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478A -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478A
CN101741478A CN200810181911A CN200810181911A CN101741478A CN 101741478 A CN101741478 A CN 101741478A CN 200810181911 A CN200810181911 A CN 200810181911A CN 200810181911 A CN200810181911 A CN 200810181911A CN 101741478 A CN101741478 A CN 101741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ference plate
load modulation
test
modul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1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1478B (zh
Inventor
郭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xing J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819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14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469 priority patent/WO20100573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1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1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4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测试设备的参考板接收到测试初始方以被动通信模式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出到与参考板相连接的信号发生器参考板接收信号发生器以负载调制方式输入的响应信号,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的信号幅度向测试初始方发送负载调制信号;测试初始方在接收到负载调制信号,与参考板之间进行交互完成一次通信后,发出提示音和/或显示通信的结果信息。使用本发明,能够对测试初始方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进行测试,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判断作为测试NFC的初始方是否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的问题。

Description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融合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互联技术。近场通讯能够实现非接触式读卡器和非接触式智能卡之间的通信、以及点对点通讯等功能,其工作频率为13.56MHz,工作距离最大为10cm。
目前,通过在终端上集成NFC芯片能够实现卡模拟、阅读器模拟、以及点对点通讯等多重功能,这种集成有NFC芯片的终端称为NFC终端。
在NFC终端的研发和生产中,除了要对终端的常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外,还要对其NFC射频接口特性进行测试,例如,初始方的发射磁场强度和调制波形测试、初始方(例如,非接触式读卡器)对来自目标方(例如,非接触式智能卡)的调制信号的接收测试等。
目前,在被动通信模式下,在测试初始方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的方法中,需要有一种方法来判断作为初始方的被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简称为DUT)是否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最小幅值的负载调制信号。但是,在相关技术中,无法简单有效地对初始方接收到了来自目标方的负载调制信号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测试NFC的初始方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案,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设备的参考板接收到测试初始方以被动通信模式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出到与参考板相连接的信号发生器;参考板接收信号发生器以负载调制的方式输入的响应信号,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向测试初始方发送负载调制信号;测试初始方接收到负载调制信号,与参考板之间进行交互完成一次通信后,发出提示音和/或显示通信的结果信息。
优选地,在测试设备接收请求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调整参考板,使得参考板向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信号幅度。
优选地,在调整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参考板设置在预定位置,其中,预定位置为:测试初始方发出的信号的磁场强度为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的位置。
优选地,调整参考板使其向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信号幅度包括:在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向参考板发送请求信号;测量信号发生器响应请求信号通过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参考板的可调装置,使其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信号幅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包括:参考板和信号发生器,其中,参考板,用于接收来自测试初始方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出到信号发生器,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将来自信号发生器的负载调制信号发送给测试初始方;信号发生器,连接至参考板,用于响应请求信号,以负载调制的方式将响应信号发送给参考板。
优选地,上述参考板包括:感应模块和滤波/检波模块,其中,感应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出至滤波/检波模块;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滤波/检波模块输入的信号发送给测试初始方;滤波/检波模块,包括: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来自接收子模块的请求信号转换为能够被信号发生器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发生器,或者,将来自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转换为能够被测试初始方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子模块。
优选地,上述滤波/检波模块包括:可调子模块,用于调整输入感应模块的信号的信号幅度。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参考板输出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最小值,能够使测试设备向测试初始方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并通过测试初始方在收到该负载调制信号并完成整个的通信过程后给出提示,能够对测试初始方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进行测试,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判断作为测试NFC的初始方是否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的参考板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测试设备中的参考板的具体实现的优选电路示意图;
