒体流代理,进而解决了通话隔离问题,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网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日益匮乏,使用私网地址有效复用重复的IP地址段也越来越多。由于信令协议里面的IP地址是私有的,而私有IP地址在公网上是不能路由的,导致企业私网地址与公网之间通信会存在网络地址转换(Net Address Translation,NAT)隔离,使得私网与公网无法通信。NAT穿越是解决隔离的途径,即将IP包头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IP、端口号(PORT)针对公网与私网的地址信息进行替换。但由于NAT穿越没有替换数据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因而当两个终端媒体流通话时,一个终端是无法通过私网IP地址来访问另一个在私网内的终端的,NAT穿越仍会造成网际协议电话(Voice Over IP,VOIP)场景下不能正常通话。
解决通话中的NAT穿越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但代理(PROXY)因不影响原有的组网并且支持多级NAT等特性,具有一定的优势。PROXY技术主要包括信令流代理和媒体流代理,在通用的代理场景下,需要信令流代理与媒体流代理结合,才能解决由于NAT穿越造成的VOIP场景的通话问题。
现有技术中,使用会话边界控制器(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SBC)设备实现通用的PROXY技术。用户A与用户B上电后通过SBC信令代理向语音交换机注册,当用户A发起与用户B的通话时,信令通过SBC代理交互,由语音交换机完成通话信令的建立。呼叫时,SBC A收到用户A的媒体流报文后,将用户A经过NAT转换后的地址、端口信息与SBC A的媒体流代理地址、端口信息建立一条新的映射关系。SBC A将媒体流报文发送到SBCB,SBC B同样将媒体流报文发送到SBC A。SBC A将收到的媒体流报文转发给私网中的用户A,同理,SBC B将收到的媒体流报文转发给私网中的用户B。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使用代理技术解决由于NAT穿越造成的VOIP场景的通话问题时,需要专门的代理设备,例如SBC,导致成本高、代理方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语音交换机能够实现媒体流代理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包括:
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一种语音交换机,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替换单元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语音交换机,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所述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用于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向所述语音交换机发送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向被叫用户发送所述语音交换机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语音交换机将接收到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为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并将替换后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使得只使用媒体流代理就可以解决通话隔离问题,从而简化了代理方法,因此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就能实现媒体流代理,进而解决了通话隔离问题,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阐述的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用户向语音交换机注册的组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语音交换机实现媒体流代理的组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阐述的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一种语音交换机的组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语音交换机能够实现媒体流代理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代理技术置于语音交换机中,使用媒体流代理技术构造一个简单的映射表项,实现媒体流快速代理转发,进而解决VOIP通话中的NAT穿越问题,并且由于没有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从而降低了组网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被叫用户可以是单个用户,也可以是多个用户,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被叫用户为单个用户为例进行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被叫用户仅为单个用户,被叫用户为多个用户时,其思想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类似,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可以是:步骤11: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步骤12: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步骤13: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由于语音交换机将接收到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为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并将替换后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使得只使用媒体流代理就可以解决通话隔离问题,从而简化了代理方法,因此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就能实现媒体流代理,进而解决了通话隔离问题,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阐述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主叫用户发起与被叫用户的通话时,信令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发送给语音交换机,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上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与端口信息与接收到的已注册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对应;
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一个步骤:语音交换机接收已注册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当然,上述被叫用户也可以作为主叫方发起与主叫用户的通话,此时主叫用户就变成了被叫方,语音交换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与上述提及的相似。也可以将上述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理解成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只是第二用户可以是多个用户,也可以是单个用户。
步骤102: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语音交换机在构造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后,也需要将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这样,可以使得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都可以知道通话对端的地址,即通话对端在语音交换机上的地址信息,例如,主叫用户获得的被叫用户在语音交换机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0),被叫用户获得主叫用户在语音交换机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2)。当然,这个地址都是由语音交换机构造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在后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发送媒体流报文时,可以向由语音交换机构造的通话对端的地址发送媒体流报文。
步骤103: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在判断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业务时,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并将该信息保存到映射表。
步骤104: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步骤104之前还可以包括一个步骤:语音交换机接收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该媒体流报文中携带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这个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就是语音交换机在步骤101中构造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由于语音交换机交互的媒体流除媒体流代理外还有窄带与宽带间的通话,媒体流代理业务与宽窄带通话业务端口区间隔离,这样,语音交换机在接收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后还需要根据该报文中包含的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是否为媒体流代理业务,可以是根据收到的报文的目的端口信息判断,此处是根据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如果是媒体流代理业务,保存该报文中的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到映射表,根据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作为索引地址,获得映射表中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媒体流报文中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上述从映射表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可以是根据预置的端口绑定关系,从映射表中获取该信息。上述端口绑定关系,即每组通话的端口号绑定,例如7000与7002通话,建立根据端口号索引的映射表。
替换前语音交换机还需要判断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是否获得,在判断已经获得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时,执行步骤104,在判断没有获得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时,丢弃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步骤105:语音交换机将替换了地址信息后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
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发送到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此时该媒体流报文中包含的是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再将该媒体流报文转发给被叫用户,这样被叫用户就能够收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了。
如果语音交换机构造的是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构造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被叫用户,将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此时语音交换机则需要将替换后的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主叫用户,当然,语音交换机需要通过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上述媒体流报文,此时就实现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媒体流交互了。
