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9100B - 扣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扣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9100B
CN101739100B CN200810182140XA CN200810182140A CN101739100B CN 101739100 B CN101739100 B CN 101739100B CN 200810182140X A CN200810182140X A CN 200810182140XA CN 200810182140 A CN200810182140 A CN 200810182140A CN 101739100 B CN101739100 B CN 101739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tage
actuator
plate body
flang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21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9100A (zh
Inventor
徐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Ha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821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9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9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9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9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91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操作板体,操作板体具有一开口。扣持结构包括一作动件,配置于操作板体上。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以及一第二延伸臂,其中第一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的一第一卡槽干涉,而第二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的一第二卡槽干涉,以使作动件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而当拉环部受力由初始位置朝开口的一方移动时,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分别呈弯曲状,以使作动件处于一退卡位置。

Description

扣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扣持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一操作板体上的扣持结构,此操作板体在一轨道上滑动。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常用的服务器主机多为可堆栈及串连的机架式计算机主机(Rackmount computer)。此设计是将计算机主机中的主板的尺寸大幅缩小,并各别配置中央处理单元、芯片组、内存与硬盘,之后通过滑轨引导而装入于机架内,以节省空间且方便抽换。为了传输信号,服务器的主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器插槽,以方便主板可与另一主板(或转接板)串联,藉以增加服务器的多任务性,达到高运算的效能。
在机架式计算机主机(Rack mount computer)中,主板上的连接器插槽通常设于机壳后侧的狭小空间中,造成连接器插拔上的不便。尤其在连接器拔出的步骤中,传统技术的连接器的拔出方式相当复杂,需要使用其它辅助工具或是特殊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拔出的动作,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不便。为了克服连接器在插拔上的不便,与本发明相关的专利申请案乃设置可在轨道上滑动的操作板体,以方便操作人员能将配置于操作板体上的连接器,沿着轨道插入于机壳后侧的连接器插槽内,并通过扣持结构将操作板体扣持于轨道上,以避免脱落或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持结构,此扣持结构具有可弹性变形的一第一延伸臂与一第二延伸臂,可随着退卡操作的施力方向呈弯曲状,以方便操作人员组装或拆装。
本发明提出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操作板体,操作板体具有一开口与平行的一第一折边以及一第二折边。扣持结构包括一作动件,配置于操作板体上。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以及一体连接于拉环部、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之间的一衔接部,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由衔接部反向延伸,且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为具有弹性回复的板件,其中第一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的一第一卡槽干涉,而第二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的一第二卡槽干涉,以使作动件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当拉环部受力由初始位置朝开口的一方移动时,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分别呈弯曲状,以使作动件处于一退卡位置,该作动件于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平行地滑动,且第一延伸臂的一端部在未变形时延伸出第一折边之外,第二延伸臂的一端部在未变形时延伸出第二折边之外,而第一折边具有一第一限位缺口,而第二折边具有一第二限位缺口,第一延伸臂的该端部突出第一限位缺口,并与轨道的第一卡槽相互干涉,而第二延伸臂的端部突出第二限位缺口,并与轨道的第二卡槽相互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拉环部具有一施力孔,而施力孔的几何形状与操作板体的开口的几何形状相同。此外,拉环部处于初始位置时,施力孔与开口可局部重叠,而拉环部移动至开口的一方时,施力孔与开口的重叠区域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作动件为一板件,板件具有一抛光面,相向地在操作板体的一表面上水平地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作动件的材质包括不锈钢。
本发明的扣持结构可让使用者退卡时,只要将作动件的拉环部朝操作板体的开口的方向施力,让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呈弯曲状,不需做其它动作,即可完成退卡动作。退卡操作的施力方向与拉出操作板体的方向相同,使操作较为简单,进而减少使用者不当操作造成机件受损的机会。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扣持装置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扣持装置位于初始位置的上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扣持装置位于退卡位置的上视图。