图4是用于校准如图2所示的参考板的PCB校准装置的示意结构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PCB校准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使用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测试NFC的初始方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通过将参考板输出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最小值,能够使测试设备向作为测试初始方的被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简称为DUT)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在被测设备收到该负载调制信号、并且完成与参考板之间的一次完整的通信后,给出提示音和/或通信结果的提示信息,能够判断出被测设备是否能接收到当前磁场强度下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即接收灵敏度是否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包括参考板1和信号发生器3。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参考板1和信号发生器3的功能。
如图1所示,参考板1用于接收来自测试初始方的请求信号,并将该请求信号输出到信号发生器3,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将来自信号发生器3的负载调制信号发送给测试初始方;
信号发生器3,连接至参考板1,用于响应请求信号,并以负载调制的方式将响应信号发送给参考板1。
借助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通过设置包括参考板和信号发生器的测试设备,将参考板输出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最小值,能够使测试设备向测试初始方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并在后续的测试过程中,在测试初始方与参考板之间完成一次完整的通信后,由测试初始方给出通信结果的提示,能够判断出测试初始方是否接收到了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
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上述参考板1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的参考板的优选结构。
如图2所示,参考板1包括:感应模块11和滤波/检波模块13。其中,感应模块11,可以用于接收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入到滤波/检波模块13,以及将滤波/检波模块13输入的信号发送给测试初始方;滤波/检波模块13,连接至感应模块11,用于将信号转换为能够被信号发生器3或者测试初始方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发生器3或者感应模块11。
优选地,感应模块11可以包括:接收子模块和发送子模块(未示出),其中,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入滤波/检波模块;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滤波/检波模块输入的信号发送给测试初始方。滤波/检波模块13可以包括:转换子模块(未示出),用于将来自于接收子模块的请求信号转换为能够被信号发生器3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给信号发生器3,或者,将来自信号发生器3的信号转换为能够被测试初始方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子模块。
优选地,滤波/检波模块13中还可以包括可调装置(未示出),该可调装置可以连接至感应模块11和滤波/检波模块13,该可调装置用于调整输入感应模块11的信号的信号幅度。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测试设备中的参考板的具体实现的优选电路示意结构,如图3所示,该参考板1包括线圈(即,图3中所示的LRefcil)(优选地,该线圈可以实现接收或发送信号的功能,即,该线圈可以对应于感应模块11中的接收子模块和发送子模块)、可调装置(优选地,该可调装置可以对应于滤波/检波模块13中的可调子模块)、以及用作滤波/检波器件(优选地,该器件可以对应于滤波/检波模块13中的转换子模块),其中,可调装置可包括R1、C2、Rmod1、Rmod2、滤波/检波器件包括D1、D2、D3、D4、C3、R6、C4、D5、R3、R4、R2、R5、N1、N2(其中,D代表三极管、R代表电阻、C代表电容、N代表与非门);并且,线圈、可调装置、滤波/检波器件之间通过导体相连接。优选地,如图3所示,信号发生器3可以连接至滤波/检波模块13。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之前,优选地对上述的参考板1进行调整,使通过其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值。图4和图5给出了用于对参考板1进行调整的相关架构。
图4示出了用于校准如图2所示的参考板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校准装置的示意结构,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PCB校准装置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磁场生成天线2、校准线圈6、检测线圈a、检测线圈b、载波消除电路8(优选地,载波消除电路8可包括多个电阻和/或可调电阻)、探针10。
如图4或图5所示,磁场生成天线2与一个信号发生器相连接,磁场生成天线2用于发送来自该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分别位于与磁场生成天线2的正视位置垂直的两端,并且,检测线圈a和磁场生成天线2的距离与检测线圈b和磁场生成天线2的距离相等,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用于感应磁场生成天线2发出的信号,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之间可以通过相同长度的诸如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等的导体相连接;载波消除电路8位于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的磁场平衡点的一端,载波消除电路8可用于消除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由于感应到信号而产生的载波信号;探针10位于磁场平衡点的两端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该探针10能够传导电流,并且连接至一个测试仪器,该测试仪器可显示出参考板1反馈的负载调制信号的相关信息,例如,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校准线圈6和参考板1可分别位于检测线圈a和检测线圈b的平面处,并且,校准线圈6可与一个测试仪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测试仪器可以是与上述探针10连接的测试仪器,也可以是另一个测试仪器)相连接,校准线圈6用于感应磁场生成天线2发出的信号的磁场强度,该测试仪器用于显示磁场生成天线2发出的信号的磁场强度。
具体地,可以将参考板1置于检测线圈a的平面处(即,如图4或图5所示的DUT所指的位置),将校准线圈6置于检测线圈b的平面处,当信号发生器4通过磁场生成天线2发出请求信号时,校准线圈6将感应到的请求信号传输到与其相连的测试仪器,该测试仪器记录该请求信号的磁场强度,例如,可将该磁场强度记为磁场强度H;并且,在参考板1响应上述请求信号发送负载调制信号时,探针10将接收到的负载调制信号传输到与其相连的测试仪器,该测试仪器可以显示出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节参考板1上的可调装置(可参考图3所示的可调装置),使参考板1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当前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这样,可以使得参考板1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
通过如图2所示的装置,能够向测试初始方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灵敏度的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测试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灵敏度的方法的处理过程。
首先,先将参考板置于PCB校准装置上,并将由信号发生器通过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所在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优选地,参考板可以是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参考板,PCB校准装置可以是如图4或图5所示的装置。