本实施例由于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为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并将替换后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使得只使用媒体流代理就可以解决通话隔离问题,从而简化了代理方法,因此,只使用语音交换机,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就能实现媒体流代理,进而解决了通话隔离问题,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根据端口信息索引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根据简单的映射关系可以直接获取而不需要查表,便于维护,提高了转换速度、减少时延。
实施例一阐述了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下面的实施例二阐述一种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采用信令流代理向语音交换机注册的方法。
实施例二
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在私网中的用户,而语音交换机处在VOIP专网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如果要实现通话,必须通过语音交换机才能实现,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位于私网和VOIP专网的接口处,通常它可以是防火墙等设备。
参见图3,图3为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向语音交换机注册的组网图,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上电后向语音交换机注册,语音交换机收到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后,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转换后的地址交互注册信令即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构造的地址发送给主叫和被叫。由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完成注册。语音交换机收到的注册信令来自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即认为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地址为经过网络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而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收到的信令流的地址信息则为语音交换机,即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知道注册的语音交换机的地址。
例如,主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40:4000),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30:3000);被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50:5000),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60:6000),当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语音交换机注册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知道注册的语音交换机的地址是(10.0.0.40:5060)。
实施例二阐述了一种主被叫用户注册的方法,实施例三阐述一种采用媒体流代理主被叫用户之间发送媒体流报文的方法。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4是语音交换机实现媒体流代理的组网图,语音交换机在构造地址时,将自己作为主叫用户,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10.0.0.40:7000),将主叫用户建立通话的信令发送到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再由该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给被叫用户。被叫用户也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将信令发送给语音交换机,语音交换机此时需要将自己作为被叫用户,构造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10.0.0.40:7002),将上述信息发送到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再由该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给主叫用户。这样,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分别获得了通话对端在语音交换机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主叫用户获得的被叫用户在语音交换机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0),被叫用户获得主叫用户在语音交换机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2)。但此时语音交换机并不知道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媒体流地址是什么,需要在媒体流代理时收到发送到对端的媒体流时获得。
下面结合图3来阐述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如何发送媒体流报文。以图4中为例,主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40:6000),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29:6500),被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50:8000),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59:8500),当主叫用户发起与被叫用户的通话时,语音交换机会分别构造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语音交换机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0),语音交换机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10.0.0.40:7002),语音交换机构造完地址和端口信息后,会将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将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主叫用户,以便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需要发送媒体流报文时能够知道发送的地址。语音交换机构造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地址信息时,会将构造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端口号绑定,例如将7000与7002绑定,并建立映射表,该映射表可以根据端口号索引,以便后续能够根据端口信息判断是否是媒体流报文。当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送媒体流报文时,会在媒体流报文中携带语音交换机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10.0.0.40:7000),语音交换机收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后,根据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索引地址,可以知道该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此时语音交换机就要根据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获得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29:6500),并保存到映射表;同样,被叫用户给主叫用户发送媒体流报文时,如果语音交换机确定该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就根据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获得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59:8500),并保存到映射表。如果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送媒体流报文时,语音交换机还没有获得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59:8500),那么语音交换机就会丢弃该报文,如果已经获得了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59:8500),语音交换机根据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号作为索引地址读取映射表中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59:8500),并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10.0.0.40:7000)替换成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10.0.0.59:8500),将替换地址后的媒体流报文通过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给被叫用户。被叫用户向主叫用户发送媒体流报文时语音交换机的操作跟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阐述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通过该方法,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可以实现正常通话和数据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5,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语音交换机接收已注册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建立通话时发送的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要进行媒体流交互,需要将自己私网的地址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NAT转换后发送给语音交换机进行注册。注册的具体实现和实施例一提及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语音交换机分别构造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语音交换机可以构造与已注册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私网中的地址信息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对应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参见图4,图4是采用媒体流代理实现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和媒体流报文交互的组网图,当主叫用户发起与被叫用户的通话时,主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40:6000),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29:6500);被叫用户在私网的地址是(192.168.0.50:8000),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是(10.0.0.59:8500)。语音交换机在收到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通话请求时,会分别为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构造一个地址和端口信息,例如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为(10.0.0.40:7000),语音交换机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为(10.0.0.40:7002)。
语音交换机在构造媒体流代理对端时,每组通话的端口号绑定,如7000与7002通话,建立映射表项根据端口号索引。