图4为图2的扣持装置在剖面线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扣持装置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扣持结构100用于一轨道130上滑动的一操作板体120,操作板体120具有一开口122。扣持结构100包括一作动件110,配置于操作板体120上。
作动件110具有一拉环部112、一第一延伸臂114以及一第二延伸臂116,其中第一延伸臂114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130的一第一卡槽132干涉,而第二延伸臂116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轨道130的一第二卡槽134干涉,以使作动件110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当扣持结构100各部位均无受到外力作用时或在未变形的条件下,此状态定义为常态(normal state)。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作动件110的拉环部112具有一施力孔112a,而施力孔112a的几何形状与操作板体120的开口122的几何形状可为相同,例如为一圆孔。其中,施力孔112a与开口122的大小能容纳操作者的手指,以方便操作者施力。当拉环部112处于初始位置时,施力孔112a与开口122局部重叠,此局部重叠的空间也足以容纳操作者的手指,让使用者容易对拉环部112施力。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作动件110还可具有一衔接部118,用以连接拉环部112、第一延伸部114与第二延伸部116。衔接部118一体连接于拉环部112、第一延伸臂114以及第二延伸臂116之间,且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由衔接部118反向延伸。
图2为操作板体与作动件的上视图。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板体120可具有平行的一第一折边124以及一第二折边126,第一折边124还可具有一第一限位缺口124a,而第二折边126还可具有一第二限位缺口126a。作动件110可在第一折边124与第二折边126之间平行地滑动。第一延伸臂114的一端部114a在未变形时,通过第一限位缺口124a延伸出第一折边124之外,第二延伸臂116的一端部116a在未变形时,通过第二限位缺口126a延伸出第二折边126之外。
请参照图1与图2,当此扣持结构100位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延伸臂114的端部114a突出第一限位缺口124a,并与轨道130的第一卡槽132相互干涉,而第二延伸臂116的端部116a突出第二限位缺口126a,并与轨道130的第二卡槽134相互干涉,使扣持机构100稳固的固定在轨道130上,无法在轨道130上任意滑动或是拉出轨道130。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扣持装置位于退卡位置的上视图。请参照图3,当拉环部112受力由初始位置朝开口122的一方移动时,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分别呈弯曲状,以使作动件110处于一退卡位置。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当拉环部112受力由初始位置朝开口的一方移动时,此时施力孔112a与开口122的重叠区域将会增加。并且,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受力后,分别呈弯曲状,使第一延伸部114的端部114a与第二延伸部116的端部116a逐渐脱离第一卡槽132与第二卡槽134。当施力孔112a与开口122完全重叠时,此时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完全脱离第一卡槽132与第二卡槽134,使作动件110处于一退卡位置。
当作动件110位于退卡位置时,对施力孔112a再施以一往开口122同一方向的拉力,即可将操作板体120拉出轨道130。其中,当施力孔112a与开口122完全重合时,若施力孔112与开口132几何形状相同(但不限定),使用者较容易同时对拉环部112与操作板体120施力,可更容易地将操作板体120抽出轨道130,增加操作的便利性。此外,如果在作动件110位于退卡位置时停止对拉环部112施力,第一延伸部114与第二延伸部116将会回复到直线状,重新对第一卡槽132与第二卡槽134干涉,使扣持结构100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扣持结构100可为金属材质。由于扣持结构100各个部位经常互相作动,必须使用不易变形且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弹性等特性的材质,例如不锈钢就是一种适合的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可为具有弹性回复的板件。请参照图3,当扣持结构100进行退卡操作,而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具有弹性回复的性质时,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可挠曲为弯曲状,使作动件110进入退卡状态。
请参照图1,当作动件110在初始状态受到一外力作用时,弹性回复的性质可让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回复到直线状,保持对第一卡槽132与第二卡槽134干涉,确保扣持结构100不会受到意外或是瞬间的外力作用进入退卡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板体130上并无设置限制作动件110在平行于第一折边124与第二折边126的方向上移动的对象,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在操作板体120上设置止挡件(未绘示),用以限制作动件110移动范围,以及防止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的弯曲弧度太大。当使用者进行退卡操作时,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的弹性回复的性质,可防止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的弯曲度不会过大,避免第一延伸臂114与第二延伸臂116脱离第一限制缺口124a与第二限制缺口126a。确保作动件110不会脱离操作板体120,造成扣持结构100损坏。
图4为图2的扣持装置在剖面线A的剖面图。请参考图4,作动件110可为一板件,且板件在相对于操作板体120的表面120a上可具有一抛光面110a,例如是经过电镀处理或平坦度处理的光滑面,可使作动件110在操作板体120的表面上水平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让使用者能更不费力地操作作动件11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扣持结构可让使用者进行退卡动作时,只需要在拉环部往操作板体的开口方向施力,即可完成退卡,只要一个操作动作就能顺利取出操作板体,而且不需使用其它辅助工具或是对其他方向施力,让使用者能更快速便利的完成拔除连接器的程序。退卡操作的施力方向与操作板体拔出轨道的方向一致,可提供使用者更简单的操作程序,避免使用者操作失误造成机件的损坏。
此外,如果在扣持片位于退卡位置时停止施力,此时卡合臂的弹性回复的性质可将扣持结构回复至初始位置,以防止扣持结构不会因为意外或是瞬间的受力完成退卡操作,确保操作板体不会被轻易抽出轨道。并且卡合臂的弹性回复的性质,可确保作动件在进行退卡动作时,不会因为不当操作脱离操作板体,避免扣持结构损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5)