具体地,调整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向参考板发送请求信号;优选地,该请求信号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信号发生器4通过磁场生成天线2发出的信号,该选定工作磁场强度可以是该信号的磁场强度;优选地,可以由如图4所示的校准线圈6以及与校准线圈6相连接的测试仪器12来记录该信号的磁场强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磁场强度可以是1.5A/m到7.5A/m之间任意大小的工作磁场强度;
步骤2,测量信号发生器响应上述请求信号通过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优选地,可以由如图4所示的探针10以及与探针10相连接的测试仪器14来完成该操作;
步骤3,调整参考板的可调装置,使其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信号幅度;优选地,可以在观测如图4所示的测试仪器14显示的信号的波形的情况下,调节如图2所示的参考板的可调装置来完成该操作,并且,该可调装置可以是如图3中所示的可调装置。
然后,将参考板放置在测试初始方发出信号的磁场强度为选定工作磁场强度的位置,此处的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为上述步骤1中的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优选地,图7是使用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参考板位于测试初始方(即,DUT)发出信号的磁场强度为选定工作磁场强度的位置。
接下来,进行如图6所示的步骤S602至步骤S606。
如图6所示,步骤S602,测试设备的参考板接收到测试初始方以被动通信模式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请求信号输出到与参考板相连接的信号发生器;
步骤S604,参考板接收信号发生器以负载调制方式输入的响应信号,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的信号幅度向测试初始方发送负载调制信号;
步骤S606,测试初始方在接收到负载调制信号,与参考板之间进行交互完成一次通信后,发出提示音和/或显示通信的结果信息。
借助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参考板输出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所在磁场强度下的最小值,能够使测试设备向测试初始方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并通过测试初始方在完成与参考板的通信后给出提示,能够测试出测试初始方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并且,相比于在测试接收方连接负载调制信号分析仪器,并使用该仪器分析和判断接收到的负载调制信号是否是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能够提高测试效率。
基于以上描述,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的流程,在该具体实施的场景中,近场通讯的DUT作为测试初始方,测试设备作为目标方,DUT以被动通讯模式、速率为106kbit/s信号与测试设备进行通信时,测试DUT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
如图8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步骤802,搭建校准参考板的测试环境(即,上述的PCB测试装置,优选地,该装置可以是如图4或图5所示的装置);该测试环境的功能与上述的PCB测试装置的功能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804,校准参考板。将如图2或图3所示的参考板置于图4或图5所示装置的DUT所在位置;如图4中的控制信号发生器给参考板发送请求指令,用连接着测试仪器的校准线圈测量请求指令的磁场强度,记为磁场强度H;用连接在测试仪器上的探针测量由信号发生器通过参考板反馈的负载调制信号;调节参考板上的可调电阻,使得负载调制信号幅度为磁场强度为H时所要求的最小值;
步骤806,作为测试初始方的DUT发送信号并产生磁场强度,测量该磁场强度,将上述测试设备放置在DUT发出信号的磁场强度为H的位置;
步骤808,DUT向参考板发起被动通信模式、速率为106kbit/s的请求信号,测试设备的参考板接收到该请求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到测试设备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通过参考板向DUT反馈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步骤808相当于图6中的步骤S602和S604;
步骤810,DUT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上述负载调制信号,并在完成与参考板的通信后,发出提示音和/或显示通信结果的信息,步骤810相当于图6中的步骤S606。
通过图8所示的处理过程,能够测试出测试初始方接收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
综上,借助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参考板输出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调整到最小值,能够使测试设备向测试初始方发送最小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并通过测试初始方在收到该负载调制信号并完成与参考板的通信后给出通信结果,能够判断出测试初始方是否接收到了最小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从而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测试NFC的初始方接收到来自目标方的负载调制信号的灵敏度问题,并且,能够达到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设备的参考板接收到测试初始方以被动通信模式发送的请求信号,并将所述请求信号输出到与所述参考板相连接的信号发生器;
所述参考板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器以负载调制的方式输入的响应信号,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向所述测试初始方发送所述负载调制信号;
所述测试初始方接收到所述负载调制信号,与所述参考板之间进行交互完成一次通信后,发出提示音和/或显示所述通信的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试设备接收所述请求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调整所述参考板,使得所述参考板向所述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所述最小信号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所述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参考板设置在预定位置,其中,所述预定位置为:
所述测试初始方发出的信号的磁场强度为所述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参考板使其向所述测试初始方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最小信号幅度包括:
在所述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向所述参考板发送请求信号;
测量所述信号发生器响应所述请求信号通过所述参考板发送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
调整所述参考板的可调装置,使其发送的所述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为所述最小信号幅度。
5.一种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板和信号发生器,其中,
所述参考板,用于接收来自测试初始方的请求信号,并将所述请求信号输出到所述信号发生器,并以当前选定工作磁场强度下的最小信号幅度将来自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负载调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测试初始方;
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至所述参考板,用于响应所述请求信号,以负载调制的方式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参考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板包括:感应模块和滤波/检波模块,其中,
所述感应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初始方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并将所述请求信号输出至所述滤波/检波模块;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滤波/检波模块输入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测试初始方;