步骤403: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地址分别发送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
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发送给主叫用户,将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发送给被叫用户。以便后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可以根据构造的地址向对方发送媒体流报文。
语音交换机向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发送构造的地址可以是经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
步骤404:语音交换机接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包含的报文关键字有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源MAC地址、源IP地址和源端口地址,例如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关键字如下表所示: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源介质访问控制 源IP 源端口
 
语音交换机 10.0.0.40 7000 NAT A 10.0.0.29 6500
例如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关键字如下表所示: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 目的1P 目的端口号 源介质访问控制 源IP 源端口
语音交换机 10.0.0.40 7002 NAT B 10.0.0.59 8500
步骤405:语音交换机判断接收到的报文是否是媒体流代理业务;
由于语音交换机交互的媒体流除媒体流代理外还有窄带与宽带间的通话,媒体流代理业务与宽窄带通话业务端口区间隔离。这样,语音交换机收到媒体流报文后,可以根据收到的报文的目的端口号信息判断是否为媒体流代理业务。
步骤406:语音交换机根据目的端口作为索引地址,得到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根据目的端口号作为索引地址,获得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保存到映射表。
例如,语音交换机得到的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后,保存到映射表,此时映射表中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当语音交换机得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后,保存到映射表,此时映射表中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步骤407: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
语音交换机替换报文中的地址并转发该报文给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由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
语音交换机根据端口绑定关系,可以获取报文转换的目的用户地址和端口信息,该信息是由语音交换机构造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在替换之前语音交换机判断地址是否获得,如果还没有获得,则丢弃该报文,如果已经获得,则将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地址替换成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例如,此时语音交换机发送给主叫用户的报文关键字如下表所示: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源介质访问控制 源IP 源端口号
NAT A 10.0.0.29 6500 语音交换机 10.0.0.40 7000
此时语音交换机发送给被叫用户的报文关键字如下表所示: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源介质访问控制 源IP 源端口号
NAT B 10.0.0.59 8500 语音交换机 10.0.0.40 7002
这样,集成于语音交换机的简单媒体流代理的技术,便解决了VOIP通话的NAT穿越问题,并且具备高效的代理转发性能。
本实施例由于语音交换机将媒体流报文中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也进行了替换,就能够使处于私网中的两个用户进行通话和媒体流传输,且由于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降低了成本,且代理方法也变得更加简便。
进一步地,由于构造了一种简单的映射关系表,便于维护,判断是否是媒体流代理业务、建立映射关系以及获取转发的用户信息的操作都只通过语音交换机开放给用户的端口号完成,以端口号为地址索引,可以直接读取不需要查表,从而提高了转换速度、减少转换时延。
进一步地,由于其它原因出现的通话隔离场景,例如,两个子虚拟专用网络,均可以访问公共虚拟专用网络区域,但相互间不能互访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媒体流代理来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提供了一种媒体流代理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语音交换机和一种通信系统。
参见图6,一种语音交换机,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获取单元501,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替换单元502,用于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获取单元501获取到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转发单元503,用于将替换单元502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还包括: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与端口信息与接收到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对应;
发送单元,用于将构造单元501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上述替换单元502中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是语音交换机通过发送单元发送给主叫用户的。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还包括:
媒体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所述媒体流报文携带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此时,替换单元502用于将媒体流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接收到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媒体流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所述媒体流报文是否是媒体流代理业务;
替换单元502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业务时,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业务时,保存的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到映射表。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已注册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此时,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与端口信息与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对应。
上述语音交换机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媒体流代理方法,但不限于实现该方法。
上面阐述了一种语音交换机,下面阐述一种通信系统。
参见图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语音交换机601,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所述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02,用于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向所述语音交换机601发送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向被叫用户发送所述语音交换机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601还用于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其中,上述语音交换机601还用于构造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从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主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上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02还用于向所述语音交换机发送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向主叫用户发送所述语音交换机替换后的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语音交换机将接收到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为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并将替换后的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使得只使用媒体流代理就可以解决通话隔离问题,从而简化了代理方法,因此,只使用语音交换机,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代理设备就能实现媒体流代理,进而解决了通话隔离问题,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根据端口信息索引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根据简单的映射关系可以直接获取而不需要查表,便于维护,提高了转换速度、减少时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接收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所述媒体流报文携带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接收已注册的被叫用户建立通话时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所述语音交换机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语音交换机构造与所述已注册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对应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后还包括:
将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保存到映射表;