1.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操作板体,该操作板体具有一开口与平行的一第一折边以及一第二折边,该扣持结构包括:
一作动件,配置于该操作板体上,该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以及一体连接于该拉环部、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之间的一衔接部,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由该衔接部反向延伸,且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为具有弹性回复的板件,其中该第一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该轨道的一第一卡槽干涉,而该第二延伸臂在未变形时为直线状,并与该轨道的一第二卡槽干涉,以使该作动件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而当该拉环部受力由该初始位置朝该开口的一方移动时,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分别呈弯曲状,以使该作动件处于一退卡位置,该作动件于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之间平行地滑动,且该第一延伸臂的一端部在未变形时延伸出该第一折边之外,该第二延伸臂的一端部在未变形时延伸出该第二折边之外,而该第一折边具有一第一限位缺口,而该第二折边具有一第二限位缺口,该第一延伸臂的该端部突出该第一限位缺口,并与该轨道的该第一卡槽相互干涉,而该第二延伸臂的该端部突出该第二限位缺口,并与该轨道的该第二卡槽相互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环部具有一施力孔,而该施力孔的几何形状与该操作板体的该开口的几何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环部处于该初始位置时,该施力孔与该开口局部重叠,而该拉环部移动至该开口的一方时,该施力孔与该开口的重叠区域增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作动件为一板件,该板件具有一抛光面,相向地在该操作板体的一表面上水平地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作动件的材质包括不锈钢。
CN200810182140XA 2008-11-14 2008-11-14 扣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9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2140XA CN101739100B (zh) 2008-11-14 2008-11-14 扣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2140XA CN101739100B (zh) 2008-11-14 2008-11-14 扣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9100A CN101739100A (zh) 2010-06-16
CN101739100B true CN101739100B (zh) 2012-05-02

Family

ID=4246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21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9100B (zh) 2008-11-14 2008-11-14 扣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91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22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卡扣固定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7999Y (zh) * 2004-02-20 2005-09-21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二)
US7131871B1 (en) * 2005-09-16 2006-11-07 Fih Co., Ltd.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N2838076Y (zh) * 2005-09-02 2006-11-15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具有退卡装置的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7999Y (zh) * 2004-02-20 2005-09-21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二)
CN2838076Y (zh) * 2005-09-02 2006-11-15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具有退卡装置的电连接器
US7131871B1 (en) * 2005-09-16 2006-11-07 Fih Co., Ltd.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22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卡扣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9100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9094B (zh) 扣持结构
US80431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US9066438B2 (en)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an interface card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US962929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riser card rotating module
US8373984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a notebook computer
CN103576768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CN103687407A (zh) 限位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US9304547B2 (en) Data access device capable of rotating and retracting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with
CN101470476A (zh)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CN107807723B (zh) 主板组件及其卡扣装置
CN101739100B (zh) 扣持结构
US8215682B2 (en) Unlock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holding structure
KR102598186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4571269A (zh) 快拆扣合组件
CN101739087A (zh) 扣持结构
US9209542B1 (en) Electronic card protecting mechanism
CN201867712U (zh) 介面卡的固定装置
CN101728708B (zh) 退卡结构以及连接器的扣持结构
US8493729B2 (en) Computer chassis with hard disk drawers
CN101740943B (zh) 连接器的扣持结构
CN202887075U (zh) 扩展卡固定装置
TW201417677A (zh) 止動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CN10247890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382604B (zh) 連接器以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CN219350721U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升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9

Address after: Jin Xi Zhen Guan Yin Cun Fang Wu Zu, Taihu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qing Ha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ese Shilin District Hougang Street No. 66

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4