所述滤波/检波模块,包括:
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接收子模块的所述请求信号转换为能够被所述信号发生器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所述信号输出到所述信号发生器,或者,将来自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转换为能够被所述测试初始方识别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所述信号输出到所述发送子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检波模块包括:
可调子模块,用于调整输入所述感应模块的所述信号的信号幅度。
CN200810181911.3A 2008-11-24 2008-11-24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1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1911.3A CN101741478B (zh) 2008-11-24 2008-11-24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PCT/CN2009/073469 WO2010057390A1 (zh) 2008-11-24 2009-08-24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1911.3A CN101741478B (zh) 2008-11-24 2008-11-24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478A true CN101741478A (zh) 2010-06-16
CN101741478B CN101741478B (zh) 2014-01-01

Family

ID=4219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19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1478B (zh) 2008-11-24 2008-11-24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1478B (zh)
WO (1) WO20100573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917A (zh) * 2010-07-06 2012-01-1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13271157A (zh) * 2021-05-20 2021-08-17 深圳市通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接收灵敏度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011B1 (en) 2010-08-27 2011-11-29 Q Stre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user-directed interfacing between handheld devices and RFID media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003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标定非接触读写机具接收灵敏度的参考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4983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非接触智能卡的定量调制技术及电路实现
CN101170324B (zh) * 2007-11-19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讯设备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003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标定非接触读写机具接收灵敏度的参考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917A (zh) * 2010-07-06 2012-01-1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02315917B (zh) * 2010-07-06 2014-12-1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13271157A (zh) * 2021-05-20 2021-08-17 深圳市通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接收灵敏度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57390A1 (zh) 2010-05-27
CN101741478B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99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67245B (zh) 便携式应答器输入输出特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03188022B (zh) 一种天线相关性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2202512B (zh) 一种无线信号强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088714A (zh) 测试系统及其功率校准方法
CN109788112B (zh) 5g终端抗干扰度测试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CN108566647A (zh)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184243A (zh)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仪及信号测试系统
CN103280006A (zh) 智能钥匙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199237A (zh) 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
CN101741478B (zh) 负载调制信号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03728502B (zh) 一种天线测试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无线终端
CN100502525C (zh) 一种手机测试与校准的装置
CN103926547A (zh) 射频识别测试仪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1170324B (zh) 近场通讯设备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7919922A (zh) 用于测试天线阵列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44797A (zh) 一种天线耦合度测量方法
JP7448988B2 (ja) AiPモジュールの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CN107592165A (zh) 一种测试路由器发送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50877B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测试方法
CN107807351A (zh) 一种塔康测试及监控装置
CN101577924B (zh) 一种phs手机耦合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CN207650389U (zh) 一种塔康测试及监控装置
CN210724815U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无线电系统的自动检测试验台
CN210294400U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模块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4

Address after: 710065 Z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No. 10 Tang Yan South Road, Xi'an hi tech Zone, Shaanxi, J3

Patentee after: Xi'an Zhongxing J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