所述语音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语音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从所述映射表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媒体流报文中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接收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否为媒体流代理报文,若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则保存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到映射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构造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根据获得的被叫用户经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发送给被叫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将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之后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将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的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将替换后的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主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将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的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换机接收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携带所述构造的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媒体流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接收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构造的主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否为媒体流代理报文,若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则保存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到映射表。
11.一种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替换单元,用于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替换单元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媒体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所述媒体流报文携带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构造单元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媒体流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构造的被叫用户的端口信息判断所述媒体流报文是否为媒体流代理报文;
所述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时,将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是媒体流代理报文时,保存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到映射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语音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已注册的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语音交换机,用于从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用于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向所述语音交换机发送被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向被叫用户发送所述语音交换机替换后的所述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还用于构造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构造的所述被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已注册的主叫用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换机还用于构造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从主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获取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中携带的构造的所述主叫用户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替换成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将替换后的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发送给主叫用户,所述替换后的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包含所述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语音交换机发送主叫用户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向主叫用户发送所述语音交换机替换后的所述被叫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报文。
CN200810172733.8A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742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2733.8A CN101742008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ES09825736.3T ES2478846T3 (es) 2008-11-11 2009-08-05 Método con proxy de flujo multimedia, intercambiador vocal y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PCT/CN2009/073094 WO2010054561A1 (zh) 2008-11-11 2009-08-05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EP09825736.3A EP2357761B1 (en) 2008-11-11 2009-08-05 Proxy method of media stream, voice exchang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2733.8A CN101742008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008A CN101742008A (zh) 2010-06-16
CN101742008B true CN101742008B (zh) 2012-08-08

Family

ID=42169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2733.8A Active CN101742008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357761B1 (zh)
CN (1) CN101742008B (zh)
ES (1) ES2478846T3 (zh)
WO (1) WO20100545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676B (zh) * 2012-06-29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220586A (zh) * 2013-03-05 2013-07-24 杭州常春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码流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软交换系统
CN104703049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报文的nat穿越方法、mdu及iptv系统
CN110730192B (zh) * 2019-10-29 2022-07-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R120995A1 (es) * 2020-01-17 2022-04-06 Akzo Nobel Coatings Int Bv Composición de revestimiento de agua en aceite y sustrato revestido con un revestimiento depositado a partir de dicha composició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81A (zh) * 2005-11-15 2007-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媒体流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9768C (zh) * 2003-12-24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地址转换穿越的方法、系统
CN100531214C (zh) * 2006-02-28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流桥接设备及一种媒体业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81A (zh) * 2005-11-15 2007-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媒体流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7761A1 (en) 2011-08-17
EP2357761A4 (en) 2013-03-06
CN101742008A (zh) 2010-06-16
EP2357761B1 (en) 2014-05-07
WO2010054561A1 (zh) 2010-05-20
ES2478846T3 (es)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2542C (zh) 使用无线LAN的VoIP无线电话系统和方法
CN101478835B (zh) 基于1X EvDO-WiFi无线路由器的VoWLAN系统
PL1813088T3 (pl) Sposób oraz system trasowania w sieciach komunikacyjnych między pierwszym węzłem a drugim węzłem
CN106790732A (zh)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标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42008B (zh) 一种媒体流代理方法、语音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N102195933B (zh) 隔离ip子网间实现通话的方法及互通单元
CN101467434A (zh) 电话通信
US764346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either public or private networks in 1xEV-DO system
CN102035813A (zh) 端到端呼叫的实现方法、端到端呼叫终端及系统
CN10378058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线路多ip服务器数据交换方法
KR20070006865A (ko) 사설 교환기를 위한 호환성 있는 상호운용 정보를 제공하는방법
US201000027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a communication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CN101848134A (zh) 一种多业务接入节点及其数据报文转发方法
CN101262416A (zh) 通信系统中用户位置隐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351772B (zh) 无线链路和虚拟局域网之间的映射
CN101489003B (zh) 一种通过数据网络实现语音呼叫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WO2010009678A1 (zh) 处理局域网数据的方法、互通网关、接入点及系统
CN101867575B (zh) 一种跨网元的媒体发夹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1188602B (zh) 避免承载媒体迂回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873392B (zh) 一种基于VoIP的呼叫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51606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7850B (zh) 一种实现voip业务穿越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448051B (zh) 一种结合虚拟专用网的语音呼叫方法和边缘设备
CN100596093C (zh) 智能媒体流旁路的实现方法
CN100525202C (zh) 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私网终端向网守注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